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年报
- 格式:pdf
- 大小:336.12 KB
- 文档页数:21
2007年上海工业房地产市场指数回顾CF07-1图图CF07-3图CF07-42007年被房地产业界称为“宏观调控落实年”,尤其是关于土地使用政策,给工业房地产的投资和规范化运作带来极大的震撼。
土地招牌挂的切实执行,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的调整,外商投资目录的修正,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构筑,在国家宏观调控大的政策背景下,上海工业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势更受关注。
从上海工业房地产测评研究中心的租赁价格年度统计走势来看,上海工业房地产市场在2007年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总体来说,上海工业房地产市场热度依旧,二级市场租金稳步上升,售价增长更为突出,07年度工业物业租金价格同比增长11.1%,售价同比增长13.3%。
由图CF07-3“2007年上海各区工业物业需求比例变化图”可以看出,闵行、嘉定、浦东、松江始终占有需求市场的较大份额。
浦东和闵行的工业物业平均租金以每平米每天0.94元及0.8元位居上海郊区的第一和第二,然而,这些区域较好的区位优势,配套设施,特别是轨道交通的铺设到位,使得较高的投资成本并未影响投资商、企业投资落户的决心。
近年来政府严控土地闸门关, 07年上海挂牌工业用地面积近16661亩,新投资开发亦有小幅下降,除较年轻的临港新城外,上海各郊区的年新增工业用地量为1500亩左右,而浦东不到250亩。
可以看出,上海的工业土地资源较为有限,政府对新项目的投资成本、年产税额要求较高。
此外,政府把握产业升级的机遇,一批现代服务产业项目陆续上马,即将投放市场,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周边城市转移,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二级租赁市场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同时外资进入中国工业房地产市场力度加大,国际工业开发商巨头普洛斯、AMB公司、新加坡丰树等都已抢滩上海市场。
随着上海进入城市化经营时代,新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上海的工业地产将迎来更多的商机。
面对产业升级,上海确立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路,而12月19日由长三角两省一市发改委、上海市经委、上海市外经贸委、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合作与发展论坛暨首届服务业产品展示会”也显示了长三角有序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决心。
200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日期】2008.02.04•【字号】•【施行日期】2008.0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二ΟΟ八年二月四日)2007年是上海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呈现增长较快、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国家统计局联审通过,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1200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已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见图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4亿元,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5675.49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6223.83亿元,增长15.2%,增幅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为2001年以来最高。
图1 上海市生产总值与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59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407.03亿元,增长17.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4.1%提高到45.1%。
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2100.8亿元,增长16.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5%。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10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1.4%。
其中,地方级税收收入1975.48亿元,增长33.5%。
宏观市场篇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一、上海宏观环境分析(一)、上海近年总体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GDP增长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近几年上海经济增长迅速,GDP增长保持了较快的速度近年上海经济增长迅速,2005年上海市GDP达到了历史最高点9154.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65亿元,下降9.7%;第二产业增加值4475.92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4588.38亿元,增长10.5%。
2、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支出分析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上海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2003—2005年增长更明显从统计数据来看,上海近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到2005年以达到18645元,相比2002年时的增长了5395元,涨幅达40%。
3、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近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一直保持上升态势2004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达到历史最高点3084.66亿元,相比2003年有632.55亿元的涨幅,2005年也是保持了上升态势,但其增幅不明显,相比2004年有少量的涨幅,这主要取决于2005年宏观政策的影响。
♦投资额增幅明显,与未来市政重大规划有关未来上海一系列重大市政规划的实施是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猛增的原因。
世博会,沿江两岸等地区的基础建设高速启动。
一方面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上升,另一方面,也造成大量动拆迁的发生,直接拉升刚性需求的增大。
♦近年上海房地产投资增幅较大,而2005年受政策影响其增幅显缓慢从上图能看出,2002—2004年三年中,上海房地产投资增幅都已达到了较高的发展速度,2004年更达到了惊人的投资增幅——30.43%,可是到了2005年,其涨幅骤降,涨幅刚达到6.07%。
由此可见政策对其影响之大。
4、人口因素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从上图可以看出♦上海户籍人口增长平稳,居住环境更新等需求客观存在近几年上海户籍人口增长平稳,2005年统计户籍人口在1300多万人,其每年更新居住环境需求客观存在。
上海二手房指数报告(2007年11月份)
二手房指数办
【期刊名称】《上海房地》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 封盘房源释放涨价压力仍存rn2007年11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为2185点,较10月上涨96点,涨幅为4.61%.rn市场经历10月份的低迷之后,11月份出现回升.卖方盲目跳价现象有所收敛.
【总页数】1页(P44)
【作者】二手房指数办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上海二手房指数报告(2007年12月份) [J],
2.上海二手房指数报告(2007年1月份) [J], 二手房指数办
3.上海二手房指数报告(2007年2月份) [J], 二手房指数办
4.上海二手房指数报告(2004年11月份) [J], 龙胜平;黄炜炜
5.上海二手房指数报告(2006年11月份) [J], 龙胜平;刘顺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