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及除颤仪操作复习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心肺复苏除颤仪操作流程1.首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常见的指征包括患者无呼吸、无意识或只有间断和无脉搏。
确定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后,尽快呼叫急救人员,同时准备好心肺复苏除颤仪。
2.将患者平躺在坚硬、平坦的地面上,如地板或地板上的硬板床。
3.如果可行,尽量将患者转移到避免伤害的安全位置,如公共场所的地面。
确保周围没有任何威胁到患者或施救人员安全的物体或障碍。
4.打开除颤仪,根据不同型号进行操作。
一般而言,除颤仪会自动进行诊断,也可以手动设置。
5.配置除颤仪的电极。
电极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球形电极,用于粘贴在胸前;另一种是心电图导联贴片,一片贴于胸前,另一片贴于背部。
在这两种电极上,一般都会标有相应的符号,根据标识进行操作。
6.将除颤仪的衔接线连接到电极上。
7.确保电极良好地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并确保连接牢固。
8.由于心脏骤停患者可能被重新建立心脏运动,因此使用除颤仪进行除颤之前,必须确保没有任何人员接触患者或患者周围的物体。
9.根据除颤仪的操作指南,设置合适的电能波形。
通常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即手动或自动模式。
手动模式通常由专业医护人员使用,而自动模式则适用于非专业人员。
10.在进行电击之前,必须确保患者和施救人员没有任何接触。
11.如果患者无呼吸或呼吸十分浅弱,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通常采用嘴对嘴呼吸或使用人工气道装置进行呼吸。
同时也可配合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
12.完成以上步骤后,可以进行电击。
根据除颤仪的指示,按下相应的电击按钮,等待电击完成。
13.电击完成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按照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
14.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总结:心肺复苏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包括实施急救前提醒,准备场地,配置电极,设置电能波形,进行电击和继续心肺复苏等步骤。
在进行操作时,必须注意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配合心肺复苏操作,及时呼叫急救人员,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除颤仪操作流程正确设置除颤能量除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跳骤停的患者。
其正确操作和设置除颤能量对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并指导如何正确设置除颤能量。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除颤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患者周围没有任何可导电的物品,如金属饰品、首饰等。
同时,将患者的胸部裸露,并清洁胸部皮肤,以确保除颤电极的贴合性能。
2. 开机与设置能量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并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设置能量水平,通常可以选择120至200焦耳的能量。
根据除颤仪的型号和设备说明书,设置能量水平,确保选项正确。
3. 贴上电极根据除颤仪的要求,准备好贴有导电凝胶的电极片。
将电极片正确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放在右侧胸骨第二肋间的位置,另一个放在左侧胸骨第五肋间的位置。
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的肌肤贴合良好。
4. 分析心律将除颤仪的分析按钮按下,仪器将开始分析患者的心律。
在此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安静,操作者不应触碰患者或设备。
除颤仪将会显示心律的分析结果。
5. 设置除颤能量根据除颤仪的提示和分析结果,操作者需要设置除颤能量。
选择适当的能量水平,并将其输入除颤仪中。
注意,一些除颤仪可能使用双能量模式,此时需要设置两个能量水平。
6. 复视心律设置除颤能量后,除颤仪会提示操作者进行复视,确保除颤前心律是否适合进行电除颤。
在进行除颤前,操作者应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状态,并确保没有人接触患者或设备。
7. 电除颤确认除颤无误后,操作者需要将除颤仪的电除颤按钮按下,释放除颤能量。
电除颤过程中,需要迅速将患者远离任何导电物,同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8. 复苏心肺复苏在完成除颤后,操作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根据患者的状况,采取适当的复苏措施,如CPR(心肺复苏术)和呼吸道管理。
总结:除颤仪是一种关键的医疗设备,正确操作和设置除颤能量对于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心肺复苏及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方法的培训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如果不及时采取紧急的措施,患者将面临生命危险。
心肺复苏术(CPR)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一些常见的急救措施,它们可以在急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恢复心率和呼吸功能。
本培训将详细介绍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心肺复苏术(CPR)的基本原理和步骤1.心肺复苏术(CPR)的基本原理:- CPR是一种手动控制的急救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时恢复心脏的泵血功能。
- CPR通过人工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的循环和氧气供应。
2. CPR的步骤:a.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喊叫患者的名字并轻拍他们的肩膀,如果没有反应,立即求助。
b.呼叫急救电话: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让其他人拨打。
c.开始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将手掌放在他们的胸骨上,屈起手指,使胸骨下沉约5厘米,按压节奏为每分钟至少100-120次。
d.进行人工呼吸:将头后仰,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嘴对嘴进行呼吸。
每次呼吸持续1-2秒,注意胸部起伏。
e.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来或患者苏醒。
第二部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方法1.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基本原理:- AED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可以通过电击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 AED会分析患者的心脏节律,并在需要时提供电击。
2. AED的使用方法:a.确认患者是否需要除颤:确定患者没有反应、没有正常呼吸和脉搏时,即需要除颤。
b.确保患者安全:将患者平放在干燥的地面上,远离水源和金属物体。
c.打开AED:按下开关打开AED,并按照屏幕或声音指示进行操作。
d.脱掉患者的衣物:确保患者的胸部干燥和裸露,以便AED电极贴在皮肤上。
e.贴上电极:根据AED的指示,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
一个电极贴在右上胸部,另一个贴在左下腹部。
f.分析心脏节律:AED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脏节律,确保安全才会提供电击。
g.进行电击:如果AED建议进行电击,确保没有人接触患者,然后按下电击按钮进行电击。
电除颤:病人出现室颤,将除颤仪推至病人床前.记录当前时间,将病人平卧位置于硬板床上,解开衣裤和腰带,病人皮肤无破损,没有安装心脏起搏器,摘掉病人身上的金属物品.打开除颤仪,拿下电极板,均匀涂上导电糊,调整为非同步直流电复律状态,根据医嘱选择能量为15 0j,充电,充电时间为十秒,充电完成,所有人员离开床旁,双手同时放电,未恢复窦性心律,根据医嘱调整能量为2 0 0 焦耳,充电,充电时间为10秒,所有人员离开床旁,放电,用纱布将病人身体擦拭干净并检查有无皮肤电灼伤,为病人穿好衣服,关上除颤仪,用温开水将导电板擦拭干净,整理用物.记录开机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操作者关机时间.早期使用电除颤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室颤及无脉性室速时先做电除颤.心脏停搏及无脉性电活动时先做心肺复苏. 除颤就是让足够的外加瞬间电流使所有的心肌细胞在同一时间先除极然后同时复极.注意事项:1电极与皮肤应该紧密接触.2两个电极应距离十厘米以上3若病人配有起搏器,出厂电极不能放置在起搏器上,心底部除颤电极距离起搏器的距离应大于8厘米4电击后不应耽搁时间去检查心律应立即恢复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再次分析心律必要时再次电击5放电前提醒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和床.心肺复苏:用物:手电筒简易呼吸囊盛有纱布的治疗碗弯盘治疗盘准备好用物,端着治疗盘,面对考官微笑,放好用物,自我介绍(站在患者脚跟)"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的,我即将进行的操作是心肺复苏,用物准备齐全,请问可以开始了吗""操作开始,现场环境安全"(立正环顾四周,弓步,左手扶住后颈部不离手,右手拍肩部并呼喊患者,轻拍肩部眼睛斜望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先生先生你怎么了,患者无意识"右手拿表看时间并口述"现在时间是,快来人哪,快推除颤仪和急救车进行羟基并通知医生,将患者置于硬板床上,患者身体无扭曲,"(解开衣服和腰带,触摸颈动脉搏动数七秒钟)"未触及患者颈动脉搏动,进行胸外按压"(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或沿肋骨下缘上滑至剑突,剑突上两横指,按压30次,按压时保证手肘部向外翻,肩膀手肘手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与患者纵轴垂直,身体尽量往前倾,频率为0 1 0 0 2胸廓充分回弹,手掌不离开按压部位,边按边观察患者面色)"观察患者口腔有无活动义齿,清除口腔分泌物/ /(五指分开,慢慢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纱布包裹手指,手伸入患者口腔中掏出分泌物,纱布扔入弯盘,看是否清理干净,将头摆正,至患者头侧,准备氧气)/连接氧气,氧流量8至1 0升每分,开放气道/ (EC手法,捏呼吸囊2次,开放气道时使下颌与地面呈直角,用力过度呈钝角是错误的,右手按住额头不动,给氧捏呼吸囊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一分钟10到12次,吸呼比为1: 1量太大容易造成胃部胀气经过五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首先判断颈动脉搏动,手法计数同上)"触及患者颈动脉搏动,如未触及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有条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患者出现自主呼吸,瞳孔由大变小,有眼球搏动,存在对光反射,口唇面色甲床由发绀变为红晕,肌张力增加,患者复苏成功,现在时刻等待进行下一步生命支持"(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穿扣好衣服,将呼吸囊转为备用状态,整理用物,观察瞳孔时一定要在瞳孔处定一下,不要一扫而过,起身站至患者脚跟处,鞠躬)"操作完毕"。
使用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除颤仪已经成为现代心肺复苏的关键设备。
除颤仪是一种用电击来使心脏恢复正常跳动的设备,它为抢救心跳骤停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那么除颤仪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步,确认心跳骤停
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需要确认患者已经出现了心跳骤停的症状。
心跳骤停包括没有呼吸、没有脉搏、没有意识等。
这时候需要进行急救,而使用除颤仪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二步,准备好除颤仪
将除颤仪放在患者身边,开启除颤仪,然后将电极连接到除颤仪上,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将两个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胸部。
然后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设置除颤仪的电流大小。
第三步,准备好患者
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需要将患者准备好。
首先,需要将患者的衣服和胸部上的物品全部取下。
然后擦干患者胸部的水分和汗水,避免影响电极的粘贴贴度。
第四步,执行除颤
按下除颤仪上的按钮,等待仪器提示说“清除所有人员”,确认
无人员在患者周围,才能按下确认键进行电击除颤。
如果有人员在周围,需要大声喊叫,让大家远离。
第五步,观察效果
进行除颤后,观察患者身体的反应,看是否出现心跳等正常症状。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则需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等其他的急救措施。
总结:使用除颤仪需要确认心跳骤停、准备好除颤仪和患者,按
照说明书进行除颤并观察效果。
在使用除颤仪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确保周围没有人员干扰。
同时,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需要接受相关
培训和训练,以确保操作正确。
心肺复苏机及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本文介绍了心肺复苏机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分为准备和操作过程两个部分,评分标准包括全面评估和专项评估。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查、心肺复苏和定位,以及给氧和除颤等步骤。
在评分标准中,需要注意操作者的仪表举止和反应灵敏程度,以及患者的姿势和环境的安全与整洁。
操作流程在准备阶段,需要将心肺复苏机主机及配件取出,并将氧气管与中心供氧连接。
调整氧气输入压力在0.35~0.45Mpa (3.5~4.5Kg/cm)范围内。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将背板置于患者背部,顶端平患者肩部。
将机柱底板插入背板中,手托按压垫直至活塞顶部与“”刻度线平齐。
将按压垫平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处。
确定壁柱后方指示的按压深度参考值,并将控制键1按下由STOP转向RUN。
顺时针转动控制键2,活塞下压直至达到臂柱后方指示的按压深度参考值。
观察心电监护仪,发现室颤时,需要准备除颤。
评分标准在评分标准中,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和专项评估。
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心电图导联和呼吸机管路等方面的评估。
专项评估包括患者瞳孔、胸廓有无起伏、大动脉波动情况和面色是否苍白或发绀等方面的评估。
操作者需要符合规范的仪表举止,反应灵敏并动作迅速。
需要使用心肺复苏机及相关附件、中心供氧装置、除颤仪、导电糊、纱块和听诊器等物品。
环境需要安全、整洁、安静,并按需保护患者私隐。
改写后的文章:本文介绍了心肺复苏机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分为准备和操作过程两个部分,评分标准包括全面评估和专项评估。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查、心肺复苏和定位,以及给氧和除颤等步骤。
在评分标准中,需要注意操作者的仪表举止和反应灵敏程度,以及患者的姿势和环境的安全与整洁。
在准备阶段,首先需要将心肺复苏机主机及配件取出,并将氧气管与中心供氧连接。
然后,调整氧气输入压力在0.35~0.45Mpa(3.5~4.5Kg/cm)范围内。
在操作过程中,将背板置于患者背部,顶端平患者肩部。
除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一、确认现场安全。
咱在做任何事之前,得先确保这个地方是安全的呀。
你想啊,如果周围有啥危险,比如说漏电啦,或者有东西随时可能砸下来,咱还没救人呢,自己可能就先搭进去了。
所以要快速地扫视一圈周围的环境,看看有没有啥危险因素。
如果是在马路上,那得小心过往的车辆;要是在室内,看看有没有着火或者漏电的情况。
二、判断意识和呼吸。
走到患者身边,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大声喊:“朋友,你怎么啦?”就像平常跟人打招呼一样。
如果没反应,那就得赶紧看看还有没有呼吸。
把耳朵凑近患者的口鼻,同时眼睛看向患者的胸部,看看有没有起伏,这个过程大概要5到10秒哦。
要是没呼吸或者呼吸很微弱,那可就不妙了,得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啦。
三、呼叫急救。
这时候可不能自己闷头干呀,要大声呼叫周围的人来帮忙。
比如说:“来人呐,这儿有人晕倒啦,快打120!”如果周围有懂得急救知识的人,那就更好了,让他们一起过来帮忙。
咱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候是有限的,人多力量大嘛。
四、胸外按压。
接下来就是很关键的胸外按压啦。
把患者放在一个平坦坚硬的地方,比如说地板上。
然后找到正确的按压位置,就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用一只手的掌根放在这个位置,另一只手叠放在上面,手指交叉,手臂伸直,就像要把力量都集中到手掌根一样。
然后开始按压,按压的深度要至少5厘米,但不能超过6厘米哦。
按压的频率要每分钟100到120次。
这时候就像给患者的心脏打节奏一样,“噗通噗通”,要有规律。
按压的时候,心里可以默默数着数,就像做游戏一样。
五、开放气道。
按压了一会儿之后,要给患者开放气道。
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看看嘴里有没有异物,比如假牙或者呕吐物啥的。
如果有,要小心地清理出来。
然后用一只手抬起患者的下巴,另一只手按住额头,把气道打开,就像给气道开了一扇大门,让空气能够顺利地进去。
六、人工呼吸。
气道打开了,就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啦。
捏住患者的鼻子,自己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紧地包住患者的嘴,慢慢地吹气,看到患者的胸部有起伏就可以了。
心肺复苏带除颤仪护士操作流程心肺复苏带除颤仪可是护士们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呢!咱们就来唠唠这个操作流程吧。
一、准备工作。
再看看周围环境安不安全,要是周围乱哄哄的,不利于操作不说,还可能耽误救人的大事呢。
病床周围的空间要足够大,方便护士施展手脚。
二、评估患者。
护士要赶紧判断患者的意识,拍拍患者的肩膀,大声喊喊名字,就像在叫醒一个睡懒觉的朋友一样,“朋友,你怎么啦?”要是没反应,再摸摸颈动脉搏动,同时看看胸廓有没有起伏,这就是在判断患者是不是心跳呼吸骤停了。
这一步可得快又准,每一秒都很宝贵呀。
三、启动急救系统。
一旦确定患者情况危急,就得马上叫人来帮忙啦。
就像在遇到大麻烦的时候喊小伙伴来一起解决一样。
按下呼叫铃,通知医生,还有其他的护士姐妹兄弟,大家一起上才能更有力量嘛。
四、胸外按压。
这可是心肺复苏的关键环节呢。
护士要把双手交叠,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然后用力地、有节奏地按压。
按压的深度要足够,就像给心脏这个小马达重新启动加油打气一样。
每次按压都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这就像给心脏一个休息和重新充盈的机会。
而且按压的频率也有要求,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就像跳舞要跟上音乐的节奏一样,每分钟大概100 120次呢。
五、连接除颤仪。
在按压的间隙,要迅速把除颤仪连接好。
把电极片按照正确的位置贴在患者身上,一个贴在右锁骨下方,一个贴在左乳头外侧。
这时候除颤仪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一样,准备大展身手啦。
六、分析心律。
除颤仪连接好之后,它就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啦。
护士这时候要盯着除颤仪的屏幕,就像盯着考试成绩一样紧张又期待。
要是除颤仪显示需要除颤,那就得赶紧行动起来。
七、除颤操作。
在除颤的时候,护士要大声喊“大家离床,我要除颤了”,就像在指挥一场战斗一样,让周围的人都离得远远的,确保安全。
然后按下除颤按钮,这一下就像是给心脏来一个强烈的电击疗法,希望能让心脏重新恢复正常跳动。
八、后续护理。
除颤完了可还没结束呢。
护士要继续进行胸外按压,然后观察患者的反应,看看心跳和呼吸有没有恢复。
除颤仪操作流程除颤仪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挽救生命的重要医疗设备,它可以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律失常,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正确、迅速地操作除颤仪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1、确认患者情况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首先要快速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和脉搏等生命体征,确定患者是否处于心脏骤停状态。
如果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且触摸不到脉搏,应立即启动急救程序并准备使用除颤仪。
2、呼叫支援在进行除颤操作的同时,要安排其他人呼叫急救团队,如医生、护士等,以获取更多的医疗支持。
3、准备除颤仪(1)检查除颤仪的电量是否充足,如果电量不足,应及时连接电源进行充电。
(2)确保除颤仪的各项功能正常,如心电监护、电击按钮等。
(3)选择合适的电极片或电极板。
一般来说,成人使用成人电极片或电极板,儿童则使用儿童专用的电极片或电极板。
4、患者体位将患者平放在硬板床上,解开患者的上衣,暴露胸部皮肤。
如果患者胸部有汗水或污垢,应使用干毛巾擦拭干净,以确保电极片或电极板能够良好地接触皮肤。
5、连接心电监护将除颤仪的心电监护导联与患者连接,以便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
二、操作步骤1、选择能量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一般来说,对于成人首次除颤,双向波选择 120-200J,单向波选择 360J。
如果首次除颤不成功,后续除颤的能量可以适当增加。
2、涂抹导电糊在电极片或电极板与患者皮肤接触的部位涂抹适量的导电糊,以减少皮肤电阻,提高电击效果,并防止皮肤灼伤。
如果没有导电糊,也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代替。
3、放置电极片或电极板(1)电极片放置法:将一个电极片放在患者的右锁骨下方,另一个电极片放在左乳头外侧,电极片的中心应位于腋中线上。
(2)电极板放置法:将一个电极板放在患者的心尖部(左乳头下方,胸部左侧),另一个电极板放在患者的胸骨右缘第 2-3 肋间。
4、确保周围人员安全在按下电击按钮之前,要大声呼喊“请大家离开”,确保除颤操作时周围人员没有接触患者、病床或与患者相连的任何设备,以避免触电危险。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正确记录电除颤记录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的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向心脏施加电击来重建正常的心律。
正确操作除颤仪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生还率。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并提供考核标准,以确保正确记录电除颤记录。
一、操作流程1. 准备阶段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首先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除颤仪的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并确认除颤仪的电量充足。
同时,还要检查电极贴片是否完整,电极线是否连接牢固。
如果电极贴片损坏或电极线松动,需要及时更换或调整。
2. 上机阶段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合适的位置上,通常分别粘贴在胸骨右缘和左锁骨中线上。
确保电极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空气或其他物体阻隔。
然后,将除颤仪连接到电极线上,打开除颤仪电源。
3. 分析心律除颤仪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的胸部和身体稳定,避免干扰除颤仪的正常工作。
当除颤仪发出指示时,需要按照指示进行相关操作。
4. 电击操作如果除颤仪建议进行电击治疗,就需要进行相应操作。
首先,确保患者及周围人员远离电源,避免触电危险。
然后,按下除颤按钮,使除颤仪释放电能进行电击。
在电击前,需要喊声“清除”来提醒周围人员远离。
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5. 后续处理电击后,除颤仪可能还会继续分析患者的心律,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根据指示进行后续处理,如心肺复苏等。
同时,及时记录电除颤记录,以供后续分析和参考。
二、考核标准为了确保除颤仪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除颤仪的操作流程有一定的考核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核标准:1. 设备准备考核检查操作人员是否能正确检查除颤仪的电源连接情况,是否能够判断除颤仪电量是否充足。
同时,也要考核其对电极贴片和电极线的检查和更换操作。
2. 电极贴片粘贴考核考核操作人员是否能够正确粘贴电极贴片,并确保电极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空气或其他物体阻隔。
电除颤:病人出现室颤,将除颤仪推至病人床前.记录当前时间,将病人平卧位置于硬板床上,解开衣裤和腰带,病人皮肤无破损,没有安装心脏起搏器,摘掉病人身上的金属物品.打开除颤仪,拿下电极板,均匀涂上导电糊,调整为非同步直流电复律状态,根据医嘱选择能量为150j,充电,充电时间为十秒,充电完成,所有人员离开床旁,双手同时放电,未恢复窦性心律,根据医嘱调整能量为200焦耳,充电,充电时间为10秒,所有人员离开床旁,放电,用纱布将病人身体擦拭干净并检查有无皮肤电灼伤,为病人穿好衣服,关上除颤仪,用温开水将导电板擦拭干净,整理用物.记录开机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操作者关机时间.
早期使用电除颤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室颤及无脉性室速时先做电除颤.心脏停搏及无脉性电活动时先做心肺复苏.除颤就是让足够的外加瞬间电流使所有的心肌细胞在同一时间先除极然后同时复极.
注意事项:1电极与皮肤应该紧密接触.2两个电极应距离十厘米以上3若病人配有起搏器,出厂电极不能放置在起搏器上,心底部除颤电极距离起搏器的距离应大于8厘米4电击后不应耽搁时间去检查心律应立即恢复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再次分析心律必要时再次电击5放电前提醒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和床.
心肺复苏:
用物:手电筒简易呼吸囊盛有纱布的治疗碗弯盘治疗盘
准备好用物,端着治疗盘,面对考官微笑,放好用物,自我介绍(站在患者脚跟)"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的,我即将进行的操作是
心肺复苏,用物准备齐全,请问可以开始了吗""操作开始,现场环境安全"(立正环顾四周,弓步,左手扶住后颈部不离手,右手拍肩部并呼喊患者,轻拍肩部眼睛斜望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先生先生你怎么了,患者无意识"右手拿表看时间并口述"现在时间是,快来人哪,快推除颤仪和急救车进行羟基并通知医生,将患者置于硬板床上,患者身体无扭曲,"(解开衣服和腰带,触摸颈动脉搏动数七秒钟)"未触及患者颈动脉搏动,进行胸外按压"(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或沿肋骨下缘上滑至剑突,剑突上两横指,按压30次,按压时保证手肘部向外翻,肩膀手肘手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与患者纵轴垂直,身体尽量往前倾,频率为01002胸廓充分回弹,手掌不离开按压部位,边按边观察患者面色)''观察患者口腔有无活动义齿,清除口腔分泌物''(五指分开,慢慢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纱布包裹手指,手伸入患者口腔中掏出分泌物,纱布扔入弯盘,看是否清理干净,将头摆正,至患者头侧,准备氧气)'连接氧气,氧流量8至10升每分,开放气道'(EC手法,捏呼吸囊2次,开放气道时使下颌与地面呈直角,用力过度呈钝角是错误的,右手按住额头不动,给氧捏呼吸囊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一分钟10到12次,吸呼比为1:1量太大容易造成胃部胀气经过五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首先判断颈动脉搏动,手法计数同上)"触及患者颈动脉搏动,如未触及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有条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患者出现自主呼吸,瞳孔由大变小,有眼球搏动,存在对光反射,口唇面色甲床由发绀变为红晕,肌张力增加,患者复苏成功,现在时刻等待进行下一步生命支持"(将
患者头偏向一侧,穿扣好衣服,将呼吸囊转为备用状态,整理用物,观察瞳孔时一定要在瞳孔处定一下,不要一扫而过,起身站至患者脚跟处,鞠躬)"操作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