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核电101大修期间核级树脂更换频率高于同行的原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2.14 KB
- 文档页数:2
核电除盐水系统树脂早期失效原因及改进措施摘要:离子交换树脂在核电除盐过程中是重要介质,因此树脂的质量要而决定了除盐的效果,为了避免树脂发生污染或变质、尽可能延长树脂的使用寿命、保障经济效果,就要积极的分析树脂早期失效的原因,制定合理的改进对策。
本文根据我国某核电站除盐水系统运行情况分析,一年内发生早期树脂失效给核电站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从而根据树脂早期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核电除盐水系统;树脂;早期失效;原因;改进措施核电厂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化学除盐介质就是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除盐水的质量和除盐水设备的稳定运行,若是离子交换树脂发生了问题,那么就会对核电站一回路、二回路的设备产生影响,极易发生结垢或腐蚀,严重阻碍了其安全运行。
通常来讲,新树脂使用后不会出现水质问题,不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以及各项因素的影响,就会形成运行压差的提高,出水质量受损,工作交换容量降低,再生硝酸消耗量增大。
要解决离子交换树脂失效的情况,就需要先分析发生早期失效的原因,只有解决了早期失效的问题才能提高核电站的经济效益。
除盐水系统中的阳离子交换树脂较为稳定,相比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安全性和抗污染性更高。
1.核电除盐水系统的工作流程以某核电站为例,除盐水原水分成两路进水,一路进水来源于核电站10公里意外的密云水库,水库中的水通过管道运输到核电站自来水厂中,自来水厂进行加氯处理后在运输到厂区的二级淡水箱中;另一路进水来源于海淡系统,通过一级和二极反渗透处理后在运输到二极淡水箱中,除盐水系统生产需要的水源主要来源于二级淡水箱[1]。
在除盐水系统制水的初期阶段,海淡系统处于建筑安装的阶段无法使用,因此除盐水系统需要的水源主要来源于自来水厂。
操作流程图见图1。
图1 除盐水装置工艺流程2.核电站除盐水树脂失效的原因分析核电站除盐水系统运行半年后,本身呈淡黄色的树脂变成了暗褐色,部分还变成黑色,阴床出水的质量严重恶化,通过检测电导率明显提高,漏硅量提高、PH值下降,周期制水批量明显降低,再生的正洗量提高且时间也明显延长。
维修质量一直是核电站设备管理和维修共同关注的焦点,有效的维修对核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要进行有效的维修,就必须对维修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维修过程的质量控制(QC)是有效控制的重要方面。
该文简要介绍了福清核电101大修过程中维修质量控制管理方式。
1 大修QC准备101大修QC准备工作,主要围绕大修QC组织机构的建立、人员培训及授权、质量计划选点3个方面来进行。
1.1 大修QC组织机构的建立101大修QC由设备管理处负责,根据大修涉及的专业情况,大修QC组织机构设QC经理1名,下设机械、电气、仪控、服务、通讯、性能、役检、物理、化学、土建及变更共计11个专业QC组,各组设QC组长1名。
各组投入的QC人数分别为:机械37名、电气29名、仪控28名、服务13名、通讯7名、性能试验11名、役检35名、物理11名、化学2名、土建7名、变更8名,共计188名。
在QC组织机构中,QC检查员负责审查相关维修文件、记录,设置质量控制点,出席见证点,签字放行质量控制点,进行日常巡检,向QC组长报告QC监督工作;QC组长负责本专业QC监督工作的具体实施,安排、指导和检查QC检查员的工作,并向QC经理报告;QC经理负责所有维修活动QC的宏观管理,向大修执行指挥报告有关质量控制情况,确保大修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转。
对参加大修的主要承包商,也要求建立相应的QC组织或配置QC人员,负责承包商一级的QC检查控制。
其中,核岛维修承包商成都海光、常规岛承包商姚孟电力都建立了完善的QC组织机构,其他承包商如上电工程、中核检修等也配备了专职QC人员。
1.2 人员QC培训大修前,所有QC人员都参加了业主组织的QC培训,并取得QC授权。
通过培训,宣贯QC人员的行为要求、现场监督标准,强化QC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其进一步熟悉大修相关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为大修QC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 大修工单见证点选点101大修项目QC质量控制点的选取和审查是通过EA M 系统工作管理模块流程完成的,共设置质量控制点(H/W/ R)18 212个,其中R点5 952个,主要为完工包审查,有效地保证了完工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W点10 414个,涵盖维修工作开工点、维修重要工序点等,为维修过程的主要控制点;H点1 846个,涵盖重要关键设备的重要工序点,为维修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计划管理解析摘要:对核电站多机组生产活动状况进行分析,制定多机组换料大修的具体方案与措施,提前识别多机组换料大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各项影响因素统筹分析,构建计划性的管理方案,以便全面提高核电站的大修安全、质量、进度,控制大修成本,为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持。
关键词:核电站;换料大修;计划管理在核电站运行中,当核反应堆燃料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为了保证之后的反应堆正常运行,需要进行燃料的更换操作,同时借助此窗口完成机组运行期间难以实施的设备的检修、维修、调试试验等工作,通过这种换料大修,可以提高核电站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但是,在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中,存在着安全控制要求高以及工作复杂等问题,如果换料中缺少针对性的计划,会增加核电站系统的运行风险。
因此,在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中,需要结合设备的运行及历史状况,合理确定计划管理方案,以便提高核电站多机组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满足电厂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
一、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特点(一)对安全控制要求较高通过对核电站多机组设备的运行特点,在核电站换料大修中,机组状态的频繁转化会增加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挑战。
由于核燃料存在着放射性的特点,在换料大修阶段,当反应堆开盖时,一回路系统及设备打开,会产生部分放射性气体逸散入安全壳,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核岛内人员以及区域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在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中,需要加强对核安全的重视,相关部门一定要按照核安全规范,对换料大修活动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核电站多机组换料中的设备安全性,保证反应性控制、燃料余热排出等安全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管理项目计划性强结合核电站多机组的运行状况,通常需要进行定期换料大修,例如在某核电厂的多机组换料大修中,每年需要进行两次换料大修处理,每次需要完成的工作量都在5000项以上,由于维修时间相对有限,如果想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部的项目,会增加计划的管理难度。
同时,在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中,涉及到的专业较多,如机电仪相关维修、变更改造、土建防腐、设备保养、核安全试验等,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稳步进行,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中,需要落实计划性的管理方案,通过安全、质量以及成本等项目管理,发挥各资源的优势,保证各项大修工作的稳步进行[1]。
浅谈核电大修质量控制管理摘要:本文以福清核电厂101、201、102大修为示例,介绍核电厂系统设备维修等活动中质量控制的目的、基本要求及质保监督原则,阐述核电厂大修期间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分析质量控制重点、难点、要点,着重举例分析大修专项实施前、过程中、实施后质量控制点,为国内核电同行业科学有效地开展大修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电厂;大修;质量;控制引言核电厂系统设备的维修活动、运行操作、变更改造等都会涉及到质量控制。
为防止生产活动中质量满足各项要求,在开展各项生产活动前,必须对质量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
质保监督是核电厂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质保监督对维修活动等工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检查,可以验证质量管理活动与规定要求的一致性,并评价质量控制规定要求的适用性及其实施效果。
1 核电大修质量策划1.1大修项目分类一般的大修项目可分为标准项目与非标准项目。
大修标准项目,一般是指按年度大修大纲或法规要求安排的周期性的计划性项目。
这些都是由大修项目数据库所决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非标准项目,在上一运行周期内发现的设备异常而必须在本次大修中进行检查或解决的项目,以及内外部经验反馈、不符合项和大修中发现的缺陷项目等。
1.2大修项目计划的确定过程标准的大修项目是由预防性维修、在役检查大纲、定期试验监督大纲等组成,将不同周期的项目按不同的大修类型,以年度(一个换料周期)为周期按一定规律均匀的排列,构成一个长周期大修项目数据库。
在确定大修项目时,各相关的部门首先从大修项目数据库中确定本次大修应进行的所有标准项目清单,提交给计划编制部门,由计划编制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相应专业,对照项目清单召开讨论会,结合经验反馈和现场实际,确定出本次大修的标准项目。
并报大修经理审核、大修执行指挥批准后形成最终的项目清单---年度大修大纲。
非标准项目在确定时,各相关部门将非标准项目清单按大修准备的时间要求提交计划编制部门,由计划编制部门组织讨论,并报大修经理审核、大修执行指挥批准后确定。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4核电厂大修期间是辐射防护工作最集中、辐射风险高、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从国内同行电厂的大修集体剂量统计情况来看,此期间集体剂量通常占机组全年总集体剂量的85%~90%。
WA NO(Word A s s o c i at ion of Nu c le ar O p e r ator s)将集体辐射照射剂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核电厂安全业绩的性能指标。
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首次大修,人员、经验都存在欠缺,通过对大修集体剂量的统计跟踪,分析现场管理和剂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电厂辐射防护业绩指标不断得到改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合理可行。
1 101大修集体剂量情况和分布福清核电1号机组于2015年10月1日开始进行首次大修,12月28日并网结束,共完成检修约8 890余项,最终集体剂量为765.821 m an ·mSv。
1.1 大修集体剂量按检修阶段分布101大修从解列到并网设置了一系列重要的里程碑节点(如解列、卸料、低低水位、临界、并网等)。
大修集体剂量按相关的节点分阶段统计后发现,低低水位阶段和压力容器在役检查阶段集体剂量分别为306.356 m a n·m S v,134.965 m a n ·m S v,占大修集体剂量比重较高,分别达到了40%和17.6%。
大量的主回路开口作业、阀门检修作业、主回路重大设备近距离的检查维修在此期间开展,这也是高辐射风险、高污染作业较为集中的两个阶段。
1.2 大修集体剂量按专项、专业分布为对重要专项、专业作业的集体剂量有所了解,核电厂也采取分专项、专业的剂量统计方式。
从统计数据来看,压力容器、阀门检修、在役检查、蒸汽发生器、核清洁、保温作业DOI:10.16660/ k i.1674-098X.2016.34.014福清核电101大修集体剂量分析与控制改进讨论胡凌 郭行 杨威 李刚(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福建福清 350318)摘 要:该文介绍了福清核电1号机组首次换料大修的集体剂量情况,并与国内同行电厂同类型机组首次大修集体剂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集体剂量偏高的原因,并从运行控制、设计优化、工作安排、人员培训、现场监督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后续改善电厂集体剂量指标情况。
2023年核电厂换料大修的核安全风险管理核电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为了保证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和防止核事故的发生,定期进行换料大修是必要的。
换料大修期间需要对核电厂进行全面检修和更新设备,也需要对核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管理。
本文将从核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评估方法、风险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核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核电厂是一项高风险的能源供应设施,一旦发生核事故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核安全风险管理是保障核电厂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
换料大修期间,核电厂的核安全风险增加,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首先,核安全风险管理可以提前识别和评估核电厂换料大修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通过对核电厂各项设备的检查和评估,可以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在换料大修期间发生意外。
而如果不进行风险管理,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能预见和控制的风险,给换料大修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和风险。
其次,核安全风险管理可以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损害程度。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可以确定关键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案,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也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和安全装置,提高核电厂换料大修期间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的风险。
最后,核安全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核电厂换料大修期间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工作进展的问题,提高工作的统筹性和协同性,确保换料大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可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降低人为失误的风险。
二、核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核安全风险评估是核电厂换料大修期间核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有助于了解核电厂换料大修期间风险的来源和潜在影响。
核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
定性评估主要是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分级和描述,判断风险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
核电站大修作业安全影响因素与控制核电站大修作业是为了保证核电站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修理和改进设备,从而确保核电站的正常运行。
大修作业涉及的任务通常包括设备检修、设备更换、设备维护、工艺改进等,并可能涉及到一些特殊的风险。
为了确保大修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控制。
1. 辐射:核电站的设备中可能存在放射性物质,大修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受到辐射的影响。
为了控制辐射风险,需要采取措施降低辐射浓度,如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严格控制工作区域辐射防护范围等。
2. 高温高压:核电站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和压力较高。
大修作业时可能需要对设备进行修理和维护,可能会面临高温高压的风险。
为了控制高温高压的风险,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合理温度和压力。
3. 化学物质:核电站设备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或腐蚀性的化学物质。
在大修作业过程中,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为了控制化学物质的风险,需要进行严格的化学物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化学物质,并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
4. 人为因素:在大修作业中,人为因素可能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正确的操作、不良的安全意识、疲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了控制人为因素的风险,需要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具备必要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审查程序,确保工作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1.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程序,确保工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工作,并督促他们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程序。
2. 适当的培训和指导:给予工作人员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3. 性能验证和检测:对设备进行性能验证和检测,确保设备在大修作业前达到要求的安全标准。
4. 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提供工作人员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浅谈优化核电厂大修质量控制的几点想法发布时间:2021-05-27T02:28:04.238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3期作者:冯军[导读] 而大修质量控制是对维修活动极为重要而有效的一种质量管理手段,维修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核电厂大修的工期。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浙江省台州市 317112摘要:换料大修是核电厂生产运行活动的重要环节,作为核电厂,缩短换料大修工期是实现深入挖潜、降本增效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提高公司利润,提升核电竞争力,树立行业标杆具有重要意义。
而大修质量控制是对维修活动极为重要而有效的一种质量管理手段,维修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核电厂大修的工期。
关键词:核电厂;质量控制引言质量是干出来的。
质量控制(以下简称QC)活动,并不转移或减轻实施单位或作业人员对其工作质量的直接责任,QC人员承担质量检查的责任。
电站QC检查由一系列独立的检查活动组成,以验证相应规范、标准、技术条件和程序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
这些检查活动包括由相对于被检查活动的独立人员执行的目视检查、观察、核对和验证。
执行检查的人员应具备足够的认识水准,并获得相应的授权,以满足独立检查的要求。
QC检查应依照指定的工作文件实施,包括程序、图纸、规范,其他适用的已批准的指令、手册、方案等文件也可使用。
对核电厂大修而言,每次大修或多或少都会发现质量相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核电厂大修期间QC发现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对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核电厂大修提供借鉴。
一、大修QC常见问题1. 工作文件类:工作包拆分后,相应质量计划未删除见证点,导致拆分后质量计划见证点与实际工作不对应;少量工单合并之后,质量计划未修订,导致个别被合并的工单质量控制点未在新工单中覆盖;工作指令与质量计划验收标准不一致;质量计划引用参考文件错误;质量计划选点不合理;工单对象设备多个,但缺少部分设备质量计划;维修规程不完善;质量计划与工作指令要求存在不一致;2. 人员行为类:部分工作负责人质量意识淡薄,未很好运用人员绩效工具;记录造假;部分工作未按规程施工,凭经验开展检修工作;部分设备回装时装配错误;工作完工后未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3. 记录质量类:记录数据位置颠倒、未填写单位、有杠改情况且未签字确认;开工工作包中的质量计划为选点状态;质量计划见证条目已放弃但未经QC组长签字;质量计划见证条目已见证但未及时签字;承包商未进行质量计划选点等;4. 异物控制类:工作负责人未严格执行防异物管理程序;防异物封堵不规范,防异物记录不规范等;5. 设备缺陷类:设备本身缺陷,建安阶段遗留问题,运行、维修阶段造成的设备损伤;6. 其他管理类:使用过期的工器具/化学品;工作负责人现场工器具准备不充分;新领出的备件有划痕。
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计划管理核电站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它的运行需要保障设备的良好状态。
而在核电站中,换料大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安全、效率和成本等多个方面的管理问题。
所以,对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计划的管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计划的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换料大修的重要性换料大修是核电站运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核电站内部的设备需要定期更换部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大修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换料大修还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换料大修是核电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换料大修计划的编制针对核电站多机组的换料大修计划,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方案。
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使用寿命,确定每台设备的换料大修周期。
要根据设备的不同特点和工艺要求,确定不同设备的大修内容和时长。
然后,根据核电厂的实际情况和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编制详细的换料大修计划。
在编制换料大修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要考虑到换料大修的紧急程度和使用重要性,安排不同设备的大修时间,保证重要设备的大修不受到其他计划的影响。
要根据核电站的特点和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设备的大修周期和内容。
还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外部因素,如环境因素、工会安排、设备供货时间等因素,将这些因素纳入计划考虑范围。
在换料大修计划执行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确保换料大修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计划执行前,要对计划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和沟通,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制定应对方案。
要保证计划的执行流程的严谨性和高效性。
尤其是在核电站多机组大修时,需要对每个设备的大修进行精细的分工,确保每个任务的步骤都得到合理安排。
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安全、环保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做好相关工作准备工作。
换料大修计划的执行需要进行全程监督和评估。
要设立专门的监督和评估团队。
提升核电厂定期试验一次成功率的管理创新与实践发表时间:2020-07-16T08:30:29.746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8期作者:黄丹丹[导读] 请设备技术负责人评估相关设备进行改造换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有效识别机组长期运行存在的隐患。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 350318摘要:为有效提升核电厂定期试验一次成功率,在充分借鉴福清核电1-4号机组良好运行经验的前提下,建立1-4号机组定期试验一次不成功项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筛选和分析,对各机组下个循环可能存在的一次不成功定期试验项目进行适应性预警及提醒,进而实现提升定期试验一次成功率,提升电厂系统设备可靠性,促进电厂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关键词:定期试验;次成功率;管理创新1.提升核电厂定期试验一次成功率的管理创新与实践的实施背景当前,福清核电共有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自2014年9月起,1-4号“M310”堆型核电机组起陆续投建成投产,两台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华龙机组在建,在如此庞大规模的核电站,定期试验一次合格率作为电厂一项可验证系统设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参数,该项指标的高低,可直观反映电厂系统设备功能是否满足机组安全运行要求,故如何提升该指标参数参数,使其既可对运行机组进行及时有效的经验反馈、预警提醒,又能为“华龙一号”提供重要参考及借鉴的依据,便成为电厂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定期试验一次合格率的管理便成为电厂不可不缺和刻不容缓的事情,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1-4号机组所积累的定期试验一次合格率管理经验,成为定期试验一次合格率管理创新关键所在。
2.提升核电厂定期试验一次成功率的管理创新与实践的内涵福清核电以1-4号机组近10次大修及日常定期试验一次不成功数据库基础数据为前提依据,对后续各机组的历次大修定期试验进行定期试验一次不成功项进行预估,并提醒设备技术负责人高度关注相关定期试验项目,请维修一机一人设备负责人对相关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项目优化,降低该定期试验大修期间一次不成功风险;针对日常定期试验,对各机组当年内重复不合格定期试验项目进行统计、梳理及根本原因分析,请设备技术负责人评估相关设备进行改造换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有效识别机组长期运行存在的隐患。
核电厂换料大修的核安全风险管理摘要:核电厂换料大修是核电厂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旨在确保核电厂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然而,在换料大修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核安全风险,如人员误操作、设备故障等。
为了管理这些风险,需要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环节。
本文从核电厂换料大修的核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及对核电厂换料大修的核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引言核电厂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清洁能源发电形式之一,它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使用。
然而,核电厂作为一项高风险的工业运营活动,在其运行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核安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换料大修是核电厂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目的是确保核电厂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然而,在换料大修中存在着一定的核安全风险,如人员误操作、设备故障等。
因此,对核电厂换料大修的核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核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核安全风险管理是为了确保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
它旨在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减少和控制核安全风险带来的可能损失。
核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核电厂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人员的生命安全是首先需要保障的。
核安全风险管理能够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控制风险,从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2.保护环境安全:核电厂的不安全运行可能导致辐射泄漏,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核安全风险管理能够通过预防和控制风险,减少辐射泄漏的可能性,从而保护环境安全。
3.维护设备可靠性:核电厂的设备运行可靠性对于保障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风险管理措施,可以识别和评估设备故障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控制风险,从而维护设备的可靠性。
4.提高核安全水平:核安全风险管理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核安全水平。
通过风险管理的过程,可以不断改进核电厂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核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
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策略优化分析【摘要】核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核电站的生产的效益,因此应当根据核电机组的运行装了,做好大修维护方面,将安全隐患及时的消除,尤其是核电机组换料方面,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核电机组的运行性能。
本文就针对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策略优化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其目的就是通过利用有效的手段,促使核电机组呈现稳定、安全的运行模式,提升核电站生产的效率。
关键词:核电机组换料;核电站;大修维修;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是核电站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但是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的工期相对较紧,并且大修维修的任务也相对较重,所以在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的时候,一定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并且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并且需要加强安全防护力度,以此保证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的质量,确保核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大修维修存在的风险由于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较为复杂,所以存在较高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一级风险、一级风险主要是核电机组换料本身所具有的风险【1】。
同时,原则上的角度来说,在准备工作包时调用数据库中已有的标准风险分析,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的时候,设备安全运行、维修环境,异物风险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只有做好该方面才能保证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的效果。
2.二级风险。
二级风险主要是在一级风险的基础之上,并且针对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各项活动作业之间的关系,根据该方面分析风险,并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以此保证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作业可以安全、有序的进行,提升大修维修的良好经济效益。
3.三级风险。
三级风险是在一级风险和二级风险之上,主要是从是整个是大修维修层面上,对可能产生的的风险、重大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消除或者减少发生大修维修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产生,确保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的质量【2】。
1.主要优化措施为了保证核电机组换料大修维修的效果,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那么就需要对大修维修策略进行优化,下面就针对该方面展开了分析和阐述。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管理纵横MEC 542020.10核电厂换料大修中质量保证监督工作方法的探讨朱鹏 云子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TM623.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10-054-02核电厂的换料大修工作对核电厂进行核反应堆实验来说十分重要,换料大修保证了核反应堆核能量供给情况正常,所以,对核电厂换料大修进行质量保证监督工作意义重大。
质量保证监督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确保换料大修的质量,通过严密的监控,执行严格并且规范的换料大修管理条例,可以提高质量保障监督的水平,为下一阶段燃料稳定供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应该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核电厂换料大修质量保证监督的管理体系。
一、核电厂换料大修质量保证监督现状与问题分析当前,在我国的核电厂进行换料大修工作时,对换料大修的质量保证监督工作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难以真正确保工作的质量,同时,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对于换料大修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核电厂换料大修质量保证监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能确保核电厂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对设备的管理也不够严格[1]。
当前的核电厂换料大修质量保证监督工作还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换料大修质量保证监督条例混乱不统一在不同的核电厂中,对换料大修的质量保证监督设置不同的管理条例,缺乏科学性和统一性,虽然有统一编制的质量保证监督条例,但是由于这些编制条例不够具体、不够细化,导致了在各个核电厂具体的换料大修工作中,质量保证与监督不够统一化,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正常进行,也未能提高换料大修的工作质量。
(二)换料大修质量保证监督不够严格即使核电厂有详细的质量保证监督条例,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使质量保证监督无法起到该有的作用,同时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使工作人员无法对质量监督进行严格遵守,例如:在工作人员在换料大修之前,对于燃料的提前准备工作不够细致,不会按照严格的质量保证监督管理方法对这些燃料进行非常仔细地检查和质量标准判定[2]。
福清核电101大修期间核级树脂更换频率高于同行的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31T11:08:21.6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作者:连靓雯杨建国王建刚赖宏宇
[导读] 摘要:M310压水堆机组有五个工艺系统使用核级树脂,分别是PTR、RCV、TEP、TEU、APG。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摘要:M310压水堆机组有五个工艺系统使用核级树脂,分别是PTR、RCV、TEP、TEU、APG。
福清核电101大修中,放射性树脂更换6次,更换频率高于同行平均值。
本文数据来源于福清101大修、方家山101大修、方家山201大修、宁德101大修、宁德201大修,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树脂更换频率高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树脂;频率高;大修
一、现状调查
福清核电101大修,福清核电树脂更换了6次,相对同行较高。
1. PTR系统:福清、方家山和宁德核电M310机组首次大修期间, PTR树脂床更换均为零次,福清核电101大修PTR树脂床更换频率正常。
2. RCV系统:从下图可知,对比同类M310机组首次大修期间的RCV树脂床更换情况,福清核电101大修RCV树脂床更换频率较同行优秀水平偏高。
经分析,主要原因如下:福清核电在9TEP006DE进行硼饱和时,因9TEU810VE内漏,导致9TEP006DE没有条件进行硼饱和。
在机组净化过程中,无法投运9TEP006DE对一回路进行净化,被迫选择投运1RCV002DE净化一回路。
理论计算得知,9TEP006DE 吸附的离子的摩尔当量是1RCV002DE的2.16倍,且根据同行电厂经验,1RCV002DE作为大修净化床只能使用一个燃料循环,
9TEP006DE则可以使用三个燃料循环,故造成福清核电101大修期间1RCV002DE更换一次。
3.TEP系统:从下图可知,对比同类M310机组首次大修期间的TEP树脂床更换情况,福清核电101大修TEP树脂床更换频率较同行电厂偏多。
经分析,主要原因如下:福清核电101大修机组氧化运行后,发现TEP树脂床对腐蚀活化产物Co-58净化效果变差,净化时间一度拉长。
经讨论分析,认为Co-58已形成胶体态,9TEP001DE内树脂对其净化效果不佳。
虽然该树脂对胶体态的腐蚀活化产物吸附能力较低,但树脂并没有完全失效。
为解决腐蚀活化产物净化问题,采取了更换9TEP001DE树脂的措施,更换树脂后,净化效果恢复。
其次,大修期间,9TEP001DE由于剂量高无法进行树脂床紧固件更换,被迫排空9TEP001DE未失效的树脂。
4. TEU系统:从下图可知,对比同类M310机组首次大修期间的TEU树脂床更换情况,福清核电101大修TEU树脂床更换频率偏高。
经分析,主要原因如下:福清核电101大修机组氧化运行后,发现TEU树脂床对腐蚀活化产物Co-58净化效果变差,净化时间一度拉长。
经讨论分析,认为Co-58已形成胶体态,9TEU001DE、9TEU002DE内树脂对其净化效果不佳。
虽然该树脂对胶体态的腐蚀活化产物吸附能力较低,但树脂并没有完全失效。
为解决腐蚀活化产物净化问题,采取了更换9TEU001DE、9TEU002DE树脂的措施,更换树脂后,净化效果恢复。
另外,对比同行电厂树脂型号,福清核电9TEU002DE使用树脂型号IRN160,方家山使用IRN9882,后者对胶体态的腐蚀活化产物吸附能力更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胶体态腐蚀活化产物造成的树脂更换次数。
二、潜在后果
1.福清核电101大修,部分放射性树脂更换频率较同行电厂较高,现场更换工作量及所需备件数量较同行电厂略多,增加了一定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工作量。
2.福清核电101大修,部分放射性滤芯和树脂更换频率较同行电厂偏高,放射性固体废物总量较同行电厂偏多,存在突破“每台机组每年废物产生量不大于50立方米”指标的风险。
三、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Co-58已形成胶体态,9TEP001DE、9TEP003DE、9TEU001DE、9TEU002DE树脂对其净化效果不佳。
虽然该树脂对胶体态的腐蚀活化产物吸附能力降低,但树脂并没有完全失效。
为解决腐蚀活化产物净化问题,采取了更换9TEP001DE、9TEP003DE、
9TEU001DE、9TEU002DE树脂的措施。
排除这个促成原因,福清核电树脂运行表现属于同行平均水平。
2.根本原因:
1)在核清洁方面分析。
2014年6月,保健物理处防护支持科组织实施9TEP001BA罐体内部清洁,工作负责人进入9TEP001BA罐体内部后,发现罐体底部有大量杂物,其中包括水溶纸、胶布及淤泥等。
2015年10月19日,101大修期间,核清洁人员对1RPE011PS进行清洁,发现该地坑内存在淤泥堆积现象。
2016年3月15日,保健物理防护支持工程师巡检时,发现9RPE002PS存在淤泥且锈迹严重,3月23日核清洁人员及防腐人员分别对9RPE002PS进行清洁及除锈。
以上事实说明系统中杂质较多。
2)在防异物方面分析,福清1号机组建安阶段缺少异物防控经验,无论从上游文件还是现场实际施工,均未形成防异物管理理念及体系。
随着异物事件的不断发生,各方均意识到了防异物的重要性,直到2014年7月30日,CNPE编制发布《福清核电工程防异物管理程序》,才成立了组织机构、建立管理制度。
在建安调试阶段,典型异物控制不当是水溶纸,福清1号机组因为水溶纸不溶解,导致滤芯频繁堵塞。
3)在系统化学控制方面分析:分析福清核电1号机组第一周期内的化学日报,影响腐蚀的各主要参数:硼、锂、氟、氯、硫酸根、溶氢、溶氧、钠,均被控制在《化学和放射化学技术规范》规定的范围。
化学处评估认为,福清核电相关水化学参数控制水平不低于同行电厂。
可排除系统化学状态较差导致产生腐蚀产物量多造成过滤器更换频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李红.三种压水堆核电厂的放射性环境影响比较[J].辐射防护,2004 29(4):203-218.
[2]陈试.我国放射性废物的优化和最小化管理未来十年展望[J].辐射防护讯,2002 2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