省、市、县疾控机构检验能力表
- 格式:pdf
- 大小:249.16 KB
- 文档页数:14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质管办为了通过适时开展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等质量控制活动,对检测质量及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或者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提供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靠证据,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本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2009年我中心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留样再测、平行样测定、空白对照试验等进行人员和方法的比对。
现将2009年的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如下:一、质量控制方法1、外部质量控制(1)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组织的县级实验室盐碘外质控考核;(2)参加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间比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质控考核;(3)参加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实验室卫生检测质量考核。
(4)接受福建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现场试验考核。
2、内部质量控制(1)组织人员和方法比对;(2)开展检测过程平行样、空白试验;(3)抽查检测报告,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二、质量控制内容和结果1、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组织的县级实验室盐碘外质控考核,见表1。
表1 盐碘外质控考核结果2、参加福建省CDC(实验室间比对)乙肝标志物质控考核,见表2。
表2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质控考核结果3、参加泉州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实验室卫生检测质量考核,见表3、表4。
表3 酱油中总酸、氨基酸态氮考核结果表4 标准菌株微生物鉴定考核结果4、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见表5、表6。
表5 微生物留样再测结果表6 内部考核样品考核结果5、平行样、空白试验。
抽查25份检测原始记录,其平行样的相结相差均符合相关检验方法的精确度要求,符合率100%,每批样品检测均做空白对照试验,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
6、2009年3月份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监督评审组的现场试验考核,共考核个样品(标本)41个项目。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机构技术能力考核的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2.27•【字号】粤卫规〔2017〕1号•【施行日期】2017.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监督正文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机构技术能力考核的管理办法(广东省卫生计生委2017年2月27日以粤卫规〔2017〕1号发布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一、总则为规范广东省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工作,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规范》等要求,制定本办法。
二、范围广东省范围内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的机构需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技术能力考核。
技术能力考核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以外机构(以下称非疾控机构)的考核及管理工作,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机构技术能力考核及后续管理工作。
本办法适用于省级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机构技术能力的考核与管理工作。
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考核办法。
三、组织机构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建立省级专家库,成立省级考核工作办公室(设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职责包括:(一)受理市级疾控机构及非疾控机构的考核申请及组织对相关申请材料的审查;(二)组织现场考核;(三)有关后续管理工作;(四)指导县级疾控机构的考核工作;(五)承担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交付的其他相关工作。
四、考核程序(一)申请。
申请机构应提交以下资料:1.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机构技术能力考核申请表(附件1);2.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3.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复印件);4.管理和专业人员名单及学历证明或职称证明;5.相关仪器设备名称及技术参数;6.公共场检验、检测与卫生学评价报告;7.曾经完成得相关工作总结报告。
一、疾控机构内部科室设置情况表1 机构设置和部门职责情况注:*负责人姓名:有正、副科长的,应填写两个人的姓名,正职在上,副职在下。
二、疾控机构主要管理职能分配情况表2 主要管理职能分配情况注:有几个人和几个部门分别负责的都要填写。
三、实验室资质状况表3 实验室认证、认可或资质认定情况体级别、类型)、ISO9000认证等。
四、实验室建筑表4 实验室建筑与使用功能情况注:理化、微生物实验室中如未细分为各室,则只填写“理化实验室”或“微生物实验室”栏,并在备注栏内做说明。
五、实验室安全与环保设施表5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设施配置情况六、科研能力情况调查不包括上级指定的合作项目。
七、实验室仪器设备表7 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配置情况表7续 10万元以上主要仪器设备配置和使用情况表注:1、制造商国别: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其他。
2、使用频率:高—>4次/周,低-- <3次/月,中—介于高、中两者之间。
3、表格填写不下时,请另行附页。
表8 主要仪器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注:1、纸面不够可另附页。
2、使用频率:高— >4次/周,低-- <3次/月,中—介于高、中两者之间。
请在相应的格子内打“√”。
如有几台相同设备,而使用频率不同时,请在备注栏目中说明。
表9 仪器设备需求情况(根据开展工作需要填写)注:表格填写不下时,请另行附页。
八、人力资源情况表10 实验室检测及相关人员情况1、检验人员的“分工”按实际参与的工作统计。
例如,某检验人员既从事微生物检验,又从事临床检验,则分别计入2项分工内。
2、当每个专业(栏目)的检验人员<5人时,不要计算职称分布比率%。
3、五大卫生是指:食品、环境、学校、劳动、放射卫生。
表11 2006年-2008年实验室相关人员培训情况九、检测能力表12 2006~2008年开展的监测/检测范围和工作量表13 目前能够开展的检测项目1、“有能力开展”,是指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必须开展特定实验室检验检测项目时,机构具有支持这一项目开展的仪器设备、耗材和具有相关技术知识的专业人员,并且在近3年内有检测经历(报告和记录)。
楚雄州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徐梅琼;丁启能;邓丽;张海燕;段云权【摘要】[目的]了解楚雄州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现状,为进一步强化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疾控整体能力提出建议。
[方法]对楚雄州及10个县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检验能力、应急能力、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①疾控中心实验室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例:州级为24.8%,县级为29.93%;②检验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州级为19.66%,县级为12.3%;③仪器设备配置类别达标率和台件数达标率:州级A类87.72%、87.83%,B类54.17%、47.81%,C类24.14%、37.10%;县级平均A类76.15%、68.69%,B类18.30%、13.65%,C类9.64%、9.31%;④检测项目达标率:州级A类为73.01%,B类为18.05%;县级平均A类为76.27%,B类为38.20%。
[结论]楚雄州疾控机构现有实验室面积小,检验人员数量不足,仪器设备装备和检测能力达不到国家相关要求,与正常工作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需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加投入、添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将实验室质量管理落到实处,促进实验室能力的快速提升。
【期刊名称】《卫生软科学》【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3页(P755-756,768)【关键词】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仪器设备;检测项目【作者】徐梅琼;丁启能;邓丽;张海燕;段云权【作者单位】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楚雄 675000;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楚雄 675000;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楚雄 675000;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楚雄 675000;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楚雄6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63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开展好疾控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也是衡量疾控机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参数。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第十三批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医疗卫生机构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0.12.09
•【字号】甘卫医政函﹝2020﹞718号
•【施行日期】2020.12.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关于公布第十三批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医疗卫生机构
名单的通知
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矿区卫生健康委,委属委管各医疗卫生机构: 按照《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印发<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甘疫防办明电发﹝2020﹞87号)要求,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工作,经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红古区疾控中心等20家医疗卫生机构申报,省临检中心和省疾控中心组织专家现场验收,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等20家医疗卫生机构基因扩增(PCR)实验室已经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57家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通过现场验收且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其中医疗机构151家,疾控机构102家,第三方检测机构4家。
附件:甘肃省第十三批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医疗卫生机构名单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12月9日。
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分析分析评价宁夏疾控中心2008~2010年理化检验能力验证结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法依据由CNAS组织实施的能力验证计划、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方法对验证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参加6次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涉及13项检测参数,总合格率9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部分考核项目的检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方法、质量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细化、改进【关键词】质量控制;能力验证实验室能力验证又称室间质量控制(PT)[1],是不同实验室分析同一样本后,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上报结果、评价实验室能力的过程,即利用不同实验室间比对的方法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2]。
参加能力验证有助于检验机构提高技术能力、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有效补充。
通过宁夏疾控中心参加不同形式能力验证的实践,总结分析取得能力验证成功的关键点以及参加能力验证应注意的事项,旨在促进实验室通过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形式的能力验证来不断提高自身检测水平。
本文就该中心理化实验室2008~2010年参加能力验证情况报道如下:1.比对样品和项目来源根据本中心开展的检验项目和检测特点,以及认证认可范围,选定参加的能力验证计划及比对的样品和项目为:2008年选取1个理化比对样品的2个项目;2009年选取1个理化比对样品的3个项目;2010年选取4个理化比对样品的8个项目。
2.检验方法按照能力验证组织实施机构统一规定的检验方法或选用平时提供检测服务时经常使用的检测方法。
3.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情况2008~2010年共参加6次能力验证活动,涉及13项检测参数,总合格率92.3%。
4.结果评价检测结果统计分析采用稳健技术处理,即采用稳健统计的中位值作为指定值,标准化四分位距(NIQR)为变动性度量值(目标标准偏差)计算各实验室结果的Z比分数(Z值)。
能力验证计划中对双样品结果分别计算实验室间Z比分数(ZB)和实验室内Z比分数(ZW),以Z比分数(包括ZB和ZW)评价实验室的结果,Z分值的公议值来自全国所有参加能力验证计划的实验室。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能力标准A:必须开展的工作项目B:根据地域特点、和需求应开展的工作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1 菌落(细菌)总数食品、水、化妆品、公共场所、医疗用品、消毒产品等检测√√√2 大肠菌群√√√3 粪大肠菌群√√√4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食品、化妆品、公共场所、医疗用品、卫生用品、消毒产品等检测及感染性疾病诊断√√√5 溶血性链球菌分离、鉴定√√√6 沙门菌分离、生化鉴定√√√7 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8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9 致泻大肠艾希菌分离、鉴定食品检测及感染性疾病诊断√√√10 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11 副溶血性弧菌耐热溶血素测定√√1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鉴定√√√13 葡萄球菌肠毒素测定√√14 沙门菌血清分型√√√15 志贺菌分离、鉴定√√√16 空肠弯曲菌分离、鉴定√√√17 小白鼠细菌毒力试验√√18 乳酸菌的计数及鉴定食品相关检测√√√19 双歧杆菌计数及鉴定√√20 常见产毒霉菌鉴定√√21 罐头商业无菌检验√√√22 无菌试验√√√23 食饮具消毒效果监测√√√24 毒蕈鉴定√√25 霍乱弧菌分离、鉴定细菌性疾病、食源性、水源性疾病相关检测√√√26 霍乱弧菌噬菌体—生物分型√√27 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检测√28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分离、鉴定√√√29 致泻性弧菌分离、鉴定√√√30 幽门螺杆菌分离、鉴定√31 幽门螺杆菌感染测定√32 变形杆菌分离、鉴定√√√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33 肠球菌分离、鉴定细菌性疾病、食源性、水源性疾病相关检测√√√34 肉毒梭菌分离、鉴定及肉毒毒素测定√√√35 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36 椰毒柏克霍尔德菌分离鉴定及米酵菌酸测定√√37 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分离、鉴定√√√38 腊样芽胞杆菌分离、鉴定√√√39 鼠疫耶尔森菌分离、鉴定√√√40 鼠疫耶尔森菌血清抗体测定√√√41 鼠疫耶尔森菌分子生物学检测√42 百日咳杆菌分离鉴定、血清抗体测定√√√43 白喉棒状杆菌分离鉴定、血清抗体测定√√√44 脑膜炎奈瑟氏球菌分离鉴定、血清抗体测定√√√45 淋球菌镜检、分离鉴定√√√46 布鲁氏杆菌分离鉴定、血清抗体测定√√√47 炭疽芽胞杆菌镜检√√√48 炭疽芽胞杆菌分离鉴定、血清抗体测定√√√49 结核分枝杆菌镜检、OT试验√√√50 结核分枝杆菌分离鉴定、血清抗体测定√√√51 结核分枝杆菌菌型鉴定、卡介苗活菌计数√√52 破伤风杆菌分离鉴定、血清抗体测定√√53 麻风分枝杆菌镜检√√√54 麻风分枝杆菌分离、鉴定√√55 细菌L型检验√√√56 肺炎克雷伯菌分离、鉴定√√√57 军团菌属细菌分离鉴定√√√58 不动杆菌属细菌分离鉴定√√√59 粪产碱杆菌属细菌分离鉴定√√√60 气单胞菌属细菌分离鉴定√√√61 邻单胞菌属细菌分离鉴定√√√62 链球菌属细菌分离鉴定√√√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63 药物敏感试验细菌性疾病、食源性、水源性疾病相关检测√√√64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分离鉴定、抗原检测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相关检测√65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检测√√√66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基因检测及分型√67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血清学分型√68 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69 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试验√√√70 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认试验√71 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及CD3、CD4、CD8测定√√72 流感病毒分离与分型、血清HI抗体测定√√73 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与定型√74 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试验√√75 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效价测定√√76 麻疹、风疹病毒分离√77 麻疹、风疹病毒IgM、IgG或HI抗体测定√√√78 乙型脑炎病毒分离、鉴定√79 乙型脑炎病毒血清抗体测定√√√80 登革热病毒分离、鉴定√81 登革热病毒血清抗体测定√√√82 森林脑炎病毒血清抗体测定√83 SARS冠状病毒核酸检测√84 SARS冠状病毒血清抗体测定√√85 轮状病毒基因检测√86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87 甲肝病毒分离√88 甲肝IgG、IgM抗体测定√√√89 乙肝表面抗原、抗体,e抗原、抗体,核心抗体测定√√√90 乙肝DNA测定√√91 丙、丁、戊、庚肝抗体及丁肝抗原测定√√√92 肠道病毒分离、鉴定√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93 口蹄疫病毒检测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相关检测√√94 沙眼衣原体分离与鉴定√√95 伯氏疏螺旋体鉴定√√96 肺炎衣原体、支原体鉴定√√97 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测定√√√98 普氏、莫氏立克次体鉴定√√99 钩端螺旋体分离培养与血清抗体测定√√√100 钩端螺旋体鉴定√√101 恙虫病抗体检测√√102 阴道毛滴虫检验(悬滴法)寄生虫病检测√√√103 溶组织内阿米巴检验(直接涂片法)√√√104 疟原虫检验√√√105 血汲虫检验、皮内、环卵试验、血清抗体测定√√√106 弓形虫血清抗体测定√√√107 肺吸虫虫卵检查√√√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108 肺吸虫血清抗体测定√√√109 华支睾吸虫虫卵检查、血清抗体测定√√√110 姜片虫检验(加藤氏法)√√√111 牛、猪内绦虫检验(虫卵及孕节检查)√√√112 丝虫检验(厚血片法)√√√113 钩虫加藤氏法检验、幼虫培养√√√114 蛔虫检验√√√115 蛲虫检验√√√116 鞭虫检验(加藤氏法)√√√117 旋毛虫压片法检查包囊√√√118 疥螨检查(皮肤标本检查成螨及虫卵)√√√119 其它螨类检查(镜检并分类鉴定)√√√120 广州管圆线虫脑脊液幼虫及尸体虫体检查√√121 常见病原体基因诊断基因诊断√122 空气中微生物(沉降、浮游菌)检测消毒、杀虫、灭鼠等检测√√√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123 物体、手表面微生物检测消毒、杀虫、灭鼠等检测√√√124 消毒药械消毒、灭菌效果检测√√√125 定性消毒效果试验√√126 定量消毒效果试验√√127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破坏试验√√128 消毒产品微生物限度试验√√129 抗菌类产品抑菌效果试验√√130 现场消毒效果试验√√√131 模拟现场消毒效果试验√√132 空气消毒因子消毒效果测定√√133 医疗机构消毒器械消毒效果检测√√√134 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排放污染监测√√√135 使用中消毒药剂微生物污染检测√√√136 洁净室(车间)洁净指标测定√√137 电离辐射消毒、灭菌效果检测√√138 环氧乙烷消毒、灭菌效果检测√√√139 环氧乙烷消毒、灭菌工艺确认√140 环氧乙烷残留量√√141 压力蒸气灭菌工艺确认√√142 消毒、灭菌指示物(生物、化学)性能鉴定√√√143 能量试验√√144 有机物影响试验√√145 稳定性试验√√146 消毒产品作用因子及强度(物理、化学、生物)测定√√147 消毒副产物检测√√148 金属腐蚀性试验√√149 气雾剂检测√√150 烟熏剂检测√√151 涂抹驱蚊剂检测√√152 粘蝇薄膜(包括纸、带)检测√√153 喷射剂检测√√154 蚊香、电热灭蚊片、电热液体灭蚊剂检测√√155 灭鼠毒饵检测√√156 蜚蠊毒饵检测√√157 滞留接触剂(包括滞留喷射剂,涂抹剂,灭蟑药笔)检测√√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158 灭蝇毒饵剂检测消毒、杀虫、灭鼠等检测√√159 蚂蚁毒饵剂检测√√160 速杀滞留喷洒剂现场试验√√161 急性毒性实验食品、化妆品、保健食品、涉水产品、消毒产品等样品的卫生毒理学检测√√162 皮肤/粘膜刺激试验√√163 致突变试验√164 亚急性毒性试验√165 亚慢性毒性试验√166 慢性毒性试验√167 致癌试验√168 生殖毒性试验√169 致畸试验√170 变态反应试验√171 光毒试验√172 分子毒理学试验√173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试验√174 生态毒理学检测√175 臭、味、肉眼可见物食品、水、化妆品等物理指标检测√√√176 浑浊度、透明度、色度√√√177 奶及奶抽制品杂质度、溶解度、乳稠度√√√178 密度√√√179 荧光性物质包装材料检测√√√180 脱色试验√√√181 4%乙酸、65%乙醇、正已烷浸出物√√√182 油脂酸败试验√√√183 脲酶活性试验√√√184 牛奶新鲜度试验食品卫生质量检测√√√185 水分、干燥失重√√√186 灰分、灼烧残渣√√√187 水溶物、水不溶物√√√188 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饮用水、矿泉水、水质成份分析√√√189 非酯固体保健食品、食品、水及涉水产品卫生检测√√√190 不挥发物、挥发物√√√191 PH值、总酸饮用水、饮料、食品卫生检测√√√92 电导率√√√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193 氨基酸态氮、氨氮、挥发性盐基氮食品、食用油脂、调味品、水质卫生检测√√√194 酸价、羰基价、过氧化值√√√195 硬度饮用水、矿泉水卫生检测√√√196 碱度√√√197 总糖、蔗糖、还原糖保健食品、食品营养成份分析√√√198 蛋白质√√√199 脂肪√√√200 总酯√√201 淀粉√√√202 粗纤维√√203 溶解氧、5日生化需氧量饮用水、矿泉水、涉水产品卫生检测√√√204 化学耗氧量、高锰酸钾消耗量√√√205 重金属总量√√√206 钾、钠、钙、镁饮用水、矿泉水、食品成份分析√√√207 银、铍、锑、锡、锶、镍、硒饮用水、矿泉水、涉水产品卫生检测√√√208 铜、锌、铁、锰、铝、硼√√√209 铅、镉、铬、汞、砷饮用水、矿泉水、食品、涉水产品、生产环境卫生检测√√√210 钴、钼、钛、铊、钡、钒饮用水、矿泉水、食品中微量元素检测√√211 有机汞、有机砷水质、粮食、环境卫生检测√√212 磷、黄磷、五氧化二磷饮用水、矿泉水、饮用水水源、食品、生产及工作环境卫生检测√√213 氟化物√√√214 活性氯√√215 余氯√√√216 氯化物√√√217 溴化物√√218 碘及碘化物√√√219 氰化物√√√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220 氯化氰饮用水、矿泉水、饮用水水源、食品、生产及工作环境卫生检测√√221 硫化物√√222 硝酸盐、亚硝酸盐√√√223 铵盐、氨√√√224 碳酸盐、重碳酸盐√√√225 硫酸盐√√√226 丙酸钠、丙酸钙食品、保健食品添加剂检测√√227 二氧化硅水、食品、化妆品、职业环境、居住环境、公共场所卫生检测√√228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氧化物√√229 二氯甲烷、三卤甲烷、四氯化碳√√230 二硫化碳√√√231 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232 1,1—二氯乙烷√233 1,1,1—三氯乙烷√√234 环氧乙烷√√235 环氧氯丙烷√√236 丁烷、环已烷、正已烷√√237 环氧乙烷残留√√238 溶剂残留√√239 总有机碳√√240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241 煤油、汽油√√242 矿物油√√√243 松节油√√244 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丁二烯√√245 氯乙烯、苯乙烯单体√√246 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247 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六氯苯√√248 二硝基苯、三硝基甲苯√√249 硝基氯苯√√250 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杂醇油、异戊醇饮用水及水源水、食品、化妆品、生产和生活环境空气有害成分检测√√√251 三氯丙醇√252 甲醛、乙醛、丙烯醛、三氯乙醛√√√253 丙酮、环已酮、丁酮√√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254 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饮用水及水源水、食品、化妆品、生产和生活环境空气有害成分检测√√255 硫酸二甲酯√√256 游离棉酚√√257 邻苯酚√√258 三乙胺√√259 组胺、尸胺、腐胺√√260 苯胺√√261 对硝基苯胺√√262 一氯胺√√263 丙烯酰胺√√264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265 己内酰胺√√266 甲草胺√√267 吡啶√√268 L—谷氨酰胺√√269 游离矿酸√√√270 甲酸√√271 丁基黄原酸√√272 二氯乙酸、三氯乙酸√√273 苦味酸√√274 泛酸食品成分检测√√275 胆酸√276 脂肪酸√√277 游离脂肪酸√√278 r—亚麻酸√279 总挥发性有机酸√√280 核苷酸√√281 氨基酸√√282 脱氢乙酸食品添加剂检测√√283 苯甲酸、山梨酸√√√284 咖啡因√√285 糖精√√√286 甜蜜素√√287 甜味素√√288 乙酰磺胺酸钾√√289 8种人工着色剂√√290 D—葡萄糖内酯√√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291 内吸磷、甲基内吸磷、甲拌磷、甲胺磷、乙酰甲按磷、对硫磷、马拉硫磷、辛硫磷、水胺硫磷、亚胺硫磷、甲基对硫磷、喹硫磷、乐果、敌敌畏食品、水、空气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农药、杀虫药检测√√√292 六六六、林丹、滴滴涕√√293 艾氏剂、狄氏剂、七氯√√294 百菌清、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松果菊√√295 地亚农√√296 灭多威、涕灭威√297 杀虫环、杀虫双√√298 三环喹、粉锈宁、叶枯唑、灭草松√√299 甲萘威√√300 阿特拉津、绿麦隆、禾大壮√301 稻温灵、灭幻脲√√302 氟磺胺草醚√303 三氯酚、五氯酚、七氯环氧化物√304 2,4—滴√√305 邻苯二甲酸二酯√√306 氟乙酰胺√√307 毒鼠强√√308 溴敌隆、大隆√309 土霉素、四环素、金毒素、磺胺、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食品及与人体接触物品中抗生素、兽药残留检测√310 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皮质激素√311 喹乙醇、恩诺沙星、氯羟吡啶、痢特灵等兽药√312 β兴奋剂类√313 黄曲霉毒素B1 粮食、食品、饮水中真菌毒素及藻毒素检测√√√314 赭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315 微囊藻毒素—LR √316 斑蝥化妆品限用物检测√317 氮芥√318 二恶英食品、水质和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检测√319 多氯联苯√320 多环芳烃(苯并(a)芘等)√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321 DHA、EPA 食品、化妆品中营养成分检测√322 10-羟基葵烯酸√323 胡萝卜素、VA、VD、VE、B1、B2、B6、VC、叶酸√A B A B A B324 桐油食品、化妆品、水中有害物检测√√√325 易氧化物√√326 尿素√√√327 四乙基铅√√328 水合肼√√329 巯基乙酸及其盐类√√330 聚合物残留单体√√331 三甲胺氮√√√332 4-甲基咪唑√√√333 双乙酰√√334 丙烯腈、乙腈√√335 烷基甘油√336 氧化型染发剂√337 紫外吸收剂√338 苯酚、氢醌√339 挥发酚类√√√340 谷氨酸钠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341 AK糖√342 甘露醇、皂甙、黄酮甙、芍药甙、角鲨烯、褪黑色素、洛伐它丁、吡啶甲酸铬、肌醇、总蒽醌衍生物、红景天甙、L—内碱、前花青素、腺苷、茶多酚、IgG√343 转基因食品检测√344 X线机管头组装体漏射线测定工作环境放射防护及射线剂量测定√345 医用远距离γ治疗机性能测定√346 医用远距离γ治疗机房防护监测√√347 医用加速器、X刀性能监测√348 医用加速器、X刀机房护护监测√√349 深部X线治疗机性能监测√√350 深部X线治疗机房防护监测√√√351 γ刀性能监测√352 γ刀机房防护性能监测√353 后装治疗机性能测定√354 后装治疗机机房防护性能测定√√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355 放射治疗设备性能监测(非X、γ治疗设备)工作环境放射防护及射线剂量测定√356 放射治疗设备机房防护性能监测(非X,γ治疗设备)√√357 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检测√√358 医用诊断X线机房防护监测√√√359 X射线数学影像设备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监测(含CT、DSA、CR、DR等)√√360 X射线数字影像设备机房及工作场所防护监测(含CT、DSA、CR、DR等)√√361 ECT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监测√√362 PET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监测√√363 核医学工作场所防护监测√√364 放射免疫工作场所防护监测√√√365 开放型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366 工业γ线探伤机、机房及场所防护监测√√367 工业X线探伤机、机房及场所防护监测√√√368 含密封源核仪表性能及工作场所防护监测√√√369 α、β表面污染监测√√370 放射性物品货包与放射性空容器防护监测√√√371 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测定√√372 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373 放射性核素放化分析√√374 γ谱核素分析√√375 建筑等含放射性产品的放射性检测√√376 辐照加工装置辐射防护监测√√377 非医用射线装置防护性能及工作场所防护监测√√378 非医用加速器机房及工作场所防护监测√379 X、γ射线个人计量监测√√380 中子射线个人计量监测√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381 放射防护器材防护性能监测工作环境放射防护及射线剂量测定√382 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383 人淋巴细胞微核试验√√384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作业场所、公共场所气象条件及有害因素检测√√√385 飘尘、可吸入颗粒物√√386 气温、汽湿、风速√√√387 换气率√√388 采光系数√√√389 气压、照度√√√390 臭氧√√√391 净化空气量、除尘、烟效率√√392 除异味及有害气体效率√√393 室内压差√√394 动力空气采样√√√395 总挥发性有机物√√396 粉尘浓度√√√397 分散度测定√398 呼吸性粉尘测定√√√399 管道内烟尘农度测定√√400 局部振动测定√√401 全身振动测定√√402 热辐射测定√√√403 噪声频谱分析测定√√√404 微波强度测定√√405 紫外线强度测定√√√406 磁感应强度测定√√407 硫化氢测定√√√408 氟化氢测定√√√409 丙烷测定√√410 联苯—联苯醚、乙醚测定√√411 苯乙烯测定√√√412 二异氰酸测定√√413 神经科检查职业病与地方病生化指标检测√√√414 X光拍片√√√415 高仟伏X光拍片√416 眼镜卫生质量检测√√417 听力测定√√√418 尿中尿粪卟啉测定√√√419 尿中尿δ—氨基乙酰丙酸测定√√√420 尿中氟、碘√√√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任务省级地级县级A B A B A B421 尿中铅、镉、砷、汞职业病与地方病生化指标检测√√√422 尿中尿硫氰酸盐测定√√√423 血中高铁血红蛋白测定√√√424 血中铅、镉、砷、汞√√√425 血中氟、碘√√√426 血中红细胞锌原卟啉测定√√427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428 甲状腺功能T3、T4测定√√429 促甲状腺素(新生儿甲低筛查)√√430 儿童、青少年体检健康体检与疾病监测√√√431 从业人员体检√√√432 职业体检√√√433 人群健康与疾病监测√√√合计375 45 222 134 118 63。
汉川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自评报告汉川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自评报告根据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卫疾控发〔2008〕68 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有序做好我市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推进疾控体系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汉川市卫生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以疾控中心主任和卫生局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组,设置了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组办公室,并对全市疾控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干部职工逐条逐项学习、掌握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和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组将绩效考核指标在纵向、横向及时序上进行了责任分解,任务层层落实到相关单位科室和专业技术个人。
各相关单位科室按照《疾控机构绩效考核指标及使用说明》的要求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和信息,并认真进行了二轮自查,较好的完成了区域绩效指标和机构绩效指标的分析评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核总体情况(一)基本信息汉川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南隅,汉水下游。
面积1662.93平方公里。
下辖1个街道、14个镇、6个乡、5个农场。
全市年末总人口1105819人,年末总户数325573户。
年内出生人口12128人,人口出生率11.0‰;年内死亡人口7473人,死亡率6.78‰;0-18岁人口228369人,18-60岁人口730870人,60岁以上人口146580人。
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4390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4615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可比增长15.8%。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88759万元,增长15.3%。
财政支出100416万元,增长17.4%。
地方财政对疾控机构的基本支出补助为84.3万元,占年度基本支出的13.1%,比上年增长55.95%。
全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7个,其中医院8家,乡镇场卫生院25家,专科防治所(站)10家,疾控、卫监、妇保院、皮防所各1家,纳入疫情网络管理机构30家。
潼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项目为了提升疾控中心理化试验室、微生物实验室,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该项目主要对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净化系统配套设备设施及基础材料进行采购及安装。
一.项目实施地点与内容1、实施地点:潼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采购内容:为潼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采购一批设备、实验室净化系统配套设备设施及基础材料,并进行安装、调试。
二、项目费用组成本项目采购预算为200.OO万元,本项目属于交钥匙项目,投标报价二产品费(含税)+运输费+包装费+安装费+调试费+产品辅材费+验收费+售后服务费+保险费+相关伴随费用等。
三、交付时间及地点:1、交付时间:合同签订生效后60日历天内交货完毕、并安装调试完成2、交付地点:潼关县(采购人指定地点)四、运输、包装要求:1、包装:应采取防潮、防晒、防腐蚀、防震动及防止其它损坏的必要措施。
中标人应承担由于其包装或防护措施不妥而引起的货物锈蚀、损坏和丢失等任何损失造成的责任或费用。
2、运输:选择运输风险小、运费低、距离短的运输路线。
运杂费一次包死在总价内,包括生产厂到交货地所需的装卸、运输(含保险费)、现场保管费、二次倒运费、吊装费等费用。
五、服务要求1、中标人需要提供合理的项目整体实施方案,能按照项目分解节点并可跟踪实施。
2、中标人提供的所有设备、备件需与现有设备(环境)相兼容。
3、中标人需要提供品控管理方案,对产品品质有管理管控过程,有独立品管部门和专门品管人员,确保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完善。
4、中标人需要提供安装服务实施方案,根据货物交付时间节点,落实送货安装时间和人员安排,确保按期交付使用。
5、售后服务要求:5.1日常维护:定期对设备和配件进行检查并排除故障。
5.2质保期内,质保期内出现异常或故障,正常工作日应在6小时内、节假日应在12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并将信息反馈采购人;故障严重不能及时解决时,应关闭故障仪器的数据采集通道并告知采购人。
2010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统计分析报告主编:王宇副主编:马家奇苏雪梅编写人员:杨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张英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王松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姬一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张永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艳丽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雯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靓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录摘要 (9)一、目的 (9)二、指标和内容 (9)三、结果 (9)四、结论和建议 (12)一、统计指标和规则 (13)二、基本信息报告情况 (14)三、基本信息统计分析结果 (15)(一)疾控机构数 (15)(二)疾控机构人员 (15)1.年龄构成 (16)2.工作年限 (18)3.学位/学历 (20)4.聘任专业技术资格 (22)5.主要执业范围 (24)6.综合比较 (25)(三)仪器设备 (25)(四)检验能力 (27)(五)房屋与资产 (30)(六)经费收支 (32)(七)专用实验室 (34)四、问题及建议 (34)五、附表 (35)六、标准附录 (85)(一)仪器设备国家标准 (85)(二)检验能力国家标准 (92)表格目录表1 2010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信息填报完成情况(单位:个) (35)表2 2010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报告率(%) (36)表3 2010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未完成机构数 (37)表4 2010年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数(单位:个) (38)表5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平均分布情况 (39)表6 2010年全国各省不同级别疾控中心人员平均分布情况 (39)表7 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年龄构成(%) (40)表8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年龄构成(%) (41)表9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年龄构成(%) (42)表10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年龄构成(%) (43)表11 2010年全国不同级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年龄构成(%) (43)表12 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工作年限构成(%) (44)表13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工作年限构成(%) (45)表14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工作年限构成(%) (46)表15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工作年限构成(%) (47)表16 2010年全国不同级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工作年限构成(%) (47)表17 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位/学历构成(%) (47)表18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位/学历构成(%) (48)表19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位/学历构成(%) (49)表20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位/学历构成(%) (50)表21 2010年全国不同级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位/学历构成(%) (51)表22 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构成(%) (51)表23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构成(%) (52)表24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构成(%) (53)表25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构成(%) (54)表26 2010年全国不同级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构成(%) (54)表27 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主要执业范围构成(%) (55)表28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主要执业范围构成(%) (56)表29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主要执业范围构成(%) (58)表30 2010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历和专业技术资格综合比较 (60)表31 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拥有仪器设备情况 (61)表32 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仪器设备的差额平均情况 (62)表33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拥有仪器设备情况 (63)表34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仪器设备的差额平均情况 (63)表35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拥有仪器设备情况 (63)表36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仪器设备的差额平均情况 (64)表37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拥有仪器设备情况 (65)表38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仪器设备的差额平均情况 (65)表39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拥有仪器设备情况 (66)表40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仪器设备的差额平均情况 (67)表41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拥有仪器设备情况 (68)表42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仪器设备的差额平均情况 (68)表43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各级别疾控中心检验能力平均情况 (68)表44 2010年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平均检验情况 (69)表45 2010年全国省级疾控中心实有基本检验项(单位:项) (70)表46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控中心实有基本检验项(单位:项) (74)表47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控中心实有基本检验项(单位:项) (77)表48 2010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房屋建筑与使用面积(单位:平方米) (80)表49 2010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房屋人均建筑和使用面积(单位:平方米) (81)表50 2010年全国各级东中西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房屋人均建筑和使用面积(单位:平方米) (82)表51 2010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费情况 (82)表52 2010年全国各级东中西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费情况 (83)表53 2010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用实验室拥有情况 (84)表54 实验室仪器设备国家标准 (85)表55 健康教育器材国家标准 (90)表56 信息设备国家标准 (91)表57 车辆国家标准 (91)表58 冷链设备及器材国家标准 (91)表59 检验能力国家标准 (92)图目录图1 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总体年龄构成 (16)图2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总体年龄构成 (17)图3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总体年龄构成 (17)图4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年龄构成 (18)图5 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工作年限构成 (18)图6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工作年限构成 (19)图7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工作年限构成 (19)图8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工作年限构成 (20)图9 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学位/学历构成 (20)图10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学位/学历构成 (21)图11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学位/学历构成 (21)图12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学位/学历构成 (22)图13 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资格构成 (22)图14 2010年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资格构成 (23)图15 2010年全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资格构成 (23)图16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资格构成 (24)图17 2009年和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拥有仪器设备台件数 (26)图18 2009年和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拥有仪器设备台件数 (26)图19 2009年和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拥有仪器设备台件数 (27)图20 2010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实有基本检验项情况 (28)图21 2010年全国东中西部疾控中心平均实有基本检验项情况 (28)图22 2010年与2009年全国东、中、西部省级疾控中心平均实有基本检验项对比 (29)图23 2010年与2009年全国东、中、西部地市级疾控中心平均实有基本检验项对比 (29)图24 2010年与2009年全国东、中、西部县区级疾控中心平均实有基本检验项对比 (30)图25 2010年全国各级疾病控制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对比图 (31)图26 2010年全国各级疾病控制机构房屋人均使用面积对比图 (31)图27 2010年全国不同级别疾病控制机构东、中、西部房屋建筑面积对比图 (32)图28 2010年全国不同级别疾病控制机构东、中、西部房屋人均使用面积对比图 (32)图29 2010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同级别人员经费补助比例对比图 (33)图30 2010年全国不同级别疾病控制机构东、中、西部人员经费补助比例对比图 (34)摘要一、目的汇总、整理和分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提供的2010年度的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仪器设备、检验能力、房屋建筑、经费收支和专用实验室等六方面的信息,对2010年全国省市县级疾控机构的资源现状及配置情况进行科学的描述,并对信息报告质量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疾控资源现状、统筹规划全国疾控资源流向和有所侧重地配置仪器装备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昆明市性病防治体系现状分析张婉筠1,杨喻雯1,苏兴芳2,刘 俊1,赵山平1,廖 斌1,梁 军1(1.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8;2.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2)【摘要】 目的 了解昆明市、县两级性病防治现状。
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及《云南省性病防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中的“性病综合防治信息年度报表”,对市、县两级性防体系的现状进行调查。
结果 昆明市、县两级性病防治机构均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皮防所或社会事业局下设办公室承担。
市级性病防治工作主要包括性病监测、临床诊疗、实验室管理、高危人群干预、信息平台管理、培训督导和社会组织管理,并承担全市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工作的技术指导。
主要工作包括性病监测、实验室检测、高危人群干预、信息平台管理、培训督导和社会组织管理,无机构开展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技术指导工作;在编在岗性病防治专职人员2人,兼职17人。
本科以上学历占57.9%,中职以上占26.3%,执业医师占42.1%;(2017—2019)年中央、省、市、县防治经费共投入597万元;市、县两级性病实验室均与艾滋病筛查或免疫检测实验室合用;全市中的性病诊疗机构能同时开展梅毒、淋球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滴虫、生殖器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试验的占33.3%。
规范化性病示范门诊中能同时开展上述实验室项目的占23.5%;市、县两级每年均开展涵盖性病诊疗、实验室、质控和疫情报告的培训。
2019年,昆明市有10个县(市)区提供梅毒治疗的15家医疗机构存在BP 短缺。
结论 昆明市的性防体系建设虽然能够完成性病常规监测和检测工作,但应建立集预防控制、诊断治疗、随访管理于一体的性病防治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性病防治专业机构的医防合作体系,推动性病防治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性病;防治;体系中图分类号:R197.2;R759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21.01.003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T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n Kunming CityZHANG Wan -yun 1,YANG Yu -wen 1,SU Xing -fang 2, LIU Jun 1,ZHAO Shan -ping 1,LIAO Bin 1,LIANG Jun 1(1.Kunm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Kunming,Yunnan 650228,China;2.Yunnan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Kunming,Yunnan 650022,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 at city and county levels in Kunming City.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s designed by the STD control center of Chin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 -tion and Annual Report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formation of STD in the Work Program of ST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Yun -nan Province(2018—2020)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STD at city and county levels. Results The ST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titutions at the city and county levels in Kunming are all undertaken by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r by the offices under the Dermat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stitute or the Social Services Bureau. Municip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D mainly include STD surveillanc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aboratory management, high -risk group interven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management,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soci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undertake the technical guidance of the standardized ST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ervices in the whole city. At county level, the ST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inly includes STD surveillance, laboratory testing, high -risk group intervention, in -formation platform management,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soci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there is no institution to carry out the technical guidance of standardized ST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ervice. There are 2 full -time ST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affs, 17 part -time workers, 57.9% of them have bachelor's degree or above, 26.3% of them have medium -grade professional title or above, and 42.1% of them are practicing physician.From 2017 to 2019, 5.97 million yuan was invest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und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rovinces, cities and counties, in Kunming.The STD laboratories at the city and county levels are used jointly with the AIDS screening or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laboratories.In the whole city, 33.3% of the ST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stitutions could simultaneously detect syphilis, gonococcus, genital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trichomonad, genital candidiasis and bacterial vaginosis. 23.5% of the standardized STD demonstration clinics could carry out the above laboratory projects at the same time. Training including ST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and report of epidemic situation were carried out at the city and county levels every year.In 2019, there was a BP shortage in 15 medical institutions providing syphilis treatment in 10 counties (cities) in Kunming. Conclusion Al -th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n Kunming can complete the routine surveillance and testing of STD,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follow -up management of ST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medical and prevention cooperation system of disease control institutions,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TD,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TD.【Key words 】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Prevention and treatment;System【收稿日期】2020-11-09性传播疾病是我国法定报告和重点监测的重要传染病之一[1]。
检验机构人员专业能力核实表
一、基本信息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身份证号码:
- 联系
- 电子邮箱:
- 毕业院校:
- 学历:
- 专业:
- 从业年限:
二、工作经历
1. 相关工作经历
- 公司/机构名称:
- 职位:
- 任职时间:
2. 相关项目经历
- 项目名称:
- 负责工作:
- 完成时间:
三、专业技能
1. 检验方法与技术
- 掌握的检验方法及技术:
- 使用的仪器设备:
2.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
- 数据分析软件使用:
- 报告撰写经验:
3. 专业知识与能力
- 详细说明自己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四、资质与证书
-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 相关培训证书:
-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五、专业评价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选择适用的项并添加备注):
- 工作态度:
- 团队协作能力:
- 问题解决能力:
- 专业知识掌握程度:
- 沟通与表达能力:
六、推荐信
- 推荐人姓名:
- 推荐人职务:
- 推荐人联系方式:
- 推荐信内容:
以上信息为本人真实填写,如有不实,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签名:日期:。
疾控中心绩效评估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008年度、2009年度绩效考核自评报告按照省卫生厅印发的《***省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和***市卫生局下放的《关于开展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8年全面贯彻落实绩效考核工作。
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09版,》及《***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为指导和标准~紧紧围绕绩效考核工作内容全面开展工作。
强化设施、队伍、网络三个要素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防控能力。
全面推进疾控工作创新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效。
现将我县2008年度、2009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县位于***省东南部~境内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辖6个镇~1个林业局。
主要经济是对外贸易、煤炭和农副业~是***省十强县之一。
县内共有医疗卫生单位12家~其中县级以上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7家~其他医疗机构3家。
2008年全县总人口数为215583人~其中城镇人口103775人~农村人口111808人,2009年全县总人口数为215365人~其中城镇人口102603人~农村人口112762人,2005年12月~原**县卫生防疫站经改制后正式成立**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科级规格。
办公地点位于**镇东兴路1号~楼体6层~建筑面积2449平方米~人均面积82平方米。
其中业务办公用房738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676平方米~实验室用房985平方米。
中心现有职工3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0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9人,中共党员21人。
下设疾病控制、免疫规划、信息、卫生监测、细菌病毒检验等13个业务科室和综合、计财、后勤3个行政科室。
全面承担**县域内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预防与控制~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