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知识重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2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知识重点

临床本硕2010-2班 610宿舍内部资料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绪论: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

1、尸体解剖

2、活体组织检查

3、细胞学检查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

观察方法

第一章:

萎缩——体积缩小

肥大——体积增大

增生——数目增多

化生——形态改变

萎缩:发育正常的C、组织、器官体积缩小——实质C体积小、C数减少。

分类

(一)生理性:胸腺、妇女、老年性等

(二)病理性: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 Malnutrition atrophy

神经性萎缩 Denervation atrophy

废用性萎缩 Disuse atrophy

压迫性萎缩 Pressure atrophy

内分泌性萎缩 Endocrine atrophy

缺血性萎缩 Ischaemic atrophy

病理变化

大体:萎缩的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少,

颜色变深或呈褐色。

镜下: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减少,间

质纤维组织及脂肪组织增多。萎缩的细胞胞浆内可见脂褐素沉着。脂褐素颗粒明显增多时,整个器官呈

棕褐色,称褐色萎缩(brownatrophy)。

结局:可逆过程。

化生(metaplasia):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已分化组织的过程。

常见化生有:

柱状上皮(气管、宫颈等)

上皮性:移行上皮(膀胱肾盂等)→鳞化

胃腺上皮→肠上皮化生

间叶性:纤维结缔组织→骨、软骨、脂肪T

骨骼肌→骨,软骨→骨

肥大: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1、生理性肥大;运动员骨骼肌;妊娠子宫

2、病理性肥大;高血压病心脏

增生;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1、生理性增生

激素性:青春期乳腺的发育

代偿性:肝脏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增生.

2、病理性增生

激素性增生:雌激素↑→宫内膜、乳腺增生

再生性增生:胃溃疡

不典型增生:

1、坏死的基本病变

细胞核改变——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

核浓缩

核碎裂

核溶解

2、坏死的类型

(1)凝固性坏死

部位:心﹑肾﹑脾(贫血性梗死)

大体:灰白或灰黄、干燥、坚实、混浊无光泽、见反应带。(2)液化性坏死:坏死崩解液化

见于:脑、脊髓——富含磷脂、水份

脓肿——中性白细胞溶蛋白酶

脂肪坏死——特殊类型

镜下:坏死脂肪C仅留下模糊混浊轮廓

(3)纤维素样坏死

(4)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结核)

肉眼:色淡黄、质松软、细腻,似奶酪故称。

4)坏疽(gangrene):大块坏死伴腐败菌感染而呈现黑色。

H2S + Fe → FeS (黑)+ H2

干性坏疽(dry gangrene ):

部位:四肢末端;

机理:动阻静畅。

特点:干固、皱缩、黑褐、界清。

湿性坏疽(moist gangrene):

部位:肺、肠、阑尾、子宫。

机理:动静同阻。

特点:肿胀湿润、污黑、恶臭、界不清、中毒重。

气性坏疽(gas gangrene):

见于:战伤、部位深伴厌氧菌感染

特点:暗棕、气泡、蜂窝状、捻发音,危重。

3.坏死的结局

糜烂(erosion):局限在表皮和粘膜层的浅表缺损。

溃疡(ulcer):深达皮下和粘膜下的缺损。

空洞(cavity):坏死组织液化后,可经相应管道排出,留下空腔,称为空洞。

窦道(sinus):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开口于皮肤或粘膜的盲性管道。

瘘管(fistula):体表与空腔器官间或空腔器官间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

机化(organization):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常物质(如血栓)的过程。

凋亡

概念:程序性细胞死亡

1、特点:单个细胞或小灶状坏死,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与树叶的枯萎凋谢过程比拟,故又称凋落。

细胞凋亡与坏死二者均属于细胞死亡类型

凋亡→主动过程,常累积单个细胞,发生在→正常

异常状态下,细胞膜完整,无炎症反应.

坏死→被动过程,常累积多个细胞,发生在→异常状态下,细胞膜受损,常有炎症反应

第三章:

一、肉芽组织

概念: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

大体:鲜红色、颗粒状、湿润、柔软‘易出血、无痛觉

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与创面垂直成纤维细胞﹑不同量的炎细胞。

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和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结局: 肉芽组织逐渐→瘢痕组织(scar tissue)

瘢痕组织:灰白色、半透明、坚韧、无弹性。

瘢痕疙瘩(keloid):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并突出于皮肤表面

再生(regeneration):局部组织、细胞损伤后, 由邻近健在的细胞增生加以修复的过程。

1、完全再生:(complete regeneration):即再生的组织在功能、结构上与原来组织相同。多见于生理性再生。

形成条件:(1)组织再生能力强

(2)缺损范围小,网状支架完整

2、不完全再生(incomplete regeneration:由形态不同、功能较低的结缔组织(肉芽组织→瘢疤组织)增生替补的过程。多见于病理性再生。

形成条件:

(1)局部组织再生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