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8篇 第1节 直线与方程课件 理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7
平面解析几何[2017高考导航]知识点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考纲下载知识点圆的方程直线、圆的位置关系考纲下载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知识点双曲线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抛物线道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圆锥曲线的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简单应用用.第1讲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教材回顾▼夯实基础课本温故追根求源1.直线的倾斜角⑴定义:兀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与兀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__________⑵倾斜角的范围为[0,兀)2.直线的斜率(1)定义:_条直线的倾斜角a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即k=tan S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2)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刃),P2(X2,力)(兀1工兀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X2— Xj Xj—X23.直线方程1・辨明四个易误点(1)求直线方程时要注意判断直线斜率是否存在;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每条直线都存在斜率.(2)根据斜率求倾斜角,要注意倾斜角的范围.(3)直线的截距式中易忽视截距均不为0这一条件,当截距为0时可用点斜式.(4)由一般式Ax+Bj+C=O确定斜率k时易忽视判断B是4 否为0,当B=0时,疋不存在;当BH0时,k=-~.2.求直线方程的一般方法(1)直接法: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形式,直接写出直线方程,选择时,应注意各种形式的方程的适用范围, 必要时要分类讨论.(2)待定系数法,具体步骤为:①设所求直线方程的某种形式;②由条件建立所求参数的方程(组);③解这个方程(组)求出参数;④把参数的值代入所设直线方程.双基自测F3则直线1-已知直线Z经过点卩(一2, 5),且斜率为-iZ的方程为(A )A.3x+4y-14=0B.3x-4y+14=0C.4x+3j-14=0D.4x-3j+14=03解析:y—5=—才(兀+2),艮卩3x+ 4y—14= 0.3 Tl2,经过两点A(4, 2j+l), B(2, —3)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y=( B)A. -1 D. 2解析:tan 苧=业呈严=字=卄2,因此y+2=一1,J=—3-B. -3C. 03.(2016•烟台模拟)如果AC<0, BC<0,那么直线Ax+By + C=0不通过(C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析: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氐=_容<0,直线在y轴上的截c距^=-->0,故选C.15[0° , 45° ]U[135° , 180° )例JI (1)直线 2xcos a —y — 3= 0( a G斜角的变化范围是(B )esi兀 A.— L6■兀C.—— L4兀3 -兀~2 ■ "JT-6 ' 3 ._兀兀_L4, 3」 ~ JI ■ 2 n3(2)过原点引直线木使/与连接4(1, 1)和B(l, —1)两点间 的线段相交,则直线/斜率的范围为m ,倾斜角的范围为名师导悟以例说法考点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Be[解析]⑴直线2xcos a —j —3=0的斜率k=2cos Q •由于 "JI JI2 V3]•设直线的倾斜角为伏则有tan ^e[l ,V3].由于〃丘[0,⑵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k^[-l 9 1]. 倾斜角 «e[0° , 45° ]U[135° ,180° ).,因此吃=2cos a G [1,,—,所以~^cosJI ),所以〃丘4’ 3,即倾斜角的变化范围trJT JIa(1)求倾斜角的取值范围的一般步骤①求出斜率A:=tan a的取值范围.②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借助图象,确定倾斜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