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技巧(一)
- 格式:docx
- 大小:13.05 KB
- 文档页数:2
英语中的翻译技巧总结英语中的翻译技巧总结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1了解汉英差异,知己知彼,译出地道译文汉语重意合,以词组、散句和分句为手段,习惯按照时间、逻辑顺序进行横排式表述,其内部逻辑关系“含而不露”,甚至断句不严,外形松散,因此汉语常被称为时间型的动态结构,主要体现为形式自由、富于弹性。
而英语则以“主—谓”的主干结构为中心来统领各语言成分,句界分明,外形严谨。
因此,在汉译英时,译文在逻辑和形式上都应体现出英语的特点。
2熟知五大单句句型,理清句子主干和修饰成分了解汉英差异后,考生应熟知英语中最基本的5大单句句型,它们分别是:① S+V(主语+动词)S:主语② S+V+C(主语+动词+补语)V:动词③ S+V+O(主语+动词+宾语)O:宾语④ S+V+O+O(主语+动词+宾语+宾语)C:补语⑤ S+V+O+C(主语+动词+宾语+补语)例子:① John’s grandfather died yesterday. (约翰的祖父昨天去世了。
)② John’s grandfather is very handsome. (约翰的祖父很帅气。
)③ This killer killed John’s grandfather yesterday. (杀手昨天杀死了约翰的祖父。
)④ John’s grandfather gave him a dog. (约翰的祖父给他只狗。
)⑤ John’s g randfather called him a dog. (约翰的祖父骂他是只狗)在汉译英时,不管汉语句子如何复杂,首先要考虑英语的基本组句框架。
这些最基本的框架可以变换,可以组合,但不能突破。
组织英语句子时,始终不能脱离“主—谓”主干这一总框架,然后在进行相应的时态变化、语态变化、句式转换(肯定式、否定式、疑问式、强调句式及倒装句式等),增加定语、状语修饰成分、插入语等。
英语习语翻译方法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一:直译法纸老虎利用直译法后,英语翻译成paper tiger,在外国人看来明义而又传神,直至逐渐被英美接受留用。
作为英语翻译中的中国人,直译的代表作kung fu,也由于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早早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二:同义习语借用法在英语翻译前后,两种语言无论内容形式,表达情感都存在部分习语存在类似的比喻。
在英语翻译时,我们往往直接借用,如walls have ears与隔墙有耳,虽存在差异,但字义巧妙吻合,令借用后的英语翻译相得益彰。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三:意译法意译法能处理在英语翻译中无法直译与借用状况下的原稿,典型的落花流水一词,由于表示一败涂地之意,而被英语翻译为to bi shattered to pieces,便是如此。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四:省略法汉语中存在着四字习语两两对偶的情形,一般的英语翻译处理法会让译文显得杂糅重复,此时,省略法就发挥了功效。
如街谈巷议一词,简单的意味street gossip即可,英语翻译前后虽省略了一个词义,但却完全正确自然。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五:增加法有了省略法,自有增加法。
在英语翻译中,汉语往往简略后能让国人明义,而英语则必须要增加说明,顺合外国人对英语翻译的习惯。
如树倒猢狲散译为Once the tree falls, 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lter中的helter-skelter便是利用增加法,起到调和英语翻译的作用。
2翻译英文文章技巧拿到一篇英文,首先要略读一下,来确定文章风格。
如果是抒情式的必须要将文章翻译得优美一些。
如果是科技文章,则语言必须要偏向专业和精简风格。
要多读相关材料来熟悉所写的内容。
一篇文章都会有自身的主题,要围绕主题多读一些相关的文章,这样在翻译当中才会使用更加合适的词汇、语句。
要注意英语单词对应的语义。
英语单词在翻译成汉语会有不同的意思。
如何才能学好英语课文翻译一、掌握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学好英语课文翻译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在学习课文翻译时,要注意积累常用的高频词汇,比如关于人物、动作、地点等常见的词汇,同时也要了解基本的句型结构和语法规则。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课文内容。
二、理解课文内容在进行课文翻译时,要先仔细阅读原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可以通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角色、事件顺序、语境等方面来掌握课文的主旨和线索。
只有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三、逐句翻译在进行课文翻译时,可以逐句进行翻译。
可以先对原文进行逐句解析,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和结构,然后再逐句翻译成中文。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并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和逻辑关系。
四、注重词语搭配和语境理解在进行课文翻译时,要注重词语搭配和语境理解。
有些词语在单词中的意思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具体语境中可能有特定的含义。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词语搭配来理解和翻译课文内容,避免产生歧义。
五、多做练习和积累学好英语课文翻译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
可以通过做一些练习题和翻译练习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多读一些英语文章和书籍,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只有不断练习和积累,才能提高翻译水平,做到熟能生巧。
总之,学好英语课文翻译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要注重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充分理解课文内容,逐句翻译,注重词语搭配和语境理解,同时还要多做练习和积累。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真正学好英语课文翻译,提高翻译水平。
Translation TechniquesThe Passive Voice (1)被动语态Ⅰ. The Passive Voic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英汉翻译中的被动语态广泛使用被动句型是英语的一大特点。
英语中的被动句型远远多于汉语。
由于被动句型的感情色彩少于主动句型,凡是不需要或者不方便以及无从说出动作的执行者,或是为了上下文的连贯以及使句子得到更好的安排时,英语都会采用被动句型。
科技文献中为了避免主观上的臆断,被动句型用得更为普遍。
在汉语中,也有被动句,通常通过“被”或“把”等词体现出来,但其使用范围远远小于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
由于汉语拥有英语中所没有的无主句,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句型可以译成汉语的主动句,也可以把它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而且译法灵活多样。
常见的译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Conversion of the Passive Voice into the Active Voice译成汉语主动句英语中被动结构的句子译成汉语主动句可以有几种不同情况:1)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仍作主语例1:This week, scientists of the Anthrop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told the Herald Sun of Melbourne, Australia, that members of the ancient tribes it visited on the Andaman andNicobar I slands near the earthquake’s epicenter may have been spared because theynoticed unusual behavioral changes in the birds, dolphins and lizards. (Unit 1 A)本周,印度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向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先驱太阳报》透露,该研究所曾走访过位于震中附近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原始部落居民,他们很可能是因为注意到了鸟类、海豚和蜥蜴的反常行为而得以幸免于难。
词义的选择:一词多类、一词多义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
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
一词多义就是说同一个词在同一个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的词义。
选择和确定词义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选择某个词的词义,首先要判明这个词在原句中应属哪一种词类,然后再进一步确定其词义。
例如,在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charges attract一句中,like用作形容词,它的汉语对应意义是“相同的”,因此全句可以译为:“相同的电荷相斥,不同的电荷相吸”。
但在下面例句中,like又分属其他几个不同词类:1) He likes mathema tics more than physics.他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学。
(动词)2) In the sunbeam passing through the windowthere are fine grainsof dust shining like gold.在射入窗内的阳光里,细微的尘埃象金子一般在闪闪发光。
(前置词)3) Like knows like.英雄识英雄。
(名词)2。
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子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英语中同一个词,同一词类,在不同场合往往也有不同的含义,必须根据上下文的联系以及词的搭配关系或句型来判断和确定某个词在特定场合下所应具有的词义。
例如“Last”这一形容词:1)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他是最后来的。
2) 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他绝对不会干那件事。
3) He is the last personfor such a job.他最不配干这个工作。
翻译技巧之拆分法(division)和合并法(combination)拆分法和合并法:这是两种相对应的翻译方法。
拆句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通常用于英译汉;合并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一般用于汉译英。
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因此简单句较多;英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因此长句较多。
所以汉译英时要根据需要注意利用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独立结构等把汉语短句连成长句;而英译汉时又常常要在原句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主谓连接处、并列或转折连接处、后续成分与主体的连接处,以及意群结束处将长句切断,译成汉语分句。
这样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语语序,顺译全句,顺应现代汉语长短句相替、单复句相间的句法修辞原则。
如:(1)Increased cooperation with China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同中国加强合作,符合美国的利益(在主谓连接处拆译)(2)I wish to thank you for the incomparable hospitality for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are justly famous throughout the world.我要感谢你们无与伦比的盛情款待。
中国人民正是以这种热情好客而闻明世界的。
(在定语从句前拆译)(3)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commonwealth,who see Britain‘s membership of the Community a guarantee that the policies of the community will take their interests into account.英联邦各国尤其如此,它们认为英国加入欧共体,将能保证欧共体的政策照顾到它们的利益。
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一、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二、省译法: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
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三、转换法: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
具体的说,就是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
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语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表语;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成主语。
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成复合句,把复合句变成并列句,把状语从句变成定语从句。
在语态方面,可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
四、拆句法和合并法:这是两种相对应的翻译方法。
拆句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通常用于英译汉;合并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一般用于汉译英。
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因此简单句较多;英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因此长句较多。
所以汉译英时要根据需要注意利用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独立结构等把汉语短句连成长句;而英译汉时又常常要在原句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主谓连接处、并列或转折连接处、后续成分与主体的连接处,以及意群结束处将长句切断,译成汉语分句。
这样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语语序,顺译全句,顺应现代汉语长短句相替、单复句相间的句法修辞原则。
五、正译法和反译法: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汉译英,偶尔也用于英译汉。
所谓正译,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
英语翻译技巧-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翻译技巧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上的差异,翻译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复制,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翻译技巧坐车必要的调整和改变,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意义,又使它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翻译技巧大体分为八类。
它们是:加注(annotation)、释义(paraphrase)、增词(amplification)、减词(omission)、转换(shift of perspective)、归化(adaptation)、切分(division)和合并(combination)。
1.加注由于汉英文化的不同,英语中某些词义在汉语中根本不存在,形成词义上的空缺。
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加注法来弥补空缺。
加注可分为音译加注和直译加注两种。
音译加注指音译后附加解释性注释。
注释可长可短,可以在文中注释,也可采用脚注。
Cartoon 卡通片Hamburger 汉堡包Benz 奔驰车Hippie 嬉皮士(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青年颓废派一员,喜群居,蓄长发,穿奇装异服)El Nino 厄尔尼诺(现象)(指严重影响全球气候的太平洋热带海域的大风及海水的大规模移动)Saint Valentine’s Day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2月14日)1.Hygeia herself would have fallen sick under such aregiment; and how much more this poor old nervousvictim?2.3.You look like Al-Capone in that suit.4.He saw himself, in a smart suit, bowed into the opulentsuites of Ritzes.5.It’s true that the enemy won the battle, but theirs is buta Pyrrhic victory,” said the general.6.Nancy Reagan, and not George Gallup, may well havethe final say.直译加注指直译原文,并附加解释性注释。
英语翻译的方法及技巧语言的互相翻译不但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翻译方法及技巧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一、词汇方面㈠.词义选择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
词义选择的方法有三: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
㈡.词义转换在理解英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翻译时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按引伸义译出;或用反义词语译出,即所谓的正文反译、反文正译。
㈢.词类转换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汉译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
㈣.补词是指原文已有某种含义但未用词汇直接表达,译文中需将这些含义补充进去,这样才更通顺易读,如:英语中数词与名词之间没有量词,而译成汉语时可酌情增加。
㈤.省略是指原文中某些词在译文中省略不译,只要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
如:上面讲的汉语“量词”,译成英语时则可以省略;又如:英语中大量使用物主代词而汉语中往往省略不用。
㈥.并列与重复英语在表达重复含义的并列结构中常采用共享、替代、转换等形式来避免重复,而汉语却常常有意重复表达以加强文字的力度,如:英语的物主代词替代前面的名词,短语动词只重复介词而省略主动词,汉译时可考虑重复表达。
二、句子结构方面子结构方面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三种类型:语序类、组合类和转换类。
㈠.语序类1. 顺译法与逆译法第三书中讲句子顺序时谈到,英语时间状语可前可后。
不仅如此英语在表达结果、条件、说明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很灵活,既可以先述也可以后述。
而汉语表达往往是按时间或逻辑的顺序进行的,因此,顺译法也罢逆译法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与汉语的习惯相一致。
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相反的则逆译。
有时候顺译法与逆译法的差别,就象前面谈的正译与反译,依译者的爱好而定。
2. 前置法英语中较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表身份特征等的同位语在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提到先行词(中心词)的前面。
试述英语翻译中的几点技巧英汉翻译的技巧一. 正确认识翻译技巧从国人的翻译取向来看,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根本问题在于译者的英语水平或造诣。
英汉翻译的关键在于理解原文;汉译英的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我们所学的英语知识,把我们原本理解的相当清晰的汉字用准确的英语流利地表达出来。
各种翻译技巧都只是工具。
茅盾先生有一句话,如果两门语言的基本功都不够,那两门技能你也用不了;但是如果你有很深的基础,那些规则就会变成一个不充分的框架。
(记住:翻译没有固定的方法!)所以我们对翻译技巧的解释只是讲几个方面,大家了解并关注翻译过程就足够了。
关键在于遵循常用方法,多做练习。
只有经过大量的训练和不懈的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大家的英语水平提高了,词汇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熟悉了各种句子结构,翻译水平自然会提高。
二. 关于汉译英的翻译技巧,我们大致需要注意这几方面:1、翻译的基本方法:关于直译与意译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立和分明的系统 ,在形态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异。
然而 ,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
比如在主谓词序和动宾词序上是一致的。
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所以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翻译。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 ,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
通过对直译与意译二者关系的正确理解,我们可以更多地认识到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以及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时候所应该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
直译不是死译,而是指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结构,照字面意思翻译。
例如: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如果译成“Our friends are all over the world”是直译,而“We hav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就是意译。
英语翻译的原则和技巧1、增译法:指依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涵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2、省译法: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
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例如:(1) You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hotel during your visit in Beijing.你在北京访问期间就住在这家饭店里。
(省译物主代词)(2) 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希望您在这儿过得愉快。
(省译物主代词)3、转换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英译汉时经常有必要改变表达方式,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可读。
这种变通技巧就是转换法(shift of perspective)。
4、合并法: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英译汉时有时直译原文就会使译入语读者感到费解,甚至误解。
这时,就有必要借用汉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且具有自己鲜亮文化色彩的表达法对原文加以归化。
归化翻译法常用于处理某些英语成语、典故、形象词语等一类文化色彩较浓的表达方式。
恰倒好处地归化可以使译文地道简洁、生动活泼,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翻译技巧的掌握帮助我们更好融入世界,翻译为我们搭起了各国之间的桥梁,翻译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了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始终保持专业、革新、开放的理念,精心打造全国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施行基地和全国跨语言跨文化培训服务综合平台,为中国走向世界架桥铺路,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奉献。
2英语翻译学习技巧注意事项一. 翻译的技巧没有技巧,只有一个熟字。
华罗庚说过,"苦干猛干埋头干,熟能生出百巧来'。
语法根基深厚,词汇量大,对专业词汇掌握得熟,自然就能驾轻就熟,怎么玩儿怎么转。
英译汉技巧一、英译汉翻译的基本程序1.通读并透彻理解原文。
翻译之前仔细研读原文,解决好“翻译什么”的问题。
边读边琢磨,确切理解原文所述事物本身的含义与之相关的外延联想,如原句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有没有褒贬义或寓意,对其中的修饰语的把握等。
2. 组织语言。
考生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手段。
3. 表达。
考生要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来考虑译文,尤其注意不能扭曲原意,不能错译或漏译。
4. 审校。
这是英汉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考生将自己的译文与原文进行对照,看看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是否通顺易懂,是否符合汉语规范。
二、英汉翻译的基本方法1. 直译与意译直译指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结构,照字面意思翻译;意译是在不损害原文内容和精神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的需要,对原文做相应的调整。
如:Good marriage doesn’t just happen. They take a lot of love and a lot of work.Good marriage doesn’t just happen. They take a lot of love and a lot of work.直译:好的婚姻不会仅仅发生—它们需要大量的爱和大量的工作。
意译:幸福的婚姻不是凭空发生的---它需要你为它付出大量的爱和做大量的工作。
或:美满的婚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必须为它付出大量的爱,做大量的工作。
很显然,本句话的意译要比直译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当然,一句话并不限于一种译法,要根据具体需要而定。
一般来说,在英汉翻译考试中,如果直译能达意就用直译,如果直译效果不好,就应该考虑意译。
只要译文内容忠实,意思明白就行了。
2. 顺译法(又名句型对应法)顾名思义,顺译法(句型对应法)就是按原文句子结构的排列顺序进行翻译,这种译法适合于原文叙述层次与汉语相近的长句翻译,如只含名词性从句的复合句、前置的状语从句或从句在后的长复合句等等。
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技巧(一)
摘要]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一些技巧。
本文主要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首先遵循“忠实,通顺”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译文的文体,内容,人物等特点,为增加译文的文采,就需要合适的措辞。
关键词]翻译忠实通顺措辞
德国教育家巴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教会学生唤醒自己的学习能力,体会学习的魅力”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翻译学中,更能体现学习的魅力。
这体现在:一方面,译文必须能够传达出作者的交际意图;另一方面,译文必须使读者领会到原文本的意境。
要达到上述两点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美国著名翻译家尢金。
奈达的论述可以说最著名。
他指出,“翻译的主要矛盾,是形式对应与功能对应等的矛盾。
”翻译中的“准确”不等于“严格形式上的准确。
”要正确判断“准确”两字的含义,必须以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的信息能否做出基本一致的反映为依据。
在翻译当中,若使译文“忠实,通顺”。
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文章的文采。
所谓“忠实”就是翻译不是读者独立创作,翻译的任务就是把原作用另外一中语言表达出来。
如果译文在内容上与原文不符,就不叫翻译。
而且语言必须忠实与原文。
“忠实”的目标对于翻译本来是不待证明的、天然的要求,是千百年来翻译理论和实践一直围绕旋转的中心。
然而近来似乎颇有人对此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外国语》1998年第3期所载《从梦想到现实:对翻译学科的东张西望》一文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
文中引勒菲弗尔语曰:“忠实只不过是多种翻译策略里头的一种,是某种意识形态和某种文学观结合之下才导致的产物。
把它捧为唯一一种可能的、甚至唯一一种可容许的策略,是不切实际的、徒劳无益的。
”文章作者据此及其他一些类似论点得出结论:“忠于原文不是理所当然的、唯一的标准,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正确的标准。
”作者在同文另一处对“忠实”的标准发出了—连串有趣的疑问:在我国占支配地位的标准,都把“忠实”放在第一位,却很少有人问过一句“为什么”?翻译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忠实?……译者另有目的、另有所好又怎样?社会现实不容许、不利于追求最大限度的忠实又怎样?不完全忠实的译文一定有害吗?要是不忠实的译文达到了目的,甚至达到了“好”的目的又怎样?可是,又为什么要强迫人家在两个极端之中选择一个——一端是百分之一百的忠实,另一端是零的忠实呢?译者为什么不能选择百分之七十、五十、三十的忠实呢?
这无疑是对翻译理论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对此本文无意正面做出回答,但却希望稍作探讨,从而达到认识翻译内部所蕴含深刻矛盾的第一步。
语言上忠实于原文是指在体裁,文风,作品的准确性,生动性,通顺程序等语言特点上忠实原作,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文章的文采,这时候措辞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本文试从“措辞”(chioceanduseofwords)七个方面浅谈翻译。
一、用词要多样化
虽然形容词和副词在句中起重要作用,但一般说来名词和动词在句中是最重要的。
在翻译中,不要堆砌过多的形容词和副词。
对于所谓的好词(finewords)不要轻易的使用更不要在一篇文章中出现好几次。
用词该华丽时要华丽,该朴实时要朴实。
译文时不要总是用同一个词汇或短语,如果用得太多,会使读者感到厌烦,因此用词要多样化。
请看下面的翻译
“你喝了不到两盅酒,就叨叨叨,叨叨叨,你有个够没有?”
“够?哼,我一肚的冤屈,一肚的火,我没个够!当初当爸爸的也不是没叫人伺候过。
吃喝玩乐,我哪一样没讲究过!自从娶了你的妈,我是家败人亡,一天不如一天。
一天不如一天,——”
“Yougettwoorthreedrinksinsideyouandyouareoff.Youhavebeengabbingonandonforhalfanhournow. Can’tyougiveitarest?”
“Giveitarest?Notonyourlife!Ihavejustabouthadabellyfulofher,andIamgoingtohavemysay.Oh,
no.Ihavenotfinshedyet!Itisnotasifyourolddadalwaysbeenaservant:Livedlikealordandhadagoodtim e___onlythebestwasgoodenough.ButfromthedayImarriedyourmother,Istartedgoingtorackandruin.Thingshavebeengoingfrombadtoworse.Yes,frombadtoworse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