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江南春部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18
《江南春》古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继续运用习得的“品词析句想画面”的方法,读懂诗中意,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抓住关键词语“莺啼、烟雨”等词,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3.结合古诗中的画面并联系上下文,领悟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体会古诗中的“想象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诵读、想象等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熟读成诵。
难点:诵读古诗,结合古诗中的画面并联系上下文,体会古诗中的“想象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按照预习单的要求预习,并且完成预习单。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人杜牧。
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
2.抽查预习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春意盎然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诗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背诵出《咏柳》《春晓》《清明》《鸟鸣涧》等古诗,)2.说说赞美春天的词语。
3.导入诗题:春天姹紫嫣红,春天鸟语花香,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赞美春天。
我们今天就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
(板书:江南春)4.解题:同学们,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学情预设:“这首诗是描写江南的春天。
”“我感受到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
”)5.过渡: 同学们理解得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杜牧笔下的江南春景。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指导朗读古诗。
⑴指导读正确,读顺畅江南春。
⑵指导读出节奏和韵味。
①课件出示全诗,范读。
(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自由练习读,指名读,评议后全体同学齐读,引导欣赏把节奏韵律读出来。
指名读,师生评议。
师生齐读,读出诗歌的韵味。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三)品读诗句,想象画面,感悟诗境1.理解前两句⑴学生自读,感悟诗歌描述的景象。
《江南春》教案设计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20.7.27.2.202021:1521:15:24Jul-2021:15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日2020年7月2日星期四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21:157.2.202021:157.2.202021:1521:15:247.2.202021:157.2.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7.2.20207.2.202021:1521:1521:15:2421:15:24
5、三军可夺帅也。
Thursday, July 2, 2020July 20Thursday, July 2, 20207/2/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9时15分9时15分2-Jul-207.2.2020
7、人生就是学校。
20.7.220.7.220.7.2。
2020年
7月2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七月二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
21:1521:15:247.2.2020Thursday, July 2, 2020
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
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江南春》优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江南春》,背诵并默写《江南春》。
2.了解古诗通过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能背一首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吗?《春晓》《村居》《咏柳》《惠崇春江晚景》等。
2.古代诗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许多赞美四季美景的诗。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江南春。
4.解题。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
(课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5.了解作者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
读准生字“郭”的读音。
“莺”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注释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
(2)同桌互相说说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1.课件出示古诗。
2.指名读,齐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
(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烟雨)4.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绘。
(1)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
(2)第三、四句: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5.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6.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江南春》读写结合改写《江南春》在辽阔无垠的江南上,黄莺与绿叶一同舞蹈,百合与春风一起歌唱。
瞧!柳树被春姑娘打扮得更漂亮了,它们在微风中舒展这枝叶,还摆动着婀娜的身姿呢!春天有许多花儿都开了,如: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迎春花……都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这些花儿们发出了沁人心脾的香味,引来了一群小蜜蜂,它们在花中辛勤的工作;也引来一大群蝴蝶,它们在花中翩翩起舞。
如果你累了,可能就会闻到一股浓浓的酒香味。
你顺着酒香走过去,过了一座山就可以看到一张张酒旗在风中飞扬,悠闲而自在。
这时你在里边喝上几杯,就会觉得心情舒畅了许多。
如果这时外面下起了毛毛细雨,你就会觉得雨中的景色更加迷人。
小镇上被笼罩了一层薄烟,向远方望去,你就会看到许多的寺庙,你偶尔还会听见几声钟鸣呢!江南的春天,真是个迷人的地方!二、《江南春》杜牧简介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
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
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
工行草书。
《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
”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
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
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原文及教案【原文】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_____________注释①《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簸]颠簸。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_____________注释①[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③[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④[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_____________注释①[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退居钟山(在今南京)时的邻居。
②[苔]青苔。
③[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④[排闼]推开门。
闼:小门。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诗词。
2.学习通过自读诗文,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验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3.在整合阅读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导语激情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
(预设: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去看看黄河,去游览江南,去呼吸一下乡村田园的新鲜空气好吗?)【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祖国山水图和激情的语言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1.自由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导语】古诗一般指古体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送阅读参考。
【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_____________注释①《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簸]颠簸。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_____________注释①[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③[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④[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_____________注释①[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退居钟山(在今南京)时的邻居。
②[苔]青苔。
③[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④[排闼]推开门。
闼:小门。
【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浪淘沙》知识点鉴赏1、诗的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特点。
“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的蜿蜒曲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
2、后两句借用牛郎与织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一直到牛郎织女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的豪迈气概。
课文主题:《浪淘沙》通过描写黄河大浪淘沙之势,并借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发奋向上的情怀。
《江南春》知识点鉴赏1、一、二句写的是晴天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