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加坡会展活动开发与管理

新加坡会展活动开发与管理

新加坡会展活动开发与管理
新加坡会展活动开发与管理

新加坡会展活动开发与管理

研究报告

目录

一、新加坡会展业概况及现状

二、新加坡发展会展业优势

三、新加坡办会展活动的特色之处

四、新加坡会展业发展前景

五、新加坡发展会展业经验

六、限制新加坡会展业发展的因素

七、新加坡发展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及因对措施

八、给中国会展业带来的启示

一、新加坡会展业概况及现状

被誉为“亚洲会展之都”的新加坡,作为政府主导会展产业发展的典范,连续10次荣获国际会议协会(ICCA)颁布的“亚洲最佳城市会议城市”称号,其会展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研究。新加坡会展事业非常发达,其投入产出比为1:12,高出国际平均水平的,1:9,国际展会的规模次数居亚洲第一位,在世界居第5至6位,堪称亚洲的榜样。国际协会联盟评选新加坡为2008年世界第一大会议城市,这是新加坡第二年获得此殊荣。旅游局展览会议署林慧华经理介绍,仅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各种国际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就多达40万人次,而每年前往新加坡旅游观光及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展览的人数比新加坡的总人口还多。毫无疑问,旅游、会展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来具体分析下新加坡发展会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二、新加坡发展会展业优势

1、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扼守“十字路口”的交通“咽喉”,加上其港口条件非常好,非常有利于展品的进出口活动,同时它也成为了东南亚各国贸易集散地,物产转口中心,是仅次于香港的自由贸易港;另外新加坡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岛国,热带风光优美,城市环境洁净,所以还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世界“花园城市”。新加坡会展业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较高的国际开放度、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高水平的服务业水准,诸多因素令新加坡会展旅游蓬勃发展。

2、秩序井然的交通条件

1)机场:以新加坡为中心的三小时飞行距离内,有2.5亿人口活动,每年仅中转旅客就达250多万,新加坡正处在这样一个枢纽的位置。这样非常适合搞国际性的会展。而且新加坡的出入境十分方便,新加坡机杨被一些媒体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机场之一。当地人称,旅客下飞机后,十分钟内就可以拿到托运的行李。樟宜机场曾11次被媒体评为国际上最好的机场。目前,新加坡有64家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线,可直飞50个国家的154个城市。

2)城市交通:目前,新加坡已成为全球车辆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虽然如此,但却极少发生交通阻塞的现象,新加坡秩序井然的交通应归功于合理的交通规则,卓有成效的车流调度管理以及较高的市民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裕廊工业区通往樟宜机场的泛岛高速公路,全长30公里,是新加坡的公路干线,沿途有13个立交桥和5座汽车天桥,将全岛各主要地区的交通连成一体。目前新加坡共有10多条高速公路,市内还拥有200多条公共汽车线路。除了公路之外,新加坡还耗资30亿美元修建了地下铁路,该地铁已于1987年建成通车,拥有40多个站台,为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方便人们出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地面与地下立体交通网络的建成,大大改善了新加坡的城市交通面貌。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新加坡人逐渐养成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的良好风气。

3、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文化背景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在李光耀总理执政期间,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从实际出发,实行全方位开放,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济之中,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本国发展会展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中76%为华人,然后是马来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人和西方人。由于许多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同时在新加坡居住生活,使得新加坡的文化呈现出其特有的多样性,也使这个国家更加开放,文化融合性更强;另外,新加坡的英语普及率非常高,这些都为新加坡成功举办各类会展活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4、政府重视和支持会展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政府不参与举办展览,但在展览馆、酒店业等方面给予支持。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所属旅游局专门设立商务会展奖励旅游司统筹MICE各项发展事务。

第一,政策与资金扶持。新加坡会展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开始政府就看好会展产业巨大的

发展前景,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扶持会展产业的发展。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新加坡政府专门为会展主办者特设援助资金——2009年3月到2010年2月期间参加主办MICE活动计划者可享受70%的资金援助,筹办MICE项目者可享有多达50%的额外资助,到国外进行会展项目促销者可享受70%的促销费用资助等。

第二,资源整合。新加坡于1974年成立了会议展览局,积极配合政府、引导企业,并以市场的手段推进、实施会展各行业的资源整合,增强会展运作的整体性、互动性,同时挖掘会展产业的项目资源、公共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会展项目和会展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三,人才培养。新加坡一般先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形成会展教育基金组织,再与高等教育机构联合开发会展专业课程,开展相关学位教育,推进会展职业化及新加坡本土人力资源发展。新加坡政府也大量引进高学历、高技术的国际化人才:目前大约有40万名外籍职员及其家属在新加坡工作生活,这些人为新加坡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5、会展经济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发展会展经济,展馆建设是首要条件之一。新加坡博览中心目前为亚洲最大的展览场馆于2000年4月10日晚正式启用。博览中心占地面积25公顷,建有6万平方米的展览馆、2.5万平方米的室外展览场、10个大小不等的会议厅和 9个会客室。博览中心还拥有可停放2200辆汽车的停车场和两个出租汽车站。博览中心由新加坡贸工部出资,1996年开始兴建,1999年3月投入试运行,总投资2.2亿新元(约合1.3亿美元)。该中心由新加坡港务局公司负责管理和经营,预计每月举办5个展览,接待观众3万人。除此之外新加坡还有大大小小的博览馆和展示馆50余个。为该国举办各种会展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除了场馆的建设之外,新加坡还花大量资金致力于与会展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及圣淘沙两处综合度假胜地整体设计不仅包括了酒店、娱乐休闲设施、购物商场等场所,还将融入世界顶级的MICE设施。到2015年,两个综合度假胜地将分别创造经济收益27亿新元。

滨海湾金沙的整体建筑由三幢酒店、三座大型娱乐场、74000平方米的购物商城等组成。其中包括了可容纳多达8000人的亚洲最大宴会厅;位于三幢酒店之顶、占地1公顷的“空中花园”;两个浮于水面、可提供独特俱乐部及酒廊体验的水晶馆;面积超过98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2000个展览摊位,总会议场地可供举行多达5万人参与的大会及会议的MICE设施等。滨海湾金沙落成后,将成为东南亚首个综合旅游度假胜地,其庞大的会奖旅游设施更为新加坡MICE的高速发展注入多活力。耗资44亿美元,全球投资额最高的家庭旅游目的地——圣淘沙名胜世界,建成后将成为新加坡又一旅游地标性建筑。同时也为新加坡的会展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另外新加坡两个带赌场的综合娱乐城,也是在新加坡举行区域和全球性会展的另一个激励因素。

6、具有先进的会展理念和丰富的办展经验

说到这里,好像新加坡搞会展经济全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硬件条件,但在亚洲,与新加坡条件相近的国家和城市并不少,为什么新加坡能搞得这么有声有色呢?这与新加坡展会市场上有一批比较成熟的市场主体不无关系。他们有着比较成熟的市场经验和经营理念。

1)会展走名牌战略。国际上最大的会展公司励展集团亚洲总部就设在新加坡。新加坡展览人士认为,办展会也要创品牌,如果展会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能吸引参展商来参加,就可一届一届地办下去。

2)针对市场需求办展览。新加坡的会展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市场调研部门或人员。针对市场需求确定会展项目。所谓展会市场就是一边是有参展需求的厂商,一边是有参观了解这方面展会的人群,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就是会展公司。励展集团每年举办的大型国际展览超过440个,每年主办的会展为来自全球的十五六万多家参展厂商及超过900万家买家创造商机。形成了一大批长期客户,现在许多参展厂商已经习惯于跟着会展走,想要开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时,先通过会展公司举办展览,以展览会的形式开拓市场。 3)竞争并不一定就是价格战。新加坡只是弹丸之地,但有数十家有一定规模的会展公司,这是否会引起价格竞争,如降低场租、参展费等,几乎所有公司都还没有出现这类现象。如励展集团曾想搞家具展,可后来一调查已有别的公司搞过这类展览,就放弃了这个项目。新加坡展览服务私人有限公司也曾想搞一个建筑业方面的展览,后来发现别的公司已做过这方面较好的展览,也就不做了。这与国内如有一个展览做成功,后面就会出现许多类似的展览,直到把这个市场做滥的习惯大不一样。新加坡多数展会公司都是强

调服务取胜。最主要的是提高展会的质量。他们认为,展会参观者的数量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看参观者的质量,是不是参展商希望见到的专业人士,通常是对参观者发放调查表,以了解参观者的基本情况,最重要的是能让参展商做成生意。励展集团每次展览后3至6个月内都要进行一次调查,了解一下参展商通过展览形成了多少商业机会。

三、新加坡办会展活动的特色之处

新加坡会展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在于提供个性化服务。新加坡会展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市场调研部门或人员,他们每年会根据目标市场客户的特殊需求制定专门的推广计划。如为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新加坡各政府部门相互协调,放宽签证门槛,不遗余力地采取措施让中国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如推出汉语路牌标识,鼓励酒店增加中文电视频道等。而为争取更多来自中国的商务、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的收益,新加坡还出台了一系列特别的“奖励计划”,为赴新加坡的公司代表团提供诸如迎宾仪式、文娱演出、盛大宴会、商务考察及通关等多项配套服务。

四、新加坡会展业发展前景

新加坡会展业本来就很发达,最新发展是金沙集团的滨海湾金沙今年4月开幕,金沙一直强调在新加坡以会展业为发展重点。今年在滨海湾金沙举行的会展项目多达370个,在强劲的新旧软硬件相互配合下,势将进一步推动当地的会展业。而后起之秀的澳门,成为亚洲新兴的会议及奖励旅游的地点,归功于会展的硬件设施发展迅速,且愈来愈讲究。随着澳门未来陆续有新项目进入市场,意味着有更多娱乐、餐饮和住宿可供选择,为会展业铺平道路。

五、新加坡发展会展业经验

一、统筹规划,产业融合,合力推动规划实施。

1、新加坡旅将会展产业与交通、城市建设、文化艺术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合力推动。交通是会展旅游的命脉,新加坡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了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

2、文化与会展。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文化的国家,这被新加坡政府视为宝贵而特别的财富,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文化遗产事业援助计划”,拨款800万元协助推动和保存本地文化遗产事业,凡是从事推动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私人机构和民间组织可获得最多10万元的拨款或50%的发展经费。在政府及全国国民的大力推动下,新加坡本岛国土遗产保护大致可以分为:代表印度文化特色的小印度区域、代表马来文化特色的

甘榜格南区域、代表中华文化特色的牛车水区域、代表殖民文化的维多利亚街区域。新加坡政府重视和保护每一处种族文化遗产的载体,包括最先入驻新加坡的土生华人建筑,一座很小的印度寺庙,一条马来风情的街道,甚至一道代表种族特色的餐饮,都会成为他们的掌中至宝。即使在建筑密集的新加坡河岸边,也还保留着最原始的低矮建筑群落。新加坡提出了“I Love Museum”活动,小小新加坡建设各类博物馆14个,虽然游人不多,政府要补贴很多经费,但博物馆矗立在那里就象征着一种城市文化,提升了城市总体形象。

3、城建与会展。第一,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得非常有条理,街道、区域特色显著。在城市建设与会展的结合方面,利用高科技手段展览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新加坡居民及游客的小型教育课堂,第二,将办公大楼与展览结合。城建局大楼(City Gallery)本是城建局办公地点,却俨然一个参观景点,吸引了无数来这里学习考察的团体。这里展示了新加坡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大都市的演变过程,展示了新加坡的立体交通体系,以及未来新加坡的发展蓝图。

二、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成功打造会展与旅游相结合的两大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2004年新加坡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要着重发展休闲、会展、教育、医疗四大领域。围绕这一战略思路,重点打造以休闲观光度假为主的圣陶沙度假区和以会展商务为主体的金沙滨海城度假区两大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会展与奖励旅游(MICE)是新加坡旅游业的主要收入之一,2007年会展旅游收益超过50%,会展旅游人数超过40%,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会展旅游,1974年就在新加坡旅游局下设“新加坡会展署”,专门负责协调配合各项会展活动的策划与筹备。金沙滨海度假城是新加坡政府正在扶助崛起的一处新的以会展旅游为主要功能的高档综合性度假区,位于Marina Bay,全是填海区域,与周边的新加坡河周围的中央CBD 连成一片,由拉斯维加斯集团投资30亿元兴建。

三、确定主题,合力宣传“非常新加坡”。

新加坡重视会展产业的宣传营销,但是,并非单纯地宣传会展产业,而是以旅游带会展,借助电视、网络、电子出版物等多种手段进行联合营销。如新加坡旅游局展览会议署每年都有计划地向世界各地介绍新加坡会展和旅游方面的情况,并在世界各地举办新加坡会展经济方面的研讨会,积极宣传和推广新加坡在会展和旅游方面的优势,而“非常新加坡”更是新加坡以旅游带会展进行联合营销的经典范例。

六、限制新加坡发展会展业的因素

一、新加坡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劳动力缺乏

新加坡国土资源狭小,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自然资源更是匮乏,甚至连饮用水都是从国外进口,可以说是一个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严重导致了新加坡国内的会展市场过于狭小,除市场资源成本相对过高外,新加坡国内的狭小市场使得很难像其他大国一样开发大型主题公园和大型展览之类的会展旅游产品。

二、出入境条件不甚友好是影响新加坡会展业和旅游业的第二个因素。

对于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等地的旅游者和商人的现有管理政策有待改进,应考虑在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前提下提高上述地区客源赴新积极性。

三、规章制度中存在壁垒是影响新加坡会展业的第四个因素。

某些现有规章制度妨碍了餐饮业、夜间活动场所等一些与会展相关部门的正常运转、发展创意和积极性。例如,餐饮业在引进技能娴熟的外国厨师和乐手时,常常面临如教育和语言之类对这些部门并不重要的限制问题;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必须具有多姿多彩的夜间活动,诸如夜间饮酒时间和街道零售活动等的限制性条款,势必对会展产业发展投下阴影。

七、新加坡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宽松的市场准入制度导致会展市场鱼目混珠。

在新加坡举办展会一般不需要任何审批手续,从而导致了会展市场的无秩序性。

建议:新加坡相关的部门应规范相应的制度来整合本国的经济制度,从而个更好地带动新加坡会展产业的发展,为本国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无相关的法律来约束市场中的行为。

法律是评价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向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他的法律体系是相当完善的。因此没有法律约束的市场只能导致市场的混乱。

建议:政府应成立专门的部门来严格化相关的法律,为市场中不适当的行为制定一个规范化的标杆。

三、没有充分挖掘游客的消费潜力。

会展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服务业、旅游业、交通和通讯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虽然新加坡每年的游客数量很多,但是还没有发掘出游客的潜力。从而滞碍了新加坡的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

建议:在举办会展览的时候,大力发掘游客的消费潜力,从而带动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

八、给中国会展业带来的启示

1、政府主导仍应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推进会展产业发展的理性选择。

在会展产业发展基础普遍还比较薄弱的当前但政府同时应积极做好角色转变,避免在会展产业发展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防止“政府主导”转为“政府主办”。政府在会展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积极起好引导和规范作用,从政策扶持、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设施建设、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下工夫,协调各类资源、努力改善会展产业发展环境,最大程度地利用政府优势促进和规范地方会展产业发展。

2、宣传营销始终是一个城市发展会展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一个城市不仅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和利用多种手段对会展业进行全方位宣传营销,而且由于会展关联性强、涉及行业多,要由政府牵头实施城市营销,将城市会展、旅游、商贸等产业进行整体宣传和推介,塑造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有利于更好地推介和宣传城市会展设施与服务。从我国当前发展实际看,许多地方政

府还把主要精力和资金投放到会展场馆等硬件建设上,对会展营销的重视程度还未提到应有的高度。

3、会展品牌是一个城市成功推进会展产业发展的精髓和灵魂。

会展品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城市会展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除了新加坡和杭州,世界上以品牌会展推动城市会展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达沃斯只是瑞士东南部的一个小镇,却因“达沃斯论坛”而闻名于世,反过来“达沃斯论坛”又极大地提升了达沃斯乃至整个瑞士的会展产业形象,促进了该业的快速发展;另外,曾经的海南渔村博鳌,也因“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一跃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会议目的地之一。

4、城市会展产业发展定位还应努力突出自身特色。

实现与其他城市的差异竞争,这也是打造城市会展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推进城市会展产业长期发展的根基。新加坡国小、资源匮乏,但能深度挖掘和整合资源,以旅游带会展,以个性化服务打造会展核心竞争力并赢得“亚洲会议之都”的美誉。新加坡发展模式未必适合我国其他的各个城市,但一个城市只有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做出特色,才能走出一条长远发展之路,且打造城市会展产业特色还须量力而行,坚持可持续发展。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99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览,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会展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发展状况 1。欧洲会展产业发展状况 欧洲是世界会展产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会展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已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强国。从世界上举办大型展览最多的25个国家的市场分布来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和行业级展览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他们的展览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商比例、观众数量、贸易效应和相关服务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包括9个10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德国拥有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的四个。目前,德国的总展览面积为240万平方米。在世界主要会展业国家中,德国举办的专业国际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大。目前,德国每年举办400多场国际展览。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210个专业国际贸

易展览会中,近三分之二(超过130个)在德国举行。德国展览机构在全球有386个办事处,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专业展览都是在城市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印刷和包装展以及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 法国也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优势是举办综合性展览。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场展览,其中约180场为国内和国际展览,约12场以上为国际专业贸易展览。法国展览馆占地160万平方米,分布在全国80个城市。 英国会展业近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举办了约900场展览,在1XXXX吸引了700多场展览,成为欧洲展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主要国际展览主要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举行。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展览场馆,展览面积37万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今天,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和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的报告,在美国和加拿大XXXX举办的13185场展览,总展览面积为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843场展览,展览面积为9290平方米或以上,展览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包括90亿美元)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分析以及贸易发展经验分析_戈志梅

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不具备发展石化产业的先天优势,但新加坡政府不断地调整工业和产业政策,利用自身地理优势,顺应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吸引外资,用四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工业化进程,并首创以工业园区为主导的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标杆。 一、新加坡石化工业生产情况分析 从表1中显示了2002年-2012年新加坡石化产业与制造业生产指数的情况,发现石化工业生产指数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增长,并且发展速度略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是新加坡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2004年新加坡的石化工业总产值为533.37亿新元,在2012年石化工业总产值为1020.55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3.9%。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4年-2012年新加坡石化工业的产值和增加值情况。发现专用化学品的工业产值虽然不高,但其增加值却逐年增高,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增加显著,到2008年已超越石油制品和石化产品的增加值,成为石化产业集群中工业增加值最高的子产业,2012年专用化学品生产的工业增加值达20.07亿新元,占石化产业工业增加总值的42%。这与新加坡石化产业不断向下游发展、集中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工业政策十分吻合。 二、新加坡石化产业贸易情况分析 在新加坡政府出口导向政策的影响下,新加坡的石化产业属于出口型产业,原材料均从其他国家进口,经炼制加工后,出口石油制品,并为中下游企业提供生产原料,进而出口石化产品和附加值更高的专用化学品。新加坡的石化产品除少部分供国内的消费外,大部分产品均供出口。 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新加坡石化产业进出口竞争力水平。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TradeCompetitiveness)指数:TC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该指标均在-1与1之间,大于0说明该产业贸易顺差,反之则为逆差。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 从表3可以看到,新加坡石油制品出口增长快速,2002年为169.938亿美元,2012年增至939.362亿美元。新加坡化工产品的出口额也增长快速,2002年为152.832亿美元,2012年为506.859亿美元。 新加坡石油制品和化工产品的TC指数均为正值,且增幅较为明显。石油制品TC指数从2002年的0.13上升到2012年的0.31,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0.4;化工产品TC指数从2002年的0.08上升到2012年的0.22,在2006年达到最大值0.27,说明新加坡石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数据来源:根据新加坡统计局及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数据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网站相关数据整理数据来源:根据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网站相关数据整理 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分析以及贸易发展经验分析 ■戈志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蕊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摘要:新加坡作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新加坡石化产业对亚洲地区的石油化工的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生产规模和贸易情况方面,分析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并分析了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经验,其中重点关注区域经济合作对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发展经验 析 国际经贸 表12002年-2012年石化工业与制造业生产指数 表2新加坡石化工业产值与增加值(单位:百万新元) 表3新加坡石油制品和化工产品进出口额及出口竞争力指数 (进出口额单位:百万美元) 65

新加坡会展业的营销策略分析资料

天津农学院 会展经济学期末考试论文新加坡会展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学生姓名陈瑞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班级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 学号 1107074117 指导教师高书军 成绩评定 2014年6月

新加坡会展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陈瑞 (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11旅游1班) 摘要:新加坡享有“国际会展之都”的美誉,是亚太地区举办会展和进行商务、休闲旅游的首选地。被国际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之都”。本文就新加坡会展业的发展和现状,分析其发展的营销策略,总结可以学习的成功经验、方法。 关键词:会展新加坡营销策略成功经验 1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现状 新加坡是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城市型岛国,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入口、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加坡会展业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加上很高的国际开放度、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高水平的服务业水准,诸多因素导致新加坡会展旅游蓬勃发展。 新加坡会展国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2001年亚太地区客源市场占总客源比例高达61%%),日本是其最大的客源国,其次是欧洲和美洲。会展旅游直接收入达22亿新元,而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的间接收入则更是可观。据有关部门测算,新加坡会展业投入产出比例高达1:12。 会展经济强化了新加坡作为亚洲航空和海运中枢、地区政治中心、金融中心、商业和服务业中心的地位。2003年新加坡共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500多个,会议范围涉及制造、信息技术、能源、家具、食品、医疗、健康、快速消费品、服务等行业。知名展会有亚洲国际通讯和资讯科技展览、亚洲航空展和新加坡国际家具展等。新加坡拥有众多先进完善的会展设施,新加坡博览中心、新达新加坡国际展览与会议中心及莱佛士会议中心是新加坡三大会展中心。 新加坡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其在国际会展市场赢得了众多盛誉:连续19年(1984年至2002年)荣获国际协会联盟颁布的亚洲最佳会议城市;连续3年(2000年至2002年)荣获国际协会联盟颁发的世界最佳会议城市第五名;2003年在全球10个最杰出的国际会议城市中,新加坡赢得全球第三大会议城市的美誉。 2新加坡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2.1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交通便利 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被称为“亚洲的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全年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我国借鉴意义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我国借鉴意 义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我国借鉴意义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成功经验 1. 重视对旅游业的管理、规划与投资新加波对旅游业的管理,通过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两个渠道来进行。前者主要进行宏观管理和规划,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科学的开发,保证旅游业布局健康发展。后者则促使旅游业规范,引导和促进各旅行社、旅游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行有序竞争,保证了旅游行业有效、有序的自我发展。新加坡为了依法管理旅游业,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法律有《新加坡旅行社法》、《新加坡饭店法》、《新加坡旅游促进税法》等。新加坡法律之严格,世界文明,有“清规戒律新加坡”之说。为保证出售的商品质优价廉,新加坡旅游局和消协联合推出“优秀零售计划”,对有信誉的商店颁发红白相间的鱼尾狮标志,作为信得过商店。倘若有旅游购物时受到诈骗,可想旅游局或消协投诉,一经查实,不但责令加倍赔偿游客损失,还要吊销其营业执照。系。新加坡政府在对旅游业进行有序管理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旅游业的规划和投资。从80年代开始,新加坡每年对旅游业的投入达2—4亿美元,2005年新加坡旅游局制定了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旅游2015”。2007年新加坡政府投资20亿新币作为旅游业发展基金,用来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和景点建设。 2. 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业。新加坡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创建国际通商口岸、免税购物中心、美食天堂、国际会议和国际金融中心,使该国成为东南亚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新加坡是个免税港,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品种齐全,价格便宜,成为游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_黄湘燕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 □黄湘燕 内容摘要2008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领导干部城市规划与可 持续发展专题研究班”的学习,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接受培训。通过学习培训 和参观访问,我对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 借鉴,同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吸取教训。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 2008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领导干部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究班”的学习,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接受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参观访问,我对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吸取教训。 新加坡产业升级的发展历程 产业升级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发达国家快速增长的经济,都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础上的。新加坡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1965年正式成为独立国家,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从一个建国初期经济极不发达的城市小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从一个人均GDP达不足320美元的简单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人均GDP达30000多美元的城市经济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目前新加坡拥有了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硬盘生产国;世界第二大钻井平台生产基地;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成为发展中国家仿效的典范。40多年间,新加坡平均增速超过8%,西方发达国家花了一、两百年时间实现的产业升级,新加坡只用了短短的40多年就完成了,新加坡创造了经济奇迹。新加坡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无疑更加直接而有益。 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大约是每十年一次,其产业升级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主要发展 转口贸易。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的岛国, 没有资源,淡水主要由马来西亚提供,不能 抽地下水;大米要从马来西亚和泰国进口, 填海用的土也要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运过来。在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土上,怎么样 来发展经济呢?新加坡唯一的好处是它有 一个停泊环境良好的天然港口,加上又处 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是印度洋和 太平洋的必经之地,是发展贸易的理想口 岸,于是就发展转口贸易,选择了实施进口 替代的发展战略。这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 新加坡在世界港口贸易的重要地位,使之 成为今天世界最繁忙的海港之一。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发展劳动 (低技能)密集型的产业。新加坡独立后,政 府面临英殖民地留下的满目疮痍,经济结 构畸形,种族矛盾纷杂,社会政治动荡,特 别是失业率高达14%。为了应对大量失业 和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必须发展劳动密 集型产业。加上当时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又 受到了国内市场规模狭小,原材料供应不 足因素的等严峻挑战,于是新加坡政府及 时调整经济战略和经济政策,提出出口导 向型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 的产业政策,促进了大批的服装、纺织、玩 具、木器等产业的进入,新加坡工业化进程 由此初步展开。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发展技能 密集型产业。由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大量 劳动密集型产业涌入,就业率不断提高,失 业率下降到4%。这时新加坡政府及时调整 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的换代升级,鼓励发展 高技能密集型产业,淘汰低技能劳动密集 型产业。一是通过工资政策引导产业升级, 用提高工资成本的方法来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二是实行投资和税收政策引导投资方 向,扶持高技能密集型企业;三是强化教育 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此期间,一批 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和石化业的国际著 名跨国公司相继落户新加坡,建立起了精 密仪器、机械工程和航空工业,高技能密集 型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发展资本 密集型产业。70代年以来,新加坡吸引了美 国、日本和欧盟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尽 管这10年里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 10%,但新加坡仍然还只是跨国公司总部 经济链条中的生产加工基地,产品在海外 设计,只是借用新加坡工厂的生产线来生 产。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就是,仍处于“微 笑曲线”的底端,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所以,到了8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出“全商 务”概念,打造“全商务”产业链。鼓励跨国 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从“制造基 地”发展到“总部基地”。把新加坡发展成为 具备全商务能力的全球化城市,为此推出 商业总部计划,奖励并协助在新加坡注册 的公司或企业,将其技术扩展到本区域,并 提供商业、技术和专业服务,走商业区域 化、国际化道路。日本跨国企业纷纷在新加 坡设立营运总部,如夏普、三洋、富士能、美 乐达等。一些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工业也 得到了进一步的鼓励,如集成电路制造、计 算机、工业电子设备和特殊化学产品等。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发展技术 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 的经济步入了成熟阶段,增长速度放慢。为 3 企业家天地2009年3月中旬刊

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2014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迈点网张淑萍)201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2014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4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就旅游行业来说,201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4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4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4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 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

新加坡会展活动开发与管理

新加坡会展活动开发与管理 研究报告 目录 一、新加坡会展业概况及现状 二、新加坡发展会展业优势 三、新加坡办会展活动的特色之处 四、新加坡会展业发展前景 五、新加坡发展会展业经验 六、限制新加坡会展业发展的因素 七、新加坡发展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及因对措施 八、给中国会展业带来的启示

一、新加坡会展业概况及现状 被誉为“亚洲会展之都”的新加坡,作为政府主导会展产业发展的典范,连续10次荣获国际会议协会(ICCA)颁布的“亚洲最佳城市会议城市”称号,其会展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研究。新加坡会展事业非常发达,其投入产出比为1:12,高出国际平均水平的,1:9,国际展会的规模次数居亚洲第一位,在世界居第5至6位,堪称亚洲的榜样。国际协会联盟评选新加坡为2008年世界第一大会议城市,这是新加坡第二年获得此殊荣。旅游局展览会议署林慧华经理介绍,仅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各种国际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就多达40万人次,而每年前往新加坡旅游观光及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展览的人数比新加坡的总人口还多。毫无疑问,旅游、会展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来具体分析下新加坡发展会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二、新加坡发展会展业优势 1、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扼守“十字路口”的交通“咽喉”,加上其港口条件非常好,非常有利于展品的进出口活动,同时它也成为了东南亚各国贸易集散地,物产转口中心,是仅次于香港的自由贸易港;另外新加坡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岛国,热带风光优美,城市环境洁净,所以还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世界“花园城市”。新加坡会展业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较高的国际开放度、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高水平的服务业水准,诸多因素令新加坡会展旅游蓬勃发展。 2、秩序井然的交通条件 1)机场:以新加坡为中心的三小时飞行距离内,有2.5亿人口活动,每年仅中转旅客就达250多万,新加坡正处在这样一个枢纽的位置。这样非常适合搞国际性的会展。而且新加坡的出入境十分方便,新加坡机杨被一些媒体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机场之一。当地人称,旅客下飞机后,十分钟内就可以拿到托运的行李。樟宜机场曾11次被媒体评为国际上最好的机场。目前,新加坡有64家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线,可直飞50个国家的154个城市。 2)城市交通:目前,新加坡已成为全球车辆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虽然如此,但却极少发生交通阻塞的现象,新加坡秩序井然的交通应归功于合理的交通规则,卓有成效的车流调度管理以及较高的市民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裕廊工业区通往樟宜机场的泛岛高速公路,全长30公里,是新加坡的公路干线,沿途有13个立交桥和5座汽车天桥,将全岛各主要地区的交通连成一体。目前新加坡共有10多条高速公路,市内还拥有200多条公共汽车线路。除了公路之外,新加坡还耗资30亿美元修建了地下铁路,该地铁已于1987年建成通车,拥有40多个站台,为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方便人们出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地面与地下立体交通网络的建成,大大改善了新加坡的城市交通面貌。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新加坡人逐渐养成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的良好风气。 3、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文化背景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在李光耀总理执政期间,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从实际出发,实行全方位开放,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济之中,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本国发展会展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中76%为华人,然后是马来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人和西方人。由于许多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同时在新加坡居住生活,使得新加坡的文化呈现出其特有的多样性,也使这个国家更加开放,文化融合性更强;另外,新加坡的英语普及率非常高,这些都为新加坡成功举办各类会展活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4、政府重视和支持会展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政府不参与举办展览,但在展览馆、酒店业等方面给予支持。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所属旅游局专门设立商务会展奖励旅游司统筹MICE各项发展事务。 第一,政策与资金扶持。新加坡会展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开始政府就看好会展产业巨大的

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目前,会展业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发展现状 1.欧洲会展业发展现状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会展经济在国际上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从世界上25个举办大型展会最多的国家市场分配情况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绝大多数世界性大型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其展出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比例、观众人数、贸易效果及相关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号称“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O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9个。在全球前5位的展览中心中,德国就有4个。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在世界几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举办的专业性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现在,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几乎2/3(130多个)都是在德国举办的。德国展览机构在全世界的办事机构达386个,已形成了全球化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鲜明特点是:许多专业性展览会都是依托城市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例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 法国也是全球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优势是在办综合性展览会方面。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个展览会,其中全国性国内展和国际展约为180个,具有国际性的专业贸易展有12o+左右。法国展览场馆面积160万平方米,展馆分布于全国80个城市。 英国展览业近年来进人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共举办了约900场展览活动,吸引了1200万人。但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国内举办的展会规模不大,多以中、小项目为主,而且目前国内展馆规模也不大,较有名的伦敦及伯明翰展场,总面积不过20万平方米,因此英国会展业的规模、水平、影响都无法与德、意、法相比。但英国却培育了如励展集团、蒙哥马利展览公司等享誉世界的跨国展览公司,在英国本土之外举行大规模的著名展览会。 意大利有40多个展场,每年办展达700多个,是欧洲办展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四个主要展览城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展场,展览面积达37万多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洲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的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如今美国举办会展的数量和会展业直接收入均居世界首位。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00年美国和加拿大举办的13185个展览的展出面积共达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展出面积在929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843个,会展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其中美国90亿美元)。 3.亚洲会展业发展状况

中国会展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陈江洪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会展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我国会展业总体竞争力还不强,尤其反映在国际化和品牌化方面我国都是弱项。本文主要通过宏观背景因素指标和微观产业因素指标,对中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就如何提高中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提出战略思考。 主题词:中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宏观背景因素指标微观产业因素指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竞争力研究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国际竞争力这个概念直观的理解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竞争力可以是一种现实竞争能力,也可以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评价会展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 一、国外有关竞争力的各种理论 熊彼特的创新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34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涉猎范围可谓极其广泛,但书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提出的“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熊彼特所说的“创新理论”具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第二,极力强调“变动”和“发展”的观点;第三,非常强调和重视“企业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说 80年代,迈克尔·波特以产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成为战略理论的主流。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他提出的竞争力优势理论(钻石体系说)风靡全球,在他的“钻石体系说”中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机会变数与政府等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说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强调制度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他认为要保持经济组织有效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合理的安排,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到对社会最有益的活动中去,同时,如果这种制度安排十分有利的话,还可以克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不足。 关于竞争力的其它观点还有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这两个竞争力的权威评价机构阐发的观点,以及综合国力论、政府政策论、管理文化论和劳工组织论,在上述各种研究竞争力的理论中,波特的竞争力优势理论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概况 早在1957年,在中国人眼里对“会展”这个词还没有太多认识的时候,中国外经贸部就率先在广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广交会已经成为在国内国际知名的品牌展览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展活动空前活跃,会展业的总规模年均增长20%。2004年,我国会展业直接产值近100亿元人民币,全国已有180多个展览场馆,并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展览集团公司,培育出一批代表中国特色的会展城市和品牌展览会。北京的科博会、上海国际汽车展、深圳的高交会、珠海航空博览会、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等都是在国际会展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展览会。会展业成为我国服务业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我国借鉴意义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我国借鉴意义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成功经验 1. 重视对旅游业的管理、规划与投资新加波对旅游业的管理,通过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两个渠道来进行。前者主要进行宏观管理和规划,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科学的开发,保证旅游业布局健康发展。后者则促使旅游业规范,引导和促进各旅行社、旅游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行有序竞争,保证了旅游行业有效、有序的自我发展。新加坡为了依法管理旅游业,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法律有《新加坡旅行社法》、《新加坡饭店法》、《新加坡旅游促进税法》等。新加坡法律之严格,世界文明,有“清规戒律新加坡”之说。为保证出售的商品质优价廉,新加坡旅游局和消协联合推出“优秀零售计划”,对有信誉的商店颁发红白相间的鱼尾狮标志,作为信得过商店。倘若有旅游购物时受到诈骗,可想旅游局或消协投诉,一经查实,不但责令加倍赔偿游客损失,还要吊销其营业执照。系。新加坡政府在对旅游业进行有序管理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旅游业的规划和投资。从80年代开始,新加坡每年对旅游业的投入达2—4亿美元,2005年新加坡旅游局制定了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旅游2015”。2007年新加坡政府投资20亿新币作为旅游业发展基金,用来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和景点建设。 2. 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业。新加坡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创建国际通商口岸、免税购物中心、美食天堂、国际会议和国际金融中心,使该国成为东南亚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新加坡是个免税港,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品种齐全,价格便宜,成为游客的购物天堂。新加坡还是著名的美食天堂,世界各地美食荟萃于此,为不同口味和预算的游客提供多种选择。新加坡利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把邻近的东南亚各国的旅游资源作为本国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使其发展成为东南亚的旅游中转站,从而使新加坡成为世界十大旅游中心之一。由于国际会议具有参加人数多、逗留时间长、购买能力强、旅游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新加坡政府早在1974年就专门设立了国际会议局,建立了100多座国际会议馆,大力开拓国际会议旅游市场。现在新加坡已成为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五位的国际会议中心。新加坡政府通过每年举办各类大型国际会议,不仅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且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及知名度,最终带动了国家旅游事业的发展。 3.创建良好的旅游大环境。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本国旅游大环境的营造和创建。首先,从1973年新加坡政府就掀起了全国性的、行之有效的植树造林运动,大力整治污水河道,改变市容市貌,使得新加坡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三无”城市。其次,新加坡有一套完善的旅游服务机构,旅游接待服务质量高,堪称世界一流。再次,为了让外国游客“无障碍”游览新加坡,新加坡旅游局在酒店、街道等地方设立包括华文在内的多种语言的旅游指南、宣传品、路牌、告示牌等。最后,新加坡政府根据华人占7%的特点,对公民进行儒家优良传统教育,积极开展“礼貌运动”和“敬老运动”,树立了新加坡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得游客在新加坡旅游时不仅感到生命和财产都特别安全,而且还感到亲切和受尊重。旅游大环境的营造使得新加坡自建国以来政治稳定,旅游大环境的营造使得新加坡自建国以来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从未有过政变、暴动、骚动、更谈不上战争冲突,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很低,这是新加坡游客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4. 积极探索,创造新的旅游形式。“旅游经济无止境”是新加坡旅游局制定各项政策的基础,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加坡不断扩展旅游经济的发展空间,不断创新,除发展观光旅游外,还积极开发购物旅游、奖励旅游、会议旅游、教育修学游、医疗保健游、游轮旅游、商务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不断适应世界各地游客的需要。与此同时,以积极和创新的姿态去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环境因素研究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环境因素研究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和环境因素研究 【摘要】 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会展行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它起源于欧洲和北美,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产业。每年在世界各国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多达40万个,会议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超过2800亿美元。国际会展市场的巨大潜能和会展经济的高额回报,加上国内会展的巨大诱惑,使得许多国家的政府及民间机构纷纷加入到会展市场竞争的行列,积极发展本国的会展产业。随着入世对中国会展业的带动,中国会展的数量和质量都将有一个大的整合与提升。 【关键字】发展现状影响因素 【正文】 一.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会展业现状主要表现 1.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现有大中型会展场馆150多个,会展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而目前各地都在大兴土木,会展馆建设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正在建设或规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建成的各类会展中心的会展面积可能超过100万平方米。 2会展活动空前活跃。 据有关调查表明,举办和参加会展的数量不断增多,2004年我国会展项目数量超过3000个,出国办展近800个;参展企业500多万家,参会专业观众近2000万人次;节庆活动5000多个,参与观众达数亿人次。会展收入增幅明显,目前举办各类展会直接收入超过100亿元,间接带动的旅游、餐饮、交通、广告、娱乐、房产等行业收入高达数千亿元。 3会展形式丰富多彩。 经过多年发展,一些由政府主导的综合会展向专业会展转变,有的随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而成为著名会展,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较大影响力的会展知名品牌,诸如广交会、高交会、上交会等综合展。专业化会展比重增加,几乎涉及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主要行业,如北京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等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国际航空展成为亚洲第二大航展,而号称"中国第一展"并享誉全球贸易展的"广交会"是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会展。 4组展主体呈多元化。 目前主要有五大主体:一为政府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承担政府主导的各种重大经贸洽谈展会和综合性展会,政府主导型的展会仍是一大亮点,由国家部委和省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大型展会活动,其中不少展会有高层领导人出席、讲话、剪彩、题词;二为行业

新加坡上市的基本情况

新加坡上市的基本情况 作者:佚名资料来源:不详点击数:497 更新时间: 2008-12-29 新加坡上市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利与弊 1、新加坡股市非常欢迎中国公司到新加坡上市。 新加坡股市在国际上以严格和稳定著称,但是目前对中国企业还是非常欢迎的。到海外上市也正是许多中国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所渴望的。由于国内的二板市场至今尚未推出,一些中小企业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一些人逐渐把眼光转向海外。对中国中小企业来说上市不仅仅是为了融资,很多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2、新加坡上市的综合利弊分析 (1)有利条件 与中国国内证券市场相比,新交所公司上市的条件也较低,主板市场没有连续三年盈利甚至存续3年的要求,创业板市场 的条件更低,对税前盈利、资本额等均无要求,主板与创业板也不是完全分隔的。创业板上市企业上市满两年,达到主板要求的,即可转入主板市场。更为诱人的是,企业上市后再融资也更为便利,只要市场投资者接受,再融资没有 间隔期的要求,融资量也没有上限。 在综合费用上,新加坡市场的融资成本约为8%~10%(指占融资额

的比例),而XX主板市场约为20%、创业板市场10%-15%,国内主板市场5%,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约为13%~18%(其中上市费7%)。从融资额看,XX主板目前平均市盈率已下滑至5~7倍,创业板约为13~14倍,纳斯达克(NASDAQ)下滑到20~30倍。新加坡市场虽已跌至14~15倍,相比其他市场仍具有一定诱惑力。 (2)不利条件 据分析,国内企业欲赴新加坡直接上市,除了要符合新交所的上市条件外,首先必须符合国内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欲上市企业赴新上市前,必须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而国内对上市企业的标准定得较高,不仅有企业规模上的要求,而且还有连续三年盈利和上市前必须完成股份制改制及相应的辅导等要求。一些有条件的公司,如在境外有经营机构,或有办法在某一岛国注册成立公司,就走了间接上市的道路。即使这样,由于间接上市涉及资本在境内外的流动,当人民币在资本项目XX 不能完全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其中必然要面对许多法律上和经营上的障碍。 另外,融资成本也是中国企业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与欧美日及X X等地证券市场相比,新交所的上市成本比较低,与国内证券市场相比,其融资成本无疑要高得多。据大华亚洲XX企业融资部的陈长发先生估算,在新上市的企业上市时一般要支付两笔费用:固定费用方面,约需支付70万-80万美元的专业顾问、印刷、广告等费用;非固定费用方面,还要支付约为融资额的2.5%-3.5%的股票承销费用。这样的成本,对那些欲赴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负担。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去年一家新加坡本地企业上市,一次筹集了200万新币的资金,但却为此支付了约100万新元的各种费用。此外,与国内证券市场相比,新加坡证券市场企业股票发行的市盈率普遍要低,同样的企业,如能在国内市场上市,其所能筹集到的资金往往要更多。这也成为许多中国企业情愿在国内排队也不愿走出国门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加坡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赵超

【区域经济】 新加坡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赵 超 (广东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100)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产业素质已经成为各界共识。过去五十年来,新加坡经济和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对新加坡产业发展的借鉴成为目前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新加坡产业发展的历程、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从新加坡产业发展历程中获得我国产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产业发展;中国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023-04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克服了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独立之初,新加坡的经济严重依赖转口贸易和为英国军事基地服务的第三产业,制造业十分薄弱,到2007年制造业和金融与商业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29.07%和24.56%。新加坡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全球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新加坡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于在新时期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适度多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加坡产业发展历程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只有630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的小岛国。从1959年自治到现在也只有短短50年历史,但它已从昔日的一个小渔村、贸易站和海军基地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国家,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码头、第二大电子中心、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第三大外汇交易市场。2007年,新加坡G D P达到1732亿美元,人均产值为34150美元,超过日本人均水平。在世界经济体中人均产值水平名列第15位。根据2008年瑞士诺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国家竞争力报告,新加坡的排名居世界第二。纵观五十年来新加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总是与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相伴随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加坡的经济奇迹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的。 (一)进口替代产业阶段(1959—1967年) 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其产业结构表现为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而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水利电力的第二产业则处于次要地位。这种产业结构非常脆弱,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邻近的其他东南亚国家纷纷开展直接的进出口贸易,使经由新加坡转口的贸易额急剧下降,新加坡经济迅速陷入萧条,失业人口急剧增加。面对这些困难,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主张发展进口替代产业,改变单纯依赖转口贸易的畸形产业结构。这一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是食品、印刷、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等。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59年的8.63%上升到1967年的16.27%,贸易业的比重由81.7%则下降到32.28%,初步改变了过去以转口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支配地位的局面,表1。 表1 新加坡主要部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59—1967年)年份G D P制造业公用事业建筑业贸易运输与通讯金融与商业19591008.632.332.0381.70-- 196010013.172.513.7333.6014.0211.66 196710016.272.886.0932.2810.9713.08 资料来源:舒怀(1997)。 (二)出口导向产业阶段(1967—1990年) 1965年8月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国家后,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失去了马来西亚这块腹地市场。因而,新加坡政府于1967年做出了调整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决策,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根据产业发展重心变迁的轨迹,新加坡发展出口导向产业阶段可以细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资本密集型产 DOI:10.13483/https://www.doczj.com/doc/2217051630.html, ki.kfyj.2010.04.0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