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益生菌的潜在风险
- 格式:pdf
- 大小:216.68 KB
- 文档页数:3
益生菌的不良反应益生菌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远不止是帮助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泻及其引起的紊乱,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外来致病菌产生的感染、调节人体免疫力、抑制和延缓某些癌症的进程等等。
益生菌的出现,给人们健康带来了福音,对于诸多疾病的康复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其临床疗效大家有目共睹、毋庸置疑。
临床上,益生菌的使用也几乎达到泛滥的地步,似乎像万能膏一样,啥病都可以贴一下。
可能,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医生都曾认为,益生菌是有利无害的,使用益生菌能帮助调理肠道和促进恢复病情,而没有任何副作用。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真的什么病都能使用益生菌吗?益生菌使用有禁忌症吗?益生菌没有毒副作用?益生菌没有毒副作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笔者仅在pubmed搜索“益生菌”与“败血症(sepsis)”,就出现一大堆文章。
其中,一篇2006年发表在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 上的综述:益生菌相关的细菌性脓毒血症的个案报道,年龄从3个月大到79岁不等益生菌,可以理解为“有益的、健康的细菌”,这意味着益生菌通常情况下都是有益于健康而不会导致疾病的。
但这绝不等同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益生菌就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事实上,临床应用益生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益生菌也可能导致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如细菌性和真菌性脓毒血症、促进有害代谢活动、过度刺激免疫、胃肠道反应及基因转移,尤其是在某些特殊人群中需警惕益生菌可能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早产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并不是为了否定益生菌对临床的有益作用,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我们秉着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益生菌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相反,笔者认为,益生菌为许多疾病的康复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笔者只是不赞同将益生菌当成狗皮膏到处贴。
而益生菌可能有害的观点,不只是老百姓不知道,甚至许多临床医生也固执地认为益生菌有益而无害,这种看法显然是缺乏辩证思维的,也是相当危险的。
益生菌知情同意书
益生菌是一种有益于肠道健康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帮助维持肠
道菌群的平衡,增强免疫系统,促进营养吸收等。
在使用益生菌产
品之前,知情同意书是非常重要的。
知情同意书是为了确保个体在
接受治疗或参与研究前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自愿同意参与或接受
治疗的文件。
知情同意书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1. 益生菌的作用和用途,知情同意书会详细介绍益生菌的作用、益生菌产品的用途以及可能的益处。
2. 风险和副作用,知情同意书会列出使用益生菌可能出现的风
险和副作用,例如过敏反应、消化不适等。
3.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知情同意书会说明益生菌产品的使用
方法、剂量、频率以及注意事项,以确保被试者正确使用。
4. 研究目的和保密条款,如果是参与益生菌相关研究,知情同
意书会说明研究的目的、可能的结果以及个人信息的保密条款。
5. 自愿参与,知情同意书会强调参与者是基于自愿原则参与,
有权随时退出或拒绝参与。
总之,知情同意书是确保个体在使用益生菌产品或参与相关研究前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自愿同意参与或接受治疗的重要文件。
在使用益生菌产品前,建议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在有需要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摘要】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炎、溃疡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益生菌通过竞争性排挤、产生抑菌物质等机制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抑制作用。
临床研究方法包括双盲对照试验等,实验结果显示益生菌能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减少患者症状。
未来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有巨大潜力,研究可以更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
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有望成为未来治疗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益生菌、根除、治疗、临床疗效、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临床应用前景、潜力、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病原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等严重疾病。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途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近年来,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同时探讨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及潜力。
通过深入研究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目前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尚缺乏系统性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临床试验,探究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具体疗效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评估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和治疗效果;2.探讨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机制;3.分析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4.探讨益生菌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潜在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选择和参考依据。
医生为什么不建议吃益生菌
医生不建议吃益生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缺乏科学证据:虽然益生菌是一种有益的菌群,但是目前缺乏足够的科学研究证明益生菌可以对人体带来实际的益处。
很多相关研究存在方法上的局限性,甚至存在矛盾的结果。
2. 风险与安全性:尽管益生菌本身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是对于部分人群来说,益生菌的摄入可能带来风险。
例如,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可能会患上感染,肠道免疫功能减弱的人可能会出现肠道疾病等。
此外,益生菌市售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难以保证。
3. 养成依赖性:长期食用益生菌可能会导致人体对益生菌的依赖性。
一旦停止摄入,肠道菌群可能会出现失衡,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4. 忽视基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许多人习惯于通过食用益生菌来改善肠道功能,却忽视了基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运动能够更好地维护肠道的健康。
综上所述,医生不建议吃益生菌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证据支持其益处,以及对一些人群存在潜在的风险。
在食用益生菌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益生菌的好处和风险当你使用益生菌产品来改善消化问题时,你应该先和你的医生咨询一下这种益生菌产品的好处和风险。
1. 益生菌如何改善消化问题?益生菌可以改善消化系统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改善感染性腹泻、梭状芽孢杆菌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
当然他们也可能有助于治疗克罗恩氏病,但是临床证据不够。
每个人的问题可能都是不同的,所以最好跟你的医生沟通好。
你的医生是最了解你的消化系统问题的,他会给你很好的建议。
2. 益生菌的好处是什么?益生菌不是万灵药。
虽然它们能有助于改善一些人的消化系统问题,但是在更多情况下,它们可能主要是做为一种预防措施,你应该多从你的医生处了解益生菌。
3. 服用益生菌有害吗?益生菌通常是安全的。
但是幼儿、老年人、病人、免疫系统有问题的人,不一定适合益生菌。
你的医生会告诉你哪些是正确的。
4. 最适合我的益生菌是哪一种?益生菌有很多种,有些只包含一种有作用的生物,而有些包含多种。
不过只有少数益生菌种是有作用的。
专家说使用一种经过测试有效的益生菌是重要的。
这个也得你的医生来告诉你。
5. 使用哪种益生菌最好?益生菌可以使用在很多产品中:胶囊、粉末、液体、食品,如酸奶和乳制品饮料。
你的医生会根据你的条件给你建议某种已经被科学研究和证明是有效的产品。
6. 我要使用多少益生菌?益生菌的使用必须让足够多的有益生物在肠道中生长。
相同剂量但是不同的益生菌产品的作用是有很大差别的。
听你医生的建议。
7. 我应该使用益生菌多久?这取决于你的消化系统问题的严重与否,你的医生会告诉你一个合适的使用期限。
益生菌潜在安全性的现状及对策时云朵;任燕;孙豪【摘要】随着肠道茵群与宿主健康之间关系研究的深入,益生菌成为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目前,人们关注益生菌的功能更甚于其安全性,具体表现为对益生菌潜在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文章就益生菌的致病性和感染能力、有害的代谢活动、过度的免疫反应、可能的耐药基因转移和依赖症、环境污染等潜在安全性展开阐述,提出相应对策.【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5页(P43-46,49)【关键词】益生菌;耐药性;安全性;对策【作者】时云朵;任燕;孙豪【作者单位】四川省水产学校,成都 6117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 51038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 510380;雅安市农业局,四川雅安 6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S852.61965年,Lilly和Stillwell首先提出“益生菌”这一说法[1]。
1989年,Fuller进一步完善了益生菌的概念[2]。
目前,益生菌被认为是一类当摄取适量时能够对机体产生益生活性活的微生物,其大多源于人或动物胃肠道或粪便的正常菌群,主要包括芽孢杆菌、乳酸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链球菌、片球菌、酵母菌和曲霉菌等细菌[3]。
随着对益生菌认识的不断深入,部分益生菌引起的安全问题已逐渐凸显,有研究指出益生菌对宿主健康可产生不利影响,使得益生菌潜在的安全性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4-5]。
本文就益生菌潜在的安全性作以综述,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为临床上正确认识和安全使用益生菌提供参考。
1 益生菌的潜在风险1.1 致病性和感染能力研究表明,当宿主肠道屏障有缺陷和免疫抑制时,益生菌可从胃肠道易位到肠道组织中,从而进入血液、局部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导致菌血症、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6]。
心内膜炎和菌血症与多种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黏附能力有关[7]。
关于益生菌的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益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保健品备受关注。
益生菌是指那些能够生存于人体胃肠道内,对人体具有益处的微生物。
它们可以通过稳定和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提供多种益处,如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促进营养吸收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益生菌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和分类、作用和机制、应用前景以及安全性和副作用等方面。
通过对益生菌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益生菌的优势,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益生菌的定义和分类。
通过了解益生菌的不同种类和特点,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益生菌产品。
接着,我们将探讨益生菌的作用和机制,解释它们是如何对人体产生益处的。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益生菌的应用前景,包括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的潜力。
最后,我们会关注益生菌的安全性和副作用问题,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并正确使用益生菌产品。
综上所述,本文将以益生菌的定义和分类、作用和机制、应用前景以及安全性和副作用为主线,对益生菌进行综合解读。
通过深入研究益生菌的相关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益生菌,改善肠道健康,促进整体健康。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益生菌的魅力吧!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和讨论益生菌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益生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介绍本文的主要结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首先讨论益生菌的定义和分类,详细阐述各类益生菌的特点和功能。
然后,探讨益生菌的作用和机制,深入解析益生菌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途径发挥其益处。
最后,在结论部分,分析益生菌的应用前景,展望益生菌在人体健康保健方面的潜在价值。
同时,还将涉及益生菌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以进一步全面评估益生菌的使用风险和限制。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设置,本文旨在综述益生菌的关键知识点,为读者提供一份系统、全面的益生菌综述。
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3 目的本篇综述的目的旨在对益生菌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探究。
肠球菌属药物的潜在风险与应用安全肠球菌属益生菌药物应用广泛,其致病性及对耐药性的传递值得引起关注。
本文综合相关文献,初步阐述其潜在风险及安全应用需要注意的易感群体及关键因素。
目前相关药物在患者适用性评估和药品警示方面的不足有待改善。
标签:益生茵;感染;肠球菌;耐药性;合理用药近年来,益生菌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益生菌”这一广义概念易导致对其应用中潜在风险的忽视。
益生菌作为药物的两面性早已引起医学界的深切关注,近年来国外不断有益生菌相关感染等的临床报道。
如Besselink等对严重急性胰腺炎患者服用益生菌的研究发现,在服用益生菌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安慰剂组。
Venugopalan等强调,必须认真评估住院患者应用益生菌药物的风险和收益。
国内将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等肠球菌属作为临床常用益生菌药物成分。
肠球菌属致病性、耐药较强,且可传播耐药性,故含肠球菌菌株的益生菌药物更应引起业界重视。
1潜在风险肠球菌源自肠道正常菌群,也是机会致病菌,该属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固有耐药。
从20世纪末开始,肠球菌多重抗生素耐药菌株开始出现,改变了业界对其“相对无害”的原有认识。
而国内目前含有肠球菌属的益生菌制剂较为常用,其应用安全不容忽视。
1.1潜在感染性当机体处于易感状态,如免疫功能不全时,肠球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感染。
一般认为,“益生菌”感染与潜在的免疫缺陷、慢性疾病或机体功能衰退相关,腹泻、肠道感染、空肠造口术等导致肠道黏膜上皮屏障受损,心脏瓣膜病、中央静脉置管、同时服用益生菌耐药的广谱抗生素等也都可以增加感染发生的机会。
肠球菌在临床导致的感染主要有尿路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1.2耐药性的携带及传递细菌菌株存在于质粒上的天然耐药基因理论上可在不同菌属之间传递。
如果“益生菌”发生这一情形,可导致感染患者的致病菌耐药。
《食品益生菌评价指南》中明确指出,“生产商有义务证明其生产所用的益生菌株都不存在可转移的抗生素耐药性或其它潜在毒性”。
益生菌的安全评估内容
益生菌的安全评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身体耐受性评估:益生菌产品的安全性评估首先需要考虑其对人体的耐受性。
科学家通常进行动物实验,例如小鼠或大鼠实验,观察益生菌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状况。
此外,还可以进行人体试验,确定益生菌在人体内的反应和可能的副作用。
2. 感染性评估:益生菌的安全性评估还需要确定其是否可能引起感染。
一些益生菌可能会引起感染,特别是对免疫系统较为薄弱的人群,如免疫缺陷病患者等。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等方式,确定益生菌是否具有感染性风险。
3. 超敏反应评估:益生菌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尤其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
因此,安全评估需要进行过敏性测试,以确定使用益生菌产品是否会引发过敏反应。
4. 基因毒性评估:安全评估还包括对益生菌是否存在基因毒性的评估。
针对某些益生菌,可能会对人体DNA或基因产生潜在影响。
需要通过实验室研究,包括基因突变检测和染色体畸变检测等方法,来评估其潜在的基因毒性。
5. 对群体安全性评估:益生菌产品的安全性评估还需要考虑群体层面的潜在风险。
因此,需要分析和评估大量人群使用益生菌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益生菌的安全评估内容涉及了身体耐受性评估、感
染性评估、超敏反应评估、基因毒性评估和对群体安全性评估等方面。
这些评估内容有助于确保益生菌产品的安全性并减少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