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基础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9.24 KB
- 文档页数:9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件,并将程序单的信息输入数控系统的整个过程。
1.手工编程
手工编程是指编程的各阶段均由人工完成。
手工编程的意义。
2.自动编程
自动编程是利用计算机专用软件来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按计算机专用软件的不同,自动编程可分为数控语言自动编程、图形交互自动编程和语音提示自动编程等。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图形交互自动编程,常用的软件有UG、Pro/E、Cimatron、Mastercam、CAXA等。
三、数控编程的步骤
1.分析零件图样
首先应准确地识读零件图样表述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精度、批量、毛坯形状和热处理要求等。
2.确定工艺过程
在分析图样的基础上,进行工艺分析,选定机床、刀具和夹具,确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工步顺序以及重点讲解手工编程的意义
教师可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自动编程软件,或通过课件演示自动编程软件的应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手工绘制或通过PPT展示数控编程的步骤,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步骤。
然后再逐一讲解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教师讲授分析零件图样的意义和具体内容工艺过程包含:工艺分析,选定机床、刀具和夹具,确定工艺路线、。
数控加工教案第一章:数控加工概述1.1 数控加工的定义1.2 数控加工的分类1.3 数控加工的应用范围1.4 数控加工的优势与劣势第二章:数控加工设备2.1 数控机床的分类与结构2.2 数控机床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2.3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统2.4 数控机床的选用与维护第三章:数控编程基础3.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3.2 数控编程的步骤与方法3.3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与功能3.4 数控编程的注意事项与技巧第四章:数控加工工艺4.1 数控加工工艺的含义与作用4.2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与分析4.3 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4.4 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第五章:数控编程与操作5.1 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与操作5.2 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5.3 数控加工仿真与模拟5.4 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故障排除与优化第六章:数控加工编程实例6.1 平面加工编程实例6.2 立体加工编程实例6.3 复杂零件加工编程实例第七章:数控加工工艺案例分析7.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案例7.2 孔类零件加工工艺案例7.3 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案例7.4 工艺案例的分析与评价第八章:数控加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8.1 数控机床的日常使用与维护8.2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8.3 数控机床的性能优化与升级8.4 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与事故预防第九章:数控加工质量控制9.1 数控加工质量的定义与指标9.2 数控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9.3 数控加工质量的控制方法与措施9.4 数控加工质量的检测与评价第十章: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0.1 数控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10.2 数控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10.3 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10.4 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数控加工概述难点解析:理解数控加工与传统加工的区别,掌握数控加工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二、数控加工设备难点解析:了解数控机床的各类型及特点,理解数控机床坐标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4. 能够阅读和理解数控加工图纸。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概述数控加工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数控加工的分类和应用领域2. 数控编程基础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数控编程的坐标系和坐标变换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展示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演示数控编程的实例。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践。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数控加工的应用领域,引起学生对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演示:展示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演示数控编程的实例。
4. 练习: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编程练习:评估学生对数控编程的掌握程度。
3. 操作考核:评价学生对数控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
4. 加工图纸阅读:检查学生对数控加工图纸的理解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数控加工设备: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
2. 教学软件:数控编程软件、数控仿真软件。
3. 教学资料:教材、课件、教案、实例代码等。
4. 辅助工具:计算器、绘图板、直尺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配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方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2. 数控实验室:配备数控机床、数控编程软件和仿真软件,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数控加工车间:供学生参观和了解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数控加工应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课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实践教学课时。
2. 教学安排:按照教案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3. 复习与巩固:每节课结束后,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并进行实践操作巩固。
《数控加工技能实训》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 学会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训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概述1.1 数控加工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数控加工的特点和应用范围2. 数控机床结构及功能2.1 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2.2 数控机床的主要功能3. 数控编程基础3.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3.2 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步骤3.3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和功能代码4. 数控机床操作实训4.1 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4.2 数控机床的加工实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功能、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技巧等知识点。
2. 演示法:通过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训,展示数控加工的过程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 数控机床:用于学生实践操作的数控机床。
2. 数控编程软件:用于编写数控加工程序的软件。
3. 教学PPT:用于讲解知识点和展示实例的PPT。
4. 实训指导书: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加工实训的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功能的掌握情况。
2. 编程练习:布置编程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加工实训:评估学生在加工实训中的操作技能和加工质量,检查学生对数控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
《数控加工技能实训》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章节1. 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2. 数控系统的软件组成3. 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七、教学内容1. 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7.1 控制器硬件组成7.2 驱动器的硬件组成7.3 反馈装置的硬件组成2. 数控系统的软件组成7.4 数控系统的软件结构7.5 数控系统的软件功能3. 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7.6 数控系统的故障类型7.7 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7.8 数控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组成以及故障诊断与维护的方法和技巧。
(数控加工)数控铣床教案第一章:数控铣床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数控铣床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数控铣床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
1.2 教学内容:1.2.1 数控铣床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2 数控铣床的分类与特点1.2.3 数控铣床的应用范围1.2.4 数控铣床的基本组成1.2.5 数控铣床的操作方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资源:教材、PPT、数控铣床实物或模型、操作演示视频。
1.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实操考核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数控铣床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数控铣床编程基础2.1 课程目标:掌握数控铣床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数控铣床编程的常用指令和功能代码。
2.2 教学内容:2.2.1 数控铣床编程的基本原理2.2.2 数控铣床编程的方法与步骤2.2.3 数控铣床编程的常用指令2.2.4 数控铣床编程的功能代码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操、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资源:教材、PPT、数控铣床编程软件、实操案例。
2.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编程实操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数控铣床编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数控铣床操作3.1 课程目标: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
3.2 教学内容:3.2.1 数控铣床操作的基本步骤3.2.2 数控铣床操作的注意事项3.2.3 数控铣床加工参数的选择与调整3.2.4 数控铣床刀具选择与更换3.2.5 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的故障处理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资源:教材、PPT、数控铣床实物或模型、操作演示视频、实操案例。
3.5 教学评价:通过实操考核、故障处理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数控铣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数控铣床加工工艺4.1 课程目标:掌握数控铣床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零件特点和加工要求制定合理的数控铣削工艺。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悉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加工操作。
二、教学内容1.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什么是数控加工–数控加工的发展历程–数控加工的优点和局限性–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2.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G代码和M代码的使用–编写数控程序的基本规范–数控程序的调试和修改方法3.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分–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运动方式–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和维护方法4.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范–防止事故和保护设备的措施5.数控加工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数控加工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数控加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数控加工技术的相关领域和研究方向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数控机床,帮助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和操作技巧。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整体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共享学习经验。
四、教学工具和设备1.电脑和投影仪2.数控机床(如车床、铣床等)3.数控编程软件4.工具刀具和工件材料五、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节: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学时)1.介绍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5分钟)2.分析数控加工的优点和局限性(15分钟)3.解释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30分钟)第二节: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学时)1.讲解G代码和M代码的使用(30分钟)2.解读数控程序的基本规范(30分钟)3.演示数控程序的调试和修改方法(1小时)第三节: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学时)1.分析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分(30分钟)2.讲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运动方式(1小时)3.演示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和维护方法(30分钟)第四节: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2学时)1.指导学生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1小时)2.讲解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范(30分钟)3.强调防止事故和保护设备的措施(30分钟)第五节:数控加工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1学时)1.分析数控加工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30分钟)2.探讨数控加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30分钟)3.介绍数控加工技术的相关领域和研究方向(1小时)六、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布置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广东省高新技术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授课专业班级09数控班课程名称数控加工技术基础任课教师唐美春授课时间2011年2月20日课程表理论课教案技术复杂,对工艺和程序编制要求较高,加工中难以调整,维修困难。
数控机床一般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反馈装置和机床主机组成。
四)课堂小结:本次课讲解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知识,讲解了数控加工产生的背景以及其发展史。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找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
理论课教案理论课教案理论课教案审阅签名:理论课教案审阅签名:理论课教案Δ B =A max-A min =S max-S min= δ SS 是定位基准E 与设计基准F 间的距离尺寸。
当设计基准的变动方向与加工尺寸的方向相同时,基准不重合误差就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间尺寸的公差,如图3-61 ,当S 的公差为δ S ,即Δ B = δ S (3-2 )当设计基准的变动方向与加工尺寸方向有一夹角(其夹角为β)时,基准不重合误差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间距离尺寸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即Δ B = δ S × cos β (3-3)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之间有几个相关尺寸的组合,应将各相关连的尺寸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投影取和,即式中δ i ——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之间各相关连尺寸的公差(mm );β i ——δ i 的方向与加工尺寸方向之间的夹角(0 )。
式(3-4 )是基准不重合误差Δ B 的一般计算式 .2、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的关系四、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的内容、提醒注意课堂纪律。
理论课教案教学过程2、工艺尺寸链的组成我们把组成工艺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
这些环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
(1)封闭环:尺寸链中最终间接获得或间接保证精度的那个环。
每个尺寸链中必有一个,且只有一个封闭环。
(2)组成环: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都称为组成环。
组成环又分为增环和减环。
(i)增环(A i):若其他组成环不变,某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随之同向变动,则该环为增环。
数控加工教案教案标题:数控加工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数控加工的常用工具和设备;3. 学习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内容:1. 引入:- 通过展示数控加工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控加工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数控加工与传统加工方法的区别和优势。
2. 知识讲解:- 介绍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数控系统、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 - 详细介绍数控加工的常用工具和设备,如数控机床、刀具和夹具等。
3. 操作演示:- 演示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数控编程、机床设置和加工过程;- 强调数控加工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4. 实践练习:- 提供一些简单的数控加工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自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加工结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5. 拓展应用:- 鼓励学生思考数控加工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引导学生探索数控加工与其他相关领域的结合,如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等。
6.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控加工的重要性和学习收获;-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
教案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操作演示和实践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如编写数控加工程序或分析加工结果,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
3. 问答评估:针对课堂讲解和拓展应用的内容,进行问答评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控加工技能和应用能力,可以考虑以下扩展内容:1. 组织参观数控加工车间或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控加工的实际应用;2. 开设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数控加工模拟操作,提前熟悉实际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在编写教案时,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教育阶段和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系统接通电源后自动选择G54坐标系。
二、FANUC 0i系统常用准备功能指令1.平面选择指令(G17/G18/G19)XY平面、ZX平面和YZ平面,可分别用G17(XY平面)、G18(ZX平面)和G19(YZ平面)表示三个平面。
2.绝对坐标与增量坐标指令(G90/G91)(1)绝对坐标指令绝对坐标指令用G90来表示。
(2)增量坐标指令增量坐标指令用G91来表示。
3.快速点定位指令(G00)(1)指令格式G00 X Y Z ;X、Y、Z:快速进给的终点。
(2)示例4.直线插补指令(G01)(1)指令格式G01 X Y Z F ;讲清平面选择指令的功能,并让学生熟记对比数控车床中绝对坐标和增量坐标表示方式,讲解数控铣床绝对和增量坐标的表示方式对比数控车床中的G00指令进行讲解,让同学明确每个坐标轴的实际运动方向,避免编程错误,造成撞刀事故。
格式中的X、Y、Z 坐标值由G90、G91指令是增量值还是绝对值。
对比G00讲授G01指令的功能、格式,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X、Y、Z:刀具目标点的坐标值。
F:刀具切削进给速度。
(2)示例5.圆弧插补指令(G02/G03)(1)指令格式1)XY平面圆弧G17 G02/G03 X Y R F ;G17 G02/G03 X Y I J F ;2)XZ平面圆弧G18 G02/G03 X Z R F ;G18 G02/G03 X Z I K F ;3)YZ平面圆弧G19 G02/G03 Y Z R F ;G19 G02/G03 Y Z J K F ;(2)指令说明编制整圆加工时,不能用R方式编程,只能采用I、J、K方式。
(3)示例讲解G01时,教师要重点强调两点:执行G01指令的刀具轨迹为直线轨迹;G01 程序中必须含有 F 指令,进给速度由 F 指令决定。
可通过机床操作面板进给倍率进行调整教师重点讲授G02 / G03指令的功能、格式及格式中各程序字的含义。
数控加工教学设计案例引言数控加工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成为许多工厂和企业不可或缺的工艺。
在这个需要高效、精确和可重复生产的时代,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控加工技能,教学设计必不可少。
本文将提供一些数控加工教学设计案例,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设计案例一:程序编写与加工实践设计目标: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程序编写的方法,提高其加工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介绍;2. 程序编写常用指令的讲解;3. 指导学生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践;4. 学生根据给定图纸编写程序,并进行加工验证。
教学步骤:1. 基本原理和概念介绍:通过讲解数控加工的原理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认知框架。
2. 程序编写指令讲解:详细讲解数控加工中常用的程序编写指令,包括基本运动指令、辅助功能指令等。
3. 加工实践指导:指导学生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实际的加工操作,包括机床的操作方法、夹具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4. 编写程序并加工验证:学生根据给定的图纸编写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验证,检验所编写程序的正确性和加工效果。
设计案例二:数控加工工艺优化设计目标:培养学生的加工工艺优化能力,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和质量。
教学内容:1. 工艺参数的优化原则和方法介绍;2. 数控加工工艺优化的案例分析;3.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并进行加工实践。
教学步骤:1. 工艺参数优化原则和方法介绍:讲解数控加工中工艺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原则,介绍常用的优化方法和工具。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展示工艺优化对加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3. 学生工艺参数优化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加工实践,验证优化效果。
4. 结果分析和总结:学生根据加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章数控加工基础教案第1章数控加工基础本章要紧介绍数控加工的基础知识,内容包含数控编程简述、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概述、高度与安全高度与走刀路线的选择等。
1.1 数控加工概论数控技术即数字操纵技术(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指用计算机以数字指令方式操纵机床动作的技术。
数控加工具有产品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与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在制造业及航天加工业,数控加工是所有生产技术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汽车与航天产业的零部件,其几何外形复杂且精度要求较高,更突出了数控加工制造技术的优点。
数控加工技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计算机、信息处理、现代操纵、传感检测等光机电技术于一体,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
它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及产品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进展,数控技术的进展相当迅速。
数控技术的水平与普及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1.2 数控编程简述数控编程通常能够分为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
手工编程是指从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编写程序到程序校核等各步骤的数控编程工作,均由人工完成的全过程。
该方法适用于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加工程序较短的情况,而关于复杂形状的零件,如具有非圆曲线、列表曲面或者组合曲面的零件,或者者零件形状虽不复杂,但是程序很长,则比较适合于自动编程。
自动数控编程是从零件的设计模型(即参考模型)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部过程。
其要紧任务是计算加工走刀过程中的刀位点(Cutter Location Point,简称CL点),从而生成刀位数据文件。
使用自动编程技术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问题,其大部分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编程效率大大提高,还能解决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许多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编程问题。
CA TIA V5数控模块提供了多种加工类型用于各类复杂零件的粗精加工,用户能够根据零件结构、加工表面形状与加工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类型。
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8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装置的作用主要功能如下:①多坐标控制(多轴联动)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8图2-5 右手定则刀具相对工件运动的原则运动方向的规定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正方向。
图2-6 典型机床的坐标系图2-7 典型车床坐标系机床上设定的一个特定位置,又称机床零位。
﹡机械原点的定位精度很高,是机床调试和加工时十分重要的基准点。
﹡机床上各种坐标系的建立都是以机械原点为参考点而确定的。
图中。
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8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9常用M、F、S、T、G代码在车端面和外圆程序中的应用自测题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9一、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过程的拟定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9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9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9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9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9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9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9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9二、硬质合金螺纹车刀三、三角形内螺纹车刀理论课教案(首页)(编号:JL/JW—(ZY)08—01)教师:朱承科授课班级:14-39第四节板牙和螺纹梳刀一、板牙1.用途加工尺寸不大的外螺纹2.板牙的结构板牙相当于一个具有很高硬度的螺母,螺孔周围制有几个排屑。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教学教案第一章:数控加工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1.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的定义和特点数控加工的应用领域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数控加工的流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数控加工应用案例。
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数控加工基本原理的理解。
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代码。
让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数控编程常用代码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数控编程的注意事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代码。
实操演示法:演示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数控编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三章:数控机床与刀具选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刀具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数控机床的分类和结构刀具选择的原则刀具选择的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实操演示法:演示刀具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数控机床和刀具选择的理解。
第四章:数控加工工艺与参数设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参数设置的原则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步骤数控加工参数设置的原则数控加工参数设置的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实操演示法:演示数控加工参数设置的原则和方法。
4.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课程名称:数控加工技术基础授课对象:面试官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控技术进行加工的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2. 数控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数控加工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2. 数控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数控加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数控加工?数控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 介绍数控加工的定义、特点及与传统加工方式的区别。
- 讲解数控加工的原理和基本流程。
2. 数控加工的发展历程- 回顾数控加工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及重要里程碑。
- 分析数控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数控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数控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的应用。
- 强调数控加工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数控加工案例,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步骤。
2.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道数控加工操作题。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控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对本节课的建议和意见。
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2. 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数控加工基础教案学校:科目:姓名:数控加工基础教案5、机床主体三、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四、数控机床的特点1.适应性强2.加工精度高3.生产效率高4.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五、练习及作业(练习册)作业:P1第一题练习:P1—3页数控加工基础教案数控加工基础教案章节标题§1-3 数控机床坐标系授课日期3月14日—18日授课班级15级就业班教学目的理解数控机床坐标系确定原则。
掌握数控机床各坐标轴的确定方法。
理解工件坐标系的概念及用途。
掌握数控机床上有关点的定义。
重点难点数控机床坐标系确定原则。
数控机床上有关点的定义。
授课方法讲授、提问、引导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第一章数控机床基础知识新课引入:为了便于描述数控机床的运动,数控研究人员引入了数学中的坐标系,用数控机床坐标系来描述机床的运动。
新课讲授:§1-3 数控机床坐标系一、坐标系确定原则1、刀具相对于静止工件而运动的原则根据零件图样,确定零件的加工原则。
2、标准坐标(机床坐标)系的规定右手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互为90°3、运动方向的规定对于各坐标轴的运动方向,均将增大刀具与工件距离的方向确定为各坐标轴的正方向。
二、坐标轴的确定1、Z坐标轴1)与主轴轴线平行的标准坐标轴2)正方向:增加刀具和工件之间距离的方向2、X坐标轴1)平行于工件装夹面2)正方向:刀具离开回转中心的方向3、Y坐标轴在确定了X和Z坐标轴后,可根据X和Z坐标轴的正方向,按照右手笛卡儿坐标系来确定Y坐标轴及其正方向。
三、工件坐标系为了使编程人员能够直接根据图样进行编程,通常在工件上选择确定一个与机床坐标系有一定关系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即称为工件坐标系或编程坐标系。
四、数控机床上的有关点有关点:机床原点、机床参考点、工件原点、刀具相关点1、机床原点也称机床零点,即机床坐标系的原点,是指在机床上设置的一个固定点,是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运动的基准参考点。
数控加工基础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数控加工基础
教案
学校:
科目:
姓名:
数控加工基础教案
数控加工基础教案
数控加工基础教案
新课讲授:
§1-3 数控机床坐标系
一、坐标系确定原则
1、刀具相对于静止工件而运动的原则
根据零件图样,确定零件的加工原则。
2、标准坐标(机床坐标)系的规定
右手笛卡儿直角坐标系
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
互为90°
3、运动方向的规定
对于各坐标轴的运动方向,均将增大刀具与工件距离的方向确定为各坐标轴的正方向。
二、坐标轴的确定
1、Z坐标轴
1)与主轴轴线平行的标准坐标轴
2)正方向:增加刀具和工件之间距离的方向
2、X坐标轴
1)平行于工件装夹面
2)正方向:刀具离开回转中心的方向
3、Y坐标轴
在确定了X和Z坐标轴后,可根据X和Z坐标轴的正方向,按照右手笛卡儿坐标系来确定Y坐标轴及其正方向。
三、工件坐标系
为了使编程人员能够直接根据图样进行编程,通常在工件上选择确定一个与机床坐标系有一定关系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即称为工件坐标系或编程坐标系。
四、数控机床上的有关点
有关点:机床原点、机床参考点、工件原点、刀具相关点
1、机床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