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 | 原子核的组成
情境 1919年,卢瑟福用镭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一种 新的粒子——质子。以后,人们用同样的方法从氟、钠、铝等原子核中都打出了 质子,由此断定,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原子核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 都大于质子的相应比值。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另一种粒子,它的质 量与质子相同,但是不带电,他把这种粒子叫作中子。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 克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个猜想。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版-人高教物版理P高PT物《理原p p子t核《的原 组子成核的》 组课成件》( 新PP版T()完名整师版pp)t推课荐件 (最优新选 版)本) 推荐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版-人高教物版理P高PT物《理原p p子t核《的原 组子成核的》 组课成件》( 新PP版T()完名整师版pp)t推课荐件 (最优新选 版)本) 推荐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 原子核的组成
1.了解放射性及放射性元素的概念。知道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 2.理解三种射线的形成及本质,知道三种射线的特点。 3.了解原子核的组成,知道原子核的表示方法,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量数 之间的关系。 4.理解同位素的概念。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 | 天然放射现象 1.放射性 物质发出① 射线 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② 放射性元素 。 2.放射性的发现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③ 贝克勒尔 发现某些物质具有放射性。 (2)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命名为钋 (Po)、④ 镭(Ra) 。 3.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元素⑤ 自发 地发出射线的现象,叫作天然放射现象,原子序数大于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