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北京课改版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北京课改版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北京课改版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北京课改版

黄生借书说

一、加点字词解释

(1)授以.书而.告之.

(2)非独.书为然

..为吾所有

..(3)若业

(4)庋.藏焉,姑.俟.异日

..观云尔.

(5)归而形诸.梦

(6)然则

..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7)其他祖父

..焉。

..弃者无论

..积、子孙

(8)非夫人

..焉。

..之物而强假

(9)而惴惴焉

...摩玩之不已.。

(10)家贫难致.。

(11)故.有所览辄省

..记。(12)其切.如是。

(13)通籍

..也。

.. (14) 而少时岁月为可惜

(15)惟.予之公书

..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16)使与书俱.。(17)汗牛塞屋

....

二、句子翻译

(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_________________ ___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___________ _ ____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

____________ ______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

(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三、内容理解

1、《黄生借书说》选自《》,作者是(朝代)的,字,号

,又号。

2、“说”是古代的一种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 意思。

3、课文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

(2)

(3)

4、课文第2节主要论述了。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因是课文第3节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反面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6、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

7、作者“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是为了

8、引文中作者把与黄生的读书遭遇相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意思。

9、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文中“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具体表现分别是“”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黄生借书说练习2

一、课文内容理解:

1、《黄生借书说》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又号_________。

2、“说”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_____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

3、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________,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代词。

4、课文为了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

(1)_________ _,

(2)_______ ____,

(3)__________ __。

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二、理解性默写:

1、与“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一句相照应的两句话是: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试题-缝纫鸟 北京课改版

2014年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9 缝纫鸟同步试题 1.给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特殊(chú shū) 坐落(là luò) 栖息(qī xī) 解散(sǎn sàn) 落得(luò là) 糊上泥(hú hū) 2.规范书写词语。 3.给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我披.上雨衣。 ( ) A.打开 B.裂开 C.覆盖或搭在肩上 2.这倒.给了我一个机会。 ( ) A.表示追问 B.反转或倾斜 C.表示跟意料相反 4.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它们双脚的爪子,首先要紧紧(勾住抓住)树枝以保护自己。 2.这时候,我(忽然突然)想起那群缝纫鸟来。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 一般——( )——( ) 黄昏——( )——( ) 粗心——( )——( ) 6.按要求写句子。 1.几十个草窝被狂风暴雨打下树来。(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州桥坚固。赵州桥美观。(用关联词语将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不一会儿,雨停了。这倒给了我一个机会。我________拾起缝纫鸟的草窝,________观察了一番。那草窝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它特别像我们小时候用秫秸皮编织的蝈蝈笼子。经纬交织,左右相连,十分结实,即使从大树上掉了下来,也一点都没有散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13 林海 _北京课改版

2019年北京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3 林海同步试题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俏.丽(xiào qiào) 酿.成(niàng liáng) 伐.木(fá gě) 综.合(zóng zōng) 2.规范书写词语。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单独的一座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 ) 2.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 ) 3.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 ) 4.许许多多的山峰都是碧绿的颜色。 ( ) 5.国家兴盛安定。 ( ) 4.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 ( ) 2.看,那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的浪花吗? ( ) 3.花丛里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 ( ) 5.按要求写句子。 1.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用加点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桌椅、椽柱,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在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的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写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景色。 2.文中画横线处运用了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衫”指_________,“裙”指_________,“绣花鞋”指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守林人 守林人带着猎枪和他的猎狗,日夜巡视着森林。他一步一步地走着,走一步,就要听一听那突然的灾害,是不是意外地来了…… 他负责发出风灾和火警的信号!他还负责不让一切可疑的阴谋从这里通过,在森林里躲藏。 守林人在森林里生活久了,年老了还是跟青年人一样。他脸上的皱纹,是那树木的皱纹,经历过万年的风霜,不断地增加,却又不断地成长。他那坚强的双腿,是那坚强的树干。他那不知疲倦的双脚,是那伸遍山中的树根。有树根的地方,就有他的脚印…… 晚风起了,森林在沙沙地说话,守林人就停下来听,他能听懂它们的话。 下雪了,厚厚的雪铺遍了森林,压在所有的树枝上,也压在守林人的身上。于是,他知道积雪的重量,把那些幼小的树枝压断了。 寒冷的夜晚,整个森林都冰冻了,也冰冻了守林人。他从自己的眉毛和胡须上的冰霜,知道了树木的寒冷…… 1 / 3

2021年北京课改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开学复习练习卷1

2021年北京课改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开学复习练习卷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并选出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选择题 2.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脸颊.(jiājiá)过瘾.(yǐn yǐnɡ)召.见(zhào zhāo) 纤.弱(qiān xiān)绊.倒(pàn bàn)沼.泽(zhǎo zhāo) 3.选字填空。 棉绵()纱连()()软()花糖 攻功()关()课()绩()克 4.选词填空。 无论……总是……不是……而是……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是……还是…… 1.()周总理是国家的领导人,()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2.这座大桥()美观()坚固。 3.周总理审阅文件()浏览一遍就算了,()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4.()工作量有多大,总理()那样一丝不苟。 三、填空题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爱惜——()聪颖——()渴望——()

反义词:胆怯——()慌忙——()脆弱——() 6.古诗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2.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4. ___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四、排序题 7.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远远望去,山谷里有一条小溪,溪水慢慢地流着。 ()这里的空气多么新鲜!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 ()蓝蓝的天空飘着一片片白云。 ()不远处还有一片绿色的竹林,竹林边开放着一朵朵火红的野花。 ()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我可爱的家乡。 五、句型转换 8.句子乐园。 1. 秋天那美好的景象,怎能不让人陶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汽车在奔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的战友邱少云壮烈地牺牲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王老师说:“你离校前把教室的门窗关好。”(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草在风中摇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9.口语交际 据天气预报,明天晴间多云,最高气温38℃。请想象并描写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第一单元 【体现课标思想】教学这一单元要使学生产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知道我们的生活充满爱;懂得不要因为没有人监督就放弃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继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的表达顺序;能够按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等。 【教学目标】继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的表达顺序;能够按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等。 【教学重点】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的表达顺序;能够按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等。 1、我们爱你,中国 【教学目标】学会本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理解诗歌语言。通过默读课文,简单的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祖国的,学习作者从多角度、选取不同的有代表性的事物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以吟诵、感悟、抓词语展开想像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感情,激发爱国之情,同时积累词汇,学习归纳方法。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背诵方法:“一个基础(熟读)”、“一条线索(抓住顺序)”、“一把(关键)词语”背诵课文1-4小节。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可通过具体的数字帮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能简单的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祖国的,学习作者从多角度、选取不同的有代表性的事物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理解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积累语汇。 【教具准备】课件:地图、图片、歌曲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初步理解诗歌语言。通过默读课文,简单的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祖国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习归纳,初步体会作者从多角度、选取不同的有代表性的事物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2014—201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析-北京课改版

( ) ( ) ( ) ( ) ( ) ( ) 2014—201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北京版)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b ō lán xié dài w ān yán mi ǎn qi ǎng yu ān w ǎng cu ǐ càn w ǔ r ǔ ji ǎo huá 四、看我七十二变:给字加偏旁,组成不同的字,并组词。(6分) 末 肖 宛 五、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一个写一句话。(8分) ( )忧( )虑 变化( )( ) 心花( )( ) 难以( )( ) 奄奄( )( ) 两败( )( ) 神采( )( ) ( )( )乐业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猎人打死了凶恶的狼。(改写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崭新的机器日夜不停地生产零件。(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明没有考出好成绩。小明没有灰心丧气。(用关联词连接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一)课文片段

一天早晨,杂货店的老板把店门打开,准备做生意。他养的一只母狗几个星期以前生下了五只小狗,老板打算把它们卖掉,就做了个“出售小狗”的牌子立在店门前,然后便低头算账。 “请问小狗多少钱一只?”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在问。 老板抬起头一看,只见一个瘦小的男孩子站在柜台前,细脖子上顶着一个大脑袋,穿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旧衣服。 “一百块钱一只。”老板回答说。 男孩子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把零钱,数了一下,说:“我这儿有五元六角二分。能让我先看一看小狗吗?” 老板回过头向里屋吹了一声口哨,一只漂亮的金黄色大狗跳了出来,后面跟着几只毛茸茸的“小肉球”。最后面的那只小狗个子最小,跑起来一瘸一拐的。 男孩子指着小瘸狗问:“那只小狗怎么了?” “医生说它天生少一个关节,一辈子都得是个瘸子了。” “我就要这只小狗儿。”男孩说。 “哦,这只小狗不值得买,如果你真想要,我就送给你得了。”老板大方地说。 男孩子扬起头,涨红了脸说:“我不需要你送给我!这只小狗和其他小狗一样值一百块钱!我先给你五块六角二分作定金,以后一个星期给你五块钱,直到付完为止。” 老板认真地说:“你可想好啊,这只狗一辈子也不会像其他狗一样又跑又跳了。” 男孩子拉起裤腿,露出一条用两根钢棍儿固定住的左腿,说:“先生,我自己也跑不快。这只小狗需要的是一个能理解他的主人。” 1.文章第6然段中的“小肉球”指的是?(2分) 2. 文章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描写的句子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板认为瘸腿的小狗可以不要钱送给小男孩是因为(4分) 4. 从小男孩的语言和行为中,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 (二)把烦恼挂在外面

☆北京课改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学困生改进措施: 基础薄弱的他在学习上“前学后忘”,需要时常复习旧知。还要改变他惧怕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竞争心理。尽量争取家长的配合,逐渐地让他学会不懂就问。 对其严格要求,与他人对比让其意识自身不足,明白自身问题。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每周给其默写,抽背课文。课堂上多给他发言机会,引导他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适当地多给他做些练习卷,检查他各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采用多种方法(谈心、讲名人故事等)激发他的好胜心、荣誉感,每一次测试都要求他:字迹端正,认真审题,努力思考,反复检查。 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 当前,语文教学界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课程标准的改革工作。新课标所诠释出的教育理念推动着教学的发展,也引领着像我一样的徘徊于教育改革门槛的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下面我先谈一下对语文新课标的理解。 首先,新课标让我对语文教学理念有了崭新的辉煌。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或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或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

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嬗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语文又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该文件来源于[一起学习网] https://www.doczj.com/doc/2217558972.html,】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所淘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新课标也带动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定位。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 1、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当前,语文课上齐读书太多,整齐划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因此,对“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2、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要求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生五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24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2份) 2.第二单元使用(2份) 3.第三单元使用(2份) 4.第四单元使用(2份) 5.第五单元使用(2份) 6.第六单元使用(1份) 7.期中检测卷(2份) 8.期末检测卷(2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 80×0.3= 1.1×9= 二、填空题。 1.13.65乘()是1365;6.8除以()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中有()位小数,5.2×4.76的积中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0.13×0.28=() 13×2.8=()0.013×28=() 0.13×2.8=() 1.3×0.028=()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03与0.04的积是0.12。()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3.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63)=4.8×37+4.8×63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五、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 6.3 2.3×010.58×5.5 5.5×2 0.23×10.230.23×1.1 2.3×0.11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3单元 学案

3.1平行四边形 项目内容 1.思考:长方形木框两边拉一拉就会变形,变成的形状还是长方形吗? 2.例:量一量,折一折。 分析与解答: (1)测量。 ①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边的关系:AB=(),AD=()。 ②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角的关系:∠A=(),∠B=()。 (2)平行四边形的高。 按以上方法对折后,发现底边完全(),折痕所在的线和底边(),折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即平行四边形的()是和底边垂直的线段。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等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和底边垂直的()。 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126厘米,一边长为16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别是 (),(),()。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边、角的概念。学具准备:5根木条。

1.不是长方形。 2.(1)①DC BC②∠C∠D (2)重合垂直高高 3.线段 4.16厘米47厘米47厘米 3.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项目内容 1.画出下列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拼出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是()。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S=()=()×()=()(米2)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大小由它的()和高共同决定。 5.我还发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6.填表。 底/cm2118 高/cm389.8 面积/cm2210.793.6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长是5米,高是2.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方格纸、剪刀。 知识准备:长方形面积及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相关知识。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学奕》《奕秋败奕》教学设计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 上册《学奕》《奕秋败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奕秋通国教诲俱学弗若曰矣。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说说课文的内容。 情感目标: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去寻宝。这可不是金银珠宝,而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言文,文言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 出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学生齐读)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一是“读”,能正确隔词断句,把课文读通读顺。 二是“义”,能根据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三是“悟”,能结合实际,体会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1.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谁想展示一下? 2.指名读,学生评价,教师指导读好文言文速度要慢,能正确隔词断句。

3.师范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味,读一遍。根据老师读的用笔在文中标出停顿,并在心里跟着老师读。生给老师评议。 4.自己练习读,读不好的地方可以请教小伙伴,也可以问老师。5.指名读,挑战读,师生评议。 6.齐读。 三、整体感悟大意。 1.对照着课本中的注释,结合着插图,自己试着揣摩每句话的大意,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作上标记,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课文大意,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2.全班交流: 3.给下面的文段加上标点并翻译全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明确: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从上文概括出两个成语:专心致志心有旁鹜 5.译文: 弈秋是全国著名的下棋高手,让他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聚精会神,一心只听从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表面上也在听,实际

部编新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

1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北京的春节》,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4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2.小组研读。出示研读提示: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画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②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并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④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四、品读课文,体会过年的气氛 1.指导品读“腊八”,播放课件,一边自由朗读描写“腊八”的语段,一边想一想: (1)腊八的时候,人们都做些什么?你们家在这一天会做同样的事吗? (2)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读“这不是粥,而是……会”) 2.指导品读“除夕”,指名朗读。 (1)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好”感受除夕的喜庆、热闹。 (2)抓“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3.指导品读“正月初一”。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 (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 (2)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你逛过庙会吗?说说你的感受。

[参考实用]北京课改版2018年最新五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试

[重点实用参考文档资料] 一、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1āi qi% ○2lǐn liè○3huījìn ○4fùɡài ○5hǎi ōu 2.根据字典义项填空。 小明写“爸爸希望我青出于蓝而sh-ng于蓝”时,不知“sh-ng”怎样写。根据字典义项,小明应写。 3.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在括号内画“√”。有错别字的,改正在括号里。 ○1正襟危坐拨地而起随即豪叫() ○2忧心冲冲玲珑惕透瞄准陕西() ○3严阵以待窃窃私语桅杆拂拭() 4.下面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将错误读音的序号填入括号。 ○1A调.虎离山(diào)B应.声(y#ng )C挣.脱(zh8ng)()○2A土豪劣.绅(li- )B哺.乳(p^ )C潜.水(qi1n )()5.用带有“望”字的不同词语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 去现场观看“诗词大会”的比赛,是同学们()已久的活动,没想到学校满足了我们的()。校长说,()这次活动能促使我们积累更多的诗词,将经典传承下去。 6.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为下面2句话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1不()言笑○3波澜()阔○5水平如()○7脱口()出 ○2返()归真○4德高()重○6不拘一()○8漫不()心 第1句:居民们一致推选的陈爷爷作为业主委员会首席发言人。 第2句:这次读书会,老师说交流形式可以,就看哪组的介绍最吸引人。 二、句段 7.下面4句中,与“会场垃圾满地,我们有责任。”意思相同的有()(多选)。 A.会场垃圾满地,我们有没有责任? C.会场垃圾满地,我们没有责任。 B.会场垃圾满地,我们怎能没责任? D.会场垃圾满地,难道我们没有责任吗? 8.下面这段话有3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过来。 我们班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我用了整整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把《乌拉波拉故事集》看完了。读书真好,不仅能愉悦身心,但是能增长见识。 9.根据积累的谚语或诗文填空。 ○1人生总要有目标,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 ○2妹妹不想把巧克力给大家吃,我告诉她:“融四岁,,弟于长,。” ○3我们荡舟漓江,沉醉于美景中,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人在!” 难怪人们都说:“桂林山水。” 10.欣赏右侧的篆书书法作品《望洞庭》,用正楷字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三、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丰台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综合练习一(共2页第1页)【检测时长:120分钟】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八册语文教案 本册教材分8个单元,共选编了32篇课文。其中24篇精读课文,8篇略读课文,还有8个语文实践活动,课后还有6篇选读课文和语文趣味活动。 教学目标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习惯。能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巩固汉语拼音知识。 2、认识常用汉字408个。其中275个会正确书写(含18个多音字),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认读132个(含2个多音字)。 3、能在阅读中使用字典、词典,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独立地认识汉字。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初步学会默读,能边读边思考。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能提出疑问。 7、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8、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基本意义。 9、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习有创意的阅读。 10、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1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5篇(段)。 12、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2万字。 13、留心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和交流,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4、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 1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1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初步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量的习惯。 18、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19、能比较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比较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感染他人。 20、注意积累和运用健康生动的民间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增强表达效果。 2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能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2、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能通过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24、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25、学习使用键盘输人汉字(有条件的地方)。 26、了解山沟的孩子上学的困难,感受师生之间真诚善良的关爱;懂得诚实守信、关心尊重他人,乐于助人,以及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懂得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变得坚强勇敢。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特,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感受天鹅的团结勇敢和刺猾的可爱,懂得热爱、保护动物;了解世界上还有吃虫的植物,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了解激光的神奇特性和巨大作用以及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英语 Unit 7 单元知识点小结

Unit 7 What will you do in Chengdu? 一、核心词汇 1.名词:panda熊猫cousin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driver驾驶员breakfast早餐dinner晚餐;正餐 2.动词:forget忘记 3.形容词:fast快速的brave勇敢的tall高的busy忙碌的 4.副词:early早 二、了解词汇 1.交通工具名词:train火车plane飞机car小汽车subway地铁bus公共汽车taxi出租汽车 2.景点名词:Du-jiang-yan都江堰the Bird’s Nest鸟巢the Summer Palace颐和园Mount Tai泰山the Mogao Caves莫高窟the Potala Palace布达拉宫Taipei 101台北101大楼the Sun Moon Lake日月潭Ali Mountain阿里山 3.名词:uncle叔叔lunch午餐cinema电影院 4.动词:travel旅行visit参观;看望see看pick …up接……leave for动身去meet见面getup起床have breakfast吃早餐have lunch吃午餐have dinner吃晚餐get back返回 三、核心句型

1.— Are you going there by train?你们打算乘火车去那儿吗? — No, we are going by plane.不,我们打算乘飞机去。 解读:询问某人怎样去某地的句型及答语。“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是一般将来时的一种表达方式,表示“计划、打算做某事”。 举一反三:— Are you going to the cinema by bike?你打算骑自行车去电影院吗? — No. I’m going on foot. 不。我打算步行去。 — Are you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by taxi?你们打算乘出租车去超市吗? — No. We are going by bus. 不。我们打算乘公共汽车去。 2.Don’t forget to see Du-jiang-yan. 别忘了去看都江堰。 解读:这是祈使句的否定表达,意为“不要做某事/不能做某事/禁止做某事”。 举一反三: Don’t read in bed. 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Don’t play puter games long. 不要长时间玩电脑游戏。 3.—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你想喝点什么? — Orange juice, please. 请来杯橙汁。 解读:这是询问某人想吃点或喝点什么的句型及答语。would like to意为“愿意;想要”, to后接动词原形。 举一反三:—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你想吃点什么? —I’d like some potato chips. 我想吃点薯片。

六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8 为学_北京课改版(无答案)

2019年北京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8 为学同步试题1.《为学》,选自《_________》,原题是“_________”,是作者写给_________看的,是针对_________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这是一篇文言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_________(谁);“为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文中借用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逮人也(dǎi dài) 语于富者曰(yǔ yù) 钵(bō běn) 怠慢(tái dài) 3.解释下列词语,注意古今意思的不同。 吾:______________ 亦:______________ 逮:______________ 岂:______________ 犹:______________ 者: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带线的词。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 ) (2)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 ) (3)吾欲之.南海,何如? ( ) (4)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 ) 5.补充语句,并做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______________;不为,______________。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______________;不学,______________。 (1)画“______”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句。翻译画“_______”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课文,回答问题。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可以看出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______________”,结果未能实现;贫者只依靠“______________”,就实现了自己的宏愿。 (2)本段通过贫富二僧往南海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的道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对比是本文一大特点,请你从蜀鄙之僧去南海部分内容为例,说说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容作为弥补自然缺憾的一种方式,成为当今的一大时尚。作为一个不怎么注意打扮的须眉,我想介绍的是另一种美容之法——读书。 读书增补感知的不足,使人跨越时空的长河,与古今中外的哲人、智者倾心交流,知无穷,击浮躁。读书,使弱者获得信心和勇气;读书,使悍夫收敛野蛮,弃粗俗,趋儒雅;读书,使男子更潇洒,为女子添风韵。小长工高玉宝,靠着书籍的滋润,写出了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圆了同代人不敢奢求的梦想。卓文君、李清照,虽无西施之貌,都留下了千古美文,字字句句,感动后世。 知识可以弥补身体上的缺陷,矮个的鲁迅、残腿的张海迪都在文学的天空中找准了人生的坐标,写就了( )的篇章。知识使人从落魄的境遇中解脱,苏东坡面对荒蛮 1 / 3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试题缝纫鸟 _北京课改版

2019年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9 缝纫鸟同步试题 1.给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特殊(chúshū) 坐落(làluò) 栖息(qīxī) 解散(sǎn sàn) 落得(luòlà) 糊上泥(húhū) 2.规范书写词语。 3.给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我披.上雨衣。( ) A.打开 B.裂开 C.覆盖或搭在肩上 2.这倒.给了我一个机会。( ) A.表示追问B.反转或倾斜C.表示跟意料相反 4.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它们双脚的爪子,首先要紧紧(勾住抓住)树枝以保护自己。 2.这时候,我(忽然突然)想起那群缝纫鸟来。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 一般——( )——( ) 黄昏——( )——( ) 粗心——( )——( ) 6.按要求写句子。 1.几十个草窝被狂风暴雨打下树来。(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州桥坚固。赵州桥美观。(用关联词语将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不一会儿,雨停了。这倒给了我一个机会。我________拾起缝纫鸟的草窝,________观察了一番。那草窝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它特别像我们小时候用秫秸皮编织的蝈蝈笼子。经纬交织,左右相连,十分结实,即使从大树上掉了下来,也一点都没有散解或变形。然而,只有一点是极为可惜的:缝纫鸟的________还没有发达到能够把这样________的杰作牢固地编结在树枝上,所以一经________,草窝便被打了下来,落得个________________!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感叹句。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小麻雀 麻雀唧唧喳喳地唱,永不劳累地跳,我太喜欢它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得到过它。 有一天,我在路上竟然捉住了一只飞得不快、逃得很慢的麻雀。我快活得不得了。 我找了根细细的麻绳,想拴住它。是缚它的腿好呢,还是系住它的翅膀?缚腿,怕 第1页/共3页

2020北京课改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UNIT WHICHDOYOULIKEBETTER?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得分: 听力部分 一、听录音,选出单词。(10分) ()1.A.chicken B.fish C.meat ()2.A.water B.juice C.yogurt ()3.A.science B.Chinese C.English ()4.A.art B.PE C.calligraphy ()5.A.swimming B.skating C.singing 二、听录音,给下列图片排序。(10分) 三、听录音,选出句子。(10分) ()1.A.Whatareyoudoing? B.What’sinthepicture? ()2.A.Ilikesciencefictionbetter. B.Ilikefairytalebetter. ()3.A.Mathsismyfavouritesubject. B.ChineseisLingling’sfavouritesubject. ()4.A.Look!Mikeisdrawingoverthere.

B.Look!Mikeisreadingoverthere. ()5.A.Ilikefishbetter. B.Ilikemeatbetter. 笔试部分四、给下列单词选择相应的图片。(10分) ()1.chicken A. B. ()2.English A. B. ()3.science A. B. ()4.minute A. B. ()5.art A. B. 五、给下列句子选择相应的图片。(10分) ()1.Ilikeplantingflowersbetter. ()2.IdobestinEnglish. ()3.Ilikechickenbest. ()4.Welikethrowingbeanbags. ()5.Linglinglikesdonutsbest. 六、根据图片,选择正确的答案。(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