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题型精讲第二章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4
习题二2-1 试分析图P2-1所示电路中,哪些可以正常地放大交流信号,哪些不能?并说明理由。
图P2-1 题2-1图 解:(a ) 不可以,因为没有R B ,交流时直流电源相当于短路,交流信号也短路;同时,没有R B ,则E C 直接加载在U BE 两端,三极管易被击穿。
(b ) 不可以,交流时直流电源U BB 相当于短路,交流信号也短路。
(c ) 可以,U CC 、R B 和R C 可以使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d ) 不可以,发射结零偏置。
2-2 放大电路如图P2-2所示,图(b )是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设u BE =0.6V ,试用图解法求I CQ 和U CEQ 以及输出电压的动态范围。
图P2-2 题2-2图解:2-3 放大电路如图P2-2所示,若晶体管β=50,00≈CB I ,试计算:(1)I CQ 和U CEQ ;(2)令R B =470K Ω,其它条件不变,重求I CQ和UCEQ ;(3)令R C =5.1K Ω,其它条件同(1),重求I CQ 和U CEQ 。
解:先得到直流通路,见题2-3 直流通路图 (1) :A K R U E IB BEC BQ μ2.293900612=-=-=VR I E U mAI I I C CQ C CEQ BQ BQ CQ18.7103.31046.11246.15033=⨯⨯⨯-=⨯-====-β(2)若K R B 470=,则I 题2-2 图解法结果VR I E U mAI I A KI C CQ C CEQ BQ CQBQ 01.8103.31021.11221.12.244706.01233=⨯⨯⨯-=-====-=-βμ(3)若K R C 1.5=,则VU mAI AI CEQ CQ BQ 55.4101.51046.11246.12.2933=⨯⨯⨯-===-μ2-4放大电路如图P2-3所示,设U BE =0.6V ,00≈CB I ,U CES =0.3V ,试计算I CQ 和U CEQ ,再求其输出动态范围。
第二章1、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U BE =0.7V ,r bb ’=400Ω,其它参数如图所示。
(1)这是何种组态放大电路; (2)估算BJT 静态工作点;(3)求电路R i 、R o 、uA 和us A ; (4)说明电路中C 1、C 2和C e 的作用;(5)如果输入电压为正弦波,输出电压oU 波形出现底部失真,试问BJT 出现何种性质的非线性失真?如果调节R b2来消除该失真,应如何调节。
请说明理由。
+_R oU U 100图12、放大电路如图2所示,已知U BE =0.7V ,r bb ’=200Ω,其它参数如图所示。
(本题14分) (1)估算BJT 静态工作点;(2)求电路R i 、R o 、uA 和us A ; (3)R c 的大小对上述放大电路交流参数有何影响; (4)说明这种组态放大电路为何常出现在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
+_sU )1K图 23、分析下图电路。
图中三极管U BE =0.7V ,β=100。
cc --u i o(1)说明图中电路属于哪种组态。
(2)绘出电路的直流通路,并分析其U CQ 、I CQ 。
(3)绘出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并估算其A u 、R i 、R o 。
4、电路如图所示,r bb'=300Ω,β=50,U BEQ =0.7V 。
(1)说明该电路为何种组态放大电路。
(2)求静态工作点(I BQ 、I CQ 、U CEQ );(3)求uA 、R i 、R o 和us A ; +_sU +_oU )60k Ω100选择题1、在分压式偏置稳定的共射放大电路中,设置射极旁路电容C E 的目的是【 B 】。
A 、旁路交流信号,使A u 不致降低;B 、隔直;C 、稳定Q 点;D 、提高电流增益2、在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中,设置合适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 A 】。
A 、不失真地放大交流小信号; B 、提高交流输入电阻; C 、增强带负载能力; D 、拓宽通频带3、基本共集放大电路(即射极跟随器,简称射随器)比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宽,其原因是【 D 】。
【例2-1】理想二极管电路如例2-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输出电压U A0。
解:为了判断二极管在电路中是导通的还是截止,首先假设将二极管断开,确定二极管两端的电位差;然后根据二极管两端加的是正向电压还是反向电压判定二极管是否导通,若二极管两端的电位差为正向电压且大于阈值电压,则二极管导通,若二极管两端的电位差为反向电压,则二极管截止;若电路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二极管,则判断承受正向电压较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再按照上述方法判断其余的二极管是否导通。
本例中,对于例2-1图(a)所示电路, 当二极管D 断开后,V 4)9()5(A B BA =−−−=−=U U U ,所以二极管D 导通,V 5A0−=U 。
对于例2-1图(b) 所示电路, 当二极管1D 、2D 都断开后,V 3)12()9(11B A AB =−−−=−=U U UV 6)15()9(22B A AB =−−−=−=U U U ,由于12AB AB U U >,所以二极管2D 先导通,2D 导通后V 15A0−=U ,这时V 3)12()15(11B A AB −=−−−=−=U U U ,所以二极管1D 最终处于截止状态。
对于例2-1图(c) 所示电路, 当二极管1D 、2D 都断开后,V 3912A B A B 11=−=−=U U U , V 1910A B A B 22=−=−=U U U ,由于A B A B 21U U >,因此,二极管1D 优先导通,1D 导通后,V 12A0=U ,此时,V -21210A B A B 22=−=−=U U U ,所以二极管2D 最终处于截止状态。
5V例2-1图【例2-2】例2-2(a)图所示电路中的二极管是硅管,①若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则流过二极管中的电流是多少?②如果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为0.7V ,则流过二极管中的电流又是多少?③若U =20V ,且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为0.7V ,则流过二极管中的电流又是多少? 解:由例2-2图(a)所示电路①若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二极管D 因受正向电压而导通,U D =0V ,二极管中的电流为 mA 82.1107.461D =×==R U I ②如果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为0.7V 先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
习题2-5 设图中的三极管β =100,U BEQ =0.6V ,V CC =12 V ,R C =3 k Ω,R b =120 k Ω。
求静态工作点处的I BQ I CQ 和U CEQ 值。
习题2-15 设图中三极管的β =100,U BEQ =0.6V ,V CC =10V ,R C =3 k Ω,Rb b’=100 Ω。
V CC =10V ,,R C =3 k Ω,Re=1.8 k Ω,RF=200Ω,Rb1=33 k Ω,Rb2=100 k Ω,RL=3 k Ω C1,C2和Ce 足够大。
①求静态工作点②画微变等效电路如图(3)求Oiu U A U =;(4)设Rs =4 k Ω,求osus U A U =(5)求o i R R 和① 2.48,0.94, 5.3E U I I mA U =≈=≈BQCQ Q CEQ V V②微变等效电路如图③be 2.9r ≈ k Ω,Lbe = 6.5(1)u FR A r R ββ'-≈-++(4)12i r ≈ k Ω,= 4.9ius u i sr A A r R -≈-+(5) R i ≈12 k Ω,R o ≈3 k Ω习题2-17 画出如图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写出计算电压放大倍O1O2i iU U U U 和数的表达式,并画出当c e RR =时的两个输出电压o1o1U U 和的波形(与正弦波i U 相对应)。
微变等效电路如下图解O1i be (1)ceU R U r R ββ=-++e c O1O2O1O2R u u R U U =≈当时,,和的波形如下图ebe e *02*)1(1R r R U U Au iββ+++==)(习题2-21在下图所示的放大电路已知V DD = 30V,R d = 15 kΩ,R d =1 kΩ,R g=20 MΩ,R1=30kΩ,R2=200kΩ,R L= 1 MΩ,A和输入和输出的电阻Ri,R o场效应试估算电压放大倍数u管g m=1.5mS。
2.分别改正下图所示各电路中的错误,使它们有可能放大正弦波信号。
要求保留电路原(a)静态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VCC改为+VCC(b) 没有RB发射结会烧坏,集电结不能反偏(c)没有RB1当ui=0时发射结两端电压为零,VBB反过来。
(d)没有RB在交流通路中,VBB短路,交流信号加不进来。
3.放大电路及三极管输出特性如下图所示。
①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画出直流负载线。
如要求I CQ=2mA,确定此时的静态工作点,并确定此时的R b的值;②利用图解法分别求出R L=∞和R L=3kΩ时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 om(有效值);③若R b调至150kΩ且i B的交流分量i b(t)=20sinωt(μA),画出i C和u CE的波形图,这时出现什么失真?解:(1)直流负载线12,.4,0====-=Ce C c ce Cc CC ce U O I I U R I V U 作负载线得:I CQ =40μAΩ=≈+=k R U R I V b CEb B CC 30004.012 (2)R L =∞直流负载线与交流负载线重合Uom=6/1.414=4.23V R L =3K Ώ,R L //R C =1.5 K Ώ 当 U CEQ +1.5*I CQ =9 ,Uom=1.5*I CQ/1.414=2.12V(3) 当RB=150K Ώ时,IBQ=80Ma4.电路如图P2.7所示,晶体管的β=80 ,'100bb r =Ω。
分别计算L R =∞和3L R k =Ω时的Q 点、u A 、i R 和o R 。
解:在空载和带负载情况下,电路的静态电流、be r 均相等,它们分别为:22CC BEQBEQ BQ bsV U U I A R R μ-=-≈1.76CQ BQ I I mA β=≈'26(1)1.3be bb EQmVr r k I β=++≈Ω 空载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分别为:6.2CEQ CC CQ c U V I R V=-≈;308cu beR A r β=-≈-// 1.3i b be be R R r r k =≈≈Ω; 93beus u be sr A A r R ≈⋅≈-+ 5o c R R k ==Ω3L R k =Ω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 2.3LCEQ CC CQ c L L cR U V I R R V R R =-≈+(//)115c L u beR R A r β=-≈-34.7beus u be sr A A r R ≈⋅≈-+// 1.3i b be be R R r r k =≈≈Ω 5oc RR k ==Ω。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B4. B5. A6. C7. C8. D9. A 10. B 13.B 14.B 15.C 19.C 24.A 25.B 26.C 27.C 28.B 29.C二简答与计算题31.解:(1)偏置电流IB=(UCC-UBE)/RB=(12-0.7)/240=0.047 mA集电极电流IC=βIB =40×0.047=1.88 mA集-极电压UCE=UCC-ICRC=12-1.88×3=6.36 V(2)在静态时(ui=0)C1上的电压为0.7V(等于UBE),靠近晶体管基极端为正极;C2上的电压为6.36V(等于UCE),靠近晶体管集电极端为正极(3)若使UCE=3V,则RB =β(UCC-UBE)/(UCC - UCE)=40(12-0.7)/(12-3)=50.2 kΩ若使IC =1.5 mA,则RB=β(UCC-UBE)/ IC=40(12-0.7)/1.5=301.3 KΩ(4)若UCC =10V,UCE =5V,IC=2,β=40,则RC=(UCC - UCE)/ IC=(10-5)/2=2.5 KΩRB=β(UCC-UBE)/ IC=40(10-5)/2=100 KΩ32.解:偏置电流IB=(UCC-UBE)/RB=[-6-(-0.2)]/200=-0.029 mA集电极电流IC=βIB =50×(-0.029)=-1.45 mA集-极电压UCE=UCC-ICRC=-6-(-1.45)×2=-3.1 V33.解:(1)IB= IC/β=1.55/50=0.031 mA,IE =(1+β) IB=(1+50) ×0.031=1.581 mA 由IE =(VB-UBE)/RE 得VB =IE RE+ UBE=1.581×2+0.7=3.862 V由VB = I2 RB2 得RB2 = VB/ I2=3.862/0.31≈12 KΩ(令I2= 10IB)由I2≈UCC/( RB1+RB2) 得RB1≈ UCC/ I2-RB2≈15/0.31-12.45≈36 KΩ(2)因直流通路中电容相当于断路,故RE有或无旁路电容时,静态工作点无变化。
1、图中二极管可视为理想二极管,试判断哪个电阻上的电压有效值最大。
2、设稳压管VD
Z1和VD
Z2
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和10V,正向压降均为0.7V,求图
中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 O。
3、已知电路中,,二极管正向压降为0.7V,画出各电路中u O1、u
O2
波形,并注明其电压幅值。
4、设图示电路中的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等于零,反向电流等于零),电阻R为30。
当用R×1档指针式万用表测量A、B间的电阻时,若
红表笔(带负电压)接A端,黑表笔(带正电压)接B端,则万用表的读数是多少?
5、计算下图电路中二极管上流过的电流I D。
设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为0.7V,反向电流等于零。
6、设图中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否导通。
(要求有分析判断过程)。
第二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三极管用来放大时,应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2.型号为3CG4D的三极管是PNP型高频小功率管。
3.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增大,反向饱和电流I CBO增大,正向结电压U BE下降。
4. 有两只三极管:A管β=200,I CEO=200μA;B管β=80,I CEO=10μA,其他参数大致相同,一般应选B管。
5.共射基本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为负值,说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差180o。
6.放大电路未输入信号时的状态称为静态,其在特性曲线上的点称为静态工作点;有输入信号时的状态称为动态,动态工作点移动的轨迹称为交流负载线。
7.在放大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处,幅度的放大倍数为中频处的0.707倍,这主要是由电路的频率失真引起的。
8.场效应晶体管是通过改变栅源电压来改变漏极电流(输出电流),所以它是一个电压控制电流源(或电压控制)器件。
二、判断题1.由于放大的是变化量,所以在输入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量都没有变化。
(×)提示: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就有变化。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3.放大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分是由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提示:增加的幅度所需能量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
4.通常,JFET在漏极与源极互换时,仍有正常放大作用。
(√)三、选择题1.测得某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三个管脚对地电压分别为U1=2V,U2=6V,U3=2.7V,则三极管三个电极为(B)。
A.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基极,③管脚为集电极;B.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集电极,③管脚为基极;C.①管脚为集电极,②管脚为基极,③管脚为发射极;D. 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集电极,③管脚为基极。
2.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集电极电阻R C的作用是(C)。
A.放大电流B.调节I BQC.防止输出信号交流对地短,把放大了的电流转换成电压。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习题解答-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习题题 2-1试判断图P2-1中各放大电路有无放大作用,简单说明理由。
图 P2-1题2-1解 (a) 无放大作用,不符合“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外部直流偏置要求;(b) 不能正常放大,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c)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集电结没有偏置(反偏);(d)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e) 有放大作用;(f) 无放大作用,输入信号的负半轴不能加到放大电路中去;(g) 无放大作用,电容C2使输出端对地交流短路,输出交流电压信号为0;(h) 无放大作用,电容Cb使三极管基极对地交流短路,输入交流信号无法加至三极管基极;本题的意图是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放大原理。
题 2-2 已知图P2-2(a)中:R b=510kΩ,R c=10kΩ,R L=1.5kΩ,V CC=10V。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如图(b)所示。
①试用图解法求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分析这个工作点选得是否合适;②在V CC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把三极管的静态集电极电压U CEQ提高到5V左右,可以改变哪些参数如何改法③在V CC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I CQ=2mA,U CEQ=2V,应改变哪些参数改成什么数值(a )题2-2解:① 先由估算法算出I BQ CC BEQBQ b100.7mA 0.02mA 20μA 510V U I R --=≈≈= 然后,由式Cc C CC CE i R i V u 1010-=-=,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画出直流负载线,其与横、纵两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未(10V ,0)和(0,1mA ),直流负载线与i B =20uA 的一条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Q1即为静态工作点。
由Q1可得,U CEQ ≈0.5V ,I CQ =0.95mA 。
可见,Q1点靠近饱和区,位置不太合适,容易产生饱和失真。
第二章习题与答案2.1填空题:1.晶体管放大电路有三种基本形式:共基极放大电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主要有: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光电耦合。
3.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有三种基本形式:共源放大电路、共漏放大电路和共栅放大电路。
4. 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入与输出相位相反;共基极放大电路中,输入与输出相位相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输入与输出相位相同。
5.放大电路的线性失真分为:相频失真和幅频失真。
2.2选择题:1. 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时,发射结____,集电结____。
(B )A.正偏,正偏; B.正偏,反偏;C.反偏,正偏; D.反偏,反偏。
2.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适当增大R C,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将有何变化。
(A) A.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变大; B.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不变;C.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大; D.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小。
3. 晶体管有三个工作区,下面哪一项不是。
(C)A.放大区; B.饱和区;C.失真区; D.截止区。
4.基本放大电路中,经过晶体管的信号有(C)。
A.直流成分; B.交流成分; C.交直流成分均有。
5.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反馈元件是(B)。
A.电阻R B; B.电阻R E; C.电阻R C。
6. 在两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20,2u A=30则总电压放大倍数为(B)。
u1A.30 B.600 C.507.某晶体管的发射极电流等于1mA,基极电流等于20μA,则它的集电极电流等于(A)。
A.0.98 mA B.1.02 mA C.0.8 mA D.1.2 mA8.工作在放大区域的某晶体管,当I B从20μA增大到40μA时,I C从1mA变为2mA则它的β值约为(B)。
A、10B、50C、80D、1002.3判断题1.通频带越宽,表示放大电路工作的频率范围越宽,其组成的放大器质量越好。
(×) (放大器通频带的宽度并不是越宽越好,关键是应该看放大器对所处理的信号频率有无特别的要求!例如选频放大器要求通频带就应该很窄,而一般的音频放大器的通频带则比较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2.2 当负载电阻L 1k R =Ω时,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电压比负载开路(L R =∞)时输出电压减少20%,求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o r 。
解:由题意知: L L08OC OC o U R .U r R ⨯=+ 解得025k Ωo r .=2.5 电路如题图2.2所示,设BJT 的06V BE U .=,CEO I 、CES I 可忽略不计,试分析当开关S 分别接通A 、B 、C 三位置时,BJT 各工作在其输出特性曲线的哪个区域,并求出相应的集电极电流C I 。
解:1243mA CS I /==,38000375mA BS I /.==(1) 开关打在A 上:12060285mA 40B BS .I .I -==>,故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
3mAC CS I I ==(2) 开关打在B 上:120600228mA 500B BS .I .I -==<,故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18mAC B I I .β==(3) 开关打在C 上: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偏,故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
I C =02.9 题图2.6画出了某固定偏流放大电路中BJT 的输出特性及交、直流负载线,试求:(1)电源电压CC V ,静态电流B I 、C I 和管压降CE V 的值;(2)电阻b R 、c R 的值;(3)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值;(4)要使该电路不失真地放大,基极正弦电流的最大幅值是多少?解:(1)由输出特性图中可以读到: 20uA B I =,1mA C I =,3V CE U =, 6V CC V =。
(2) 300k ΩCC b B V R I ==,3k ΩCC CE C CV U R I -== (3) 45330815V 'OM CE CEQ CEQ CES U min(U U ,U U )min(.,.).=--=--=(4)要使电路能不失真地放大,基极正弦电流的最大幅值取20uA2.15 电路如题图2.11所示。
第二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三极管用来放大时,应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2.型号为3CG4D的三极管是PNP型高频小功率管。
3.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增大,反向饱和电流I CBO增大,正向结电压U BE下降。
4. 有两只三极管:A管β=200,I CEO=200μA;B管β=80,I CEO=10μA,其他参数大致相同,一般应选B管。
5.共射基本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为负值,说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差180o。
6.放大电路未输入信号时的状态称为静态,其在特性曲线上的点称为静态工作点;有输入信号时的状态称为动态,动态工作点移动的轨迹称为交流负载线。
7.在放大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处,幅度的放大倍数为中频处的0.707倍,这主要是由电路的频率失真引起的。
8.场效应晶体管是通过改变栅源电压来改变漏极电流(输出电流),所以它是一个电压控制电流源(或电压控制)器件。
二、判断题1.由于放大的是变化量,所以在输入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量都没有变化。
(×)提示: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就有变化。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3.放大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分是由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提示:增加的幅度所需能量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
4.通常,JFET在漏极与源极互换时,仍有正常放大作用。
(√)三、选择题1.测得某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三个管脚对地电压分别为U1=2V,U2=6V,U3=2.7V,则三极管三个电极为(B)。
A.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基极,③管脚为集电极;B.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集电极,③管脚为基极;C.①管脚为集电极,②管脚为基极,③管脚为发射极;D. 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集电极,③管脚为基极。
2.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集电极电阻R C的作用是(C)。
A.放大电流B.调节I BQC.防止输出信号交流对地短,把放大了的电流转换成电压。
注意: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1. 半导体三极管属于电流控制器件,而场效应管属于 电压控制器件。
2. 放大器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失真,分别是 线性 失真和 非线性 失真。
3. 共射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集电极静态电流增大时,其电压增益将变大;若负载电阻R L 变小时,其电压增益将变 小。
4. 单级共射极放大电路产生截止失真的原因是静态lc 偏小;产生饱和失真的原因是lc 偏大;若两种失真同时产生,其原因是 输入信号太大 。
5. 静态工作点Q 点一般选择在 交流 负载线的中央。
6. 静态工作点Q 点选得过低会导致 截止 失真;Q 点选得过高会导致 饱和 失真。
7. 对于下图所示电路,设 V cc =12V ,R b =510k Q, R=8 k Q ,V B E =0.7V ,V C E (sat )=0.3V, 当B =50,静态电流I BG 22卩A ,I CQ F 1.1mA ,管压降V C E = 3.2V ;若换 上一个当B =80,静态电流 I BCF 22卩A ,lcd=2mA V C E =4V,则电路中的 R= 282.5 k Q T —v cc汁A叫l cc= 1.46mA,管压降 V C EC FV cc =12V ,三级管B =50,V B E =0.7V ,若要求静态电流,R= 4 k Q o8.对于下图所示电路,设饱和状态。
9. 对于下图所示电路,已知V C C=12V,嘉=27 k Q, R=2 k Q ,R e=1 k Q ,V BE=0.7V,现要求静态电流l cd=3mA贝U F b2= 12 k Q 。
10. 已知图示的放大电路中的三级管B =40, V BE=0.7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V Z=6V,则静态电流I B Q= 0.275mA ,I c(= 11mA ,管压降V C E= 3V 。
11.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下列参数变化的趋势是:电流放大系数大_,穿透电流I CEO增加:当I B不变时,发射结正向压降|U BE|减小。
第2章例题分析14、电路如图T1.6所示,V CC =15V ,β=100,U BE =0.7V 。
试问:(1)R b =50k Ω时,u O =?(2)若T 临界饱和(假设临界饱和时候U CES =0.3V ),则R b ≈?解:(1)R b =50k Ω时,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管压降分别为26b BE BB B =-=R U V I μA V 2mA6.2 C C CC CE B C =-===R I V U I I β所以输出电压U O =U CE =2V 。
图T1.6(2)设临界饱和时U CES =0.3V ,所以Ω≈-====-=k 2.44A 4.29mA 94.2BBE BB b CB c CES CC C I U V R I I R U V I μβ5已知两只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分别为50和100,现测得放大电路中这两只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P1.14所示。
分别求另一电极的电流,标出其实际方向,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解:答案如解图P1.14所示。
解图P1.146电路如图P1.17所示,试问β大于多少时晶体管饱和?(晶体管由锗元素组成)解:取U CES =0.3,若管子饱和,则Cb C CC b BE CC 3.0R R R V R U V ββ=-=-⋅所以,100Cb =≥R R β时,管子饱和。
7 电路如图P1.16所示,晶体管导通时U BE =0.7V ,β=50。
试分析u i 为0V 、1V 、2.7V 三种情况下T 的工作状态及输出电压u O 的值。
解:(1)当V BB =0时,T 截止,u O =12V 。
(2)当V BB =1V 时,因为60b BEQBB BQ =-=R U V I μAV 9mA3 C CQ CC O BQ CQ =-===R I V u I I β所以T 处于放大状态。
(3)当V BB =2.7V 时,因为400b BEQ BB BQ =-=R U V I μA 图P1.16BE C CQ O BQ CQ mA20 U R I V u I I CC <-===β所以T 处于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