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43 MB
- 文档页数:35
网络会议系统方案1. 引言网络会议系统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议和协作的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办公环境的发展和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网络会议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沟通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网络会议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和架构设计,以及实施网络会议系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系统架构设计2.1 前端网络会议系统的前端包括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或移动设备访问前端界面,并进行会议预订、会议参与、文件共享等操作。
前端界面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易用性,以提高用户满意度。
2.2 后端网络会议系统的后端负责处理用户请求、数据存储和会议管理等核心功能。
后端应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如常用的Java、Python等。
后端需要提供API接口供前端调用,实现用户认证、会议管理、文件存储和实时通讯等功能。
2.3 数据库网络会议系统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信息、会议信息和文件信息等。
数据库应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等,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等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方案。
2.4 实时通讯网络会议系统需要实时通讯功能,以提供参会者之间的实时音视频通话和聊天功能。
实时通讯可以使用开源的WebRTC技术实现,也可以选择第三方实时通讯服务,如腾讯云通信、阿里云等。
2.5 安全性网络会议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保护用户隐私和会议数据。
可以采用传输层安全协议(TLS)加密连接,对用户密码进行哈希加密存储,使用权限管理机制限制用户访问权限,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3. 主要功能3.1 会议预订与管理网络会议系统应提供方便的会议预订和管理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选择参会人员、设定会议时间和地点,系统会自动发送会议邀请和提醒。
3.2 会议参与参会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链接或应用程序参与会议。
系统应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PC、手机、平板等,并提供稳定可靠的音视频通话和聊天功能。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一、系统概述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实现远程音视频交流、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综合通信平台。
本方案旨在为企业打造一套高效、稳定、易用的视频会议系统,以满足日常办公、远程培训、商务洽谈等需求。
二、系统设计原则1. 先进性:采用业界领先的视频会议技术,确保系统在较长时间内不落后。
2. 稳定性:选用高品质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确保会议过程稳定可靠。
3. 易用性:简化操作流程,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提高会议效率。
4. 扩展性:预留充足接口,方便后期升级和扩展。
5. 安全性:确保数据传输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三、系统架构1. 中心服务器:负责会议的调度、管理和控制,保障会议的顺利进行。
2. 会议终端:包括硬件终端和软件终端,用于接入会议,实现音视频通讯和数据共享。
3. 网络传输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确保音视频数据的高效传输。
4. 辅助设备:包括摄像头、麦克风、音响等,提升会议体验。
四、系统功能1. 实时音视频通讯:支持高清视频和清晰音频,实现面对面沟通体验。
2. 数据共享:支持文档、图片、屏幕等多媒体内容共享,方便与会者交流。
3. 会议控制:支持主持人对会议进行管理,如邀请、挂断、静音等操作。
4. 会议录制:可对会议进行录制,便于会后回顾和资料保存。
5. 多方通话:支持多个会场同时参与会议,实现多方互动。
6. 跨平台兼容:支持Windows、Mac、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满足不同设备接入需求。
7. 移动接入:支持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参与会议。
五、系统特色1. 智能降噪:系统采用先进的降噪技术,有效过滤环境噪音,确保会议沟通清晰无干扰。
2. 互动性强:支持实时互动,与会者可随时提问、发言,提高会议参与度。
3. 网络适应性强:系统具备自适应网络带宽功能,即使在网络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会议体验。
4. 多语言支持:系统支持多种语言界面,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用户的需求。
数字会议系统方案1. 简介数字会议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会议解决方案,通过集成音频、视频和数据传输功能,提供高效、安全和便捷的会议交流环境。
本文将介绍数字会议系统的基本原理、架构、主要组件以及实施方案。
2. 基本原理数字会议系统基于IP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了语音、视频和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交流。
通过将会议参与者连接到一个共享的网络,实现与会人员间的音视频通话、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功能。
数字会议系统还提供了一些辅助功能,如会议记录、实时翻译、远程投票等。
3. 系统架构数字会议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件: - 会议控制中心:负责会议的调度和管理,包括会议的创建、参与者的管理、资源的分配等。
- 终端设备:包括会议的参与者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
- 网络传输:基于IP网络技术,为音视频和数据传输提供可靠和快速的通道。
- 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和管理会议的相关数据,如会议记录、参与者的信息等。
4. 主要组件4.1 会议控制中心会议控制中心是数字会议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会议的调度和管理。
它通常包括以下功能: - 会议创建和设置:根据用户的需求创建会议,并设置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与者等。
- 参与者管理:管理会议的参与者,包括邀请参与者、控制参与者的权限等。
- 会议调度:根据会议的需要,调度会议的资源,如音视频通道、屏幕共享通道等。
- 会议记录和统计:记录会议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统计分析功能。
4.2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会议参与者使用的工具,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
通过终端设备,参与者可以加入会议、与其他参与者进行音视频通话、共享屏幕等。
终端设备通常需要安装特定的会议客户端软件,以便与会议控制中心进行通信。
4.3 网络传输数字会议系统依赖于IP网络技术进行音视频和数据传输。
通过合理的网络设计和优化,可以保证会议的音视频质量和传输速度。
网络传输还需考虑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用加密技术和冗余设计,以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中断。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会议系统是一种为了满足会议需求而设计的系统。
根据客户需求,我们设计了以下功能模块:会议预定、会议管理、会议议题管理、会议签到、会议记录等。
二、系统总体设计1.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服务器端负责处理与数据库的交互和业务逻辑,客户端负责与用户交互。
2.技术选型服务器端采用Java语言开发,使用Spring框架进行业务处理和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库采用MySQL进行数据存储;客户端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进行界面开发。
3.系统安全性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采用了以下措施:- 用户身份验证:用户在登录时需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访问系统。
- 数据传输加密:通过使用SSL(安全套接字层)协议,加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防止数据被恶意截获。
- 权限控制:对系统功能进行权限控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有权限的功能模块。
三、功能模块详述1.会议预定用户可以在系统中预定会议,需要提供会议主题、参会人员、会议时间等信息。
预定成功后,系统会自动发送会议邀请邮件给参会人员。
2.会议管理管理员可以对已预定的会议进行管理,包括会议取消、会议时间调整等操作。
3.会议议题管理用户可以在系统中添加会议议题,并设定议题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
系统会根据用户设定的优先级进行议题排序,并提醒用户完成相应的任务。
4.会议签到参会人员可以使用系统进行会议签到,系统会记录签到时间和签到人员的信息。
5.会议记录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会议记录,记录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决议结果。
用户可以随时查阅会议记录。
四、界面设计在界面设计方面,我们注重用户体验和美观性,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保证操作的便捷性和一致性。
五、部署与运维1.部署服务器端采用云服务器进行部署,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数据库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运维定期对服务器进行巡检和维护,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进行数据库备份和恢复,以应对意外情况。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事业单位需要使用会议系统进行远程会议,充分利用网络与电视等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提高会议效率,减少错失商机。
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和客户的需求,设计出一套能够实现远程会议、电子签到、议程安排和文档共享功能的会议系统。
该系统要能够支持多人同时参与会议,实现高品质的视频和音频传输,适用于不同的终端设备,同时实现便捷的会议记录和管理。
二、系统功能设计1. 视频会议该系统支持多人视频会议,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视频和音频传输,可以在PC、Android 和IOS 等移动设备上运行,为企业的多点视频会议提供了解决方案。
2. 文档共享会议系统支持文档共享,对所有与会者提供了实时文档交流的机制,使得会议中的重要信息、材料、文档等能够随时分享,便于会议的高效进行。
3. 会议纪要会议系统提供会议内容记录和分发功能,可以快速生成会议记录、并为所有与会人员进行分发,保证会议过程中的信息共同了解,方便日后查看。
4. 电子签到该系统支持电子签到,提供电子签到功能和人员统计、人员签到率等多项数据管理,方便会议组织者统计人员出勤情况。
5. 议程安排会议系统支持议程安排,可以方便的制定议程、调整议程等操作,保证参会人员在会议前就了解会议的内容,方便做出决策。
6. 安全管理会议系统提供强大的安全管理控制,包括用户权限管理、会议内容加密、防攻击和数据备份等功能,保证会议信息和相关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7. 统计分析会议系统支持大规模数据的统计分析,具有良好的数据展示功能,方便管理员进行数据的管理、监控和数据分析。
三、技术方案设计基于当前的云计算技术和WebRTC 技术,采用云服务器进行运算、入会和出会,通过WebRTC 技术实现实时视频和音频传输,采用Web 界面进行会议控制和管理。
系统采用MySQL 作为后台数据库,可进行数据备份、数据还原和数据恢复操作。
系统配合阿里云安全控制措施,支持HTTPS 加密方式,提升了传输安全性。
网络视频会议的方案网络视频会议的方案「篇一」1 项目背景有一种耳熟能详的提法: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
铁阜高速公路视频会议解决方案高速公路能有力地促进国土开发和改变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高速公路建与不建,迟建与早建意义大不一样!正是意识到了这些情况,现在全国各地高速公路项目纷纷启动。
一般高速公路路线绵延几千里,路段多、地域广,沟通交流极不方便,这就需要有一种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视频会议的使用也就自然成为一种需要。
2 具体需求据了解,铁阜、阜朝两条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中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辟的东北三省入关进京的第二条快速通道。
这两条高速公路全长529.8公里,均为双向四通道。
其中,在阜新境内的总里程为154公里。
前期经过测试阜朝高速公路启用视维视频会议,畅捷的上下沟通使工程顺利运作,总部对每一个路段快捷的进行协作指导。
铁阜高速公路起始于昌图毛家店至阜新市阜新县王府镇车龙通村,路线全长近264公里。
仅铁岭段就途经昌图境内9个乡镇,依次为:毛家店镇、双庙子镇、鸶鹭树镇、四面城镇、头道镇、宝力镇、金家镇、后窑乡、大四家子乡。
其间设一个服务区、4个出口、5处互通立交桥、13座分离式立交桥、13座天桥,以及82处改移工程。
其途经地多、涉及地域广、路段多,这就迫切需要一个沟通协作的平台。
3 解决方案通过种种测试,视维视频会议以其优质的音视频效果脱颖而出,负责铁阜高速公路建设的各集团公司登陆视维视频会议进行沟通交流。
视维视频会议提供清晰流畅的音视频效果、丰富强大的数据协作功能完全满足工程的需要,不仅提高了会议交流效率,而且节省了差旅会议费用,为公路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到了方法。
视维视频会议由服务器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组成,其中安装服务器端软件的PC服务器必须有公网固定的IP地址;有较好的网络带宽条件,以保证正常的音视频信号的传输。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会议是现代企业组织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会议形式正在被新兴的会议系统取代。
会议系统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型会议组织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会议的组织、传输和管理。
二、需求分析1.会议组织与通知:会议系统应具备会议组织和通知的功能,包括会议主题、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信息的录入和发送。
2.会议议程安排:会议系统应能够自动帮助组织者安排会议议程,包括议程内容、时间安排等。
4.会议成员管理:会议系统应具备会议成员管理功能,包括参会人员的邀请、签到信息的记录等。
5.会议记录与回顾:会议系统应能够记录会议的详细内容,包括会议讨论、决策等,并提供回顾功能供参会人员查阅。
1.系统架构:会议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架构,服务器端负责存储和处理数据,客户端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
2.功能划分:(1)会议组织与通知功能:提供会议组织者录入和发送会议通知的功能,包括会议主题、时间、地点等信息,以及自动发送会议通知给参会人员。
(2)会议议程安排功能:自动帮助组织者安排会议议程,根据会议主题和参会人员的需求生成会议议程,包括议程内容、时间安排等。
(4)会议成员管理功能:提供组织者邀请参会人员和记录参会人员签到信息的功能,确保参会人员的准确统计和管理。
(5)会议记录与回顾功能:记录会议的详细内容,包括会议讨论、决策等,提供回顾功能供参会人员查阅,确保会议成果的保存和流转。
3.系统流程:(1)会议组织与通知流程:组织者通过系统录入会议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系统自动生成会议通知并发送给参会人员。
(2)会议议程安排流程:根据会议主题和参会人员的需求,系统自动生成会议议程,并在会议开始前通知给参会人员。
(4)会议成员管理流程:组织者可以通过系统邀请参会人员,并记录参会人员的签到信息,系统提供参会人员的管理和统计功能。
(5)会议记录与回顾流程:系统记录会议的详细内容,包括会议讨论、决策等,并提供回顾功能供参会人员查阅,确保会议成果的保存和流转。
网络会议系统设计方案云屋科技目录第一章系统整体架构 (4)1.1总体架构设计 (4)1.2服务端云计算架构 (6)1.3服务器硬件配置 (6)1.4客户端的设备部署 (7)1.4.1主会场终端电脑配置 (8)1.3.2主会场终端音、视频硬件配置建议 (9)1.3.3桌面终端电脑配置 (11)1.3.4桌面终端音视频硬件配置建议 (12)第二章系统功能特性 (14)2.1视频功能 (14)2.1.1支持全球最先进的视频压缩算法 (14)2.1.2高分辨率视频 (15)2.1.3视频采集卡的支持 (16)2.1.4主会场接入多路视频 (16)2.1.5音频、视频的远程控制 (17)2.1.6多种视频显示模式 (17)2.2音频功能 (18)2.2.1多路混音技术 (18)2.2.2语音引擎 (19)2.2.3低带宽下音频质量保证 (20)2.3数据协同功能 (20)2.3.1电子白板 (20)2.3.2文档演示 (21)2.3.3屏幕共享 (22)2.3.4即时消息 (23)2.3.5会议网盘 (24)2.3.6个人空间 (25)2.3.7答疑 (25)2.3.8会议公告 (26)2.3.9会议点名 (27)2.3.10会议录制和回放 (27)2.3.11界面跟随功能 (28)2.4网络适应特点 (28)2.4.1网络类型 (28)2.4.2防火墙和NAT (29)2.4.3 流媒体的质量保证(QOS) (29)2.5数据加密机制 (30)2.6会议的权限控制 (31)2.6.1会议室的创建 (31)2.6.2主持人、演示者的权限 (32)2.6.3后台web成员权限管理 (33)2.7B/S架构的支持 (34)2.8与其他OA系统的API接口 (35)第一章系统整体架构1.1总体架构设计网络会议系统由服务器端(云端)软件、客户端软件组成。
云屋网络会议系统是纯软件架构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客户端可运行于互联网、专网、VPN、3G、4G等多种类型的IP网络中,支持B/S和C/S架构,还可以通过API与企业OA、网站等系统整合。
云屋会议可实现远程例会、在线评审、方案交流、远程培训、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多种应用,方便用户部署和使用;除支持桌面终端和大型会场终端外,还支持通过SIP协议与电话系统互通,可满足各种便利性沟通需求。
媒体转发服务器组接入服务器接入服务器演示者主控服务器组混音服务器组服务器类型,任何以下类型的服务器,2台以上即可以做到热备份:【主控服务器】:用于沟通和调度其他服务器及客户端软件。
①通过信令控制客户端,处理协议请求,为客户端提供各种应用功能服务。
②实现语音调度、视频调度、屏幕共享、电子白板、文档演示、用户认证等功能。
③通过维护系统可实时监控各个服务的运行状态。
【WEB 服务器】:提供管理界面,存储用户与会议室信息,与用户通过浏览器进行交互,提供用户登录验证和会议登录验证等服务;此服务软件可以选择运行在主控服务器上。
【混音服务器】:实现会议中电脑PC 耳麦、电话等各种语音的混合和通道管理,保证实时性和可靠性。
此服务软件可以选择运行在接入服务器上。
【接入服务器】:接入和分发会议中的PC 客户端的语音、视频、数据等IP 流,协助客户端穿透NAT和防火墙。
【软交换服务器】:与PSTN的中继网关TG互通,使会议语音可以与固定电话和手机互通。
可选。
【媒体转发服务器】:解决各种网络的网络互通问题(典型问题是南北网络),使会议的各种多媒体流更通畅。
●客户端软件:网络会议的多项功能在用户电脑、android终端、IOS终端的呈现。
●B/S、C/S架构的支持:可选择通过PC客户端或WEB浏览器进入网络会议。
●服务器云计算:提供SAAS架构,实现服务器集群的调度和平衡。
1.2服务端云计算架构服务端云计算架构,是指将多台同机房或异地的服务器集群通过宽带网络连接到一起,通过优化的算法调度和分配均衡系统CPU、带宽、存储资源的使用,达到资源共享、负荷分担和平滑扩容的需求,满足最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服务器云计算架构可以保证满足超大型会议的需求,理论上支持任意数量用户,并能够保证会议的稳定性,做到一直可用。
1.3服务器硬件配置为保证服务正常运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服务器端的硬件、数据库和操作系统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1.4客户端的设备部署网络会议的整体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电脑配置、网络带宽资源、音视频设备等。
由于网络会议中音视频的信息采集对会议的体验影响很大,我们建议在部署网络会议时,尽量使用专业的音视频采集和显示设备。
1.4.1主会场终端电脑配置1.3.2主会场终端音、视频硬件配置建议会场型终端音视频设备分为以下几类:视频采集设备:摄像机、视频采集卡。
视频采集卡通过PCI-e或USB接口安装在电脑中,摄像机的视频信号通过视频采集卡传送到windows系统中。
选择摄像头时,我们推荐您采用CCD(电荷耦合器件)的摄像机,这种摄像机图像清晰度和亮度都高于传统CMOS摄像机。
视频采集卡主要负责视频的数模转换工作,选择一款较高档的视频采集卡,可提高视频的清晰度和显示效果。
视频输出设备包括:投影仪、投影幕布、液晶电视机等。
在会场中一般我们推荐高分辨率、高流明亮度的投影仪。
音频输入设备包括:有线麦克风、合成器、无线麦克风、界面麦(会议桌用的全向麦克风,较远处的人的语音也可以吸收过来)等。
麦克风的选择较多,可根据具体会场的条件选择,选择麦克风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频率响应在150HZ-10KHZ;灵敏度不要过高,高敏感度麦克风容易产生噪音和啸叫;尽量使用定向麦克风,对于只能使用全向麦克风的用户,由于麦克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建议选择polycom、clearone或音络公司的产品。
音频输出设备包括:音箱、功放、调音台等可选。
除了要注意相关PC电脑及外设硬件配置外,会议室环境设计也非常重要,好的会议室环境能大大提高网络会议的现场效果,要求在会议室环境设计中设计合理的灯光和背景,不要背光,也就是摄像头不要对着光源,合适的吸音墙纸也会避免嘈杂的声音。
1.3.3桌面终端电脑配置终端电脑通过web或客户端创建会议,会议链接可以直接发给其他参会者,参会者打开网页后第一次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安装完毕自动进入会议。
终端电脑的配置有一定的要求,否则会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的质量。
建议使用5年内购买的PC电脑或笔记本,双核以上CPU更好;如果是手机或PAD安装会议软件,建议anrdroid4.1和IOS 5.0以上的版本。
1.3.4桌面终端音视频硬件配置建议桌面终端音视频设备相对于会场终端配置简单了很多,只需要麦克风、耳机/音箱、30万像素以上的笔记本摄像头或USB网络摄像头即可,为了达到更出色的效果,推荐选用CCD摄像头。
桌面个人电脑的外设要求:1、推荐使用耳麦,不建议笔记本喇叭或音箱外放。
2、不建议使用摄像头的麦克风,吸音强,噪音会较大,可以在windows系统的“录音设备”中禁用摄像头麦克风。
3、摄像头拍摄时注意光线效果,不要背光。
第二章系统功能特性2.1视频功能2.1.1支持全球最先进的视频压缩算法如何利用新技术,在带宽、压缩率、视频质量中取得平衡,是优秀的网络会议系统所必须具备的特性。
云屋研发团队基于H.265算法原理,优化出适合中国网络环境的特殊视频编码格式。
H.265旨在在有限带宽下传输更高质量的网络视频,仅需原先的H264的一半带宽即可播放相同质量的视频。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智能手机、平板机等移动设备将能够直接在线播放1080p的全高清视频。
H.265标准也同时支持4K(4096×2160)和8K(8192×4320)超高清视频。
可以说,H.265标准让网络视频跟上了显示屏“高分辨率化”的脚步。
H.265/HEVC的编码架构包含:帧内预测(intra prediction)、帧间预测(inter prediction)、转换 (transform)、量化(quantization)、去区块滤波器(deblocking filter)、熵编码(entropy coding)等模块,比起H.264/AVC,H.265/HEVC提供了更多不同的工具来降低码率,以编码单位来说,H.264中每个宏块(marcoblock/MB)大小都是固定的16x16像素,而H.265的编码单位可以选择从最小的8x8到最大的64x64。
2.1.2高分辨率视频云屋网络会议系统支持视频设备分辨率自适应(即系统直接获取视频设备支持的分辨率),支持目前以下视频分辨率,比如QCIF(176*144)、QVGA(320*240)、CIF(352*288)、VGA(640*480)、D1(704*576)、D4-720P(1280*720)、HD高清1080I(1920*1080)。
一路高清视频平均占用1.5Mbps以上的带宽。
高清会议的瓶颈会在高清摄像头用户端的上行带宽方面。
要知道中国的XDSL或光纤PON的用户网络,缺省的上行只有512K~1M 左右,需要更多带宽的话要向电信运营商申请专线或扩容。
服务器端的带宽需求取决于以下因素:视频质量选择、参会人数、服务器并发会议室的数量。
前两个因素决定了单个会议的带宽需求,而服务器端带宽为该服务器所支持的多个并发举行的会议带宽之和。
会议实际带宽需求为:每路视频带宽×视频数×参加会议人数。
A会议:小视频(16分屏)、10人参加会议,每路视频60 Kbps则计算如下:A会议服务器带宽需求:64K × 10 × 10 = 6.4 MbpsA会议某个用户带宽需求:64K × 10 = 640Kbps------------------------------------------------------------B会议:5分屏,大视频360Kbps,小视频60 Kbps,10人参加会议,则带宽计算如下:B会议服务器带宽需求:(360+4×60)K × 10 = 6.0 MbpsB会议某个用户带宽需求:(360+4×60)K = 600Kbps高分辨率的视频在网络上传输,要占用更多的带宽。
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更多的带宽资源。
一般在Internet上我们推荐使用QVGA的视频,以保证视频的流畅度。
除了视频墙外,会议中的其他功能,比如演示文档或屏幕共享,带宽占用就相对很小了,而且不是持续的。
2.1.3视频采集卡的支持由于USB的摄像头无法拉远,所以网络视频会议的主会议室,会有用到更专业的云台摄像头,通过AV线拉远,经过采集卡转换到USB或PCI-e接口,接入到电脑中,并且在进行视频帧数据采集时,少占用CPU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