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密度的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747.00 KB
- 文档页数:15
相对密度测定法1 简述1.1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得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得密度与参考物质(水)得密度之比、通常用d表示,除另有规定外,均指20℃时得此值,即d,。
1。
2 组成一定得药品具有一定得相对密度,当其组分或纯度变更,相对密度亦随之改变;因此,测定相对密度,可以鉴别或检查药品得纯杂程度。
1、3相对密度测定法有二种,即比重瓶法与韦氏比重秤法。
一般用比重瓶法,采用此法时得环境(指比重瓶与天平得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得温度。
测定易挥发液体得相对密度时,宜采用韦氏比重秤法、2仪器与用具2.1比重瓶常用规格有容量为5、10、25或50m1得比重瓶或附温度计得比重瓶(见《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01附图)。
测定使用得比重瓶必须洁净、干燥。
2.2韦氏比重秤由玻璃锤、横梁、支柱、砝码与玻璃筒等五部分构成(见《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01附图)。
根据玻璃锤体积大小,分为20℃时相对密度为1与4℃时相对密度为1得韦氏比重秤。
2。
3 恒温水浴。
3试药与试液水应为新沸过得冷却纯化水。
4 操作方法4、1 比重瓶法4.1。
1比重瓶重量得称定将比重瓶洗净并干燥,称定其重量,准确至毫克mg数。
4。
1.2供试品重量得测定取上述已称定重量得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得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得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得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得温度)得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得上升,过多得液体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此现象意味着温度已平衡),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擦干瓶壁外得水,迅速称定重量准确至毫克(mg)数。
减去比重瓶得重量,即得供试品重量。
4.1。
3水重量得测定按上述求得供试品重量后,将比重瓶中得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得冷水,再照供试品重量得测定法测定同一温度时水得重量。
相对密度系指在共同特定的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某些药品具有一定的相对密度。
纯度变更,相对密度亦随同改变。
测定相对密度,可以区别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如图1或图2)进行测定;测定易挥发的液体的相对密度时,可用韦氏比重秤进行测定。
比重瓶法(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 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10~20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干,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的相对密度=────────水重量(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2),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后,置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 的水浴中,放置10~20分钟,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使过多的液体从塞孔溢出,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照上述(1)法,自“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起测定,即得。
韦氏比重秤法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图3),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 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一)相对密度相对密度又称比重,是指某一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同温度纯水质量的比值,以d表示。
不同温度下物质的相对密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水温为4℃时物质的相对密度最小。
相对密度作为食品的一种物理常数,一般与食品中的固体物含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例如,蔗糖溶液的相对密度随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原麦汁的相对密度随浸出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酒中酒精的相对密度却随酒精度的提高而减小,只要测得了它们的相对密度就可以从专门的表格中查出其对应的浓度。
正常的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都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全脂牛乳为1.028~1.032,芝麻油为0.913~0.929。
当由掺杂、变质等原因引起其组织成分发生异常变化时,会导致其相对密度发生变化,如掺水牛乳相对密度降低,而脱脂乳的相对密度增高,因此可用相对密度法检查牛乳掺水或脱脂与否。
检查牛乳是否掺水的较好方法是测试乳清的相对密度,因为乳清的主要成分是含量较恒定的乳糖和矿物质,当乳清的相对密度降至1.027以下则有掺杂嫌疑。
对于果汁、番茄汁等液态食品,测定了相对密度便可通过换算或查专用的经验表确定其可溶性固形物或总固形物的含量。
油脂的相对密度通常与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和含量成正比,与分子量成反比。
也就是说,甘油酯分子中不饱和脂肪酸和羟酸的含量越高,分子量越小,相对密度就越大。
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时,将使相对密度降低,酸败的油脂将使相对密度增高。
不可忽视的是,即使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在正常范围以内,也不能确保食品无质量问题,必须配合其他理化分析,才能保证食品的质量。
(二)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测定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方法有密度瓶法、密度计法和密度天平(又称韦氏天平)法等,前两种方法较常用。
其中密度瓶法测定结果准确,但耗时;密度计法则简易迅速,但测定结果准确度较差。
1.密度瓶法(1)仪器密度瓶是测定液体相对密度的专用精密仪器,其种类和规格有多种,常用的是带温度计的精密密度瓶和带毛细管的普通密度瓶。
0601 相对密度测定法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图1)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2)。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也可采用振荡型密度计法测定。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图1、图2略。
1.比重瓶法略2.韦氏比重秤法略3. 振荡型密度计法振荡型密度计主要由U型振荡管(一般为玻璃材质,用于放置样品)、电磁激发系统(使振荡管产生振荡)、频率计数器(用于测定振荡周期)和控温系统组成。
通过测定U型振荡管中液体样品的振荡周期(或频率)可以测得样品的密度。
振荡频率(T)与密度(ρ)、测量管常数(c)、振荡管的质量(M)和体积(V)之间存在下述关系:T2=M+ρ×Vc×4π2如果将c / (4π2 ×V)定义为常数A,M/V定义为常数B,则上述公式可简化如下:ρ =A×T2−B常数A和B可以通过往振荡管中加入两种已知密度的物质进行测定,常用的物质为新沸放冷的水和空气。
分别往样品管中加入干燥空气和新沸放冷的水,记录测得的空气的振动周期T a和水的振动周期T w,由下式计算出空气的密度值d a:d a=0.001293×273.15t×p101.3式中d a为测试温度下的空气密度,g/mL;t为测试温度,K;p为大气压,kPa。
从附表中查出测得温度下水的密度值d w,照下述公式可分别计算出常数A和常数B:A=T w2−T a2 d w−d aB=T a2−(A×d a)式中T w为试样管内为水时观测的振荡周期,s;T a为试样管内为空气时观测的振荡周期,s;d w为测试温度下水的密度,g/mL;d a为测试温度下空气的密度,g/mL。
相对密度测定法相对密度系指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比重瓶法1(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装满供试品(温度低于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2)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10~20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
(3)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4)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干,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5)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
(6)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供试品的相对密度=供试品重量/水重量比重瓶法2(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2),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后,置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10~20分钟.(2)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使过多的液体从塞孔溢出,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照上述(1)法,自“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起测定,即得。
韦氏比重秤法(1)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图3),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
(2)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
(3)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
(4)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如该比重秤系在4℃时相对密度为1,则用水校准时游码应悬挂于0.9982处,并应将在20℃测得的供试品相对密度除以0.9982。
比重计发1.将供试品注入清洁、干燥的量筒内,不得有汽包,将量筒置于20度的恒温水浴中,待温度恒定后,将清洁、干燥的比重计缓缓地放入供试品中。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相对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
2. 掌握相对密度测定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相对密度(Specific Gravity)是指某一物质的密度与另一参照物质的密度之比。
在本实验中,参照物质通常为水,相对密度通常表示为与水的密度之比。
实验原理如下:ρ相对= ρ物质/ ρ水其中,ρ物质为待测物质的密度,ρ水为水的密度。
三、实验器材1. 待测物质:金属块、塑料块、木块等。
2. 天平: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
3. 量筒:用于测量物质的体积。
4. 水槽:用于盛放待测物质。
5. 水和温度计:用于测量水的密度。
6. 计算器:用于计算相对密度。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天平、量筒等器材清洁、干燥。
2. 用天平测量待测物质的质量m,记录数据。
3. 将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t,记录数据。
4. 将待测物质放入量筒中,待物质完全浸没水中,读取水面上升的体积V,记录数据。
5. 用天平测量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1,记录数据。
6. 计算待测物质的密度ρ物质:ρ物质 = m / V7.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相对密度:ρ相对= ρ物质/ ρ水8. 重复步骤2-7,对其他待测物质进行测定。
五、数据处理1.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待测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等。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物质的密度和相对密度。
3. 分析实验结果,比较不同待测物质的相对密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待测物质的密度和相对密度,数据如下:物质A:质量m = 50g,体积V = 10cm³,相对密度ρ相对 = 1.0物质B:质量m = 60g,体积V = 15cm³,相对密度ρ相对 = 0.8物质C:质量m = 70g,体积V = 20cm³,相对密度ρ相对 = 0.72.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物质A的相对密度最大,说明其密度最大。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1、仪器:比重瓶、韦氏比重秤。
2、定义:相对密度系指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通常常用d tt 表示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用d2020表示。
3、原理: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区别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4、仪器与用具:4.1比重瓶:常用规格有容量为5、10、25或50ml的比重瓶和附温度计的比重瓶,测定使用的比重瓶必须洁净、干燥。
4.2韦氏比重秤:分为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
4.3恒温水浴。
5、试药和试液水:应为新鲜煮沸后放冷的纯化水。
6、操作规程6.1比重瓶法:测定不易挥发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法。
6.1.1比重瓶重量的称定:将比重瓶洗净并干燥,称定其重量,准确至mg数。
6.1.2供试品重量的测定:取上述已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此现象意味着温度已平衡),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擦干瓶壁外的水,迅速称定重量准确至mg数。
减去比重瓶的重量,即得供试品重量。
6.1.3水重量的测定:按上述求得供试品重量后,将比重瓶中的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供试品重量的测定法测定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
6.1.4采用带温度计的比重瓶时,应在装满供试品(温度低于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待液体不再由侧管溢出,立即盖上罩。
相对密度测定法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但如果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测定兽药的相对密度,可用于检查兽药的纯杂程度。
液体兽药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图1)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2)。
用比重瓶测定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因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1.比重瓶法(1) 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图1a ),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图1 比重瓶 图 2b a供试品的相对密度=供试品重量水重量(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图1b),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1)法,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2.韦氏比重秤法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图2),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一、目的:建立相对密度法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人员正确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相对密度法的测定。
三、职责:检验员负责本操作规程的执行。
四、正文:1 定义及概述1.1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水的密度为20℃。
1.2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测定兽药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兽药的纯杂程度。
1.3液体兽药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
1.4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2 操作方法2.1比重瓶法2.1.1 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干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的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100⨯=水重量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的相对密度2.1.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管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速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1)法,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干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2.2 韦氏比重秤法取 20℃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进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和操作要求。
适用于本公司检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
2 职责质量保证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 内容3.1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3.2 定义: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3.3 仪器:3.3.1 比重瓶3.3.2 韦氏比重秤3.3.3 水浴锅3.4 操作方法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3)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3.4.1 第一法比重瓶法3.4.1.1 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部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供试品的相对密度=供试品重量/水重量3.4.1.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2),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3.4.1.1)法,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部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目的:建立相对密度测定法(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检验,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范围:适用于所有用相对密度测定法(一部)测定的供试品。
责任:QC主管、QC检验员。
程序:1. 简述。
1.1.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1.2.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1.3.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如图1)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2)。
1.4.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2. 方法。
2.1. 比重瓶法。
2.1.1. 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a),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a b图1比重瓶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的相对密度=水重量2.1.2. 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图1b),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1)法,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