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体制

  • 格式:pptx
  • 大小:335.40 KB
  • 文档页数:2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工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水平低。 据统计,我国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高达 26%, 超过工业发达国家美国(7.3%)和香港地区(4.95%),而城市道路、 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用地水平很低。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 地中 40%以上属于低效利用。在农业用地结构方面,土地资 源集中投入粮食等种植业中,造成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低。据测 算,在我国现有耕地中,各类低产田合计0.36亿公顷,占 耕地总面积的27%,单位面积立地产出率水平低。
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政权的组 织形式、结构形式,管理形式及其运行机制,它与 经济体制一起影响该国的行政管理体制,现代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无不受到“ 三权分 立”、议会制的影响,而我国的行政体制则深受 “议行合一”、民主集中制等的影响。土地管理体 制也不例外,其性质和运行方向取决于国家的基本 政治制度,并应与基本政治制度相适应,虽基本政 治制度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3、实行了全国土地的统一管理 4、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国土资源主要部门实行业务 领导
我国现行的全国土地、城乡地政集中统一管理体 制是根据 1986年3月21日中国中央和国务院发出的《关 于加强土地管理 、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以及1986 年6月25日颁布的《土地管理法》建立起来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建设用地需求迅猛增加,土地市场急剧升温,土地供 求关系十分紧张。在此形势下,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 单位采取违法手段越权批地,盲目开发占用耕地;同 时,部分企业和单位企图通过降低征地补偿标准减少 建设成本,加之征地中,土地补偿费用和劳动力安置 措施不到位,难免引起与农民的纠纷,影响社会安定。
由于世界各国土地资源赋存条件不同,社会经 济体制各异,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内容和手段存在 着较大的差异。 概括为两类: 1 .以英国、德国为代表的多部门管理体制,即 土地资源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
2.以日本、美国为代表的相对集中管理,即土 地资源由专门机构管理。
影响因素
土地管理体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受到土地制度、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又要受到文化传统、各国经验的影响,土地管理 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因 素的作用。
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工业生产上大量排放“三废对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化肥、 农药,造成土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国现有耕地中59%缺 磷,23%缺钾,14%磷钾俱缺,中低产田占到耕地总量的 61 9%。历年固体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堆存量分别达80多亿 干克、60多亿千克,占地约12万公顷;而全国每年3800 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中,就有1/3是来自被工业“三废”严重 污染的江河湖泊。
一个国家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政治观念、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必然对其行政体 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 文化的交往,又必然引起各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相 互影响和渗透。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特点:
1、强化了国家管理土地的职能,实行国家和省两 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模式 2、具体划分了中央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土地 行政主管部门的土地管理权
一、土地制度的影响 二、经济体制的影响 三、基本政治制度的影响 四、民族文化传统和别国经验的影响
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
SUM: 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 表现为国家行为逐步增强,从分 散管理转向全国城乡土地统一管 理的体制;由以行政管理为主逐 步转向法制化管理,由单一的计 划管理逐步转向计划管理与市场 管理兵种的管理模式,以实现土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统一管理与部 门分工管理相结合, 中央级的管理与地 方分级管理相结合
土地管理体制 与 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何谓土地管理体制?
指有关土地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结构 及其运行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各级土地行政管 理机构的设置及相互关系,各级土地行政管理机 构的职责和权限划分、各种职责和权限的相互关 系及运行方式。其中,土地管理机构是土地管理 的组织形式和组织保证,职责权限是土地管理的 职能形式和功能保证,运行方式则是土地管理形 式的动态反应和动态结合。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目标
一、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确保食物安全。 二、保障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必需的各项用地需要。 三、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 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五、建立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对 策
强改 设保 调优 提加 设保 解控 土革 用护 整化 高强 用护 人制 地土 地耕 布土 耕农 地耕 地人 管地 地 局地 地田 地 矛口 理制 , 利 生基 , 盾增 度 控 用 产本 长 控 , 制 结 力建 , 制 加 建 构 设 缓 建 , ,






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
在土地资源难以增加的情况下,控制人口增长是 实现人地平衡的根本措施。国内关于土地承载力 的研究表明,在高投入水平下,2025年以人均 450kg粮食计,中国的土地资源可养活15.48亿人; 以人均500kg粮食计,极限人口承载量为16.6亿人, 这应是中国人口的控制的最后界标。由此可见, 人口增长将成为持续发展最大的“瓶颈”。为此, 我们必须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做好农 村地区的人口控制工作。
土地实际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城镇建设占地加剧。 研究表明,城镇用地规模增长速度与城市常往人口增长 速度之比即城镇用地系数1.12比较合理。然而我国195 1年~1980年和 1981年~1995年的城镇用地系 数分别高达1.31 和1.91。据对17个城市卫星监测数据表明, 近十年来,城币城建区规模扩大都在60%以上,周边耕地蚕 食半径不断延伸。 土地闲置浪费严重。 据统计,1997年全国闲置非农用地面积达116 4.67平方干米,其中国家建设闲置土地占79.13%, 集体用地闲置18.06%,农村建房用地闲置占2.8%, 而各类开发区闲置工地占35%。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布局
(一)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对 城市的规模和用地面积进行重新核定; (二)乡镇企业用地清理。要在制定乡镇企业发展规划 的基础上,通过产业调整,清理现有乡镇企业用地, 清退不合理占地,走乡镇企业相对集中,集约用地, 有序发展的道路; (三)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区域化集中, 专业化经营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形成良好用地结构 的重要策略。
谢谢!
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定义
⒈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包括农业 的和非农业的土地生产力以及环境美学方面的效益; ⒉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使土地产出稳定; ⒊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即在土地 利用过程中必须保护土壤与水资源的质与量,以公平地给予 下代; ⒋经济上可行,如果某一土地利用方式在当地是可行的,那 么这种土地利用一定有经济效益,否则肯定不能存在下去; ⒌社会可以接受,如果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不能为社会所接受, 那么,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必然失败。 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接受性这五个目标构 成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基本要求
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
一、加强耕地保护立法; 二、划定耕地保护区;
三、强化全民保护耕地意识。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生产力
(一)农田水利建设。兴建一批大型骨干调水灌溉工 程,修复、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水利设施,还要注重 发展节水灌溉,缓解农田用水供需矛盾; (二)中低产田改造。改造中低产田应以提高耕地质 量等级为主要目标,基本消除制约土地生产能力的 限制因素,培肥地力,改善农业基本条件; (三)促进农田装备的现代化。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 进程,大力推广适合于不同土地类型和经营方式的 实用机械,加大管道系统和大棚温室等固定设施在 农田装备中的比重。
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运 行原则的组合,包括所有制关系、经济政策结构、 资源配置方式3个要素。其中所有制关系对经济体 制的整体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决定经济体制的社会 性质。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管理体制,必然要与社 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变革相适应。不同土地 所有制形势下的土地管理体制的性质、特点不同, 即使在统一土地所有制形式下,经济体制的变革, 也会导致土地管理体制的变革。
基 本 方 向
1、资源管理从产业管理中独立出来,同类资源由 部门分管走向集中管理,不同资源由分散管理走向 统一管理。 2、资源管理的目的由单纯的保障供给,转到充分 利用与合理保护。
3、资源管理的手段从单纯的行政手段,转到综 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等。
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能够 促进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合理 利用、有效保护,有利于维护 资源所有者与使用者合法权益, 集中统一、关系协调、依法行 政、高效精干的管理体制。
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
一、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划定耕地保护区; 强化全民保护耕地意识。 二、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生产力。
ຫໍສະໝຸດ Baidu
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土地管理
一、强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改 变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现状,另一方面要 确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合法地位,进一步细化土地使用权, 建立两权分离原则下各产权主体明晰的贵权利关系; 二、要根据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加快土地市场化建设步伐,建 立土地权属有条件的市场流通机制。不论城市土地还是农业 用地,都要在用途管制约束下合理流转和交易; 三、府管理土地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及 时处理土地利用中各种违章行为,并且对土地供求平衡实行 宏观调控; 四、确立法律在土地管理中的权威地位,在土地立法、司法 和监督等环节上加大改革力度,早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土地 法律制度。
土地制度是土地的所有制、使用制和土地管理 制度的统一体。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所有制,它 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管理的实质就是维护国家 及通知阶级的利益。因此,土地制度的性质决定土 地管理的性质。土地制度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组成 部分,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而社会生产方式归 根结底又是受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因此,土 地制度也最终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变化必然引起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制度的变革也 要求土地管理体制作相应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