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检测 曲霉菌感染检测经典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3.42 KB
- 文档页数:1
曲霉检测标准
曲霉菌是一种真菌,腐生真菌,常见于霉变谷物、霉变谷物或其他霉变有机物中。
关于曲霉的检测标准,侵袭性曲霉病的临床诊断需符合1项宿主因素、1项临床标准和1项微生物学标准。
其中微生物学标准包括无菌标本微生物分析、无菌标本培养以及组织核酸检测等。
具体标准如下:
1. 无菌标本微生物分析:通过针吸或活检获得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或直接显微镜检,示菌丝或黑酵母样形态,同时伴随组织损伤证据。
2. 无菌标本培养:从临床或影像学显示的病灶部位(正常无菌部位),通过无菌操作位获取标本,示透明或着色的霉菌。
3. 血:同时存在感染的过程中,血培养示霉菌(注:血培养发现曲霉,多提示污染,此处霉菌不代表曲霉)。
4. 组织核酸诊断: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发现霉菌时,PCR和DNA 测序检测到真菌DNA。
此外,曲霉菌抗原检测的正常值通常在1到之间。
抗原在气道中的持续存在会诱发局部炎症并形成黏液栓塞,从而导致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曲霉菌的基本特征及其生长条件。
2. 掌握曲霉菌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
3. 分析曲霉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原理曲霉菌(Aspergill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丝状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
曲霉菌具有丰富的种类,其中许多种类在食品、制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曲霉菌的形态特征和生长情况,了解其生长条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曲霉菌菌种-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 水浴锅- 灭菌锅- 显微镜- 纱布- 烧杯- 量筒- 移液管- 灭菌器2. 实验仪器:- 灭菌操作台- 高压蒸汽灭菌器- 紫外线消毒灯- 电子天平四、实验方法1. 曲霉菌的分离与纯化(1)取一小块曲霉菌菌种,用无菌镊子将其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中央。
(2)将平板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5天,待菌落长成后,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接种于新的PDA培养基平板上。
(3)重复步骤(2)2-3次,直至获得纯化的曲霉菌菌种。
2. 曲霉菌的培养与观察(1)将纯化的曲霉菌菌种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中央,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定期观察曲霉菌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3)利用显微镜观察曲霉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等形态特征。
3. 曲霉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1)将纯化的曲霉菌菌种分别接种于不同温度(10℃、20℃、30℃、40℃)的PDA培养基平板中央。
(2)将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曲霉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
(3)重复步骤(1)和(2),分别改变培养基的湿度、pH值等条件,观察曲霉菌的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曲霉菌的形态特征曲霉菌菌落呈放射状扩展,表面光滑,质地紧密,初期白色,后期逐渐变为灰白色或棕色。
菌丝细长,有隔膜,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2. 曲霉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在28℃恒温条件下,曲霉菌生长旺盛,菌落直径可达5-7cm。
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完整版曲霉菌(aspergillu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真菌,属于真菌的一个亚型,为典型的丝状菌,属于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土壤、空气、发霉的食物、衣服等均是曲霉菌易生存的场所。
它们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能在6~55℃以及相对低湿度的环境中生长,曲霉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并可通过空气传播进行大范围的扩散。
曲霉孢子约2~5μm大小,在空气中可呈现悬浮状态,孢子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曲霉菌感染,人的呼吸系统如鼻窦、咽部、气管支气管及肺部最易受累,可在呼吸系统内寄生、定植进而播散至全身,可累及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皮肤、黏膜、眼和鼻等多器官系统,患者免疫系统受损严重则可能引发侵袭性曲霉病。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目前,曲霉菌感染的病例正逐年增加,据保守估计,目前全球约有20多万例慢性肺曲霉病患者,480多万例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其中我国约有4万多例慢性肺曲霉病患者,49万例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16万例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
病例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便是免疫抑制人群的增长,如恶性肿瘤患者、或其他长期接受放、化疗治疗以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会出现粒细胞缺乏,而中性粒细胞作为体内抗曲霉菌的主要免疫细胞,主要通过黏附菌体、脱颗粒和释放活性氧等非吞噬方式杀灭菌丝或孢子,粒细胞的缺乏是发生曲霉菌感染的最常见危险因素。
近期研究发现,肺曲霉菌病在没有明显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也可能会有所增加,比如ICU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患肺纤维化、COPD、支气管扩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部疾病或基础病的患者。
另外,严重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SARS-CoV-2等也会损害肺上皮细胞,为曲霉菌定植提供了入口。
在治疗时使用的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调节药物也可能会加剧肺曲霉菌感染。
某些药物的使用,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AR-T疗法也会增加曲霉菌感染风险。
霉菌检测方法
霉菌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空气采样法:通过空气采样器采集环境空气中的霉菌颗粒,然后将颗粒落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最后统计出霉菌的数量。
常用的空气采样器有印记培养法(尘埃滚筒采样器)、空气采样盘等。
2. 表面采样法:将待检表面用含有菌落计数培养基的拭子或涂布子擦拭,并将拭子或涂布子放在培养基上培养,然后统计出霉菌的数量。
常用的表面采样方法有印记培养法、涂布法、拭子法等。
3. 非培养法:非培养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聚合酶链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检测和DNA测序等方法,直接检测霉菌的DNA、RNA或蛋白质,从而快速准确地确定霉菌的存在。
4. 环境检测仪器: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专门用于霉菌检测的仪器,如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红外热成像仪等,通过观察霉菌的形态、颜色或热量分布等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霉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目的,选择适合的霉菌检测方法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曲霉菌检测的新方法——GM试验曲霉菌检测的新方法——GM试验半乳甘露聚糖(glactomannan,GM)是曲霉和青霉细胞壁多糖,当菌丝生长时,半乳甘露聚糖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是最早释放的真菌抗原。
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胸腹水等标本中GM含量(即GM试验)可以早期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血清GM试验的临床价值1.鉴别侵袭与定植:曲菌感染时持续释放入血,定植时仅间断、极少释放入血;2.早期诊断曲霉菌感染:可早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异常1周;3.反映感染程度:GM释放量与菌量成正比,可以反映炎症反应严重性;4.指导临床治疗:血液等标本GM试验连续2次阳性,常提示需抗曲霉菌治疗;5.疗效监测:如检测值连续2次低于诊断界值,可认为病情缓解。
监测人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COPD、不明原因发热尤其伴肺部不规则浸润影等。
监测频率:建议连续动态监测(≥2次/周)。
试验结果判断:连续两次检测≥0.5,或单次≥1.0考虑阳性,可提示或诊断曲霉菌感染。
标本采集:静脉采血2-4ml(专用无热原采血管)。
标本送检: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呼吸系病临床基础省级实验室()检测及报告时间:每周二、五上午检测,下午报告检测及结果解读:徐亮();张永(、3086405)附件1:GM试验联合G试验种属G试验GM试验念珠菌属+-镰刀菌属+-隐球菌属-+曲霉菌属++青霉/拟青霉++接合菌纲--附件2:《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专家共识之微生物学标准a)合格痰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包括曲霉属、镰刀霉属、接合菌);b)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阳性;c)合格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镜检或培养新生隐球菌阳性;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e)血液等标本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简称GM)检测连续2次阳性;f)血液标本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G试验)连续2次阳性;g)血液、胸液标本隐球菌抗原阳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检查方法导语:治疗疾病前身体检查是很关键的,对患者身体检查能够很好的掌握患者病情,这样对疾病治疗有很好帮助,同时也能够避免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减治疗疾病前身体检查是很关键的,对患者身体检查能够很好的掌握患者病情,这样对疾病治疗有很好帮助,同时也能够避免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减少对患者身体损害,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检查方法都有什么呢,这类疾病在检查上,也是有很多方式,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检查方法:曲霉菌属是一种丝状真菌,通过孢子形式进行繁殖。
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土壤,水,食物,腐烂的植被等,主要经空气传播。
大多数健康人群的免疫系统能够抵抗曲霉菌的侵袭,而免疫受损或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个体则易致病。
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Aspergillosis,简称IA)是致病的最严重的一种形式:曲霉菌孢子通过呼吸道入侵体内,随血液循环侵犯其它器官和部位,如鼻窦,眼睛,皮肤,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然而IA的早期诊断仍是当前较难攻克的医学难题之一。
近些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数据显示,I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整体死亡率达到58%.①主要发生于临床化疗,移植后免疫抑制和高剂量激素治疗患者,如:恶性血液病,骨髓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等。
涉及临床科室有血液科,移植科(中心),呼吸科,风湿免疫科,ICU,皮肤科等。
目前的诊断仍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方法,即X-射线或CT扫描,组织培养,组织活检等,这些方法或特异性不高或检测周期较长,尤其组织活检时样本的采集无疑使病患雪上加霜,且很难早期诊断侵袭性曲霉病。
导致患者长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这样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而且增加了药物毒性作用,对患者造成进一步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霉菌酵母菌检测方法国标
根据国家标准GB 4789.15-2016,食品实验室检测霉菌酵母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倾注培养法:使用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至盛有225mL无菌稀释液(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的适宜容器内(可在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或无菌均质袋中,充分振摇或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取1mL 1:10样品匀液注入含有9mL无菌稀释液的试管中,另换一支1mL无菌吸管反复吹吸,或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此液为1:100的样品匀液。
按此操作制备10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増增稀释一次,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
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匀液于2个无菌平皿内。
同时分别取1mI无菌稀释液加入2个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
置水平台面待培养基完全凝固。
2. 镜检:挑取有代表性的菌落做镜检,要慎之又慎。
不同的形态的菌落做镜检,如使用倾注法,同一种酵母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形态。
因此,挑取有代表性的菌落做镜检,我们要慎之又慎。
不则可能会做重复工作或漏检。
GM(曲霉菌抗原)实验操作规范一、临床意义曲霉菌感染通常由于吸入空气中曲霉菌孢子引起。
侵入性曲霉菌感染是曲霉菌感染的主要形式,一般有以下易患因素:恶病质、肿瘤、使用皮质醇激素、以及由于器官移植而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早期正确用药是治疗的关键,但是由于血培养中很少可以分离到曲霉菌,所以诊断曲霉菌感染较为困难。
目前诊断曲霉菌感染主要依据非特异的临床症状和放射检查。
检测血清中可溶性曲霉菌抗原(半乳甘露聚糖galactromannan)已成为目前主要的血清学方法,这个方法有助于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高检测特异性。
本试剂盒是利用酶联免疫一步夹心法半定量测定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抗原。
二、试剂盒组成:R1 微孔板 1块(12 x 8 )R2 浓缩洗液 1 x 100ml(10倍浓缩):R3 阴性控制 2 x qs 1mlR4 标准品 2 x qs 1ml(2.0 ng/ml)R5 阳性质控 2 x qs 1mlR6 酶 1 x 8 mlR7处理液 1 x 10.5 mlR8 TMB稀释液 1 x 60 mlR9 TMB 1 x 1 mlR10 终止液 1 x 12 ml封板胶 6三、实验步骤实验前,将试剂平衡至室温(18-30℃)1.样本采集:用干燥管采集的血样(只能用干燥管采集的血清样品),离心后,吸取血清并保存在密闭的试管中。
样品离心前应完全凝结2.试剂配制:1)实验用洗液——用无菌蒸馏水将浓缩洗液(R2)按 1:10稀释,2) 实验用阴性质控(R3)、阳性质控(R5)、标准血清(R4)——用1000μl超纯无菌水稀释配制成三等份,其中两份零下二十度冷冻。
3)实验用显色液——用底物稀释液(R8)将显色液(R9)按1:50稀释。
3.样品处理:分别取阴性质控(R3),阳性质控(R5),标准血清(R4)和病人都样本放入1.5ml Eppendorf管。
按3:1加入处理溶液(R7),摇匀,密封管子。
曲霉的鉴定方法
曲霉的鉴定主要包括培养和镜检两个步骤。
在培养方面,曲霉菌落生长快,黑色或黑褐色,1-4天即可进行鉴定。
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密生于顶囊全部表面。
在镜检方面,应注意与亮白曲霉进行区分,后者菌落颜色为白色,生长慢。
幼龄时黄色菌落注意与黄曲霉相区分:前者菌落表面黄色颗粒稀疏、为淡黄色,后者黄色颗粒较粗、密,为金黄色,两者镜下差异显著。
此外,曲霉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
有的菌株还可将羟基孕甾酮转化为雄烯。
总的来说,曲霉的鉴定需要综合考虑其培养和镜检特征,以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和生长情况。
烟曲霉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周艳(综述)烟曲霉菌为空气中常见的腐生菌,为一种机会致病真菌,其孢子直径很小,可被动吸入呼吸道,在一般的环境下,人们每天都能吸入上百个烟曲霉菌孢子,但是通常情况下都不致病。
近20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滥用、肿瘤放疗和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及肠外营养人数的增加以及艾滋病的流行等免疫抑制人群逐年增长[1],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烟曲霉菌导致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长,其发病率已经超过了最常见的真菌感染—侵袭性念珠菌病。
免疫力低下的老年病人发生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后的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IPA以肺部感染为主,主要为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肺炎,并可波及骨骼、脑、肝、肾、心脏等全身多个重要器官,其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80%-90%[2]。
由于IPA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从而导致IPA的诊断极为困难,治疗成功率很低。
为此,发展有效的烟曲霉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方法对于该病的诊断与治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病原生物学培养方法、血清免疫学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等。
本文就这些方法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烟曲霉菌;聚合酶链反应;血清学诊断1、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主要包括直接显微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都是以形态学特点为基础来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诊断。
曲霉菌直接镜检呈现玻璃样透明的菌丝,但是其菌丝结构特点的特异性并不突出,其他种类相似的真菌如青霉菌亦可呈现类似的镜下特点。
另一方面,组织病理学检查虽也是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确诊的“金标准”,病理表现为真菌菌丝侵入和定植于组织或者血管造成炎症改变。
但是其报告总中经常会出现曲霉样形态学特点等描述性的诊断结果,这对在镜下类似曲霉菌类的其他病原微生物的鉴别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误诊的出现几乎不可避免。
烟曲霉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周艳(综述)烟曲霉菌为空气中常见的腐生菌,为一种机会致病真菌,其孢子直径很小,可被动吸入呼吸道,在一般的环境下,人们每天都能吸入上百个烟曲霉菌孢子,但是通常情况下都不致病。
近20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滥用、肿瘤放疗和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及肠外营养人数的增加以及艾滋病的流行等免疫抑制人群逐年增长[1],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烟曲霉菌导致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长,其发病率已经超过了最常见的真菌感染—侵袭性念珠菌病。
免疫力低下的老年病人发生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后的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IPA以肺部感染为主,主要为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肺炎,并可波及骨骼、脑、肝、肾、心脏等全身多个重要器官,其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80%-90%[2]。
由于IPA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从而导致IPA的诊断极为困难,治疗成功率很低。
为此,发展有效的烟曲霉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方法对于该病的诊断与治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病原生物学培养方法、血清免疫学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等。
本文就这些方法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烟曲霉菌;聚合酶链反应;血清学诊断1、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主要包括直接显微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都是以形态学特点为基础来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诊断。
曲霉菌直接镜检呈现玻璃样透明的菌丝,但是其菌丝结构特点的特异性并不突出,其他种类相似的真菌如青霉菌亦可呈现类似的镜下特点。
另一方面,组织病理学检查虽也是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确诊的“金标准”,病理表现为真菌菌丝侵入和定植于组织或者血管造成炎症改变。
但是其报告总中经常会出现曲霉样形态学特点等描述性的诊断结果,这对在镜下类似曲霉菌类的其他病原微生物的鉴别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误诊的出现几乎不可避免。
曲霉菌的鉴定与应用曲霉菌以腐物寄生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条件致病菌。
引起人类感染的约20多种,常见的有8种。
烟曲霉菌、黄曲霉菌是引起肺曲霉病最重要的两个菌种。
近几年,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联合使用是造成肺曲霉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2008年以来,肺曲霉病的发病率突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上升。
临床上治疗时机的延误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于曲霉病的诊断,找到病原体为金标准。
检验科微生物工作者如何配合临床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事件,迅速制定和建立实验室的快速检测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多年培养出的应急意识及工作经验,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制定出了曲霉菌实验室快速鉴定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检测方法。
1 方法1.1标本留取真菌的菌丝分为两种:一种为气中菌丝,另一种叫营养菌丝。
这种营养菌丝与组织结合非常牢固,因此在留取标本时,一定要嘱咐病人要用力咳痰并要咳到带盖的容器中。
1.2培养曲霉菌的培养一般接种在沙保弱培养基中,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接种在血平板中最好。
因为在血平板中培养18~24小时后生长出的菌落会产生特殊的颜色,它是鉴别曲霉菌的重要特征之一。
如,曲霉菌的菌落为灰绿色,黄曲霉菌的菌落呈棕黄色,菌落的背面还可见到皱褶。
1.3涂片由于营养菌丝与组织粘膜结合牢固,直接留取痰液涂片检查很难查到。
即使找到了也只是一些子囊及壳细胞,而被误认为是酵母菌。
这也是造成临床治疗延误的重要原因,因此涂片检查应在培养后进行,挑取菌落时一定是刮取而不是沾取,染色后应先用低倍镜找视野(即蒲公英花样结构),再换油镜观察。
各种曲霉菌有它特有的形态特点。
正确留取标本是曲霉菌能够检出的前提条件,培养选择血平板是24小时内出现典型曲霉菌菌落的保障,镜下查到完整曲霉菌结构是一步鉴定到种的关键。
掌握了这三个方面,实验室查到病原体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2 结论为什么肺曲霉菌病比以往以8倍的速度上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联合应用后细菌,甚至是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死使真菌得以生长繁殖导致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感染。
曲霉检测方法曲霉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人体对曲霉有极强免疫力,只有在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才能致病,曲霉可侵犯机体许多部位,尤其是呼吸系统为主,除此之外还可感染眼部、外耳道、皮肤等部位。
除直接感染和变态反应引起曲霉病外,曲霉可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有些曲霉毒素还具有致癌作用,如黄曲霉素、杂色曲霉素。
一、曲霉致病性曲霉感染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吸入曲霉孢子导致疾病是常见的感染途径,曲霉感染主要包括3种形式:侵袭性曲霉病、慢性曲霉病、过敏性曲霉病。
侵袭性曲霉病多发生在免疫缺陷患者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
引起侵袭性曲霉病的致病菌主要包括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和土曲霉。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药的广泛使用,器官移植等侵入性诊疗技术的普遍开展,以及恶性肿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侵袭性曲霉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侵袭性曲霉病在常见的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中排名第2位,仅次于侵袭性念珠病,其预后往往较差,死亡率高达50%以上,曲霉感染后是否发病及病情轻重与宿主的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1/ 9慢性曲霉病一般指慢性肺曲霉病,是一种复杂且无临床特异性病症的肺部疾病,常伴有肺结核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节或肺癌手术等,因此易造成误诊、漏诊,导致发病率较高。
慢性肺曲霉病主要由烟曲霉引起,是以肺实质缓慢进行性破坏为特征的疾病,其形式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空洞、结节、浸润或纤维化,伴或不伴曲霉菌球。
过敏性曲霉病以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为代表,其致病曲霉以烟曲霉最常见,黄曲霉、稻曲霉、土曲霉偶可见到。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较常发生于哮喘患者,与其他过敏性疾病常见于儿童不同,其发病率在成年人最高。
由于临床对该病认识不足,常会被漏诊,往往发展至疾病晚期出现不可逆结构改变才被确诊。
二、曲霉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曲霉病诊疗技术的发展,抗真菌药物和辅助药物为临床治疗曲霉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然而,由于曲霉病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或者不具有特异性病症,因此难以早期得到诊断而延误病情。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值范围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值范围的解释和应用介绍:曲霉菌(IgG)抗体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血清学方法,用于检测曲霉菌感染或过敏的存在,并评估患者免疫系统对该真菌的免疫反应。
本文将深入探讨曲霉菌IgG抗体检测的参考值范围、解释和应用。
一、什么是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值范围?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值范围是根据大量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测定得出的正常范围。
它表示了一般人群中对曲霉菌IgG抗体表达的水平。
参考值范围通常通过测量血清样本中的抗体水平,并将其与正常人群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来确定。
二、参考值范围的解释和应用。
1. 参考值范围的解释:曲霉菌IgG抗体的参考值范围通常以单位(U/ml)表示。
在理想情况下,健康人群的曲霉菌IgG抗体水平应该在某个预定的范围内。
高于或低于参考值范围可能意味着免疫系统对曲霉菌的反应异常。
2. 参考值范围的应用:参考值范围可用于以下方面:- 诊断曲霉菌感染:如果患者的曲霉菌IgG抗体水平高于参考值范围,可能表明患者曾经感染过曲霉菌或正在感染中。
- 监测治疗效果:通过定期测量曲霉菌IgG抗体水平,医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抗体水平的变化。
- 了解免疫状态:参考值范围还可以用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及其对曲霉菌的免疫反应,以预测其可能的风险。
三、对参考值范围的观点和理解。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值范围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值范围只是一个指导,不能作为诊断曲霉菌感染的唯一依据。
医生还需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曲霉菌感染。
参考值范围可能因测试方法、设备或实验室的差异而略有不同。
在进行检测时,应确保选择可靠和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并参考相应的参考值范围。
总结与回顾: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值范围是衡量曲霉菌感染或过敏免疫反应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大量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测定,确定了正常人群的曲霉菌IgG抗体水平的参考范围。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范围1. 引言曲霉菌(Aspergillus)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和植物。
尽管大多数人受到曲霉菌的暴露而没有任何症状,但对于一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曲霉菌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病症,包括肺部感染、鼻窦炎和过敏反应等。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工具,用于检测患者体内对曲霉菌的免疫反应情况,进而评估是否存在曲霉菌感染或曲霉菌过敏。
本文将对曲霉菌IgG抗体检测的参考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2.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原理曲霉菌IgG抗体检测是一种间接免疫荧光法,其原理是利用曲霉菌抗原与患者体内产生的IgG抗体结合,然后通过荧光素-抗荧光素检测体系来检测结合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 1. 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样本; 2. 对血样进行离心分离,获取血清; 3. 将血清与曲霉菌抗原混合; 4. 经过特定温度和时间的孵育,使曲霉菌抗原与体内的IgG抗体结合; 5. 清洗掉未结合的物质; 6. 加入荧光素-抗荧光素检测体系; 7. 通过荧光检测仪器进行读数。
3.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范围的解释曲霉菌IgG抗体检测结果通常以数值的形式呈现,数值越高表示患者体内对曲霉菌的免疫反应越强,可能存在曲霉菌感染或过敏的风险。
根据临床研究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曲霉菌IgG抗体检测的参考范围通常被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阴性:数值小于等于参考范围的下限值。
表示患者对曲霉菌没有免疫反应,可能未感染曲霉菌。
2. 弱阳性:数值介于参考范围的下限值和中位数之间。
表示患者对曲霉菌有轻微免疫反应,但可能未感染曲霉菌或处于早期感染阶段。
3. 中等阳性:数值介于参考范围的中位数和上限值之间。
表示患者对曲霉菌有中等程度的免疫反应,可能存在曲霉菌感染或过敏的风险。
4. 强阳性:数值大于等于参考范围的上限值。
表示患者对曲霉菌有强烈的免疫反应,可能存在严重的曲霉菌感染或过敏。
需要注意的是,曲霉菌IgG抗体检测的参考范围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检测方法的差异性; - 研究人群的不同; - 具体的检测抗原种类; - 具体的实验条件等。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范围
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它可以生长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体内。
在
人体中,曲霉菌可以引起各种感染,包括肺部感染、皮肤感染和血液
感染等。
因此,曲霉菌igg抗体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
曲霉菌igg抗体是人体对曲霉菌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产生的一种抗体。
当人体受到曲霉菌感染时,免疫系统会产生igg抗体来对抗这种病原体。
因此,在进行曲霉菌igg抗体检测时,医生会通过检测血液样本
中的igg抗体水平来判断患者是否已经被曲霉菌感染。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血清中含有少量的曲霉菌igg抗体。
然而,在
某些情况下,例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接受器官移植或化疗等治疗时,人们可能会产生更高水平的igg抗体。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进行曲霉
菌igg抗体检测就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患者是否已经被曲霉菌感染。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的参考范围通常是0-20 IU/mL。
如果患者的igg 抗体水平高于这个范围,那么就可能意味着该患者已经被曲霉菌感染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igg抗体水平并不能完全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曲霉菌。
因此,在进行曲霉菌igg抗体检测时,医生还需要结合其他
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曲霉菌igg抗体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
通过对igg 抗体水平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已经被曲霉菌感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因此,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曲霉菌igg抗体检测以保障自己的健康。
曲霉菌感染检测经典方法-GM试验
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抗原检测曲霉菌感染的经典血清学方法之一,简称GM试验。
半乳甘露聚糖是曲霉菌特有的细胞壁多糖成份,当机体感染曲霉菌后,随着菌丝生长,半乳甘露聚糖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出来,是最早释放的抗原,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具有热稳定性和可溶性,通常可在血清,脑脊液和肺泡灌洗液中检测。
GM的释放量通常与感染的菌量成正相关,可反映机体感染的程度。
每周两次使用GM试验对高危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临床中的高危人群是免疫功能缺陷和高剂量服用激素患者,如:恶性血液肿瘤,实体器官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患者等,所以GM的应用科室通常分布在血液科,移植科(中心),肿瘤科,呼吸科,ICU,皮肤科和儿科。
GM试验的开展除了在公立医院实验室辅助临床医生诊断侵袭性曲霉菌病外,还可在大型私立实验室和一些制药公司做新抗真菌药物的药效评估。
GM抗原检测是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Cancer, EORTC)和真菌病研究组(Mycoses Study Group, MSG)推荐的侵袭性曲霉菌病的真菌学检测标准之一,美国Bio-Rad公司研发的用于检测血清中GM抗原的曲霉菌抗原检测试剂盒(PlateliaTM Aspergillus Ag),在2014年初获得CFDA批准。
Bio-Rad公司的曲霉菌抗原检测试剂盒(PlateliaTM Aspergillus Ag)(见下图)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分析法检测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抗原。
经典的ELISA检测流程,灵敏度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92.1% 和97.5%,[1] 最低检出限为0.4ng/ml,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6天和诊断前10 天即可检出GM抗原,[2] 真正实现侵袭性曲霉菌病的早期诊断。
该试剂盒操作灵活,简单快捷,无需额外设备,半定量分析可实现高危患者抗真菌药物治疗后GM抗原动力学的跟踪和检测,尤其人性化的12*8孔板条设计能满足不同标本量需求的用户,为科室节省了检测成本。
[1] Maertens, J., and al. 2007 Optimization of the Cutoff Value for the Aspergillus Double-Sandwich Enzyme Immunoassay CID.44:1329-36
[2]Marr,KA,Balajee SA,Mclaughlin L,Tabouret M,Bentsen C,Walsh TJ.2004.Detection of galactomannan antigenemia by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variables that affect performance.J Infect Dis.Aug 1;190(3):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