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家排好队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第11课《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课题:大家排好队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规则,理解在公共场所排队的必要性和好处,掌握排队的行为规范,能够自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排队礼仪。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排队的好处,学会如何合理解决排队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社会生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道德观念,树立为他人着想、文明礼让的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排队的意义,掌握正确的排队方式。
通过具体情境,学会遵守公共秩序,养成排队的习惯。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排队的意识,让学生理解不排队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
帮助学生在不同场景中识别排队的重要性,并正确处理插队等不文明行为。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排队场景的视频资料,展示良好和不良的排队行为。
小故事或案例:关于排队和插队的情境小故事,便于引导学生思考。
排队道具:如模拟排队的队列卡片、场景图等。
2. 学生准备提前观察生活中的排队现象,思考自己遇到过的排队经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10分钟)1. 情景短片导入教师播放两个不同的情景短片,分别展示有序排队和混乱插队的场景。
第一个短片展示学生在食堂、公交车站等场所井然有序排队的情景,画面中每个人按顺序依次服务或上车。
第二个短片展示了没有排队的情景,出现了插队、拥挤和争吵等混乱现象。
2. 提问引导讨论播放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这两个短片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情景?”问题2:“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排队或者插队的情况?”问题3:“如果大家都不排队,可能会发生什么?如果大家都排队呢?”3. 经验分享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排队经历,可以是排队买票、去游乐场玩耍等。
通过学生的分享,初步引导学生认识排队的重要性。
11《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队伍的概念,学会排队。
2.培养幼儿的好习惯和规则意识。
3.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
2.认识课文中的生词和重要词汇。
3.学生排队演练。
4.班级排队活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意识到队伍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会排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
教学难点1.如何使幼儿积极参与排队活动。
2.如何促使幼儿自觉排队。
教学准备1.课文《大家排好队》和PPT。
2.排队讲解材料和活动道具。
3.课堂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引导思考(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队伍的概念与特点。
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排队的道德行为如:保持队伍整齐、不要插队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队伍的重要性和排队的基本道理。
Step 2:阅读、理解(10分钟)教师通过阅读和理解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生词和重要词汇。
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会理解课文中叙述的对队伍的描述。
通过多次阅读,让学生充分理解队伍的概念和作用。
Step 3:讲解排队技巧(10分钟)教师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讲解排队技巧和注意事项,如:保持身体的平衡,保持目光前视,等等。
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态度默契协作,保持队伍的整洁、和谐和有序。
Step 4:排队演练(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排队演练。
让学生在观察他人的情况下学会排队。
这次演练是为班级排队活动做准备。
Step 5:班级排队活动(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参加班级排队活动。
活动可能涉及排队拿东西、排队上课等等。
教师可以将排队活动安排在整个授课时间的一部分。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向学生介绍了队伍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且教会了幼儿如何排队,养成了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
此次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游戏和活动中更好地进行队列练习。
同时,教师需要与家长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学生的排队教育,在家庭中学习并促进学生的长期性学习。
11《大家排好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了解每月的11日是"自觉排队日",自觉维护秩序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小红花教学流程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开始:上节课有十名学生表现的非常好,老师决定要给他们奖励小红花,快来领取吧,教师和同学一旁观察同学取小红花时的秩序。
说一说:刚才的场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小结: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拿取小红花时,特别担心,就怕太挤了碰伤怎么办,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取小红花就可以不这么乱并且让大家都能取到小红花呢?学生通过讨论想出排队的点子教师:正好我还要表扬刚刚讨论中表现好的小朋友,这次我们一起排好队再取小红花吧1.学生讨论排队的好处2.出示课题《我们来排队》二、新课(一)新闻播报,视觉体验1、出示课件,播放视频。
教师:这里是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塔,可是在这座美丽的大城市里却发生了一幕惨剧。
(播放视频“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播放视频“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
教师:图片上的这些爸爸妈妈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他们的孩子哪里去了?3、讨论:踩踏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危害?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如何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二)情景体验:游戏《乘坐电梯》教师:老师原本以为这些踩踏事件离我们很远,可是有一次在乘坐电梯的时候,那种拥挤的感觉忽然就让我想到了这一幕。
那天当电梯到了一楼,电梯门一打开,黑压压的人群不等我走出电梯就一拥而进。
最后我是从很小的缝隙中使了很大的劲才挤出来。
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如何安全上下电梯?引导幼儿知道在电梯门两侧有序排队,两队中间留有空隙,方便电梯里的人出行。
11、大家排好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排队的重要性及队伍纪律;2.能够自觉参与排队,遵守队伍纪律;3.能够认识到不守队规的后果,自觉养成排队习惯。
二、教学重点1.排队的重要性及队伍纪律;2.能够自觉参与排队,遵守队伍纪律。
三、教学内容1.班级群体排队活动;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3.学习队伍纪律。
四、教学过程1.分为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班级群体排队活动。
•将学生分为三组,教师给出指令,学生依照指令进行排队。
•要求学生在排队过程中保持队形整齐,身体保持直立,并不断提醒学生注意纪律,组织好队伍。
–第二环节:教师讲解队伍纪律及排队的重要性。
•讲解队伍纪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排队,让学生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队伍纪律是每个人的责任,不仅要自己遵守,还要督促周围的同学一起遵守。
–第三环节:再次进行排队活动。
•设计一些情境,如校门口排队等活动,让学生提高对队伍纪律的重视程度。
五、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法: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班级群体排队活动;2.诱导性提问法:引导学生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3.活动情境法:将学生置于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队伍纪律。
六、教学资源1.班级活动场地;2.提供排列队伍指令的卡片。
七、教学评估1.对排队活动进行评价,放大好的方面,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对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八、教学反思1.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确保课程内容得以更好的传递;2.上课前要对教学材料进行前期准备,熟络材料的内容和形式;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尽可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11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家排好队》这一课共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不掉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小学生在课间活动、发作业本、值日等情况下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给学生上好这一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排队,以及不同的排队方式。
2.认识排队的好处,并能遵守排队规则,不插队、不掉队。
3.初步养成排队等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学会与人友好交往。
教学过程
一、还是排队好
1.同学们,我们今天要用新作业本,讲大家到讲台前来拿吧,每人拿一本。
(观察学生是如何拿作业本的,并记住被挤的学生。
)提问:刚才,你们拿作业本时是怎样的感觉?
2.老师让学生排好队,重新发一次作业本。
提问:你喜欢哪一种发本子的方式?
学生回答:排队发作业本的方式。
3.生活中总有些地方要排队,这是为什么呢?
4.小结:看来,排队可以让很多人都想做的一件事情又快又好地完成。
5.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因不排队会造成混乱?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图片)
6.课件出示2015年10月某校园的踩踏事故视频。
讨论: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1
小结:在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能谦让一点,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到排队等候,不挤也不抢,我们就会又快又好地做完事情。
二、哪些地方要排队
1.课件出示各种场合排队的图片。
讨论:他们为什么排队呢?学校里什么地方需要排队?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公共场所,我们都要坚持做一个讲礼仪、守秩序的人,自觉排队,以便又快又好地做完事情。
(出示)超市结账要排队,先来后到莫着急;上下楼梯要排队,靠右行走最安全;乘坐公交要排队,不推不挤文明行;银行取钱要排队,一米线外安静等;乘坐电梯要排队,先出后进不拥挤。
(播放排队歌)
2.课件出示上车、打水等文明礼让的图片。
讨论:图上的人们正在干什么?他们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守规则、懂礼让,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时刻遵守。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公共场所,我们都要坚持做一个讲礼仪、守秩序的人。
三、怎样排队好
课件出示课本第45页图片。
讨论:(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人们正在做什么?
(2)他们做得好不好?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为什么?
(3)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在公共场合,不管有没有明文规定或是他人监督,我们都应该主动排队。
排队时应与前面的人保持适当距离,能主动批评、制止不守秩序的人。
以维护公共秩序。
具体来说,在银行办理相关业务时,应按照银行划定的区域按顺序排队;
等候公共汽车时,应按顺序排队;遇到老幼或孕妇要谦让对方,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边。
四、结束全课
(播放《排队歌》)请同学们认真学歌,并能按歌中唱的来做。
我相信你们是最棒的,让我们一起来行动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