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蛋白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钟南山院士事迹、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合成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过程: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以及发、毛、蹄、角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今天我们来学习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资料卡片蛋白质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化合物,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
例如,烟草斑纹病毒的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就超过了两千万。
因此,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我们学习蛋白质组成和结构。
一、蛋白质组成和结构蛋白质的复杂结构:1、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下面是几种氨基酸的例子:氨基酸特点,写出氨基酸的通式。
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通式:有氨基(-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现在从动植物体内蛋白质水解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氨基酸有几百种。
但是,构成主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多种。
什么是两性物质,推测氨基酸的性质有那些?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还能互相反应(从结构上去分析)2、多肽肽: 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和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之间脱去一个水分子, 经缩合反应而生成的产物.肽键: -CO-NH-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生成物是什么,并标出肽键。
分子生物学原理教案—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教学要求:1.掌握遗传信息、遗传密码与mRNA的关系,遗传密码的特征。
2.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中主要RNA、三种酶和多种蛋白质因子的功能和作用特点,生物合成过程及能量变化。
3.了解翻译后蛋白质的加工方式。
4.了解蛋白质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课时安排:总学时 4.0第一节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1.0第二节氨基酸的活化1.0第三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1.0第四节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靶向运输0.6第五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0.4重点:1.遗传密码与mRNA的关系及其特征2.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3.氨基酸的活化难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教学内容: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1.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遗传密码的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通用性和摆动性。
2.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3.tRNA是氨基酸的运载工具及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适配器氨基酸臂、反密码子4.蛋白质生物合成需要酶类、蛋白质因子等二、氨基酸的活化1.氨基酰tRNA 氨基酰tRNA合成酶2.真核生物起始氨基酰tRNA是Met- tRNAi Met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1.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起始:起始因子;延长:延长因子,注册、成肽、转位,核糖体循环;终止:终止密码子。
2.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四、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靶向运输1.多肽链折叠为天然构象的蛋白质分子伴侣、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肽-脯氨酸顺反异构酶。
2.蛋白质一级结构修饰主要是肽键水解和化学修饰3.蛋白质空间结构修饰包括亚基聚合和辅基连接4.合成后蛋白质可被靶向输送至细胞特定部位五、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1.抗生素对翻译的抑制作用2.其他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中、英文专业词汇:translation翻译codon密码子initiation codon起始密码termination codon终止密码code密码ribozyme cycle核糖体循环adaptor转换器post-translational processing翻译后加工interferon干扰素antibiotics抗生素anticodon反密码子releasing factor释放因子wobble pairing摇摆配对degeneracy简并性signal peptide信号肽secretory protein分泌性蛋白质elongation factor延长因子streptomycin链霉素tetracycline四环素chloromycetin氯霉素puromycin嘌呤霉素cycloheximide防线菌酮思考题:1.试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及3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蛋白质和核酸【方案Ⅱ】课题研究,自主学习可供参考的研究课题:(1)氨基酸的种类及用途;(2)人类研究蛋白质功能的意义;(3)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4)我国科学家在蛋白质方面开展了哪些研究;(5)蛋白质与人体健康;(6)蛋白质变性知识的应用。
二、活动建议【实验4-2】蛋白质盐析实验1.实验所用的蛋白质溶液不能太稀,而且要现配现用。
配制鸡蛋白溶液时,不能使蛋黄混入,因为蛋白和蛋黄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蛋白质。
2.做盐析实验时,饱和溶液不能加得太少,如果加入固体,效果会更明显。
在所有的盐中,具有特别强的盐析能力,不论在弱酸性溶液中还是在中性溶液中都能沉淀蛋白质。
其他的盐(如钠和镁的氯化物或硫酸盐)要使溶液呈酸性时才能盐析完全。
使用时,使溶液呈酸性反应,会更有利于盐析作用。
【实验4-3】蛋白质变性实验1.蛋白质溶液不能太稀,醋酸铅的质量分数应为1%。
2.可用、溶液代替醋酸铅溶液,效果相同。
3.可补充甲醛溶液使蛋白质变性的实验。
实验时,将甲醛溶液酸化或将蛋白质溶液酸化,会提高试剂的灵敏度并加快蛋白质的凝结。
【实验4-4】蛋白质颜色反应实验1.实验所用的浓硝酸应不低于40%。
2.也可向未稀释的鸡蛋清液体上滴加浓硝酸8~10滴,很快就显示黄色。
或将浓硝酸滴在煮熟的鸡蛋白或白羽毛上,也立即显现黄色。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初步了解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二、预习内容(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1、氨基酸概念: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
注意:(1) 氨基:氨分子(NH3)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部分。
氨基的电子式(2) α—氨基酸(向学生介绍α、β位):羧酸分子里的α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3) 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
(二)、蛋白质1、蛋白质的性质(1)颜色反应:。
(2)变性在等作用下,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教学目标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2、认识蛋白质、酶与生命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2、蛋白质的性质教学用具:多媒体、相关实验用品[板书]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引入] 提问式引入1、根据你目前所知道的知识,那些食物属于蛋白质食品?2、人体的那些部位是由蛋白质组成的?3、讲解资料卡片——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提问:1、棉花和毛发烧焦了那个有焦臭味?棉花主要由什么物质组成?这种物质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2、阅读教材,试说明毛发烧焦有焦臭味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一、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板书]1.组成: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由C、H、O、N、S等元素组成。
[提问]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氨基酸。
本节课授课路线: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板书]2.氨基酸请同学们观察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并得出氨基酸的通式HR-C-COOH3、多肽: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板书]H2N-CH2-CO OH + H-NH-CH2-COOH → H2N-CH2H2O请同学们完成教材中的任意氨基酸形成肽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化学方程式书写口诀:酸脱羟基氨脱氢,然后往一起拼[展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二、蛋白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通过后面实验得出结论[板书]4.蛋白质的性质(1)蛋白质的两性[指出]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脱水形成的,在多肽链的两端必然存在着自由的氨基与羧基。
而且,侧链中也有酸性或碱性基团。
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也是两性分子,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2)蛋白质的水解[指出][类比]酯的水解,加深对这两类物质性质的认识。
[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其他性质通过分组实验探究。
实验一:蛋白质的灼烧:分别点燃一小段棉线和纯毛线,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第三节蛋白质工程1.蛋白质工程是指通过物理化学与生物化学等技术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定点诱变和重组DNA技术改造基因,以定向改造蛋白质,甚至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的技术。
2.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是基因工程。
3.蛋白质工程的一般过程是:预期蛋白质功能→分子设计蛋白质→合成相应基因→基因指导新蛋白质合成。
4.实施蛋白质工程的前提条件是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5.根据蛋白质被改动部位的多少,可将蛋白质改造类型分为“大改”、“中改”和“小改”。
6.通过蛋白质工程,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酶和新型药物。
对应学生用书P16蛋白质工程概述1.蛋白质工程的概念(1)手段:①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技术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②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定点诱变和重组DNA技术改造基因。
(2)目的:定向改造天然蛋白质,甚至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3)关键技术:基因工程。
蛋白质工程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
2.蛋白质工程的一般过程先根据新蛋白质预期功能设计相关蛋白质结构,进而设计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在此基础上合成可产生新蛋白质的相关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新的蛋白质。
3.改造蛋白质的方式改造方式相关操作大改根据氨基酸的性质和特点,设计并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全新蛋白质,使之具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空间结构和预期功能中改改变蛋白质分子中某一个多肽片段或一个特定的结构小改通过基因工程中的定点诱变技术,有目的地改造蛋白质分子中某活性部位的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以改善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1.对天然蛋白质进行改造,是通过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操作来实现的吗?提示:不是,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必须通过改造基因来完成。
2.蛋白质工程操作程序的基本思路与基因工程有什么不同?提示:基因工程是按照中心法则进行的: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形成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形成具有高级结构的蛋白质→行使生物功能,基本上是生产出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蛋白质教案完美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学科:高中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2. 掌握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3.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蛋白质及其作用;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教学资料和图片;2. PPT课件;3. 实验器材和试剂(如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样品等);4. 课后作业及答案。
学生准备:1. 预习蛋白质相关知识;2. 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3.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对蛋白质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5分钟)介绍蛋白质的定义、分类和分布,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情况。
3. 蛋白质的组成(5分钟)讲解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介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命名原则。
4. 蛋白质的结构(5分钟)讲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重点介绍一级结构的重要性。
5. 蛋白质的功能(5分钟)介绍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如酶、结构蛋白、运输蛋白、免疫蛋白等,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
6. 课堂小结(3分钟)7. 课后作业(2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和课后练习完成情况;3.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学生对蛋白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蛋白质的实验室检验1. 介绍蛋白质检验的方法,如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等。
2. 演示双缩脲法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步骤,包括制备样品、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等。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蛋白质教学设计一等奖公开课《蛋白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水解会生成各种氨基酸。
2.探究蛋白质的性质(盐析、聚沉、显色反应等)。
3.激情投入,体验学习和探究化学科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学习方法】实验探究、分析思考、归纳总结【课型】新授课【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
【板书】第三节蛋白质【解读学习目标】1.知道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水解会生成各种氨基酸。
2.探究蛋白质的性质(盐析、聚沉、显色反应等)。
3.激情投入,体验学习和探究化学科学的乐趣。
【设问】恩格斯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学生1】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学生2】在人体中,蛋白质约占除水分以外剩余物质质量的一半。
【学生3】蛋白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他可以调节电解质与水的平衡,是生成抗体的必需物质,还是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物质之一。
【教师】既然蛋白质对人体具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体每天必须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那她存在与哪些物质中呢?【板书】1.蛋白质的存在【讲述】1、鱼肉蛋奶富含蛋白质2、各种谷类豆类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3、细菌、病毒、各种酶是蛋白质生物体。
【设问】我们每天摄取的蛋白质是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呢?【学生】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不能被直接吸收,而是在胃蛋白酶和肠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
【教师】常见的三种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
【学生】背过三种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时间是一分钟。
【过渡】蛋白质既然如此重要,同学们想不想小组合作探究它的性质呢?【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想。
【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实验1】向盛有2ml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饱和(NH4)2SO4溶液,纪录实验现象;再加适量的蒸馏水,继续观察现象并纪录。
2012.No221232.3 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年轻教师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换,必然伴随着角色冲突、角色学习和角色协调等一系列过程。
因此,学校重视岗前培训这个重要环节.组织刚到学校的教师的培训.学习一些相关的识.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调查分析.熟悉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更重要的是通过岗前培训加强角色认知,培养人际协调能力和奉献精神。
作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
2.4 认识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应该首先从实验物品的管理,青年教师应在实验人员和老教师的指导下,尽快熟悉每一种实验设备、物品和器械的名称、型号、数量、使用方法等内容。
熟悉实验物品的摆放、设备的使用和常规实验课项目所需物品的数量、安排、交接和注意事项。
学生课堂的纪律管理、分组、物品的协调等。
教师应明确实验室管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实践课教学质量。
还应精心备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多听老教师的课,从她们身上学习中职护理常用技术操作的规范流程,并且勤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并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的好方法.以突显实践教学在学生临床理论课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学能力和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实验室的管理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2.5 掌握护理学基础实践课特点教师要上好实验课教学,就必须首先熟悉实验室的工作运行制度和管理制度.熟悉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实验课项目的数量、实验课程的比例以及应如何安排。
理论教学要求教师从“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讲解,实践课教学要求教师重点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能达到熟练掌握、学会两个层次,理解二者的区别。
才能很好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而在实践教学中就要求学生能独立、正确、规范地完成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实践课强调实际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注重效果,讲究实用,是培养初级技能性和应用型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基础和保证。
总之,护理实践教学是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教学中要紧扣中职护校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