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家
- 格式:doc
- 大小:13.65 KB
- 文档页数:2
《动物的家》教案(精选4篇)《动物的家》篇1活动目标:1、能根据物品的特征,制作动物的家。
能够正确匹配动物和动物的家。
2、发展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3、能够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建构区:各种盒子,箱子,积木。
益智区:小动物图片,一些居住的环境图片。
阅读区;小动物书籍。
动手区:橡皮泥,画纸,卡纸。
活动过程:一、回忆“小动物们的家”1、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小动物。
师:你们知道什么动物呀?2、说一说“小动物的家”师:小动物和我们人一样有爸爸妈妈,有一个温暖的家,那你知道小动物的家都是在哪里吗?教师小结:每一种小动物他们有不同的外形和不同的习性,因此他们的家也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在水中,有的是树洞,有的在树杈上,有的是在树上,有的是在山洞中,有的则是在泥土里。
二、我来制作小动物的家。
1、引出区角。
师:小动物们的家可温暖啦!但是现在环境都被人们都破坏了,他们都成了无家可归的动物了!那小动物们怎么办?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教师小结:我们帮助他们找到家和做一个家给他们。
2、介绍区角。
师;钟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请听听我们在区角里可以做些什么呢?建构区:各种盒子,箱子,积木。
师:在这里我们可以怎么样做呢?可是没有小动物怎么办?在这个区角玩的小朋友,就要等一等,等到美工区的小朋友把小动物做好。
然后再请你来做小动物的家。
美工区:橡皮泥,画纸,卡纸。
师;在这里你们可以做什么呢?做各种小动物,做好以后送到建构区,让他们帮助小动物做家。
如果他们没时间做的话,就要自己动手做了!益智区:小动物图片,一些居住的环境图片。
师;这里也有一些小动物,因为我们破坏了他们的家,他们都迷路啦!你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好吗?阅读区;小动物书籍。
师:在这里,老师准备了很多的动物书籍,你们可以到里面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小动物以及他们的饿家。
三、幼儿自主选择区角。
教师进行指导。
四、收拾用具,结束活动。
《动物的家》教案篇2活动目标:1.能区分不同的小动物和不同的颜色。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家一、活动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动物图片卡片若干张。
2. 动物视频片段。
3. 动物家的图片或模型。
4. 记录卡若干张,每张卡片上画有动物家的轮廓。
5. 彩色笔若干支。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动物图片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字,讨论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观看动物视频片段,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3. 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家的图片或模型,让幼儿说说出动物的家是什么样子。
4. 发给幼儿记录卡,让幼儿用彩色笔在卡片上画出动物的家。
5. 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画的动物家,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
四、活动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动物,模拟动物的生活场景。
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动物家的手工艺品。
3. 开展动物知识竞赛,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五、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在活动延伸环节,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适当调整活动难度。
4.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和需求,及时给予引导和支持。
5. 活动结束后,与家长沟通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六、活动教学内容:1. 回顾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2. 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栖息地及其适应性。
3. 学习动物保护的基本知识。
七、教学活动步骤:1. 引导幼儿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字和生活习性。
2. 展示动物的栖息地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栖息地特点。
3.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动物适应栖息地的原因。
4. 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动物的家大班科学教案6篇动物的家大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小动物是我们的好伙伴,他们会助人类做许多事情。
2、知道小动物的非常本事。
3、培育幼儿敏锐的观测技能。
4、喜爱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预备:1、课件2、小动物的头饰。
鸡、狗、马、牛,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1、开始导入:集体舞《找伙伴》。
师:和伙伴在一起快乐吗?为什么?伙伴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助我们,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伙伴。
2、了解小动物的非常本事。
今日,李老师要给你们介绍几位非常的伙伴。
这几位伙伴很调皮,它们有许多非常的本事哦。
(1)师:听,是谁呀?(狗)它有什么非常的本事呀?(看家、导盲)(2)师:再听,是谁呀?(鸡)它有什么非常的本事呀?(3)师:这个伙伴力气很哦!(看图片)这是谁?(马)它有什么非常的本事呀?(4)师:还有一个(看图片)谁呀?(牛)它有什么非常的本事呢?3、看图讲解并描述各个动物的非常本事。
4、利用头饰,讲诉各个动物的非常本事。
5、游戏:谁来我呀?依据图片的情境,请拿着小动物头饰的孩子来忙。
活动延伸。
师小结:其实还有许多动物伙伴有非常的本事,可以助我们人类,李老师请你们回去找一找,然后告知我好吗?播放《找伙伴》的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语言活动“动物好伙伴”,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正确发言,并学会用轮番的方式谈话,不抢话,不插嘴,学说简约而完整的合成句。
为了更加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我把儿歌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并借助于课件,孩子们有滋有味的看着,时常地用语言与我互动着。
在这之后的几个环节,依照活动前的设计,进行的很顺当,但在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表演儿歌时,却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当我们家一起说“小山羊”时,我马上问家:小山羊用什么动作来表演?接连叫了几个幼儿,动作都不是很抱负,陈聪平日想法许多,问问他吧,陈聪站起来说:“用自己喜爱的动作。
”对于一句这样有想法的话,我却忽视了,轻轻地对她说:“奥.”所以在这之后,创编动作中,基本都是我来创编,孩子们机械的仿照。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动物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涉及第三章《动物家》。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动物家,解它们居住环境,培养幼儿对动物生活习性认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和掌握各种动物家,以及它们生活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析动物家能力,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生活兴趣,培养关爱动物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家特点及其与动物生活习性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PPT、动物模型、各种动物家图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动物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解动物家。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各种动物家,讲解它们特点。
(2)讲解动物家与动物生活习性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幼儿观察动物模型,描述它们家。
(2)让幼儿根据图片,将动物与它们家配对。
4. 小组讨论(5分钟)(1)分组讨论:为什不同动物家会有所不同?(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引导幼儿表达对动物家喜爱和关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动物家》2. 主要内容:不同动物家动物家特点动物家与生活习性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一幅自己喜欢动物家,并简单描述。
2. 答案示例:画一只小鸟家,描述如下:“这是小鸟家,它是一个温馨鸟巢,里面铺满柔软羽毛,小鸟在这里安心地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教学手段,让幼儿对动物家有更深入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动物家描述不够详细,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动物家。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家一、活动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2. 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动物图片卡片2. 动物视频素材3. 动物玩具模型4. 记录表格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动物图片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字和特征。
2. 观看动物视频素材:播放不同动物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3.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讨论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并找出动物的特征。
4. 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分享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活动延伸1. 动物角色扮演:让幼儿选择一个动物,扮演动物的角色,模拟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动物拼图游戏:提供动物拼图,让幼儿尝试拼出不同的动物图案。
3. 动物绘画活动:让幼儿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描述动物的特征。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是否能够积极观察、描述和分享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估幼儿对动物特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科学兴趣和好奇心的培养程度。
六、活动准备1. 动物园实地考察安排:与当地动物园联系,安排实地考察时间。
2. 考察记录表格:准备供幼儿记录观察到的动物和环境信息的表格。
3. 安全须知:准备动物园参观的安全须知,确保幼儿的安全。
七、活动过程1. 前期准备:带幼儿参观动物园,让幼儿自由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动物。
2. 观察记录:提供记录表格,让幼儿在观察动物时记录动物的名字、特征和生活环境。
3. 小组分享:组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动物信息,并互相交流。
八、活动延伸1. 动物栖息地制作: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制作该动物的栖息地模型。
2. 动物知识竞赛:组织动物知识竞赛,让幼儿回答关于动物的问题,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九、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动物园参观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记录和分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的家》。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探究动物如何适应环境,学会关爱动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知道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2. 技能目标: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学会关爱动物。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动物如何适应环境,提高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动物生活环境图片、教学课件。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哪些地方呢?它们的家是怎样的?”2. 讲解动物的生活环境(10分钟)(1)教师展示动物生活环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讲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如:鸟巢、洞穴、水面等。
(3)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生活环境。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讲解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2)教师以企鹅为例,讲解企鹅如何适应南极的恶劣环境。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关于动物的家为主题的画。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家》2. 内容:(1)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2)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3)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动物的家为主题的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动物的家》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动物的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探索动物与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认识不同动物的家,提高对动物生活环境的关注度。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动物与家的关系,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动物的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动物模型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动物在家的生活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些动物都在哪里生活?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2. 讲解:(1)教师展示不同动物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动物家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动物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个动物模型,让幼儿猜测这是哪种动物的家。
(2)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并找出答案。
(3)讲解该动物家的特点,让幼儿了解动物与家的关系。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其他动物模型,让幼儿自己尝试分析并找出答案。
(2)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物的家》2. 内容:(1)不同动物的家(2)动物与家的关系(3)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喜欢的动物的家。
(2)简单描述你画的动物家的特点。
2. 答案:(1)幼儿作品。
(2)描述动物家的特点,如:这是一个鸟巢,是用树枝和草搭建的,很温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充分参与课堂,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课堂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3)课后加强家园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家一、活动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环境,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
2. 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能够用语言描述动物的家,并能够简单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之家。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图片:各种动物的栖息环境图片。
2. 实物:动物的模型或玩具。
3. 画纸、画笔、彩笔等绘画材料。
4. 音乐CD、故事书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热身运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主题引入:教师展示动物栖息环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动物的名字,讨论它们的家在哪里。
3. 观察与讨论:教师发放实物动物模型或玩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讨论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
4. 绘画环节: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彩笔等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之家。
5. 展示与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周围动物的栖息环境,拍摄照片或绘制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让其他班级的幼儿也能欣赏到大家的作品。
3. 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本次活动内容,设计相关的科学教学活动,如动物故事、动物科普知识等。
五、活动反思: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3. 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为幼儿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栖息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2. 评价幼儿在绘画环节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动物栖息环境的学习和观察情况。
4. 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品,评价他们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的家》。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动物的家,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习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动物的家,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
2. 学会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保护动物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动物的家及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PPT、动物玩偶、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森林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和它们的家,引导幼儿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动物的家,讲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如鸟巢、兔子洞、蚂蚁洞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动物卡片,让幼儿将卡片上的动物与它们的家连线,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5分钟)(1)为什么动物需要家?(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的家?6. 创意手工(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家。
7. 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家》2. 内容:不同动物的家动物的家的重要性保护动物家园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它的家。
答案要求:画面清晰,动物和家形象逼真,颜色搭配合理。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参观动物园,了解更多动物的家。
答案要求:记录参观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呈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不同动物的家及生活习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拓展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动物的家。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动物们的家》(精选13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动物们的家》篇1活动目标:1、能用各种盒子及辅助材料创造性地建构各种各样的房子,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自由分工合作、互相协作的进行搭建。
2、在游戏中能够充分的表现美和创造美,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想象能力。
3、乐于帮助小动物们建造冬日家园,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搭建的相关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各种各样的大小、形状不一的盒子、各种各样的动物。
3、环境准备:空旷安全的场地。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为动物建构家园的兴趣。
2、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幼儿,从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
a.指导要点:(1)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搭建方法,相互协作建造小动物家园。
(2)根据游戏主题,尝试用不同材料拼、搭等形式搭建各种造型。
(3)教师提醒整理余下游戏材料,按类摆放整齐,清理场地。
3、游戏结束。
(1)师生共同参观为小动物们搭建好的家园,并把小动物送回家。
(2)根据搭建情况进行小结,活动结束。
"小动物"在阳光下、在房子边愉快地唱歌、跳舞、做游戏。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游戏的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让幼儿对建构材料感兴趣,感知特征,熟悉材料操作方法。
3.通过老师的鼓励、帮助,初步学习插、搭高、拼的技能。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积塑、插塑,带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以及房子图片。
活动过程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当小小建筑师,帮幼儿园盖房子。
2、观察示意图,引导幼儿说出外型特征(1)、幼儿园有哪些房子?他们是什么形状的?(2)、围墙是什么样的?高不高?(3)、幼儿园的楼房它是几层的?宽吗(4)、我们要建幼儿园的哪几个部分?3、教师示范搭建房子的技能和方法老师按顺序搭出房子的形状,墙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搭建,屋顶可以用三角形盖顶。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家
活动目标:
1.观察并且了解动物与人一样也有家,有自己的生存环境。
2.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居住地,能初步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动物的家》
2.山林,土壤、草丛、水的大挂图。
3.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并思考:
(1)课件中有哪些小动物?说出动物的名称
(2)这些小动物有家吗?它们的家都在什么地方?
2.再次播放交互式白板课件,呈现不同动物居住场所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是谁的家?并把相应的小动物送回家。
3.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如:山林——狮子,老虎,熊猫等。
土壤——蜗牛,蜈蚣等
水——鲨鱼,鱼,虾等
4.请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回自己的家,再次加深幼儿对不同动物的不同居住环境的印象。
5.再次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小动物的家遭到破坏的情境,请幼儿讨论:
“如果小动物们失去了家,会怎么样?”
——动物失去场所,会面临死亡。
——所以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们的家,让小动物们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6.参与操作课件中的交互式游戏,指出哪些做法是正确的,送给他们小红花,哪些是错误的,及时进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