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操作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13.05 KB
- 文档页数:3
肺功能测定常规肺功能测定包括肺容量测定、通气功能测定和弥散功能测定。
它们可以反映气道、肺实质、肺血管和呼吸肌的功能,在疾病诊断、治疗随访和功能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肺容量测定测定方法:•让受试者吸气到最大程度即肺总量(TLC)位,再全部呼出。
•用肺量计测量呼出气的容积和速度。
•慢慢呼出的气体得出肺活量(VC)。
•TLC和残气(RV)的测定需要另外的技术-气体稀释法、体积描计法。
结果判断:•利用正常值预计公式得出该受试者的预计正常值。
•实测VC/预计VC<80%,实测TLC/预计TLC<80%被示为异常。
•RV/TLC>40% 被示为异常。
临床应用:•TLC减低主要见于限制性肺疾患,还见于肺占位性病变、肺组织受压、胸廓畸形、胸膜肥厚等;TLC增加见于肺气肿、老年肺。
•VC的临床意义与TLC类似,但VC可因RV增加而减低。
•VC可用于监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
当VC<10-15ml/kg或者3倍潮气量时提示患者出现了进行性呼吸衰竭。
•RV增加提示胸廓或肺弹力减退或气道阻力增加,如肺气肿。
通气功能测定测定方法:●在肺总量位,用力以最快的速度呼气,此时全部呼出的气体即是用力肺活量(FVC)。
●第1秒钟呼出的气体容积称为1秒量(FEV1),这种动态容积常与FVC结合应用。
●平均用力呼气流速是指呼出25%VC到75%VC之间的呼气流速(FEF25-75%)。
●在12-15秒内做深而快呼吸所达到的最大通气量乘以5或4得出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MVV也可以通过FEV1×40估计。
结果判断:•FEV1和FVC低于预计值的80%被认为是低于正常。
•FEF25-75%的正常低限是预计值的50%。
•MVV正常应大于预计值的80%。
临床应用:•FEV1和FVC不成比例的减少(即FEV1/FVC%下降,<70%)是判断气流阻塞的“金指标”。
EFV1%(实测/预计)是判断阻塞程度的主要依据。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程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呼吸内科肺功能检查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规范肺功能检查的操作过程,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在呼吸内科进行的肺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强迫脉冲震荡、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操作步骤】一、预热定标。
二、输入病人详细数据资料:1、住院号+诊断:例如155236哮喘;2、测试号+检查项目:例如01激发试验;3、印象栏开始输入患者病史记录。
三、肺功能测定:操作者戴上一次性手套,接上咬口器。
(一)强迫脉冲震荡测定:1、关上筛网(关紧)。
2、放松过紧的胸衣或腰带;3、点击震荡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5、点击开始。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1、打开筛网;2、指导并示范病人呼吸动作;3、点击通气功能测定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口含咬口器,包紧勿漏气,夹上鼻夹;5、测定并质控。
质控:(1)用力最快速度吹气,吹出呼气峰;(2)呼气要呼至残气位,出现平台2秒以上。
(3)重复操作两次以上,FVC变异率<5%或绝对值<100mL。
(三)支气管激发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点击激发试验程序;3、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4、肺通气功能测定,一秒率<70%者做舒张试验;5、一秒率降低20%以上者,使用舒张剂,肺功能回升至70%以上才结束检查。
(四)支气管舒张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3、点击舒张试验程序;4、再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
【参考依据】Jaeger肺功能仪使用说明书。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程
一受检者首先向医生提供病历号、年龄、身高及体重等资料,并输入仪器内。
二一次性吹管放入口中,准备受检。
肺功能全项为三项:
1.用力肺活量的检查:
(1)受检者正常呼吸三次
(2)最大限制的吸气
(3)最大快速的呼气
(4)最大快速吸气
2.慢肺活量
(1)正常呼吸4次
(2)最大限制的吸气
(3)最大限度慢呼出
(4)正常呼吸
3.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①在按最大肺活量键后开始呼吸,不要在开始后5秒才呼吸,否则系统将退回主菜单。
②在12秒内连续快速深呼吸,待仪器发出声音时停止。
受检者完成三项检查后,将双手捂住口鼻,连续呼吸数次,以预防酸中毒。
便携式肺功能仪作业指导书
一、准备
将肺功能仪放置于平坦坚固的桌面上,连接电源,电源线。
打开电源,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二、操作步骤
1、设备连线:将红外涡轮连在小肺功仪器左上的接孔中。
2、开机。
3、屏幕显示内存情及时间(日/月/年)→[ENTER]
测试登记:输入序列号、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修正率。
4、检查:用力肺活量,慢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5、选择最好的结果出具报告。
三、机器保养:
1、每次用后,将涡轮流量计拆下。
2、侵入消毒溶液中静置约1小时。
3、然后将其放在注满清水的器皿中静置约30分钟。
4、让其在空气中自然风干。
编写人:编写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呼吸科检查操作规范(最全)一、前言本操作规范旨在建立起呼吸科检查的规范化操作流程,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及提高检查的准确率,这份规范将介绍全面的呼吸科检查方法。
二、呼吸科检查的准备1.患者应保持心情平静,避免饱食、过度疲劳等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
2.准备好所需的检查仪器和设备。
3.检查前要对仪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常见呼吸科检查操作流程1. 肺功能检查1.1 特殊准备- 禁烟:检查前应禁烟4小时以上。
- 禁止进食:检查前应禁止进食2小时以上。
- 放松呼吸肌肉:检查前应保持情绪愉悦轻松,深呼吸2-3次。
1.2 操作流程- 口内含气:请被检者深呼气,然后将嘴唇紧闭,并在测量口上方按住鼻孔,以口内含气状态进行测量。
- 口外呼气:请被检者深呼气,然后嘴唇紧闭,以口外呼气状态进行测量。
2. 支气管镜检查2.1 特殊准备- 空腹:检查前应空腹6-8小时。
- 安定情绪:在检查前对患者进行情绪的安抚和疏导。
- 垫高头部:为了方便检查,应让患者垫高头部。
2.2 操作流程- 鼻腔内透气:请被检者经过麻醉药的局部麻醉后,脱鼻环,患鼻子,进入支气管并进入目的部位。
- 喉部内观察:通过呼吸科专用设备插入患者口腔,观察喉部及相关粘膜。
四、检查后的安全措施1. 检查后应检查仪器的状态是否正常,并对其加以清洗和消毒。
2. 检查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如有呼吸窘迫、意识异常等应及时处理。
3. 检查后的记录完整、准确。
五、总结呼吸科检查是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可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本文介绍的操作规范适用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查操作,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
呼吸内科肺功能检查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规范肺功能检查的操作过程,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在呼吸内科进行的肺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强迫脉冲震荡、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操作步骤】一、预热定标。
二、输入病人详细数据资料:1、住院号+诊断:例如155236哮喘;2、测试号+检查项目:例如01激发试验;3、印象栏开始输入患者病史记录。
三、肺功能测定:操作者戴上一次性手套,接上咬口器。
(一)强迫脉冲震荡测定:1、关上筛网(关紧)。
2、放松过紧的胸衣或腰带;3、点击震荡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5、点击开始。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1、打开筛网;2、指导并示范病人呼吸动作;3、点击通气功能测定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口含咬口器,包紧勿漏气,夹上鼻夹;5、测定并质控。
质控:(1)用力最快速度吹气,吹出呼气峰;(2)呼气要呼至残气位,出现平台2秒以上。
(3)重复操作两次以上,FVC变异率<5%或绝对值<100mL。
(三)支气管激发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点击激发试验程序;3、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4、肺通气功能测定,一秒率<70%者做舒张试验;5、一秒率降低20%以上者,使用舒张剂,肺功能回升至70%以上才结束检查。
(四)支气管舒张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3、点击舒张试验程序;4、再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
【参考依据】Jaeger肺功能仪使用说明书。
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学组成员共同制定的《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内容包含了临床较为常用的慢肺活量检查、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呼气峰值流量等检查方法和质控标准,可用于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慢性病筛查和初步诊断,判断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区分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还可以用于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治疗期间的肺功能随访。
以下主要为该指南中关于常规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检查内容。
常规肺功能检查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外科手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在基层医疗机构,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幔性气道疾病(如慢阻肺和哮喘),评价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类型、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程度;在综合医院,它还用于评估外科手术,特别是胸腹部手术和老年患者手术的风险和耐受性;评估职业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
肺通气功能检查的主要适应证见表1。
肺功能检查虽然是非创伤性检查项目,但仍有其禁忌证。
在实施肺功能检查前,要严格把控其禁忌证,以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防范应避免患者之间及患者与肺功能操作技师之间的交叉感染。
接触传播:当肝炎、HIV的患者有口腔黏膜的伤口或牙龈出血时,存在经管路传播病原的可能。
间接接触传播:结核、呼吸道病毒及其他病原可随气溶胶颗粒经管路进行传播。
因此所有硬质直筒形口器为一次性使用,技师应戴手套接触患者的口器,避免人为造成交叉感染。
流速传感器应按照生产厂家的规定定期消毒。
常规肺功能检查内容常规肺功能检查的项目包括肺容积(潮气容积、慢肺活量曲线及相关参数)、用力通气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及其参数),部分患者需在常规用力通气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后者通常在综合医院进行)。
最常用的仪器是肺量计型肺功能仪(广义上不论是单筒肺量计、机械流量计或电子肺量计都统称为肺量计,以下统称“肺量计”),其核心装置是流量计和呼吸管路,可进行肺容积、肺通气功能等常规肺功能项目的检查。
常规的SVC .FVC. MVV. 一口气弥散残气.简单操作流程:开机后,双击软件,开始有个自动检测画面,出现-OK-后,机器有个预热时间,等待时间一般15-30分钟。
点击F12进入主操作界:1.环境校准,2.容积校准3.气体校准所有校准完后开始正常检查,先进入病人数据,输入病人信息后,点-F12,读取病人信息并返回到主操作界面开始要做的项目:做常规通气前,让病人坐好(坐正挺胸腰直,双手放双腿上)后,先大体的讲述下病人要做的项目和流程怎么做。
让病人对这次检查流程有个大概的思路,然后让病人听从操作大夫的指挥。
SVC慢肺活量..点-F2.正常呼吸6-8周期后,右侧dVT、dFRC两条柱子都由红变绿时,表示病人的呼吸波足够平稳,再点-F2.让病人听指挥,告诉病人先缓慢地将气全部吐出来(呼到残气位为止),然后再缓慢地吸饱气(吸到肺总量位为止),吸饱气后再全部呼出来一直呼到不能再呼为止(到残气位),最后回到平静呼吸。
2周期左右后。
停止按-F7计算,同时仪器会自动选择最好的一次并用框标记(感觉没做好,再来一次)。
FVC..用力肺活量点-F2开始正常呼吸2周期左右后,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几个呼吸周期后就可以指导病人将气缓慢吐出来,吐到不能再吐为止(呼到残气位为止),这时呼吸波出现平台,从而保证彻底呼出所有的气体. 然后要让病人用力、快速吸饱气到肺总量位(吸到不能再吸为止),这样可以得到最大吸气流速,同时可以看到吸气环饱满(指健康人群)吸气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供上呼吸道阻塞的信息。
吸饱气后不能停顿!!需要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呼的时间尽量要坚持6S最后要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
单击7号图标(或按F7键)计算结果并结束检查,这时可以让病人离开咬口,测量参数显示在右边的参数表中。
(感觉病人没吹好,再来一次。
)然后按-F7计算.MVV..最大通气量先提前告诉病人,听到指令后,开始测试,让病人先接上咬口,然后指挥病人立刻开始努力地大口喘气,直到自动停止(大约12秒),同时参数栏内显示检查结果。
护士肺功能检查流程一、患者准备在进行肺功能检查之前,患者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肺功能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检查过程,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其次,护士需要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吸烟史、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制定相应的检查方案。
二、设备准备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护士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首先,护士需要确认肺功能检查仪器的状态,包括气体校准、流量传感器和呼吸阀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其次,护士需要准备好各种呼吸道通气管、面罩、口嘴罩等辅助器材,以便进行不同类型的肺功能检查。
同时,护士还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记录表格和笔记工具,以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和观察信息。
三、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在进行肺功能检查之前,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检查过程,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同时,护士还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信息,以便评估患者的肺功能情况。
其次,护士需要检查肺功能检查仪器的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防止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故障。
最后,护士需要准备好各种呼吸道通气管、面罩、口嘴罩等辅助器材,以便进行不同类型的肺功能检查。
2. 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肺功能检查包括呼吸功能试验、肺活量测定、气体交换功能检查、气道阻力测定等内容。
在进行检查时,护士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和检查方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操作和指导。
首先,护士需要帮助患者正确配戴呼吸道通气管、面罩或口嘴罩,确保通气通畅。
然后,护士需要指导患者进行不同类型的呼吸动作,包括深呼吸、快速呼吸、憋气等,以便完成检查项目。
在检查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模式和呼吸状态,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检查参数,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测定结果在完成肺功能检查后,护士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患者的检查结果。
体检中心肺功能检查操作规程
1.开机→显示菜单界面。
2.向客人讲解检测项目及注意事项。
3.点击“ID”键(灰色),核对日期,依次输入信息:体检号→性别→年龄→身高→体重。
4.点“回车”键(灰色)进入测试界面(图表)。
5.点“FVC”键(白色),进入动画图示界面。
6.将过滤器一次性口嘴接于传感器手柄上(连接于手柄头部图示的脑后方向),并将传感器手柄置于手柄架上。
7.点“START”键(紫色),传感器流速自动调零状态。
8.给受检者夹鼻夹,嘱其自然呼气后→手握传感器手柄→口唇密封口嘴→深吸气→以最快速度深呼气,动画气球随着呼气会增大。
9.点“STOP”键(粉色),去除鼻夹,传感器归原位。
10.点“PRINT”键,(灰色),自动打印报告。
11.整理用物,嘱客人进行下一项目检查。
常规肺容量及通气功能检查方法
平静呼吸→平缓吹气→平缓吸气→平缓吹气(用50%力量,不少于6秒)→平静呼吸→平缓吹气(用50%力量,不少于6秒)→吸气(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一开始用力猛吸)→吹气(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一开始用力猛吹,不少于6秒)。
肺脉冲振荡检查(IOS)
此项检查整个过程只须平静呼吸。
肺残气功能+弥散功能
平静呼吸→平缓吹气(不少于6秒)→吸气(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一开始用力猛吸,憋气10秒)→吹气(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一开始用力猛吹,不少于6秒)。
肺功能检查方法。
肺功能各项检查操作操作规范及意义肺功能检查操作流程1.准备好仪器、定标。
2.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几个呼吸周期后指导病人将气缓慢吐出来吐到不能再吐为止。
3.让病人用力、快速吸饱气到肺总量位而不能停顿!4.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5.最后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
6.让病人离开咬口并计算检查结果。
㈡适应症㈢禁忌症:最大通气量是一项激烈的呼吸运动,体弱、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及咯血患者均不宜作此项检测。
㈣用力呼气肺功能主要指标及其意义1.用力肺活量(FVC)正常人的FVC与VC基本相等。
哮喘患者VC可能正常,但FVC 可下降,因而出现FVC<vc现象,这是因为用力呼气过程中胸内压迅速升高,在较高肺容积水平时即超过小气道临界闭合压,使小气道提前闭合,造成部分气体滞留于肺内,因而呼出气体容积减少。
< p="">2.1秒用力呼气量(FEV1):其中呼气至1秒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1秒用力呼气量(FEV1.0)。
正常人FEV1/FVC%≥80%,同时FEV1%pred>80%,哮喘患者FEV1/FVC与FEV1%pred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气道阻塞的程度,而在缓解期上述指标可以正常。
3.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FEF25~75%)及用力呼气中、末段流速(FEF50%;FEF75%)这两项指标均用来反映小气道通畅程度,哮喘患者,尤其是发作期这两项指标常显着降低。
4.流速-容量曲线:哮喘发作时F-V曲线特点是降支凹向横轴,相应的流速参数,如:PEF、V50、V25显着低于正常值。
哮喘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受累,而进入缓解期小气道功能异常仍旧存在。
㈤用力呼气肺功能临床意义1.阻塞性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COPD、肺癌等2.限制型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疾病、肺切除术后、气胸等3.混合性通气障碍见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㈥用力肺功能检查的并发症1.腹部肌肉的抽搐2.昏厥3.癫痫发作4.头晕5.咳血6.心律失常7.气胸㈦常规用力肺功能的局限性1.非自然呼吸状态2.需要受试者用力呼吸3.需要受试者很好的配合4.部分受试者不能用力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操作流程适应证:1、有合并气道痉挛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过敏性肺泡炎、泛细支气管炎等。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意义】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适应症】1.呼吸功能的评价:利用肺功能检测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2.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3.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险。
4.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5.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禁忌症】1.活动性咯血;2.活动性肺结核;3.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巨大肺大泡不准备手术者。
4.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5.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6.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用物准备】肺功能仪、一次性口含嘴、鼻夹,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罐。
【操作程序】1.询问病史,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2.输入患者基本信息。
3.用鼻夹将患者鼻子夹住,指导患者保持用嘴呼吸。
4.尽可能含紧一次性口含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
5.根据检查项目通过口令指导患者配合即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作。
6.采集数据,分析并打印报告。
【注意事项】1.在检查前如果被怀疑为哮喘,在检查前须停用平喘药物,停药时间要遵照医嘱。
2.凡是有血压不稳定或者心脏病发作等禁忌症的患者暂时不能做肺功能检查。
3.在检查肺功能前,要调整呼吸,等呼吸稳定后再接受检查。
要点1.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中诊断和评估胸肺疾患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2. 肺功能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检出肺、气道疾病,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治疗疗效,对手术的耐受力,鉴别呼吸困难原因等。
3. 常规肺功能检查包括:肺容积测定、通气功能测定、弥散功能测定。
4. 肺功能检查前了解患者病史、诊断及用药情况,告知注意事项。
5. 用力通气功能检查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咳嗽、胸闷、喘息、头晕、手指麻木等。
一、概述肺功能检查是应用呼吸生理知识和现代检查技术来了解和探索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状态的检查,已在临床医学、流行病学、潜水及航天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一)适应证1. 判断呼吸功能的基本状态,对肺、气道疾病作出早期诊断。
2. 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确定肺功能障碍的程度和类型,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3. 评价药物等治疗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
4. 手术前风险评估。
5. 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
6. 职业病筛查和职业性肺病劳动能力鉴定。
7. 健康体检。
8. 危重患者的呼吸功能监测。
(二)禁忌证1. 绝对禁忌证(1) 急性心肌梗死。
(2) 严重心功能不全、心绞痛。
(3) 近期内有大咯血。
(4) 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
(5) 疑有主动脉瘤。
2. 相对禁忌证(1) 自发性气胸、巨大肺大疱。
(2) 肺功能严重减退。
(3) 孕妇。
(4) 鼓膜穿孔。
(5) 呼吸道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的急性期。
(6) 高热、剧咳、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免疫力低下等。
(三)测试前准备1. 医患沟通(1) 向受检者详细介绍检查目的、方法及操作要领,并给予示范,取得理解和配合。
(2) 肺功能检查是无创性的诊断方法,但有些检测项目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和意外发生,应书面告知患者或其监护人、代理人可能发生的风险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患者准备(1) 按医务人员指导练习用口呼吸;练习深吸气后,不间断快速用力呼气的动作;呼吸过程中避免口和咽喉部出现伪动作,如咽口水、屏气、漏气和死腔通气等。
肺功能的操作流程打开电源开关→进入输入信息的界面→输入患者信息,年龄,身高,体重,性别,人种,然后进入测试测试前接好滤室和口件,指导病人取立姿夹上鼻夹不能漏气、咳嗽,学会完全用嘴呼吸,并使病人领会测试要点。
(一)VC测试:1.按〔VC〕键。
2.看到屏幕有示意图时,按〔START〕键,开始呼气。
3.进行平静(潮气)呼吸2次以上。
4.缓慢的深吸气至肺总量位(尽量吸气到不能再吸为止)。
5.缓慢的深呼气至残气位(尽量呼气到不能再呼为止)。
6.按〔STOP〕键。
7.如果需要重复测试,只需要重复2-6步。
二)FVC测试:1.按〔FVC〕键。
2.看到屏幕有示意图时,按〔START〕键。
3.先正常呼吸两次。
4.以最快速度最大用力深吸气(吸至肺总量位)。
5.以最快速度最大用力深呼气(呼至残气位)。
6.呼的时候坚持六秒。
7.按〔STOP〕键。
8.如果需要重复测试,只要重复2-7步。
(三)MVV测试:1.按〔MVV〕键。
2.按〔START〕键。
3.以最快速度最大用力深吸气和深呼气(最好12坚持秒)。
4.按〔STOP〕键。
打印报告:按〔PRINT〕键直接打印最佳的测试数据和图形。
肺功能测定的的适应征:1.呼吸功能的评价:利用肺功能检测的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2.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3.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险。
4.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肺功能检查前的注意事项:1.在检查前如果被怀疑为哮喘,在检查前须停用平喘药物,停药时间要遵照医嘱。
2.凡是血压不稳定或者心脏病发作的人暂时不能做肺功能检查。
3.在检查肺功能前,要调整呼吸,等呼吸稳定受再接受检查。
肺功能检查中的注意事项:1.在检查时鼻子不能呼气,要用嘴来呼吸。
2.要保证在检查的过程中不能漏气。
肺功能检查步骤肺功能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系统状况,对于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介绍肺功能检查的步骤,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项检查。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肺功能检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需要提前半小时到达医院,以便进行登记和缴费等手续。
其次,患者需要解除紧身衣物和鞋子,穿上宽松的衣服和袜子。
还需要告知医生患者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等疾病,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
二、肺功能检查项目肺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肺活量、呼气流量、肺顺应性、弥散功能等项目。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项目的检查方法。
1.肺活量检查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最大呼气的气量。
肺活量检查是肺功能检查中最简单的项目。
患者需要站立或坐着,深吸一口气,然后尽可能地呼出气体,直到呼出的气体不能再呼出为止。
医生会根据患者呼出的气体量来判断患者的肺活量。
2.呼气流量检查呼气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从肺部呼出的气体量。
呼气流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如支气管痉挛等。
患者需要将嘴唇紧贴呼气流量计的嘴巴口,深吸一口气,然后尽可能地快地呼出气体,医生会根据呼出的气体量来判断患者的呼气流量。
3.肺顺应性检查肺顺应性是指肺部的弹性和扩张性。
肺顺应性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肺部弹性和扩张性是否正常。
患者需要深呼吸几次,然后用呼吸机将气体注入肺部,医生会根据患者吸气时的压力和气体量来判断患者的肺顺应性。
4.弥散功能检查弥散功能是指肺部将氧气从肺泡输送到血液中的能力。
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肺部弥散功能是否正常。
患者需要深呼吸几次,然后用呼吸机将气体注入肺部,医生会根据患者呼气时的气体成分来判断患者的弥散功能。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患者应该保持配合,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检查。
2.患者需要保持平静和放松,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3.患者需要在检查前避免吸烟、喝酒、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食品。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肺通气功能检查操作流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肺功能检查操作流程1.准备好仪器、定标。
2.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几个呼吸周期后指导病人将气缓慢吐出来吐到不,能再吐为止。
3让病人用力、快速吸饱气到肺总量位而不能停顿!4.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5.最后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
6.让病人离开咬口并计算检查结果。
㈡适应症㈢禁忌症:最大通气量是一项激烈的呼吸运动,体弱、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及咯血患者均不宜作此项检测。
㈣用力呼气肺功能主要指标及其意义1.用力肺活量(FVC)正常人的FVC与VC基本相等。
哮喘患者VC可能正常,但FVC可下降,因而出现FVC<VC现象,这是因为用力呼气过程中胸内压迅速升高,在较高肺容积水平时即超过小气道临界闭合压,使小气道提前闭合,造成部分气体滞留于肺内,因而呼出气体容积减少。
2. 1秒用力呼气量(FEV1):其中呼气至1秒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1秒用力呼气量(FEV1.0)。
正常人FEV1/FVC%≥80%,同时FEV1%pred> 80 %,哮喘患者FEV1/FVC与FEV1%pred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气道阻塞的程度,而在缓解期上述指标可以正常。
3.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FEF25~75%) 及用力呼气中、末段流速(FEF50%;FEF75%) 这两项指标均用来反映小气道通畅程度,哮喘患者,尤其是发作期这两项指标常显著降低。
4.流速-容量曲线:哮喘发作时F-V曲线特点是降支凹向横轴,相应的流速参数,如:PEF、 V50、V25显著低于正常值。
哮喘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受累,而进入缓解期小气道功能异常仍旧存在.㈤用力呼气肺功能临床意义1.阻塞性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COPD、肺癌等2.限制型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疾病、肺切除术后、气胸等3.混合性通气障碍见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㈥用力肺功能检查的并发症1.腹部肌肉的抽搐2昏厥3癫痫发作。
肺功能测试方法仪器准备:1.启动仪器;连通仪器电源线,打开仪器主电源,点亮显示器,启动计算机;2.运行LAB软件;进入操作系统,自动运行LAB软件,预热15-20分钟;自检预热完成后进入主菜单;3.检查部件连接;在仪器预热的空闲,可装好清洗干燥后的传感器筛网和气体收集管路,并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4.打开气瓶;选择性打开气瓶氧,一氧化碳,氦;5.进行环境参数校正;在主菜单中点击Ambient Conditions环境参数校正图标进入校正界面;首次试机时当修改海拔高度单位米;温度、气压和相对湿度将自动测得,等参数测定稳定后按SAVE键,保存校正结果;室内温度在20~28℃范围为宜6.进行容积校正定标;页一.潮气呼吸肺功能㈠.潮气呼吸肺功能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1.患儿的准备,预先测量身高,体重,记录性别、年龄或月龄等;2.操作要在进食后15-20分钟进行3.处于自然或药物睡眠状态4.药物选用5%水合氯醛1ml/kg,口服该药对肺牵张反射及呼吸功能无影响5.操作时小儿呈仰卧位,颈部略伸展;6.体位、肺容量、气体交换和通气效等均与体位有关;对任何一个做连续测试的患儿必须强调采取同一体位;7.测试时手法、面罩的位置和密封非常关键,务必保证不能漏气;8.每个受检者均进行5个测试,每个测试记录20次潮气呼吸,最后由计算机取5个测试均值;9.安全起见,测试完毕后,待患儿能够叫醒或进食后才让患儿离开;㈡潮气呼吸肺功能的适应症1.早产儿的肺功能追踪2.婴幼儿喘息性疾病3.各种气道阻塞或狭窄包括五官科疾病4.胸廓发育畸形5.不能完成气道IOS检测或检测不理想的儿童或成年人㈢潮气呼吸肺功能主要测定及观察指标1.潮气状态下的通气功能RR、VT、VT/kg、PTEF、MV2.潮气流速-容量曲线Ti、Te、 Ti/Te、TPTEF、TPTEF/TE、VPEF、VPEF/VE、ME/MI3.流速-容量环TFV的形态㈣潮气呼吸肺功能各参数的临床意义1.达峰时间比:达峰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是反映阻塞的重要指标;阻塞患者TPTEF下降而TE延长,故达峰时间比下降;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正常或增高,混合性通气障碍患者正常或下降2.达峰容积比:指达到呼气峰流速时呼出的气体容积与呼气容积潮气量之比;阻塞性患者VPEF↓↓ /VE ↓ ,故它们的比值仍明显下降、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正常或增高,混合性通气障碍患者正常或下降;3.潮气量:哮喘儿潮气量下降4.吸呼比:哮喘时气道阻力增加,呼气时间延长,TI/TE延长;在吸气性呼吸困难患者,如先天性喉喘鸣,吸气时间延长,TI/TE延长;5.TEF75%-25%、潮气容量环斜率:阻塞性病人最大气流速度降低、呼气时间延长,图形呈矮胖形;阻塞越重,呼气的下降斜率越大,甚至向内凹陷;限制性病人流速-容量环呈瘦长形,是由于潮气量减少之故;㈤潮气呼吸肺功能优点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是在平静呼吸条件下进行的,不要求做特殊的呼吸动作,故非常适合婴幼儿、危重患者和年老体弱者的肺功能评价;二.脉冲震荡肺功能㈠.脉冲震荡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1.坐位测量 ,要求坐直、坐正;2.头保持自然,呈水平位或稍微上仰,这样有利于咽部气道打开;3.一定要上鼻夹,避免腮部外加压力信号被旁路;4.用双手掌压住腮帮,避免腮部的振动而增加口腔的顺应性,从而影响测量的精确性;5.用牙齿咬紧塑料口器,舌头应在塑料口器的下面,避免堵住呼吸通道而增加阻力,用嘴唇紧紧包住塑料口器,不能有漏气,让病人通过塑料口器用嘴呼吸;6.避免过紧的腰带、胸带和衣服;7.避免口和咽喉的伪动作,如咽口水、漏气、屏气、死腔通气等等;㈡适应症:适合4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无禁忌症;㈢IOS呼吸阻抗主要指标VT、Zrs、Fres、 Rc、Rp、R5~R35、X5~X35、 Cm、Cb、 Cw.㈣脉冲震荡肺功能的临床意义1.气道阻力增加提示有气道阻塞或狭窄气管和支气管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微结石症、气道内异物;2.IOS测定是诊断哮喘、判断病情轻重的有力工具;哮喘发作期Fres 、R5、R20、R5-R20差值均↑X5↓,哮喘时气道阻力增加可达2~4倍,其敏感性远较FEV1高 ;3.支气管激发或舒张实验的评价:常以R5增加或减少≥35%为实验阳性的标准;㈤脉冲震荡肺功能的优点:1.抛弃了传统肺功能测定要求患儿用力呼气;仅要求患儿自主平稳呼吸,所以基本无禁忌症;2.适用病人广泛儿童、老年人、重症病人3.操作简便、耗时短约1分钟4.由于测试过程是在患者自然呼吸状态下进行,所以更能反映患者的呼吸生理及其力学特征;三.用力呼气肺功能㈠.用力呼气肺功能操作流程1.准备好仪器、定标;2.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几个呼吸周期后指导病人将气缓慢吐出来吐到不能再吐为止;3.让病人用力、快速吸饱气到肺总量位而不能停顿4.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5.最后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6.让病人离开咬口并计算检查结果;㈡适应症㈢禁忌症:最大通气量是一项激烈的呼吸运动,体弱、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及咯血患者均不宜作此项检测;㈣用力呼气肺功能主要指标及其意义1.用力肺活量FVC正常人的FVC与VC基本相等;哮喘患者VC可能正常,但FVC可下降,因而出现FVC<VC现象,这是因为用力呼气过程中胸内压迅速升高,在较高肺容积水平时即超过小气道临界闭合压,使小气道提前闭合,造成部分气体滞留于肺内,因而呼出气体容积减少;2. 1秒用力呼气量FEV1:其中呼气至1秒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1秒用力呼气量FEV1.0;正常人FEV1/FVC%≥80%,同时FEV1%pred> 80 %,哮喘患者FEV1/FVC与 FEV1%pred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气道阻塞的程度,而在缓解期上述指标可以正常;3.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FEF25~75% 及用力呼气中、末段流速 FEF50%;FEF75%这两项指标均用来反映小气道通畅程度,哮喘患者,尤其是发作期这两项指标常显着降低;4.流速-容量曲线:哮喘发作时F-V曲线特点是降支凹向横轴,相应的流速参数,如:PEF、V50、V25显着低于正常值;哮喘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受累,而进入缓解期小气道功能异常仍旧存在;㈤用力呼气肺功能临床意义1.阻塞性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COPD、肺癌等2.限制型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疾病、肺切除术后、气胸等3.混合性通气障碍见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㈥用力肺功能检查的并发症1.腹部肌肉的抽搐2.昏厥3.癫痫发作4.头晕5.咳血6.心律失常7.气胸㈦常规用力肺功能的局限性1.非自然呼吸状态2.需要受试者用力呼吸3.需要受试者很好的配合4.部分受试者不能用力呼吸四.支气管舒张试验操作流程适应证:1、有合并气道痉挛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过敏性肺泡炎、泛细支气管炎等;2、有气道阻塞征象,需排除不可逆气道阻塞的疾病:如上气道阻塞;禁忌症:1、对已知支气管舒张剂过敏者,禁用该舒张剂;2、测定用力肺活量评价气道可逆性改变者,禁忌证用用力肺活量检查;3、肺功能检查证实无气道阻塞者,一般无需作本项检查;㈠支气管舒张试验操作流程1.准备好仪器、定标;2.输入病人资料3.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几个呼吸周期后指导病人将气缓慢吐出来吐到不能再吐为止;4.让病人用力、快速吸饱气到肺总量位而不能停顿5.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6.最后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7.让病人离开咬口并计算检查结果;取最好值;8.雾化吸入爱全乐、万托林20分钟后再做上述操作;9.计算机自动取两次最好值;10.分析并打印报告;㈡支气管舒张试验的临床意义1.舒张试验阳性:由于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塞为可逆性,故舒张试验阳性有助于协助哮喘的诊断,部分患者肺功能不是太差,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肺功能明显改善,亦应视为阳性;2.舒张试验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支气管哮喘,因为⑴.轻症患者由于肺功能接近正常,用药后无明显改善;⑵.重症患者由于支气管严重痉挛药物不易吸入,影响药物效果;⑶.有些重症哮喘或合并支气管炎的患者对2激动剂呈耐药,反应差,用药后支气管舒张效果不明显;㈢支气管舒张试验注意事项要求患者试验前12小时停用短效2激动剂,48小时内停用长效2激动剂,对茶碱缓释片应停用24小时,阿托品类药物应停用8小时;……五.支气管激发试验㈠支气管激发试验操作流程1.准备好仪器、定标;2.备好支气管激发试验药物0.9%生理盐水、2.5%组胺、5%组胺;3.输入病人资料,了解病情及用药情况并签好知情同意书;4.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几个呼吸周期后指导病人将气缓慢吐出来吐到不能再吐为止;5.让病人用力、快速吸饱气到肺总量位而不能停顿6.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7.最后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8.获得用药前的参考值;9.按规程喷药0.9%盐水,等待药物反应2分钟后再次检查肺功能获得用药后的观察数据;判断FEV1下降情况;10.按规程喷药2.5%组胺,等待药物反应1分钟后再次检查肺功能获得用药后的观察数据;再次判断FEV1下降超过20%如果否,继续按规程喷药,重复上一步检查;如果是,激发试验为阳性,结束检查,喷舒张药;11.分析并打印报告;㈡支气管激发试验禁忌症1.对诱发剂吸入明确超敏;2.肺通气功能损害严重FEV1<70%预计值,部分严格观察者可放宽至60%预计值,或FEV1<1.5L;3.心功能不稳定;4.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5.有不能解释的荨麻疹;6.妊娠妇女;㈢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反应的判断标准:支气管哮喘患者常有气道反应性增高,激发实验阳性,尤为较低剂量时出现阳性常提示为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反应的判断标准: FEV1最大下降比例>20%;㈣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的临床意义1.协助支气管哮喘的诊断2.哮喘严重度及预后的评估3.指导哮喘的治疗及考核疗效4.哮喘的鉴别诊断5.临床应用价值高㈣支气管激发试验注意事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应在哮喘缓解时期进行;2.试验前停用可能干扰检查结果的药物:A:β2-受体兴奋剂:⑴.短效β2-受体兴奋剂:停用4-8小时⑵.中效β2-受体兴奋剂:停用24小时⑶.长效β2-受体兴奋剂:停用 48小时;B:抗胆碱能药或茶碱类:停用12-48小时C:抗组胺药:停用3天:D:糖皮质激素:吸入停用12小时,口服停用24小时3.避免激烈运动,冷空气吸入2小时以上;避免吸烟,咖啡,可口可乐饮料等6小时以上;4.每次激发前应先查心,肺功能,测血压,呼吸,脉搏等;心肺功能严重不良者不宜作此项试验;5.支气管激发试验的阳性反应可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6.两次激发的间隔时间不少于24小时;7.对于复查病人,重复试验应选择每天相同的时间进行;。
操作常规肺功能检查]
[意义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适应症[ 呼吸功能的评价:1.利用肺功能检测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2.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3. 险。
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4.
5.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 [禁忌症 1.活动性咯血; 2.活动性肺结核;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巨大肺大泡不准备手术者。
3.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4. 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胸内压增高会引起(5.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 );破裂的危险
6.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 用物准备[肺功能仪、一次性口含嘴、鼻夹,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罐。
]
[操作程序询问病史,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检查过程1. 及注意事项。
输入患者基本信息。
2.
3.用鼻夹将患者鼻子夹住,指导患者保持用嘴呼吸。
4.尽可能含紧一次性口含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
根据检查项目通过口令指导患者配合即时做呼气和
5. 吸气动作。
6.采集数据,分析并打印报告。
]
[注意事项在检查前如果被怀疑为哮喘,在检查前须停用平喘药1. 物,停药时间要遵照医嘱。
凡是有血压不稳定或者心脏病发作等禁忌症的患者2. 暂时不能做肺功能检查。
在检查肺功能前,要调整呼吸,等呼吸稳定后再接受3. 检查。
检查前询问病史及过敏史,避免对通气功能障碍患者4. 或对支气管激发试验药物过敏者进行激发试验。
检查者与被检查者尽量配合,确保数据准确性。
5.
肺功能测定
[目的]: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以下目的: 1、早期检出肺、呼吸道病变。
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
3、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
4、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5、健康体检、劳动强度和耐受力的评估; 6、危重病人的监护等。
[特点]:、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对身体无任何损1 伤,无痛苦和不适。
、肺功能检查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病人易2 于接受等优点。
等检查相比,肺功能检查更侧重于
线胸片、CTX3、与了解肺部的功能性变化,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