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椭圆的参数方程教学设计

椭圆的参数方程教学设计

椭圆的参数方程教学设计
椭圆的参数方程教学设计

椭圆的参数方程

教学目的:

(一)知识:1.椭圆的参数方程.2.椭圆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关系。

(二)能力:1. 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了解参数方程中系数b a ,的含义并能利用参数方程来求最值、轨迹问题;

2.通过学习椭圆的参数方程,进一步完善对椭圆的认识,理解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相互联系.并能相互转化.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素质: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表现形式可能不止一种。

教学重点:椭圆参数方程的推导.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1椭圆参数方程的建立及应用.2.椭圆参数方程中参数的理解.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1.圆222x y r +=的参数方程是什么? 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由圆的方程变形为12

2

=???

??+??? ??r y r x ,令???????==θ

θsin cos r

y r x

解得:)(sin cos 为参数θθθ??

?==r y r x

问题2.设??,cos 3=x 为参数,写出椭圆14

92

2=+y x 的标准方程。 代入椭圆方程,得到解:把?cos 3=x ??222sin 4)cos 1(4=-=∴y 即?sin 2±=y

.sin 2??=y 的任意性,可取由参数

)

(.sin 2,cos 31492

2为参数的参数方程是因此,椭圆??????===+y x y x

探究:能类比圆的参数方程,写出椭圆的参数方程吗?

二、新课讲解:

1、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参数方程的推导

因为22

()()1x y a b

+=,又22cos sin 1??+=

设cos ,sin x y

a b ??==, 即a cos y bsin x ??=??

=?

)(为参数?, 这是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参数方程。 2.参数?的几何意义

思考:类比圆的参数方程中参数θ的意义,椭圆的参数方程中参数?的意义是什么?

圆的标准方程:2

2

2

r y x =+ 圆的参数方程:??

?==θθ

sin cos r y r x )(为参数θ

椭圆的标准方程:122

22=+b y a x 椭圆的参数方程:?

?

?==??sin cos b y a x )(为参数?

圆的参数方程中θ是Ox 轴逆时针旋转到OP 的旋转角即θ=∠AOP ,那么椭圆的参数方程中?是不是上图中Ox 轴逆时针旋转到OM 的旋转角呢?

请大家看下面图片

如图,以原点为圆心,分别以a 、b (0)a b >>为半径作两个圆,点

B 是大圆半径OA 与小圆半径的交点,过点A 作AN O x ⊥,垂足为

N ,过点B 作BM AN ⊥,垂足为M ,求当半径OA 绕点O 旋转时

x

y

O

M

?2

M 1

M 2

P 1

P A θ

x

y

O

P

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分析:动点A 、B 是如何动的?M 点与A 、B 有什么联系?如何选取参数较恰当? 解:设M 点坐标为(,)x y ,?=∠AOx ,以?为参数, 则??cos cos a OA ON x === ??sin sin b OB NM y ===,

当半径OA 绕O 点逆时针旋转一周时,就得到点M 的轨迹,它的参数方程是)(sin cos 为参数??

?

???==b y a x ①

这是中心在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所以,参数?是点M 所对应的圆的半径OA (或OB )的旋转角(称为点M 的离心角),不是OM 的旋转角,参数θ是半径OM 的旋转角。

三、例题解析

例1.在椭圆14

92

2=+y x 上求一点M ,使点M 到直线0102=-+y x 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最小距离. 解法一:设直线02=++c y x 与椭圆相切

由??

???=++=+0214

92

2c y x y x 得0144918252

2=-++c cx x )1( )1449(254)18(22-??-=?∴c c

由0=?解得252

=c

由题意知点M 为直线052=-+y x 与椭圆的交点 把5-=c 代入)1(解得点M 坐标为)5

8,59(.

5

51058259=-?+=∴d

因此,M 到直线052=-+y x 的最小距离为5. 解法二: 椭圆的参数方程为)(sin 2cos 3为参数??

?

??

?==y x

∴可设点M 的坐标为.sin 2,cos 3)(??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到点M 到直线的距离为5

10

sin 4cos 3-+=

??d

,10)cos(55

1510

)5

4

sin 53(cos 50--=-?+?=????

其中0?满足.5

4

sin ,53cos 00==

?? 由三角函数性质知,当00=-??时,d 取最小值. 此时 5

8

sin 2sin 2,59cos 3cos 300===

=???? 因此,当点M 位于)5

8

,59(时,点M 与直线0102=-+y x 的距离取最小值5.

变式练习::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类比,你能在实数y x ,满足

116

252

2=+y x 的前提下,求出y x z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此可以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 解:椭圆的一个参数方程为)(sin 4cos 5为参数??

?

??

?==y x

设)sin 4,cos 5(??M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cos(89sin 8cos 50????+=-=∴z

其中0?满足89

8

sin ,895cos 00==

?? 当00=+??时,z 有最大值89. 此时,89

32

)sin(4sin 4;8925)cos(5cos 500-=-==

-=???? 即当点M 位于)89

32

,8925(

-时z 有最大值89. 同理,89

32

)sin(4sin 4;8925)cos(5cos 500=-=-

=-=?π??π? 即当点M 位于)89

32

,8925(-

时z 有最小值89-.

例2:已知椭圆

116

252

2=+y x ,点A 的坐标为)0,3(.在椭圆上找一点P ,使点P 与点A 的距离最大. 解:椭圆的参数方程为)(sin 4cos 5为参数???

?

??==y x

设)sin 4,cos 5(??P

2222)5cos 3(25cos 30cos 9)sin 4()3cos 5(-=+-=+-=∴?????PA

当1cos -=?时,PA 最大.

此时,0sin =?,点P 的坐标为)0,5(-.

四、课堂小结:

本课要求大家了解了椭圆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通过推导椭圆的参数方程,体会求曲线的参数方程方法和步骤,对椭圆的参数方程常见形式要理解和掌握,并能选择适当的参数方程正确使用参数式来求解最值问题.

五、课后作业:

1设),(y x P 是椭圆14

622=+y x 上的一个动点,求y x 2+的取值范围. 解:椭圆的一个参数方程为)20(sin 2cos 6π????

≤≤?

?

?==为参数,y x )cos(22sin 4cos 620????-=+=+∴y x

[]1,1)cos(0-∈-?? []

.22,222-∈+∴y x

2.已知椭圆

164

1002

2=+y x 有一内接矩形ABCD ,求矩形ABCD 的最大面积. 解:椭圆的一个参数方程为)(sin 8cos 10为参数??

?

??

?==y x

∴可设A 点的坐标为)sin 8,cos 10(??

则,sin 16,cos 20??==AB AD

.2sin 160cos sin 1620???=??==∴AD AB S 矩形

12sin ≤?

∴矩形ABCD 的最大面积为.160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由于学生独立获得椭圆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是困难的,因此教学中采用教师讲解的方法,只有学生理解就可以了;

2.通过参数?简明地表示曲线上任一点坐标将解析几何中以计算问题化为三角问题,从而运用三角性质及变换公式帮助求解诸如最值,参数取值范围等问题。

椭圆的参数方程

1. 椭圆的参数方程 3.例题分析

2.参数的几何意义

椭圆的参数方程(教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8.2椭圆的几何性质(5) ——椭圆的参数方程(教案) 齐鲁石化五中翟慎佳2002.10.25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椭圆参数方程,了解系数a b、「含义。 2. 进一点完善对椭圆的认识,并使学生熟悉的掌握坐标法。 3. 培养理解能力、知识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椭圆的参数方程。了解它的建立过程,理解它与普通方 程的相互联系;对椭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 能力目标:巩固坐标法,能对简单方程进行两种形式的互化;能运用参 数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3. 德育目标:通过对椭圆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 认识的上升过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重点难点: 1. 重点: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方法;椭圆参数方程及其应用。 2. 难点:椭圆参数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计算机辅助,讲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引言(意义)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加深、层层推进的,对椭圆的认识也遵循这一规律。 本节课学习椭圆的参数方程及其简单应用,进一步完善对椭圆认识。(二)预备知识(复习相关) 1. 求曲线方程常用哪几种方法? 答:直接法,待定系数法,转换法〈代入法〉,参数法。 2. 举例:含参数的方程与参数方程

2 “ x = 2t 例如:y =kx+1 (k 参数)含参方程'而I 十1 (t 参数) 3 ?直线及圆的参数方程?各系数意义? (三)推导椭圆参数方程 1. 提出问题(教科书例5) 例题.如图,以原点为圆心,分别以 a b (a>b>0)为半径作两个圆。 点B 是大圆半径OA 与小圆的交点,过点 A 作AN _0x ,垂足为N ,过 点B 作BM _AN ,垂足为M 。求当半径0A 绕点0旋转时点M 的轨迹 的参数方程。 2. 分析问题 本题是由给定条件求轨迹的问 题,但动点较多,不易把握。故采用 间接法 --- 参数法。 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回答问题: (1) 动点M 是怎样产生的? M 与A 、B 的坐标有何联系? (2) 如何设出恰当参数? 设/ AOX=:为参数较恰当。 3. 解决问题(板演) 解:设点M 的坐标(x,y ),是以Ox 为始边,OA 为终边的正角, 取为参数,那么 x=ON=|OA|cos 「, y=NM=|OB|sin 「即 4. 更进一步(板演:化普通方程) -=cos? 分别将方程组①的两个方程变形,得t a 两式平方后相加, '=si n? 是参数方程。 J 5 *實 x = a cos? y =bsin ①引为点M 的轨迹参数方程,「为参数。

椭圆参数方程教学设计2

椭圆的参数方程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选修4-4 2、年级:高三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 4、所属的章节:第二讲第二节第1课时 5、学时数:45 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1、内容来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数学选修4-4第二讲第三课时:椭圆的参数方程 2、地位与作用 参数方程是以参变量为中介来表示曲线上点的坐标的方程,是曲线在同一坐标系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本节知识以学生学习和了解了椭圆的普通方程和圆的参数方程为载体,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椭圆。在建立椭圆方程过程中,展示引进参数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根据椭圆的特点,选取适当的方程表示形式,体现解决有关椭圆问题中数学方法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及其参数的几何意义。 (2)引导学生体验构造参数法的应用思想,探讨如何运用参数方程在解决与椭圆有关问题。 (3)会根据条件构造参数方程实现问题的转化,达到解题的目的。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以熟悉的椭圆为载体,进一步学习建立参数方程的基本步骤,加深对参数方程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椭圆的几何性质,体会参数对研究曲线问题的作用。 (2)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从参数连续变化而形成椭圆的过程中认识参数的几何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 通过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学习建立参数方程的基本步骤,加深对参数方程的理解,体会参数法的应用。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椭圆的几何性质。以及用参数方程解决某些曲线问题的过程中分享体会类比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构造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进一步增强“代数”与“几何”的联系,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椭圆的参数方程及其参数的几何意义 难点:巧用椭圆的参数方程解题 (四)、学情分析: “坐标法”是现代数学最重要的基本思想之一。坐标系是联系几何与代数的桥梁,是数形结合的有力工具。虽然我们的学生已经学习和了解了椭圆的普通方程和圆的参数方程有关知识,但我们的学生对其了解甚少,再说椭圆参数方程的探求与应用,与代数变换、三角函数有密切联系,以及由学生独立获取椭圆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几何意义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问题入手,由浅入深的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知识,通过“思考”、“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高中数学 《参数方程的概念》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4-4

参数方程 目标点击: 1.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了解某些参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2.熟悉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他们的互化法则; 3.会选择最常见的参数,建立最简单的参数方程,能够根据条件求出直线、圆锥曲线等常用曲线的一些参数方程并了解其参数的几何意义; 4.灵活运用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 基础知识点击: 1、曲线的参数方程 在取定的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 ?==)()(t g y t f x (1)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1)所确定的点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1)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 联系x 、y 之间关系的变数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2、求曲线的参数方程 求曲线参数方程一般程序: (1) 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用(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 的坐标; (2) 选参:选择合适的参数; (3) 表示:依据题设、参数的几何或物理意义,建立参数与x ,y 的关系 式,并由此分别解出用参数表示的x 、y 的表达式. (4) 结论:用参数方程的形式表示曲线的方程 3、曲线的普通方程 相对与参数方程来说,把直接确定曲线C 上任一点的坐标(x,y )的方程F (x,y )=0叫做曲线C 的普通方程. 4、参数方程的几个基本问题 (1) 消去参数,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2) 由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3) 利用参数求点的轨迹方程. (4) 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 5、几种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 (1) 直线的参数方程 (ⅰ)过点P 0(00,y x ),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是 ? ??+=+=αα s i n c o s 00t y y t x x (t 为参数)t 的几何意义:t 表示有向线段P P 0的数量,P(y x ,) 为直线上任意一点. (ⅱ)过点P 0(00,y x ),斜率为a b k =的直线的参数方程是 ???+=+=bt y y at x x 00 (t 为参数) (2)圆的参数方程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2.2圆的参数方程及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选修4-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2.2圆的参数方程及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选 修4-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圆的几何性质,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它的参数方程。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求最值(数形结合) 过程与方法:能选取适当的参数,求圆的参数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能选取适当的参数,求圆的参数方程 教学难点:选择圆的参数方程求最值问题. 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圆的参数方程探求 1、学生阅读课本P32,根据图形求出圆的参数方程,教师准对问题讲评。 )(sin cos 为参数θθ θ?? ?==r y r x 这就是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 说明:(1)参数θ的几何意义是OM 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2)随着选取的参数不同,参数方程形式也有不同,但表示的曲线是相同的。(3)在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时,要注明参数及参数的取值范围。 思考交流:你能回答课本第33页的思考交流题吗? 3、若如图取

???==θθ sin 5cos 5:1y x C (θ为参数)和???+=+=0 0245 sin 345cos 4:t y t x C (t 为参数) (1)、判断这两条曲线的形状;(2)、求这两条曲线的交点坐标。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 (二)、最值问题: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和圆的参数方程求最值(数形结合) 例2、1、已知点P (x ,y )是圆x2+y2- 6x- 4y+12=0上动点,求(1) x2+y2 的最值, (2)x+y 的最值, (3)P 到直线x+y- 1=0的距离d 的最值。 解:圆x2+y2- 6x- 4y+12=0即(x- 3)2+(y- 2)2=1,用参数方程表示为 由于点P 在圆上,所以可设P (3+cos θ,2+sin θ), (1) x2+y2 = (3+cos θ)2+(2+sin θ)2 =14+4 sin θ +6cos θ sin(θ +ψ). (其中tan ψ =3/2) ∴ x2+y2 的最大值为 。 (2) x+y= 3+cos θ+ 2+sin θ ( θ + 4 π )∴ x+y 的最大值为 ,最 小值为 。 (3)2 | )4 sin(24|2 | 1sin 2cos 3|π θθθ++= -+++= d 显然当1)4 sin(±=+ π θ时,d 取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1+ 1-2、 过点(2,1)的直线中,被圆x 2 +y 2 -2x+4y=0截得的弦:为最长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为 最短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 3、若实数x ,y 满足x 2 +y 2 -2x +4y =0,则x -2y 的最大值为 。 (三)、课堂练习:学生练习:1、2 (四)、小结:1、本课我们分析圆的几何性质,选择适当的参数求出圆的参数方程。2、参数取的不同,可以得到圆的不同形式的参数方程。从中体会参数的意义。3、利用参数方程求最值。要求大家掌握方法和步骤。 (五)、作业:课本P39页A 组6、7、8 B 组5 1、方程04524222=-+--+t ty tx y x (t 为参数)所表示的一族圆的圆心轨迹是(D ) 3cos 2sin x y θ θ =+?? =+?

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教案全

§16.1坐标轴的平移(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 (2)掌握点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和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的计算; 能力目标: 通过对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的学习,使学生的计算技能与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重点】 坐标轴平移中,点的新坐标系坐标和原坐标系坐标的计算. 【教学难点】 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的运用. 【教学设计】 学生曾经学习过平移图形.平移坐标轴和平移图形是两种相关的变化方式,从平移的运动过程上看,平移坐标轴和平移图形是两种相反的过程.向左平移图形的效果相当于将坐标轴向右平移相同的单位;向上平移图形的效果相当于将坐标轴向下平移相同单位.要强调坐标轴平移只改变坐标原点的位置,而不改变坐标轴的方向和单位长度.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教材中是利用向量来进行推证的,教学时要首先复习向量的相关知识.例1是利用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求点的新坐标系坐标的知识巩固性题目,教学中要强调公式中各量的位置,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求点在原坐标系中坐标的题目.例2是利用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化简曲线方程的知识巩固性题目.教学中要强调新坐标系原点设置的原因,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配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2.1坐标轴的平移与旋转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在数控编程和机械加工中,经常出现工件只作旋转运动(主运动),而刀具发生与工件相对的进给运动.为了保证切削加工的顺利进行,经常需要变换坐标系. 例如,圆心在O 1(2,1),半径为1的圆的方程为 1)1()2(22=-+-y x .

对应图形如图2-1所示.如果不改变坐标轴的方向和单位长度,将坐标原点移至点1O 处,那么,对于新坐标系111x O y ,该圆的方程就是 12121=+y x . 图2-1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只改变坐标原点的位置,而不改变坐标轴的方向和单位长度的坐标系的变换,叫做坐标轴的平移. 下面研究坐标轴平移前后,同一个点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式子叫做坐标变换公式. 图2-2 如图2-2所示,把原坐标系xOy 平移至新坐标系111x O y ,1O 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00y x .设原坐标系xOy 两个坐标轴的单位向量分别为i 和j ,则新坐标系111x O y 的单位向 量也分别为i 和j ,设点P 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y x ,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为),(11y x ,于是有 OP = x i +y j ,1O P = x 1i +y 1 j , 1OO = x 0i +y o j , 因为 11OP OO O P =+ , 所以 0011 x y x y x y +=+++i j i j i j , 即 0101 )()x y x x y y +=+++i j i j (.(转下节)

曲线的参数方程(教案)

曲线的参数方程 教材 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二年级(理科)第十七章第一节 教学目标 1、理解曲线参数方程的概念,能选取适当的参数建立参数方程; 2、通过对圆和直线的参数方程的研究,了解某些参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3、初步了解如何应用参数方程来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形成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初步体验参数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 曲线参数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曲线参数方程的探求。 教学过程 (一)曲线的参数方程概念的引入 引例: 2002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身高108米的摩天轮,在上海锦江乐园正式对外运营。并以此高度跻身世界三大摩天轮之列,居亚洲第一。 已知该摩天轮半径为51.5米,逆时针匀速旋转一周需时20分钟。如图所示,某游客现在点(其中点和转轴的连线与水平面平行)。问:经过秒,该游客的位置在何处? 引导学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实际问题抽象到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研究的兴趣;2、通过引例明确学习参数方程的现实意义;3、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仅仅运用一种方程来研究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从而了解学习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必要性;4、通过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研究圆的参数方程作准备。) (二)曲线的参数方程 1、圆的参数方程的推导 (1)一般的,设⊙的圆心为原点,半径为,0OP 所在直线 为轴,如图,以0OP 为始边绕着点按逆时针方向绕原点以匀角 速度作圆周运动,则质点的坐标与时刻的关系该如何建立呢? (其中与为常数,为变数) 结合图形,由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 ),0[sin cos +∞∈???==t t r y t r x ωω 为参数 ① (2)点的角速度为,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则角位移t ωθ=,那么方程组①可以改写为何种形式? 结合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意义可得:),0[sin cos +∞∈???==θθ θr y r x 为参数 ② (在引例的基础上,把原先具体的数据一般化,为圆的参数方程概念的形成作准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曲线的参数方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曲线的参数方程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弄清曲线参数方程的概念; 能力目标:能选取适当的参数,求简单曲线的参数方程。 教学重点:曲线参数方程的定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求简单曲线的参数方程。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架救援飞机在离灾区地面500m 高处以100m/s 的速度作水平直线飞行。为使投放的救援物资准确落于灾区指定的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飞行员应如何确定投放时机? 二、讲解新课: 1、 参数方程的定义: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 上任一点P 的坐标x 和y 都可以表示为某个变量t 的函数:???==) ()(t g y t f x 反过来,对于t 的每个允许值,由函数式:? ??==)()(t g y t f x 所确定的点),(y x P 都在曲线C 上,那么方程???==) ()(t g y t f x 叫做曲线C 的参数方程,变量t 是参变数,简称参数。 2、 关于参数几点说明: (1) 参数方程中参数可以是有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意义。 (2) 同一曲线选取的参数不同,曲线的参数方程形式也不一样。 (3) 在实际问题中要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3、 参数方程的意义: 参数方程是曲线点的位置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借助于中间变量把曲线上的动点的两个坐标间接地联系起来,参数方程与变通方程同等地描述,了解曲线,参数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组,其中x ,y 分别为曲线上点M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4、 参数方程求法

(1)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曲线上任一点P 坐标为),(y x ; (2)选取适当的参数; (3)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几何性质,物理意义,建立点P 坐标与参数的函数式; (4)证明这个参数方程就是所由于的曲线的方程。 5、 关于参数方程中参数的选取 选取参数的原则是曲线上任一点坐标当参数的关系比较明显关系相对简单。 与运动有关的问题选取时间t 做参数 与旋转的有关问题选取角θ做参数 或选取有向线段的数量、长度、直线的倾斜斜角、斜率等。 二. 典型例题: 例1.设炮弹发射角为α,发射速度为0v , (1)求子弹弹道典线的参数方程(不计空气阻力); (2)若s m V o /100=,6π α=,当炮弹发出2秒时。 ① 求炮弹高度 ; ② 求出炮弹的射程。 例2.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是???+==1232t y t x (t 为参数) (1) 判断点M 1(0,1),M 2(5,4)与曲线C 的位置关系; (2)已知点M 3(6,a )在曲线C 上,求a 的值。 例3.把圆0622=-+x y x 化为参数方程 (1) 用圆上任一点过原点的弦和x 轴正半轴夹角θ为参数 (2) 用圆中过原点的弦长t 为参数 三、巩固与练习 1. 已知椭圆???==θθ sin 2cos 3y x (θ为参数) 求 (1)6π θ=时对应的点P 的坐标 (2)直线OP 的倾斜角

2.3.1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_4

第三课时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选取适当的参数,求简单曲线的参数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圆锥曲线参数方程的定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曲线的参数方程. 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写出圆方程的标准式和对应的参数方程。 (1)圆2 2 2 r y x =+参数方程? ? ?==θθ sin cos r y r x (θ为参数) (2)圆2 2020)\()(r y y x x =+-参数方程为:?? ?+=+=θ θ sin cos 00r y y r x x (θ为参数) 2.写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能模仿圆参数方程的推导,写出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吗? (二)、讲解新课: 1.椭圆的参数方程推导:椭圆122 22=+b y a x 参数方程 ???==θ θsin cos b y a x (θ为参数),参 数θ的几何意义是以a 为半径所作圆上一点和椭圆中心的连线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 2.双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推导:双曲线122 22=-b y a x 参数方程 ???==θ θtan sec b y a x (θ为参数)

参数θ几何意义为以a 为半径所作圆上一点和椭圆中心的连线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 3.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抛物线Px y 22 =参数方程???==Pt y Pt x 222 (t 为参数),t 为以抛物 线上一点(X,Y )与其顶点连线斜率的倒数。 (1)、关于参数几点说明: A.参数方程中参数可以是有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意义。 B.同一曲线选取的参数不同,曲线的参数方程形式也不一样 C.在实际问题中要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参数方程的意义: 参数方程是曲线点的位置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借助于中间变量把曲线上的动点的两个坐标间接地联系起来,参数方程与变通方程同等地描述,了解曲线,参数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组,其中x ,y 分别为曲线上点M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3)、参数方程求法:(A )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曲线上任一点P 坐标为),(y x ;(B )选取适当的参数;(C )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几何性质,物理意义,建立点P 坐标与参数的函数式;(D )证明这个参数方程就是所由于的曲线的方程 (4)、关于参数方程中参数的选取:选取参数的原则是曲线上任一点坐标当参数的关系比较明显关系相对简单。与运动有关的问题选取时间t 做参数;与旋转的有关问题选取角θ做参数;或选取有向线段的数量、长度、直线的倾斜斜角、斜率等。 4、椭圆的参数方程常见形式:(1)、椭圆12222=+b y a x 参数方程 ???==θ θsin cos b y a x (θ为

选修4-4-第二讲-参数方程(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教案

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参数方程: 22 22y 1,b a x += 练习:已知椭圆4 92 2y x +=1,点M 是椭圆上位于第一象限的弧上一点,且∠xOM =60°。(1)求点M 的坐标;(2)如何表示椭圆在第一象限的弧? 错解:由已知可得a =3,b =2,θ=600, ∴x =acos θ=3cos60°=2 3,y =bsin θ=2sin60°=3。 从而,点M 的坐标为)3,2 3(。 正解:设点M 的坐标为(x,y),则由已知可得y =3x,与4 92 2y x +=1联立, 解得x =31316, y =9331 6。 所以点M 的坐标为(31316,9331 6)。 另解:∵∠xOM=60°,∴可设点M 的坐标为(|OM|cos60°,|OM|sin60°)。 代入椭圆方程解出|OM|,进而得到点M 的坐标(略)。 例1 求椭圆)0b a (1b y a x 22 22>>=+的内接矩形的面积及周长的最大值。 解:如图,设椭圆1b y a x 22 22=+的内接矩形在第一象限的顶点是 A )sin cos (ααb a ,)2 0(π α< <,矩形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S 、L 。 ab 22sin ab 2sin b cos a 4|EA ||FA |4S ≤α=α?α=?=, 当且仅当4 a π = 时,22max b a 4sin b 4cos a 4|)EA ||FA (|4L ab 2S +≤α+α=+==,,cos y a sin x b ? ? =?? =?

5 3 arcsin 23-π= α时,距离d 有最大值2。 例4 θ取一切实数时,连接A(4sin θ,6cos θ)和B(-4cos θ, 6sin θ)两点的线段的中点轨迹是 . A. 圆 B. 椭圆 C. 直线 D. 线段 例5 已知点A 在椭圆136y 144x 22=+上运动,点B (0,9)、点M 在线段AB 上,且2 1MB AM =, 试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 解:由题意知B (0,9),设A (ααsin 6cos 12,),并且设M (x ,y )。 则,α=+?+α=++ = cos 8211021cos 12211x 21x x B A 3sin 42 11921 sin 6211y 21y y B A +α=+ ?+α=++=, 动点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是? ? ?+α=α =3sin 4y cos 8x (α是参数), 消去参数得116 )3y (64x 2 2=-+。 例6 椭圆)0b a (1b y a x 22 22>>=+与x 轴的正向相交于点A ,O 为坐标原 点,若这个椭圆上存在点P ,使得OP ⊥AP 。求该椭圆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解:设椭圆)0b a (1b y a x 22 22>>=+上的点P 的坐标是(ααsin b cos a ,)(α≠0且α≠π),A

椭圆的参数方程教学设计

椭圆的参数方程 教学目的: (一)知识:1.椭圆的参数方程.2.椭圆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关系。 (二)能力:1. 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了解参数方程中系数b a ,的含义并能利用参数方程来求最值、轨迹问题; 2.通过学习椭圆的参数方程,进一步完善对椭圆的认识,理解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相互联系.并能相互转化.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素质: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表现形式可能不止一种。 教学重点:椭圆参数方程的推导.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1椭圆参数方程的建立及应用.2.椭圆参数方程中参数的理解.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1.圆222x y r +=的参数方程是什么? 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由圆的方程变形为12 2 =??? ??+??? ??r y r x ,令???????==θ θsin cos r y r x 解得:)(sin cos 为参数θθθ?? ?==r y r x 问题2.设??,cos 3=x 为参数,写出椭圆14 92 2=+y x 的标准方程。 代入椭圆方程,得到解:把?cos 3=x ??222sin 4)cos 1(4=-=∴y 即?sin 2±=y .sin 2??=y 的任意性,可取由参数 ) (.sin 2,cos 31492 2为参数的参数方程是因此,椭圆??????===+y x y x 探究:能类比圆的参数方程,写出椭圆的参数方程吗?

二、新课讲解: 1、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参数方程的推导 因为22 ()()1x y a b +=,又22cos sin 1??+= 设cos ,sin x y a b ??==, 即a cos y bsin x ??=?? =? )(为参数?, 这是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参数方程。 2.参数?的几何意义 思考:类比圆的参数方程中参数θ的意义,椭圆的参数方程中参数?的意义是什么? 圆的标准方程:2 2 2 r y x =+ 圆的参数方程:?? ?==θθ sin cos r y r x )(为参数θ 椭圆的标准方程:122 22=+b y a x 椭圆的参数方程:? ? ?==??sin cos b y a x )(为参数? 圆的参数方程中θ是Ox 轴逆时针旋转到OP 的旋转角即θ=∠AOP ,那么椭圆的参数方程中?是不是上图中Ox 轴逆时针旋转到OM 的旋转角呢? 请大家看下面图片 如图,以原点为圆心,分别以a 、b (0)a b >>为半径作两个圆,点 B 是大圆半径OA 与小圆半径的交点,过点A 作AN O x ⊥,垂足为 N ,过点B 作BM AN ⊥,垂足为M ,求当半径OA 绕点O 旋转时 x y O M ?2 M 1 M 2 P 1 P A θ x y O P

数学——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和反思 圆的方程 教学知识点 1. 圆的标准方程 2. 圆的一般方程 3. 圆的参数方程 能力训练要求 1.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2. 能根据圆心坐标、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3. 从圆的标准方程熟练地求出圆心和半径。 4. 掌握圆的一般方程及一般方程的特点; 5. 能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圆的标准方程,进而求出圆心和半径 6. 能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条件导出圆的方程 7. 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8. 熟练求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 9. 理解参数θ 的意义 10. 理解圆心不在原点的圆的参数方程 11. 能根据圆心坐标和半径熟练地求出圆的参数方程 12. 可将圆的参数方程化为圆的普通方程 教学重点 1.已知圆心为(a,b ),半径为r ,则圆的标准方程是(x-a)2+(y-b)2=r 2 特别地,a=b=0时,它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的圆:x 2+y 2=r 2 2.圆的一般方程x 2+y 2+Dx+Ey+F=0,方程形式特征: (1)x 2和y 2的系数相同,不等于0 (2)没有xy 这样的二次项 圆心坐标(-D/2,-E/2),半径R 为F E D 422-+/2 4. 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rcos θ,y=rsin θ,(θ为参数) 5. 圆心在(a,b ),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a+rcos θ,y=b+ rsin θ,(θ为参数) 教学难点 1. 根据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圆的三个参数a 、b 、r ,从而求出圆的标准方程。 2. 方程x 2+y 2+Dx+Ey+F=0 (1) 当D 2+E 2-4F=0时,方程表示一个点(-D/2,-E/2); (2) 当D 2+E 2-4F<0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 当D 2+E 2-4F>0时,方程表示一个圆。 3. 参数方程的概念 教学课程见课件(略)

高中数学_椭圆的参数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椭圆的参数方程》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图像和性质,能够简单的应用,但是对于一些求最值的问题感到计算比较困难。因此,本节课椭圆的参数方程的教学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好:1.能从类比圆的参数方程的建立得出椭圆的参数方程;2.引导学生探究教科书第28页图2-8的建立过程,体会椭圆参数的几何意义;3.能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椭圆参数的几何意义是本节的难点。 效果分析 椭圆的参数方程一节,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椭圆的参数方程,培养类比能力及探究意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参数方法的优越性。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整体思路是通过类比圆的参数方程的研究方式,学生选取适当的参数,合作探究椭圆的参数方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几何图形中观察获得变量关系。在例题练习的选择上,考虑文科学生的认知特点,本着由简单到复的原则,由浅入深,逐层推进,在例题的解决过程中,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列式的模式,从而达到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在作业的布置上,梯度性设置,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合理的。 1、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通过动态演示,类比圆的参数的选取,便于学生更直观、更有效的选择适当的参数,从而获得关系式,更有效地体会椭圆参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其与圆的参数几何意义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再次让学生体验了合作探究的过程,提高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2、设立学案较好,包含主体内容,流程也较为清晰;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学案的设计,使学案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 3、在例2的求结果过程中,在必要时复习辅助角公式,而不是将它放在复习回顾环节中,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把握,便于学生整理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基于学生的特点,设置较为基础的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的标准方程之后的升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加深,层层推进。对椭圆的认识也遵循这一规则,因而本节课学习椭圆参数方程实际上是对椭圆认识的高潮,在从另一角度以定点、定直线、定圆来重新动定椭圆,最后从两个圆中演变出椭圆的参数方程。可以说,我们对椭圆的认识已经经历了许多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上升过程。因此本节课是对椭圆认识的一个总结,一个升华。

参数方程的概念(教学设计)

曲线的参数方程(孙雷)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选修4-4第二讲第一节 授课教师孙雷 教学目标 1、理解曲线参数方程的概念,能选取适当的参数建立参数方程; 2、通过对圆和直线的参数方程的研究,了解某些参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3、初步了解如何应用参数方程来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形成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初步体验参数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 曲线参数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曲线参数方程的探求。 教学过程 (一)曲线的参数方程概念的引入 引例: 当两个齿轮接触时,蓝色齿轮会带动红色齿轮转动,当两个齿轮没有接触时,蓝齿轮要带动红色齿轮转动,有一种方法是加入一个新的齿轮,使之与红蓝两个齿轮同时接触。 (上述过程让学生感受中间变量的作用,为参数方程中的参变量的引出作铺垫。) 思考1: 若齿轮A、B、C的半径相等,他们转动时的角速度分别是x、y、t,方向忽略不计 (1) 第一组图中,A与B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组图中,A与C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B与C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思考2: 思考: 若齿轮A、B、C的半径分别为4、1、2,他们转动时的角速度分别是x、y、t,方向忽略不计 (1) 第一组图中,它们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组图中,它们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实际问题抽象到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研究的兴趣;2、通过引例明确学习参数方程的现实意义;3、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仅仅运用一种方程来研究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从而了解学习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必要性;4、通过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研究圆的参数方程作准备。) (二)曲线的参数方程 例1、圆的参数方程的推导 (1)一般的,设⊙O 的圆心为原点,半径为r ,0OP 所在 直线为x 轴,如图,以0OP 为始边绕着点O 按逆时针方向绕原 点以匀角速度ω作圆周运动,则质点P 的坐标与时刻t 的关系 该如何建立呢?(其中r 与ω为常数,t 为变数) 结合图形,由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 ),0[sin cos +∞∈? ??==t t r y t r x ωω t 为参数 ① (2)点P 的角速度为ω,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 ,则角位移t ωθ=,那么方程组①可以改写为何种形式? 结合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意义可得:),0[sin cos +∞∈? ??==θθθr y r x θ为参数 ② (在引例的基础上,把原先具体的数据一般化,为圆的参数方程概念的形成作准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3)方程①、②是否是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的圆方程?为什么? 由上述推导过程可知:对于⊙O 上的每一个点),(y x P 都存在变数t (或θ)的值,使t r x ωcos =,t r y ωsin =(或θsin r y =,θcos r x =)都成立。 对于变数t (或θ)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所确定的点),(y x P 都在圆上; (1、对曲线的方程以及方程的曲线的定义进行必要的复习;2、学生从曲线的方程以及方程的曲线的定义出发,可以说明以上由变数t (或θ)建立起来的方程是圆的方程;) (4)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圆,则t 与θ的最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呢? )2,0[s i n c o s ωπωω∈???==t t r y t r x , )2,0[s i n c o s πθθθ∈???==r y r x (5)圆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定义 我们把方程①(或②)叫做⊙O 的参数方程,变数t (或θ)叫做参数。 (6)圆的参数方程的理解与认识 (ⅰ)参数方程)2,0[sin 3cos 3πθθθ∈???==y x 与]2,0[sin 3cos 3πθθ θ∈???==y x 是否表示同一曲线?为什么? (ⅱ)根据下列要求,分别写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部分圆弧的参数方程: ①在y 轴左侧的半圆(不包括y 轴上的点);

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完整教案

第一讲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2、确定点的位置就是求出这个点在设定的坐标系中的坐标 四、数学运用 例1 选择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的顶点。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教学案

2.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选取适当的参数,求简单曲线的参数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锥曲线参数方程的定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曲线的参数方程.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写出圆方程的标准式和对应的参数方程. (1)圆222r y x =+参数方程?? ?==θ θ sin cos r y r x (θ为参数) (2)圆2 2 02 0r y y x x =+-)\()(参数方程为:?? ?+=+=θ θ sin cos r y y r x x 00 (θ为参数) 2.写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能模仿圆参数方程的推导,写出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吗? (二)、讲解新课: 1.椭圆的参数方程推导:椭圆 12 22 2=+ b y a x 参数方程 ?? ?==θ θ sin cos b y a x (θ为参数),参数θ的几何意义是以a 为半径所作圆上一点和椭圆中心的连线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 2.双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推导:双曲线12 22 2=- b y a x 参数方程 ?? ?==θ θ tan sec b y a x (θ为参数)

. 3.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抛物线Px y 22 =参数方程?? ?==Pt y Pt x 222 (t 为参数),t 为以抛物线上一点(X ,Y)与其顶点连线斜率的倒数. (1)、关于参数几点说明: A.参数方程中参数可以是有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意义. B.同一曲线选取的参数不同,曲线的参数方程形式也不一样 C.在实际问题中要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参数方程的意义: 参数方程是曲线点的位置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借助于中间变量把曲线上的动点的两个坐标间接地联系起来,参数方程与变通方程同等地描述,了解曲线,参数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组,其中x ,y 分别为曲线上点M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3)、参数方程求法:(A)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曲线上任一点P 坐标为),(y x ;(B)选取适当的参数;(C)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几何性质,物理意义,建立点P 坐标与参数的函数式;(D)证明这个参数方程就是所由于的曲线的方程 (4)、关于参数方程中参数的选取:选取参数的原则是曲线上任一点坐标当参数的关系比较明显关系相对简单.与运动有关的问题选取时间t 做参数;与旋转的有关问题选取角θ做参数;或选取有向线段的数量、长度、直线的倾斜斜角、斜率等. 4、椭圆的参数方程常见形式:(1)、椭圆122 22=+b y a x 参数方程 ?? ?==θ θsin cos b y a x (θ 为参数);椭圆 2 2 221(0)y x b a b a +=>>的参数方程是 c o s s i n (2x b y a θθθθ==≤≤π? 为参数,且0). (2)、以0 ( ,)y x 为中心焦点的连线平行于x 轴的椭圆的参数方程是 00 cos sin ({x a y b x y θθ θ= +=+为参数). (3)在利用???==θθ sin cos b y a x 研究椭圆问题时,椭圆上的点的坐标可记作(acos θ,bsin θ). (三)、巩固训练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复习教案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编号:年级:高三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刘欢 C-极坐标与参数方程C–极坐标与参数方程C-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授课类型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知识点概括 一、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 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2.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 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 3.极坐标系的建立: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自点O引一条射线OX,同时确定一个单位长度和计算 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其中O称为极点,射线OX称为极轴。) ①设M是平面上的任一点,ρ表示OM的长度,θ表示以射线OX ρθ称为点M的极坐 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所成的角。那么有序数对(,) 标。其中ρ称为极径,θ称为极角。

约定:极点的极坐标是ρ=0,θ可以取任意角。 4.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 以直角坐标系的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且在两坐标系中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平面内的任一点P 的直角坐标极坐标分别为(x ,y )和(,)ρθ,则 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直线的极坐标方程:若直线过点00(,)M ρθ,且极轴到此直线的角为α,则它的方程为: 00sin()sin()ρθ-α=ρθ-α 几个特殊位置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1)直线过极点 (2)直线过点M(a,0)且垂直于极轴 (3)直线过(,)2M b π 且平行于极轴 2.圆的极坐标方程: 若圆心为00(,)M ρθ,半径为r 的圆方程为: 几个特殊位置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1)当圆心位于极点 (2)当圆心位于(,0)M r (3)当圆心位于(,)2M r π 3.直线、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 利用: x = 2ρ= 三、参数方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