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类物质某种或某些物质污染后水会产生臭味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环评爱好者论坛-14种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简述1、含酚废水有何危害,怎样处理?含酚废水主要来自焦化厂、煤气厂、石油化工厂、绝缘材料厂等工业部门以及石油裂解制乙烯、合成苯酚、聚酰胺纤维、合成染料、有机农药和酚醛树脂生产过程。
含酚废水中主要含有酚基化合物,如苯酚、甲酚、二甲酚和硝基甲酚等。
酚基化合物是一种原生质毒物,可使蛋白质凝固。
水中酚的质量浓度达到0.1一0.2mg/L时,鱼肉即有异味,不能食用;质量浓度增加到1mg/L,会影响鱼类产卵,含酚5—10mg/L,鱼类就会大量死亡。
饮用水中含酚能影响人体健康,即使水中含酚质量浓度只有0.002mg/L,用氯消毒也会产生氯酚恶臭。
通常将质量浓度为1000mg/L的含酚废水.称为高浓度含酚废水,这种废水须回收酚后,再进行处理。
质量浓度小于1000mg/L的含酚废水,称为低浓度含酚废水。
通常将这类废水循环使用,将酚浓缩回收后处理。
回收酚的方法有溶剂萃取法、蒸汽吹脱法、吸附法、封闭循环法等。
含酚质量浓度在300mg/L以下的废水可用生物氧化、化学氧化、物理化学氧化等方法进行处理后排放或回收。
2、含汞废水怎样治理,含汞化合物有何特性?含汞废水主要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厂、农药厂、造纸厂、染料厂及热工仪器仪表厂等。
从废水中去除无机汞的方法有硫化物沉淀法、化学凝聚法、活性炭吸附怯、金属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和微生物法等。
一般偏碱性含汞废水通常采用化学凝聚法或硫化物沉淀法处理。
偏酸性的含汞废水可用金属还原法处理。
低浓度的含汞废水可用活性炭吸附法、化学凝聚法或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汞废水较难处理,通常先将有机汞氧化为无机汞,而后进行处理。
各种汞化合物的毒性差别很大。
元素汞基本无毒;无机汞中的升汞是剧毒物质,有机汞中的苯基汞分解较快,毒性不大;甲基汞进入人体很容易被吸收,不易降解,排泄很慢,特别是容易在脑中积累。
毒性最大,如水俣病就是由甲基汞中毒造成的。
3、含油废水有何特性,怎样治理?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焦化、煤气发生站、机械加工等工业部门。
自来水发生异味停止饮用自来水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为我们提供了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然而,有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自来水出现异味的情况,这个异味往往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来水发生异味的问题,以及如何保证我们的饮用水安全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异味可能的来源在处理自来水异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异味可能的来源。
自来水的异味通常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1)氯气残留:为了杀菌,自来水中会添加一定量的氯气。
当氯气浓度过高时,会导致自来水呈现出一种刺鼻的气味。
(2)水源问题:自来水的异味可能与水源的质量有关。
如果水源受到污染或受到其他污染物的影响,就会产生异味。
(3)管道老化:自来水管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很容易出现老化和磨损。
这些老化的管道会释放出一些杂质和化学物质,导致自来水出现异味。
2. 处理自来水异味的方法对于自来水异味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处理和解决:(1)饮用前放置:当我们发现自来水有异味时,可以将自来水放置在一个开放的容器中,静置一段时间。
这样可以让异味慢慢挥发,并减轻对我们的影响。
(2)过滤装置:在自来水龙头上安装一个家用水质过滤器是一个经济实用的方法。
水质过滤器可以帮助去除异味和其他杂质,提供更加安全和健康的饮用水。
(3)更换水源:如果我们的自来水持续呈现异味,可能是水源质量问题。
可以考虑更换水源,例如购买桶装水或安装净水设备,以保障我们的饮用水质量。
3. 饮用水安全注意事项除了处理自来水异味的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1)储存容器清洁:我们储存饮用水的容器,例如水壶、水杯等,应经常清洗和消毒,以避免细菌的滋生。
(2)保持通风:使用水龙头取水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这样可以帮助异味挥发,并减轻对我们的影响。
(3)水质检测: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是确保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购买相关的水质检测设备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35. 为什么有的水质会有怪味?35、为什么有的水质会有怪味?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
然而,有时我们会碰到一些水质有怪味的情况,这不仅影响我们的使用体验,还可能让我们对其安全性产生担忧。
那么,为什么有的水质会有怪味呢?首先,水源的污染是导致水质怪味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社会的工业发展迅速,工厂排放的废水可能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源后,会改变水的性质和味道。
例如,一些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可能含有酚类化合物,使水散发出刺鼻的药味;而一些冶金厂的废水可能含有重金属离子,导致水有金属的涩味。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也是污染源之一。
当雨水冲刷农田时,残留的化肥和农药可能会流入河流、湖泊等地表水,或者渗入地下水中。
某些农药具有特殊的气味,一旦进入水体,就会让水产生怪味。
另外,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食物残渣、洗涤剂等。
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异味的气体,从而使水带有难闻的味道。
除了污染,水处理过程中的问题也可能导致水质有怪味。
在自来水厂,为了消毒和去除水中的杂质,会使用一些化学药剂,如氯气。
如果氯气的使用量不当或者处理不充分,残留的氯气就会让水有刺鼻的氯味。
有些地区的水处理设施可能老化或者不完善,无法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异味物质。
比如,对于一些藻类产生的异味物质,如果处理工艺不够先进,就无法完全消除,导致水有腥味或土腥味。
管道输送过程也可能对水质产生影响。
老旧的水管可能会生锈、腐蚀,产生铁锈味。
而且,如果水管内部滋生了细菌和微生物,它们的代谢产物也可能让水产生异味。
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异常也会导致怪味。
比如,某些地区的地下水中铁、锰等金属元素含量过高,水就会有金属味。
而高硬度的水,也就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可能会有苦涩的味道。
另外,水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条件不当,也容易产生怪味。
例如,长期静止储存的水,容易滋生细菌和藻类,从而产生异味。
一、名词解释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 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 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 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 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 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 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 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 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 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 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它包括Ma、Me、及Mi三者, 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
P-10210、污泥沉降比: 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 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P-10311.污泥体积指数: 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 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 常用单位为mL/g。
P-103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
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 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
(网上搜索的)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 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 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15.缺氧呼吸: 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缺氧呼吸。
16.同化作用:生物处理过程中, 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 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 称为同化作用。
水污染处理工艺摘要地球是宇宙中人类发现唯一有水存在的星球。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之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随着工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水污染亦日趋严重,成了世界性的头号环境治理难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
关键词:水体,污染,治理前言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为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如今,中国的发展世界瞩目,我们的崛起和其它的发达国家一样,在崛起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污染的问题。
据调查,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进行排序,其结果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
综合考虑我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只占32.2%(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28.9%,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38.9%,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67.8%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可见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
我们仿佛在走一条和历史一样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1水污染的概念1.1水污染的定义人类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二十一)挥发酚分类号:W6-20一、填空题1.酚类化合物由苯酚及其一系列酚的衍生物构成。
因其沸点不同,根据酚类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性酚和不挥发性酚,挥发性酚多指沸点在℃下的酚类,通常属一元酚。
答案:23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挥发酚是指能与水蒸气一并蒸出的酚类化合物。
定义为类污染物。
在排污单位排出口取样,一级标准挥发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mg/L。
答案:二3.酚类化合物在水样中很不稳定,尤其是低浓度样品,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和,使其被氧化或分解。
答案:水中微生物氧4.含酚水样若不能及时分析可采取的保存方法为:加入磷酸使水样pH值在之间,并加入适量,保存在5~10℃,贮存于玻璃瓶中。
答案:~ CuSO45.《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建议: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挥发酚的测定宜采用(方法)测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宜采用(方法)测定。
答案:萃取分光光度法直接分光光度法6.《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中萃取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 mg/L,测定上限为 mg/L。
答案:7.根据《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采用萃取分光光度法在nm测定吸光度,采用直接分光光度法 nm测定吸光度。
答案: 460 5108.根据《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503—2009),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用作参比,采用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用作参比。
答案:三氯甲烷纯水二、判断题1.根据《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测定水中挥发酚时,如果试样中共存有芳香胺类物质,可在pH<的介质中蒸馏,以减小其干扰。
( )答案:正确2.根据《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测定水中挥发酚时,如果水样中不存在于扰物,预蒸馏操作可以省略。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它包括Ma、Me、及Mi三者,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
P-1021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P-10311、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
P-103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
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
(网上搜索的)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15、缺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缺氧呼吸。
16、同化作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它包括Ma、Me、及Mi三者,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
P-1021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P-10311、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 L/g。
P-103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
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
(网上搜索的)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水体中的酚类物质
酚类物质是指一类含有酚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水体中可能存在。
酚类物质通常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毒性,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危害。
水体中的酚类物质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工业废水、农药、染料、石油泄漏等。
一些工业过程,如炼油、造纸、化工和制药等,可能会排放含有酚类物质的废水到水体中。
酚类物质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负面影响。
它们可以抑制水生生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导致生物死亡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酚类物质还可能在食物链中积累,对更高层次的生物造成危害。
对于人类来说,长期接触或饮用含有酚类物质的水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如肝脏和肾脏损伤、神经系统问题等。
为了保护水体和人类健康,通常采取措施来减少酚类物质的排放和污染。
这包括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合理使用农药和染料、加强环境监测等。
同时,对于受酚类物质污染的水体,也可以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修复。
苯酚污染的水还可以喝吗*导读:经常关注新闻的可能都知道,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的苯酚污染水源的新闻。
那么什么事苯酚,苯酚有什么用途,如果苯酚中毒后有什么经常关注新闻的可能都知道,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的苯酚污染水源的新闻。
那么什么事苯酚,苯酚有什么用途,如果苯酚中毒后有什么症状等,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问题。
苯酚用途广泛。
其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双酚A及己内酰胺。
其中生产酚醛树脂是其最大用途,占苯酚产量的一半以上。
此外,有相当数量的苯酚用于生产卤代酚类。
从一氯苯酚到五氯苯酚,它们可用于生产2,4-二氯苯氧乙酸和2,4,5-三氯苯氧乙酸等除草剂;五氯苯酚是木材防腐剂;其他卤代酚衍生物可作为杀螨剂、皮革防腐剂和杀菌剂。
由苯酚制得的烷基苯酚是制备烷基酚-甲醛类聚合物的单体,并可作为抗氧化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石油产品添加剂。
苯酚也是很多医药(如水杨酸、阿司匹林及磺胺药等)、合成香料、染料(如分散红3B)的原料。
此外,苯酚的稀水溶液可直接用做防腐剂和消毒剂。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工业污染物,水中只要含有少量的氯酚就会导致明显的异臭味。
酚类属高毒物质,人体摄入一定量时可出现急性中毒症状,长期饮用被酚类污染的水,可引起头晕、出疹、瘙痒、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酚与细胞原浆中蛋白质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性蛋白质,而使细胞失去活力,浓酚液使蛋白质凝固,稀酚液仅使其变性。
酚作用于蛋白质时,并不与之结合,此点与强酸、强碱不同,所以能继续向深部组织渗透,引起深部组织损伤坏死,并被吸收而引起全身中毒。
稀酚液对局部损害力虽然不如稀酚液,但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水中含低浓度(0.1~0.2mg/l)酚类时,可使鱼肉有异味,高浓度(5mg/l)时则造成中毒死亡。
含酚高的废水不宜用于农田灌溉,否则会使农作物枯死或减产。
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急性中毒,症状为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苯酚可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含酚废水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与介绍含酚废水是指废水中含有酚类物质的废水。
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存在一定的危害。
合理有效地治理含酚废水对于保护环境和维护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1.环境污染:高浓度的酚类物质会直接排放到水体中,污染水环境,对水生生物和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酚类物质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导致水生物种群减少,甚至灭绝。
此外,酚类物质也会对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人体健康风险:人体接触高浓度的酚类物质会导致中毒,并对多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酚类物质主要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入,也可通过食物和水源摄入。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酚类物质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肝脏等各器官的损害,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有效治理含酚废水,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方法: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活性微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膜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合理调控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加速酚类物质的降解,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通过加入一定的化学试剂来降解酚类物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法、还原法和中和沉淀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破坏酚类物质的化学结构,降低其毒性并使其易于处理。
3.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方法来进行废水处理。
例如,利用吸附材料吸附酚类物质,通过过滤或沉淀将废水中的酚类物质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4.综合处理技术:综合处理技术是将多种治理方法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的步骤和工艺来处理含酚废水。
例如,先利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初步降解,再辅以化学或物理处理技术进一步净化废水。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废水中残留酚类物质的含量。
当前,国内外对含酚废水的治理方法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酚类物质的种类繁多,处理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没有一种通用的处理技术。
生活饮用水中挥发酚测定过程中的经验之谈理化检验科陈凤超理化检验加入时间:2008-10-16 17:06:27 点击:274一、挥发酚的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酚类化合物主要来自焦化、煤气制造、石油精炼、木材防腐及石油化工等工厂排放的废水。
天然水除了受上述污染外一般极少含有酚。
酚中毒的表现为胃肠炎、呼吸道病变,引起血压降低体温下降,呼吸中枢麻痹。
当水中酚含量达到9~15mg/L时鱼类不能生存。
酚有恶臭,对饮水进行加氯消毒时,能形成臭味更加强烈的氯酚。
国家标准饮用水中挥发酚含量不应超过0.002mg/L。
二、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干扰的消除一般实验室测定水中挥发酚都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对于这一测定方法水体中浑浊度、色度、还原性硫化物、氧化剂、石油等对测定均产生干扰,水样通过蒸馏可以消除浊度和颜色的干扰;用酸将水样酸化至pH4.0以下,振摇水样可以除去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干扰;如水样中还有硫化物,可以加入硫酸铜除去硫化物的干扰;氧化剂(如余氯)可以将一部分酚类化合物氧化使结果偏低,通常可以加入硫酸亚铁除去余氯的干扰;若水样中含有石油制品等低沸点污染物,可使蒸馏液浑浊,此时可以先用氢氧化钠将水样pH调节至12-12.5,使酚成为酚的钠盐,再用四氯化碳提取污染物,水样中残留的四氯化碳可以在水浴中加温除去。
另外由于水样中微量酚容易氧化,并受到微生物作用而分解,在采样时应该在现场加试剂固定,一般加入固体氢氧化钠使pH大于12,并应该尽快完成测定。
三、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操作要点全国各地疾控中心挥发酚除了采用流动分析测挥发酚以外,都是手工操作,因此实践经验对于酚的测定至关重要,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点体会:1.蒸馏水样时,必须采用全玻璃蒸馏器,如果用橡皮塞、胶皮塞等连接蒸馏装置会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由于酚的挥发缓慢,收集的馏出液体积必须与原体积一样。
2.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否则两个摩尔的4-氨基氨替比林可失去一摩尔的氨,而缩合反应也能溶于氯仿的氨替比林红,干扰比色测定。
水质挥发酚定义
水质挥发酚是指在水中会挥发出来的有机化合物,是水体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水质监测和保护工作中,对水质挥发酚的定义和监测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阐述水质挥发酚的定义。
第一步:了解挥发酚
挥发酚是指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也称为揮發性有機物。
常见的挥发酚有苯、甲苯、二甲苯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
第二步:认识水质挥发酚
水质挥发酚是指在水中会挥发出来的有机化合物。
水中的挥发酚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城市排污污水、农业用水等多个来源。
这些物质在水中的存在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危害水生态环境,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第三步:水质挥发酚的定义
根据国家环保部颁布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挥发酚定义为“水体中致癌物质苯、甲苯、二甲苯等6种化合物的总量,超过该标准则表示水质受到污染,对饮用、农业、工业等用水造成危害。
”这个定义提供了水质挥发酚的具体指标和监测标准,成为国家和地方在水环境保护、治理和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依据。
综上所述,水质挥发酚是指可以从水中挥发出来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毒性和危害性。
对其进行监测和管控是保护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而水质挥发酚的定义和监测标准则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了操作指南。
给排水综合:为什么有的水会有臭味
清净的水是无臭、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
但被污染的水体,常会使人感觉有不正常的气体。
用鼻闻到的称为鼻,用口尝到的称为味。
水的臭味主要来源有:
(1)水中的水生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腐烂而发出的臭味。
(2)水中有机物质的腐败分解而散发的臭味。
(3)水中溶解气体如SO2、H2S及NH3的臭味。
(4)溶解盐类或泥土的气味。
(5)排入水体的工业废水所含杂质如石油、酚类等的臭味。
(6)消毒水过程中加入氯气等的气味。
由于上述的各种原因,所以有的水会有臭味。
例如湖泊、沼泽水中因水藻繁殖或有机物过多而带有鱼腥气味及霉烂气味。
浑浊的河水常有泥土气味或涩味。
温泉水常带有硫磺气味。
地下水有时会有硫化氢味。
含氧量较多的水、含硫酸钙量多的水、有机物多的水或含NO2-高的水,常有不正常的甜味。
水中含有氯化钠而带有咸味。
水中含有硫酸镁,硫酸镁带有苦味。
含铁水带有涩味。
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气味更是多种多样。
实习三环境污染案例讨论【目的要求】熟悉环境污染案例的调查分析方法;了解环境污染所致公害事件的危害性及防治。
【案例】水俣病公害事件【资料1】水俣湾位于日本九州岛西侧不知火海东岸。
水俣市是以新日本氮肥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市镇,人口大约10万。
1956年4月,一名5岁11个月的女孩被送到水俣工厂附属医院就诊,其主要症状为脑障碍:步态不稳,语言不清,谵语等。
在以后的五周内,病儿的妹妹和近邻中的四人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1956年5月1日,该院院长向水俣市卫生当局作了报告,说“发生了一种不能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
因这些人的症状和当地猫发生的“舞蹈病”症状相似,又因病因不明,故当地人称这为“猫舞蹈病”或“奇病”。
经过工厂附属医院、市卫生当局、市医院及当地医师会的调查,发现儿童及成年人中都有病例发生,初步调查共发现了30例患者,其中一部分自1953年就已发病并多数住在渔村。
过去对这些患者的诊断不一,有的被诊断为乙型脑炎,有的被诊断为酒精中毒、梅毒、先天性运动失调及其它。
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问题讨论1]1.为什么当时会判定在人群中流行的病为传染病?(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
)2.要找出引起本事件的原因,应作哪些调查?(应做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请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调查目的:寻找该病的致病因素,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疾病前的状态,并证实病因,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源,改造环境,控制并消除疾病的发展。
调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选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
调查内容:水俣湾环境污染源调查及环境监测;人群患病情况调查;致病因素的调查及实验证实。
具体方法:1、选择病例:医院病例、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新发病例、死亡病例;2、对人群进行询问,了解其饮食、劳作等习惯与情况;3、对患病及暴露人群、暴露环境中的表现出病态的生物,如鱼鸟猫等进行监测,如体液、组织中的有害物质浓度;4、人群中患病率的测量,人群及动物机体功能的测量;5、水俣湾一带水域及居民生活居住地区周围环境中污染源的调查。
地表水中挥发酚的来源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含酚废水,如焦化厂、煤气厂、煤气发生站(煤气洗涤)、石油炼厂、造纸厂、木材干馏、木材防腐、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玻璃纤维、油漆、消毒剂、化学试剂等工业废水。
根据酚类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酚(沸点在230℃以下)和不挥发酚。
酚类为原生质毒,属高毒物质,人体摄入一定量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可引起头痛、出疹、瘙痒、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酚类化合物对鱼类有毒害作用,鱼肉中带有煤油味就是受酚污染的结果。
当水中含酚0.1-0.2mg/l,鱼肉有异味;大于5mg/l 时,鱼中毒死亡。
含酚浓度高的废水不宜用于农田灌溉,否则会使农作物枯死或减产。
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挥发酚含量不得超过0.002mg/L,农业灌溉水质标准为不大于1.0mg/L,渔业用水不大于0.005mg /L。
地表水中氰化物的来源水体中氰化物主要来源于冶金、化工、电镀、焦化、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染料、药品生产以及化纤等工业废水。
氰化物具有剧毒。
氰化物排入水体后有较强的自净作用,一般有以下两个途径。
①氰化物的挥发逸散。
氰化物与水体中的CO2作用生成氰化氢气体逸入大气。
水体中的氰化物主要是通过这一途径而得到去除的,其数量可达90%以上。
②氰化物的氧化分解。
氰化物与水中的溶解氧作用生成铵离于和碳酸根。
水体中氰化物的氧化作用是在微生物的促进作用下产生的,在一般天然水体条件下,由于微生物氧化作用所造成的氰自净量约占水体中氰总量的10%左右。
在夏季温度较高,光照良好的最有利条件下,氰自净量可达30%左右,冬季由于阳光弱和气温低,这种净化作用显著减慢。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急性中毒抑制细胞呼吸,造成人体组织严重缺氧,人只要口服0.3~0.5mg就会致死。
氰对许多生物有害,只要0.1mg/L就能杀死虫类;0.3mg/L能杀死水体赖以自净的微生物。
农作物对氰化物的耐受程度比水生生物为高。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宁夏自治区宣传教育(信息)中心张晓晖摘要:简要介绍工业、农业、生活三大水质污染源,重点介绍水中污染物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关键字:环保污染源水质健康随着工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水污染亦日趋严重,成了世界性的头号环境治理难题。
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
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
下游一些地方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购矿泉水的场面,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件"。
水是人体的基本成分,也是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水体是以陆地为相对稳定边界的天然水域。
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质,通过稀释、混合、挥发、沉淀等物理方法,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化合、分解等化学方法,以及水生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过程,使杂质下降,这就是水体的自净能力。
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称之为水体污染。
1、水质三大污染源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1.1.1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69%。
实际上,排污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排放量难以统计。
1.1.2 农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
天然水受到某种或某些物质污染后会产生臭味,影响饮用和使用。
臭味不能以混凝、沉淀和过滤等过程有效去除,而要针对臭味来源确定相应的去除方法。
天然水产生臭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藻类、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等在繁殖过程中的代谢分泌物引起的,它使水产生腐臭、霉臭或腥臭味;二是水在地层或地表流动过程中溶入某些气体或溶解性物质导致的;三是在人们生活、生产中排泄到水中的污染物质造成的。
这些物质即使在水中的浓度很低时,也会出现臭味。
此外,水处理过程中也能产生异味,如采用氧化剂消毒时,在去除原水中臭味的同时,又可能产生新的异味。
根据产生臭味的原因,除臭味方法大致有四类:即曝气法、氧化法、消毒法和吸附法。
曝气法系通过喷淋和鼓风,使水与空气大面积接触并产生相间的物质交换,用以去除水中生臭味的易挥发性物质。
氧化法系用氧化剂氧化降解产生臭味的有机物质,常用的氧化剂有氯气、臭氧、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等。
消毒法系利用消毒剂杀灭微生物,以消除微生物产生的臭味。
对于菌类和原生动物等可用常规的消毒剂来杀灭;而对于藻类的杀灭则用硫酸铜更为有效。
吸附法系以吸附剂吸附去除水中产生异臭和异味的物质。
活性炭是一种效果好、应用广的吸附剂。
对于一些无机盐引起的臭味,则需采取相应的除盐办法。
氨氮超标处理方法常分为两类:化学法处理和生物法处理
化学法处理包括:①吹脱法,利用氨氮在水中的平衡关系,调节pH到碱性,使氨氮以非离子态存NH3-N存在,最后利用空气把其吹脱出来。
②折点加氯法,利用氨氮和氯反应最终生成氮气从水中脱除。
氯的投加量依照加氯曲线。
③离子交换法,一般选用阳离子交换树脂。
生物处理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脱氮,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反硝化最终以氮气从水中脱出。
生物脱氮现在又很多成熟的工艺,在水处理中非常常见。
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水中有机物的重要指标,指数过高,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甚至肝癌发生
氨氮是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在人体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不仅会使人中毒,它还有致癌作用。
亚硝酸盐可以与食物或胃中的仲胺类物质作用生成亚硝酸胺,亚硝酸胺能导致癌症。
镉饮用含过量镉的水而造成的中毒大多是急性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硝酸盐硝酸盐在人体内经微生物作用可还原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它可与人体血红蛋白反应,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造成智力下降,反应迟钝。
亚硝酸盐还可间接与次级胺结合而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进而诱导消化系统癌变。
氟氟是一种原生质的毒物,进入体内后就会破坏细胞壁,影响到体内很多酶的活性。
氟进入体内后使得钙过量地在血管上沉积,造成血管钙化,引起动脉硬化。
六价铬六价铬可能经口、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支气管哮喘、皮肤腐蚀、溃疡和变态性皮炎。
还可导致呼吸系统癌症。
铅铅化合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神经系统、肾脏和血液系统,还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等。
砷砷的慢性中毒表现为疲劳、乏力、心悸、惊厥,还能引起皮肤损伤,出现角质化、蜕皮、脱发、色素沉积,还可能致癌。
汞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疼痛等,总汞中的甲基汞在人体内极易被肝和肾吸收,其中15%被脑吸收,但首先受损的是脑组织,并且难以治疗,往往促使死亡或遗患终生,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有机汞,汞污染主要是水产品。
酚酚是有毒化学物质,一旦被人吸收就会蓄积在各脏器组织内,很难排除体外,当体内的酚达到一定量时就会破坏肝细胞和肾细胞,造成慢性中毒。
甲醛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同时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较高,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长期饮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标的水,严重时会导致肝中毒甚至癌变。
细菌可引起肠胃炎、泌尿系统感染、胆囊炎以及溶血性黄疸病等;
磷慢性磷中毒,可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牙龈肿痛、牙松动和脱落,严重时可导致下颌骨骨质疏松和坏死;消化系统症状可有口内蒜臭味、恶心、厌食、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氰化物氰化物中毒,乏力、头晕、头痛、胸闷、恶心、耳鸣、眼花、呼吸困难、抽搐、昏迷等。
损伤神经系统。
PH<7.0 过量的酸性物质积极在体内会使人体的内环境恶化,血液偏酸性,出现极不健康的“酸性体质”,热量超标容易发胖,危害健康。
可出现头晕、焦燥、便秘、失眠、疲劳、抵抗力下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 当体液PH值在7—7.4的状态时,肌体最健康,免疫力最强,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痛风等各种疾病。
)如果酸性物质在体内聚积过多,不但促使新陈代谢作用发生变化、内分泌失调、加速衰老,还会带来各种疾病。
据检测证明,凡是癌症病人的体液均呈酸性,病越重PH值越低。
酸性体液中,癌细胞最活跃。
酚类物质
蒸汽和氧气作为气化剂,蒸汽分解率受气化炉排渣状态影响,分解不完全和煤气一起带出气化炉经过变换冷却后产生的煤气水。
含酚废水处理技术
酚水的处理,大致就是沉降——脱酸性气体和氨气——萃取——萃取剂回收——酚水浓缩—成产品,脱出酚的废水经污水处理(大部分是生物降解)后排掉,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多孔性质将废水中的,吸附饱和后,再利用碱液、蒸汽或有机溶剂进行解吸脱附。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磺化煤、大孔树脂等,其中活性炭吸附容量比较大,活性炭表面的正电荷对苯酚有着极强的相互作用,能有效地吸附苯酚,但从活性炭中回收苯酚是件很困难的工作[7]。
用动态逆流活性炭固定床处理含苯酚废水,可使废水含酚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8]。
该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小、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但其主要缺点是活性炭容易堵塞、不易再生。
磺化煤再生容易,但吸附容量小,因此,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大孔树脂有大量的孔穴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对废水中酚类物质吸附可逆性好,可以用NaOH再生,不仅树脂可反复使用,而且可以回收酚类物质[9]。
相比大孔吸附树脂,超高交联大孔吸附树脂在比表面积、树脂强度等性能指标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吸附能力已接近甚至在部分领域超过了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特别是树脂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机械强度及优异的吸附2脱附性能等特点,其应用潜力已引起分离技术研究者的高度关注[10]。
化学氧化法是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酚类物质在加温加压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被氧化成微毒或无毒的物质,或者转化为容易与水分离的形态,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化学氧化法脱酚,采用的氧化剂包括空气、高锰酸钾、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臭氧和过氧化氢等。
在一定条件下,废水中的酚可以被空气所氧化,尤其是在有催化剂存在时。
但对于多元酚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12]。
二氧化氯在水处理中使用方便,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具有去嗅、去异味的能力,在pH值为7的情况下,能与水中的酚类化合物完全反应,且不形成副产物,是一种绿色消毒剂[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