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艺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37.20 KB
- 文档页数:2
目次1总则 .................................................................................................................. - 2 -2 术语 .................................................................................................................. -3 -3 基本规定......................................................................................................... - 5 -4 源头减量、收集和运输............................................................................. - 7 -4.1 源头减量.................................................................................................... - 7 -4.2 分类收集.................................................................................................... - 7 -4.3 运输与转运调配........................................................................................ - 9 -5 处理和利用 .................................................................................................. - 10 -5.1 一般规定.................................................................................................. - 10 -5.2 混凝土、砖瓦类建筑垃圾...................................................................... - 12 -5.3 工程渣土、泥浆类建筑垃圾.................................................................. - 14 -5.4 装饰装修类建筑垃圾.............................................................................. - 15 -5.5 沥青类建筑垃圾...................................................................................... - 16 -5.6 其他建筑垃圾.......................................................................................... - 17 -6 再生产品应用 ............................................................................................. - 18 -6.1 一般规定.................................................................................................. - 18 -6.2 再生混凝土与砂浆.................................................................................. - 18 -6.3 再生砖、砌块与墙板.............................................................................. - 19 -6.4 再生级配骨料与无机混合料.................................................................. - 20 -6.5 其他再生产品.......................................................................................... - 21 -7 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 ............................................................................... - 22 -附录A 固定式处理设施生产工艺流程 ................................................. - 24 -附录B 移动式处理设施生产工艺流程 ................................................. - 25 -本导则用词说明................................................................................................ - 26 -引用标准名录 .................................................................................................... - 27 -1总则1.0.1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规范再生产品的工程应用,制定本导则。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艺流程(一)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艺流程引言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是一种环保的方式,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工艺流程,包括收集、分类、处理和利用。
收集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收集是整个流程的第一步。
收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 建筑工地内的建筑垃圾收集点,施工人员将垃圾投放至指定区域。
- 专门设立的建筑垃圾收集站点,收集工地周围的垃圾。
- 城市垃圾收集车辆定期巡回收集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分类建筑垃圾需要经过分类,将可再利用的材料与无法再利用的材料分开。
分类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 人工分类:工作人员根据建筑垃圾的种类和性质进行手工分拣。
- 机械分类:利用振动筛等设备将建筑垃圾进行初步筛分,去除较大杂质。
建筑垃圾处理处理建筑垃圾主要包括破碎、分类和洗涤等工序。
1. 破碎:将建筑垃圾进行机械破碎,将其粉碎成较小颗粒。
2. 分类:采用气流分离等设备,将粉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进一步分离,得到不同材料的颗粒。
3. 洗涤:对颗粒进行水洗,去除表面污垢和杂质。
建筑垃圾再利用经过上述处理,建筑垃圾的材料可以得到再利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再利用方式: - 砖瓦再生:将建筑垃圾中的砖瓦进行破碎、筛分和加工,用于再生砖瓦的制造。
- 混凝土活化:通过添加活性剂,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进行再生,用于新建筑的建造。
- 道路基层材料:将建筑垃圾中的碎石、砂石等材料利用于道路基层建设。
- 填埋场覆盖材料:将建筑垃圾中的粉煤灰等材料用于填埋场的覆盖,减少渗滤液排放。
结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艺流程通过收集、分类、处理和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注:此文章为一篇关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艺流程”的虚拟文章,仅供参考。
建筑废弃物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循环利用分析黄弛坚摘要: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对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的研究已然成为我国城市更新建设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市政道路工程中一般对集料的强度要求不高,且不涉及到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道路工程中再生集料应用量巨大,废弃物再生集料的应用潜力非常大。
因此,将建筑废弃物有效利用于市政道路工程可能是解决建筑垃圾围城、资源再利用的最快速、最简易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本文就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再生;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市政道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新增大量的房建工程,工程总量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位置[1],在城市更新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由于大量新建工程的实施,在城市的更新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加之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房屋到达使用年限,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
但同时新建工程项目对建筑材料大量需求,且使用的建筑材料基本上是通过开采大自然中的原生矿料来满足相应的需求[2]。
长久以来形成了建筑废弃物的大量堆积而原生材料逐渐枯竭的掠夺型、浪费型、污染型发展模式,这为我国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技术研究,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技术已成为国外工程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课题。
1.建筑废弃物再生工艺及其优化研究一般情况下,建筑废弃物主要来源于新建建筑物以及建筑物的拆迁过程当中产生的建筑垃圾。
建筑废弃物中包含的主要成分有水泥、骨料以及钢筋等。
对于一般的建筑废弃物来讲,主要的成分有混凝土以及砖块等,按照经验可知,我国的建筑废弃物中的水泥混凝土一般占到30%以内[3]。
建筑废弃物中所含的其它成分主要包含钢材、木材以及玻璃和陶瓷等,这些成分都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因此,建筑废弃物材料是具有很大利用价值的资源。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利用途径介绍发布时间:2021-12-07T07:58:22.82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7月19期作者:刘小倩[导读] 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砖石等经预处理后可产生大量的再生骨料。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刘小倩瑞泰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000摘要: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砖石等经预处理后可产生大量的再生骨料。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垃圾产生量大约占城市垃圾的30%~40%,存量建筑垃圾已达200多亿吨,而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0%。
因此,我国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探索已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利用途径单一,再生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占有率低。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砌块再生轻质墙板再生无机结合料1、前言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无成规模的建筑垃圾处理产线,所产生的大部分建筑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少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成为工地的回填物;更有甚者,直接弃置于路边的情况亦时有发生[1]。
随着基础建设的推进,建筑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问题日趋严峻。
因此,近年来,为了实现建筑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国家开始通过各种措施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建设。
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我国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方面的探索时间较短,再生制品的品种单一。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品质受原料垃圾与预处理工艺的影响,品质波动较大。
根据《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CJJ134-2019)、《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JJT 253-2016)、《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 T25176-2010)、《混凝土再生用粗骨料》(GB T25177-2010)、《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2012)、《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 240-2011)、《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JGT 505-2016)等规范和规定。
再生粗细骨料主要可以用于装配式建筑、制砖、制砂浆、混凝土、城镇道路(含基层、底基层、垫层、路基)和填筑等。
建筑垃圾是指个人、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铺设、建设或拆除过程中残留的弃土、弃料、渣土、淤泥及其他废弃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猛,随之而来的是每年产生的千万吨甚至上亿吨的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问题逐渐演化为一种社会性问题。
目前北京已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纳入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研究出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鼓励性政策。
1、建筑垃圾处置现状我国建筑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建筑垃圾资源化推进严重滞后,目前对建筑垃圾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认识不足,处理手段滞后,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还处于简易填埋阶段。
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的建筑垃圾年处置能力在100万t以上的生产线仅70条左右,小规模处置企业几百家,总资源化利用量不足1亿t。
相关企业以民营为主,已建成规模化的生产线实际产能发挥不到50%且大多处于非盈利状态。
建筑垃圾总体资源化率不足10%,整个建筑垃圾的产业规模还有着巨大发展空间。
为推进北京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置,2013年北京市提出了北京市固定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的整体规划,计划建设石景山区、大兴区、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房山区等6个固定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项目,规划总处理能力800万t/年。
2014年底,北京首钢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了北京市第一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
截至2018年底,已累计处理建筑垃圾200余万t,实现工程化应用300余项,主要服务于石景山、门头沟和首钢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
2017年7月,北京都市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了北京市第一个正式规划的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年处理能力100万t建筑垃圾,并具备每年60万m3再生混凝土和70万t再生无机混合料的生产能力,是目前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固定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企业。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主要运作原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在北京、上海等地区落地多个项目,以临时项目为主。
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及园林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合理化处置项目计划书建筑和装修垃圾处置一、主要成分建筑和装修垃圾是指在建设、施工、拆除、改造等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包括渣土、弃土、弃料、余泥以及其他废弃物。
根据产生源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建筑和装修垃圾可以分为工程渣土、拆迁垃圾、装修垃圾、工程泥浆等。
二、处置工艺2.1 主要工艺指标本工程的设计处理规模为3万吨/年,日处理量为100吨,年工作天数为300天。
2.2 工艺流程1.上料及预筛分建筑和装修垃圾进厂后,先经过人工粗选,将其中的大件木块、钢筋、油漆桶等拣出分类储存。
危险废物则特别设置危险废物收集点。
储存车间存料量为1天。
然后,用装载机将建筑垃圾直接给给料机料仓上料,对大块建筑垃圾采取人工方式预破碎。
进料平台采用半混凝土结构,给料机上加格栅防止超径石进入破碎机,站口设有辅助破碎工作臂及初破分控间,处理超径石料。
棒条给料机及一定容量的耐磨仓室,用来装集原料,并且对于废料可通过棒条筛分后,通过输送带排出主系统。
预筛分设备可以去除建筑垃圾中的杂土。
给料机采用雾化降尘,前部有安全通行标志及安全防护装置,后半部采用全封闭楼设计,外层用彩钢板,内衬用吸音材料板,最大限度降低噪音。
2.破碎筛分1)粗破:去除杂土后的大块物料经顎式破碎机进行初级破碎,并利用输送带输送。
2)一级风选:通过重型一级双转鼓卧式风选将物料中未分拣出的塑料、木块及织物等分离出来,堆至杂物堆,物料输送至一级筛分设备。
3)一级筛分:风选后的物料输送至双层圆振动筛,筛分粒径0mm-5mm,5mm-20mm,20mm以上,大于20mm以上的物料输送至破碎机械。
4)磁选:皮带机上方装带式除铁器,经过破碎后的混凝土块的钢筋和其他废铁经除铁器自身的传送带送出落到料堆上。
5)一级破碎:经过除铁后的物料进入反击破碎组,经其破碎的物料的粒径较好,适合于高等级物料的生产。
适用于中小型系统和低磨蚀物料使用。
6)为了达到后段使用的要求,31.5mm以上的物料需要进行二级破碎。
简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过程中粉尘处理摘要:近年来,大量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应运而生,接踵而来的问题是项目运营期粉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该项目在运营期间会配备粉尘治理措施,但据本人对该行业的调研结果来看,粉尘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以该行业小型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工艺流程和粉尘处理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意图探索针对小型企业更高效的粉尘处理技术。
关键词:建筑垃圾粉尘处理除尘技术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基建量最大的国家,建筑垃圾已经占到城市垃圾总产生量的 30%~40%[ 1],2020 年中国建筑垃圾产量更是高达 30 亿吨。
大量的建筑垃圾的产生带来趋于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筑垃圾的合理处置迫在眉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方案。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主要的途径就是以此为原料生产混凝土和砂浆用骨料等再生产品。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过程由一系列粉尘大量产生的作业组成,无论是振动筛、破碎机还是风选机、给料机都会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粉尘[2]。
粉尘对人体、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环境和生态平衡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1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过程粉尘来源我国建筑垃圾成分显著的特点是:成分复杂、砖块多、土粉量大,其中建筑拆除垃圾混凝土、砖块、砂浆含量约占垃圾总量的 70% ,是建筑垃圾中可以利用的主要原材料[3]。
本次作为研究对象的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产品1的六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项目其原料均为建筑拆除垃圾(不含危险废物)。
图1建筑垃圾成分组成情况1.1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过程生产工艺以某市六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项目为研究对象,在生产规模大小有差异的情况下均采用简洁式加工工艺,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含给料、破碎和筛选等工艺,同时还涉及物料的存储以及运输。
表1建筑垃圾再生项目主要工艺流程项目名称主要工艺流程产品1号项目铲车给料-振动给料-破碎-磁选-三级筛分石子、砖粉2 号项目投料-破碎-筛分-水洗-输送沙子3 号项目①水洗筛分-鄂破-打磨②水洗筛分-对辊破-冲击破-筛选-砂子水细砂、碎石洗4 号项目分拣-喂料-破碎-振动筛分-砂子清洗细砂、碎石5 号项目筛分-破碎-二次筛分砂料5 号项目投料-筛选-磁选-破碎-筛分砂料6 号项目上料一级破碎-二级破碎-筛分细砂、碎石给料。
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方案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方案1. 引言建筑施工现场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合理、安全地处置建筑垃圾是保护环境和维护施工现场秩序的重要。
本文提供了一套详细的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方案,以确保建筑垃圾的高效分类、收集和处理,并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建筑垃圾的分类与收集2.1 分类标准建筑垃圾按照其属性和特点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
2.2 建筑垃圾收集容器和标识在施工现场设置不同颜色和标识的建筑垃圾收集容器,以便施工人员正确分类投放建筑垃圾。
3. 可回收物的处理方式3.1 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对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再利用的材料进行整理、清洗,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打包、运输和销售。
3.2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将可回收物送至专业的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进行资源化的处理,如进行破碎、砂浆再生等。
4. 有害垃圾的处理方式4.1 有害垃圾的识别和分类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并进行明显的标识,以方便施工人员投放有害垃圾。
4.2 有害垃圾的专业处理将有害垃圾运输到特定的处理场所进行安全的处理,如废电池、废油漆等。
5. 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5.1 将可堆肥垃圾送至农田或指定堆肥点,进行堆肥处理。
5.2 对部分无法进行堆肥处理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并进行防渗等措施。
6. 建设工艺与施工措施6.1 建筑垃圾产生预测和规划在项目建议书中编制建筑垃圾产生量预测表,合理规划建筑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设施。
6.2 监测与巡查建立建筑垃圾处置现场监测体系,定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巡查以确保建筑垃圾处置方案的有效执行。
7. 监管与责任根据各级政府法规的要求,建立建筑垃圾处置责任清单,并根据建筑垃圾的处理情况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
8. 教育与宣传通过培训、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对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意识,促进其积极参与建筑垃圾处置工作。
9. 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建筑垃圾分类标准图- 建筑垃圾收集容器和标识设计图- 可回收物再利用流程图- 有害垃圾处理流程图- 建筑垃圾处置责任清单10. 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筑废弃物:指建筑施工和拆除所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艺流程
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钢筋混凝土、砖
瓦陶瓷、木材、沥青、玻璃、塑料等。
由于建筑垃圾数量庞大,处理和处
置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艺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以下是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工艺
流程。
1.分类和分拣: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第一步是将建筑垃圾分类和分拣。
一般来说,建
筑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机物和其他。
可回收物包括金属、木材、塑料、砖瓦陶瓷等;有机物包括食品废料、木材等;其他包括沥青、玻璃等。
分类和分拣的目的是为了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确保再生利用的效果。
2.破碎和筛分:
分类和分拣后,建筑垃圾需要进行破碎和筛分。
破碎过程中,将建筑
垃圾进行粉碎,使其成为可再利用的小颗粒。
筛分过程中,通过不同大小
的筛子将建筑垃圾颗粒进行分离,以便进一步进行再利用加工。
3.再生利用加工:
破碎和筛分后,建筑垃圾可以进行不同的再利用加工。
常见的再利用
加工包括以下几种:
-回收金属:将建筑垃圾中的金属进行收集和回收,经过处理后可再
次用于制造金属制品。
-砖瓦陶瓷再生利用:将建筑垃圾中的砖瓦陶瓷进行破碎、清洗和筛
分后,可用于再制砖、砂浆等建筑材料。
-混凝土再生利用: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进行破碎、清洗和筛分后,可用于再制混凝土制品、路面材料等。
-木材再生利用:将建筑垃圾中的木材进行破碎、清洗和筛分后,可
用于再制造木材制品、木质复合材料等。
-沥青再生利用:将建筑垃圾中的沥青进行热再利用处理,可用于再
制沥青混合料、路面材料等。
-建材制造:将建筑垃圾中的多种废弃物进行混合、挤压等工艺,制
造出新型建筑材料,如建筑板材、耐火材料等。
4.清洁和消毒:
再生利用过程中,对建筑垃圾进行清洁和消毒是必要的。
清洁过程中,去除建筑垃圾中的灰尘和污垢,保证再生利用产品的质量。
消毒过程中,
对有机物进行处理,杀灭细菌和虫卵,确保再利用产品的卫生安全。
5.再利用产品的加工和生产:
再利用产品经过以上工艺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生产。
根据具
体的再利用产品,可以进行模具成型、烘干、喷涂等工艺,制造出最终的
再利用产品。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艺流程通过分类、破碎、筛分、加工、清洁等环节,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可再利用的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
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随着再生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
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