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林肯纪念碑(详细图片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878.00 KB
- 文档页数:13
亚伯拉罕·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上的演说背景知识:1863年11月19日,正值美国内战中葛底斯堡战役结束后四个半月,林肯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的葛底斯堡国家公墓(Gettysburg National Cemetery)揭幕式中发表是之演说,哀悼在长达5个半月的葛底斯堡之役中阵亡的将士。
林肯的演讲于当天第二顺位发表,修辞细腻周密,其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
出乎意料的是,尽管这场演说名垂青史,声震寰宇,其确切之措辞却颇受争议。
五份已知的演说稿,与当时新闻报导中的誊抄本,于若干细节上彼此互异。
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 (on Nov.19,1863)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up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Now, we are en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 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 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 can long endure. 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at war. 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 as a final resting-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at Nation might live. 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看看华盛顿之五背景音乐天堂在华盛顿心脏地区受人关注的,还有二战、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这三场战争的纪念碑。
在这三场战争中,美国死了几十万人,是美国历史上死得最多的。
这三场战争是两种不同性质。
尽管他们抹杀了这种区别,不论是为国捐躯还是为侵略政策卖命,都加以纪念,但对战争中死去的士兵来说,他们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面对这些纪念碑,在怀念亡灵的同时,回顾战争结局带来的后果,引发人们对战争和和平、过去的噩梦和今日的世界,以至未来生活的无穷思考,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在上空俯瞰美国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碑(The National World War Two Memorial)。
二战纪念碑坐落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倒影池之间的主轴线上。
二战纪念碑是个花岗岩建筑群,1993年国会批准决定兴建,2001年动工,建成于2004年,耗资1.75亿美元、占地7英亩。
整个纪念馆是一个下沉的椭圆形广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古代露天圆形剧场。
它由一个广场、一个有喷泉的中央水池“彩虹池”、两面“自由墙”、两个方亭和56根花岗岩石柱共同组成,一个庄重肃穆的纪念堂!在面向华盛顿纪念碑的那一面,参观者沿着一个个草地台阶拾阶而下就可以进入纪念碑的中心。
这是纪念碑中央的有喷泉的水池——“彩虹池”中央的彩虹池中央喷水池和一侧的自由墙——一个方亭和28根纪念石柱另一侧的自由墙每一根花岗岩柱子代表着在二战期间美国的一个州或者一个海外领土。
每根石柱的前后两面都有一个铜质花环。
花岗岩柱子的下端刻有它所代表的州或者海外领土的名字。
花岗岩柱子和铜质花环两个方亭代表两大战场:这是代表太平洋战场的方亭。
每个方亭里面各有三只巨大的铜质美国雄鹰举起了象征胜利的花冠。
这是另一端代表大西洋战场的方亭。
“自由墙”,上面刻着4000颗金星,每一颗星代表着在二战中牺牲的100位美国人。
进入纪念碑的中心,沿途可以看到反映美国在二战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经历的浅浮雕。
基于记录历史,缅怀先烈的考虑,经过十年建设,2004年5月29日正式揭幕,成为华盛顿的一个新景观。
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这座宏伟的建筑是为了纪念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亚伯拉罕·林肯而建立的。
林肯纪念堂位于国家广场的西端,是一座希腊神殿风格的建筑,由白色大理石构成,庄严而壮观。
当你走进纪念堂的大门,你会被一个巨大的林肯雕像所吸引。
这座12米高的雕像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林肯总统的威严和智慧。
在纪念堂内部,你会发现一个巨大的圆顶,上面刻有林肯的名言和重要事件。
这个空间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让人不禁沉思。
每年许多人都会来到这里,向这位伟大的领袖致敬,并反省我们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如果你对美国历史感兴趣,林肯纪念堂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景点。
它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林肯总统的伟大,还提醒我们珍惜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
希望你们在林肯纪念堂度过愉快的时光!谢谢!。
公共艺术之美国越战纪念碑作者:刘宫佐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3期公共艺术的核心理念是“公共性”,在公共空间内创作的作品反映了现代大众人群对于个体心理索取或者社会诉求的载体,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公共艺术正朝着多元化、呼吁时代鲜明记忆的方向而不断发展着。
位于美国华盛顿中心区,坐落于林肯纪念堂几百米处的宪法小树林里,两端分别延伸至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用黑色的花岗岩石砌成长 500 英尺的“v”字形碑墙,按照阵亡日期为顺序镌刻逝者姓名,用于纪念越战中阵亡的美军士兵。
与传统的纪念碑不同,它本应该拔地而起,雄伟挺立,而设计者却反其道而行之,使它陷入地下,渐渐的使它向中心升高。
这一碑林的建立立刻就引发热议,但从公共艺术的角度来看,却不失为是人们表现情感并与之发生共鸣的典范之作,最终也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从公共艺术的特点来看,首先;越战纪念碑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性的实体,它实际上更是一个由公共性所构成的行为和观念空间。
它符合公共艺术的核心理念“公共性”。
从建设之初,美国国会通过设计竞赛的方式征集方案,鼓励社会公众群体广泛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对于公共领域的设计和使用,使他们能以自己的切实感受来表达,最后采用了来之耶鲁大学建筑专业21 岁的华裔学生林璎的设计方案。
其次:建造位置的选择是公共领域空间与私人领域融合的表现,在位于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的中心公园建设,直接使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界线消失。
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作为一个和私人领域相分离的特定领域在中世纪中期的封建社会是不存在的。
统治阶层从等级制度中走出来发展为公共权力,劳动阶层在城市企业和某些乡村阶层中扎根而发展成为“市民社会”。
人们热衷于聚集在一起讨论各种各样的艺术问题。
越战纪念碑静静的坐落在小树林中,每当闲暇之余,总会有目光聚集于此,面向全面公众开放。
从公共艺术的特点来看,越战纪念碑以其独特的“V”字形构造,与周围的绿树草地相协调,形成一种安静深沉的的场景,通体黑色的花岗岩雕刻而成,与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相呼应,旨在呼吁民众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美式建筑文化一世界贸易中心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1973年—2001年9月11日)在纽约曼哈顿岛西南端,为美国纽约的地标之一,西临哈德逊河。
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9·11事件中倒塌。
由两座并立的塔式摩天楼、4幢7层办公楼和1幢22层的旅馆组成,建于1962—1976年。
业主是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港务局。
设计人是美籍日裔建筑师M·雅马萨基(Minoru Yamasaki,日本名为山崎实)。
世界贸易中心曾为世界上最高的双塔,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二自由女神像三帝国大厦帝国大厦(英语:Empire State Building),是位于美国纽约市的一栋著名的摩天大楼,共有102层,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设计,1930年动工,1931年落成,只用了410天,它的名字来源于纽约州的别称帝国州(Empire State),所以英文原意实际上是“纽约州大厦”,而“帝国州大厦”是以英文字面意思直接翻译之译法,但因此帝国大厦的译法已广泛流传,故沿用至今。
四布鲁克林大桥纽约的布鲁克林大桥横跨纽约东河,连接着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1883年5月24日正式交付使用。
大桥全长1834米,桥身由上万根钢索吊离水面41米,是当年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落成时被认为是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后的第八大奇迹,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全世界7个划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
在这座大桥庆祝百年华诞时,美国曾发行1枚20美分面值的邮票来纪念,展现了大桥的雄姿和风采。
美国近代诗人哈特·克雷恩还专门为它写过一首长诗,诗名就叫《桥》。
五太空针塔太空针塔是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一座主要地标,位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市中心区。
其兴建因于1962年世界博览会,当时约有每日20,000人次利用电梯登塔;该届博览会共有230万参观者。
华盛顿著名的建筑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简介:纪念堂位于在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马克河东岸上,与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相望,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它被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为纪念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培根设计。
建筑特征:整座建筑呈长方形,长约58 米,宽约36米,高约25米。
是一座仿古希腊巴特农神庙式的大理石构建的古典建筑。
36根白色的大理石圆形廊柱环绕着纪念堂,象征林肯任总统时所拥有的36个州。
每个廊柱的横楣上分别刻有这些州的州名。
美国国家二战纪念碑简介:整个纪念馆呈一个下沉的椭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湖,左右两旁56根花岗岩柱子,每一根代表着在二战期间美国的一个州或者一个海外领土。
建筑特征:沿草地台阶拾阶而下可以抵达纪念馆的中心,纪念馆的两个方向都建有一个拱形塔楼,塔楼里面各有三只巨大的铜质美国雄鹰举起了象征胜利的花冠。
在弯曲的“自由墙”上刻有4000颗金星,每一颗星都代表着在二战中牺牲的100位美国人。
华盛顿纪念碑简介:华盛顿纪念碑是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的,它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在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的轴线上,由建筑师米尔斯设计。
建筑特征:纪念碑是一座大理石方尖碑,呈正方形、底部宽22.4米、高169米,内部中空,有50层铁梯,也有70秒到顶端的高速电梯,在顶部可通过小窗可以眺望华盛顿全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
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纪念碑的四周则是碧草如茵的大草坪,是集会和游行的绝佳场所。
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简介: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中段的宪法大道上,是一座长方形的五层楼高白色大理石建筑。
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是在1876年美国建国一百周年纪念博览会展品基础上建立的。
20大人文地标:一部美国建国史1、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一个小岛--自由岛上,自从1886年落成以来,她手持火炬,矗立在纽约港入口处,日夜守望着这座大都会,迎来了自19世纪末以来到美国定居的千百万移民。
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1984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由女神由法国人民捐款,作为法国政府送给美国政府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
由法国著名雕塑家巴托尔迪历时10年艰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
女神的外貌设计来源于雕塑家的母亲,而女神高举火炬的右手则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为蓝本。
女神像的形体以巴特尔迪后来的妻子为原型创作,面容则取自他的母亲。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为93米,重200多吨,是金属铸造,置于一座混凝土制的台基上。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所戴头冠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五大洋的七道尖芒。
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一本封面刻有《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日期“1776年7月4日”字样的法律典籍,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
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并揭幕。
雕像锻铁的内部结构是由后来建造了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
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约瑟夫·普利策筹集10万美金建成的。
1924年自由女神像被宣布为美国国家纪念地。
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马克河东岸上,与国会山庄和华盛顿纪念碑联成一直线。
林肯纪念堂为纪念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
总统林肯是最受尊敬的美国总统之一,人民不会忘记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解放奴隶和维护美国统一。
林肯纪念堂是一座通体用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
1915年2月12日,于林肯的生日时破土动工,1922年5月30日竣工。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雕像全球最著名的雕塑以下就是当今最受欢迎的10个雕像︰△ 葡萄牙里斯本:发现者纪念碑(The Padrao dos Descobrimentos)发现者纪念碑是葡萄牙纪念15至16世纪航海时代的一个纪念碑,也是里斯本其中一个著名地标。
发现者纪念碑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Lisbon),邻近塔霍河(Tagus River)的河口,始建于1940年。
在15-16世纪的大探险时代,有过数不完的船隻,从这裡出航,驶入未知的航程。
这座纪念碑上,展示32位事蹟显赫的葡萄牙籍发现者。
△ 美国华府:林肯雕像(Abraham Lincoln Statue)美国华盛顿特区,有许多的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纪念碑和纪念馆,但是其中以丹尼尔·切斯特(Daniel Chester, 1850-1931)所完成的林肯雕像,被公认为是近几十中年最好的一座。
林肯纪念馆兴建案于1911年核淮,1922年完工。
其主厅的林肯雕像(座像),于1920年完工,1922年揭幕。
△ 中国香港:天坛大佛(Tian Tan Buddha)香港的天坛大佛是一座位于香港大屿山宝莲寺前木鱼峰上的释迦牟尼佛像,座落于海拔520米的昂坪。
天坛大佛位于香港大屿山宝莲寺前木鱼峰上,于1993年落成。
这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户外青铜座佛,重250公吨,仅次于台湾高雄市佛光大佛。
△ 巴西里约:救世基督像(Christ the Redeemer)救世基督像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基督雕像,位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
基督像落成于1931年,总高38米,站立在里约热内卢国家森林公园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山顶,俯瞰着整个城市。
救世基督像为保罗?兰德沃斯基(Paul Landowski,1875-1961)所设计,座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于1931年落成,总高39.6公尺,站立在里约热内卢国家森林公园中高710公尺的科科瓦多(Corcovado)山顶,俯瞰著整个城市。
美国著名雕塑家:伦道夫作者:仰望星空《战士国家纪念碑》(Soldiers National Monument)。
《战士国家纪念碑》(Soldiers National Monument)。
《战士国家纪念碑》(Soldiers National Monument)。
这座国立战争纪念碑,位于美国内战时期的主要战役之一,著名的葛底斯堡战役的战场所在地,葛底斯堡国家公墓(Gettysburg National Cemetery)。
这座纪念碑的作者伦道夫-罗杰斯(Randolph Rogers,1825-1892)生于美国纽约。
他和美国早期的大部分艺术家一样没有上过学。
1848年,23岁的伦道夫-罗杰斯前往意大利学习雕塑,后来在意大利罗马开设了一个工作室,在意大利生活和工作,直到1892年去世。
1853年,他完成了第一个大型雕塑《路得拾麦穗》(Ruth Gleaning),这个题材来自旧约即希伯来《圣经》。
这件作品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他总共复制了30多件《路得拾麦穗》并开始出名。
他的作品,现在大多数收藏在美国的各个博物馆,或者属于美国各级政府机构的定制作品。
《路得拾麦穗》(Ruth Gleaning)。
这是希伯来《圣经》的“路得记”(Book of Ruth)的故事,路得是以色列国王大卫的曾祖母。
根据希伯来《圣经》:路得(Ruth)和波阿斯(Boaz)的儿子是俄备得(Obed),俄备得的儿子是耶西(Jesse),耶西的儿子是大卫(David):以色列的国王。
这位贤惠温柔的美女路得是摩押人(Moab)。
波阿斯是摩西带出埃及的12个支派之一,犹大(Judah)支派的后裔。
左图:《路得在波阿斯的麦田里》(Ruth in Boaz's Field),右图:《路得,和(路得的儿子)俄备得》(Ruth,Naomi and Obed)。
Naomi是路得的前夫的婆婆。
埃及的象形文字至今无法解读,所以,希伯来人的家谱《圣经》成为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记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