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之置石驳岸篇(谷风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6.43 MB
- 文档页数:9
水是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古典园林中人们很早就形成了“石令人古,水令人远。
园林水石,最不可无。
”的观点,现代园林中水景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景观驳岸作为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并且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能否与环境相协调直接关系到水景的效果是否独到或是否人性化。
驳岸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多样,怎样合理处理其与水体、周边环境的关系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美的表达,今天就与大家一起分享,驳岸设计的美。
驳岸处理主要分为规则驳岸和不规则驳岸(一)规则驳岸立体驳岸这种驳岸一般用在水面和陆地的平面差距很大或水面涨落高差较大的水域或者因建筑面积受限没有充分的空间而不得不建的驳岸。
一般采用木平台或混凝土堆砌的平台。
(二)不规则驳岸不规则驳岸中,则具体分为阶梯入水驳岸、砌石驳岸、生态驳岸、复合式驳岸和自然式驳岸。
1.阶梯入水驳岸满足游人亲水需求,是有互动性的景观。
要求驳岸(池岸)尽可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水质要有较高要求。
2.砌石驳岸砌石驳岸是园林工程中最为主要的护岸形式3.生态驳岸生态驳岸采用软式稳定法代替钢筋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式河岸,其恢复后具有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
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4.复合驳岸多采用在居住区和公园内5.自然式驳岸适当运用块石、鹅卵石、木桩等营造一个岸线曲折,岸坡起伏的状态,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景观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实现生物多样性。
有更多艺术考研问题及内部资料可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亚当设计研究中心留言咨询即可,我们有专业老师进行回复。
以上是景观设计之驳岸处理的相关内容,南昌亚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淀,旗下两大设计品牌——“亚当设计手绘”“亚当设计软件”主要以“设计手绘·考研快题·方案设计·室内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建筑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设计软件”为教学目标的专业培训机构,现有师大瑶湖校区、南大前湖校区及农大下罗校区。
各式各样的景观驳岸设计
本文来源:艺术科学 ID:lzj_yishu
转载请注明
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能否与环境相协调直接关系到水景的效果是否独到或是否人性化。
驳岸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多样,怎样合理处理其与水体、周边环境的关系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美的表达,今天就与大家一起分享,驳岸设计的美。
规则驳岸
垂直驳岸(木平台、混泥土堆砌平台)
不规则驳岸中,则具体分为阶梯入水驳岸、砌石驳岸、复合式驳岸和自然式驳岸。
阶梯入水驳岸
满足游人亲水需求,是有互动性的景观。
要求驳岸(池岸)尽可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水质要有较高要求。
砌石驳岸
砌石驳岸是园林工程中最为主要的护岸形式
复合驳岸
多采用在居住区和公园内
自然式驳岸
适当运用块石、鹅卵石、木桩等营造一个岸线曲折,岸坡起伏的状态,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景观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实现生物多样性。
驳岸置石的摆法及实例项目施工过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驳岸置石的摆法及实例项目施工过程在水边置石的运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硬性(亦称刚性)驳岸,另一种是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软性驳岸。
置石视乎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石头的材质也有软硬之分,柔软的草地上,出现一些比较刚硬的石材,视觉上显得不是那么的呆板,也显示了软硬结合的整体效果。
那么石材在与水的造景也是很常用的一个设计手法,常见的有驳岸、护坡以及汀步等,石头假山对园林设计来说,起到了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1.景观置石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根据工作实践,为便于实践操作,将用于景观的置石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不包括人工塑石。
A类:面比较明显的石头如黄石,这类石头大多体态浑厚,有棱角有些边角比较模糊的,只要是可以明显分别其不同的面和方向,我们就将它列为此类。
展开剩余87%B类:圆形石头如巨硕石、卵石,石头难以分辨出面与边线。
长、宽比例接近,棱角不明显。
凡是这种石头,我们列为B类。
C类:造型特异的石头像太湖石、灵壁石、石笋、英石、古植物化石等,造型奇特,可以单独成景的石头归于此类。
2.石材的选购水景驳岸施工过程中,石头一般是群置,石头购买的时候注意一定的比例可以更加方便施工中效果的营造。
一般选择大石头、薄石头、小石头,三种石头各占1/3,这样对于后期石头造型很有帮助。
3.置石方法平与正曲折变化疏密有致大小搭配与其他元素相结合项目介绍太平山中央公园建设将再打造另外一个“小西湖”——中山公园“南湖”,形成以南湖和孙文莲湖为中心的滨水风景区。
在改造中,梳理现状水系,适当扩大水面面积。
同时,改造水系驳岸,增加亲水性,扩大“孙文莲”的栽植区。
南湖是1994年公园施工挖建的一个景观水面,这一区域现状植被条件较好,现存法桐、水杉、雪松、刺槐、紫薇等植树数株,水质清澈。
园林景观设计置石施工经验总结园林置石、叠石掇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让原本人工修建的园林,具有了大自然的情趣。
它代表着中国园林艺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和向往。
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园林景观置石的种类1.横峰,也就是横向放置的山石,是姿态美、体量大的单块巨石。
很多横置山石上面刻有书法字体。
一者用来标识景点的名称。
再者,其上面的书法和整个石头,本身就是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1.竖峰,也就是竖向放置的山石,这种山石如同一把利剑,直插云天,气势逼人。
3.屏峰。
它其实就是一块或几块片状的石头,放置在院子的入口处,起到屏风和影壁的作用。
下图是苏州怡园的“屏风三叠”。
屏峰的作用,也如同屏风,起到遮挡游人视线的作用,让人不能一下子就看尽园中景色。
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也。
4.点峰。
顾名思义,就是起到“点景”作用的山石。
上面提到的横峰、竖峰、屏峰,都是点峰。
作为点峰的山石,往往形态非常奇特优美,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它是园林中突出的亮点,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下面二图,分别是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和瑞云峰。
5.引峰。
放置在路口处,起到引导游人作用的山石。
其本身也是一处点峰,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6.散置。
又称为“散点”。
就是散放于路旁、树下、池塘边、院子里的单个或小组山石。
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衬托主景和周围的环境。
7.群置。
它是与散置相对而言的,就是将数十块山石,堆在一起、成群布置,突出整体的美感,而不是刻意表现其中的一块。
掇山。
群置的最高境界,就是叠石成山,也就是假山。
假山上往往开辟有曲折的道路,山顶往往修建小亭,上面还设有瀑布。
假山本身就是一处景点,它模仿着大自然的高山。
游人登临山峰,如同置身于大自然的山川之中。
而当登上山顶四目远眺,又可以将整个园林的景色尽收眼底。
真所谓可观可游。
现代园林景观中,置石组景应用较多,有着多方面的观赏价值。
笔者有多年园林景观设计经验,下面对园林景观置石方面的知识做一个总结,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大家有所帮助。
驳岸置石的摆法及实例项目施工过程在水边置石的运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硬性(亦称刚性)驳岸,另一种是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软性驳岸。
置石视乎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石头的材质也有软硬之分,柔软的草地上,出现一些比较刚硬的石材,视觉上显得不是那么的呆板,也显示了软硬结合的整体效果。
那么石材在与水的造景也是很常用的一个设计手法,常见的有驳岸、护坡以及汀步等,石头假山对园林设计来说,起到了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1.景观置石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根据工作实践,为便于实践操作,将用于景观的置石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不包括人工塑石。
A类:面比较明显的石头如黄石,这类石头大多体态浑厚,有棱角有些边角比较模糊的,只要是可以明显分别其不同的面和方向,我们就将它列为此类。
展开剩余87%B类:圆形石头如巨硕石、卵石,石头难以分辨出面与边线。
长、宽比例接近,棱角不明显。
凡是这种石头,我们列为B类。
C类:造型特异的石头像太湖石、灵壁石、石笋、英石、古植物化石等,造型奇特,可以单独成景的石头归于此类。
2.石材的选购水景驳岸施工过程中,石头一般是群置,石头购买的时候注意一定的比例可以更加方便施工中效果的营造。
一般选择大石头、薄石头、小石头,三种石头各占1/3,这样对于后期石头造型很有帮助。
3.置石方法平与正曲折变化疏密有致大小搭配与其他元素相结合项目介绍太平山中央公园建设将再打造另外一个“小西湖”——中山公园“南湖”,形成以南湖和孙文莲湖为中心的滨水风景区。
在改造中,梳理现状水系,适当扩大水面面积。
同时,改造水系驳岸,增加亲水性,扩大“孙文莲”的栽植区。
南湖是1994年公园施工挖建的一个景观水面,这一区域现状植被条件较好,现存法桐、水杉、雪松、刺槐、紫薇等植树数株,水质清澈。
“在改造中,将增植水生植物、亚乔木、灌木、地被,丰富植被立体空间,创造景色宜人的滨水景观。
论园林景观中驳岸、护坡工程的施工方法【摘要】驳岸工程及护坡工程是提高园林工程稳定性和观赏性的重要工程措施,同时也是较为关键的环节,园林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驳岸工程和护坡施工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也较为迫切。
文章对园林景观中驳岸及护坡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期对驳岸及护坡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驳岸;材料;块石;护坡;施工园林驳岸是由基础、墙体和盖顶等组成的,起防护作用的工程构筑物,由于驳岸工程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修筑得坚固,并且具有优美的外形,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
护坡在园林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原因在于水体的自然缓坡能产生自然、亲水的效果。
1.驳岸工程使用的材料园林中常见的驳岸材料有各类自然山石、制作整形的石砌块、人工砌体、钢筋、混凝土、毛竹、木材等。
驳岸基础常采用条石、块石,盖顶常采用条石、山石、混凝土和植被,墙体则采用浆砌条石、砖砌抹防水砂浆以及用堆砌山石等。
在盛产竹、木材的地方也可以做竹木桩驳岸,但是木桩要采用能耐湿腐、坚固的木材种类,如柏木、杉木等。
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地质条件和驳岸的要求来选择桩木的规格,应采用直径10-15cm,长为1-2m的木材,呈梅花状布置。
在岸坡水淹频繁而木桩又容易腐蚀的地方适用灰土桩。
2.驳岸施工2.1块石驳岸常见的块石驳岸有条石驳岸、山石驳岸、虎皮石驳岸、浆砌和干砌块石驳岸等。
驳岸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景观要求来综合确定,可做成规则式、自然式等。
2.1.1条石驳岸施工条石驳岸是指采用条石作为岸体的驳岸,石块之间结合紧密、坚实。
整体性好。
通常采用M2.5水泥砂浆作为胶结材料,将条石分层砌筑成岸体。
驳岸临水面的砌缝可用水泥砂浆抹成平缝。
2.1.2山石驳岸砌筑山石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像砌墙一样做得整整齐齐,要使山石形态、体量、位置随岸线的凹凸、曲折,自然发生变化。
如果山石间存在缝隙,则要用水泥砂浆将其填塞饱满,或者可以用水泥砂浆将其抹成孔穴。
园林驳岸和护岸设计摘要:驳岸是挡土墙的一种,它是正面临水的挡土墙。
它的作用有三点:(1)支撑墙后的土壤;(2)保护坡岸不受水体的冲刷;(3)高低曲折的驳岸使水体更加富有变化,提高园林的艺术性。
关键词:园林驳岸;护岸设计;潜在威胁但凡有园的地方必然有水,有水的地方往往也会有园。
人们对水的偏好,也促使水在园林中被大量运用。
如江苏扬州的瘦西湖就是以水围成园的,还有杭州的西湖,国内名园都是如此。
纵观国内大江南北,几乎每个园林中都都或多或少存在水的元素。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是苏州园林,较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藕园、狮子林等。
驳岸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成员,可以保护水陆相交的地方,岸的稳定及其生态环境的构筑物,驳岸是挡土墙的一种,它是正面临水的挡土墙。
它的作用有三点:(1)支撑墙后的土壤;(2)保护坡岸不受水体的冲刷;(3)高低曲折的驳岸使水体更加富有变化,提高园林的艺术性,同时也是园林景观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
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
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
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
在亲水景观中驳岸是应重点处理的部位。
驳岸与水面间的高差关系和驳岸的类型及用材的选择,决定了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是否能与环境相协调。
同时,也应以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为基准对亲水环境中的其他设施(如水上平台、汀步、栈桥、栏索等)进行设计。
而在河道岸坡上用块石或砼铺砌以保护河岸的建筑物称为护坡。
护坡又可分为砼、浆砌块石、干砌块石护坡等。
1 园林驳岸存在的问题驳岸是挡土墙的一种,它是正面临水的挡土墙。
它的作用有三点:(1)支撑墙后的土壤;(2)保护坡岸不受水体的冲刷;(3)高低曲折的驳岸使水体更加富有变化,提高园林的艺术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园林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包括:
1. 位置选择:选择石头的位置要考虑整体园林布局,石头的形状和大小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突出景观的重点。
2. 石块的布局:石块的摆放要有层次感,可根据石块的大小、形状和色彩来进行组合,形成有层次的景观效果。
3. 石块的安置方式:可以采用立石、切石、贴石、堆石等方式来安置石块,使之更加稳固和美观。
4. 石块与植物的搭配:石块与植物的搭配要考虑到彼此的比例、色彩、形态等方面的协调,使之相互衬托,形成和谐的园林景观。
5. 石块的雕刻和加工:根据设计需要,可以对石块进行雕刻和加工,使之更具艺术感和个性化。
6. 石块的植入和固定:石块要植入到地面,并通过固定设施如水泥、钢筋等固定,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7. 石块的照明:可以利用照明设施来照亮石块,增强夜间的观赏效果,使园林在夜晚也具有艺术感。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技法在于选择合适的位置,合理布局,搭配植物,进行加工和固定,以及利用照明等手段,使石块成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增加景观的层次和美感。
驳岸生态设计风景园林要点百度用户----资藏----友情提供免费下载仅做学习交流----鸣谢园林在线在生态旅游区,强调旅游活动、旅游产品的原始性、生态性,强调游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而亲水性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性,生态旅游区的湿地是满足游人亲水性的一个重要载体。
而且在生态旅游区如果有一块湿地存在,往往能成为旅游的热点。
湿地驳岸是湿地与陆路接触的部分,是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也是游人发生亲水活动的主要场地。
驳岸的结构形态不仅影响到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而且也影响湿地的景观效果。
百度用户----资藏----友情提供免费下载1基本概念1.1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区概念生态旅游概念自从1965年美国学者Hetzer提出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同的专家、学者、组织都提出了新的定义,本文引用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是指以具有生态美和教育意义的景观为旅游对象,通过旅游生态环境的营造、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旅游产品的绿色经营管理、旅游者的生态消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教育,以及与旅游社区的“共赢”发展等方式,而开展的一种有助于旅游地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区概念可分狭义的概念和广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是指生态旅游区是进行生态旅游的旅游地,是生态旅游的组成要素落实的空间范围。
狭义的概念是指按照生态学的合理要求实现环境优化,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经济、社会优质、高效、和谐,并有值得观光、游玩、探求的生态旅游项目的旅游区。
1.2湿地概念不同的人对湿地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统计过大约有50多种定义。
本文引用的湿地概念采用《湿地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的定义,即:不问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的水域。
2对湿地驳岸生态功能的认知湿地驳岸生态系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湿地发挥生态效益的重要一环。
景石驳岸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2.做好景石驳岸的测量放线工作,控制好各节点(栈桥端,迎宾路桥头护坡等)高层,并做到曲线流畅,造型美观,自然。
2.2 材料要求1.景石采购(1)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确定好景石的品种后,联系相应景石产地供应商,并派遣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去选石。
(2)天然石材色泽不均匀,且易出现瑕疵,在选材上要选择色彩协调一致的,分批验货时要注意比较。
(3)多选择具有原始意味的景石。
比如未经切割过,并显示出风化痕迹的石头;被河流强烈冲击或侵蚀的石头;生有锈迹或苔藓的石头;此类景石能显示出平实,沉着的感觉。
(4)多选择自然形态的块石,纯粹圆形;方形的石头或经过机械打磨的石头均不为上品。
(5)具有动物等象形的或具有特殊纹理的的石头最为珍贵。
总之,在选石的过程中,应首先熟知应用石材的石性,石形,石色等石材特性,其次要准确把握置石的环境,体量,及周边绿化,铺装等因素。
水景驳岸施工一般是群置,景石购买时要考虑大小搭配,以方便施工。
2.辅助材料的采购(1)车辆进出场所需的铺路材料:本工程因在水边施工,没有较好的通行道路,景石运输车辆进场或吊装机械进场都需要先修临时道路,且临时道路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考虑成本因素,本工程准备200M3砖渣修筑临时道路。
(2)稳定景石所需的填缝材料:在置石摆放过程中,无论是直立还是横卧,不管石头是圆形还是方形,石头都应放平放稳,不能出现歪斜倾塌的之态,因此,应准备一些小石块作为填缝材料,配合粘接材料,稳定大块景石。
(3)稳定景石所需的粘结材料:本工程设计的粘结材料为C20混凝土粘结,商砼搅拌站购买。
3.机具设备:景石摆放的机具设备包括运输车辆、吊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和铁锹,大锤,撬杠,吊索等小型工具,如需赶工期,还应准备移动式照明设备等。
二、施工工艺流程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项目可按如下流程施工。
孙宁会园林驳岸:是在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湖岸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
太湖石:湖石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透空玲巧,很适宜大型园林叠山及造山水景。
因产于太湖,故称为太湖石。
挡土墙:在土坡外侧修建人工的防御墙则可维持土体稳定,这种用以支持并防止土体倾坍的工程结构体称为挡土墙。
礓察:一般园路纵坡超过15%时,本应设台阶,但为了能通行车辆,防滑,可将坡面做成浅阶的坡道称为礓察。
镶隅:墙内角以山石填镶其中,称为镶隅。
曲线加宽:为了防止车后轮驶出路外,车道内侧(尤其是小半径弯道)需适当加宽,称为曲线加宽。
银锭扣:为生铁铸成,有大,中,小三种规格。
主要用以加固山石间的水平联系。
假植:起苗分级后,如不立即运出造林,把苗木集中起来,埋藏在湿润的土壤中,称为假植。
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
安息角:散料在堆放时能够保持自然稳定状态的最大角度(单边对地面的角度),称为“安息角”。
蹬道:在地形陡峭的地段,可结合地形或利用露岩设置蹬道。
当其纵坡大于60%,应做防滑处理,并设扶手栏杆等。
收顶:是假山最上层轮廓和峰石的布局超高:指的是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受横向力或离心力作用会产生滑移或倾覆,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保证汽车能安全、稳定、满足设计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设计标高:在工程设计时以某一点设为±0.00,然后以该点为基准点建筑物的相对标高值。
断根缩坨:该措施是对特定的移植对象,分2~3年预先断根,以便使有限的土坨范围内预先生长大量的新根,以后将生长有大量细根、须根的土壤用带土球移植的方法移植。
谷方:在园林绿地竖向设计中,置石常作为“谷方”,既起护坡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又有造景起势之妙。
倒滤层:防止泄水孔堵塞,用粗制的碎石、煤渣等透水材料,泄水孔前端的处理方式挑:又称出挑。
即上石籍下石支承而挑伸于下石之外侧,并用数倍的重力镇压于山石内侧的做法为“挑”。
【景观经验】驳岸细部设计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
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能否与环境相协调,直接关系到水景效果的独到之处和人性化。
居住区驳岸设计在居住区中,驳岸的形式可以分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
规则几何式池岸一般处理成人们坐的平台,它的高度应该以人们的坐为标准,池面距离水面也不要太高,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好。
这种规则式的池岸构图比较严谨,限制了人和水面的关系,在一般的情况下,人是不会跳入水池中去嬉水的。
相反,不规则的池岸与人比较接近,高低随地形起伏,不受限制,而形式也比较自由,设计得很自然。
岸边的石头可以供人们乘坐,树木可以供人们纳凉,人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这时的岸只有阻隔水的作用,却不能阻隔人和水的亲近,反而缩短了人和水的距离,有利于满足人的亲水性需求。
生态驳岸的设计在生态旅游区,强调旅游活动、旅游产品的原始性、生态性,强调游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而亲水性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性,生态旅游区的湿地是满足游人亲水性的一个重要载体。
而且在生态旅游区如果有一块湿地存在,往往能成为旅游的热点。
湿地驳岸是湿地与陆路接触的部分,是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也是游人发生亲水活动的主要场地。
驳岸的结构形态不仅影响到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而且也影响湿地的景观效果。
生态驳岸设计形式(1)自然原型驳岸对于坡度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的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
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芦苇以及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发达的根系可以稳定堤岸,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强抗洪、护堤的能力。
(2)卵石缓坡驳岸技术在缓坡驳岸上点缀铺设卵石、景石等,其横断面俗称“蝶形”断面,有利于安全和两栖动物的出行,以及冬季防水。
同时结合水生植物种植,可以凸显自然生态感。
(3)山石驳岸山石驳岸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景观水系特色,即利用就地取材的乡土天然山石,不经人工整形,顺其自然。
山石缝隙间栽植植物,点缀岸坡,展示植物与石的柔美结合。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山石组合体的美。
置石体量较小,不具备完整的山形特征,主要以观赏为主。
(一)置石的设计形式根据造景作用和观赏效果方面的差异,置石可有特置、孤置、对置、群置、散置和作为器设小品等几种布置方式,如图为置石的四种方式(a)特置;(b)孤置;(c)对置;(d)、(e)山石器设1.特置:将形状玲珑剔透、古怪奇特而又比较罕见的大块山石珍品,特意设置在一定基座上供观赏,这种置石方法就叫特置。
图为园林石的特置2.孤置:孤立独处地布置单个山石,并且山石是直接放置在或半埋在地面上,这种石景布置方式是孤置。
孤置石景与特置石景主要的不同,是没有基座承托石景,石形的罕见程度及山石的观赏价值都没有后者高。
3.对置:两个石景布置在相对的位置上,呈对称或者对立、对应状态,这种置石方式即是对置。
两块景石的体量大小、姿态方向和布置位置,可以对称,也可以不对称。
前者就叫对称对置,而后者则叫不对称对置。
图为园林石对置4.散置:以若干块山石布置石景时“散漫理之”的做法,即布置成为散兵石景观。
其布置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山石的分散、随意布置。
图为园林石散置5.群置:又称“大散点”。
若干山石以较大的密度有聚有散地布置成一群,石群内各山石相互联系,相互呼应,关系协调,这样的置石方式就是群置。
在一群山石中可以包含若干个石丛,每个石丛则分别由3、5、7、9块山石构成。
一个石丛实际上就是一组子母石。
如北京北海琼华岛南山西路山坡上,用房山石“攒三聚五”,疏密有致地构成群置的石景,创造出比较好的地面景观,可以算是成功之作。
不仅起到护坡固土,减轻水土流失用,而且增强了山地地面的崎岖不平感和嶙峋之势。
图为园林石群置6.山石器设:用自然山石作室外环境中的家具器设,如作为石桌凳、石几、石水钵、石屏风等等,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一定的造景效果。
这种石景布置的方式,即是山石器设。
作为一类休息用的小品设施,山石器设宜布置在其侧方或后方有树木遮荫之处,如在林中空地、树林边缘地带、行道树下等,以免因夏季日晒而游人无法使用。
本科生课程论文风景园林(20 届)题目:园林驳岸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学院名称:指导教师:20 年月日园林驳岸摘要:驳岸是挡土墙的一种,它是正面临水的挡土墙。
它的作用有三点:(1)支撑墙后的土壤;(2)保护坡岸不受水体的冲刷;(3)高低曲折的驳岸使水体更加富有变化,提高园林的艺术性。
园林常见驳岸结构:(1)砌石驳岸;(2)桩基驳岸。
关键词:园林驳岸,驳岸结构,存在问题,潜在威胁。
目录1 园林常见驳岸结构 (4)1.1砌石驳岸 (4)1.2桩基驳岸 (4)2园林驳岸存在的问题 (6)3园林驳岸的潜在威胁 (6)4合适的园林驳岸构造设计理论 (7)5 典型园林驳岸构造 (7)6小结 (8)前言园林驳岸是在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湖岸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
园林驳岸也是园景的组成部分。
在古典园林中,驳岸往往用自然山石砌筑,与假山、置石、花木相结合,共同组成园景。
驳岸必须结合所在具体环境的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材料特性、种植特色以及施工方法、技术经济要求来选择其建筑结构形式,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注意外形的美观,使其与周围景色相协调。
水体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接线,相对水而言也是陆域的前沿。
人们在观水时,驳岸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视野;接触水时,也必须通过驳岸,作为到达水边的最终阶段。
因此,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水体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而且,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 园林常见驳岸结构园林驳岸按断面形状可分为整形式和自然式两类。
对于大型水体和风浪大、水位变化大的水体以及基本上是规则式布局的园林中的水体,常采用整形式直驳岸,用石料、砖或混凝土等砌筑整形岸壁。
对于小型水体和大水体的小局部,以及自然式布局的园林中水位稳定的水体,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或有植被的缓坡驳岸。
自然式山石驳岸可作成岩、矶、崖、岫等形状,采取上伸下收、平挑高悬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