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李清照(八年级上册)
- 格式:ppt
- 大小:411.50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渔家傲-李清照》教案一. 教材分析《渔家傲-李清照》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篇古文诗词,作者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深夜思念丈夫的情感。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诗意,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佳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一些古文诗词,对古文的语法和修辞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对古文诗词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同时,学生对李清照的了解相对较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读写词中的生字词,理解词的意思,了解李清照的背景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清照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的意境。
2.难点: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感受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欣赏教学法:反复朗读、品味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词的全文、生字词、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课件。
2.背景音乐:准备与词情感相符的背景音乐。
3.图片:准备与词意境相符的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情感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词,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
然后呈现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渔家傲》是一首词牌名,其中八年级上册收录的《渔家傲》为李清照所著,全文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全文翻译如下:
>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作,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 李清照天ti ān 接ji ē云y ún 涛t āo 连li án 晓xi ǎo 雾w ù。
星x īn ɡ河h é欲y ù转zhu ǎn 千qi ān 帆f ān 舞w ǔ。
仿f ǎn ɡ佛f ú梦m èn ɡ魂h ún 归ɡu ī帝d ì所su ǒ。
闻w én 天ti ān 语y ǔ。
殷y īn 勤q ín 问w èn 我w ǒ归ɡu ī何h é处ch ù。
我w ǒ报b ào 路l ù长zh ǎn ɡ嗟ji ē日r ì暮m ù。
学xu é诗sh ī谩m àn 有y ǒu 惊j īn ɡ人r én 句j ù。
九ji ǔ万w àn 里l ǐ风f ēn ɡ鹏p én ɡ正zh èn ɡ举j ǔ。
风f ēn ɡ休xi ū住zh ù。
蓬p én ɡ舟zh ōu 吹chu ī取q ǔ三s ān 山sh ān 去q ù。
诗词赏析: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
”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 ,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 ”,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
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渔家傲李清照(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⑴欲转⑵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⑶,闻天语⑷,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⑸,学诗谩⑹有惊人句。
九万里⑻风鹏⑼正举。
风休住,蓬舟⑽吹取(11)三山(12)去。
【注释】⑴星河:银河。
⑵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⑹谩:徒,空。
⑻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⑼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⑽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11)吹取:吹得。
(12)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研讨与赏析】这首词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
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
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
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本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渔家傲》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
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
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
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词一开头就写:“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
这里,“星河”,即银河。
意思是说,天空连接着那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
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
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像在银河中起舞一样。
这是写天上的云彩,可谓千姿万态。
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的。
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
它展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
这境界像是个仙境,作者就是在这仙境中经历着的。
所以,也渐渐地使她的梦魂好像回到天帝居住的宫殿去了。
——“仿佛梦魂归帝所”。
“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
其实,这是人们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
而她之所以梦回“帝所”,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古代诗人往往设想自己是从天上宫阙来的,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时也就往往说“归帝所”去。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明水(今属山东济南)人,宋代(北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善用白描,语言清丽,有《漱玉词》辑本。
词风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多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悠闲生活,清新明快,细腻婉转,代表作品有《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后期多悲叹身世,表现为思夫、思乡、思国,凄苦哀婉,深沉忧愤,代表作品有《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
李清照的人生前期·生活优越,才华过人书香世家才华过人1084年,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苏轼的学生,“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藏书甚富。
1099年,16岁时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轰动京师。
婚姻幸福隐居生活1101年,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琴瑟和鸣,婚后生活幸福。
1102年,其父李格非因党争,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
1107年,李清照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青州乡里的生活。
李清照夫妇二人相互支持,研文治学创作;他们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籍,度过了一段平生少有的和美日月。
1117年,在李清照的协助下,赵明诚大体上完成《金石录》。
后期·国破家亡,境遇孤苦靖康之1127年,李清照44岁,“靖康之变”发生,北宋朝廷崩溃,南宋开始。
《渔家傲》这首词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逃亡绍兴)以后的作品。
公元1130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渔家傲[宋]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天上的云像波涛翻滚,连着清晨弥漫的大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