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林土壤学选择题

北林土壤学选择题

北林土壤学选择题
北林土壤学选择题

二、选择题

1、在外界风化环境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常见矿物抵抗风化的相对稳定性顺序正确的为A。

A. 橄榄石<辉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B. 橄榄石<辉石<白云母<黑云母<石英

C. 辉石<橄榄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D. 辉石<橄榄石<白云母<黑云母<石英

2、下列不属于矿物岩石化学风化过程的是C。

A. 溶解作用

B. 水解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氧化作用

3、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D。

A. 页岩

B. 玄武岩

C. 安山岩

D. 片岩

4、能在风化母岩生长并积累有机质的是。

A. 藻类和真菌

B. 放线菌和细菌

C. 藻类和放线菌

D. 细菌和真菌

5、不属于自然土壤剖面的土壤层次为 C 。

A. 腐殖质层

B. 淀积层

C. 表土层

D. 母质层

6、土壤胶体双电层构造中,B具较强的活性,可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代换,也可直接向稀溶液中扩散。

A. 胶核

B. 扩散层

C. 非活性亚层

D. 决定电位离子层

7、下列陈述中,D错误。

A. 土壤最基本的特征是土壤具有肥力。肥力四要素指的是水、养、气、热。

B. 对同一土壤,pH随盐基饱和度(BS)而变化,BS高则土壤酸性就弱。

C. 土壤的通气性决定于土壤的有效孔隙,即决定于大孔隙的数量。

D. NH4+、K+、Ca2+、Mg2+、Al3+等都属于盐基离子。

8、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其中包含的有效水分类型有。

A. 吸湿水和膜状水

B. 膜状水和毛管水

C. 毛管水和重力水

D. 重力水和地下水

9、土壤物理性粘粒的粒径范围是B。

A. >0.01mm

B. <0.01mm

C. >0.01cm

D. <0.01cm

10、确定土壤酸碱性所依据的土壤酸度类型是A。

A. 活性酸

B. 交换性酸

C. 水解性酸

D. 潜性酸

11、决定土壤广域性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A. 气候和地形

B. 生物和地形

C. 气候和生物

D. 母质和地形

12.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为C。

A.玄武岩

B.石灰岩

C.板岩

D.页岩

13.选择不同的水土比例和浸提剂,所测得的土壤pH值不同。下列水土比例中,测得的pH值最大;浸提剂测得的pH值稍大。

A. 1:1

B. 2.5:1

C. 5:1

D. H2O

E. CaCl2

14.某定量土壤风干状态重100g,烘干状态重90g,则土壤质量含水率为。

A. 10%

B. 90%

C. 11%

D. 47%

15.下列属于生理中性肥料的是。

A. KCl

B. K2SO4

C. NaNO3

D. NH4NO3

16.中性、石灰性土壤中,测定土壤有效P的浸提剂是。

A. 0.5 mol/L NaHCO3 (pH7.5)

B. 0.5 mol/L NaHCO3 (pH8.5)

C. 1.0 mol/L NH4OAc (pH8.5)

D. 1.0 mol/L NH4OAc (pH7.5)

17.下列矿物中属于次生矿物的为D。

A.石英

B.正长石

C.角闪石

D.方解石

18.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为C。

A.板岩

B.千枚岩

C.页岩

D.片岩

19.不属于耕作土壤剖面的发生层次为A。

A. 淀积层

B. 心土层

C. 表土层

D.底土层

20.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C。

A. K+

B. Ca2+

C. Al3+

D. NH4+

21.除A外,其余三项均为土壤水分输出的主要途径。

A.地下水上升

B.重力水下渗

C.地面蒸发

D.植物蒸腾

22.土壤全钾含量的主体是C。

A.土壤速效态钾

B. 土壤交换性钾

C.土壤矿物态钾

D. 土壤缓效态钾

1、不属于土壤四大肥力因子的是( D)

A、水分

B、养分

C、通气状况

D、氧化还原状况

2、自然界最易发生化学风化的矿物是( C )

A、石英

B、角闪石

C、橄榄石

D、方解石

3、既属于化学沉积岩又属于生物沉积岩的是()

A、浅色大理岩

B、深色大理岩

C、浅色石灰岩

D、深色石灰岩

4、下列不属于矿物岩石化学风化过程的是( C )

A、溶解作用

B、水解作用

C、水蚀作用

D、氧化作用

5、实验测得风干土样吸湿水含量为2.50%,土壤自然含水量是11.55%,则其自然有效含量水为()

A、2.90%

B、8.20%

C、8.65%

D、以上都不是

6、不属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是()

A、红土

B、次生黄土

C、冰渍物

D、风化壳

7、能在风化母岩生长并积累有机质的是()

A、藻类和真菌

B、放线菌和细菌

C、藻类和放线菌

D、细菌和真菌

8、下列不属于土壤团聚体特征的是()

A、多近乎球形

B、直径5-10mm的团聚体最利于农林业生产

C、直径0.25-10mm

D、是土壤水、肥、气、热的调节器

9、关于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的性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随土壤粒径增大,SiO2含量逐渐增多;

B、随土壤粒径增大,土壤养分含量逐渐增加;

C、随土壤粒径减小,土壤可塑性与吸附力逐渐增强;

D、随土壤粒径减小,各级土粒的粘着性逐渐增强。

10、土壤物理性粘粒的粒径范围是()

A、>0.01mm

B、<0.01mm

C、>0.001mm

D、<0.001mm

11、下列措施不能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客土法

B、灌溉法

C、施有机肥

D、植树种草

12、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其中包含的有效水分类型有()

A、吸湿水和膜状水

B、膜状水和毛管水

C、毛管水和重力水

D、重力水和地下水

13、不能用来进行林木营养状况诊断的是()

A、施肥试验

B、土壤形态诊断

C、林木形态诊断

D、植物组织分析

14、决定土壤广域性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A、气候和地形

B、生物和地形

C、气候和生物

D、母质和地形

15、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A、页岩

B、玄武岩

C、安山岩

D、片岩

16、以下不属于自然土壤剖面发生层的是()

A、淋溶层

B、腐殖质层

C、犁底层

D、淀积层

17、不影响土壤CEC在土壤剖面层次分布的因素为()

A、土壤质地

B、土壤结构

C、有机质含量

D、pH值

18、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属诊断分类,将我国土壤分为()个土纲

A、11

B、12

C、13

D、14

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管理学综合考试大纲

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管理学综合》考试大纲 1.性质 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包括企业管理、会计学、管理科学、电子商务、物业管理五个二级学科,实行统一命题。《管理学综合》是报考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之一。该门课程以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为了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试考生的管理学基本知识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并便于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了解考试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2.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应用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3.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4.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为150分。内容及题型结构如下 (1)内容结构:管理基本知识90分;实际问题分析60分 (2)题型结构: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案例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论述题(共20分) 5.主要参考教材 [1]斯蒂芬?P?罗宾斯 (Stephen P.Robbins), 玛丽?库尔特 (Mary Coulter) 著, 刘刚,程熙鎔,梁晗译者.工商管理经典译丛:管理学(第1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 [2] 高闯.管理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6.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为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涉及面较广。要求考生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并加以灵活运用。主要测试考生运用管理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察要点: (1)管理与管理者 管理的含义、管理的特性、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要素、管理学的重要性;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作用。 (2)管理思想的演进 中外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的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霍桑实验及梅奥的结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X-理论—Y-理论等。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最近20年来管理学的趋势、以及管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3)决策 决策的含义和特征,决策的类型与基本特点,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的过程,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理论假设,决策的主要方法。 (4)管理的社会责任和道德 管理道德与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绿色管理与可持续性。 (5)管理的环境 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全球环境,员工的多样性,管理变革。 (6)计划 计划的概念,计划类型,计划编制过程,计划的方法;目标管理内涵、基本思想和实施步骤;战略管理的概念、制定战略管理的基本程序,企业远景和使命陈述的内容结构及其内在关系,各种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 (7)组织 组织的含义和特征;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部门化、集权与分权等;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组织文化的含义、类型和功能。

浙江农林大学岩石与土壤复习资料(土壤学)重点

岩石与土壤学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土壤概念 土壤是一种自然体,他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它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性。 2.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过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植物对于来自土壤的生活要素(即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需求的能力。 3.土壤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场所。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 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1)营养库的作用 2)养分转化和循环的场所:无机养分的有机化,有机质的矿质化,养分元素的释放和散失,元素的结合,固定和归还 3)雨水的涵养作用占土壤水的1%-5% 4)生物的支撑作用:植物根系的机械支撑,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环境变化的缓冲功能,污染物的“过滤器”和“净化器” (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3)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第二章矿物 1.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的概念 1)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2)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结合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叫做岩石。 3)受力影响引起岩石破碎和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 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气候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生物是形成土壤的主导因子, 4.三大岩石的常见类型 岩浆岩: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石英斑岩中性岩类:闪长石、安山岩、粗面基性岩类:辉岩、辉长岩、橄榄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 沉积岩: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 1.土壤有机质含义

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土壤学试题与答案 一按章节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德国化学家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 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 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 肥力)、(潜在肥力) 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

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 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 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4)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体。 3. 简述“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 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形成的矿物质。 归还学说:由于不断地栽培作物,土壤中矿物质必然引起损耗,如果不把作物由土壤中摄取的那些矿物质归还给土壤,那么到最后土壤会变得十分贫瘠,甚至寸草不生。要想完全避免土壤的这种损耗是不可能的,但是恢复土壤中所损耗的物质是可能的,办法就是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的损耗和营养物质的归还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 4. 土壤具有哪些特征? (1)土壤是在母质、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五种因素下形成的。 (2)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覆盖于陆地表面,处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圈相互交接的地带。 (3)土壤具有一定的层次构造。 (4)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体。 (5)土壤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6)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 (7)土壤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3*10=30分) 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母质:指经各种风化作用形成的疏松多孔体。 植物提取修复:是指通过植物根系吸收污染物并将污染物富集于植物体内,而后将植物体收获,集中处置的过程。 有机质矿质化过程:指复杂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的过程。 土壤环境背景值: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数值,但不是不变的)。 土壤污染:指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容纳和净化能力,而使土壤性质、组成和性状等发生改变,破坏其自然生态平衡,并导致其自然功能失调,质量恶化的现象。 土壤环境容量:指土壤环境单元在本底值的基础上所容许承纳的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土壤临界含量:又称基准值,是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溶度,是决定土壤负载容量的关键因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且能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沉积回地球的偏远的极地地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学污染物质。 优先污染物: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的化合物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 多环芳烃:是指两个以上的苯环连在一起的化合物。 多氯联苯:是一类以联苯为原料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高温氯化生成的氯代芳烃。P240 有机污染物的水解作用:指有机污染物与水的反应,X基团与OH基团发生交换,而H与X 相结合: RX+H2O ROH+HX 有机污染物的老化:随土壤与有机污染物接触时间的延长,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可提取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下降的过程,可以认为是对有机污染物生物效应与时间变化的表现、总体的描述,它包括了导致可提取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下降的所有过程。 非点源污染:狭义:各种没有固定排放口或地点的环境污染。广义:难于按点污染源进行管理的污染源的统称。 有机污染物的光解作用:有机污染物分子在光的作用下,将光能直接或间接转移到分子键,使分子变成激发态而裂解或转化的现象。 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硒的生物甲基化:金属硒和硒离子等无机硒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转化成甲基硒和二甲基硒。 反硝化作用:又称生物脱氮作用,是指在嫌气条件下,NO3-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为NO、 N2O、 N2的过程. 同晶替代:矿物形成时,性质相近的元素,在矿物晶格中相互替换而不破坏晶体结构的现象。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值、并造成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质量退化、生态与环境恶化的现象。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一种疏松而不均匀的覆盖层及其相关的生态与环境体系;它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界面中心位置,既是它们所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又是对这些圈层的支撑。 永久电荷:同晶置换一般形成于矿物的结晶过程,一旦晶体形成,它所具有的电荷就不受外界环境(如pH、电解质浓度等)影响,故称之为永久电荷、恒电荷或结构电荷。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II》学习指导 ——供大农学各专业用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教研室编 二零一一年八月 绪论 一、填空

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 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圈处于()、()、()、()的中心部 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和()。 4、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按有效性可分为 ()、()。 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3、()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4、()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 壤。 5、()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 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四、简答题 1、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关系 2、18世纪以来有哪些主要土壤学派?

五、论述题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 一、填空题 1、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是()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是()。 2、按照矿物的起源,矿物可分为()、()两大类。 3、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和()三种类型。 4、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 ()。 5、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两类。 6、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按风化作用的因素和特点可分为()、 ()、()三类。 7、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 8、岩石风化的三个阶段是()、()、() 9、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和时间。 10、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11、岩浆岩一般具有()构造、沉积岩一般具有()构造、变质岩一

北林植物学研究生入学试题(2002----2006)

2002年植物学考试题 一、填空 1.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信息及物质交换的途径有(RNA从原来的颗粒状变为细的链条状,穿越核孔进入细胞质,而且物质通过是受控制的)、(小分子物质主要通过双层膜扩散和运输)、(核内物质进入核周池,通过外膜凸起成泡,缢裂脱离而进入细胞质)、(核内物质先进入核周池,然后通过粗面内质网的管道进入细胞质)。 2.植物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核糖蛋白体)和( )。具有双层膜和核外DNA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3.在油料植物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化为糖的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微体 )。 4.生物膜中含有多种酸性磷酸水解酶的细胞是(溶酶体)。 5.有色体常呈多边形,杆状,颗粒状或镰刀状等不规则状,主要是因为(胡萝卜素很容易结晶). 6.微管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支架,维持细胞形状,固定和支持细胞器的位置、参与形成纺锤丝并牵引染色体分裂和位移,与细胞器的位移有关系、参与细胞的收缩和运动,是纤毛,鞭毛等细胞运动器官的基本结构成分、可能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7.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后,细胞质运动可停止。说明细胞质的运动同( )有关。 8.木本植物根的初生保护组织是( ),次生保护组织是( )。它是起源于根中的( )。 9.古槐的心才与边材主要区别在于前者( )由于( )的产生而堵塞,失去疏导功能。 10.厚角组织区别与其他机械组织细胞的主要特点是(局部增厚)和(具有可塑性和延伸性)。 11Compositae的主要特征是花序( ),雄蕊( ),果实( )。 12 Labiate科的主要特征是花冠( )雄蕊( ),叶序( ),子房( )。 13Oleaceae科的特征是叶序( ),雄蕊( )。 14 Primulaceae科的植物胎座类型是( ) 15Cruciferae科植物的雄蕊是( )花冠类型( )果实是 ( ) 二名词解释 细胞脱分化原套原体学说维管束维管组织维管系统核粒细胞性胚乳合点受精丝状器世代交替外胚乳细胞周期 三绘图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横切面简图,并标图。 2.裸子植物木材径向切面,切向切面的细胞图。 3以简图的形式说明被子植物蓼型胚囊发育的过程。 四问答题 1.简述木本植物茎次生生长的过程和结果。 2.简述单子叶植物的根、茎的结构特点。 3.以真蕨植物为例简述其生活史,并表明两时代的界限。

北京林业大学807管理学单项选择100试题练习

北京林业大学807管理学部分单项选择试题 1.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社会科学 B.经济学 C.边缘科学 D.自然科学 2.“管理机构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该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指 的是法约尔管理十四原则中的哪一项?() A.一指挥原则 B.统一领导原则 B.等级链原则 D.集中化原则 3.霍桑实验的四个结论中对职工的定性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4.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韦伯 B.孔茨 C.巴纳德 D.西蒙 5.管理过程学派强调的是() A.管理是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B.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C.在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 D.在建立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组织体系 6.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是() A.规划 B.规则 C.政策 D.预算 7.计划工作的经济性指的是() A.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B.实现预期目标 C.编制计划要快 D.计划指标既先进又可行 8.计划工作中强调抓关键问题的原理是() A.灵活性原理 B.许诺原理 C.改变航道原理 D.限定因素原理 9.主要靠人的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预测的方法是()

A.外推法 B.回归法 C.直观法 D.因果法 10.狭义的决策指() A.选择方案 B.评价方案 C.比较方案 D.拟定方案 11.主观决策法最主要的缺点是() A.投资大 B.主观性强 C.深奥难懂 D.控制困难 12.边际分析法在决策方法体系中属于() A.因果法 B.外推法 C.主观决策法 D.计量决策法 13.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 A.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 B.没有必要按职能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 C.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中型组织 D.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大型组织 14.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 A.横向结构问题 B.纵向结构问题 B.横向协调问题 D.纵向协调问题 15.下列关于授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授权相当于代理职务 B.授权是部门划分产生的 C.授权是分权的延伸 D.授权是上级在一定条件下委授给下属的自主权 16.主管人员配备的根据是() A.职务的要求 B.领导的意见 C.人事部门的建议 D.个人的公关能力 17.下列各项中,属于人员配备原理的是() A.激励原理 B.指明目标原理 B.公开竞争原理 D.许诺原理

土壤学资料

1、水土保持是(山丘)区和(风沙)区水与土地两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 2、(加速侵蚀)是我们防治土壤侵蚀的主要对象。 3、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是(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 4、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它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滑坡四类。 5、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称为(溅蚀)。 6、一般情况下雨滴直径大,终点速度高,降雨强度大,(溅蚀)越严重。 7、若以梯田断面形式分类,梯田包括(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和反坡梯田。 8、荒溪的组成一般包括集水区、(流通区)和沉积区。 9、农田防护林造林方法一般包括(植苗造林)、埋干造林和扦插造林。 10、农田防护林按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可以分为紧密结构、(稀疏结构)和通风结构。 11、切沟侵蚀断面呈(V)字型;冲沟侵蚀断面呈(U)字型。 12、泥石流的基本性质包括结构性、(流动性)和具有发生在山区的性质。 14、荒溪的组成一般包括集水区、(流通区)和沉积区。 17、我国风沙区主要为沙漠、戈壁、(现代河流冲积沙地)、沿海沙地和沙漠化土地五种类型。 21、冰川侵蚀对底部土体产生(刨蚀),而对两侧土体产生(刮蚀)。 1、加速侵蚀:在人类出现以后,随着人类活动逐渐破坏了地表的自然状态,加快扩大了某些自然因素的破坏作用,使土壤的侵蚀速率大于形成速率,导致土壤肥力每况愈下,理化性质变劣甚至被破坏。 2、面蚀: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 3、水力侵蚀:由于大气降水,尤其是降雨所导致的侵蚀过程及一系列的土壤侵蚀形式 4、谷坊:山区沟道内为防止沟床冲刷及泥沙灾害而修筑的横向挡拦建筑物。 5、热融滑塌:由于斜坡上的地下冰融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冻融界面移动就形成热融滑塌 6、水平梯田:把坡面修成若干台田面水平的地块,称为水平梯田 7、农田防护林:凡是具有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结构和具有网状或带状,配置在遭受不同自然灾害农田上的人工林。 8、林带结构:林带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综合体,具体指林带的层次,树种组成,栽植密度的总和。 9、林带疏透度:指林带透光程度,也叫光度。是以林带结构来鉴定其透风状况的指标,也是判断林带结构的重要参数 10、机械沙障:是采用柴草、树枝、粘土、卵石、板条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物,以控制风沙流动的方向,速度和结构来达到固沙,阻沙,改变风的作用力和地貌状况的目的 三、简答题 1、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如何? 答:(1)由单一措施分散治理转到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集中治理;(2)国家、省、县开办重点区,形成店面相结合治理新革局;(3)由统一治理集体经营管理转向农户专业队,群众个人多种治理责任制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4)由单纯的防护性治理转向开发性治理,致力于开发利用相结合;(5)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建设,形成了依法防止水土流失的新局面;(6)在资金使用管理上进行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投资效应;(7)把水土保持纳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来 5、西北黄土高原水力侵蚀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 答:主要分布在青海日月山以东,山西太行山以西,陕北长城以南,陕甘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 特点:①绝大部分属黄河中游,是我国水土侵蚀最严重的地区。②以黄土为特色。黄土质地均细,垂直解理发育,使之抗雨滴击溅和径流冲刷的能力低。③沟壑纵横,地形破碎。④击溅和层状面蚀普遍发生。 12、泥石流、泥流和石洪在组成上有哪些区别? 答:(1)组成上的区别:泥石流是由粘土、粉砂、石块和巨大的漂砾组成的流体;石洪是固液两相组成的流体,组成上砾石>砂>粉砂>粘土;泥流是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的流体。(2)沉积物的区别:泥石流沉积物的分选性差;石洪的沉积物粒径以粗粒为主;泥流的沉积物与物源粒径组成无大差别。 论述 1、述荒溪治理的工程生物措施及其主要作用 答:荒溪治理工程措施: 1、径流调节工程:蓄水工程、引排水工程。 2、挡拦工程:拦沙坝谷坊工程、挡土墙工程、护坡工程、变坡工程、潜坝工程。

土壤学复习资料

(0)绪论 1、土壤肥力的生态性相对性 (1)土壤肥沃或者不肥沃是针对植物而言的,应从植物的生态要求出发来认识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2)如果植物的生态要求和土壤所能提供的生态性质不一致,即使土壤具有丰富的物质和能量,植物也不能利用或利用很少。 (3)通俗意义上讲的土壤肥力高低,如果不指明植物,一般只能说明其有机质和养分的高低及适宜的物理性质。 2、土壤肥力的量化指标 (1)以地上部分生物量来评价 (2)以土壤的某些性质和养分数值来评价 如:土层厚度、土壤质地、 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全氮等。 3、肥力的影响因素水气热:受土壤中不同粗细颗粒的控制。土壤颗粒的粗细取决于母岩中稳定性矿物和易分解矿物的比例。 养分: (1)受母岩释放的养分多少控制。土壤养分取决于母岩中含有的盐基离子即金属离子的数量。(2)受土壤细粒部分吸持养分能力的影响。 一、土壤矿物质 1、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是胶体的主要成分)(一)构造特征:(1)硅氧四面体,硅氧四面体是硅酸盐矿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2)铝氧八面体 3、单位晶层:1:1型单位晶层:由一个硅片和一个铝片构成。硅片顶端的活性氧与铝片底层的活性氧通过共用的方式形成单位晶层。这样1:1型层状铝硅酸盐的单位晶层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一个是由具有六角形空穴的氧原子层面,一个是由氢氧构成的层面。 2:1型单位晶层:由两个硅片夹一个铝片构成。两个硅片顶端的氧都向着铝片,铝片上下两层氧分别与硅片通过共用顶端氧的方式形成单位晶层。这样2:1型层状硅酸盐的单位晶层的两个层面都是氧原子面。 2:1:1型单位晶层:在2:1单位晶层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八面体片水镁片或水铝片,这样2:1:1型单位晶层由两个硅片、一个铝片和一个镁片(或铝片)构成。 4、同晶替代:同晶替代的结果使土壤产生永久电荷,能吸附土壤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2、土壤中同晶替代的规律 1)高价阳离子被低价阳离子取代的多;因此,土壤胶体一般其净电荷为阴性。 2)四面体中的Si4+被Al3+离子所替代,八面体中Al3+被Mg2+替代。 3)同晶替代现象在2:1和2:1:1型的粘土矿物中较普遍,而1:1型的粘土矿物中则相对较少。 3、高岭石和蒙脱石的区别?(简单题) 高岭石:(1)1:1型的晶层结构。(2)无膨胀性。(3)电荷数量少。(4)胶体特性较弱。蒙脱石:(1)2:1型的晶层结构(2)胀缩性大(3)电荷数量大(4)胶体特性突出。 4、粘土矿物的南北方哪边肥力更强?为什么?(问答题) 答:北方更强。北方以2:1型矿物为主,含蒙脱石、水云母较多,土壤反应又多为中性或微碱性,因此,阳离子交换量一般较高,则保存养分的能力大。其胀缩性大,吸湿性强,易发生同晶替代,因此永久性电荷数比较多,其粘结性、可塑、胀缩性比较强。而南方以1:1型矿物较多,为红、黄壤地带,无机胶体以高岭石和含水氧化铁、氧化铝为主,土壤酸性大,pH值低,阳离子交换量小,晶格内的水铝片和硅氧片很少发生同晶替代,因此无永久性电荷。晶片与晶片之间形成氢键而结合牢固,水分子及其他离子难以进入层间,并且形成较大的颗粒。因此其吸湿性、粘结性和可塑性较弱,富含高岭石的土壤保肥性差。 二、土壤有机质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1)动物、微生物残体 2)植物残体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在读证明 ×××(男或女,××××年×月×日出生),于××××年6月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被我院××××××专业录取,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该生学号为×××,预计于××××年7月毕业。 特此证明。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年×月×日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在读证明 张三(男,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二〇一〇年六月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被我院工商管理(物业管理方向)专业录取,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该生学号为100734238,预计于二〇一四年七月毕业。 特此证明。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ertification for On-campus Students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学生姓名), male(男)/female(女), born on (出生日期)(m月) / (d日) / (y年), was admitted into the (专业) program after reaching the required standard in the National College Matriculation Exam in (高考年). It is a full-time, four-year program leading to a Bachelor’s Degree. His(他的)/Her(她的) student number is (学号). He(他)/She(她) is expected to graduate in July, (毕业年). College/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学院) Teaching Affairs Divis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Date: (日期)

土壤学章节复习资料题

土壤有机质 一、解释名词 1. 土壤有机质:广义地说:土壤有机质是指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狭义地说:土壤有机质一般主要是指有机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 2.土壤腐殖质:由一些抗分解的植物组织的混合物, 微生物死亡后经过分解合成的部分有机体组织的混合物。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成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暗色的有机物质。 3. 矿化作用: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无机营养元素的过程。 4. 腐殖化作用:指矿质化过程的某些中间产物再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 7. 腐殖化系数: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成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暗色的有机物质。 8. 矿化率:每年因矿化而消耗的有机物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9. C/N:有机质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重量比 10. 腐殖酸:腐殖酸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分子结构非常复杂。有许多模式,但相对统一的认识是中心为芳香核(疏水性基团),周围有许多支链化合物(有许多功能团)成为网状结构特征。 11. 激发效应: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这种矿化作用称之激发作用。 二、问答题 1. 什么叫土壤有机质?包括哪些形态?其中哪种最重要? 答:土壤有机质,广义地说:土壤有机质是指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狭义地说:土壤有机质一般主要是指有机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 存在形态:动、植物残体(新鲜)、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腐殖质,其中腐殖质最重要! 2.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哪些?你认为最有效是哪种? 答:增加土壤有机质要坚持两个原则,即”平衡原则”和“经济原则”。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免耕法、施用有机肥、实行绿肥或牧草与作物轮作、秸秆还田同时施加氮肥、旱地改成水田等。其中,施用有机肥最显著。 3. 叙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和作用? 答:(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土壤有机质是作物所需的N、P、S、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而且,多种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质部分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料的有效化,一些与有机酸和富里酸络合的金属离子可以保留于土壤溶液中不致沉淀而增加有效性;(2)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各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它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保肥性,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并且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 4. 水田的腐殖质含量一般比旱地高?为什么? 答: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在厌氧微生物(真菌、放线菌等)作用下形成的,这类细菌必须在

土壤学论述题

土壤学论述题 江西农大 1、试题内容简述土壤圈的地位及其与其它圈层的关系。 土壤圈处于其它圈层的交接面上,成为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土壤圈被视为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圈层。关系:①土壤圈与大气圈的关系,土壤与大气间在近地球表面表层进行着频繁的水、热、气的交换和平衡。②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地球表面的土壤,不仅是高等动植物乃至人类生存的基底,也是地下部分微生物的栖息场所。③土壤与水圈的关系,由于土壤的高度非均质性,影响降雨在地球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及水圈的化学成分。④土壤是岩石经过风化过程和成土作用的产物,从地球的圈层位置看,土壤位于岩圈和生物圈之间,属于风化壳的一部分。2、试题内容成土母质的形成大致可以经过几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成土母质指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通过成土过程可发育为土壤。成土母质的形成大致经过4个阶段:(1)碎屑阶段这是岩石风化的最初阶段,物理风化占优势,化学风化不明显,只有氯和硫元素发生移动,母质中主要是碎屑物质,其成分基本上与母岩一致。(2)钙积阶段这一阶段大部分氯和硫已淋失,Ca、Mg、K、Na 等元素大部分保留下来,有些钙游离出来,形成碳酸钙,往往沉积在碎屑孔隙内,母质呈中至碱性反应。黑钙土、栗钙土等土类的发育就

停留在这一阶段。(3)酸性铝硅阶段(硅铝化类型)这一阶段的母质中Ca、Mg、K、Na都受到淋失,同时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中的硅酸也部分淋失,母质呈酸性反应,颜色以棕或红棕色为主,黄棕壤及部分棕色成土母质的发育至此阶段。(4)铝阶段(富铝化类型)这一阶段母质中的盐基和硅酸全部淋失,残留的只是硅和铝的氧化物,形成鲜明的红色,母质呈酸性至强酸性。我国华南的红壤、砖红壤的成土母质发育至此阶段。 3 试题内容论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及调节措施。 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的各种含碳化合物。土壤肥力:是在太阳辐射能的影响下,能及时调节和适应各种外界条件而不断地供给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能的能力。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是植物和微生物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2)腐殖酸对植物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3)能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4)能提高土壤缓冲能力(5)能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6)能加深土壤颜色,提高土壤温度(7)能减轻或消除土壤中农药的残毒和重金属污染调节措施:一、广辟肥源(1)种植绿肥(2)增施有机肥料(3)秸杆还田二是调节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条件(1)合理轮作(2)调节C/N比(3)水气条件(4)酸碱度(5)免耕和少耕 4 比较HA和FA的异同点。 二者共同点:(1)组成元素:都是由C、H、O、N、S等主要元素及少量的灰分元素如Ca、Mg、Fe、Si等组成。(2)结构:

从管理学角度进行自我分析

从管理学角度进行自我分析 工商11-2 孙璐 6

从管理学角度进行自我分析 摘要进入大学一年多,扮演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单纯的被人管理,到管理者被管理者角色的兼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科学的自我分析有助于这种转变。本文将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角度,综合运用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刻的自我分析。 关键词管理者被管理者 SWOT分析困惑干扰未来期望 正文 一、自我分析概述 自我分析,是指对自我理性、深刻、全面的分析,他比自我介绍更深刻,同时又包含自我评价的内容。进行自我分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人在不断的变化、进步,自我的分析也应该不断的更新。古人有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然而“知己”应是首要任务。 自我分析与自我剖析、自我研究相类似,都是一个人为更进一步了解自身,包括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主要是为了解缺点),而列出的相关逻辑上的分析与对比。做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我分析而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 二、自我分析方法 自我分析方法主要有橱窗分析法、决策平衡单、swot分析法。本文将会运用SWOT分析法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角度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 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是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分析方法的简称。 三、个人基本情况 孙璐,女,于2011年9月考入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于2015年7月毕业。现读大二年级,任经济管理学院紫穹志愿服务团实践部副部长,班级团支书。职场目标是从事经管类的工作并成为一名优秀的经理人。

土壤学

名字解释 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土壤肥力:土壤在某处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肥料:凡能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原生矿物: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原来的化学组成和原始成岩矿物。 次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 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 土壤粒级:根据矿质土粒(单粒)粒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级) 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 矿质化过程:有机质被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并释放出矿质营养的过程。 腐殖化过程:使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形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使有机质及其养分保蓄起来的过程 土壤密度:单位体积(不含空隙)干燥土粒的质量与同体积标准状况水的质量之比。 土壤容重: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含土粒及空隙在内)干燥土壤的质量与标准状况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容积(包括大、小孔隙)占土壤容积(固相+孔隙)的百分数或单位体积土壤中,孔隙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土壤结构体:很少以单粒的形式存在,大多都是一些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性质不同的团聚体(复粒)——土团、土块、土片等。这些团聚体统称为土壤结构体。 土壤黏结性:土粒之间通过各种引力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土壤黏着性:土壤在一定含水情况下,土粒粘附在外物(农具等)上的性质。 土壤可塑性:一定含水状态的土壤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性质。 耕性:土壤在耕作时及耕作后一系列土壤物理性质及物理机械性的综合反映。 吸湿水:由土粒表面吸附力所保持的水分,其中最靠近土粒表面由范德华力保持的水称为吸湿水。 膜状水:被吸附在吸湿水层之外,定向排列为水膜,称为膜状水。 毛管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毛管空隙中的水就称为毛管水。 重力水:不被土壤保持而受重力支配向下流动的水,称为重力水。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4年土壤学考试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 土壤肥力: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持续、适时、适量的提供,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空气、养分、热量及无有害物质存在的能力。 同晶置换:在黏土矿物形成过程中,土壤矿物晶体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半径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不改变晶格构造的现象,同晶置换的结果往往是土壤胶体带负电荷。 土壤缓冲容量:使土壤pH值升高或降低1个时,所需要的碱或酸的量。ESP:即碱化度= Na+交换量/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百分数的范围。 反硝化作用:在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NO3-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2,NO等的过程 土壤质量:在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界面内,土壤具有保持水和空气质量,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以及支持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的能力。 土壤热导率:在单位土层厚度,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热量。阳离子代换量:土壤交换和吸附阳离子的量,一般转化为1kg土壤能吸附和交换的一价阳离子厘摩尔数 土壤背景值: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没有人为因素干扰,所形成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组成。 一、填空题(20分) 1.土壤电荷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2.土壤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氧体系,氢体系、__有机碳体系___、 __铁体系__、_锰体系___、__硫体系__等。 3.高岭石矿物是1∶1型矿_物,晶层间以__氢___键相连;蒙脱石是_2∶1____ 型矿物,晶层间以分子间引力相连;伊利石是2∶1_型矿物,晶层间以离子_键相连。 4.一般土壤的有机含量___小___于5%,有机C折算成有机质的经验系数是 _1.724__。 5.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包括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和__生物稳定性__方面。 6.团粒结构大小为 0.25-10 mm,而 0.25 mm以下的简称为微团粒。 7.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不随土壤含水率改变的稳定蒸发阶段、随含水率下 降而蒸发减弱阶段和气体扩散三个阶段。 8.土壤空气和大气进行交换的机制有质流和__扩散___,在一般情况下是 以_气体扩散__为主要交换方式。 9.蚯蚓在土壤肥力的作用有:__改善土壤结构_、___消灭病菌__、_分解有机 质__。 10.常见的土壤质地种类有_砂土_、__砂壤_、__轻壤_、__中壤__、__重壤___、 _粘土__。 11.阳离子交换反应的特点有:__可逆反应__、_遵循等价原则__、_遵循质量作 用定律_、_反应迅速__。 12.土壤氮素的无效化的过程有:_氮素淋失_、_反硝化作用__、_氨挥发 _和__

北京林业大学 观赏植物学试卷

北京林业大学20 03 --20 04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试卷名称:观赏植物学课程所在院系:园林学院 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试卷说明: 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本试卷共计 3 页,共 5 大部分,请勿漏答; 2.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 3.答题之前,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考试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 4.本试卷所有试题答案写在试卷纸上;(如不够可附答题纸) 5.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考试中心提示:请你遵守考场纪律,参与公平竞争! 一、名词解释(10分) 1、观赏植物: 2、分生繁殖: 3、球根花卉: 4、水生花卉: 5、观赏园艺学: 二、观赏植物的拉丁学名互译(20分) 1、梅花 2、榆叶梅 3、山桃 4、玉兰 5、迎春 6、连翘 7、桃花 8、月季花 9、杜鹃花 10、菊花 11、Syringa spp. 12、Wisteria sinensis

13、Lagerstroemia indica 14、Tulipa gesneriana 15、Lilium spp. 16、Hemerocallis fulva 17、Paeonia suffruticosa 18、Petunia hybrida 19、Nelumbo nucifera 20、Rosa rugosa 三、判断正误:(10分)(√) 1、紫薇和梅花一样花芽都是在头一年分化,第二年开花。() 2、百合和郁金香的鳞茎一样都没有皮包裹,所以运输时要特别保护() 3、品种是花卉植物学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4、玫瑰象征爱情,虽然只是蔷薇属的一个种,一年只开一次花,却是世界上重要的鲜切花。() 5、按照开花时间分,菊花分夏菊、秋菊、寒菊。() 6、中国的十大名花是: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荷花、桂花、水仙。() 7、梅花喜欢漫天雪,所以梅花可以在北京以北地区安全越冬栽培。() 8、在同一栽培地点,牡丹的自然花期比芍药要晚一些。() 9、杜鹃花不仅喜欢微酸性的土壤而且喜欢强烈的阳光。() 10、现在一串红、矮牵牛、万寿菊等重要草花都采用F1 代种子进行繁殖,而内蒙古、山西等冷凉地区是很好的制种基地。() 11、现代月季一年可以多季开花而很多古老月季只能一季开花。() 12、世界上的四大切花是百合、玫瑰、香石竹、唐菖蒲。() 13、郁金香原产荷兰,而且是荷兰的国花。() 14、榆叶梅最大的缺点是残花很严重,影响观赏效果。() 15、山桃的抗寒性极好,它可以作为榆叶梅、桃花、梅花的砧木。() 16、兰花的种子没有胚乳,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是借助与种子共生的菌根获得营养而萌发的。() 17、山楂是非常好的观果观赏树,但是由于它喜欢酸性土壤,所以在北京大部分栽培地容易缺铁得失绿病。() 18、世界上把1867年定为现代月季与古老月季的分界线。()

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

育明教育 2014年考研视频课程+内部资料笔记+历年真题+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3次指导=2500元 第一年没过,第二年免费重修,直到考上!!! 此外,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到现场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 招生目录以及考研参考书 一、招生目录简介 二、参考书详解金融理论与政策 02金融市场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33西方经济学证券投资学 参考书 101思想政治理论 1、《考研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2、《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配套核心考点》风中劲草 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题》肖秀荣 ②英语 《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新东方 ③数学 1、《李永乐考研数学--数学复习全书+习题全解》 李永乐 2、《经典400题》李永乐 3、《李永乐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真题》李永乐 ④833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证券投资学》,吴晓求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备注:不招收同等学力 公共课参考书简介 一、英语篇 一、【考研1号】《考研真相》 很多学生在复习英语时都会有三个困扰:词汇量少,文章难以理解以及没有做题技巧,掌握不了规律。尤其是对基础较薄弱的同学来说,这些问题俨然是横阻在他们通向高分之路上的三座大山,难以逾越。而《考研真相》则以符合学生特点的整体思路和学习方法,具有针对性地为其铺就了复习之路,帮助他们在考场上挥荆斩棘,取得理想的成绩。 帮助词汇记忆——大纲词汇注释、MP3 学生们词汇量匮乏的原因有二:一是原有的基础词汇不多,二是缺乏记忆方法,单词总是背过就忘,即使有固定的词汇资料和复习计划,收效也并不理想。 这本书首先在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便捷。很多同学记忆词汇的方法是只对单词进行简单机械地背诵,这样不仅无法有效地记忆单词,更不能掌握单词的多种释义和用法,很难实现单词的记忆和运用。为解决这一难题,书中特意为每篇阅读文章中的大纲词汇开辟专栏——【文章词汇注释】,并加以详细说明,包括音标、词性、多种常见释义以及词组搭配和例句说明。将词汇与文章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更多更全的方面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同时,本书大胆创新,推出了全书美音慢读的MP3音频文件供学生参考使用。这不仅能够从感官上刺激学生对常用词汇的认知和记忆,也为其提前打好了复习听力的基础。 词汇量很重要,但究其本质还是要学会运用。词汇环节较弱的学生无需特意背诵单词,只需在复习真题时着重掌握这一模块,不仅加大了词汇量,更能将其灵活运用在理解文章、理解题意和写作上。 理解文章内容——图解难句,逐字分析 面对大量陌生的词汇和复杂的长难句,很多学生在理解文中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词汇的问题已经在上以缓解得到解决,而针对长难句的棘手问题,本书也有充分的准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