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图示例
- 格式:doc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0
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7P32: 2.9.2P23: 2.2 P25: 2.3P34: 2.9.3模型构造多使用脚本语言、基于现有基础代码库、UI工具制作,制作过程一般不会考虑性能、稳定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迭代-递增生命周期模型递增也是软件工程的一个固有特性P27P26: 2.5P28P29P30 2.7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8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以人为本我相信没有比面对面交流更高效的沟通渠道了•尊重和信任激发个人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个体的潜能。
•基于互相信任的前提,敏捷提倡自治的全功能团队。
在工作形式上,整个团队平时坐在一起工作,从物理空间上创造了更加便捷面对面的沟通机会。
•要摒弃这种重流程和重工具,提倡轻量级流程和轻量级工具,而这些流程和工具又在促进个体交互。
比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使用Trello、Jira、Keynote等工具。
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价值导向为客户交付可工作的软件是我们的核心目标•我们应该尽早交付可进行端到端测试的代码,该目标决定了我们不应该花过多精力在面面俱到的文档上。
•但这不代表我们要抵制任何文档。
实践证明,轻量级的文档策略有助于团队高质量交付可工作的软件。
•在开发过程中,交互设计原型也是一种轻量级文档,交互设计师交付可以尽早地跟团队和客户进行确认验收的核心业务场景的原型,快速收集反馈。
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客户团队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真正想要的价值•让客户也作为团队的一分子,跟客户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取代敌对的谈判关系。
•需求的变化往往来自客户,让客户参与进来可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尽早的发现变化,从而尽早采取解决方案。
软件工程中的图软件工程导论中一般把软件的开发分为八个阶段:1.问题定义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总体设计(概要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和单元测试7.综合测试8.软件维护下面我们就说说各个阶段中与图的难解难分。
1. 问题定义问题定义阶段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义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户要实现哪些功能。
2.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是看是否有一种使其在最小的代价,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个阶段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图形工具。
2.1 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一种传统工具。
它是表达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数据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它是物理数据流图而不是程序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形象的呈现了软件的功能,即使不懂软件的人也可以轻松的看懂,可以说它是软件设计师与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
2.2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如果说系统流程图能让用户更好的明白系统的功能,那么数据流图则让用户更加明白系统的工作原理。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数据流图的使用例子:2.3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就是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可以说就是对上面提到的数据流图中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软件的分析与设计阶段方便我们查阅不甚了解的数据的描述信息。
3.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主要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
比如用户对系统的要求,确定目标系统所有的功能,确定系统运行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系统性能要求,出错处理要求,接口需求,验证软件需求等等。
3.1 E-R图E-r图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用户的数据要求用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
3.2 状态转换图状态转换图说白了就是系统的行为建模,就是通过描述系统的状态以及引起状态变化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将系统运行时详细的状态变化呈现给用户。
软件开发项目生命周期及参与角色
软件开发项目中,有几种常见的生命周期模型,如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原型开发、倒V模型等。
不同生命周期的应用要根据项目所处的环境而定。
在本文中,将以倒V模型为例进行说明。
倒V模型按软件生命周期共分为10个阶段,分别为:需求搜集;需求分析;系统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组件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
示例图如下:
图十:软件生命周期-倒V型图
从上图中可以出倒V型图中的左边活务与右边活务是有着一种对应关系,也即左边的输出为右边的输入条件。
从投入产出角度来分析,左边为投入,右边为产出。
整个过程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模型图。
项目组织结构的设置,首先依赖于软件项目各阶段的活动类型及参与人员。
下面就将各阶段的主要活动,及所需角色归类如下:
表二:软件开发周期与角色对照表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软件开发中不同角色分工是不一样的。
对于一个软件开发项目来说,前四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总体架构师CSA一般都要参加,在第四、五、六阶段一般程序员参加较多,在后面测试阶段测试员参加较多。
从整体来看PM和CSA是项目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在项目前和项目收尾时都有参加。
这也正体现了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头和收尾是两个控制重点。
另外,项目经理要要按不同阶段适时运用人员,恰当掌握用人标准。
一般来说,软件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技术人员的参与情况是不一样的。
下图是典型的软件开发人员参与情况曲线:。
软件工程中的图软件工程导论中一般把软件的开发分为八个阶段:1.问题定义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总体设计(概要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和单元测试7.综合测试8.软件维护下面我们就说说各个阶段中与图的难解难分。
1. 问题定义问题定义阶段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义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户要实现哪些功能。
2.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是看是否有一种使其在最小的代价,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个阶段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图形工具。
2.1 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一种传统工具。
它是表达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数据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它是物理数据流图而不是程序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形象的呈现了软件的功能,即使不懂软件的人也可以轻松的看懂,可以说它是软件设计师与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
2.2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如果说系统流程图能让用户更好的明白系统的功能,那么数据流图则让用户更加明白系统的工作原理。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数据流图的使用例子:2.3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就是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可以说就是对上面提到的数据流图中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软件的分析与设计阶段方便我们查阅不甚了解的数据的描述信息。
3.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主要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
比如用户对系统的要求,确定目标系统所有的功能,确定系统运行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系统性能要求,出错处理要求,接口需求,验证软件需求等等。
3.1 E-R图E-r图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用户的数据要求用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
3.2 状态转换图状态转换图说白了就是系统的行为建模,就是通过描述系统的状态以及引起状态变化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将系统运行时详细的状态变化呈现给用户。
软件工程中的图软件工程导论中一般把软件的开发分为八个阶段:1.问题定义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总体设计(概要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和单元测试7.综合测试8.软件维护下面我们就说说各个阶段中与图的难解难分。
1. 问题定义问题定义阶段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义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户要实现哪些功能。
2.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是看是否有一种使其在最小的代价,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个阶段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图形工具。
2.1 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一种传统工具。
它是表达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数据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它是物理数据流图而不是程序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形象的呈现了软件的功能,即使不懂软件的人也可以轻松的看懂,可以说它是软件设计师与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
2.2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如果说系统流程图能让用户更好的明白系统的功能,那么数据流图则让用户更加明白系统的工作原理。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数据流图的使用例子:2.3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就是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可以说就是对上面提到的数据流图中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软件的分析与设计阶段方便我们查阅不甚了解的数据的描述信息。
3.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主要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
比如用户对系统的要求,确定目标系统所有的功能,确定系统运行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系统性能要求,出错处理要求,接口需求,验证软件需求等等。
3.1 E-R图E-r图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用户的数据要求用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
3.2 状态转换图状态转换图说白了就是系统的行为建模,就是通过描述系统的状态以及引起状态变化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将系统运行时详细的状态变化呈现给用户。
软件⼯程及⽣命周期1.什么是软件⼯程 软件⼯作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程序编写,⽽是扩展到整个软件⽣命的周期, 如软件的基本概念形成、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安装部署、运⾏维护,直到软件被跟新或替换新版本。
软件⼯程还包括很多技术性管理⼯作,例如过程管理、产品管理、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在这些⽅⾯也逐步建⽴起了标准和规范。
2.软件⽣命周期软件的⽣命周期可以分为6个阶段如图⽰: 计划:此阶段是软件开发⽅与需求⽅共同讨论,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标及其可⾏性。
需求分析:在确定软件开发可⾏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详细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阶段做得好,将为整个软件开发项⽬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唯⼀不变的是变化本⾝",同样需求也是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变化和深⼊的,因此我们必须制定需求变更计划来应付这种变化,以保护整个项⽬的顺利进⾏。
设计:此阶段主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设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
软件设计⼀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好的软件设计将为软件程序编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码:此阶段是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换成计算机可运⾏的程序代码。
在程序编码中必须要制定统⼀,符合标准的编写规范。
以保证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提⾼程序的运⾏效率。
软件测试: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发现软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整个测试过程分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以及系统测试三个阶段进⾏。
测试的⽅法主要有⽩盒测试和⿊盒测试两种。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建⽴详细的测试计划并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测试,以减少测试的随意性。
运⾏维护:软件维护是软件⽣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
在软件开发完成并投⼊使⽤后,由于多⽅⾯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户的要求。
要延续软件的使⽤寿命,就必须对软件进⾏维护。
软件的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
3.软件⼯程的研究领域 软件⼯程研究的领域涉及软件的⽅⽅⾯⾯。
.
软件工程中的图
软件工程导论中一般把软件的开发分为八个阶段:1.问题定义2 .可行性研究
需求分析3.总体设计(概要设计)4.5.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6.综合测试7. .软件维护8
下面我们就说说各个阶段中与图的难解难分。
. 问题定义1
问题定义阶段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义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户要实现哪些功
能。
可行性研究2.
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是看是否有一种使其在最小的代价,
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个阶段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图形工具。
系统流程图 2.1
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一种传统工具。
它是表达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
系统流程图形象的呈现了而不是对数据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它是物理数据流图而不是程序流程图。
.
.
软件的功能,即使不懂软件的人也可以轻松的看懂,可以说它是软件设计师与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
2.2 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是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如果说系统流程图能让用户更好的明白系统的功能,那么数据流图则让用户更加明白系统的工作原理。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
.
数据流图的使用例子:
2.3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就是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可以说就是对上面提到的数据流图中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数
据字典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软件的分析与设计阶段方便我们查阅不甚了解的数据的描述信息。
.
.
. 3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
比如用户对系统的要求,确定目标系统所有的功能,确
定系统运行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系统性能要求,出错处理要求,接口需求,验证软件需求等等。
图3.1 E-R 图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用户的数据要求用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
E-r
状态转换图3.2
就是通过描述系统的状态以及引起状态变化的事件来表状态转换图说白了就是系统的行为建模,示系统的行为,将系统运行时详细的状态变化呈现给用户。
.
.
3.3 层次方框图
层次方框图像用户呈现的是数据的层次结构。
3.4 用例图
.
.
图3.5 IPO
图是输入、处理和输出图的简称,它清楚的描述了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数据之间的关IPO 系。
. 4总体设计.
.
需求分析阶段已经确定了系统要做什么的问题,而总体设计就是要弄明白怎么做的问题,总体设计的目的就是从宏观上概括的说系统应该怎样实现,具体一点就是要明确系统有哪些模块组成,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1 层次图
层次图是用来描述软件的层次结构的。
4.2 HIPO图
HIPO图= 层次图+输入+处理+输出
.
.
4.3 结构图
结构图和层次图类似,都是描述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
4.4 类图
.
.
4.5 对象图.
.
包图4.6
4.7 状态图. .
活动图4.8
4.9 顺序图. .
协作图4.10
4.11 构件图. .
4.12 配置图
详细设计5.
要对系详细设计阶段就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要确定怎样具体的详细的实现系统所要求的功能,统进行精确的描述。
5.1 程序流程图.
.
程序流程图是对程序控制流程的直观描述。
.
.
5.2 盒图
出于要有种不允许违背结构设计精神图形工具考虑Nassi和shneiderman提出了盒图又称为N—S图。
5.3 问题分析PAD图
PAD图就是用二维树形结构图来表示程序的控制流。
.
.
编码和单元测试6.
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主要是对详细设计阶段的详细描述给以具体的实现和模块的测试。
7. 综合测试
综合测试包括对系统的各个组件和功能的测试,要求覆盖软件系统的各个功能点,并根据被测软件的需求测试软件的性能、易用性等方面的内容,达到对软件全方面测试的目的。
7.1测试用例
.
.
. .
. 软件维护8软件维护主要任务是指软件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最后的一个阶段,也是最长的一个阶段,修改根据需求变化或硬件环境的变化对应用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改,修改时应充分利用源程序。
后要填写程序改登记表,并在程序变更通知书上写明新旧程序的不同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