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主题班会课件 PPT
- 格式:ppt
- 大小:315.50 KB
- 文档页数:13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美德,它能够传递爱、温暖和关怀,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度。
为了进一步弘扬助人为乐的精神,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今天我们举办了一场以助人为乐为主题的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培养同学们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意识,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
一、助人为乐的意义和价值助人为乐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学们应当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助人为乐,我们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同情心、友爱心和忍耐心,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助人为乐的实践活动助人为乐不只是一种口头上的承诺,更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助人为乐,我们组织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自参与其中。
1. 做义工通过参与到社区的义工活动中,同学们能够亲身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和意义。
我们安排了一次社区清洁活动,同学们分组前往附近的公园、广场清理垃圾,为社区的环境美化贡献力量。
2. 访问爱心机构我们组织了参观当地的爱心机构,让同学们了解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组织。
通过与爱心团队的交流,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人生活的改善意义。
三、分享助人为乐的故事为了激发同学们对于助人为乐的兴趣和热情,我们邀请了一些有助人为乐经历的同学们来分享他们的故事。
这些故事涵盖了各个领域,有些同学在自愿者服务队参与了帮助贫困家庭的活动,有些同学积极参加乡村支教,还有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爱心改变了某个人的命运。
他们的故事激励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助人为乐的力量和意义。
通过这些分享,希望能够唤醒同学们内心最深层的感悟,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四、助人为乐计划在本次班会的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个名为“助人为乐计划”的活动。
每个同学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一个助人为乐的计划,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积极实施。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活动目标:低年级:1.懂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应热爱集体。
2.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风貌,每个人都应有“爱集体,讲文明,懂礼貌”的品质。
3.理解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
中高年级:1.感受到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到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3.利用各种表现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活动,希望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活动过程:一、体会“助人为乐”的意义:1.播放《世界需要热心肠》这首歌,让学生体会这首歌的意义,感受“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2.师:是啊,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一直在说助人为乐,那么真正的助人为乐又是什么呢?助人为乐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来重温雷锋的故事:3.助人为乐的意义: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同样是帮助人,但不同的人,助人的动机不尽相同。
只有真正出于对他人的同情、关心,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满腔热情地去帮助解决,并从中感受到快乐,才是助人为乐。
这种“乐”是无私的,是与他人的“乐”融为一体的,因而也是高尚的。
同学们生活、学习在同一个班集体里,相互之间应该互相友爱、和睦相处,才能使班级和谐,使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乐于助人,点滴小事从我做起:主持人A:但是我们都是平凡的中学生,不能够做出英雄事迹,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观看一个小品,或许看过之后,我们会有所收获。
(小品《身边的雷锋》)主持人B:这个小品告诉我们,助人为乐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那么就让我们想想,有哪些事,微不足道,却能够为班级,为年级争光添彩。
主持人B:那我先来说一个:在学校的每个角落,看到纸屑,要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