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德州一模作文讲评
- 格式:ppt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16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作文备考:五十个命题解读范文及点评(一)作文辅导0517 07:42::五十个命题解读范文及点评(一)孙长江编著[命题(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世上有很多人抱怨自己境遇不好。
我不信什么境遇。
时节上有成就的人都是能放开眼光找他们所需要的境遇的人,要是找不着,就自己创造。
——[英]萧伯纳请以“境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例文(1)]境遇和努力打赌高三学生徐子菲境遇和努力是一对孪生兄弟,但是他们总是吵架。
喏,他们又吵架了。
境遇说:“我是最强的,没有我,怎么会有成功!”努力说:“别吹了,我才是最强的!”境遇说:“行呀,那我们打个堵,我要是输了,情愿离开世界!”于是他们结伴而行,走过一片宁静的田园。
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天际。
天呐!她竟然出生在黑暗与寂寞中,丧失了视力与听力!境遇冷笑道:“她将碌碌一生,郁郁而终。
”努力不说话,他折下一枝青藤,将自己的祝福送给了这个不幸的幼女。
几十年后,一位伟大的作家,用她那惊世之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照亮了所有人的心扉。
境遇问:“我怎么会输?”努力说:“因为她从来不相信你会赢。
”境遇不服气,又和努力边吵边行。
果然,在偏远的中国农村,一个身着宋服的男人呼唤了他。
“赐予我儿子福吧!”他向境遇跪倒了。
境遇高兴不已,便给了这个孩子无数的智慧和灵气。
果然,他五岁便能做诗,还很像样呢!“我赢了!”境遇拊掌,努力只是笑笑。
事情忽然不像境遇想的那样了。
这孩子的父亲不让他读书,只让他赚钱。
到了十二岁,孩子竟然“泯然众人矣!”境遇惊诧道:“难道我这样无力?”努力胜券在握,笑而不答。
境遇惆怅地跟在努力后面走,又到了一个叫做弗莱明的青年的实验室边。
弗莱明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每天因肺炎而故去的生灵烧着他的心。
境遇看着他,看着他,落下泪来了。
忽然,他快步向前,好像要走到弗莱明的身边去。
努力拽住了他:“境遇,别去。
这样你就可以赢了一盘,我们还可以再争!”境遇摇了摇头:“他的努力精神感动了我,我即便远离了这个世界,也要成全他!”于是他纵身一跃,不见了踪迹。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作文立意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
”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字数不少于800字。
【解析】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而今年的作文材料难易适中,符合山东卷出题“不藏考点,不考偏点”基本特征。
考生们抽出5—10分钟的时间即可完成审题,难度不算太大。
这篇“丝瓜与肉豆”,值得思索的部分较多。
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历史的哲学的思辨”这个不变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哲学的内蕴,立意标准相比于以前站到了更重要的地位上。
关照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山东卷的常态,在去年的山东高考作文“开窗看世界”和前年的“莫言改错”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总体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相对平稳,思辨性强,切合题意的文章将会得高分。
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材料来源于林清玄《放下即幸福》一书中的文章《无风絮自飞》。
以下即为该文章:无风絮自飞林清玄在我们家乡有一句话,叫“菜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无法分辨的。
因此,像兄弟分家产的时候,夫妻离婚的时候,有许多细节部分是无法处理的,老一辈的人就会说:“菜瓜藤与肉豆须,分不清呀!”还有,当一个人有很多亲戚朋友,社会关系异常复杂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一句。
以及一个人在过程中纠缠不清,甚至看不清结局之际,也可以用这一句来形容。
住在都市的人很难理解到这九个字的奥妙,因为他们没有机会看到丝瓜与肉豆藤须缠绵的样子。
乡下人谈到人事难以理清的真实情境,一提到这句话都不禁莞尔,因为丝瓜与肉豆在乡间是最平凡的植物,几乎家家都有种植。
高三理综B层第九期共9张编制:高三理综组审批:刘焕芝2015.4.19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共107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0:16 Na:23 C1:35.5 Fe:56 Cu:64 2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生理过程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B.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C.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D.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转运B.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均受温度影响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进入组织液需载体蛋白协助D.主动运输使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趋于一致3.mRNA的某个碱基被氧化会导致核糖体在该碱基处停止移动,而神经细胞中的质控因子能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否则受损的mRNA就会在细胞中累积,进而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A.质控因子可能是一种RNA水解酶B.质控因子的作用是阻止异常多肽链的合成C.可根据合成蛋白质的长度来判断mRNA是否被氧化D.控制质控因子合成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4.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影响某植物幼苗乙烯生成和茎切段长度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可知A. 茎切段长度的变化只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节B.生长素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C.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D.生长素和乙烯对茎切段伸长的作用是相似的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鲜的黑藻叶片可用于叶绿体的观察及质壁分离实验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C.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则该细胞正在失水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解离后要用95%的酒精进行漂洗6.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下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Ⅱ-3无突变基因。
2015年德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语文Ⅰ.考试指导思想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1.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2.命题要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3.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是近年语文命题的方向。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特征。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因此在语文试题中,要让考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乐于在日常教学中学习民族文化智慧。
4.要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
5.试题中要选用相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
选文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6.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7.鼓励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做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语文教材确定。
考题为一套,后附样题仅供参考,如有改动,以中考题为准。
(一)积累及运用1.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音、形、义。
做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运用正确。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恰当运用词语(包括成语)。
3.正确使用常见标点符号,并能体会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语文试题2015.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 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诋.毁/砥.砺灼.伤/软着.陆摒.弃陋俗/摈.而不用B.露.骨/镂.刻矜.持/禁.得起趑.趄不前/锱.铢必较C.夜阑./谰.言烙.印/落.不是羽扇纶.巾/冠.冕堂皇D.绸缪./纰缪.胚胎./毛坯.房开仓赈.灾/饮鸩.止渴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稽查赡养协奏曲口蜜腹箭B.冥顽钩沉唱双簧前赴后继C.枯竭寥廓趟浑水聊以卒岁D.涵咏讴吟霓虹灯哄堂大笑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最近,央视文艺官方微博公布了2015羊年春晚的Logo,从图片看,整体_______以红色和金色为主.上面写着“2015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字样。
②2014年,巴西经济增长________,让罗塞夫这位“铁娘子”失去了一部分巴西民众的信任.而未来政府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③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寂寞书为伴,______心相守,让暗香盈袖,文字留情,唯有如此,才不枉此生。
A.依然迟缓淡然B.依然弛缓坦然C.已然弛缓淡然D.已然迟缓坦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春节愈来愈近,琳琅满目的节日饰品、礼品摆满了各大商家的柜台,让逛街的市民目.迷五色...,提前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B.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了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这新年伊始的惊鸿一瞥....,再次向世人敲响了安全警钟。
2015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知识题评分细则四、(24分)古诗文13、(10分,每句5分)(1)①“一”表范围,全、都、一切。
不译不给分。
②“不臣”不肯臣服,不尽臣的本分。
“不称臣”也算对。
答“不忠诚”、“叛乱”、“来犯”、“不臣属”意思不对。
不翻译本小句不给分。
③“愿”:不译亦可,“将军”:不是主谓结构。
“帅师”:率领军队。
“应”:讨伐、应付、对付、应对、回应;“处理”“解决”也算对;“讨伐”对,所以“攻击”也算对。
“迎击”“应答”意思不对。
“应”占1分,其余占1分。
★“语句通顺”1分;实际上只要各个分句意思对了,句子也就基本通顺了;如果某个分句错了,那么我们已经在分句里扣分了,就不用再重复扣分了。
总之,“语句不通顺”应该从宽把握,一般不从这里扣分。
如果翻译得错误太多,当然不给这1分。
(2)①“乐”:意动用法,以……为乐,乐意……。
“伤”:指受到伤害。
②“为”因为,表原因。
“寒暑”:代指冷暖。
“审”:清楚、明白。
译为“仔细、详细”也对。
参考译文为了通顺,改变了原句的结构。
只要意思对即可,不用考虑句子结构。
③“而”:连词,表并列或递进。
不翻译亦可。
“见”:了解。
“看见”也对。
“明”:明确,明白、清楚。
参考译文为了通顺而改变了原句的结构。
只要意思对即可,不用考虑句子的结构。
★“语句通顺”1分:同上一句14、(8分,每小题4分)(1)★参考答案中,“湿”“迷”各占2分。
其中,两字都是:①“描写……”,②“突出/烘托……环境/氛围”,③“表现……心情/内心”。
①是“湿”或“迷”在句中的意义,②和③则是作用:②是营造什么样的氛围,③是表达的情感。
为便于把握,①为1分,②③1分。
只答②或③也可给1分。
★“意思对即可”:如“迷惘”,说成“苦闷”亦可。
再如,不一定直接写出“描写”二字,“表现……”也可以。
★“其他答案,酌情给分”:一般的赏析应该包括艺术表现(如表现手法)与思想内容两个方面。
考生如果从修辞或语法角度加以分析并且合理,可以同样给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突出“敬畏规则,尊重生命”的热点, 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选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一道好题。
◆立意指导:材料启发人们正确理解情与法。
“情”是指人之常情、生活情理;“法”指法律法规。
考生围绕或关联“情”与“法”,对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的行为表明态度、说出看法,均为符合题意。
角度一:小陈对父亲看似不近人情,实则很温暖。
“举报背后亲情在”、“道是无情却有情”、“理性尽孝”等。
角度二:批评老陈漠视生命不听劝告的行为。
“敬畏法律,珍爱生命”。
角度三:对交警严格执法,我们要点赞。
但是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值得商榷,不能侵犯别人的隐私。
既要批评教育,也得尊重隐私,注重人性化地执法。
针对这则材料,考生可以见仁见智。
不论从哪个角度,信写给谁,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做到情文并茂,事理交融,就不失为一篇佳作。
书信的格式的规范写法:①标题可以写“给小陈(老陈﹑交警等)的一封信”。
②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尊敬的”等。
③问候语:如写“你好”等。
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④正文。
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⑤祝颂语。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范文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范文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外。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
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刪除细节。
【文题解读】这段文字出自于诗人北岛的新书《城门开》出版之际,接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人林思浩的一次的专访。
当时林思浩问道,“光和影,味道和声音,你一开始三篇写的这些显然都是难以言传的细微之物,这些能说是悠长岁月仍留在你身上的感受吗?这种类似于化学作用的感受对你接下来写到的人物和情节发挥的作用大吗?”北岛是这么回答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
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
这是非常可怕的。
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是与人的感官紧密相连的。
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
如果说写作是唤醒记忆的过程,那么首先要唤醒的是人的各种感官。
这也就是你提到的化学反应,与诗歌中的“通感”近似。
以这三篇开头,是为了让感官充满开放,甚至强化放大,这是我的记忆之城的基础。
”可见,这里的“细节”指的是我们的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伴随我们成长的人和物,然而,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分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已经让我们的心再也无法安然,无法淡然地去静听一朵花开的声音,无法从容地去品尝生活的原酿,只是一味的地“匆匆,太匆匆”向前奔走,然回首,不禁发出“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的慨叹。
所以材料意在提醒我们:在商业化和娱乐化得时代,我们更应该“慢慢走啊,欣赏啊”!更不能因为某种利益原因而随意删除我们的生活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丢失我们生活的“根”,才能“记得住乡愁”,而不会成为到处飞舞散落的“九秋蓬”!【参考范文】下面这篇文章是我为2015届高三县第一次调研(2014年10月)命制现代文阅读时选取的一篇素材,我想稍作改动,还是比较切合文题立意的。
2015年高考作文:百所名校2015年高…百所名校2015年高考作文模拟题汇总之六(101)山东德州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
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
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
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
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
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02)银川九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个屡遭挫折、穷困潦倒的人准备跳崖自尽。
崖边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痛苦经历后,也不觉流下了眼泪。
人问其故。
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辛苦的树了。
你看我,生在岩石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的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
看我似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
”人劝树与他一同赴死。
树说:“我死倒是极容易,但这崖边便再也无其他的树了,所以不能死呀。
”人不解。
树接着说:“你看到我头上的这个鸟巢没有?此巢为两只喜鹊所筑,一直以来,他们在这巢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
我要是不在了,那两只喜鹊可咋办呢?”人听罢,忽有所悟,就从悬崖边退了回去。
其实,每个人都不只是为了自己活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考情分析】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年高考出现的新型作文,是命题人有意识地在多角度材料中,给学生创造出情境,展现对立性、并列性问题,并提出指令性任务,通过任务的指令,让考生能够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自己见解的一种作文方式。
与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与要求更明确更具体。
它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课下同学们以此为母板,完善该思维导图。
【考察特点】我们以高考例题来分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
(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增加任务型指令任务指令指材料中暗含的写作要求。
在作文材料之后的写作要求中,学生会接到明确的任务指令,让你戴起镣铐来跳舞。
对象指令——“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给谁)体式指令——“写一封信”(写作文体——书信)内容指令——“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就事论事,就事说理)思维指令——“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如何来写)2.设置真实的情境材料更贴近时事,以往的材料作文中,经常会出现童话、寓言等有象征含意的材料,让考生提炼主题进行写作。
与之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给出的都是当今时代生活中发生的鲜活时事,更具现实意义。
山东省德州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焦灼(zhuò)荒谬(miù)跟帖(tiě)面面相觑(qù)B.脊梁(jǐ)禁锢(gù)开涮(shuàn)浑身解数(jiě)C.徜徉(cháng)拂晓(fò)潜水(qián)玲玲剔透(tī)D.雀跃(yuâ)粗犷(kuàng)吐槽(cáo)断壁残垣(yu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2分)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
B.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宗相连。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听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要破天荒地在冬天举办,到时就会出现吃着火锅看球赛的画面了,想想都觉得过瘾。
B.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C.《我是歌手》总决赛现场,面对孙楠的突然退场,主持人汪涵看风使舵,冷静救场,其沉着机智着实令人赞叹。
D.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4.下面语段中加线的短语,与“非常坚强”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2分)第68届嘎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A),来自中国台湾的候孝贤武侠片《刺客聂隐娘》摘得最佳导演奖。
《刺客聂隐娘》是候孝贤酝酿多年(B)的作品。
首映后,中外媒体都给出了高度评价(C)。
不少媒体记者及影评人被候孝贤所创造的唐朝宫廷、山水世界所吸引,认为影片优美舒缓(D)、细腻精致,就像一幅画,一首诗。
2015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解析特别提示, 并非一一列出全部立意, 未列之立意并不代表就是跑题。
一、【2015新课标I卷】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 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 父亲不要拨打电话, 可是父亲不听劝阻, 最终孩子选择报警。
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 此事引起社会争议。
以此为内容, 写一封信800字的信。
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新课标全国一卷适用地区: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简评】这个题目出来也是有争议的, 即时通信时代却来考查书信写作, 这也许是很多人的疑问, 但可以肯定的是, 这正是高考语文回归传统、贴近生活的最好体现。
在当今这个微信微博流行的微时代里, 我们更多人只是浅阅读和微写作, 离传统文化也越来越远。
是时候引起重视了。
此题两点关乎传统, 一是书信的形式, 二是女儿举报父亲的行为, 这一行为在现在看来难以理解, 孰不知, 早在《孟子》中便有著名的三不孝, “阿意曲从, 陷亲不义, 一不孝也”, 根据汉代赵岐的《十三经注》的阐释可知, 孩子有意的曲从大人之意, 即使大人犯错了也不指正, 这便是不孝的表现。
由此可见, 材料中女儿举报父亲违法, 正是古人所提倡的孝道的表现。
写信并不是聊天, 也是需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 因此, 作文的基本功还是很重要的, 需把你的观点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出来。
围绕什么主题, 这就好比作文的立意。
题目提示可以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三个对象任选一个写信。
这就至少有三个角度可以去展开思考, 确定写信的主题了。
最好写的当属给女儿写信, 对这种超乎寻常的另类的孝举表达敬意。
女儿举报父亲的这种“大义灭亲”的行为, 恰恰体现了对社会对他人的高度责任感, 也是对父亲的负责任的一种体现。
[参考]这也是一种孝, 责任二、【2015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小李, 笃学敏思, 矢志创新, 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 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2015届山东一模作文汇编2015年济南市一模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6年前,从小喜欢拆分机械的周浩放弃北航,遵从父命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却因没兴趣而痛不欲生。
3年前,因种种限制在北大转工科院不成的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没有接触过数控技术的他,每天十几个小时都“钉”在实验室里研究机床,几个月后就让已学了两年多的其他同班同学望尘莫及了。
今年,周浩通过校内的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并在全国81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冠军,即将毕业成为一名技师。
这则材料,引发你了哪些思考与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3.参考2014年高考评分标准。
2015年青岛市一模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不可扭曲如蛆虫。
——曼德拉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3. 参考2014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015年淄博市一模七、(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问哲学家:“你的人生信条是什么?”哲学家说:“我的信条是,有些事靠得近一点,有些事离得远一些。
”请以“靠得近一点与离得远一些”为题日,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23.参照2014年山东高考评分标准。
2015年淄博市一模七、(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问哲学家:“你的人生信条是什么?”哲学家说:“我的信条是,有些事靠得近一点,有些事离得远一些。
1.【2015青岛第一次模拟】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的颜色聂还贵人类发明创造的物质成果,谓之文明,而文化则是文明成果里的声息萦回。
文明为物质属性,文化乃精神氤氲。
如仰韶文化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皆属仰韶文明,透过这些历史遗存之物,所传达出的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礼仪习俗,便是文化。
任何一种文明,都必然沉蕴着创造者的主观意图;一定的文明,既是一定文化的物质表现形态,又深刻影响着文化的扬弃发展。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魄,文以铸之。
任何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辉煌灿烂中,都熔铸和闪耀着文化力量的华彩光芒。
文化,就个人言之,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放之民族和国家层面观照,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维度的指向与牵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跻身世界之林的身份证明。
房龙说:中国是一个国家的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的名称。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群体印象、集体记忆,是一代代族人群体累积传承的风俗、习惯、道德、生活理念等的总和,俨然中国古人讲的那个“礼”。
一个人的文化,是其所属民族、家族、家庭集体记忆,以及职业气息熏陶与周围环境影响等纷繁因素交汇、融合、雕琢的产物。
由此,文化便成为一个人对事物判定、鉴别的规则,以及坚守和遵循的秩序、礼数、礼节,成为大到一个民族小至一个人在特定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条件中形成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文化以力量的方式存在与显现,这力量像无形无状的风,隐蔽在时间深处。
其功能在于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文化物。
一国历史上的版图伸缩,政权延更,都不是民族融合的最后解释。
惟有文化,尤其核心价值观趋向认同,方能聚成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终极力量。
精神属性的文化,常常通过有形的文化符号,物化为可感可触的直观形象。
夏陶、商铜、周漆、汉玉、魏像、唐俑、宋瓷、明木、清画,所以成为一个朝代的标识,不完全因为艺术美感,更在于它们承运着历史的底蕴,传递着人类文明的信息,跳动着所属时代的文化脉搏。
2015年山东卷高考作文评析正如陶潜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015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目提示材料来自林清玄的《无风絮自飞》一文,描述的虽是极其寻常的自然现象与生活场景,却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真意”与“意旨”。
其中的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概括,也是对社会人生纷繁复杂关系的形象描述,透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
孩子的分辨作为,有其好奇盲动的一面,也有其“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勇于探索的一面,散发着一种童稚情趣。
父亲的“好笑”,父亲的言语劝阻和引导,透露出一种老成持重与生活阅历的丰实,也时隐时现一种值得深度思忖的教育理念或思想。
如此看来,该作文提示材料可谓“语浅而意深,言近而旨远”。
客观地说,今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无论是从育人角度来说,还是从培养考生思辨角度、提升考生语言表现力的角度来说,都是一道值得肯定的作文题。
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的那样: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今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涉及到青少年的成长、家长的教育与引领、对社会人生自然的体验与感受,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发展价值。
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角度看,山东卷高考作文题顺应材料作文发展的基本趋势,使考生既有思维抓手可以凭借,能够更好地考查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又能基于材料所给予的开放空间而让考生放飞心智。
2014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目材料:“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
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与之相比,今年山东卷作文题目文字表述长,涉及物象多,牵连的关系多,可提供的思考视角多,可触发考生思维发散的节点多;这无形当中也给考生的审题立意带来一些困难。
加大思辨能力考查力度,让考生置身于一个有思维冲突的社会生活现象之中,展开抽象思维、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活动,引导考生透过诸多现象发现深层本质,以获得新的认识与看法,是今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设计的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