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_砖墙和砖柱的砌筑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57
砖柱与砖垛砌体工程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各种砖柱及砖垛砌体工程施工。
2、材料性能要求(1)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产品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单。
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的龄期不少于28d。
(2)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3)砂:宜用中砂,并通过5mm筛孔。
配制M5(含M5)以上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M5以下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4)掺合料:有石灰膏、磨细生石灰粉、电石膏和粉煤灰等,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应少于7d,严禁使用冻结或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5)外加剂:使用微沫剂或各种不同品种的有机塑化剂,其掺量、稀释办法、拌合要求和使用范围应严格按有关技术规定执行,并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6)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3、主要机具设备(1)机具:应备有砂浆搅拌机、筛砂机和淋灰机等。
(2)工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泥桶、存灰槽、砖夹、筛子、勾缝条、运砖车、灰浆车、翻斗车和砖笼等。
(3)检测工具: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百格网、皮数杆、线坠、水平尺、磅秤、砂浆试模等。
4、作业条件(1)砌筑前,基础或下部主体砌体应经验收合格。
(2)在基础或下部主体砌体顶面弹好墙身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和柱子的位置线。
(3)完成回填基础两侧及房心土方。
(4)在柱两端及转角处已按标高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并办好预检手续。
(5)砌筑部位(基础或墙柱面等)的灰渣,杂物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
(6)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确定配合比;准备好砂浆试模。
(7)搭好砌筑脚手架,挂好立网和平网;垂直运输机具准备就绪。
(8)项目部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对作业班组进行了质量、安全、技术交底;班组作业人员中、高级工不少于70%,并应具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砖砌体工程一、基础砖砌体(一)、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砖:砖采用规定的砖块,规格一致。
应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
(2)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
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和复试报告,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采用中砂,应过5mm孔径的筛。
配制M5以下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4)水:采用不得含有害物质的清净水。
(5)其它材料:拉结筋,预埋件、防水粉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6)主要机具:应备有砂浆搅拌机、大铲、刨锛、托线板、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桶、砖夹子、小线、扫帚、靠尺、钢筋卡子等。
(二)、施工操作工艺工艺流程1、拌制砂浆(1)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掺合料为±5%。
(2)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须在搅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4)每250m3砌体,留置二组试块(一组6块),(三)确定组砌方法(1)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的方法。
(四)排砖撂底(1)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
(2)大放脚的转角处,应该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块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五)砌筑(1)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2)砌基础墙应挂线,240墙反手挂线,370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3)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4)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
砌筑工程包括:砖基础、砖砌体、砖构筑物、砌块砌体、石砌体、砖散水等工程。
(一)砖基础(分部编码:010301)砖基础项目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砖基础,包括柱基础、墙基础、烟囱基础、水塔基础、管道基础等。
砖基础(项目编码:010301001)(1)项目特征:垫层材料种类、厚度;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基础类型;基础深度;砂浆强度等级。
(2)计算规则: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m3)计算。
包括附墙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扣除地梁(圈梁)、构造柱所占体积,不扣除基础大放脚 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及嵌入基础内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砂浆防潮层和单个面积 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靠墙暖气沟的挑檐不增加。
基础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3)工程内容:砂浆制作、运输;铺设垫层、防潮层;砌砖;材料运输;(4)说明:①基础垫层包括在基础项目内。
②砖基础与砖墙(身)划分应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有地下室的按地下室室内设计地坪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位于设计室内地坪±300mm 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界,超过 ±300mm,应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
砖围墙应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二)砖砌体(分部编码:010302)1.实心砖墙(项目编码:010302001)实心砖墙项目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砂浆种类、不同厚度的实心砖墙,可分为外墙、内墙、围墙、双面混水墙、双面清水墙、单面清水墙、直形墙、弧形墙等。
(1)项目特征: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墙体类型;墙体厚度;墙体高度;勾缝要求;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
(2)计算规则: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m3)计算。
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柱、梁、圈梁、挑梁、过梁及凹进墙内的壁龛、管槽、暖气槽、消火栓箱所占体积。
不扣除梁头、板头、檩头、垫木、木楞头、檐椽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及单个面积 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砌筑工程砌筑工程是指用砖、石和各类砌块进行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砌筑。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基础、墙体、柱和其他零星砌体等的砌筑。
(一)砌筑工程的一般规定1.主要材料(1)砌体(2)砂浆:要根据砂浆的标号分别算价2.砖墙墙体厚度的确定(二)砖基础工程量计算1、基础长度的确定●基础长度按照外墙和内墙分别确定。
外墙的基础长度按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的基础长度按内墙的净长线计算。
2、基础墙的厚度的确定●基础墙厚度为基础主墙身的厚度3、基础高度的确定①砖(石)基础与墙身,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②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当材料分界线位于设计室内地面±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分界线为界,超过±300mm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分界线。
③砖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分界线,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4、基础断面计算·砖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需在基础底部做成逐步放阶的形式,俗称大放脚。
·根据大放脚的断面形式分为等高式大放脚和间隔式大放脚大放脚的断面形式为了简便砖大放脚基础工程量的计算,可将大放脚部分的面积折成相等墙基断面的面积,即墙基厚×折算高基础断面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断面=(H1+H2)×B(m²)S断面= H1×B+S放脚(m²)式中:S断面—基础断面面积(m²);S放脚—大放脚折加面积(m²);H1 -基础设计高度、H2 -大放脚折加高度(m)、B—基础墙厚度(m)5、应扣除(或并入)的体积应扣除基础墙内的圈梁、单个面积在0.3m2以上的孔洞的体积;不扣除嵌入砖石基础的钢筋、铁件、管子、基础防潮层、大放脚T形接头重叠部分,以及单个面积在0.3m2以下的孔洞的体积;不另算靠墙暖气沟的挑砖;要并入附墙垛、附墙烟囱等基础宽出部分的体积。
6、条形砖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条形砖基础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L×S断面±V其他(m3)—应并人(或扣除)的体积(m3)式中:L—条形砖基础长度(m)V其他【例1】某条形基础长60m,墙厚一砖墙,高1.0m,三层等高式大放脚,试计算该条形基础工程量。
砌体结构(复习题)一、填空题1、当无筋砌体的偏心距e>时,砌体按通缝弯曲抗拉强度来确定截面承载能力。
2、块材的强度等级和厚度是影响砌体轴心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3、无筋砌体受压构件,当<e/y≤时,构件不仅应满足承压要求,还应满足裂缝控制要求。
4、各类砌体,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对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的调整系数,以考虑其和易性差的影响。
5、不宜采用网状砖砌体的情况是:对于矩形截面e/h >,或高厚比_>16。
6、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块材的强度等级及厚度,砂浆的强度等级和性能及砌筑质量。
7、砌体的破坏不是由于砖受压耗尽其抗压强度,而是由于形成半砖小柱,侧面凸出,破坏了砌体的整体工作8、砌体轴心受拉有两种破坏形式:当砖强度较高而砂浆强度较低时,砌体将沿齿缝破坏;当砖强度较低而砂浆强度较高时,砌体将沿竖向通缝破坏。
9、根据原料成分,常用砂浆可分为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
10、常用刚性砂浆的主要成分是砂和_水泥。
11、常用混合砂浆的主要成分为石灰,水泥和砂。
12、块体的厚度越_大_、抗压强度越_高,砂浆的抗压强度越_高,则砌体的抗压强度越高。
13、砌体有_三 _种弯曲受拉破坏形态,其中沿_竖缝与块体截面破坏时的弯曲抗拉强度可按块体的强度等级确定。
14、砌体受压构件按高厚比可分为短柱和长柱,其界限值为__3____。
15、梁端支承处砌体处于局部受压状态,当有上部压力存在时,如果影响局压的计算面积与局压面积之比A0/Al较大,则上部压力可通过内拱作用向梁两侧墙体传递。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0.3时可不考虑上部压力的不利影响。
17、混合结构房屋的三个静力计算方案是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
18、在混合结构房屋中,对受压构件进行高厚比验算的目的是保证受压构件的稳定性。
对带壁柱的砖墙要分别进行整片墙和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19、六层及六层以上房屋的外墙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砖为_MU10 _,砂浆为M5。
砖柱的砌法砖垛的砌法砖砌体的地基沉降裂缝的防治中型砌块吊装路线的选择砌块施工工艺流程1.砖柱的砌法砖柱一般砌成矩形断面,个别也有砌成圆形、多角形断面。
图1所示是矩形柱正确砌法和错误砌法的图示。
图2所示是圆形柱砌法。
图3所示是多角形柱砌法。
无论哪种砌法,应使柱面上下皮的竖缝相互错开1/2砖长或1/4砖长,在柱心无通天缝,少打砖,并尽量利用二分头砖。
严禁用包心砌法,即先砌四周后填心的砌法。
图1砖柱的组砌形式图2圆形柱砌法图3多角形柱砌法2.砖垛的砌法砖垛砌筑前的准备与实心砖墙相同。
砖垛宜用烧结普通砖与水泥混合砂浆砌筑。
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2.5。
砖垛截面尺寸不应小于125 mm×240 mm。
砖垛的砌筑方法,应根据不同墙厚及垛的大小而定。
无论哪种砌法,应使垛与墙体逐皮塔砌,切不可分离砌筑。
搭砌长度不少于1/2砖长(个别情况下至少1/4砖长)。
垛根据错缝需要,可加砌七分头砖或半砖。
砖垛砌筑应与墙体同时砌起,不能先砌墙后砌垛或先砌垛后砌墙。
下图所示是一砖墙附几种砖垛的砌法。
图一砖墙附砖垛砌法砖垛灰缝要求同实心砖墙。
砖垛上不得留设脚手眼。
砖垛每日砌筑高度应与相附墙体砌筑高度相等,不可一高一低。
3.砖砌体的地基沉降裂缝的防治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后,这个压力便向地基深处传递,同时随着传递深度的增加,扩散的面积越大,土的压力越小。
而在同一深度处,压应力总是中间大,向两端逐降减小。
因此,即使地基地层非常均匀,房屋的荷载分布也非常均匀,房屋的地基压力分布仍然是不均匀的,从而使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即房屋中部沉降多,两端沉降小,形成微微向下凹的盆状曲线的沉降分布。
在土质较好、较均匀且房屋的长高比不大时,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差值比较小,对房屋的安全使用影响不大。
但当房屋修建在淤泥土质或软塑状态的粘性土上时,由于土的强度低,压缩性大,房屋的绝对沉降量和相对不均匀沉降量都可能较大,如果房屋长高比较大,结构刚度和施工质量差时,便在纵墙的两端,多数在窗口的两个对角发生较严重的,呈正八字的斜向裂缝(图1)。
多孔砖砌体砌筑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房屋的墙体用烧结 P 型多孔砖(240mm×115mm×90mm)砌筑的工程。
2施工预备2.1材料要求:2.1.1多孔砌块砖的型号、强度等级必需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烧结多孔砖》 (GB13544) 进展检验和验收。
2.1.2多孔砖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倾倒和抛掷。
阅历收的砖,应分类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 2m。
2.1.3拌制砂浆及混凝土的水泥,应按品种、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保持枯燥。
当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时,应经试验前方可使用。
2.1.4砂浆用砂宜承受中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对于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 M5 的水泥混合砂浆,砂中含泥量不应超过 5%。
2.1.5拌制水泥混合砂浆用的石灰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粉应符合以下规定:1)块状生石灰熟化为石灰膏,其熟化时间不得小于7d;当承受磨细生石灰粉时,其熟化时间不得少于 2d;沉淀池中贮存的石灰膏,应防止枯燥、冻结和污染。
不应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消石灰粉不应直接用于砂浆中。
2)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JGJ28 的有关规定。
3)生石灰及磨细生石灰粉的品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生石灰》 JC/T479 及《建筑生石灰粉》 JC/T480 的规定。
4)石灰膏的用量,可按稠度120± 10mm 计量。
现场施工中,当石灰膏稠度与试配不一致时,可按下表换算:石灰膏不同稠度时的换算系数稠度 (mm)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换算系数 1.00 0.99 0.97 0.95 0.93 0.92 0.90 0.88 0.87 0.862.1.6水泥砂浆掺入有机塑化剂应经检验试配,并符合要求前方可使用,并应考虑砌体抗压强度较水泥混合砂浆降低 10%的不利影响。
砖墙砌筑规范-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砖墙砌筑规范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砖混、外砖内模及有抗震构造柱的砖墙砌筑工程。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
清水墙的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2.1.2 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 3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3 砂:用中砂,配制 M5 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 10%,M5 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 5%,使用前用 5mm 孔径的筛子过筛。
2.1.4 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 7d,或采用粉煤灰等;2.1.5 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扇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作业条件:2.2.1 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2.2.2 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2.2.3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2.4 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2.5 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应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 15~20m 为宜。
2.2.6 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 块为一组)。
工艺流程:砂浆搅拌↓ 作业准备→ 砖浇水→ 砌砖墙→ 验评砖浇水: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 1.5 m 为宜,含水率为 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
砌砖墙:3.4.1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一砖墙砌筑规范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砖混、外砖内模及有抗震构造柱的砖墙砌筑工程。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
清水墙的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2.1.2 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3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3 砂:用中砂,配制M5 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 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 孔径的筛子过筛。
2.1.4 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2.1.5 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扇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2.2 作业条件:2.2.1 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2.2.2 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2.2.3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2.4 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2.5 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应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 为宜。
2.2.6 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 块为一组)。
3.1 工艺流程:砂浆搅拌↓作业准备→砖浇水→砌砖墙→验评3.2 砖浇水: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 m 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3.3 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4 砌砖墙:3.4.1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