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门分阶段业务流程图(泳道图-分阶段)-标准化流程图 完整流程图
- 格式:pdf
- 大小:37.84 KB
- 文档页数:1
业务流程的分类问题和边界问题有许多的流程咨询项目,因未和客户就流程的边界问题达成一致而导致项目暂停或失败。
可见流程咨询项目中,对流程边界进行清晰地界定与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界定了合理的流程边界,项目才可能在可控的范围内顺利展开,所以确定流程边界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而进行流程边界界定的首要任务是对流程进行分类、分级。
一般的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加起来少则几百个,多则上千个,如果不事先对其进行分类分级、主次界定,流程梳理工作将陷入可怕的盲目状态,后果要么是顾问做了很多工作却得不到客户认可,要么是根本不能继续下去,一切搁置,不了了之。
那么究竟如何对流程进行分类、分级呢?一、流程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按照企业主价值链分类:1、贸工技:以贸易为优先战略的企业组织类型。
这类企业一般以客户管理为主线,结合产品的策划、研发流程、品质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等,形成总的价值链。
2、技工贸:以技术为优先战略的企业组织类型。
这类企业一般以产品设计、研发流程、品质管理流程为主线,结合客户关系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等辅助流程,最终形成自己的总价值链。
(二)按照流程的作用范围分类:所谓“作用范围”是指流程涉及的内容、所起的作用。
所以,一般可分为企业战略流程、企业经营流程、企业保障流程三类。
1、企业战略流程:与企业的经营分析、战略定制、战略调整等相关的流程;2、企业经营流程: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流程,以及财务管理类流程等;3、企业保障流程:如行政管理、安技环保、后勤保障类流程。
(三)按照咨询行业通用分类:从通用角度,一般分为“企业管理流程”和“企业业务流程”两大类,分别描述管理工作与主营业务工作。
1、企业管理流程:包括战略、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内容的相关流程;2、企业业务流程:包括采购、销售、设计、生产、品管等方面的流程。
二、流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层级:关于流程的分级方法,目前并没有定论,基于笔者在延展多年从事流程咨询与BPM实施相结合的经验,认为用以下方法划分流程等级较为妥当:一级流程:企业的价值链,描述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由企业的业务模块构成;二级流程:每个业务模块的运营内容,也即三级流程的逻辑关系;三级流程:跨部门、岗位间的工作流程,由工作事项组成;四级流程:部门内、岗位间的工作流程,仍由工作事项组成,但局限于部门内;五级流程:岗位内的工作流程,即某岗位某工作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六级流程:某个具体工作步骤所涉及的工作内容细节,例如一张表单的表头设置等。
产品设计流程系列:业务流程和流程图介绍也许我们经常会碰到这么一副画面:很多产品经理在梳理好了产品架构的脑图之后,都会火急火燎打开原型设计工具Axure,开始进行原型设计工作去了。
三下五除二就基本将产品线框图给画完了,然后就屁颠屁颠地跑去和研发工程师过需求,讨论的时候会发现:不是这里有个小问题,就是那里有个逻辑没想明白,整理整理返工,结果下一次又发现有一个流程没有考虑清楚,这样来回反复几次才能将一个产品需求和原型界面给讨论清楚。
其实,这样的场景出现的频率还比较高。
想想自己第一次去和公司开发沟通的时候,也是碰到了这样的情况,被开发喷这里逻辑不对,那里漏了一种分支情况的思考,当时那个囧啊,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后来才知道,在设计原型之前,其实还少了一个关键的步骤,那就是确定产品的业务流程,梳理产品的流程图。
什么是流程图从字面来理解,流程图=流程+图。
流程,是指特定主体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进行的有特定逻辑关系的一系列操作过程;而图呢,就是将这些流程进行显性化和书面化的一种表达。
流程图有时也称作输入-输出图,某种程度上来说,流程图是一种沟通性质的图形化语言。
一般会使用一些标准符号代表某些类型的动作,如判断用菱形框表示,具体的操作行为、活动用方框表示,开始和结束用圆角矩形框表示。
但比这些符号规定更重要的,是必须清楚地描述产品业务流程的顺序及使用逻辑。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理解,流程图其实就是一个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基本的三要素是“从哪进—做什么—从哪走”。
比如用户打开一个电商APP,会有这样一个使用产品的过程:「搜索商品」→「查看商品详情页」→「加入购物车」→「生成订单」→「开始支付」,以及支付之后的「确认收货」用户从电商商城的首页进入,通过搜索来找到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了解后将其加入购物车,购买了自己想要的商品,支付结束后便离开APP,待收到商品后又回到APP进行确认收货。
可以看出,只要产品用户在使用我们产品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目标和任务,产品流程就会存在。
业务流程图第一部分:什么是流程图?1. 定义那什么是流程图呢?流程图=流程+图,如下图:图2 流程图的定义流程:Flow,是指特定主体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进行的有特定逻辑关系的一系列操作过程,流程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
但是它可以不规X,可以不固定,可以充满问题。
所以就会造成看似没有流程。
前不久,团队每个人对接一个业务团队去调研流程,反馈给我的流程有一些缺失。
询问时,负责人反馈给我的答复是:这一块业务他们没有流程。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业务已经开展,不可能没有流程,只是说没有固定的流程或者你调研的对象也讲不清楚。
图:Chart 或者Diagram, 是将基本固化有一定规律的流程进行显性化和书面化,从而有利于传播与沉淀、流程重组参考。
从定义可以看出,只要有事情和任务,流程就会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流程都适合用流程图的方式去表现,适合用流程图去表现的流程是一定程度固定的有规律可循的,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不会朝令夕改的。
工作中我们还用到或听到很多其他类型的图表,比如交互设计师们经常说的线框图(Wireframes),信息架构图或站点地图(Site Map),,开发工程师们经常说的用例图(Use Case)或E-R图。
这些不同的图表要表达的内容有何种差异呢?简单做个对比,如图:图3 流程图VS其他常用图表如果要串到某一个项目来说,可以理解成:用例图(Use Case):表现了一个角色在系统里要完成的活动是什么,比如用户这个角色与ATM取款机的交互过程中,用户需要完成的活动有存钱,取钱,查询等。
而存钱这个活动再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插卡,输入密码,输入金额,ATM吐钞,用户收款,退卡等活动。
用例图可以不考虑用户动作的前后次序,而仅仅提取一些关键的动宾短语,映射出系统应该满足的功能点。
常用用例图的人是产品经理和开发工程师。
流程图则表示用户每一个活动的前后次序,比如用户必须要先插入银行卡,才能够输入密码,且流程图必须直接表现出各种异常判断,比如当密码错误时,出现什么提示,密码输入错误超过多少次时,出现什么提示和动作。
6套项目管理流程图,每一套都很实用
不管是在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中,一些流程图肯定会让我们对一些事更清晰明了。
比如企业的项目成本,质量管控。
制作一个流程图可以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公司项目进行的流程。
财务期末结账管理,一份简单的流程图,可以让我们知道财务的财务状况运作!等等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6份项目管理流程图,一起看看吧!
流程图大纲:
部分流程图展示:
1. 企业项目成本,质量管控流程图
2. 财务期末结账管理流程图
3. 远红外干燥流程图
4.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5. 自定义部门组织结构图
6. 小型企业扩展图
想要更多的流程图,就去找迅捷流程图制作软件哟!。
流程的分级分类与分层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流程的三大诡异概念:分级、分类、分层现在很多企业在搞流程管理,都会安排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将自己做的事情画成流程图。
等到把布置的工作收集上来一看,企业竟然有上千个流程。
看上去企业的业务很复杂,其实里面重复性的内容很多。
特别是跨部门的同一件事情,比如一个单位送图纸、对另外一个单位来说就是取图纸,事情还是那一件,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结果两个部门“各自为政”,弄出两个来。
重复描述且不说,因为视角不同,对这一流程节点的交接时间、标准等会存在理解的差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程边界不清楚。
原本是要通过绘制流程图,将上下左右的关联流程、业务节点给梳理清楚的,这下反而更复杂了。
所以,要想流程描述好,界定流程边界很重要。
而要确定流程边界,首先要将企业所有的流程名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流程清单的树形结构。
其实,企业的流程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树形或者层次结构,而是一个多维度的网络结构。
比如,常态化的工序加工质量检验流程,当发现了产品缺陷时,除了通过本流程处理好这个产品的质量缺陷外,还可能触发一个工艺改进流程,或者供应商质量评价和处理流程。
这三个流程的流向、处理进度、完成标准正如其目标不同一样,是有很大差别的。
流程描述的一个难点在于,要在一个单一的树形结构中,同时表述这种具有网络结构的流程清单。
这就好比用单一的关系型数据库来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一样,令人难懂。
这里先从最简单的流程分级概念说起。
流程分级可以简单理解为将不同颗粒度的流程按照粗细分为不同的级别。
不同级别的流程之间是有关系的。
比如世界地图是一个分级,中国地图是另一个分级,江苏省或者南京市地图又分别是一个级,这就叫分级。
那分类是什么同一个分级也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比如,同样是中国地图,可以有全国高速公路交通图,也可以是全国海拔高度分布图,或者绿色植被覆盖图。
××××××有限公司各部门业务流程图2020年01月×××××有限公司发布目录封面 (1)目录 (2)1、企管部业务流程图1.1、员工招聘流程 (4)1.2、员工离职流程图 (5)1.3、员工转岗流程图 (6)1.4、工资核算发放流程图 (7)1.5、文件管理流程图 (8)1.6、员工社保办理流程图 (8)1.7、员工请假流程图 (9)1.8、员工年休假流程图 (9)1.9、办公用品申领流程图 (9)1.10、食堂结算流程图 (10)1.11、试用期转正(定岗)流程图 (10)2、生产计划部业务流程图2.1、生产流程 (11)2.2、材料申购流程 (12)2.3、材料采购流程 (13)2.4、材料领用流程 (14)3、设备部业务流程图3.1、设备检修流程图 (15)3.2、设备采购流程图 (16)3.3、设备报废流程图 (17)3.4、备品备件流程图 (18)3.5设备工具管理流程图 (19)4、储运部业务流程图4.1、主材、辅料入库流程图 (20)4.2、原材料出库流程图 (20)4.3、成品入库流程图 (21)4.4、成品发货流程图 (22)4.5、备品、备件及消耗品入库流程图 (23)4.6、备品、备件及消耗品出库流程图 (23)4.7、工具领用管理程序 (24)4.8、垃圾清理流程图 (24)4.9、废料清理流程图 (25)5、防腐保温事业部生产作业流程........................ . 266、质检部工作流程..................................... .27NGOKOKNGNGOK1、企管部业务流程图 1.1、员工招聘流程序号作业流程 责任人 使用表单 作业内容1用人部门经理/部长用人部门提出人员需求申请,经企管部审核后上报审批:1.生产员工由副总审批;2.其他人员由总经理审批 2 企管部企管部汇总各部门人员申请需求,制定招聘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实施3企管部总经理审批招聘计划4 人事管理员1.企管部提出招聘费 用申请并按审批权限呈批;2.根据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 息,并做好招聘前准备。
企业管理流程图绘制的方法及技巧一、本文概述1、流程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流程图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能够清晰地展现出企业各个部门、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操作流程,有助于企业高效地协调和运作。
流程图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领导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营情况,还可以让员工更好地了解和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流程图可以清晰地展现出企业的业务流程,能够发现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有助于企业进行优化和改进。
此外,流程图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流程梳理和流程再造,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据统计,流程图的使用可以减少企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
例如,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在引入流程图之后,生产效率提高了30%,成本降低了25%。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绘制流程图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流程图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清晰地展现企业的业务流程,发现流程中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未来,随着企业对于流程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流程图将会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企业管理流程图是一种用图形方式清晰地表示业务流程、工作流程或系统流程的图表。
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各种流程之间的联系、顺序和交互关系,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流程图主要由各种图形元素组成,如矩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等,分别代表不同的流程步骤或决策节点。
流程图通常包含以下元素:(1)矩形:表示一个具体的步骤或任务。
(2)椭圆形:表示一个信息的输入或输出。
(3)菱形:表示一个决策节点,用于决定流程的走向。
(4)箭头:表示流程的顺序和方向。
流程图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元素,如圆圈、标注等,以更清晰地表达流程的细节信息。
在绘制流程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简洁明了: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和图形,避免过多的细节和复杂的设计。
(2)逻辑清晰:确保流程图的逻辑关系正确,避免出现错漏或重复的步骤。
BPMN2新规范与Activiti5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WfMC联盟的成立,BPM市场群雄逐鹿如火如荼,工作流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IBM、Oracle等大型软件厂商在工作流领域各扯大旗割据一方。
2011年BPMN2.0新规范的发布为各工作流产品互容互通提供了统一的标准,结束了各工作流厂商各自为政相互抵斥的局面。
什么是BPMN、Workflow?•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通过建模、自动化、管理和优化流程,打破跨部门跨系统业务过程依赖,提高业务效率和效果”。
•Workflow——“全部或者部分由计算机支持或自动处理的业务过程”(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组织对工作流概念的经典定义)BPM基本内容是管理既定工作的流程,通过服务编排,统一调控各个业务流程,以确保工作在正确的时间被正确的人执行,达到优化整体业务过程的目的。
BPM概念的贯彻执行,需要有标准化的流程定义语言来支撑,使用统一的语言遵循一致的标准描述具体业务过程,这些流程定义描述由专有引擎去驱动执行。
这个引擎就是工作流引擎,它作为BPM的核心发动机,为各个业务流程定义提供解释、执行和编排,驱动流程“动“起来,让大家的工作“流”起来,为BPM的应用提供基本、核心的动力来源。
现实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跨系统跨业务的情况,而大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是分阶段或分部门(子系统)按步实施的,后期实施的基础可能是前期实施成果的输出,在耦合业务实施阶段,相同的业务过程可能会在不同的实施阶段重用,在进行流程梳理过程中,不同的实施阶段所使用的流程描述语言或遵循的标准会有所不同(服务厂商不同),有的使用WfMC的XPDL,还有些使用BPML、BPEL、WSCI等,这就造成流程管理、业务集成上存在很大的一致性、局限性,提高了企业应用集成的成本。
BPMN2.0规范的引入遵循BPMN2.0新规范的工作流产品能很大程度上解决此类问题。
步骤三大诡异概念:分级、分类、分层现在很多企业在搞步骤管理,全部会安排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将自己做事情画成步骤图。
等到把部署工作搜集上来一看,企业竟然有上千个步骤。
看上去企业业务很复杂,其实里面反复性内容很多。
尤其是跨部门同一件事情,比如一个单位送图纸、对另外一个单位来说就是取图纸,事情还是那一件,只是看事情角度不一样,结果两个部门“各自为政”,弄出两个来。
反复描述且不说,因为视角不一样,对这一步骤节点交接时间、标准等会存在了解差异,也就是我们常说步骤边界不清楚。
原本是要经过绘制步骤图,将上下左右关联步骤、业务节点给梳理清楚,这下反而更复杂了。
所以,要想步骤描述好,界定步骤边界很关键。
而要确定步骤边界,首先要将企业全部步骤名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步骤清单树形结构。
其实,企业步骤历来全部不是简单树形或层次结构,而是一个多维度网络结构。
比如,长久化工序加工质量检验步骤,当发觉了产品缺点时,除了经过本步骤处理好这个产品质量缺点外,还可能触发一个工艺改善步骤,或供给商质量评价和处理步骤。
这三个步骤流向、处理进度、完成标准正如其目标不一样一样,是有很大差异。
步骤描述一个难点在于,要在一个单一树形结构中,同时表述这种含有网络结构步骤清单。
这就好比用单一关系型数据库来表示复杂数据结构一样,令人难懂。
这里先从最简单步骤分级概念说起。
步骤分级能够简单了解为将不一样颗粒度步骤根据粗细分为不一样等级。
不一样等级步骤之间是相关系。
比如世界地图是一个分级,中国地图是另一个分级,江苏省或南京市地图又分别是一个级,这就叫分级。
那分类是什么?同一个分级也能够有不一样分类,比如,一样是中国地图,能够有全国高速公路交通图,也能够是全国海拔高度分布图,或绿色植被覆盖图。
她们之间是同一等级不一样分类。
不一样分级之间,可能会采取不一样分类。
比如企业采购步骤,作为企业主营业务步骤,其下能够分为采购申请、采购询价、采购协议签订、采购入库、采购付款等子步骤,也就是分为五个下级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