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
- 格式:docx
- 大小:15.18 KB
- 文档页数:3
尿素
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H₂)₂CO。
在不同应用领域,尿素的标准可能涉及不同的参数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尿素标准:
1.化学纯度:尿素的化学纯度是一个关键参
数。
标准可能规定尿素中其他杂质的最大允
许含量,确保产品符合特定纯度要求。
2.氮含量:尿素中的氮含量通常是一个关注
的指标,因为氮是尿素中的主要元素。
标准
可能规定产品中氮的最低或最高含量。
3.水含量:尿素中的水分含量也是一个重要
的质量参数。
标准可能规定产品中的最大允
许水分含量。
4.颗粒度和晶体形态:尿素的颗粒度和晶体
形态对其在不同应用中的溶解性和反应性
可能产生影响。
标准可能包括对颗粒度和晶
体形态的要求。
5.重金属和其他杂质:尿素中的重金属和其
他杂质的含量可能受到限制。
标准可能规定
这些杂质的最大允许含量。
6.pH值:尿素溶液的pH值可能是另一个需
要监控的参数,特别是在一些农业和生物化
学应用中。
7.安全和环保标准:尤其是用于农业或食品
生产的尿素,可能受到有关安全和环保方面
的标准的限制。
请注意,具体的尿素标准可能会根据产品的用途、生产国家/地区以及行业要求而有所不同。
尿素分解方程式尿素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分解方程式为:(NH2)2CO → 2NH3 + CO2该方程式表示尿素分子在高温下被分解成两个氨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这一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提供能量才能进行。
下面将从尿素的性质、应用以及尿素分解反应的机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尿素的性质1. 物理性质尿素为白色结晶体,具有类似于糖的甜味。
其相对密度为1.32,熔点为132-135℃,沸点为202℃。
在水中易溶解,在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中也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2. 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尿素与水反应生成弱碱性溶液,pH值约为7.5-8.5。
(2)与酸反应:尿素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如硝酸铵、硫酸铵等。
(3)与氧化剂反应:尿素可以被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4)与金属离子反应:尿素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如尿酸钙、尿酸铜等。
二、尿素的应用1. 农业领域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它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尿素还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体内蛋白质含量。
2. 化工领域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在化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备甲醛、甲硝唑等化学品,也可以作为树脂、涂料、粘合剂等材料的原料。
3. 医药领域尿素在医药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解热镇痛剂、利尿剂、皮肤保湿剂等药物的原料。
三、尿素分解反应机理1. 分解温度尿素分解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通常温度在130-160℃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尿素分子开始发生断裂反应,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2. 分解催化剂尿素分解反应可以通过添加催化剂来促进反应速率。
常用的催化剂有氢氧化钠、硝酸铵、磷酸等。
3. 反应机理尿素分解反应的机理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
一般认为,尿素分子首先发生质子转移反应,生成一个负离子和一个正离子。
然后正离子与另一个尿素分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体。
尿素的成分及含量一、引言尿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和农业领域的重要有机化合物,其成分及含量对其性质和用途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尿素的成分及含量进行详细介绍。
二、尿素的基本概述尿素是一种无色、无味、结晶性固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其分子式为(NH2)2CO,相对分子质量为60.06。
尿素具有多种应用,如化肥、动物饲料、医药以及化工等领域。
三、尿素的主要成分1.氮元素:尿素中含有46%的氮元素,是一种优质的氮肥原料。
2.碳元素:尿素中含有20%的碳元素,对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3.氢元素:尿素中含有6.7%的氢元素,是生命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之一。
4.氧元素:尿素中含有27%的氧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四、尿素各成分含量1.氮元素:每100克尿素中含46克氮元素。
2.碳元素:每100克尿素中含20克碳元素。
3.氢元素:每100克尿素中含6.7克氢元素。
4.氧元素:每100克尿素中含27克氧元素。
五、尿素的其他成分1.水分:尿素中的水分会影响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一般要求水分不超过0.5%。
2.灰分:灰分是指在高温下,除有机物质以外残留下来的无机物质。
尿素中的灰分很少,一般不超过0.05%。
3.杂质:杂质包括有机和无机杂质,如铁、铜、镍等金属离子、游离酸和盐酸等。
杂质会影响尿素的品质和用途。
六、各成分对尿素性质和用途的影响1.氮元素:作为肥料,氮元素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子;作为化工原料,氮元素是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之一。
2.碳元素:作为肥料,碳元素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提高土壤肥力;作为化工原料,碳元素可以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
3.氢元素:作为生命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之一,氢元素对于尿素的生物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4.氧元素:氧元素能够影响尿素的溶解性、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性等方面。
七、结论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尿素的名词解释(一)尿素的名词解释定义•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O(NH2)2。
它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物中主要的氨基体(甘氨酸被链状淀粉所分解后得到的)。
尿素由肝脏生成,并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体外。
名词解释1.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
它由一个氨基基团(-NH2)、一个羧基(-COOH)和一个侧链组成。
尿素是通过氨基酸的氨基基团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
–例:甘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它是合成尿素的关键原料,被肝脏转化为尿素并排出体外。
2.氨基体–氨基体是尿素中的核心结构,也称为尿素基团。
它由两个氨基基团通过碳原子连接而成(即二氧化碳与氨基反应生成的尿素结构)。
–例:尿素的氨基体(CO(NH2)2)转化为肝脏中的尿素酶,最终形成尿素。
3.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物质与能量转换的过程,包括合成和分解两个方面。
尿素作为代谢产物参与新陈代谢过程。
–例:尿素是人体代谢产物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它在肝脏中生成,并通过尿液从体内排出。
4.肝脏–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代谢、解毒、贮存等。
肝脏是尿素的合成和分解的主要场所。
–例:尿素是肝脏合成的代谢产物之一,它通过肾脏排泄,起到排除体内过量氨基酸和氨的作用。
5.肾脏–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滤清血液、排除代谢废物和水分。
尿素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体外。
–例:肾脏在尿液生成过程中,起到过滤、再吸收和分泌等重要功能,其中尿素从肾小管分泌至尿液中。
小结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由氨基酸转化而来,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
肝脏是尿素的合成和分解中极其关键的器官,而肾脏则负责将尿素排除体外。
了解尿素的相关名词解释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尿素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尿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
它具有多种作用和用途。
下面将分别介绍尿素的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尿素的作用:1.1 农业领域: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
在土壤中,尿素会迅速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然后氨在土壤中被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形式,供植物吸收利用。
尿素的作用是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作物产量。
1.2 医药领域:尿素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例如,尿素可用于治疗皮肤干燥及瘙痒等症状。
其具有保湿、柔软皮肤角质层的作用,常用于乳液、洗发水、面霜等化妆品中。
此外,尿素还可用于制备脲酶抑制剂、抗真菌药物等。
1.3 环保领域:尿素还可用作脱硫剂,用于减少燃煤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
它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铵,从而达到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
2.尿素的使用方法:2.1 农业领域:尿素通常以颗粒、粉末或液体形式存在。
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其撒在土壤上,然后轻轻翻拌使其均匀混合。
在施用尿素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尿素在土壤中容易挥发,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
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应尽量避免将其暴露在阳光下,提前施用,并及时覆盖土壤。
- 尿素不宜与含有磷的化肥混合使用,以免发生反应导致氮的损失。
- 施用量应根据具体作物和土壤条件进行科学调整,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或农作物缺氮。
2.2 医药领域:尿素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产品而定。
通常,在日常使用时,只需将适量的尿素制剂涂抹在皮肤上,然后按摩至吸收即可。
但是,在使用尿素制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尿素制剂不能用于破损或炎症严重的皮肤。
- 在使用尿素制剂过程中,如出现过敏或刺激感,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建议。
- 尿素制剂一般只供外用,切勿内服。
3.注意事项:- 尿素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眼睛接触或直接接触皮肤。
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生帮助。
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 登录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添加到搜藏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编辑词条尿素CO (NH2)2,亦称脲。
相当于碳酸的二酰氨。
在人的蛋白质分解最终产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在普通膳食的情况下,每日尿中可排出25—30克,接近尿中总氮量的87%。
一般来说,两栖类的成体、软骨鱼类和哺乳类具有相同的倾向。
因在这些生物体中,尿素是在鸟氨酸循环中形成的,所以排出尿素的动物具有所必需的整个酶系统,在动物中欠缺其中任何一种酶便排出尿酸(鸟类)或氨(硬骨鱼类)。
刀豆和大豆植物的种子中存在很多的脲酶,它可使尿素水解为二氧化碳和氨。
尿素也是很重要的肥料。
尿素外观为白色晶体或粉末。
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是哺乳类动物排出体内含氮代谢物的形式。
它在肝合成,其过程被称为尿素循环。
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分子式:CO(NH2)2,分子量 60.06 ,CO(NH2)2 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机无臭无味。
密度1.335g/cm3。
熔点132.7℃。
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
呈微碱性。
可与酸作用生成盐。
有水解作用。
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
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氰酸。
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
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生产方法: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
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
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
(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再三聚。
)与乙酰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酰脲与二乙酰脲。
在乙醇钠作用下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丙二酰脲(又称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
在氨水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甲醛反应,缩聚成脲醛树脂。
尿素的自然分解尿素是一种由碳、氮、氧和氢等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H₂N-CO-NH2。
它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肥料,但当它被施用于土壤后,会经历一个自然的分解过程。
下面是关于尿素自然分解的详细介绍。
1. 尿素的自然分解过程尿素的分解主要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
这些微生物中的脲酶将尿素分子分解为氨(NH₂)和二氧化碳(CO₂)。
这个过程被称为脲酶反应。
在脲酶的反应中,首先是一个水分子与尿素分子结合,形成异脲酶,然后异脲酶被一个叫做酰胺酶的酶进一步分解,释放出氨和二氧化碳。
除了微生物的作用外,尿素的分解还受到土壤pH值、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pH值为6.0-7.5的土壤中,脲酶的活性最高,因此尿素的分解速度最快。
此外,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也会影响脲酶的活性。
一般来说,高温和湿润的土壤环境有利于脲酶的活性,从而加速尿素的分解。
2. 尿素分解的产物及作用尿素分解后的产物主要是氨(NH₂)和二氧化碳(CO₂)。
氨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被植物吸收后,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
而二氧化碳则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为植物提供能量。
此外,尿素分解过程中还会产生少量的硝酸盐(NO₂₂)。
硝酸盐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它被植物吸收后,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
3. 尿素分解与环境保护尿素的分解过程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化学反应,它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其分解产物。
在尿素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氨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没有污染。
但是,如果尿素施用过量或者未被植物充分吸收,可能会造成土壤中硝酸盐的积累,这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尿素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施用尿素: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合理施用尿素,避免过量使用。
(2)配合其他肥料使用:可以将尿素与其他肥料配合使用,以提高肥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定期检测土壤状况:定期检测土壤的状况,了解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施肥方案。
尿素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尿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品,它在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尿素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化学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尿素的作用。
尿素在农业领域被广泛用作化肥,它是一种高效的氮肥,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氮源,促进作物的生长。
此外,尿素还可以用作动物饲料的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促进动物的生长。
在化工领域,尿素可以用于生产尿素树脂、尿素甲醛树脂等化工产品。
在医药领域,尿素可以用于制备药物,如尿素软膏等。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尿素的使用方法。
在农业领域,尿素一般是以尿素肥的形式使用,可以直接撒在土壤上,也可以通过灌溉系统喷洒在作物上。
在动物饲料中,尿素一般是作为添加剂使用,可以与饲料混合喂给动物。
在化工和医药领域,尿素的使用方法会有所不同,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来进行操作。
此外,尿素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尿素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防止潮湿,避免与水接触,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其次,使用尿素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最后,使用尿素的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过量使用会对环境和生物造成危害。
总的来说,尿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品,它在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尿素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对于正确、安全地使用尿素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尿素,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好相关的工作。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尿素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尿素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来进行使用,以确保其效果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在尿素的选择和使用上提供一些帮助。
尿素的综合百科尿素的定义尿素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
外观是白色晶体或粉末。
它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在肝合成,是哺乳类动物排出的体内含氮代谢物。
这代谢过程称为尿素循环。
尿素是第一种以人工合成无机物质而得到的有机化合物。
尿素的用途尿素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
外观是白色晶体或粉末。
它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在肝合成,是哺乳类动物排出的体内含氮代谢物。
这代谢过程称为尿素循环。
尿素是第一种以人工合成无机物质而得到的有机化合物。
国内主要尿素生产企业汇总华东:山东鲁西化工股份;山东寿光联盟化工;山东华鲁恒升;山东明水大化;山东中化平原化工(中化化肥);山东鲁南化肥;山东兖矿峄山;山东瑞星化工;山东阿斯得化工;山东恒通化工;山东滕州瑞达;山东中农润田化工;山东永兴化工;山东烟台巨力(莱阳);山东瀚海化工;山东东明县化肥厂;山东济宁恒力化工;山东章丘日月化工;山东青岛金浪化工集团(莱西);山东青岛碱业天柱(化肥);山东宁阳飞达化工;山东诸城良丰化学;山东鲁洲集团化工;山东齐鲁一化;山东金乡德华化工(菏泽金乡县);山东海化集团;江苏灵谷化工股份(宜兴);江苏新沂恒盛化工;江苏金陵石化(中石化);江苏灵谷化工(姜堰分厂);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江苏大丰劲力化肥;江苏双多化工(阜宁县);安徽昊源化工;安徽临泉化工股份(晋煤集团);安庆石化(中石化);安徽三星化工;安徽淮化化工;安徽金禾化工;安徽红四方化工股份;安徽六安建来化工;安徽定远县化肥(临泉);浙江镇海石化(中石化);浙江巨化;浙江新化华北:内蒙鄂尔多斯联合化工;内蒙古天野(中海油);内蒙古乌拉山化肥;山西天泽煤化工;山西晋丰煤化工;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山西丰喜肥业;山西兰花科创;山西天脊中化化肥;山西霍州化学工业(宜化);山西永济中农化工;山西五台山化工;山西原平昊华;山西焦化集团;河北沧州大化;河北正元化肥集团;河北景化化工(宜化);河北东光县化肥厂;河北迁安化工;河北冀州银海化肥;河北金石化肥;河北蒿城化肥厂;河北张家口双环化肥;河北张家口宣化化工;河北元氏县化肥厂;河北曲阳县化肥厂;河北唐山邦力大银;河北晶龙丰利;河北邯郸冀南;天津吉华化工;天津腾飞化工华中:河南心连心化肥;河南中原大化;河南安阳化学;河南延化化工;河南平顶山飞行;河南骏马化工集团;河南大江化工(宜化);河南昊利达化工;河南兴华宜化(灵化);河南息县化肥厂;河南丰秋县化肥厂;河南庆阳县化肥厂;河南漯河宜化;河南洛阳偃师(宜化);河南太康县化肥厂;河南临颍县化肥厂河南西平县化肥厂;河南绿宇化电;河南三门峡金茂化工;河南大通化工;河南罗山金鼎;河南开封晋开;湖北宜化集团;湖北当阳华强;湖北大化(中石化);湖北三宁化工;湖北枣阳化学;湖北宜化浠水;湖北东圣化工;湖北武汉福源;湖北潜江华润;湖北大田化工股份;湖北省嘉渔县风华化工;湖南巴陵石化(中石化);湖南宜化化工;湖南天润化工;湖南株洲海达;湖南郴州桥氮;湖南临湘化工;江西九江大化(中石化);江西江氨化学工业;江西新余金叶西北:陕西渭河煤化工;陕西华山化工;陕西城化股份;甘肃兰州石化(中石油);甘肃刘化集团;甘肃张掖农友;甘肃兰州远东化肥(美丰);宁夏石化(中石油);宁夏丰友化工;新疆阿克苏华锦化工(库车);新疆新化化肥;新疆乌鲁木齐石化(中石油);新疆塔里木油田(中石油泽普石化);新疆塔里木油田(中石油库尔勒)东北:辽宁华锦;辽宁盘锦中润;本溪北方煤化工;吉林长山化肥(中化);吉林通化化工;中石油大庆石化化肥厂;黑龙江黑化;黑龙江浩良河(北大荒农垦集团);黑龙江农垦勃兴化工西南:四川泸天化;四川川化集团;四川美丰;重庆建峰化工;四川齐鲁二化(达州);四川玉龙化工;四川金象;重庆和邦碱胺实业;重庆江北化肥;四川成都玖源;重庆禾丰化工;贵州赤天化;贵州兴义化工(宜化);贵州美丰;贵州毕节煤海化工;云天化集团;云南云维集团;云南解化集团;云南红河锦东化工华南:福建三明石化;福建永安智胜;福建顺昌富宝;广西河池化工股份;广西临川化工;广西柳州化肥;海南富岛(中海油)更多相关资讯,欢迎登陆中国尿素交易网。
尿素的作用与功效
尿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尿素的作用与功效,但是不能重复使用标题相同的文字。
1. 皮肤保湿:尿素作为一种天然的保湿剂,具有优秀的保湿效果。
它能够吸取空气中的水分,形成水合物,从而增加皮肤表面的湿度,有效防止水分的流失,使皮肤保持柔软、光滑和润泽。
2. 角质软化:尿素可以软化角质层,促进老旧角质的脱落。
它能够分解角质细胞之间的蛋白质结合物,减少角质堆积,帮助皮肤自然更新,改善皮肤质地和外观。
3. 抗炎镇痒:尿素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痒作用,可缓解皮肤炎症和瘙痒感。
尿素能够通过调节皮肤表面的酸碱平衡,减轻皮肤炎症反应,同时有效舒缓肌肤不适感。
4. 药物透皮吸收增强:尿素可以促进局部药物在皮肤上的吸收、渗透和转运。
它具有良好的溶剂性,能够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增加药物在皮肤中的分布和渗透,并加速药物的作用。
5. 助推成分传递:作为一种渗透促进剂,尿素可以帮助其他成分更好地渗透到皮肤深层。
它能够增加皮肤细胞间隙的水合作用,使其他营养成分更容易渗透到皮肤内部,提高其吸收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尿素在使用时应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剂量。
在使用含尿素的产品时,应注意个人肤质,避免过度使用或对尿素过敏。
尿素含量标准
尿素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肥、医药、化工等领域。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尿素的含量标准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就尿素含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化肥领域中对尿素含量的标准要求。
在农业生产中,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其含量标准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效果和产量。
一般来说,农业用尿素的含氮量应在46%以上,这是国家对农用尿素质量的基本要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尿素中是否含有其它杂质,如氨态氮、水分等,这些杂质的含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次,医药领域对尿素含量也有着严格的标准。
尿素在医药领域主要用于制备尿素软膏、尿素乳膏等外用药品,其纯度要求非常高。
一般来说,医药级尿素的含量应在99%以上,杂质含量要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化工领域对尿素含量也有着相应的标准。
尿素在化工领域广泛用于制造脲醛树脂、尿素甲醛树脂等产品,其含量和纯度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工业级尿素的含氮量要求在46%以上,杂质含量也有相应的标准限制。
总的来说,不同领域对尿素含量的要求各有不同,但都需要严格控制其纯度和杂质含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生产和使用尿素产品时,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尿素含量标准是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而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尿素的作用,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尿素含量标准,为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尿素小知识一、尿素定义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O(NH2)2,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阳离子,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
在土壤中,尿素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铵态氮,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
二、尿素用途1. 尿素是化学肥料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可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2. 尿素可以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叶片颜色加深,提高产量。
3. 尿素适用于旱地和水田,也可用于工业和医药等领域。
三、尿素生产方法1. 氨气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这是工业化生产尿素的主要方法。
2. 尿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生产成本较高。
四、尿素肥效期尿素的肥效期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施肥方法和作物种类等。
一般来说,尿素的肥效期在40-60天左右。
五、尿素使用注意事项1. 尿素易溶于水,在土壤中转化较慢,因此在施用时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对作物造成伤害。
2. 尿素施用后不能立即浇水,否则会导致养分流失和降低肥效。
3. 尿素不能与碱性肥料混用,因为尿素与碱性肥料混合容易产生氨气,导致肥效降低。
4. 尿素应该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与潮湿的地面接触,以免吸湿结块。
六、尿素真假辨别1. 观察包装:正规的尿素肥料包装袋上都有明确的商标、生产厂家、肥料登记证号等信息。
同时,要注意包装袋是否牢固,是否有破损或变形的情况。
2. 观察颜色:尿素的颜色应为白色或微黄色晶体状,如果颜色发暗或者明显有杂质,可能是劣质尿素或者假冒伪劣产品。
3. 闻气味:尿素有刺激性气味,如果闻不到或者气味不明显,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4. 观察溶解性:取少量尿素放在水中搅拌溶解,如果溶解速度快且溶液清澈透明,说明是真品;如果溶解速度慢或者溶液浑浊不清,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尿素的名词解释1. 定义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O(NH2)2,是由碳、氧、氮和氢组成的有机酸酰胺。
它是一种无色结晶固体,在水中高度溶解,具有刺激性氨味。
2. 历史背景尿素最早由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于1828年首次合成。
这个发现对于化学产业和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尿素一直被广泛应用于肥料、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3. 生产方法3.1 合成法尿素通常通过合成法生产。
这种方法使用二氧化碳和氨反应生成尿素。
反应条件包括高温(约150-200℃)和高压(约150-200大气压)。
这个过程被称为哈柏法。
3.2 生物法除了合成法,还可以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尿素。
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通过代谢过程产生尿素。
这种方法相对环保且能够利用可再生资源。
4. 应用领域4.1 肥料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
它可以被植物吸收并用于蛋白质合成和生长。
尿素的溶解性高,易于施用,并且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
因此,尿素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4.2 医药尿素在医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作治疗皮肤病、牙齿漂白剂和抗菌剂等。
尿素具有保湿和角质软化的特性,因此常被添加到护肤品中以增加其保湿效果。
4.3 化妆品由于尿素具有保湿性能,它常被添加到化妆品中作为一种保湿剂。
它可以增加产品的保湿效果,并改善皮肤的柔软度和光滑度。
4.4 工业化学品除了以上应用领域,尿素还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其他化学品。
例如,尿酸是由尿素氧化得到的,尿酸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5. 环境影响5.1 水污染尿素在水中高度溶解,当尿素大量施用于农田时,可能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过量的氮会导致藻类过度生长,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平衡。
5.2 温室气体排放尿素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
这些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起到一定作用。
6. 安全注意事项6.1 刺激性尿素具有刺激性,并且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尿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
化学品中文名称:脲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尿素
化学品英文名称:urea;carbamide
企业名称:
地址:
电子邮件地址:邮编:
技术说明书编码:2635 生效日期: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国家应急电话:
分子式:CH4N2O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脲含N 46% 57-13-6
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属微毒类。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次氯酸钠、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有爆炸性的三氯化氮。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亚硝酸钠、干粉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亚硝酸钠、干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治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
最高容许浓度:前苏联MAC:5 mg/m3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征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有氨的气味。
Ph值:熔点(℃):132.7
相对密度(水=1): 1.335 沸点(℃):(分解)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
溶解性:溶于水、甲醇、乙醇,微溶于乙醚、氯仿、苯。
主要用途:用作肥料、动物饲料、炸药、稳定剂和制脲醛树脂的原料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亚硝酸钠、干粉。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143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刺激性:人经皮:22mg/3天,轻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无资料
包装类别:Z01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