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考研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0.98 KB
- 文档页数:18
考研学科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久?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领域?A. 城市规划B. 环境监测C. 天气预报D. 语言翻译答案:D3.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由几个主要的板块组成?A. 5B. 7C. 9D. 12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气候变化的表现?A. 冰川融化B. 海平面上升C. 地球自转速度加快D.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答案:C5. 地理学研究的尺度包括哪些?A. 全球尺度B. 区域尺度C. 地方尺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五国”?A. 巴西B. 俄罗斯C. 印度D. 澳大利亚答案:D7.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功能是什么?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管理答案:B9.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A. 人类社会B. 自然环境C. 人类活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研究的分支学科?A. 人文地理学B. 自然地理学C. 经济地理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
GIS能够处理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支持决策制定,以及通过地图和图表形式展示地理信息。
2. 描述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生态系统;增加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如洪水、干旱和飓风;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粮食安全问题;改变疾病传播模式,影响人类健康。
3. 解释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并举例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学科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地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 24小时- B. 48小时- C. 72小时- D. 96小时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 A. 工业排放- B. 交通拥堵- C. 植被覆盖率低- D. 建筑密度高答案:A3.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 A. 英国- B. 埃及- C. 中国东北- D. 澳大利亚东南部答案:D二、填空题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______为基础,以______为手段,实现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表达和应用的系统。
答案:地理空间数据;计算机技术2. 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______,等高线稀疏表示______。
答案:坡度陡;坡度缓三、简答题1. 简述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答案: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城市地区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这些污染物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城市化还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问题。
2. 描述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降水模式的改变,影响农作物的水分供应。
其次,温度的升高可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水和风暴等,可能会对农作物造成直接损害。
气候变化还可能影响土壤肥力和水资源的可利用性,进而影响农业生产。
因此,农业需要采取适应性措施,如调整种植结构、改进灌溉系统、培育抗旱耐病的作物品种等,以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GIS可以用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地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48小时C. 12小时D. 36小时答案:A2.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答案:A3.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地区是:A. 亚马逊雨林B. 撒哈拉沙漠C. 喜马拉雅山脉D. 格陵兰岛答案:A4.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0000公里B. 20000公里C. 10000公里D. 5000公里5.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外层空间答案:D6.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秘鲁海沟D. 菲律宾海沟答案:A7.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A. 地壳、地幔、地核B. 地壳、地心、地核C. 地壳、地幔、地心D. 地幔、地核、地心答案:A8. 地球的磁场是由:A. 地壳产生的B. 地幔产生的C. 地核产生的D. 大气层产生的答案:C9.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B10.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A. 23.5度B. 45度C. 66.5度D. 90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地理学的主要分支?A. 人文地理学B. 自然地理学C. 政治地理学D. 经济地理学答案:A B C D2.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A. 365.25天B. 365天C. 366天D. 364天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陆位置C. 地形D. 洋流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地形?A. 平原B. 高原C. 山地D. 盆地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气候类型?A. 热带雨林气候B. 沙漠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极地气候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考研学科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自然环境B. 人口分布C. 经济发展D. 政治制度答案:D2.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领域?A. 城市规划B. 交通管理C. 气象预测D. 音乐制作答案:D4.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答案:A5. 以下哪个是气候类型?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冰川气候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______千米。
答案:40,0002.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______层。
答案:5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______洋。
答案:太平洋4. 地理坐标系中,经度和纬度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度5. 地理学中,海拔高度是指某点相对于______的高度。
答案:海平面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人文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而公转则导致季节变化和气候差异。
3. 阐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GIS在环境保护中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测环境变化,评估环境影响,以及规划和管理自然资源。
4. 说明地理坐标系中经度和纬度的作用。
答案:经度和纬度是地理坐标系中的两个基本参数,用于确定地球上任何点的位置。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自然资源的分布直接影响了工业布局和农业发展。
其次,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城市规划。
此外,地理环境还影响着人口分布和社会结构的形成。
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考研期间,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真题及其答案,对于备考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及其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城市与乡村的对比1. 请简要阐述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答案:城市和乡村是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形态,它们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城市是人口集中、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地区,人们在城市中找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和生活便利;乡村是人口分散、农业主导、生活简单的地区,人们在乡村中享受更多的自然资源和清新环境。
2. 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存在哪些差异?答案: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路径存在明显的差异。
城市发展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导,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迅速增多、建设规模扩大;乡村发展以农业和农村工业化为主导,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人口流失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此外,城市和乡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也存在明显差异。
二、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1. 请简述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迁移行为,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人口迁移加速了城市人口的增长,提高了城市的消费能力和市场规模;其次,人口迁移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还有,人口迁移还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城市的多元文化。
2. 请简要介绍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答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迁移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农村向城市的农民工迁移和城市间的居民流动。
农民工迁移主要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他们在城市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城市居民流动则主要受到教育、就业、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三、城市居民生活质量1. 请简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内涵。
答案: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是指城市居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生活状况。
物质层面主要包括收入水平、住房条件、就业机会等;精神层面主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素质。
考研人文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人文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自然环境- B. 人类活动- C. 地理空间- D. 社会文化2. 以下哪项不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A. 空间分析- B. 统计分析- C. 实验研究- D. 田野调查3.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是指:- A. 由自然因素形成的景观- B. 由人类活动形成的景观- C. 由历史事件形成的景观- D. 由政治因素形成的景观4.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A. 城市化- B. 人口迁移- C. 气候变化- D. 经济地理5. 人文地理学中的“地方感”主要指的是:- A. 人们对某地的物理特征的认知- B. 人们对某地的情感依赖和认同- C. 人们对某地的地理位置的了解- D. 人们对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区别。
2. 阐述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3. 描述“空间生产”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人文地理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作用。
2. 以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案例,分析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地理空间的分布和发展。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C3. 答案:B4. 答案:C5. 答案:B### 二、简答题1. 答案: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和方法。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人文地理学关注人类活动如何塑造和被地理空间所影响。
自然地理学倾向于使用物理和生物科学的方法,人文地理学则更多地使用社会科学的方法。
2. 答案: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分布、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
它帮助规划者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需求和文化差异,从而制定出更加人性化、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策略。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考研题集及答案师姐高分重点考研题库一、什么是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分支之一。
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
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
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
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
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特点(一)全球性由于地球系统过程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因此许多自然现象和过程都不受国界的限制。
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首先在固体地球研究中建立了全球观概念。
8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已经走向全球化,著名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气候灾害影响遍及全球3/4范围,就是一个实例。
自然地理学的全球性特点决定了人们必须采用全球范围调查研究和观察测试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研究范围,已经能从隧道扫描显微镜和离子探针的原子尺度到全球地震台网的和轨道卫星所提供的数据得出的全球图像。
从地表的地学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飞机和卫星对地面的遥感监测,大陆和海洋的超深钻探,天然和人工地震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探测等,为自然地理学的全球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与此相适应,80年代起一系列大型国际地球科学合作研究计划的推出,如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深海钻探计划(DSDP)/大洋钻探计划(ODP)、世界气候计划(WC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已形成了对地球的全球立体研究网络。
(二)多尺度性另一个特点是地球系统内各种地学过程发生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具有极大的差别。
以往对不少地学问题争论不休,特别是环境预测问题上出现互相矛盾、脱离实际的情况,症结之一就是不在一个时空尺度下讨论问题所致。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答案归纳[五篇]第一篇: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答案归纳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试题总结地貌名词解释:平推断层:断层两盘基本无上下运动,而沿着断层面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2:原生黄土,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下形成一种特殊的第四纪陆相沉积物。
原生黄土特征:它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土状堆积物,颗粒细小,质地均匀;结构疏松,透水性强;成分中,碳酸钙含量较高。
遇水会溶解,造成水土流失;黄土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
次生黄土是黄土被水冲刷、搬运、在堆积而成的黄土,它与原生黄土的区别是具有层理,并有较多的砂以及细砾。
假整合2、:指同一地区新老两套地层间有沉积间断面相隔,但产状基本一致的接触关系。
上下岩层时代、岩性和古生物特征均不连续,说明下伏岩层沉积以后,地壳上升隆起,沉积作用中断,遭受风化剥蚀,后期该区重新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上覆岩层。
地堑:地堑是两个同性质断层间的下降断块大陆岛和海洋岛2:大陆岛是指其地质构造与临近的大陆相似,原属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下降或海面上升导致与大陆相隔成为岛。
分为构造岛和冲蚀岛;海洋岛其地质构造与大陆无关,是由于海洋底部火山喷发升起而形成,河漫滩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相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早起,上部为河漫滩相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晚期峰林与峰丛:峰丛是喀斯特高原向山地转换的初期。
山体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分离的山峰,下部分为连结的底座,山峰之间都被溶蚀洼地隔开。
峰林是底座被侵去,仅剩下没有底座的密集山峰群。
单斜山与方山:由向着一个方向倾斜的岩层所构成的地貌,称为单斜山。
方山是由构造高原或台地经长期侵蚀而分割成面积较小的山体。
方山以平坦的山顶为特征。
喀斯特漏斗:喀斯特地面上一种封闭的小型洼地,呈碟状、漏斗或竖井状阶地:阶地沿河两岸呈阶梯状分布,并以高出洪水面而与河漫滩区分开。
大洋中脊:地幔物质涌出洋底,冷凝形成新生洋底。
地貌上成巨型海底山脉,贯穿世界各大洋。
广大考研普通地理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2. 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天气、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 请简要解释地壳运动的原因。
地壳运动是地球地壳的运动与变化现象,其主要原因包括地球内部热能的运动和地球表面外力的作用。
4. 什么是地球上的重力?它对地球的影响是什么?地球上的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量。
它使物体朝向地心运动,并对地球上的物体产生压力及影响物体的重量。
5. 请简述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在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
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是地球系统中两个重要的圈层。
大气圈维持着气候和天气的循环,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气候;水圈则参与了水循环,维持着生物生存的环境,对地球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试题二1. 请解释地球的经度和纬度。
地球的经度是指地球上一个地点东西方向上的位置,以子午线为基准,用度来表示;纬度是指地球上一个地点南北方向上的位置,以赤道为基准,用度来表示。
2. 请给出地球的四个季节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四个季节是由地球公转和轴倾角引起的。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不断变换其相对于太阳的位置,轴倾角则导致太阳直射点位置不断变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3. 请简要描述地质地形学的研究内容。
地质地形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其形成演化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对地球表面地貌的分类、形成机制、地质构造的形成与活动等方面的研究。
4. 什么是寒潮? 它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寒潮是指强冷空气活动后,伴随着冷空气的南下运动,造成骤降的气温,并且伴随着强风等天气现象。
寒潮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包括降低气温、加剧风力、可能带来冻雨、雪等降水形式,对植物生长和交通运输有一定的影响。
5. 请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显示的系统。
2017版南京大学《813自然地理学》全套考研资料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南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
我们亲身经历过南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南大。
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
有任何考南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
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一、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2016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1月份统一更新)2015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4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3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2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1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0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9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8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7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06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05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04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03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02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01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二、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本科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套)三、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全书复习全书包含以下内容:1、备考信息介绍南京大学地海院的实力、就业、导师情况及导师发表的论文,专业报录比数据、录取分数线、推免情况及复试情况的介绍。
2、学长对南大《自然地理学》专业课出题特点、考试范围的分析总结及给出的备考建议;3、杨达源老师《自然地理学》2017版精品笔记及考试重点、难点的分析与总结;4、伍光和老师《自然地理学》2017版精品笔记及考试重点、难点的分析与总结;5、伍光和第四版《自然地理学》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6、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2012-2014年真题及答案解析;7、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2012-2014年真题及答案解析;8、南京大学杨达源《自然地理学》本科生精品讲义;四、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题集本复习题集涵盖了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总结了共530道题,并且附带详细的答案解析,共87页。
地理科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答案:A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欧洲?A. 法国B. 德国C. 意大利D. 澳大利亚答案:D3.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内部圈层?A. 大气圈B. 水圈C. 生物圈D. 岩石圈答案:D4.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增加降水B. 减少降水C. 增加蒸发D. 减少蒸发答案:A5.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赤道附近?A. 加拿大B. 俄罗斯C. 巴西D. 挪威答案:C6. 以下哪个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所有选项答案:D7.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A8.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的主要分支?A. 人文地理学B. 自然地理学C. 经济地理学D. 所有选项答案:D9. 以下哪个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A. 火山爆发B. 太阳辐射增强C. 温室气体排放D. 臭氧层破坏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野外考察B. 实验室分析C. 遥感技术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影响气候?A. 纬度B. 海陆位置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C. 社会经济D. 文化现象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领域?A. 城市规划B. 交通管理C. 环境保护D. 灾害监测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定量分析B. 定性分析C. 比较研究D. 案例研究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A. 海平面上升B. 生态系统变化C.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D. 农业生产变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历年华东师范大学881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试卷与资料答案一、考试解读: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881人文地理学的考试情况;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881人文地理学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根据华东师范大学881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2018真题分析:最新真题是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华东师大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2019考试展望: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2019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华东师范大学考试大纲: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①考研前期的准备;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罗列华东师范大学881人文地理学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华东师大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华东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与答案:汇编华东师大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的1999-2018年考研真题试卷,并配备2011-2018年答案与解析,方便考生检查自身的掌握情况及不足之处,并借此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培养应试技巧与解题能力。
地理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
正确答案:A。
2. 地球上的经度线是半圆,每条经度线的长度相等。
纬度线是圆,赤道最长,向两极递减。
正确答案:B。
3. 气候类型主要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因素影响。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而极地气候则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正确答案:C。
4.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地的屏障作用,可以阻挡气流,形成雨影区。
正确答案:D。
5.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正确答案:E。
二、多项选择题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
正确答案:ABCD。
2. 地球上的五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
正确答案:ABCE。
3.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ABD。
三、填空题1.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
2. 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
3.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季风气候的特点。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受热带气旋影响,降水量集中,冬季受高气压控制,降水量少。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2. 什么是洋流?请简述其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是指海洋中大规模的水流运动。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节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暖流可以提高沿岸地区的气温,寒流则有降温作用。
五、论述题1. 论述板块构造理论对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影响。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对流作用下相互移动。
当板块相互碰撞、分离或擦过时,会产生应力,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例如,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形成。
六、案例分析题1. 以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为例,分析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