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花的学校
- 格式:doc
- 大小:129.54 KB
- 文档页数:11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设想】认识本文的生字,会写13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裳2.交流、识记生字。
(1)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2)换偏旁记忆的字:慌——荒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放假互相能够猜出扬起双臂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润湿:潮湿润泽。
(2)荒野: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的地方。
(3)狂欢:纵情的欢乐。
(4)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部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部分(3-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部分(7-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篇二【教学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 花的学校(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荒、笛”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13个字,会写“阵雨、荒野”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3.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词句的意思。
4.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荒、笛”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13个字,会写“阵雨、荒野”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字词,分类积累。
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出示图片,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花朵图片,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花儿怎么样?老师告诉你们,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
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学校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花的学校》。
(板书课题:花的学校)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资料袋”的内容,介绍作者。
【设计意图】从图片入手,简单直接,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简要介绍作者,使学生对泰戈尔有初步的认识,丰富文学素养。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画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3)在书中标注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
2.朗读词句,交流反馈。
(1)认读生字新词。
①出示词语:荒野风笛跳舞狂欢罚站衣裳猜出扬起双臂能够互相放假落下②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教师正音。
重点强调:注意读准平舌音“猜”,翘舌音“裳”,后鼻音“荒、狂、扬”。
“假”是个多音字,本文读“jià”,组词为“放假”,还有一个读音是“jiǎ”,组词为“真假”;组词并造句:假(jiǎ)如,中秋节不放假(jià)怎么办?你如何识记这些生字?加一加:“艹+洛=落”“⺮+由=笛”“犭+王=狂”。
2 花的学校【教材分析】《花的学校》本文选自泰戈尔最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课文以孩子的口吻向妈妈讲述自己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
《花的学校》是一篇优美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裳”等生字,会写“荒、舞、够、臂”等字,理解“润湿”“碰触”“狂欢”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3.会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这句诗吗?你知道这句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泰戈尔,印度著名的诗人。
(课文后面有资料袋,生可自主积累)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他的另一首优美的诗歌——《花的学校》。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师出示生字卡片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裳2.交流、识记生字。
师出示田字格,引生认真观察并牢记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A.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青——猜B.换偏旁记忆的字:汤——扬汪——狂劈——臂C.注意这些字的结构:“落”是上下结构,草字头要写宽点;“舞、猜、臂”字横画较多,要注意书写均匀。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润湿、荒野、口笛、狂欢、簌簌地、衣裳、双臂、急急忙忙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荒野:宽广平坦的地方簌簌:文中是指风吹物体等的声音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思考本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想象了哪些事物,它们是什么样的表现?教师相机指导。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花的学校》课文原文小蝴蝶去了一所花的学校,这所学校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名字。
在花的学校,小蝴蝶不仅认识了许许多多的花,还学到了很多有关花的知识。
小蝴蝶先来到了玫瑰花的教室。
玫瑰花对小蝴蝶说,“我是一种重要的观赏花卉,我的花形娇美、花香浓郁,人们非常喜欢我。
”接着,小蝴蝶又到了报春花的教室,报春花告诉小蝴蝶:“我是一种早春开花的花卉,我的花形美丽,十分吸引人,人们常把我当做春天的使者。
”小蝴蝶还去了不少花的教室,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特点。
在这所花的学校里,小蝴蝶获得了丰富的花卉知识,并且结识了许多朋友。
知识点词语解释•观赏:欣赏、观看。
•浓郁:味道浓烈或气味浓厚。
•使者:表达某种思想或者宣传某种事物的人或物。
人物特点小蝴蝶: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爱好广泛,勇敢而可爱。
各种花:各具特色,有自己的名字、特点和故事。
教案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花的学校》。
•学习花卉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花卉的特点和故事。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美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花卉的特点和故事。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思考。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教学过程1. 热身•让学生观看图片,感受花卉的美丽。
2. 学习课文•课前先播放一段关于花卉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花卉的基本知识。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3. 讨论学习•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收获,鼓励学生从花卉的角度去思考。
4.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花卉的书籍,加深对花卉的了解和认识。
5. 总结•教师与学生交流本次学习的感受和体会,着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以花卉为主题,绘制一张花卉介绍图。
•阅读一篇关于花卉的文章,并写一篇读后感。
结语通过学习本次课文《花的学校》,学生不仅了解了各种花卉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花的学校》说课稿(一)一、说教材《花的学校》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散文诗,作者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
教学目标包括认识本文的生字,会写指定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段,同时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二、说学情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1、理解《花的学校》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2、通过朗读、讨论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理解拟人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以及其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花的学校》中的主题思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理解拟人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及其所营造的奇妙世界。
难点:理解拟人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及其所营造的奇妙世界。
五、说教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课文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2、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分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由回答,说话练习: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3、展示绘画,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4、学生活动: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分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谈谈自己的理解。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七、说板书设计花孩子冲出来美丽、活泼、可爱。
八、说教学反思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因而教学重点可以放在感情朗读课文上。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课件出示)(2 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板书:2 花的学校)3.齐读课题。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1.我们先来看看第2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多音字“假”的读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 ”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 ”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指名读预习任务。
2.“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
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对本单元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三、检查预习,进行闯关大家认真预习了这些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大家比一比,看一看你能闯过几关?得到几颗星?(课件出示)第一关:汉字大本营。
2 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1.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
课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 花的学校
跳舞 狂欢
花孩子 跑出来美丽、活泼、可爱、向上 急急忙忙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增加表象,扩展想象空间。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手段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
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
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再如:“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
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大量的、单一的阅读材料简单重复,而需要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等途径,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
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加强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 鼓励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多角度思考。
一个人被肯定,受到别人的欣赏,其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想象力被老师肯定,其心情更是高兴无比。
不管这些学生的天分与潜质如何,只要能给他们予以适当的肯定,利用表扬、鼓励或婉言的引导的语言,再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等体态,可以激起学生的想象、兴趣,他就会以愉快的心情主动地展开想象力,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时展开想象的有效手段。
不足之处:
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上语文课。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花的学校》节选自泰戈尔《新月集》。
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作者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出花儿们的美丽、活泼、可爱、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
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泰戈尔名言
1.如果错过太阳时你留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2.你看不见你的真相,你所看见的是你的影子。
3.不要因为你自己没胃口,而去责怪你的食物。
4.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禽兽是喧闹的,空中的飞鸟是歌唱着的;但是人类却兼有了海里的沉默、地上的喧闹与空中的音乐。
5.群星不怕显得像萤火虫那样。
6.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给你执灯的人,他是坚韧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7.小草啊,你的足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
8.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他欺骗我们。
9.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10.尘土受到损辱,却以他的花朵来报答。
【其他资料】
雨天
作者:泰戈尔翻译:郑振铎
乌云很快地集拢在森林的黝黑的边缘上。
孩上,不要出去呀!
湖边的一行棕树,向暝暗的天空撞着头;羽毛零乱的乌鸦,静悄悄地栖在罗望子的枝上,河的东岸正被乌沉沉的暝色所侵袭。
我们的牛系在篱上,高声鸣叫。
孩子,在这里等着,等我先把牛牵进牛棚里去。
许多人都挤在池水泛溢的田间,捉那从泛溢的池中逃出来的鱼儿,雨水成了小河,流过狭街,好像一个嬉笑的孩子从他妈妈那里跑开,故意要恼她一样。
听呀,有人在浅滩上喊船夫呢。
孩子,天色暝暗了,渡头的摆渡船已经停了。
天空好像是在滂沱的雨上快跑着;河里的水喧叫而且暴躁;妇人们早已拿着汲满了水的水罐,从恒河畔匆匆地回家了。
夜里用的灯,一定要预备好。
孩子,不要出去呀!
到市场去的大道已没有人走,到河边去的小路又很滑。
风在竹林里咆哮着,挣扎着,好像一只落在网中的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