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胶黏剂
- 格式:ppt
- 大小:516.00 KB
- 文档页数:88
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听上去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啊,它就是个能把东西黏得牢牢的“神奇药水”。
咱们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像是修修坏掉的家具,贴贴瓷砖,或者做点小手工。
这个胶粘剂的魅力就像是无形的超能力,让你在日常生活中变身为小工匠,别提多酷了。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神奇的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看看它是怎么一回事。
名字里的“双组份”就说明了这东西不止一个成分。
通常是分成两个小罐子,一个是“胶”,一个是“固化剂”。
你得把它们混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强大的黏合力。
说实话,这个过程就像在做个小实验,心里总是默默期待能创造出什么神奇的东西。
先把胶倒出来,再加上固化剂,搅一搅,立马就能感觉到浓浓的化学反应在发生。
这种感觉,就像是魔法师在施法,心里总有种“小心翼翼”的紧张感。
混合后,胶水的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得透明,有些变得略带一点颜色。
此时,趁它还没有干,就赶紧涂上去。
涂抹的过程简直是一种享受,感觉就像在给物品涂上了一层保护膜。
这时候千万要小心,别涂得太厚,不然可就成了“光头强”了。
反正最后的效果肯定让你大呼过瘾。
说到粘合力,那可是相当强大的。
聚氨酯胶的特点就是耐水、耐油、耐温度,跟万金油似的,什么都能粘。
有的人用它修复破损的鞋子,立马让鞋子焕发青春;还有人用它修补家具,真是“别具一番风味”。
如果你不小心把胶水滴在了手上,也别太紧张,用点儿洗手液轻松就能搞定。
不过,尽量避免这事儿,毕竟不想变成“粘粘小人”嘛!说到使用,真的有点小技巧。
比如说,在粘合之前,最好把表面清理干净,灰尘、油脂都要去掉。
想象一下,要是你在涂抹一层油漆之前不先打磨,那涂上去的效果绝对没那么漂亮。
把表面处理干净,胶水才能牢牢粘住,避免“反弹”的尴尬。
这个道理跟恋爱一样,基础打好了,才能让感情稳固。
聚氨酯胶的固化时间也得注意。
一般来说,混合后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全固化。
大概几小时到一天,具体情况得看环境温度和湿度。
这个时候,耐心就是你的最佳伙伴,别急于去碰它,给它一点时间。
聚氨酯胶粘剂生产工艺
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程、汽车制造、家具制造等领域。
下面是聚氨酯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1. 原材料准备
聚氨酯胶粘剂的主要原料包括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溶剂和助剂等。
首先,根据产品的配方要求,将所需的原材料准备齐全。
2. 预处理材料
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等原料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一般包括脱水、除杂、脱酸等工艺。
这些工艺的目的是去除原材料中的杂质,提高产品的质量。
3. 反应制备
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投入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和助剂等辅助材料。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等条件,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的时间和温度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确定。
4. 成品后处理
反应一定时间后,底物转变为聚氨酯聚合物。
将聚氨酯聚合物进行后处理,包括破碎、溶解和过滤等工艺。
这些工艺的目的是去除不溶物和杂质,使产品达到所需的纯度。
5. 配方调整
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对聚氨酯聚合物进行配方调整。
可以添
加柔软剂、增稠剂、增黏剂等助剂,调节产品的性能。
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产品的颜色和粘度等参数。
6. 包装和贮存
将调整好配方的聚氨酯胶粘剂进行包装和贮存。
常见的包装形式有桶装、袋装、管装等。
在贮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温度适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以上是聚氨酯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合理选用配方和工艺参数,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优异的聚氨酯胶粘剂产品。
填料对聚氨酯胶粘剂的影响
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常见的胶粘剂,由聚氨酯树脂与交联剂、稀释剂等组分配制而成。
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胶黏性好、耐化学性、抗紫外线性能优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
天航空、建筑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填料对聚氨酯胶粘剂的影响。
1. 填料类型
不同类型的填料对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常见的填料有纤维素纤维、
硼酸盐、硅酸盐、碳黑、金属填料等。
这些填料可以改善聚氨酯胶粘剂的强度、硬度、粘度、热稳定性等性能。
2. 填料含量
填料含量是影响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重要因素。
适量的填料添加可以增加聚氨酯胶粘
剂的强度,改善其抗剥离能力和抗冲击性能。
过高的填料含量可能会导致聚氨酯胶粘剂的
粘度增加,降低流动性,使得涂敷困难。
3. 填料粒径
填料的粒径大小对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般来说,较细的填料能够
增加聚氨酯胶粘剂的表面积,提高其粘接效果。
较小的填料粒径还有助于提高聚氨酯胶粘
剂的流动性和粘度。
4. 填料形状
5. 填料表面特性
填料对聚氨酯胶粘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选择合适的填料类型、填料含量、填料粒径、填料形状和填料表面特性,可以有效改善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提高其适用性和经济性。
不同应用领域对聚氨酯胶粘剂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和调整填料。
聚氨酯胶黏剂一、聚氨酯胶黏剂的特性【26】1、聚氨酯胶粘剂中含有强极性和化学活泼性的异氰酸酯基(-NCO)和氨酯基(-NHCOO-),与含有活泼氢的材料,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和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优良的化学粘合力。
而聚氨酯与被粘合材料之间产生的氢键作用使分子内力增强,会使粘合更加牢固。
2、调节聚氨酯树脂的配方可控制分子链中软段与硬段的比例以及结构,制成不同硬度和伸长率的胶粘剂。
其粘合层从柔性到刚性可任意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材料的粘接。
3、聚氨酯胶粘剂可加热固化也可室温固化。
粘合工艺简便,操作性能良好。
4、聚氨酯胶粘剂固化时一般没副反应产生,因此不易使粘合层产生缺陷。
5、多异氰酸酯胶粘剂能溶于几乎所有有机溶剂中,而且异氰酸酯的分子体积小,易扩散,因此多异氰酸酯胶粘剂能渗入被粘材料中,从而提高粘附力。
6、多异氰酸酯胶粘剂粘接橡胶和金属时,不但粘合牢固而且能使橡胶和金属之间形成软硬过渡层,因此这种粘合应力小,能产生更优良的耐疲劳性。
7、聚氨酯胶粘剂的低温和超低温性能超过所有其他类型的胶粘剂。
其粘合层可在-196℃(液氮温度),甚至在-253℃(液氢温度)下使用。
8、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水、耐油、耐溶剂、耐化学药品、耐臭氧以及耐细菌等性能。
然而,聚氨酯胶粘剂也有缺点,在高温高湿下易水解而降低粘合强度。
二、聚氨酯的结构目前复合薄膜用胶粘剂用量最大的是聚氨酯胶粘剂,90%以上的软包装袋用复合膜采用了聚氨酯胶粘剂【3】。
聚氨酯(PU)胶黏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的胶黏剂【1】。
与含有活泼氢的材料,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和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着优良的化学黏合力【2】。
聚氨酯树脂的结构对其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聚氨酯是一种由软硬段镶嵌而成的线性有机聚合物,其结构如下所示【3】:~软段~硬段~软段~硬段~软段~聚氨酯树脂的软段由一般由聚醚、聚酯等低聚物多元醇构成,这类多元醇的分子量通常约为600~3000。
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胶黏剂是一种具有良好粘接性和强度的胶黏剂。
它通常由聚醚、聚酯等多官能团的聚合物和异氰酸酯等单体组成。
聚氨酯胶黏剂广泛应用
于各种工业领域,如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
它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耐低温、耐候性好等特点。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聚氨酯胶黏剂
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在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中,主要包括材料配方、胶黏剂性能改进、应
用技术等方面。
首先,材料配方的研究是聚氨酯胶黏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优化配
方设计,可以改变胶黏剂的性能。
例如,可以使用不同的聚合物和单体,
以及添加剂等来调节黏结强度、硬度、柔韧性等性能。
其次,胶黏剂性能的改进也是研究的重点。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
变聚氨酯胶黏剂的分子结构,提高其耐热性、耐腐蚀性、耐候性等性能。
另一方面,通过添加改性剂、填充剂等来改善胶黏剂的性能。
例如,添加
纳米填料可以提高胶黏剂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此外,聚氨酯胶黏剂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研究中。
一方面,研究人员
通过开发新的黏结工艺和设备,提高胶黏剂的粘结效果。
另一方面,研究
人员也在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如医疗、电子等领域。
例如,聚氨酯胶黏剂
可以用于医疗器械的固定和修复,以及电子产品的保护和封装。
总的来说,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材料配方、胶黏剂性能
改进、应用技术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聚氨酯胶黏剂在各个领域
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聚氨酯胶黏剂将会有更大的发
展空间。
聚氨酯粘合剂原理
聚氨酯粘合剂是一种由聚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组成的两部分组合而成的胶黏剂。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由于聚氨酯与表面存在活性基团的物质(如木材、金属、塑料等)发生反应,形成具有很强粘合力的聚氨酯骨架结构。
聚氨酯粘合剂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异氰酸酯与聚酯多元醇发生缩聚反应,形成聚氨酯骨架结构。
此反应称为异氰酸酯聚合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一些副产物如二氰尿酸等。
2. 聚氨酯骨架结构中的氨基端与具有活性基团的表面物质(如羟基、胺基等)发生反应,形成氨基-基团键,从而将粘接材
料固定在一起。
3. 聚氨酯骨架结构中的异氰酸酯端基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形成异氰酸盐(含有尿素基团)。
这是聚氨酯粘合剂在固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以上反应步骤,聚氨酯粘合剂能够在粘接材料表面形成牢固的连接,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耐热性和耐化学性。
此外,聚氨酯粘合剂还能够填充粘接材料之间的微小间隙,提供更好的粘接效果。
聚氨脂胶粘剂聚氨脂胶粘剂主要由异氰酸酯、多元醇、含羟基的聚醚、聚酯和环氧树脂、填料、催化剂和溶剂组成。
▲溶剂:聚氨酯胶粘剂溶剂的选择除了溶解能力、挥发速度等外,还应考虑溶剂的含水量及保证溶剂不与-NCO基团反应,否则胶粘剂在贮存是会产生凝胶。
一般纯度在99.5%以上的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氯苯、二氯乙烷等可以单独或混合作为聚氨脂胶粘剂的溶剂。
另外,溶剂的极性也是必须考虑的。
在异氰酸酯与羟基反应时,极性大的溶剂时反应变慢。
1.聚氨脂粘合剂-1组成重量份A组分A-2聚酯树脂(75%的乙酸乙酯)200B组分B-2多异氰酸酯100配置和固化:室温下24h或170℃下1h。
性能和用途:粘结各种金属、陶瓷、塑料等。
2.DOO-1胶组成重量份聚氨酯预聚体100碳酸钙40A-187(三羟基丙烷/丁二醇=1:1) 1.5配置和固化:室温。
性能和用途:用于低温粘结。
3.JQ-2组成重量份24’聚酯(即乙二酸苯二甲酸酐和甘油缩合物) 12,4-甲苯二异氰酸酯 1水泥(400#) 1丙酮 1配置和固化:依次称量,混合均匀。
适用期:常温下2h;固化:压力0.2MPa,105±5℃下4h.性能和用途:粘接铝合金常温抗剪强度≥1.5MPa。
4.聚氨脂粘合剂-4组成重量份聚酯聚氨脂预聚体100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20丙酮100配置和固化:1.涂胶:牛皮面涂胶酸3~5次,每10min,尼龙面涂胶1次晾10min后粘合。
2.固化:压力为0.1~0.25MPa,80℃下4~6h。
性能和用途:主要用于牛皮和尼龙粘接。
制造尼龙夹心牛皮机带。
5.半干性粘弹性密封胶组成重量份聚酯型聚氨酯树脂100磷酸三苯酯 1陶土75丙酮80配置和固化:依次称量,混合均匀。
半干性,不固化。
6.环氧-聚氨脂混胶组成重量份甲:E-51环氧树脂1002-乙基-4-甲基咪唑 4乙:241聚酯1002,4-甲苯二异氰酸酯8.5丙:铝粉甲:乙:丙=60:40:1配置和固化:将上述甲、乙分别配好后,再与丙混合。
聚的胶粘剂。
聚氨酯胶粘剂分为多异氰酸酯和聚氨酯两大类。
聚氨酯胶粘剂应用到包装印刷制品上,其工艺的经济性、安全性、对环境的无污染性等优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随着全世界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聚氨酯胶粘剂应用到包装印刷制品上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环保型的聚氨酯胶粘剂在包装印刷行业中迅速发展。
一、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中高档胶粘剂,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冲击性、耐化学品性、耐磨性,最重要的是它的耐低温性。
对多种材料有吸附和化学粘合作用,不仅可粘接多孔材料,也可粘接表面光洁材料,用途十分广泛。
聚氨酯胶粘剂粘结力强,大多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中不含N C O 基团,但存在氨酯键、脲键、醚键、离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文/洪欣如水10,异丙醇5.5,碳酸钙5,流平剂0.5,成膜剂0.5,增稠剂0.5(此处的数据都为质量分数(%))。
刮样图片如图:从左到右的油墨刮样使用的P P C 型聚氨酯乳液的硬段含量分别为30/35/40/45。
图 不同硬段含量的P P C 型聚氨酯乳液制成的水性油墨刮样效果图由表3数据表明,随着P P C 型聚氨酯体系硬段含量的增加,合成的水性油墨墨膜的光泽度稍有下降,主要原因是随着体系中硬段含量的增加,乳液粒径随之增大,造成表面效果慢慢变差,所以光泽度有轻微下降。
P P C 多元醇本身耐水解性能很好,因此水性油墨的耐水性没有出现异常,干燥速度变化不大;由于四种乳液固含量一样,溶剂的挥发与乳胶堆积成膜方式一样,因此干燥速度快慢差距不明显。
而平滑度先变差后变好,这里可能和油墨配方、刮样条件有关系,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三、结论将P P C 水性聚氨酯应用于水性油墨的制备,得到水性油墨的耐水性、耐醇性和耐碱性都能满足印刷适性要求,解决了水性油墨耐水性差这一难题。
P P C 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中和度、D M P A 及硬段含量对P P C 型水性聚氨酯油墨性能的影响具体如下:①当P P C -P U D 乳液的中和度从70%增加到110%时,随着中和度的增加,水性聚氨酯油墨墨膜的光泽度逐渐降低,耐水性均无异常;油墨干燥速度更快,细度先变小,后变大;油墨墨膜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及应用变宝网10月26日讯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能够大范围使用的胶黏剂,对于塑料、泡沫、玻璃、金属类的都有很强化学粘结力,今天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下聚氨酯胶粘剂。
一、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高性能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1)耐水、耐介质性好。
(2)粘接强度高,初粘力大。
(3)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4)耐冻融,耐较高温度。
(5)干燥速度较快,低环境温度下成膜性良好。
(6)施工工艺佳。
要达到以上几点,除合成高性能水性聚氨酯外,配膜助剂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原料主要是低聚物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
低聚物多元醇通常分为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两类,由聚醚多元醇制得的预聚体有良好的水解稳定性,较好的柔韧性和延伸性,且耐低温性能好;而聚酯多元醇型预聚体内聚力大,粘接强度高。
二、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1)按反应组成分类按反应组成可分为多异氰酸酯胶黏剂、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胶黏剂、含羟基聚氨酯胶黏剂和聚氨酯树脂胶黏剂。
(2)按用途与特性分类按用途与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型胶黏剂、食品包装用胶黏剂、鞋用胶黏剂、纸塑复合用胶黏剂、建筑用胶黏剂、结构用胶黏剂、超低温用胶黏剂、发泡型胶黏剂、厌氧型胶黏剂、导电性胶黏剂、热熔型胶黏剂、压敏型胶黏剂、封闭型胶黏剂、水性胶黏剂以及密封胶黏剂等。
三、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多样性为许多粘接难题都准备了解决的方法,且特别适用于其他类型胶粘剂不能粘接或粘接有困难的地方。
此外,聚氨酯胶粘剂还具有韧性可调节、粘合工艺简便、极佳的耐低温性能以及优良的稳定性等等特性。
正是由于聚氨酯胶粘剂这种优良的粘接性能和对多种基材的粘接适应性,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国内外近年来成为发展最快的胶粘剂。
1、汽车用聚氨酯胶粘剂新型汽车结构中引入大量的轻质金属、复合材料和塑料,造成汽车用胶粘剂和密封胶持续增长。
在汽车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聚氨酯胶粘剂主要有装配挡风玻璃用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密封胶;粘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片状模塑复合材料的结构胶粘剂、内装件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水性聚氨酯胶等。
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
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是一种常见的胶黏剂,它由聚氨酯树脂、溶剂、填料和助剂等组成。
这种胶黏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家具等领域。
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树脂,它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耐久性。
聚氨酯树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耐热性和耐候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中的溶剂可以使聚氨酯树脂变得更加流动,从而更容易涂布和粘接。
填料和助剂可以改善胶黏剂的性能,如增加粘度、提高粘接强度、改善流变性等。
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建筑领域,它可以用于粘接墙体、地板、天花板等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耐候性。
在汽车领域,它可以用于粘接车身、车窗、车顶等部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候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它可以用于粘接飞机、卫星等部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耐化学性。
在电子领域,它可以用于粘接电路板、显示屏等部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在家具领域,它可以用于粘接家具、地板等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水性。
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是一种优异的胶黏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产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聚氨酯胶黏剂一、聚氨酯胶黏剂的特性【26】1、聚氨酯胶粘剂中含有强极性和化学活泼性的异氰酸酯基(-NCO)和氨酯基(-NHCOO-),与含有活泼氢的材料,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和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优良的化学粘合力。
而聚氨酯与被粘合材料之间产生的氢键作用使分子内力增强,会使粘合更加牢固。
2、调节聚氨酯树脂的配方可控制分子链中软段与硬段的比例以及结构,制成不同硬度和伸长率的胶粘剂。
其粘合层从柔性到刚性可任意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材料的粘接。
3、聚氨酯胶粘剂可加热固化也可室温固化。
粘合工艺简便,操作性能良好。
4、聚氨酯胶粘剂固化时一般没副反应产生,因此不易使粘合层产生缺陷。
5、多异氰酸酯胶粘剂能溶于几乎所有有机溶剂中,而且异氰酸酯的分子体积小,易扩散,因此多异氰酸酯胶粘剂能渗入被粘材料中,从而提高粘附力。
6、多异氰酸酯胶粘剂粘接橡胶和金属时,不但粘合牢固而且能使橡胶和金属之间形成软硬过渡层,因此这种粘合应力小,能产生更优良的耐疲劳性。
7、聚氨酯胶粘剂的低温和超低温性能超过所有其他类型的胶粘剂。
其粘合层可在-196℃(液氮温度),甚至在-253℃(液氢温度)下使用。
8、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水、耐油、耐溶剂、耐化学药品、耐臭氧以及耐细菌等性能。
然而,聚氨酯胶粘剂也有缺点,在高温高湿下易水解而降低粘合强度。
二、聚氨酯的结构目前复合薄膜用胶粘剂用量最大的是聚氨酯胶粘剂,90%以上的软包装袋用复合膜采用了聚氨酯胶粘剂【3】。
聚氨酯(PU)胶黏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的胶黏剂【1】。
与含有活泼氢的材料,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和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着优良的化学黏合力【2】。
聚氨酯树脂的结构对其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聚氨酯是一种由软硬段镶嵌而成的线性有机聚合物,其结构如下所示【3】:~软段~硬段~软段~硬段~软段~聚氨酯树脂的软段由一般由聚醚、聚酯等低聚物多元醇构成,这类多元醇的分子量通常约为 60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