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抚远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21.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陈述自己家没有什么亲属、仆人的实情的句子是“,。
”(2)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比喻要守孝道的句子是“,。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认为,古人看各种风景,都有心得,其原因是“。
”(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为表明只有卓越超群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名传后世,举了很多历史人物的事例,其中举周文王和孔子的例子的两句是“;。
”(5)我们一般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三句话来概括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2.下面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可汗.. kè hán 瞋.目 chēn 床蓐. rù覆校.无疑 jiào /老校.退卒 xiàoB.拔擢. zhuó砧.板 zhēn 彘.肩 zhì剌谬. miào / 戮.力lùC.揾.泪 wèn 刀俎. jǔ玉玦. quē目眦.尽裂 zì / 恣.卒为暴 zìD.籼.稻 shān 车骑. jì盘桓. huán 责臣逋.慢bū / 吾未晡.食 bǔ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跨进新年,深圳正以勃勃英姿....,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B.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C.你除了你的善良的精神以外,身无长物....,我恭维了你又有什么好处呢?D.多情女子决不反弹琵琶....;我要是与他人共枕同衾,怎么对得起地下的先灵?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占便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世界上的大部分钱在他们手里的缘故,即他们占据着金融市场。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高二的学生在临近语文期中考试的时候,多做一些语文期中试题,可以查漏补缺并且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3题暗能量与宇宙宇宙至少还能再活300亿年左右。
美国科学家里斯于2004年2月公布这一研究结果时,将其称为一个“好消息”。
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里斯等科学家说,他们首次对宇宙中暗能量的持久性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测量,并得到上述结论。
里斯等人的研究显示,暗能量的特性似乎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宇宙可能会永远膨胀下去,而不是像一些科学家所预言的那样会走向“大分裂”和“大坍塌”。
上世纪20年代,埃德温•哈勃发现宇宙并非静止而是在膨胀。
1998年,科学家施密特通过超新星观测到宇宙在加速膨胀,他们用暗能量来解释这一现象。
暗能量据认为可以产生与引力相反的排斥力。
2003年7月23日,美国匹兹堡大学瑞安•斯克兰顿博士领导的一个多国科学家小组宣称,发现宇宙暗能量存在的证据。
观测还发现近73%的宇宙由暗能量组成,这种奇特的力量似乎正在使宇宙加速膨胀。
目前,关于暗能量的来源主要有两种理论。
一种观点认为,暗能量类似爱因斯坦曾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入能产生排斥力的“宇宙常数”,是一种从真空中弥漫出来的能量,不会随着时间改变,强度固定。
但也有科学家提出,暗能量与一种变化的动态能量场相关,能量场导致目前宇宙加速膨胀。
按照暗能量稳定存在的假设,宇宙将会永远加速膨胀下去。
而如果暗能量本身不稳定,那么宇宙有可能迎来动荡的末日。
比如有科学家认为,如果暗能量的排斥力超出爱因斯坦的预测,那么宇宙可能最终会走向“大分裂”,所有物质将在宇宙的急剧膨胀中被撕裂。
还有科学家预言,如果暗能量是可变的,那么暗能量也许有一天会突然发生跳转,由排斥变成将膨胀的宇宙往回拉,宇宙最后将在向心挤压下产生“大坍塌”。
黑龙江省校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网络文学是直面读者的文学,所写的内容与读者的生活紧密相关,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接地气、树正气、有情趣,它往往能拨动读者的情感之弦,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读者的内在潜能,激起读者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
表面上看,那些玄幻、穿越、架空历史等类型的网络小说所构筑的想象世界似乎离现实生活很远,但它离读者的情感其实很近。
它通过奇遇、金手指、开挂等途径让主人公由“废柴”变成可以“逆天”的世间强者,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会经历各种磨难,但会凭借过人的智慧、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闯过一道道关,其中还会有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故事,涉及团队精神、家国情怀、人生境界等精神层面的问题。
这样的故事带给读者的精神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它给读者以梦想,也强化了幸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帮助那些渐渐长大的青少年读者逐渐获得独立意识并找到自我。
在那些直面现实的作品中,很多作者都现身说法,以自己为原型来写作,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进小说,让读者获得参与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经验。
鲍鲸鲸的《失恋33天》、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曼陀罗天使的《七年之痒》等网络小说以切近现实生活的笔触,和读者一起面对生活难题,作者用生活智慧教会读者如何经营感情、事业、家庭,如何面对阶段性的人生困境,如何活得更精彩。
这些作品的理念是,小说是有用的,而不只是简单的消遣品。
它们洞明世事、通晓世故人情,能帮助读者提升认识生活的能力。
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的,读的人越多,作品产生的影响才会越大。
网络文学在面对读者群时,是自觉分类的,根据读者的需求“量身定制”,类似玄幻、历史、穿越、悬疑、游戏、职场、言情等作品的分类标签,针对的是不同读者的口味,这种分类细化的做法类似文化超市里陈列的各类文化产品。
读者在选择这些作品时,选择的是一种情调和趣味,粉丝读者群是通过趣味“扎堆”的,通过阅读中的互动,共同探讨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获得不同层面的精神生活体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B. 风和日丽C. 琴瑟和谐D. 息息相关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这与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B. 经过一夜的奋战,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C.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D. 小明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引人入胜,让人听后深受启发。
B.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C. 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D.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答案:A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的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B. “这个问题很难,我该怎么办?”他急切地问道。
C.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这次考试又取得了第一名。
D. 这本书很值得一读,我已经读了两遍了。
答案:B5. 下列各句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让人百读不厌。
B. 他的演讲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C. 这个方案经过反复讨论,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D.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这与他自己的努力分不开。
答案:D6. 下列各句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我昨天晚上看了一部电影,非常精彩。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C.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D.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答案:C7.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片湖水宛如一面明镜,映照着天空的云彩。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照亮了周围的人。
C. 那座山峦起伏,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
D. 他的歌声如夜莺般婉转动听,让人陶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狂傲(kuáng ào)芬芳(fēn fāng)纷繁(fēn fán)B. 炽热(chì rè)纷扰(fēn rǎo)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guī)C.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D. 骄傲(jiāo ào)混沌(hùn dùn)遥不可及(yáo bù kě j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刻苦努力。
B.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下周六的运动会推迟到下周日举行。
C. 我们要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D. 他的勇敢和智慧在这次救援行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雪花纷纷扬扬,像柳絮一样飘落。
B. 太阳升起来了,照亮了大地。
C. 花儿盛开,五彩斑斓,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D.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英勇事迹。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通过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佛法的崇敬。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以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起义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混沌(hùn)混乱(hùn)混账(hùn)B. 剔除(tī)拔除(bá)扫除(sǎo)C. 呼唤(hū)呼吸(hū)呼啸(hū)D. 塞外(sài)塞翁失马(sài)塞责(s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______之情。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答案1.D2.B3.C4.①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三个角度论述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法;②每部分采用总分结构,先明确民法典意义与作用,然后具体阐述。
5.①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民意;②在立法思想上,以人民为中心,以民为本,以民为上;③在立法体系上,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对人民群众形成了全面立体的保护;④在时代针对性上,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鼓励并保护人们惩恶扬善。
(答出3点得满分)6.B7.C8.①一方面,士兵身上有着一般的人性,他热爱家乡,爱自己的妻子、孩子和兄弟,渴望战争结束,回到家乡。
②另一方面,他深受法西斯思想毒害,认为杀人是结束战争的正确方式,以致冷酷残忍,泯灭了人性和良知。
(每点2分)9.①情节结构角度:婴儿是小说的中心故事展开的关键,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地下室内外两条线索,都是围绕婴儿的命运变化逐步展开并推进的。
②人物形象角度:婴儿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凭借。
女人伟大的母爱以及她的痛苦、挣扎和死亡,士兵的残暴冷酷和人性上的矛盾,都是通过他们对待婴儿的态度来体现的。
③揭示主题角度:婴儿是小说主旨的集中体现。
小说揭露战争的残酷、反省人性的残忍的主旨,主要是通过婴儿的悲惨命运具体形象地揭示出来的。
④艺术效果角度:设置悬念,牵引读者往下读。
(答出3点得满分)10.C11.C12.B13.(1)宋温舒抚摸着他的后背说:“这孩子真是治国的人才,遗憾的是我的哥哥见不到了。
”(2)内侍将他扶出来,太医前来诊视,前来探病抚问的人相继而来,太医把(宋湜)病重的情况上奏给皇帝。
14.亲临探视,允许他先回去并赐给被褥,派遣内侍护送沿途供帐。
参考译文:宋湜,字持正,京兆长安人。
曾祖父宋择,为牟平县令。
祖父宋赞,为万年县令。
父亲宋温故,为后晋天福年间进士,官至左补阙;他的弟弟宋温舒,也是进士,官至职方员外郎,兄弟当时都有名气。
一、基础知识(共30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惊悚(jīng sǒng)酝酿(yùn niàng)B. 奔腾(bēn téng)装扮(zhuāng bàn)振奋(zhèn fèn)C. 调整(tiáo zhěng)谨慎(jǐn shèn)沉默(chén mò)D. 恍若(huǎng ruò)蹒跚(pán shān)调和(tiáo 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感人,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气和爱的故事。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D. 这场演讲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
(副词)B. 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
(动词)C. 他的脾气很温和。
(形容词)D. 这座城市的环境很好。
(名词)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桥梁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B. 红梅傲雪,清香四溢。
C. 碧波荡漾,鱼跃鹰翔。
D. 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园春。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C.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D.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论证有力。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6-10题。
(共20分)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犹如一叶扁舟,承载着生命的奇迹。
从远古时代至今,地球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诞生、繁衍和消亡。
2021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Word版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4页至第8 页,答题纸第9 页至第10 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在答题纸第9 页左侧密封线内书写班级、姓名、准考证号。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的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一、基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蓦.(mù)然雉堞.(dié)载.(zǎi)人汤镬.(huò)B. 潜.(qián)能青苔.(tāi)驽.(nǔ)马怙恶不悛.(quān)C. 吞噬.(shì)窈.(yǎo)窕靛.(diàn)青什刹.(chà)海D. 挣.(zhēng)脱煞.(shà)白奢靡.(mǐ)旖.(yǐ)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诤友安详矍铄提纲挈领B. 愁怅刀疤蓬篙含辛茹苦C. 荒缪磨砺蟹螯山青水秀D. 荟粹蔓延泄密浮想联篇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朵桃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站立枝头,大胆地那娇小的花瓣,露出新鲜的浅笑,这寂静的世界顿时溢满了生气。
②他提出的问题很,小李一时答不上来,有些沉不住气了。
③他过分______了环境的影响,把它看成是主宰一切的东西。
A.伸展尖锐夸张 B.伸展尖利夸张C.舒展尖利夸大 D.舒展尖锐夸大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B.这款多功能的时尚手机,上市不到三个月,其价格从上市价5300元迅速降到4000元,降价幅度之大,令人汗颜....。
C.魏晋时期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文学专论,他的“文人相轻”之说,堪称不刊之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谨慎沉鱼落雁理屈词穷B. 奇迹源远流长举世无双C. 质朴气壮山河眼花缭乱D. 愉快满载而归难以置信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举办一次写作讲座。
B.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获得了金牌,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B. 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谦虚谨慎的态度仍然保持着。
C. 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谦虚谨慎的态度仍然保持。
D. 他取得很大的成绩,虽然谦虚谨慎的态度仍然保持。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觉得怎么样?”B.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觉得怎么样?”C.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觉得怎么样?”D.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觉得怎么样?”5. 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形容人为了某种目的,不顾个人安危。
B. 胸有成竹:形容做事有信心,有把握。
C. 水滴石穿:形容只要有恒心,就能克服困难。
D. 鹏程万里:形容前途无限美好。
6.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颠覆:彻底改变。
B. 突破:突破某个界限或难关。
C. 谦逊:谦虚、谦让。
D. 诚恳:真诚、诚恳。
7.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突破:突破某个界限或难关。
B. 沉着:冷静、镇定。
C. 稳健:稳重、踏实。
D. 灵活:机智、应变能力强。
8.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磅礴。
B. 眼花缭乱:形容景象繁杂。
C. 质朴:纯朴、朴实。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窃窃私语B. 妙笔生花振聋发聩C. 峰回路转毕恭毕敬D. 漠不关心胸有成竹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
B. 由于他的无私奉献,使得我们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C. 他的演讲博得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令人振奋。
D. 我对他的信任是基于他的诚实和勤奋。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成绩优异,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优异:非常好)B. 他性格豁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豁达:性格开朗,能容人)C. 他的讲话深入浅出,使大家受益匪浅。
(深入浅出:讲话内容深刻,但表达简单易懂)D. 他平时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成绩在前列)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B.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C.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D. 你看,那边的树上有只小鸟,正在欢快地歌唱。
5.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这首诗,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B.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从不骄傲自满。
C.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必须努力奋斗。
D. 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这些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6-8题。
①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英雄人物。
他们以崇高的品质、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才能,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
黑龙江省抚远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佳木斯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
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
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达到,而且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并无成效。
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
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
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
(),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
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
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产生对的向往。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目不识丁择善而从高山仰止名不副实B . 不学无术择善而从高山景行盛名难副C . 不学无术见贤思齐高山仰止盛名难副D . 目不识丁见贤思齐高山景行名不副实(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自己没有做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B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成,别人听着也等于对牛弹琴。
C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D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别人听着等于对牛弹琴,自己也没有做到。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B . 他规划的起点本来是“修身”C . 作为他规划的起点的“修身”D . “修身”作为他规划的起点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三下·武邑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中国北方的整片土地无法割裂,中国的发展,是从边陲整合于核心,并不呈现欧洲区域内的地区性差别。
商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包括文字系统、组织力量和工艺水平,都足够使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对各地地方性的文化发挥出相当程度的同化力量。
周代的封建制度,基本上是以贵族间的婚姻和合作,借着祖先崇拜和“天命”的观念,编织出的一个统治阶层的庞大网络。
这个过程继续进行了数百年,终于形成了周代中国上层文化同构性。
所谓“天下”,并不是真正的“普天之下”,只是不同封国城邑的居民,却还是认同于同一个文化大系统。
相对而言,虽然希腊霸权已经不在了,欧洲的泛希腊文化,也凌驾于各地的城市,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同构性。
不过,泛希腊文化的天下,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崩溃而瓦解,并没有机会继续加强一个大地区的政治统一。
而中国虽然有过春秋战国的列国形态,但由于中国文化同构性,中国自然而然会走向秦汉大一统的帝国。
西周的封建网络,经过春秋战国,逐渐转变成列国体制。
到了战国时代,那一个个国家本身的组织形态,已经非常接近欧洲近代史上的主权国家。
中国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和欧洲类似形态的出现,有将近两千年的落差。
中国列国体制,最后终于发展为秦汉帝国。
我们必须注意,到战国时代,虽然列国纷争,却隐隐中有一个“天下定于一”的观念,标志着中国地区会走向大一统的天下国家的发展方向。
相对而言,欧洲也有过罗马时代的统一。
不过,罗马帝国容许各地区的个别文化特色,它只是用武力凌驾各地的霸主。
欧洲真正的文化统一,还有待于基督教成立的公教秩序出现。
这一个公教秩序,使教权代替了帝国的皇权,也因此保存了欧洲族群林立的封建制度。
因此,在宗教改革以后,公教秩序崩溃,那些封君才得以发展出他们的主权国家。
欧洲内部长期的族群林立,却保留了欧洲文化的多样性。
不至于像中国一样,形成一个过度同构的单一文化。
中国的模式,可能相对减轻了内部的冲突,老百姓一一般会有比较长期的和平日子。
但是,同构性过高的社会,缺少许多可能的选择,面临变局时,缺乏弹性的调节。
欧洲内部的多姿多彩,使得欧洲的历史发展出“隔舱”的保护功能。
在有内外挑战的时候,各种异质性的特色,使他们可以从许多选项中找出恰当的适应方(选自许悼云《中西文明的对照》,个别字词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商代文化髙度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并具有了同化地方性文化的力量。
B . 周代依托统治阶层的庞大网络,经过数百年,最后形成了中国文化同构性。
C . 周代的所谓“天下”的范围,指的是有着共同文化认同的不同的封国和城邑。
D . 早期欧洲的泛希腊文化,也凌驾于欧洲各地的城市之上,造成了文化同构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认为中国北方整片土地无法割裂的地理特点,有利于形成中国文化同构性。
B . 文章认为如果亚历山大帝国不崩溃,泛希腊文化将会导致欧洲大地区的政治统一。
C . 文章认为有过列国形态的中国,由于文化同构性,走向秦汉大一统是历史必然。
D . 文章认为中国文化同构性,既使得中国的政治比较稳定,又使得其缺乏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隐隐中有一个“天下定于一”观念的列国,虽然纷争不断,却都想着统一中国。
B . 历史上的欧洲,有过泛希腊文化、基督教公教秩序、罗马帝国三个统一的时代。
C . 中国“天下”“分久必合”,最终形成统一的大中国,重要原因在于其文化同构性。
D . 中国过度同构的单一文化和欧洲保留了族群林立的多样性文化,可以相互借鉴。
3. (9分)(2018·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进入了职场就一切归零,学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工作经历、能力、情商,比你的学历重要多了。
这个说法对不对?对的。
但前提是,进入职场后,而且是一个好的职场。
可以说在接近100%的情况下,学历低的人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进入同一个职场,因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就被筛选掉了。
那些鼓吹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的大企业,他们所谓的“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是在进入他们的单位后。
进入单位前,他们对学历的选择比谁都严苛。
不信的话,你只要上985高校和三流院校的学生就业网站上看一下就知道了,到985高校招人的,都是各种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
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拟录用的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
(摘编自人民日报《学历不重要吗?高学历能否带来高工资?》)材料二:人均月薪万元以上的行业材料三:“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
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
”不过在工作中庞浩也看到了自己在发展前景上的学历短板,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很多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
如今我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已超过60万人,20年间,研究生扩招疯涨了11倍,甚至超过了本科生。
研究生如此扩招,研究生就业势必遭遇“高学历泛滥”困境,造成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超过岗位本身的需求。
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造成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使得买方市场处于优势地位。
而买方市场的优势又加大了用人单位挑选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
(摘编自中国民生网《学历提升了,就业收入是否有增加?》)材料四: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这包括,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显著高于农民工,也包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要明显高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
实际上,我们的大学中既然设置了这么多的专业,定然来自社会的客观需求,都有其合理的依据。
而且,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所有的专业就业率都超过了86%。
而且,半年之后所有的专业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1.8%。
这意味着,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都会在茫茫社会与复杂的职场中找到自己的岗位。
将目光放长远,很难说未来什么样的专业能吃香。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商品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一些看似强大无比、能吃一辈子的专业,很可能因为技术的创新而倏然落伍。
正如诺基亚、雅虎、柯达等巨无霸的倒塌,许多专业很可能在几年之内就失去社会土壤。
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都基本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十年之后,谁也无法想象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能消灭哪些专业和工作。
此语境下,能否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才是让每一位个体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本领。
(摘编自中国网《在“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寻找人生方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很多大企业更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而不是学历,这与庞浩的“做研究工作,主要看成果,并不只看学历”的观点是一致的。
B . 根据材料二,就整体学历水平而言,银行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和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综合占比最高。
C . 若干年后,一些专业可能会失去社会土壤,我们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
D . 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大学所有的专业在毕业时就业率都能超过八成,半年后就业率超过九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 985高校毕业生都选择在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等就职,尤其是北大清华等顶级名校的毕业生。
B . 我国高校研究生扩招,高学历人才大量增加,用人单位又加大了选人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
C . 大学设置的专业都有其合理的依据,我们无论学什么专业,都会在社会和职场中会找到自己的岗位。
D . 从人均月薪万元以上的行业来看,非银金融和银行的人均月薪较高,因此,学生报考专业会首选与这两个行业相关的专业。
E .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商品的快速迭代,作者认为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大学所学的专业将不再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3)有些高三毕业生在填报大学专业时,顾虑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根据材料四的内容,请你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
4. (12分)(2016·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他烤肉刘。
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
卖大锅菜。
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
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