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30.75 KB
- 文档页数:2
肺功能检查护理配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肺功能检查护理配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进行肺功能检查护理工作,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肺功能检查护理配合操作流程1.患者准备提前告知患者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并解释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
检查前推荐患者不要吃重要的饭菜。
确保患者没有进行重度体力活动或吸烟等影响检查结果的行为。
2.设备准备检查前检查仪器的正常运行情况。
准备好所需的导管、面罩和其他辅助设备。
3.检查操作流程引导患者正确坐姿或静卧姿势,并保持舒适。
装置面罩或鼻导管,并确保与患者面部或鼻腔紧密贴合。
演示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如深呼吸或快速呼吸。
执行完整的检查过程,包括呼气容积测定、肺活量检查等。
检查期间通过监控仪器记录数据,并注意患者的反应和身体状况。
4.完成检查检查结束后,将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整理和归档患者的检查结果和记录。
跟踪患者的反馈和结果,必要时将其提供给医生进行诊断。
三、评分标准针对肺功能检查,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指标进行评分:1.平均肺活量(VC):根据年龄和性别进行评分,正常范围为预计值的80%以上评为良好,60%-80%为一般,低于60%为差。
2.每分钟最大呼气流量(PEF):根据年龄和性别进行评分,正常范围为预计值的80%以上评为良好,60%-80%为一般,低于60%为差。
3.肺通气功能:根据检查结果(如通气容积、最大通气量等)进行评分,超过正常范围为良好,处于正常范围为一般,低于正常范围为差。
以上仅为一般的评分标准,具体评分应结合医生的诊断意见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四、结论本文档提供了肺功能检查护理配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准确的操作指导和评估依据。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请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准确性。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请结合相关医疗机构的规定和专业意见进行确定。
肺功能操作流程肺功能操作流程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肺部的功能和疾病。
它可以通过测量吸入和呼出空气的速度和容量,来评估肺部的通气能力和肺泡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下肺功能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数据收集。
医生会先询问患者关于呼吸问题的详细情况,如是否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或喘息等症状。
接着,医生会询问患者的个人病史和家族病史,以及是否有吸烟、环境污染或其他潜在危险因素的暴露史。
接下来是身体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奏和呼吸音。
通过听诊和敲击患者的背部和胸部,医生可以排除其他与肺部相关的疾病,如肺炎或肺水肿等。
然后是肺功能测试。
患者被要求坐在一台专业的肺功能仪器前,使用一根柔软的呼吸管。
医生会详细解释测试的过程和目的,并帮助患者正确操作。
首先是测量肺活量,患者被要求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将空气完全呼出。
然后使用呼气流速仪测量患者的最大呼气流量和呼气秒容量。
接下来是肺功能曲线的绘制,患者被要求按医生的指示深呼吸和迅速呼气,并通过仪器记录。
最后是数据分析和诊断。
医生会根据测量结果和肺功能曲线来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
一般来说,正常的肺功能曲线应该呈现一个光滑的曲线,呼气流速逐渐下降。
根据测量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通气受限、肺功能减退或阻塞性疾病等问题。
如果有异常的结果,医生可能会进一步推荐其他检查或治疗。
在进行肺功能测试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测试前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饱食或服用刚刚使用的药物。
其次,应坐直身体并保持放松,正确舒展呼吸。
另外,患者不应穿紧身衣物或戴有限制性的项链或首饰。
简而言之,肺功能操作流程是一种用于评估肺部功能和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
通过正确的数据收集、身体检查、肺功能测试、数据分析和诊断,医生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或检查。
这个流程对于提前发现和及时治疗肺部疾病非常重要,也是保护呼吸健康的重要步骤。
呼吸内科肺功能检查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规范肺功能检查的操作过程,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在呼吸内科进行的肺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强迫脉冲震荡、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操作步骤】一、预热定标。
二、输入病人详细数据资料:1、住院号+诊断:例如155236哮喘;2、测试号+检查项目:例如01激发试验;3、印象栏开始输入患者病史记录。
三、肺功能测定:操作者戴上一次性手套,接上咬口器。
(一)强迫脉冲震荡测定:1、关上筛网(关紧)。
2、放松过紧的胸衣或腰带;3、点击震荡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5、点击开始。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1、打开筛网;2、指导并示范病人呼吸动作;3、点击通气功能测定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口含咬口器,包紧勿漏气,夹上鼻夹;5、测定并质控。
质控:(1)用力最快速度吹气,吹出呼气峰;(2)呼气要呼至残气位,出现平台2秒以上。
(3)重复操作两次以上,FVC变异率<5%或绝对值<100mL。
(三)支气管激发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点击激发试验程序;3、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4、肺通气功能测定,一秒率<70%者做舒张试验;5、一秒率降低20%以上者,使用舒张剂,肺功能回升至70%以上才结束检查。
(四)支气管舒张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3、点击舒张试验程序;4、再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
【参考依据】Jaeger肺功能仪使用说明书。
心肺功能评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心肺功能评估是指在医学领域中对患者的心脏和肺部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测量,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后续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心肺功能评估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心肺功能评估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病史采集:医护人员首先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个人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心肺健康状况。
2. 身体检查: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测量,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湿润度以及听取心肺听诊等方式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
3.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工具,医护人员可利用心电图仪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以评估心脏的正常与否。
4. 呼吸功能检查:呼吸功能检查包括测量患者的肺活量、呼吸率、氧气饱和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肺部功能状态,对于评估心肺功能非常重要。
5. 运动试验:运动试验是评估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
医护人员可让患者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如步行、跑步等,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来评估心肺功能是否正常。
以上是心肺功能评估的主要操作流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护人员还可以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胸部X光检查、血气分析等。
二、评分标准心肺功能评估的评分标准是根据患者的测试结果,将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是否正常。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电图评分标准:心电图评分标准用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通常根据心电图的各个波形特征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例如,ST段抬高或压低、P波宽度变化、QRS波群时间延长等,都可能表明心脏存在异常。
2. 呼吸功能评分标准:呼吸功能评分标准用于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通常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肺活量、氧气饱和度等指标来判断患者的肺部功能是否正常。
肺功能检查操作流程1、准备好仪器、定标。
2、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儿个呼吸周期后指导病人将气缓慢吐出来吐到不能再吐为止。
3、让病人用力、快速吸饱气到肺总量位而不能停顿!4、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5、最后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
6、让病人离开咬口并计算检查结果.㈡适应症㈢禁忌症:最大通气量就是一项激烈得呼吸运动,体弱、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及咯血患者均不宜作此项检测。
㈣用力呼气肺功能主要指标及其意义1、用力肺活量(FVC)正常人得FVC与VC基本相等。
哮喘患者VC可能正常,但FVC可下降,因而出现FVC<VC现象,这就是因为用力呼气过程中胸内压迅速升高,在较高肺容积水平时即超过小气道临界闭合压,使小气道提前闭合,造成部分气体滞留于肺内,因而呼出气体容积减少。
2、1秒用力呼气fi(FEVl ):其中呼气至1秒时所呼出得气量称为1秒用力呼气量(FEV1、0 ).正常人FEVl/FVC%$8 0%,同时FEVl%pred> 80%,哮喘患者FEV 1 /FVC与FEV 1 %p r ed常有不同程度得降低,表明气道阻塞得程度,而在缓解期上述指标可以正常。
3、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FEF25〜75%)及用力呼气中、末段流速(FEF50%;FEF 7 5%)这两项指标均用来反映小气道通畅程度,哮喘患者,尤其就是发作期这两项指标常显著降低.4、流速一容量曲线:哮喘发作时F—V曲线特点就是降支凹向横轴,相应得流速参数,如:P EF、V5 0、V 25显著低于正常值.哮喘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受累,而进入缓解期小气道功能异常仍旧存在。
㈤用力呼气肺功能临床意义1、阻塞性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COPD、肺癌等2、限制型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疾病、肺切除术后、气胸等3、混合性通气障碍见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俗用力肺功能检查得并发症1、腹部肌肉得抽搐2、昏厥3、癫痫发作4、头晕5、咳血6、心律失常7、气胸化)常规用力肺功能得局限性1、非自然呼吸状态2、需要受试者用力呼吸3、需要受试者很好得配合4、部分受试者不能用力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操作流程适应证:1、有合并气道痉挛得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过敬性肺泡炎、泛细支气管炎等.2、有气道阻塞征象,需排除不可逆气道阻塞得疾病:如上气道阻塞。
肺功能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肺功能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1. 引言肺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肺部功能及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肺功能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2. 什么是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通过一系列测试来评估肺活量、通气功能和气体交换等关键指标。
这些测试包括肺活量测定、肺通气功能测定、气体交换测定等。
3. 肺功能操作流程肺功能测试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前期准备在进行肺功能测试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患者需要在测试前空腹,并避免进食或喝水2小时。
患者需要松紧适中的穿着舒适的衣物,以便进行自由呼吸。
另外,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或其他相关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或调整。
3.2 测量肺活量肺活量测定是肺功能测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使用呼吸式肺活量仪或封闭式肺活量仪来测量。
患者需要深呼吸然后完全吹气,测试人员会记录患者的最大呼气量,以评估肺活量。
3.3 测定肺通气功能肺通气功能测试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容积曲线等指标的测定。
通过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道阻力和肺弹性等指标。
测试人员会指导患者按要求进行深呼吸,然后通过测量呼气流速和容积来绘制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3.4 测定气体交换功能气体交换功能测试通过测定肺泡通气和血液氧气饱和度等参数来评估气体交换。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肺弥散功能测试和动脉血气分析。
肺弥散功能测试可以评估肺泡通气,而动脉血气分析可以评估血液氧气饱和度。
3.5 结束测试在完成所有测试后,测试人员会向患者解释测试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
患者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药物、进行康复训练等。
4. 注意事项进行肺功能测试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1 配合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测试人员的操作指导,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避免过度用力在进行肺活量测定和用力呼气等测试时,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防引起身体不适或损伤。
呼吸内科肺功能检查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规范肺功能检查的操作过程,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在呼吸内科进行的肺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强迫脉冲震荡、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操作步骤】一、预热定标。
二、输入病人详细数据资料:1、住院号+诊断:例如155236哮喘;2、测试号+检查项目:例如01激发试验;3、印象栏开始输入患者病史记录。
三、肺功能测定:操作者戴上一次性手套,接上咬口器。
(一)强迫脉冲震荡测定:1、关上筛网(关紧)。
2、放松过紧的胸衣或腰带;3、点击震荡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5、点击开始。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1、打开筛网;2、指导并示范病人呼吸动作;3、点击通气功能测定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口含咬口器,包紧勿漏气,夹上鼻夹;5、测定并质控。
质控:(1)用力最快速度吹气,吹出呼气峰;(2)呼气要呼至残气位,出现平台2秒以上。
(3)重复操作两次以上,FVC变异率<5%或绝对值<100mL。
(三)支气管激发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点击激发试验程序;3、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4、肺通气功能测定,一秒率<70%者做舒张试验;5、一秒率降低20%以上者,使用舒张剂,肺功能回升至70%以上才结束检查。
(四)支气管舒张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3、点击舒张试验程序;4、再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
【参考依据】Jaeger肺功能仪使用说明书。
肺功能检查操作流程1.准备好仪器、定标。
2.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几个呼吸周期后指导病人将气缓慢吐出来吐到不能再吐为止。
3.让病人用力、快速吸饱气到肺总量位而不能停顿!4.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5.最后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
6.让病人离开咬口并计算检查结果。
㈡适应症㈢禁忌症:最大通气量是一项激烈的呼吸运动,体弱、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及咯血患者均不宜作此项检测。
㈣用力呼气肺功能主要指标及其意义1.用力肺活量(FVC)正常人的FVC与VC基本相等。
哮喘患者VC可能正常,但FVC可下降,因而出现FVC<VC现象,这是因为用力呼气过程中胸内压迅速升高,在较高肺容积水平时即超过小气道临界闭合压,使小气道提前闭合,造成部分气体滞留于肺内,因而呼出气体容积减少。
2. 1秒用力呼气量(FEV1):其中呼气至1秒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1秒用力呼气量(FEV1.0)。
正常人FEV1/FVC%≥80%,同时FEV1%pred> 80 %,哮喘患者FEV1/FVC与FEV1%pred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气道阻塞的程度,而在缓解期上述指标可以正常。
3.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FEF25~75%) 及用力呼气中、末段流速(FEF50%;FEF75%)这两项指标均用来反映小气道通畅程度,哮喘患者,尤其是发作期这两项指标常显著降低。
4.流速-容量曲线:哮喘发作时F-V曲线特点是降支凹向横轴,相应的流速参数,如:PEF、V50、V25显著低于正常值。
哮喘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受累,而进入缓解期小气道功能异常仍旧存在。
㈤用力呼气肺功能临床意义1.阻塞性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COPD、肺癌等2.限制型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疾病、肺切除术后、气胸等3.混合性通气障碍见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㈥用力肺功能检查的并发症1.腹部肌肉的抽搐2.昏厥3.癫痫发作4.头晕5.咳血6.心律失常7.气胸㈦常规用力肺功能的局限性1.非自然呼吸状态2.需要受试者用力呼吸3.需要受试者很好的配合4.部分受试者不能用力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操作流程适应证:1、有合并气道痉挛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过敏性肺泡炎、泛细支气管炎等。
肺功能检测操作流程1.环境准备在进行肺功能检测之前,需要准备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没有烟雾、异味或噪音的干净空气供测试者呼吸。
同时,确保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个人准备测试者需要先进行一些个人准备。
首先,他们需要先把衣服松开,以免束缚呼吸。
然后,需要清空一下口腔和鼻腔,避免有食物残渣、痰液或分泌物的干扰。
最后,他们需要知道整个测试过程,并准备好配合。
3.仪器准备检测人员需要检查和准备好所有的肺功能仪器设备,包括呼吸流量计、肺活量计、气体分析仪和力学呼吸仪等。
确保这些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便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4.检测项目选择根据测试者的病史和症状,检测人员会选择合适的肺功能检测项目。
常见的肺功能检测项目包括:肺活量测定、呼气峰流速测定、弥散功能测定、气道阻力测定等。
5.检测指导在开始测试之前,检测人员会向测试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呼吸训练,以确保他们能正确地配合测试。
例如,深呼吸或最大呼气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测试者的配合度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6.检测操作根据选择的检测项目,检测人员会逐一进行相应的检测操作。
例如,对于肺活量测定,检测者需要深吸一口气,然后尽量将气体全都排出。
对于呼气峰流速测定,测试者需要在最大力气下进行最大呼气。
7.测试数据记录在进行检测操作的同时,检测人员会使用仪器设备记录测试者的相关数据。
例如,呼气流量、呼吸频率和氧气浓度等。
这些数据将用于生成肺功能报告和分析。
8.检测评估在完成所有的检测项目后,检测人员会根据测试者的数据和参考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他们会检查和分析呼吸参数的正常范围,检测指标的异常情况和呼吸功能障碍等。
9.结果解读和报告根据测试结果,检测人员会给出相应的解读和报告。
他们会与测试者讨论结果,解释任何异常或受限的呼吸功能,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和建议。
10.数据储存和随访检测人员会将测试结果和相关数据记录储存,以备日后随访和比较研究。
他们也会向测试者随访,了解他们的症状和进展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肺功能操作流程肺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肺部功能和病变情况。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肺功能操作流程。
1. 预检查准备。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停止吸烟,至少在检查前12小时内不要吸烟,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其次是避免饱餐和饮酒,避免影响呼吸系统功能。
另外,患者需要松紧适中的衣服,以便进行呼吸运动。
2. 仪器准备。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检测仪器。
包括肺功能仪、嘴婴和鼻夹等辅助设备。
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和准确性,以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3. 仪器校准。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前,需要对肺功能仪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过程需要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患者准备。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包括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了解患者的主要症状和就诊目的。
同时,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流程,让患者做好配合准备。
5. 检测操作。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需要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
首先是让患者坐直,戴上嘴婴和鼻夹,然后进行基础肺功能检测,包括用力呼气和用力吸气等。
接着是进行肺活量和肺功能容积的检测,根据仪器指示进行相应的操作。
6. 结果记录。
在完成肺功能检查后,需要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
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测时间、检测参数和曲线图等。
确保记录的准确和完整,以便医生进行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7. 结束工作。
在完成肺功能检查后,需要对仪器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下一次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建议,让患者了解检查结果和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肺功能操作流程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肺功能测定的操作流程
项目操作流程分评分标准
值
报告大家好:我是××科,×××,我操作的项目是肺功能测定,请问可以开始了吗?未报告 -2内容
2
1.早期检查出肺,呼吸到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间质性少一条 -2
肺疾病等。
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
3.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
16
目的 4. 评估外科手术(特别是胸部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
5.长期吸烟的人也应定期做肺功能检查,以观察肺功能受损情况。
操作
前准备
操作步骤6.危重病人的监护等。
7.有助于明确 COPD的严重程度,并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8.健康体检,劳动强度和耐受力的评估。
按下绿色按钮,打开电脑上的主机开关,待电脑界面上出现肺功能的2
1. 开机图标时,点开进行环境校准(进行大气压,环境,温度湿度的校准),6
出现数字后点击 F12 进行保存。
2. 返回点击容积校准,待左下角出现带有红色曲线的框时,将定3L的定标
主操作筒装在细菌过滤器上,开始均匀地打气,直至出现新的参数,即可点6
界面击 F12 进行保存。
3. 输入登记受试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
要准确无误的测量受试者的少一项 -1病人信身高,体重。
并且仔细询问病人用药情况。
6息
4 受试者
请病人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使病人端正,腰挺直,松解过紧的裤腰带
和内衣,以免抑制呼吸,影响结果,嘱病人两腿自然下垂,夹住鼻夹,6
检查前
手部不要触摸机器前端,进入待查状态将细菌过滤器和口嘴按在机器
的准备
上,受试者张开口,包住口嘴不能漏气。
第一步,在主操作界面上点击常规通气图标,点击F2 进行慢通气检未中速呼
查,请病人口含口嘴,正常呼吸,在界面上出现dvt 和 dfrc两条条吸 -3
形柱,由红色转为绿色,再次点击 F2,指导受试者进行中速的深吸气未见条形常规通和深呼气,然后点击 F7 保存结果。
10 柱转绿色
气检查-3
其它共 -4
点击 F3 进行用力肺活量检测,病人进行3-5 次平静呼吸周期后,指未平静呼
导病人完全呼气后,在猛吸气吸足后,再以最大的爆发力呼出,且呼吸 -2
气动作持续 6 秒以上,此时可观察界面上的条形柱有红色变为绿色时,未用力呼流速-容表示呼气时间达标,然后再快速的深吸气,完成一个完整的流速- 容气 -3
量检测量环,点击 F7 保存结果。
10 未持续 6
秒 -3
未点击 F7
-2
最大自 主通气
点击 F4 进行最大自主通气量检测,提示病人尽可能进行深而快的大
幅度呼吸, 12-15 秒,呼吸频率在
60-90 次 / 分,直至系统自动停止,
计算结果后,点击 F12 进行保存,打印报告。
未用力呼
吸 -3
10
未达时间
量检测
-3
其它共 -4
未达要求 支气管 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同意后,让受试者取坐位或立位,喷 时间 -2 舒张试
入支气管舒张剂 200-400ug , 15-20 分钟后,做常规通气检测,方法 其它同流
验
同上(流速 - 容积检测)。
12
速- 容积
检测
气
体 进入气体校准:打开气瓶连接采样回路,点击气体校准图标,进入定
校 标界面,待新的定标参数出现点击
F12 保存,完成定标。
6
准
弥
未深吸气
和深呼气 散
点击一口气弥散测定图标,进入测试,点击 F1 图标,待 F2 亮起,嘱
-3
试 检 病人含住口嘴, 捏住鼻子正常呼吸
3-5 次,指导病人深吸气—深呼气, 未点击 F2
验
查 快速点击 F2,待出现呼气平台时,要求病人
2 秒内快速吸气且吸足, -4 方 屏气 8-10 秒,出现 10 秒时间倒计时,完成后,让病人
10
2 秒内快速呼
未达时间
法
气,待机器自动停止,分析结果,点击退回,并关闭气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