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3溶液的浓度(人教版九年级下)-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70.50 KB
- 文档页数:6
9.3 溶液的浓度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10mL饱和Ca(OH)2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95g CaCl2溶液蒸干得到15g固体,则原溶液中CaCl2的质分数为15%C.从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的10mL H2SO4溶液的质分数仍为10%D.20℃时,50g 水中溶解了18g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2.下表是NaCl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説法不正确的是()温度/℃0 10 20 30 40 溶解度/℃NaCl 35.0 35.5 36.0 36.5 37.0Na2CO3 6.0 10.0 18.0 36.5 50.0 A.Na2CO3和NaCl都属于易溶物质,且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B.30℃时,Na2CO3和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40℃时,将5 g NaCl加入10g水中,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3.3%的溶液D.40℃时,将9g Na2CO3加入2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10℃,析出固体的质量为7g3.把100g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A.100g B.200g C.300g D.400g4.实验室现有100g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成10%的NaOH溶液,需要加水()A.95g B.10g C.50g D.100g5.如表是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77.3 A.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NaCl小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范围在10~20℃之间C.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D.若NH4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6.下表是 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9.3 溶液的浓度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将100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 B.10.0% C.10.9% D.11.1%2.要将50克质量分数为a%的某溶液变为2a%(溶解度允许值内),可采用的方法有()A.把溶剂蒸去一半(恒温)B.把溶剂蒸去25克(恒温)C.再加入50克a%的该溶液D.加入克该溶质固体3.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点A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点B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4.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一样B.②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③溶液颜色最深D.温度不同,无法比较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A.50g B.10g C.100g D.40g6.溶解度为S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跟水以1:4的质量比混合后,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100% B.×100%C.% D.%7.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D.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8.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g二氧化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9.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 B.10.2% C.10.8% D.19.6%10.某同学对下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温度/℃0 20 40 60KCl的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Ca(OH)2的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1A.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大B.降温可将不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40℃时,饱和的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D.当KNO3中混有少量KCl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H2跟8gO2完全反应,可得到10H2OB.用含Fe2O385%的赤铁矿160t,理论上可生产100t含杂质4.8%的生铁C.各取10g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镁粉产生的H2多,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D.将l0gCuSO4•5H2O与90gH2O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可得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12.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B.20℃时,50g水中溶解了15g的硝酸钾,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gC.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水的质量改变而改变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4.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9.3 溶液的浓度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下列关于“10%的硝酸钾溶液”含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100g水中溶解了10g硝酸钾B.100g硝酸钾溶液中有10g硝酸钾C.将10g硝酸钾溶于90g水中所得的溶液D.将硝酸钾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制的溶液2.25℃时,向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加入5gKCl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A.增大B.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3.如图中的直线表示t℃某物质在不同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a、b、c、d、四点则表示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情况,则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A.a=b>c=d B.a=b=d>c C.a>b>c>d D.a>b=c>d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少C.温度升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D.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无晶体析出5.现有100毫升2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14克/毫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6.从50g15%的硫酸铜溶液中取出10g,则这10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10% B.20% C.5% D.15%7.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溶液D.将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8.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9.把400g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A.100 g B.200 g C.400 g D.800 g10.将50g 20%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A.1% B.5% C.10% D.20%11.用50g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A.145g B.195g C.196g D.245g12.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象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A.B.C.D.13.当溶液被水稀释时,如温度不变,则下列诸量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质的溶解度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食盐在20℃时溶解度为36克,下列操作可以实现目的是()A.将100克15%的食盐溶液蒸发掉50克水,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30%B.向50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5克食盐,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10%C.向100克1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0克食盐,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25% D.将50克5%的食盐溶液蒸发掉25克水,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10%15.某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该温度时KNO3的溶解度是()A.20g B.25g C.30g D.40g16.经测定Na2SO4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下图是表示随温度变化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其中能够表示出随温度变化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曲线的是()温度/℃40 60 80 100溶解度/g 48.8 45.3 43.7 42.5 A.B.C.D.17.某物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0.095克,则此物质一般为()A.易溶B.可溶C.微溶D.难溶18.在一定温度时,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克,则该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S% B.等于S% C.小于S% D.无法判断19.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x gKNO3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A.B.C.D.20.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3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ω)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21.常温下,在7.5g氯化钠中加入30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A.15% B.20% C.25% D.33.3%22.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水来选种.配置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所需加水()A.2.0g B.3.2g C.16.8g D.32g23.把3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克,取出稀释后溶液20克,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A.5% B.6% C.3% D.2%24.ag食盐溶液中含有bg水,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0% B.×100% C.×100% D.×100% 25.有100g 10%的盐酸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A.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C.将100g 10%的盐酸与200g 25%的盐酸混合D.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二.填空题(共6小题)26.双氧水(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1)小明配制了5%的双氧水600g,则600g溶液中溶质为克,溶剂为克.(2)小明倒出了300g双氧水溶液进行消毒,则剩下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里,含葡萄糖g,含有水g;若从中取走250g,剩余溶液中含有葡萄糖g,含水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50℃时,将12 g硝酸钾溶于48 g水中,其溶质质量分数为,将此溶液分为三等份:(1)取第一份溶液,将温度升高10℃(无水分损失),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取第二份溶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2倍,需加入硝酸钾晶体g,或者蒸发g水.(3)取第三份溶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g.29.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20℃时溶解度/g >10 10﹣1 1﹣0.01 <0.01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完成下列问题:(1)M物质的溶解性属于.(2)在20℃时,M、N两种物质的相等.(3)在30℃时,将20 g M物质(不含结晶水)完全溶于100 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A.再加入30 g M物质B.将温度降低到10℃C.倒掉溶液30 g.30.把8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硫酸溶液需加入克水.31.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 12% 16% 24% 28%硫酸溶液的密度/g•mL﹣1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g•mL﹣10.98 0.95 0.94 0.91 0.90 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表可总结出的规律是:对于硫酸溶液;对于氨水.(2)某同学多次、随机抽取表中数据来探究浓、稀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与浓、稀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已知:将12%的硫酸溶液与28%的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a%,此a值为.而将12%的硫酸溶液与28%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用“>”、“<”或“=”填空,下同);将12%的氨水与28%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3)根据以上计算或推理的结果,总结出的规律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1.【解答】解:A、10%的硝酸钾溶液表示的是在100g溶液中含有10g硝酸钾,即90g水中溶解10g硝酸钾,错误;B、10%的硝酸钾溶液表示100g硝酸钾溶液中有10g硝酸钾,正确;C、10%的硝酸钾溶液表示90g水中溶解10g硝酸钾,正确;D、10%的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是10g,水是90g,故是将硝酸钾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制的溶液,正确;故选:A。
9.3 溶液的浓度一、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1.从200mL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10mL,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A.20% B.10% C.2% D.0.2%【答案】A2.用NaOH固体配置200g10%的NaOH溶液,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NaOH的固体保存B.用天平称取NaOH固体C.加水溶解氢氧化钠固体D.将配好的溶液装瓶存放【答案】C3.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答案】C4.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答案】A5.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答案】C6.某同学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氯化钠固体7.0g②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③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答案】B7.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A.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质的溶解度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D8.在《基础实验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和《基础实验6:粗盐的初步提纯》两个实验中都应使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B.烧杯、玻璃棒、量筒、试管C.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漏斗D.蒸发皿、酒精灯、烧杯、铁架台【答案】A9.溶液从80℃降至20℃后,有晶体析出,则原溶液()A.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一定是饱和溶液C.原溶液从80℃降温至60℃一定有晶体析出D.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答案】A10.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A11.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9.3 溶液的浓度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时,把40g的某物质加入到60g水中,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0% B.40% C.25% D.66.7%2.现有100克20℃饱和KOH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K2O固体(K2O+H2O═2KOH)充分反应并恢复20℃,所得溶液与与原溶液保持一致的是()A.K+总数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3.在以下各操作均没有达到饱和的情况下,现有4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要使其质量分数达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①蒸发掉20克水②蒸发后溶液中还剩20克水③加入3.2克食盐④加入5克食盐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②④4.根据如图原理可:海水加压一段时间后,(从海水中的主要溶质﹣﹣氯化钠和溶剂﹣﹣水两个方面来看)剩余海水的组成不变的是()A.溶质质量B.溶质质量分数C.溶液质量D.溶剂质量5.如表为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将100℃等质量的饱和的KNO3溶液和饱和的NaCl溶液分别降温至50℃,析出的NaCl 的质量大于KNO3的质量C.0℃的饱和的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3.3%D.要将50℃的KNO3饱和溶液升高至60℃仍为饱和溶液,可以向溶液中加KNO3固体6.食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生产氯气和烧碱的重要原料。
如图所示,20℃时在混合溶液中,随着氢氧化钠含量的变化,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
已知曲线上A、B、C、D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0,26.5)、B(14.0,15.0)、C(18.8,11.7)、D(38.0,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有20℃时满足曲线上B点指标的溶液,可用蒸发水分降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C点处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Na+、Cl﹣、H2OD.20℃时,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度为26.5g7.下列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实验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蒸发)()A.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B.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C.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10℃D.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10℃8.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9.3 溶液的浓度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A.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10℃B.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10℃C.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D.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2.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1 g/cm3),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0.5 mL溶液,用每次20 mL蒸馏水冲洗了2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A.B.C.D.无法确定3.60℃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到40℃.能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的是()A.B.C.D.4.某技术员在分析醋酸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时,测得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该醋酸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A.5% B.14% C.20% D.25%5.工业上用Mg(NO3)2作浓缩HNO3的吸水剂.向m1g溶质质量分数为65%的HNO3溶液中加入m2g溶质质量分数为72%的Mg(NO3)2溶液,蒸馏,分别得到97.5%的HNO3溶液和60%的Mg(NO3)2溶液.若蒸馏过程中HNO3、Mg(NO3)2和H2O均无损耗,则投料比的值为()A.0.3 B.0.4 C.0.5 D.0.66.在做“估算高锰酸根离子大小”的实验时。
取一颗体积为V的高锰酸钾小颗粒配制成10毫升溶液。
从中取l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颜色变浅:从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
溶液颜色变得更浅:再从第二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l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
溶液略显紫红:再从第三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l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此时溶液无色。
已知最后能看出略显紫红色的10毫升溶液中存在n 个高锰酸根离子。
则高锰酸根离子的体积大约为()A.B.C.D.7.有W(g)浓度为15%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其浓度变为3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溶剂的B.加入(g)的硝酸钾C.蒸发掉(g)溶剂D.加入W(g)硝酸钾8.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A.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B.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C.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D.加热蒸发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9.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加水的导电性,硫酸不参加反应.若用5%硫酸40g通直流电进行电解水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硫酸的浓度变为8%,则参加电解反应的水质量为()A.25g B.20g C.15g D.2g10.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估算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生活原理知识2017年《科学报告》一篇文章称,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
9.3 溶液的浓度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如图所示,20℃时100g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溶质质量:Ⅰ=Ⅲ>ⅡB.溶剂质量:Ⅰ>Ⅲ>ⅡC.溶液质量:Ⅰ>Ⅱ=ⅢD.溶质质量分数:Ⅰ<Ⅱ=Ⅲ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B.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溶质结晶析出C.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后,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10%的NaCl溶液的浓度一定比5%的NaCl溶液的浓度大3.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说法正确的是()A.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100g水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50℃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不饱和溶液的大D.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比不饱和溶液的大5.关于如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说法错误的是()A.500g溶液中含溶质30gB.500mL溶液的质量为550gC.500mL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D.取出 50m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30%6.现有一杯5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B.恒温蒸发部分水C.升温到80℃D.降温到20℃7.用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8.对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某物质的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 10g 水②加入 10g 同种溶质,且完全溶解③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同种溶质的溶液 10g ④蒸发掉 10g 水,无晶体析出。
2019 年九年级化学下册9.3 溶液的浓度练习(新版 ) 新人教版1、某食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20%,它表示:在 100g食盐水中,含20g 食盐。
则该溶液中的质量关系是:①溶质:溶液=:;②溶质:溶剂 =:③溶剂:溶液 =_: _2、将一瓶8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 NaCl 溶液平均分为 2 等份,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将其中的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应加水g ,若将另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加入NaCl g 。
3、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 2 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A. 将 20g 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 水B.将 20g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 水C. 在 10g10﹪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硝酸钾溶液D. 将 10g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 硝酸钾固体4、现有 50g 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通过下列方法后,计算改进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⑴向原溶液中加入 2.5g氯化钠晶体。
⑵向原溶液中加入50g 水。
⑶把溶剂蒸发掉25g。
⑷向原溶液中加入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
x5、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质量 +质量。
6、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试完成下表。
100g10%NaCl溶液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液质量/g溶质质量分数/%增加溶质10g增加溶剂10g蒸发溶剂10g【河北中考】1、( 2010 年)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称取该样品11 g,加入到盛有50 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56.6g。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9.3 溶液的浓度一.选择题(共8小题)1.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序号①②③④⑤固体种类NaCl NaCl NaNONaNO3NaNO33固体的质量/g 30 60 30 60 90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如表是20℃时实验得出的数据,根据该数据,则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②=④B.溶液质量:①<②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2:252.高氯酸钾( 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 40 60 80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B.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一定有晶体析出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D.20℃时,向2 g高氯酸钾中加入98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1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克/100克水,则15℃时不可能配置成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20% B.19% C.21% D.18%4.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40℃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甲、乙固体,充分溶解。
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A.30% B.33.3% C.40% D.50%5.已知:KNO3在20℃和60℃时,溶解度分别为31.6g和110g。
序号①②③④⑤20 20 60 60 60水温/℃20 60 60 110 150KNO3的质量/g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40% B.52% C.60% D.150%6.向盛有5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5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0% B.11.1% C.10% D.5%7.现需要将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为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浓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已知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下列比例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5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4∶52.无土栽培所用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欲配制该营养液300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A.7kg B.21kg C.70kg D.140kg3.在实验室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现已有仪器:烧杯、托盘天平、胶头滴管、玻璃棒和药匙,还需要的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试管D.锥形瓶4.关于溶液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B.物质溶解形成溶液时,常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D.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5.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极易分解产生氧气B.验满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C.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必需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D.因自然界各种水体均有自净能力,故污水可以任意排放7.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对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实验时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t1°C时,乙溶液和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3∶时,5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80g溶液C.如图2滴入水后,饱和溶液变浑浊,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甲D.将t3∶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10mL饱和Ca(OH)2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95gKCl溶液蒸干得到5g固体,则原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5%C.20∶时,50g水中溶解了18g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D.从质量分数为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的10mL 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25%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B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取样,加水溶解,测量温度C配制50g 20%的蔗糖溶液取10g 蔗糖溶于50mL 水中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A.A B.B C.C D.D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B.汽油去除油污是乳化现象C.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度大D.将5g某物质投入水中配成100g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定是5%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B.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13.现有100mL 20%的硫酸,其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含溶质20 g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14.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B.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两种固体物质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1所示,现有40 gNaCl、40gKC1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g60∶蒸馏水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下图2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B.60∶时,甲中溶液可能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C.60∶时,要使乙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以采用加溶剂的方法D.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二、填空题16.奥密克绒病毒传染性强,疫情防控不可松懈。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基础达标】1.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 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1.5 mLB.2 mLC.3 mLD.4 mL2.向1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12.5 g 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12.5%B.20%C.22.5%D.25%3.如要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A.50 gB.90 gC.100 gD.200 g4.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30 ℃的不饱和溶液B.30 ℃的饱和溶液C.90 ℃的不饱和溶液D.90 ℃的饱和溶液5.某同学用25 ℃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 晶体没有溶解。
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 ℃,固体全部溶解。
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项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NaCl的溶解度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6.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用25 g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进行电解水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A.1 gB.2 gC.3 gD.5 g7.向m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p%与加入硝酸钾晶体的质量m′的关系正确的是( )8.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需要配制200 kg 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kg。
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时,物质A和C的溶解度相等;(2)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____________g。
小丽向100 g t2℃的水中加入50 g A物质,意外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物质的晶体析出,我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能提升】1.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3%B.46%C.55%D.72%2.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B.恒温蒸发溶剂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3.用60%浓硫酸A与20%稀硫酸B来配制30%硫酸溶液,所用溶液A、B的质量比为( )A.2∶1B.1∶2C.1∶3D.3∶14.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1)t1℃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5.将249.5 g稀盐酸加入到盛有50 g碳酸钙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探究创新】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
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20 ℃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它们的密度变化情况:对于硫酸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100 g 24%的氨水中加入100 g水,摇匀,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mL。
(3)向质量分数为24%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2%;向质量分数为24%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12%(用“>”“<”或“=”填空),根据以上计算或推理的结果,总结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基础达标】1.【解析】选B。
本题考查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0.5 g÷20%=2.5 g;溶剂水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2.5 g-0.5 g=2 g;水的体积=水的质量÷水的密度=2 g÷1 g·cm-3=2 mL。
2.【解析】选B。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代入数值得100 g1012.5 g100 g12.5 g⨯++%×100%=20%。
3.【解析】选C。
设需加入水的质量为x。
则100 g×20%=(100 g+x)×10%,得x=100 g。
4.【解析】选B。
在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因此B>A,D>C。
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B>D,即30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5.【解析】选C。
本题考查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解题关键是抓住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不同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不同;溶液升温后氯化钠全部溶解,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变大;溶液由25 ℃升高到60 ℃,溶剂无变化;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变大, 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错误。
6.【解析】选D。
此题相当于溶液的蒸发浓缩,设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
则25 g×8%=(25 g-x)×10%,解得x=5 g。
7.【解析】选C。
m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随着硝酸钾晶体的加入,由于溶剂的质量不变,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达到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
8.【解析】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0 kg×16%=32 kg;水的质量为200 kg—32 kg=168 kg。
答案:32 1689.【解析】(1)物质A和C的溶解度相等的点即是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是t1℃。
(2)饱和溶液降温时,A和B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改变;C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没有变化,溶质质量分数也不改变。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5 g,向100 g水中加入50 g A物质能够全部溶解,说明溶解度增大了,而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说明物质溶解时放热,一会又析出,说明热量散失,温度降低,溶解度又变小了。
答案:(1)t1(2)C(3)45 A物质溶解时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A的溶解度增大,50 g A 全部溶解,当热量散去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又有A析出【知能提升】1.【解析】选B。
C2H5OH 和H2O中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1,由题意可知溶质溶剂中氢原子的个数相等,根据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的化学式可知C2H5OH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3,则其质量比为(46×1)∶(18×3)=23∶27,则溶质质量分数为232327+×100%=46%,B正确。
2.【解析】选C。
某温度下的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由于不会继续溶解,因此该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会发生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也不会改变;恒温蒸发溶剂时,会有部分KNO3析出,但剩余溶液仍为该温度下KNO3的饱和溶液,由于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定值,因此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降低温度时,会有部分KNO3析出,但溶剂质量不变,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升高温度时,只是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但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改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拓展归纳】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常见易错点(1)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定值,且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2)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的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3)改变温度时,若物质的溶解度变小,则会析出溶质,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若物质的溶解度变大,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4)对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时,会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仍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解析】选C。
设需60%浓硫酸的质量为x,需要20%稀硫酸溶液质量为y,则:x×60%+y×20%=(x+y)×30%,解得x∶y=1∶3。
4.【解析】(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 g,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 g/125 g)×100%=20%;(2)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3)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它们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仍为25 g/125 g×100%=20%,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但仍然大于25 g,所以它的质量分数大于20%,这时三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是c>b=a。
答案:(1)20% (2)a>b>c (3)c>b=a5.【解析】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100 111 4450 g x y100∶111=50 g∶xx=55.5 g100∶44=50 g∶yy=22 g×100%=20%。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55.5 g+-249.5 g50 g22 g答案:20%。
【探究创新】【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很容易分析出两种溶液的密度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规律。
(2)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不能认为混合后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两者的体积之和。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g 24%100 g 100 g ⨯+×100%=12%,该溶液的密度为0.95 g ·mL -1,因此体积为1100 g 100 g 0.95 g mL-+⋅≈210.5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