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9
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嘲讽乔纳森 ? 斯威夫特 (1667—1745) 是英国 18 世纪先期最优异的嘲讽作家和政论家。
他的小说名著《格列佛游记》以清爽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梦。
《格列佛游记》叙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由漂泊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 ( 慧骃 ) 国等地的经历。
在小人国里,万物的长、宽、高仅有正常尺度的 1 /12,人的身高可是 15 厘米。
格列佛在那边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品。
到了大人国,全部又恰巧相反,居民身高 18 米,麦子也有十多米高,格列佛便成了一个小小的“宠物”。
格列佛为所欲为地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厂置身于大人国,却如少儿相同,担惊受怕,力所不及。
这些风趣的经历表现了作者斯威夫特的稚子之心。
可是,童话色彩不过这部小说的表面特色,尖利而深刻的嘲讽才是其灵魂所在。
进入18 世纪,英国社会由传统形态快速向“现代”商业社会转变,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也开始酝酿。
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论自己国家的现状,是当时英国文化人的习用手法,斯威夫特也不例外。
比方,他描绘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区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钩心斗角,争权夺利,实质上,这是奚落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叙述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在大人国,格列佛曾得意洋洋地向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不料却招来一连串的责问。
大人国制度古朴,风气朴实。
在他们看来,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满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慨、疯狂、恼恨、妒忌、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小说第三卷,经过对飞岛国等五岛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思疑,并严词怒斥了殖民统治。
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现了人兽颠倒的荒诞情景。
格列佛到达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的慧骃国,在这个乌托邦国家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险恶肮脏的牲畜。
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儒林外史》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儒林外史》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学期推荐阅读的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它创造了一种“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独特形式。
科举制度是小说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除士林中各色人物外,还把高人隐士、医卜星相,吏役里胥等三教九流的人物推上舞台,从而展示了一幅幅社会风俗画,卧闲草堂本评有言:“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
小说不仅具有深邃的主旨,在小说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正因为其博大精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学生用心读进去,再用心走出来,从而做到读有所获。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寒假期间读过《儒林外史》,开学后学校也每周安排一节名著阅读课,在时间上予以保证。
但因《儒林外史》是一部文言白话小说,语言表达和今天有所不同,学生读来不很通畅。
同时不少学生因为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欠缺,所以阅读《儒林外史》时兴趣不浓厚,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能体会作品讽刺的艺术手法和批判的精神。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通过阅读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讽刺小说的能力,激发他们更高层次的阅读认知。
【教学目标】1、品精彩片段,感人物形象2、知独特结构,赏讽刺手法3、悟批判精神,促学习成长【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品精彩片段,感人物形象②掌握“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结构形式③欣赏学习小说的讽刺手法2、教学难点:欣赏学习小说的讽刺手法,体会批判精神【教学方法】1、合作、交流、展示法2、多角度主题探究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促探究播放《胡屠户训女婿》的视频,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作者)(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借助《胡屠户训女婿》的视频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营造了良好的气氛,让整节课的学习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儒林外史》名著导学【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
幼即颖异,善记诵。
稍长,补官学弟子员。
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
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
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
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
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
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
后卒于客中。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
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
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
”则是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的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思维导图】【主题概括】《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
学习资料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1。
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
2.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小说主旨。
3.掌握阅读外国小说的方法.1课时一、导入新课《简·爱》是一部有一定影响力的书,百余年来,简·爱的形象广为人知,这部小说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简·爱》。
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简·爱》的作者、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内容.1。
了解作者.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师补充。
(1)作者介绍夏洛蒂·勃朗特,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一个乡村家庭。
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
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回到家乡。
十五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她曾做家庭教师,最终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夏洛蒂·勃朗特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
另有作品《谢利》《维莱特》和《教师》.(2)写作背景作者创作《简·爱》时,英国已是世界上的头号工业大国,但英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依然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女子的生存目标就是要嫁入豪门,即便不能生在富贵人家,也要努力通过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女性职业的唯一选择是当个好妻子、好母亲。
以作家为职业的女性会被认为是违背了正当女性气质,会受到男性的激烈攻击,从勃朗特三姐妹的作品当初都假托男性的笔名一事,可以想见当时的女性作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而《简·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三、阅读活动指导【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名著,养成分步骤读完一本书的习惯。
姓名_______. 2017 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练习题一.填空题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_____________(国籍)的_____________。
其时代背景是:英国社会存在各种矛盾,劳动人民处境更加恶化,统治阶级内部充满矛盾,辉格党与托利党互相攻击,争权夺利,英国和爱尔兰等殖民地的矛盾日益激化。
2、《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________(身份)格列佛因________等原因流落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按先后顺序写)等地的经历。
3.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 )划分阵营,分为( ),( )两派。
4. 小人国曾发生过很多可笑的事情:根据“( )”而分成了大端派与小端派,为此引发了多次战争。
5. 马国中马都是一些( )、( )的动物。
6. 飞岛上的人对什么( )、( )有精深的造诣?7. 格列佛最后一次航海来到( )国,展示了( )颠倒的怪诞景象。
8. 作者在慧骃国呆了( )之久。
9.在大人国里,居民身高( )米、麦子也有( )米。
10.《格列佛游记》用“小人国”、“大人国”(国名)抨击_________l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格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和寓言的笔法,对统治阶级的等做了痛快淋漓的鞭挞。
二.精彩情节识记阅读下面两段内容,分别概括其内容。
上岸后,他由于过度疲乏,躺在草地上酣睡了一觉。
待他醒来时,他觉得全身都动弹不得,他的四肢、身体被紧紧捆缚住了,连他的头发也一根根地被缚牢在地上。
他只能仰天躺着,太阳晒得他睁不开眼睛。
这是,他听到四周有一种轻微的嘈杂的响声。
同时,他感到他的左腿上有生物在爬动。
那东西渐渐爬上他的身体,走到他胸膛,又去到他的下颔边。
格列佛略略把眼光朝下一看,只见一个不到六英寸的小人,两手执着弓箭,背着箭壶,神气傲然地领头走着,后面跟着四十几个小人,全是戎装打扮。
格列佛大喊了一声,吓得他们拼命奔逃。
有的从他身上滚落到地面,有的自相践踏负了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岛上的人总是惶惶不安,因为他们对天文很有研究。
害怕太阳一天天接近地球,地球会被太阳吞食。
他们早上一遇见熟人,便首先问候太阳的健康。
这个地方只有一万英亩左右,底层由金刚石层构成,靠一块磁石操纵能随意升降。
这里住着国王和他的贵族们,还有些工匠、妇女和儿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请简述本书大概内容。
2、格列佛在小人国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人打败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3.格列佛到达大人国都经过哪些险阻。
请至少举出两例。
4.在飞岛国的“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至少三个来。
【人物形象分析】:格列佛:和鲁宾孙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
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观察和思考,、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
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能够见机行事,抓住一切机会追求自由,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他为人坦率,爱国,也十分姑息自己的面子,对敌视他的人充满了仇恨、厌恶与鄙视,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识丰富的学者。
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
【互动测评】1.《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根据_ _的好坏选拔官员;他第四次出游,来到_ __________(国名)。
2.著名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___________”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3.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两部不朽的文学名著,一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28年孤独时光的硬汉形象,他是__________;另一部描绘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驷国”等奇异幻境,作品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
6.《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游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四个国家。
(江苏省泰州市2006年中考题)7.为了给格列佛提供食品,“小人国”皇帝下令每天早上必须送上______头牛、__________只鸡及其他食品。
8________.他是一个小庄园主的儿子,从小就喜欢旅游。
他旅游过“小人国”和“大人国”,经历一番历险,最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他的名字是__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_________。
9.“小人国”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___________________把火扑灭了。
10.《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以____________的想象、___________的手段和_________的笔法,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做了痛快淋漓的鞭挞。
11.“小人国”曾发生过很多可笑的事情:根据“怎样打破鸡蛋”而分成了_________派与___________派,为此引发了多次战争。
12.格列佛是以____________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周游世界的。
13.“小人国”利立浦特党派之间以鞋跟的高低划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阵营。
14.作者笔下的“慧驷国”展示了_______________颠倒的怪诞景象。
15.《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是________国_________作家.16.“慧驷国”中“驷”的意思是___________。
17.在“飞岛国”有两种侦察案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是一把多刃的利剑,首当其冲被评点或挖苦的是当时的_______________,即世界上第一个正在形成的现代社会。
19.“慧驷国”中供马驱使的畜生是__________________。
20.飞岛上的人对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两门学科有精深的造诣。
21.格列佛所到达的飞岛是借助_____________或升或降,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22.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慧驷马族的两大美德。
23.格列佛游记是一部_______________的政治讽刺小说,构成这部小说讽刺美丽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匠心独运的反语手法,二是作者通过虚构对英国腐败的统治阶级穷形尽相的刻画。
24.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江苏省南京市2003年中考题)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
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简爱》自我测试填空。
1、简·爱在做()期间,意外地获得了()的遗产。
2、简·爱最擅长的的技能是()3、《简·爱》一书中()和()曾要与简爱结婚。
4、简·爱最终把两万英镑的遗产与()分了。
5、简·爱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
6、简·爱在学校最喜欢的老师是()8、简·爱最好的朋友死于()。
9、简·爱在()做了家庭教师。
10、简·爱逃出桑菲尔德庄园后被()所救。
11、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的爱。
12、简·爱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工作是做()的?13、简·爱为什么没有和罗切斯特结婚?()。
14、罗切斯特先生为什么瞎了?()15、圣约翰为什么要娶简·爱?()16、简·爱所教的孩子是谁?被谁所收养?()17、年幼的简·爱有一次被舅妈关入红房子是为什么?()18、简·爱的舅妈一家为什么不喜欢简·爱?()20、罗切斯特为什么说自己要和英格兰小姐结婚,并且要简离开?()21、《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出身贫寒的__________,她从小寄养在____ 舅母家,遭到虐待,后来被送进慈善机关举办的寄宿学校_____________ 。
毕业后,应聘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当_____________,与主人___________相互产生爱情,历经曲折,最终和他结了婚。
22、简爱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_____________ 精神,与表哥、舅妈以及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又以其独立人格和勇敢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23、简爱因婚事受阻而离开了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你能说说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婚姻吗?答:因为在婚礼上被人指控罗切斯特早有妻室,就是一直被囚禁在庄园一间阁楼里的疯女人。
24、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是女主人公的两个基本动机。
25、《简.爱》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 的作品,是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之一,成书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26、《简.爱》是一本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说。
作者以诗意与哲理的的笔触,描写了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____的成长经历及情感历程。
27、简一无显赫的家世,二无傲人的财富,三无出众的容貌,在物欲横流的功利社会,世俗有足够的鄙视她的理由。
但简自尊、自强,她坚定且近乎固执地认为所有的人生来都是____的,她有权追求她想要的生活及幸福。
28、______虽富有而显赫,却是一个精神上的苦闷者、情感上的渴求者。
同时,外表奇特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他有是一个精神上的强大者30、简爱在雷沃德学校生活时,有两个人曾帮助过她,这两个人一个是她的老师_______小姐,一个是她的朋友__________。
31、下面哪些人是《简爱》中的人物?()A圣约翰B英格拉姆小姐C希刺克利夫D 阿黛勒32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主人公在四个主要地方的生活,这四个主要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这段话是简爱的名言,它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个性或精神追求?(打出两点即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简爱离开罗切斯特后,_____曾向她求婚,要求她与自己一起去印度传教,简拒绝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