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文本
- 格式:pdf
- 大小:626.19 KB
- 文档页数:44
界标(汾湖大桥)断面达标方案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第一章总则1.1任务由来太浦河界标断面(N31°1′4″,E120°52′27″)为苏州吴江区与上海的跨界断面,为国控断面,也为太湖流域65个重点断面之一。
近年来,界标断面水质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超标现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各市县均编制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十条)。
吴江区的界标断面被列入水十条确定的达标整治清单,并要求制定断面达标方案。
吴江区环保局按照文件要求委托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编制《界标(汾湖大桥)断面达标方案》,拟通过编制断面达标方案,采取相应整治措施达到保障太浦河界标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2014〕9号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主席号〔2002〕74号令;(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2008〕87号令;(4)《关于太湖流域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时间的公告》,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28号;(5)《关于太湖流域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行政区域范围的公告》,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30号;(6)《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指标解释(试行)》,环办函〔2009〕445号;(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9〕38号;(8)《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发改地区[2013]2684号;(9)《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10)《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二十九次会议通过,1997;(11)《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二十六次会议修订,2012年;(12)《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13)《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苏政发〔2009〕36号;(14)《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达标工作的通知》,苏环委办〔2011〕14号;(15)《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16)《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政发〔2015〕175号;(17)《苏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府〔2016〕60号;(18)关于印发《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的函,环办污防函(2016)563号;(19)《关于下达“十三五”水环境质量考核目标的通知》,苏环委办(2016)5号;(20)《关于印发2016年苏州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的通知》,苏府办(2016)90号;(21)《关于做好水体达标方案编制和实施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6)176号;(22)《江苏省“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大纲》,2016。
吴江市的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
潘铁山
【期刊名称】《污染防治技术》
【年(卷),期】2009(022)002
【摘要】吴江市地处太湖之滨,同时位于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交界之处,水环境质量尤为敏感.在摸清吴江市水系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而提出近期和远期的水环境污染防治目标,并建立起相应的指标考核体系,最后提出了吴江市进行水系污染防治的方案.
【总页数】6页(P46-50,83)
【作者】潘铁山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江苏,南京,210036;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1
【相关文献】
1.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 [J], 张远;张明;王西琴
2.关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研究 [J], 丁福荣
3.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 [J], 程华;张冬
4.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 [J],
5.水污染防治规划与富营养化控制战略研究 [J], 黄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水%利%&ANGS+WATERRES0+RCES 水生态与环境% 3V]202# 年 5 月Ma#. 202#%以%自流活水&为核心的吴江松陵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谢 % 忱 ! 柳 % 杨 ! 丁 % 瑞 ! 刘珈荧 ! 范子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 南京%2#0029"摘要!提出以(自流活水)为核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经过数学模型计算及现场验证发现!通过控导工程激活城区水系!同时配合区域低洼地改造$河道整治$信息化建设等综合措施!城区大部分河道能够实现流动,流速达到0. #m/s 及以上,河网水环境明显改善"关键词!水动力'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吴江中图分类号:TV 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7-7839 (202# )02-0026-05L&'A)#2#-.(1#0,%#)#-1()&-'#-%%)#,%'#-%.$2#'#&"S&-5+(-5 D(.%)($%&"M*H(,-5 0(%2N5),1(%8 )*--(-5 0,%#)N,.%2#$&)#I&EChDB $ H&+FaBK $ D&NGRus $ H&+%sa#sBK $ gANEsCu( C'(4#(- I9)&'3A#c"%5%'&c; E(5/#/3/%$ C'(4#(- 2#0029$ 7;#(')A3.%),$%&AcomTrDhDBQsNDCaMDrDBNsroBmDBMMrDaMmDBMQchDmDCsMh bKraNsM#ruBBsBKCaMDrbaQMhDcorDCaQTuMSorCarU.ThrouKh maMhDmaMscaomoUDocaocuoaMsoB aBU SsDoU NDr sSscaMsoB $ &M 6SouBU MhaMMhDurGaB CaMDrQ#QMDm CaQ acMsNaMDU MhrouKh MhDcoBMrooaBU KusUaBcDTro<DcM $ aBU CsMh MhDcomTrDhDBQsNDmDaQurDQoSrDKsoBaoooC -o#sBKoaBU MraBQSormaMsoB $ rsNDrrDKuoaMsoB aBU sBSormaMsoB coBQMrucMsoB $ moQMoSMhDrsNDrQsB MhDurGaB arDacouoU SooC $MhDSooCraMDrDachDU 0. #m sQaBU aGoND $ aBU MhDCaMDrDBNsroBmDBMoSMhDrsNDrBDMCork CaQoGNsouQo# smTroNDU .7#8 0&)/.&h#UroU#Bamsc ( CaMDrDBNsroBmDBM ( comTrDhDBQsNDMrDaMmDBMQchDmD ( Wu<saBK吴江松陵城区河网交织'水系复杂$是典型的平原河网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水网密度下降'城区河道水体富营养化'河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突出%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吴江区 20#3 年开始实施了为期 3 年的综合整治和水 系连通试点项目$20#4 年 3 月$实施了牛腰泾清水工程$通过内苏州河和牛腰泾河向松陵城区内引水$20#5 年以.清淤'活水'保洁'生态/为主题$开展了畅流活水工程$以畅流为重点$通过水系沟通'河 道疏浚'岸坡整治'拆坝建桥等多种措施治理水环境% 经过多年的治理$吴江区河网水环境有所改 善$但在自流活水工程实施前$部分河道水质仍不佳$甚至黑臭$城区水环境问题仍十分严峻%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 法$控制水体外源性和内源性污染物的排入量$人 工强化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以降低水体中污染物 的浓度$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提升河道水质)#%5*$具体措施包括控源截污'底泥疏浚'引清调度'生态修复等$此外$还包括水系改造和水系连通性治理 等工程措施)6%7*% 对于吴江松陵城区而言$区域内河网纵横'水系密布$具有一定的水资源调蓄能力$且紧靠东太湖和京杭大运河$水质优良$水量充沛$ 为此$本文综合考虑吴江区水系及周边水系和水利工程分布等区域特点$提出以.自流活水/为核心的收稿日期:2020-##-23基金项目:江苏省水利科技重大技术攻关项目(20#6005,20#6009,20#700#ZB )作者简介:谢忱(#987—),女,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环境治理、河湖健康评价等研究工作% E-m":c ;e@nhri. cn第5期谢忱$等&以.自流活水/为核心的吴江松陵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27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通过综合治理$人工重构水位差$全面激活城区水系$提高水体流动性$同时配合区域低洼地改造'河道整治'信息化建设等综合措施$提升河网水体品质)*%&*$促进吴江松陵城区及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平原城市的水环境提升提供技术借鉴和工程实践经验%9:研究区域概况吴江松陵城区西至内苏州河$南至安惠港$东至京杭运河$北至柳胥港$位于吴江区最北部$总面积#9.7km2,处于长三角城市圈核心地带,东望上海市$北近苏锡常$南眺浙江省%区域内河网纵横$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京杭运河以西沿太湖一线,属滨湖圩田平原型地貌,以东湖荡密布,属湖荡平原类型%吴江松陵城区主要河道有'2条,水面率偏低,水闸##座'泵站7座'闸泵#0座%区域内京杭大运河常水位'$~3.2m!吴淞高程,下同),东太湖水位'$~3-4m,城内水位控制3.0m左右,不超过'$#5m,油车河'木中小区低洼易涝区圩内水位不超过2-6m,其他低洼易涝区圩内水位不超过'$#5m%为改善水环境,松陵城区实施了一系列的工程措施,但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城区水系复杂,水头差小,仅靠自然水势,水流引入后迅速从主干河道流走,难以分配进入内部中小河道(城区河道较弯曲束窄,连通性差,水流阻力大,主要靠闸泵抽排(存在多处低洼易涝小区,水位调控困难(河网内部缺乏控导工程,无法人为自由调控水流流量'流态(部分闸泵设施亟需翻新改造(部分河道两岸截污不彻底(区内闸泵众多,水网复杂,仅靠人工调度难以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等%2:自流活水方案研究2;9:引水水源比选吴江松陵城区东临太湖'西接京杭大运河,通过对比太湖和京杭大运河水体水质'水量'工程设施等确定引水水源%选择松陵大桥!太湖"和云里桥!大运河"两个典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图#可以看出,太湖的水质明显优于大运河%太湖流域面积约36000km2,湖面面积约2338km2,正常库容容量约为45亿m3,从水量来看,太湖有着巨大的稀释和自净能力,并且,太湖常水位3$2~3$4m,京杭大运河水位为3.0~3.2m,太湖水位常年高于京杭大运河水位,另外,京杭大运河宽90~#00m,有通航要求,引水构筑物建设可能对通航不利%综合分析太湖和京杭大运河的水体水质'水量和工程设施等因素,吴江松陵城区的引水水源确定为太湖%2;2:引排路径分析吴江松陵城区靠近太湖侧已建成牛腰泾河提升泵站,其中牛腰泾泵站共4台机组,内苏州河泵站共6台机组,牛腰泾河和内苏州河引水流量分别为#5m3/s和#0m3/s,且都配有#2m宽闸门,因此,可选择内苏州河和牛腰泾河作为城区的两条清水通道%太湖优质水源经三船路河闸引入后,自南向北进入内苏州河,随后分配进入其他中小河道,或经牛腰泾闸和牛腰泾提升泵站引水进入牛腰泾河和内苏州河,其中,牛腰泾河清水主要供给松陵城区北部和东部,如西塘河'七里港'中山河等,内苏州河清水供给西部河流,如翁家塘港'小庙港'知青河等%2;=:生态补水频次分析依据河道实测断面,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河道槽蓄量,获得松陵城区河网总水量,结合松陵城区引水工程总能力,并参考周边城市生态补水频次,制定松陵城区合理生态补水频次,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在常水位3.0m时,河网总槽蓄量约#97万m3,水位每增加#0c叫槽蓄量增加约9万m3,如表#所示%依据现有引水工程,牛腰泾提升泵站最大能力25m3sQ,24h引水量约为2#6万m3,即#U能蓄满河槽%参考周边城市生态补水频次,约2~3U水体能够全部置换一次%表#河槽水位水量关系水位sm水量/万m33.0#973.#2063.22#53.32243.42343.52433.62523V a江苏水利202#年5月太湖瓜泾口和大运河云里桥水质指标质量浓度对比图#<;>自流活水方案制定!#"水位重构与控导关键节点寻优松陵城区河道是独特的“X”型河道,吴家港河与新桥河交叉处是关键节点$将太湖好水按需分配到每一条河流,并维持河道有序流动是活水难点,而在原工程条件下,城区内部能够用于调控水位的工程仅有梅石闸和西门闸,且东北部缺乏调控工程,无法实现人为分配水量%因此,通过新建3处控导工程,即西塘河溢流堰'水厂河闸'知青闸,增强内部调控能力,形成高水片和低水片,其中,高水片为溢流堰'西门闸'知青闸以西'溢流堰以北的区域,城区其他区域为低水片区%!2"自流活水实现自流活水方案的原则是充分利用现有闸门,通过科学调度和联合调控尽可能自流%在原工程条件下,由于存在几处低洼地尚未改造,水位难以抬升,但在低洼区整治后,可调控梅石闸'西门闸'水厂河闸'知青闸'溢流堰,配合大运河'安惠港沿线闸门$内苏州河、牛腰泾河有条件抬高至3.5m高水位,低水平区则通过调节运河沿线和安惠港沿线闸门,控制水位约2.m$在高低水片形成后,经过区域内闸门精细调控$精确控制每条河道的分流比$让每一条河道都按照理想状态流动起来,实现全局调控%=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如前文所述,吴江松陵城区存在多处低洼易涝区域,水系复杂、工程众多水位调控困难、区内闸泵众多,因此,在自流活水方案实施的同时,需结合河道整治、低洼地改造、智慧管理等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既要确保河道满足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保障居民安全,也要能够提高水体流动性,促进河道水质稳定提升%综合吴江松陵城区水系、工程、地势等特点,为全面改善吴江松陵城区河网水环境,本方案在城区内建设或改造的工程共包括5类,分别为控导工程、低洼地改造工程、河道整治工程、闸泵站改造工程以及信息化建设工程%第5期谢忱$等&以.自流活水/为核心的吴江松陵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3Vc!1"控导工程%为前文所述活动溢流堰!西塘河溢流堰"'水闸!水厂河闸'知青河东闸"3座控导工程$用于增强内部河网的调控能力$能够人为自由控制水位'流向'流量$也是自流活水的核心工程%!2"低洼地改造工程%低洼易涝区的整治是达到最佳自流活水效果的必要前提%目前$吴江松岭城区存在多处低洼地$雨水管道管底高程低$暴雨时排水不畅$甚至会发生雨水倒灌%另外$由于低洼地均是建成区$自流活水要抬高部分河道水位,低洼易涝区控制水位较低!2.6〜3•1m"$抬高地块竖向不具备条件$不能满足自流活水的整体要求%为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日常生活秩序$低洼易涝区的整治至关重要%为此$本文针对城区内木中小区'油车小区的低洼地区$提出采用.小包围/治理工程$其中$木中小区排水进入九龙河$利用闸站控制九龙河水位$可解决小区排水不畅问题(油车小区向油车河排水$利用油车河上现有闸站可降低油车河水位$防止油车小区北部的内涝积水$而油车小区南部低洼地采用调整后的.小包围/治理措施$重新布置油车小区南的雨水管网$沿西塘河雨水出口封堵$使水流全部进入油车河$调整排水分区后采用.小包围/工程治理%另外$对于振泰小区'西塘小区两个低洼小区$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指南$在小区附近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独立的雨水花园$将雨水存于雨水花园$既可以抬高河道水位$满足自流活水的要求$也不致小区内涝%!3"河道整治工程% 包括九龙河中段暗渠改箱涵及明渠'西段污水拆除和岸坡整治$油车河实施污水管改造$文化宫小内河和江新河断头浜整治$小庙港'翁家塘港两条河道疏浚$梅石河束水断面拓宽$高新河北段与新开河交接处打通等$这些河道整治工程均有利于城区活水方案的实施%!4"闸站改造工程%为增强区域内的闸泵站调控能力$实施油车河闸'江新河上江新闸和江新泵站改造工程%!5"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城区防洪与活水联控联调信息化系统平台$用于保障河网防洪和活水的精准程度与自动化程度$能够自动监测和调控河道水位$依据不同水位'工况执行不同的调度方案$为城区水环境精准调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案实施效果分析>・9:数值模拟!1"工况设计针对前文所述的控导工程'低洼地改造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闸站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后的情景进行模拟和计算%根据太湖'内河及大运河可能发生的水位情况进行组合$共设计3种活水工况$即自引自排!工况1"'自引泵排!工况2"和泵引自排!工况3"$其水位关系如图2所示%当太湖水位高于内河水位还高于大运河水位时$城区内部河道闸门开启'大部分泵站关闭$经过控导工程及闸门工程调控$可实现太湖优质水源自流进入城区内河再排入大运河$即工况1自引自排工况(当太湖水位高于内河水位并低于大运河水位时$需要开启沿运河侧大江河闸'北城河闸'东城河以及三江桥闸四座泵站排水入大运河$即工况2自引泵排工况(当太湖水位低于内河水位但高于大运河水位时$则需开启牛腰泾提升泵站分别引水入牛腰泾及内苏州河$促进城区活水自流$即工况3泵引自排工况%883.5、-(c)工况3:泵引自排东太湖(b)工况2:自引泵排(a)工况1:自引自排大运河内河3.5高于内河东太湖内河低于内河后\氓低于内河东太湖内河高于内河低于内河大运河大运河高于内河图23种活水工况对应水位示意图(单位:m)!2"模拟结果分析利用构建的吴江市松陵城区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3种工况条件下各河道的流量、流速,部分河道流量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经过精细调控,太湖优质水源不再从仅从骨干河道流走,而是进入城区内部中小河道,流量分配更加合理,大部分河道流速达到0•#m/s以上。
《吴江市松陵城区运西片区雨水专项规划》任务书一、概况近年来,吴江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南部新城、滨湖新城等新城区的建设相继展开。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为满足今后城市发展需要,根据市政府要求,由吴江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吴江市松陵城区运西部分雨水专项规划》。
二、规划范围及年限本次规划范围:北至江兴路,南至云龙路,东至京杭大运河及吴江经济开发区行政边界、西至规划太湖岸堤一线,用地总面积约35.5平方公里。
规划时限:近期:2009年——2014年;远期:2015年——2020年。
三、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吴江市松陵城区防洪规划。
7、吴江市松陵城区河道水系规划。
8、吴江市松陵城区现状雨水工程资料。
9、国家其它相关法规、规范及规划区其他相关的规划设计资料。
四、规划设计内容及要求1、现状雨水工程调查与分析。
2、根据本地暴雨强度公式、气象与地理条件、工程要求等确定暴雨重现期、径流系数、降雨历时等设计参数,估算雨水量。
3、结合控规道路竖向规划,原则上确定规划区主、次干道控制点及场地标高,拟定规划区雨水排除方案,划定排水分区,明确各分区地块雨水排向,确定雨水出水口的位置。
4、布置雨水收集管道、沟渠等,确定雨水主、次干管的平面位置、雨水流向、设计坡度、控制点标高,估算雨水管渠断面尺寸。
确定可能设置的雨水泵站的数量及位置,估算雨水泵站的规模。
5、提出规划区内原有雨水工程设施的利用及改造方案。
6、统计给水工程的工程量并进行投资估算。
7、确定各项设施及管线的建设时序,制定详细的年度实施计划,并对近期项目提出实施措施(包含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五、设计成果要求规划设计成果应充分表达规划设计内容,并对下一步工作起到具有操作性的指导作用,规划成果应含说明书和图册等内容。
第1篇一、项目概况吴江区环保工程施工涵盖了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吴江区先后实施了多个环保工程项目,如吴淞江(江苏段)整治工程、平望镇松桃线污水管网工程等。
二、水环境治理1. 吴淞江(江苏段)整治工程:该工程西起瓜泾口,东至莲花荡,计划总投资25.69亿元。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疏浚河道、建设堤防、护岸、防汛道路、口门、桥梁等。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吴淞江水环境质量,保障区域防洪安全。
2. 平望镇松桃线污水管网工程:该项目改造污水管网约3000米,道路恢复及配套工程。
项目估算价约950万元,工期80日历天。
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提高平望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三、大气污染防治吴江区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推进了以下项目:1. 迈为光伏异质结超高效新型电池成套设备项目:位于吴江开发区,计划总投资23.11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提高区域清洁能源产能,降低大气污染。
2. 吴江盛泽污水处理生态环保工程:该工程将提高盛泽镇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
四、固体废弃物处理1. 吴江城南污水处理工程:该项目将提高吴江城南地区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保障水环境安全。
2. 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松桃线污水管网工程施工招标公告:该项目旨在提高平望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五、成效与展望通过一系列环保工程施工,吴江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未来,吴江区将继续加大环保投入,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1. 持续推进环保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2. 加强环保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3. 深化环保领域改革创新,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总之,吴江区环保工程施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吴江区将继续努力,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苏州市污水专项规划修编简本(2017-2035)苏州市水利(水务)局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二零一八年十月1 区域排水现状1.1污水处理系统现状评价新建区域,均采用严格的雨、污分流制度;一些建成区,特别是老镇区,雨污合流现象仍有存在,部分住宅小区、企业内部雨污合接现象仍有发现,在污水干管雍塞倒流现象产生时通常发现,暴雨期间慢车道地面排水受阻时部分雨水漫入污水管井,包括绿化道内污水窨井盖高程较低,成为雨水进入点。
近几年,苏州各片区均进行了大规模的排水达标区建设以及配合黑臭河道整治的控源截污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苏州市水务系统先后部署实施“打造最佳城市水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苏州古城区河道水质提升行动计划”、“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中心城区“清水工程”,落实“两增一降”、干河清淤、“自流活水”,农村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域推进城乡厕所深度革命等项目。
在城镇污水厂建设、配套管网建设、污泥处理处置、农村污水治理、背街小巷支管到户、老旧新村改厕、污水治理信息化建设、排水管理条例制订和执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工作。
截至2016年底,全市建成城镇污水厂93座,处理能力379万吨/天(占全省污水处理能力的四分之一,位居全省之首);已建成污水厂配套污水管网1.1万公里,城区、建制镇镇区污水管网基本建设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率先全面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全国首创城区污水处理“双增一降”模式试点,全国率先开展管网结构性查漏和管网修复等。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后,经过共同努力,共治理村庄5000多个,服务农户约45万。
到2017年底,将实现重点村、特色村全覆盖,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0%以上。
城乡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水环境改善明显。
随着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新时代观念理念的变革创新,现状污水处理系统也显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1. 各片区污水系统的缺乏统筹协调以往污水专项规划均由各片区单独制定和实施,缺乏片区与片区间的统筹协调,本次污水规划将在修编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总结、消化总规各行政划区的定位、产业布局、空间结构等,结合现有各排水片区的污水专项规划、已建成的管网系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排水总体方案。
江苏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1修正)【发文字号】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0号【发布部门】江苏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9.29【实施日期】2021.09.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苏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11月27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21年9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等二十九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第四章水污染防治措施第一节工业水污染防治第二节城镇水污染防治第三节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第四节船舶水污染防治第五节水生态环境修复第五章饮用水水源与地下水保护第六章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第七章水环境风险监测预警与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适用本条例。
海洋污染防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农村污染、船舶港口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促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水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建立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水污染防治重大事项。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污染。
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协助做好本区域内水污染防治有关工作。
吴江太湖沿岸提升工程方案引言太湖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
太湖水域辽阔,风景优美,是吴江市的重要旅游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太湖周边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一些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和环境污染导致太湖水质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为了提升太湖周边的环境质量,吴江市政府计划进行太湖沿岸提升工程,以实现太湖水域综合治理、水域环境修复和城市景观提升的目标。
本文旨在提出太湖沿岸提升工程的具体方案,以期为该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一、工程背景分析1. 太湖水域现状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和南京市之间,面积约为2,338平方公里,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
太湖区域城镇密集,是经济发达地区,湖区城市经济繁荣,是中国著名的“太湖三角洲”城市群之一。
然而,由于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太湖水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质恶化、湖岸生态破坏、水面水质污染等。
特别是近年来,太湖水体受到严重的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的困扰,给湖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 环境问题分析太湖周边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了太湖水质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1)废水排放: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排放严重,导致太湖水质受到污染;(2)蓝藻水华:太湖水域受到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严重困扰,严重影响了太湖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湖岸生态破坏:湖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湿地退化严重;(4)水域景观不佳:太湖周边城镇的水域景观不佳,缺乏吸引力。
3. 工程意义太湖沿岸提升工程的实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积极意义:(1)改善太湖水质: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改善太湖水域的水质,提升水域生态环境的质量;(2)修复湖岸生态:加强湖岸生态修复,保护湖区湿地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3)提升城市景观:通过水域景观提升和城市规划,打造太湖周边的优美环境,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
二、工程目标和原则1. 工程目标本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太湖周边水域的生态环境,提升沿岸城市的景观品质。
苏州市吴江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苏州市吴江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吴江区农村地区也逐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活污水问题。
苏州市吴江区地处江苏省中部,既有发达的城市区域,也有广袤的农村地区,因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当地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农村生活污水形势严峻吴江区农村地区居民数量庞大,生活污水产生量巨大。
然而,由于资源限制、政策支持不足等原因,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落后,致使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附近水源和环境。
尤其是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质等,对当地水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此外,农村地区的污水管网建设也相对滞后,导致部分地区没有相应的污水收集和排放设施,居民只能采取原始的排水方法,形成了以污水沟、污水坑为主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无法完全处理污水,还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恶臭和蚊蝇等卫生问题。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为了解决吴江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对已建成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升级,提高了处理能力和效率。
同时,增加了污水管网的建设力度,使更多的居民能够接入污水排放系统。
其次,政府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居民对生活污水治理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培训课程等,使居民了解到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提高了他们主动配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他们积极与相关技术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有效的治理方案。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探索与实践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的效果,吴江区政府试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首先,在原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修复手段。
通过植物湿地、人工湿地等方法,达到了生活污水的净化和自然排放的效果。
这种方法既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又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吴江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实施细则吴江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实施细则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吴政办〔〕125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吴江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有关单位:经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现将《吴江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七日2吴江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实施细则为加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保证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根据《城市供水条例》、《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苏州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以下简称“二次供水”)是指对超过城乡供水管网正常服务压力要求的建筑物,在入户前再次经过储存、加压等设施向用户提供用水的方式。
本实施细则所称二次供水设施,是指为二次供水设置的管网、水箱(塔)、贮水池、水泵、电机、电控装置、阀门等设施。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二次供水新建、改建、运行维护等有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二次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实施细则的组织实施。
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财政、物价、环保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二次供水管理工作。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对水压要求超过供水管网正常服务压力的,建设单位应当配套建设二次供水设施。
二次供水设施应3当与建筑物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第五条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省、市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应严格按照施工图和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第六条涉及二次供水的建设项目在施工图设计前,建设单位应根据建筑方案、总平面图和工程场地周边供水管网等实际情况,会同供水企业共同制定二次供水设计方案,并经供水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性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
基于片区水环境容量的吴江区污水处理系统优化布局基于片区水环境容量的吴江区污水处理系统优化布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吴江区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扩张迅猛。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水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污水处理。
吴江区的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布局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片区水环境容量,探讨吴江区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布局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片区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和意义。
片区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环境所能承受的污染物负荷,包括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了解片区水环境容量,可以根据不同片区的水污染情况,合理规划和布局吴江区的污水处理系统,保护水环境。
其次,我们需要对吴江区进行细致的片区划分和水环境评估。
根据地理、环境和生态特征,吴江区可以分为城区、农村和工业园区等片区。
针对不同片区的水环境容量特点,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水质状况、水体养分含量、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然后,根据片区水环境容量和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制定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布局方案。
对于城区,应该优先考虑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实现城市整体的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
通过合理设计污水管网,并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同时,可以配置功能区,包括河道治理、湿地建设等,提高水环境的自净能力。
对于农村片区,我们可以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方式,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或生态池,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
这样的布局方案不仅可以减少农村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实现农田灌溉用水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可以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推动循环农业,进一步提高农村片区水环境容量。
对于工业园区,应该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治理和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建设工业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对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通过循环经济的模式,实现工业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园区水环境容量。
吴江区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吴江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办公室2018年5月根据江苏省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苏水治办〔2018〕3号),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政发〔2015〕175号)、《苏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府〔2016〕60号), 结合省、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苏州市政府与吴江区政府签订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目标责任书》、《苏州市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等要求,制定吴江区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
一、2018年工作目标(一)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1、地表水。
国考、省考断面优Ⅲ类比例分别达到50.0%、80.0%以上,无劣于V类断面,其他断面巩固改善成效,确保不出现新的劣Ⅴ类断面。
2、城市黑臭水体。
2018年完成全区4条城镇黑臭水体整治任务,主要内河水质有所改善。
3、饮用水源地。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
4、地下水。
提升地下水点位的水质级别。
2018年吴江区水环境质量目标清单详见表1至表4。
(二)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2 -2018年,吴江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同比削减4.0%、8.0%,实施省太湖流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较2017年削减3.12%、2.50%、2.75%、2.79%。
二、2018年主要任务(一)深化工业污染防治1、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依法依规推动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关停退出,明确2018年度关停退出任务。
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主动淘汰相对落后的低端低效产能,推进乡镇、开发区、用能单位等系统用能和节能。
(区经信委牵头,区发改委、环保局等参与,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