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俄国史
- 格式:ppt
- 大小:10.09 MB
- 文档页数:6
中考总复习国别史专题复习:俄国史专题复习九下第2课俄国的改革()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资源的匮乏B. 人口的众多C. 农奴制的阻碍D. 教育的落后()2.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A. 彼得一世B. 查理二世C. 亚历山大二世D. 拿破仑()3. 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A 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 农奴主实行的封建制度改革C. 农奴制的强化D. 政策调整()4.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这说明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 解放农奴B. 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C. 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D. 加强沙皇专制()5.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九下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1.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冬宫,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鸣响了进攻的号炮,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殿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
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640 英国伦敦 B.1775 北美来克星顿 C.1789 法国巴黎 D.1917 俄国彼得格勒()2.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是A.马克思主义诞生 B.成立巴黎公社 C.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D.建立苏联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工人赤卫队攻占冬宫 3:列宁清扫地球 4:1921-1925年粮食产量()3.列宁:十月革命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片注释:列宁扫除了保皇党、资产阶级、地主、教会、白卫军)A.过去的残物仅指封建残余 B.过去的残物仅指资产阶级政权C.新途径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新途径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阿列克谢耶夫:文明演进与现代化进程是等量齐观、并行不悖的,20世纪世界文明进程的特点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被称为现代化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紧张过渡。
俄国专题楼德中学张慧一、考点分布主要考点:1861年改革、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五年计划、苏联解体、俄国割占中国领土。
每年中考此专题占比例较大,特别是1861年改革、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解体。
选择题较多。
二、知识体系根本原因根本目的年,改革者性质1、走向资本主义事件内容俄国。
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影响参与侵略中国的战争,割占中国领土平方公里2、列宁领导革命①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性质②革命:年,性质影响苏俄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背景时间领导人①政策内容影响苏联②苏联(全称)建立的时间。
时间实现工业化采取的措施重点效果③斯大林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时间标志特点,4. ①,(首次冲击)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苏联改革②性质年,实质俄罗斯5.苏联解体直接原因根本原因6.美苏争霸:苏联成立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7.俄国作家代表作列宁称他“俄国革命的镜子”三、中考链接 年份题型 分值 考点 2013年 选择题 4分 31题(1分):列夫托尔斯泰;33题(1分):新经济政策;36题(1分):斯大林模式;38题(1分):苏联解体非选择题 4分41(4)(1分):十月革命;43题(3分):1861年改革及内容 2014年 选择题 2分 34题(1分):1861年改革;36题(1分):新经济政策非选择题 3分41题(3)(1分):俄国枪占中国领土;43题(4)(1分):十月革命;42(4)(1分):五年计划的特点2015年 选择题 4分 34题(1分):新经济政策;36题(1分):斯大林模式特点36题(1分):十月革命;38题(1分):苏联解体非选择题 3分43题(2)(1分)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3)(1分)1861年改革(4)(1分)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方式 2016年预测 1861年改革、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十月革命 四、经典题目示例(2015年中考)1.有人分析苏俄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第十八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选择题1.[2017·青岛]《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2.[2017·苏州]《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
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B.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3.[2017·河南]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
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2017·内江]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B.十月革命中列宁没有亲自领导和指挥起义C.十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5.[2017·呼和浩特]列宁没有参与的革命或探索活动是( )A.俄国二月革命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制定新经济政策D.成立“苏联”6.[2017·泰安]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
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一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试要求),时代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
列宁和斯大林时期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
,时空坐标),重难点突破)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列宁的探索①经济上:推行新经济政策,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②政治上: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斯大林的探索①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②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农业集体化。
,中考考点动态),中考典例)【例1】(2017昆明中考第20题)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领导俄国人民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考查十月革命】A.列宁B.卡达尔C.卡斯特罗D.戈尔巴乔夫【解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是知识点的再认再现,材料提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判断是十月革命,领导十月革命的是列宁,故选A。
【答案】A【例2】(2017曲靖中考第19题)在一战的废墟上,一个新的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了。
与此相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考查十月革命】A.巴黎公社革命B.二月革命C.七月事件 D.十月革命【解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十月革命,与苏维埃俄国诞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十月革命,这里要区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故选D。
【答案】D,考点互动)1.(2017河南中考)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D )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2017怀化中考)2017年11月7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纪念日,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 A )A.列宁 B.斯大林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3.(2017南京中考)“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世界历史下册复习资料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列宁,十月革命的中心起义是彼得格勒起义,总指挥部是斯莫尔尼宫。
3、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叛乱,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
4、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政权?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⑤1918年从彼德格勒迁都到莫斯科。
⑥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5、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一、列宁时期1、新经济政策是实行的背景、目的、时间、领导人、内容、作用(意义)。
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目的: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时间:1921年领导人:列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意义: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产和生活的水平,维护苏维埃政权,指明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2、苏联成立: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
苏联的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的时候最初加入的共和国有:4个。
后来扩大到15个。
苏联成立的时候最初加入的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
二、斯大林时期3、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领导人、重点、作用(意义)。
时间:1928年-1937年,领导人:斯大林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作用: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国防力量也加强了。
4、苏联在农业方面实现农业集体化。
5、苏联新宪法时间、内容、作用:时间:1936年内容: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中考历史之俄国史复习提纲人物篇一、亚历山大二世:领导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二、列宁:1、1903年,创建布尔什维克党(苏联共产党前身);2、领导1905年革命。
3、领导1917年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
4、1918—1920年,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
5、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促使苏俄经济发展,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6、1922年,缔造了苏联。
三、斯大林:①带领苏联完成前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了工业化。
②领导苏联人民取得1941——1945年卫国战争的胜利。
③促使苏联形成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
四、赫鲁晓夫:最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但成效甚微。
五、戈尔巴乔夫: 1985年上台执政并推行改革未果,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
其享誉世界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视角:①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家:②列宁、罗斯福、邓小平作为改革家对比③戈尔巴乔夫与邓小平对比。
事件篇一、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的事件有:①1861年改革;②十月革命;③苏联解体。
二、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对比。
三、20世纪中外三次成功的改革。
启示:①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和革命,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②无论是进行社会革命还是经济建设,都必须立足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而不能生搬硬套固有的模式。
四、二战中苏军三大战役。
中俄关系篇一、中俄之间的恩怨古代:雅克萨之战1689年《尼布楚条约》近代仇怨: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及战后,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②19世纪70年代,侵占新疆伊犁地区——《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③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近代有益影响:①1917年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启迪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六:俄国发展史和中俄关系俄国发展史一、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二、俄国两次改革比较:三、一战前和一战中的俄国:1、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2、一战的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随即参战,一战爆发。
四、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充分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
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五、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不属于今年中考内容)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六、二战中俄国1、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1941年6月22日. 莫斯科保卫战2、《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参加国:美中苏英等26国地点:华盛顿5、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6、参加:波咨坦会议、雅尔塔会议七、冷战中的俄国:美苏争霸:八、苏联解体: 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标志苏联解体)。
九、多极化: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十、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于1961年成功地进行了宇宙飞船载人太空飞行.中俄关系1、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积极支持。
强迫清政府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2、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境出现危机。
4、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等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俄国(苏联、俄罗斯)专题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018·内蒙古通辽)16.(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材料三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
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9年到1941年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在此期间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治体制?(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苏德战场上发生的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是什么战役?为什么说该战役是转折点?材料一中的史实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有何关联?(4分)(3)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发生与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有何关联?(2分)16.(1)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形成了“斯大林模式”)(2)斯大林格勒战役;因为它终结了德国保持进攻的态势,使反法西斯同盟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
苏联成为强盛的工业国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物质条件。
(3)苏联解体;当时苏联严重的经济困难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2018·河北)29.探究问题(12分)材料苏联解体二十六年来,中国学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垮台的根源。
斯大林当政的最后几年,理论上的教条化、内外政策的僵化,即社会主义体制的僵化,实际上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斯大林之后的30年间,经济上,苏联早期高速的工业化,被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并最后停滞的衰落景象所取代;政治上,曾经被看作是解放者和人类希望的苏联社会主义,开始到处推行扩张、干涉他国他党内政的霸权主义;理论上,苏联早期马克思主义生气勃勃的局面,已经被远离实际、僵硬的死气沉沉的教条主义所取代。
俄国历史专题1、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的俄国分别经历了重大的历史事件,结合图示回答:(1)图示一所反映的事件是什么?领导人是谁?此事件的性质是什么?此事件的影响是什么?(2)图示二所反映的事件是什么?领导人是谁?此事件的性质是什么?此事件的影响是什么?2、材料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新时代的曙光”出现.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材料三: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里,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尤其不会忘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俄罗斯人民伸出友谊之手,为中国人民建设新国家提供了多方援助. ——胡锦涛(1)材料一中“新时代的曙光”的“新”指什么?(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在中俄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中,也出现过不和谐的事件。
在19世纪中期作为帮凶的俄国参加了哪场侵华战争?在此次事件中俄国的暴行是什么?随着20世纪钟声响起,俄国又参加了哪场侵华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哪一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4)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在哪场世界战争中得到了体现?当时两国人民共同的敌人是什么?为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都加入哪一组织?加入此组织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5)材料三中所说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俄罗斯人民为中国提供的多方援助是指什么?3、依据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人物回答相关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图一的人物被称为“农奴的解放者”,请问他是谁?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与他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使俄国走上了什么社会的发展之路?走上这条社会发展道路是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该事件有何局限性?(2)图二的人物领导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请问他是谁?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与他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使俄国走上了什么社会的发展之路?走上这条社会发展道路是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3)图三的人物是谁?他带领苏联人民取得了哪场战争的胜利?此人物在这场战争中参加的两次国际会议是什么?请写出在战争期间苏联与德国之间发生的三场著名战役。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一)俄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1861年的改革2、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3、掌握苏联发展的基本线索4、回顾一战、二战中俄国的相关知识5、掌握俄国近代的文学巨匠知识构建:(依照复习提纲复习课本)一、俄国1861年改革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间_________3、人物_______________4、内容:5、意义(评价):二、一战中的俄国:一战中俄国加入了(哪方)作战。
在年俄国退出了一战。
三、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___________的统治,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政权并存,_____________________掌握主要权利。
四、十月革命:1、时间:_____________ 2、地点:____________3、指挥部_____________4、领导人:_______________、5、结果: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7、经过三年国内战争,苏维埃政府到_____________年政权得到巩固。
8、十月革命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实施者_______、内容、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联建立时间:_________、全称:______________,首先加入苏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扩大到______个(二)斯大林时期的探索1、两个五年计划时间:_______________、重点是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时间:_________、标志:_________________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大林模式的含义(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二战中的苏联:1)苏德战争时间_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俄国近代史上的文学巨匠是__________________列宁称他为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苏联的改革和解体1、1953年,_______逝世,____________担任苏联领导人,开始在_____、______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