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妊娠结局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46 KB
- 文档页数:2
子宫畸形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及处理韩文莉;马乐【摘要】Uterine malformation has the highest incidence among reproductive organs dysplasia ,mainly including hypo-plasia ofuterus,septate uterus,didelphysuterus,bicornuate uterus,arcuateuterus,unicornous uterus and diethylstilbestrol induced uterinedysplasia ,etc.Due to the abnormal morphology of the uterine cavity ,it often leads to abortion ,preterm birth, premature rupture ofmembranes ,and other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which increases Cesarean section rate accordingly . The study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uterine malform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pregnancy outcomes can provide help for the normal pregnancy and the treatment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in the patients with uterine malformation .%子宫畸形在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的发病率最高,主要包括子宫发育不全、中隔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弓形子宫、单角子宫以及乙烯雌酚所致的子宫发育异常等。
不同形态先天性子宫畸形孕妇的妊娠结局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先天性子宫畸形孕妇的妊娠结局。
方法选取55例确诊为先天性子宫畸形孕妇为子宫畸形组,同期55例正常分娩孕妇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记录其先兆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前置胎盘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体重。
根据畸形子宫形态,将子宫畸形组分为鞍状子宫组、纵隔子宫组、单角子宫组、双角子宫组和双子宫组。
选取比较各组相关参数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宫畸形组孕妇先兆流产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与子宫畸形其他亚组相比,完全纵隔子宫组和单角子宫组孕妇先兆流产率和早产率较高,双子宫的胎膜早破率和前置胎盘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记录孕妇年龄、子宫畸形的形态、先兆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前置胎盘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体重。
按照AFS分类方法[4],根据畸形子宫形态,将患者分为鞍状子宫组、纵隔子宫组、单角子宫组、双角子宫组和双子宫组。
比较子宫畸形组和对照组的先兆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前置胎盘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体重;同时,比较不同畸形子宫形态的先兆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前置胎盘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体重。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前置胎盘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体见表1。
2.2 不同畸形子宫形态组相关参数比较与子宫畸形其他亚组相比,完全纵隔子宫组和单角子宫组孕妇先兆流产率和早产率较高,双子宫的胎膜早破率和前置胎盘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体见表2。
3 讨论先天性子宫畸形(CUM)是女性生殖器官在胚胎期发育的异常,由于两侧副中肾管融合不全或未融合,或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正常而另一侧副中肾管发育异常引起。
畸形子宫晚期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探讨摘要】目的分析畸形子宫晚期妊娠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先天性畸形子宫妊娠患者30人。
探讨其娠妊娠结局,剖宫产及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在妊娠结局中的作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的预后及产后出血进行评估。
结果28例患者早产,终止妊娠在31周~35周,仅有2例足月终止妊娠。
采用阴道分娩5例,新生儿窒息的占60%,产后出血在300~500毫升,剖宫产25例,新生儿窒息只有12%,产后出血3例,均为试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达500~800毫升。
结论畸形子宫妊娠。
早产率高,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母儿相对安全。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在胎儿12周末副中肾管衍化物融合障碍所致,其包括: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和纵隔子宫等。
畸形子宫形态及子宫结构的异常,影响了子宫的生理功能,会造成患者不孕;妊娠期可造成流产、胎膜早破、早产、宫缩乏力和子宫扭转等,分娩期、产后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等。
因此,畸形子宫妊娠为高危妊娠,孕期坚强监护,尽可能提高孕周,提高早产儿成活率,临产后拟定适合的分娩方式对保障母儿安全极为重要。
目前就我院于2009-20012年共收入的30例畸形子宫妊娠患者,早产率 93.3%,剖宫产对母儿相对安全。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产科病房收治30名子宫畸形患者,有9例有明确病史,有流产史经彩超明确诊断子宫畸形的,有13例妊娠期孕检采超检查发现的,5例临产后入院检查发现,3例手术时确诊的。
其中双子宫13人,双角子宫10人,纵隔子宫6人,单角(含残角)子宫1人。
1.2 妊娠结局:畸形子宫由于子宫宫腔较正常子宫小,子宫肌层弹性差,故易造成早产。
本组中早产28例,占总数93.3%,足月分娩2例,占6.7%1.3 分娩方式:畸形子宫由于发育的异常,导致宫腔较正常子宫小,而且形态结构的畸形,子宫肌的血液供应差,肌层发育不良,容易使胎儿胎位异常,例如:臀位、横位,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畸形等。
畸形子宫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探讨目的:分析畸形子宫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果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原因。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畸形子宫妊娠患者38人,研究其剖宫产及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在妊娠结局中的作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的预后进行评估。
结果:采用阴道分娩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占14.28%,轻度窒息的占42.86%,正常的占42.86%;而剖宫产的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只有4.0%,轻度窒息的占24.0%,正常的占72%。
结论:畸形子宫妊娠中采用剖宫术较阴道分娩存在明显的优势。
标签:畸形子宫妊娠;剖宫术;阴道分娩先天性子宫畸形是副中肾管衍化物融合障碍所致的异常,其包括: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和纵隔子宫等。
畸形子宫形态及子宫结构的异常,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功能,会造成患者不孕;而且此类患者一旦妊娠,在怀孕期、分娩期、产后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流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早产、宫缩乏力和子宫扭转等症状。
因此,在做好围生期保健及畸形子宫妊娠的诊断同时,拟定正确的分娩方式对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统计我院于2007-2009年共收入的38例畸形子宫妊娠患者,根据我们对病例的相关分析研究后发现这类患者中分娩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与妊娠结局具有密切相关性。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通过询问病史、妇科检查、B 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剖腹探查等方法确诊的先天性畸形子宫妊娠患者38例,其中为双子宫15人,双角子宫11人,纵隔子宫7人,单角(含残角)子宫5人。
总计妊娠次数:53次,平均每位女性妊娠1.39次,妊娠率不低于正常,在妊娠53次中,其中2次人工流产,自然流产19次,早产及足月产32次。
1.2分娩方式:畸形子宫由于发育的异常,导致宫腔较正常子宫小,而且形态结构的畸形,子宫肌的血液供应差,肌层发育不良,容易使胎儿胎位异常,例如:臀位,横位等。
分娩时比较容易出现宫缩乏力,子宫收缩不协调。
为了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我们适当放宽了剖宫产的指征,提高了剖宫产率。
4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论 著子宫畸形为妇产科常见病之一,其类型多样,发生率各方报道不一,一般为1/500~1/1500[1],易并发流产、早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等并发症。
由于缺乏一定症状,许多病例是在妇科检查、辅助检查或手术中被发现证实的[2]。
由于畸形子宫的宫腔形态、血供及宫颈功能与正常子宫有所差异,子宫畸形合并妊娠可对母婴结局造成一定影响。
为探讨子宫畸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4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正常妊娠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进入围生期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子宫畸形均经妊娠前妇科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B超、宫腔镜、腹腔镜或剖宫产手术证实。
平均年龄28.6岁,初产妇48例,经产妇6例,选择同期子宫正常妊娠者6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
2组平均年龄、产次、辅助生育技术以及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合并先天性子宫畸形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魏琼(湖北省襄阳市大庆东路78号襄州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湖北襄阳 441001)【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子宫畸形妊娠对于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进入围生期的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患者54例(畸形组)和同期正常子宫妊娠者6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母婴结局。
结果 畸形组胎位异常发生率(46.3%)、胎膜早破发生率(27.8%)、剖宫产率(77.8%)、早产率(25.9%)及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11.1%)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孕周(37.1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728g)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 vs 8.3%,7.4% vs 6.7%)。
正常的子宫呈倒置的梨形,一旦子宫的形状呈现反常,咱们就称其为子宫变形。
在受精卵构成时,胚胎的性别就现已被决定了,而直到胚胎发育到8周左右,生殖系统才开端分解。
365助孕中心指出在生殖系统的发育过程中,任何一个过程受到影响,都可能导致生殖腺体、生殖管道或许生殖器官发作反常。
其间,子宫变形就是生殖器官发育反常最常见的一种。
那么,子宫变形有哪些损害呢?首要,子宫变形可能会引起女人不孕。
假如患者归于先天性无子宫或许无阴道以及子宫较小等状况,就可能导致子宫中无法容纳男性的精液,精液无法通过子宫到达输卵管,也因而无法与卵子完结受精作用。
别的一种状况就是,因为子宫的变形,形成子宫的容积和形状呈现反常,导致受精卵无法着床,从而引起女人不孕。
其次,因为子宫变形的存在,就算患者怀孕,胚胎的后续发育往往也会受到影响。
这主要是因为子宫变形引起宫腔狭隘或许变形,子宫在孕期难以充沛扩张,胎儿的生长空间缺乏,就简单呈现胎位不正引起难产。
研讨表明,子宫变形的女人呈现流产、早产的几率也比正常女人高很多。
最终,不同的子宫变形类型,其对妊娠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先天性无子宫、始基子宫、天真型子宫等子宫发育不良的子宫变形患者,简单发作不孕。
关于双子宫、双角子宫、中隔子宫、单角子宫以及残角子宫的患者,其呈现妊娠反常的状况多见。
1、双子宫的女人是有正常妊娠的可能的,但简单在妊娠晚期发作胎位反常引起难产;一起,在临产时因为子宫缩短乏力也会导致剖宫产率大大添加。
2、单角子宫的女人,其怀孕的几率较高,但后续发作流产、早产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3、双角子宫的女人,因为子宫底反常,常伴发痛经,妊娠时也简单发作胎位反常,流产早产的几率也比较高。
4、中隔子宫占子宫变形的80%左右,也是天然流产和早产最常见的子宫变形的类型。
一起,假如胎盘附着在中隔上,还简单在产后发作胎盘停留,对女人的身体健康不利。
5、假如女人是残角子宫,则可能因为宫腔狭隘引发流产,但假如子宫能跟着妊娠正常增大,是有正常生育的可能。
畸形子宫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探讨发表时间:2014-07-14T15:50:16.2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杨洋[导读]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类患者要积极行阴道助产术,从而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率,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杨洋(鹤岗矿业集团公司妇婴医院妇产科 154100)【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畸形子宫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78例先天性畸形子宫合并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生产方式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剖宫产组39例,阴道分娩组39例,妊娠后5分钟对两组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窒息的发生率。
结果: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畸形子宫妊娠产妇行剖宫产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行阴道分娩的新生儿,故在临床中对于畸形子宫妊娠产妇可适当放宽剖宫产的指证。
【关键词】畸形子宫妊娠分娩方式 Apgar评分【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264-02 子宫畸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畸形,其中包括双子宫,单角子宫,盲角子宫,残角子宫等多种类型。
由于子宫的形态与结构异常,子宫畸形患者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且通过临床研究显示[1],对于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患者在生产时很容易出现宫缩乏力,早产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但临床上对于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患者不同生产方式的分娩结局存在很大争议,故为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畸形子宫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78例先天性畸形子宫合并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经验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研究资料为2006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78例先天性畸形子宫合并妊娠的患者,所有患者都经B超等辅助检查手段确诊为先天性子宫畸形,所有产妇都为足月妊娠,排除早产,先兆流产等孕妇。
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母儿妊娠结局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子宫畸形合并妊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针对40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患者进行母婴结局分析,同时归为观察组,针对另外40例健康的孕妇分析其母婴结局,并作为对照组,两组入选者均为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2885.26±568.35g,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392.41±496.68g,同时两组顺产率、剖宫产率、早产率等均存在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均为P<0.05,说明差异明显。
结论: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母婴结局和正常的妊娠者比较,早产、剖宫产等比例均明显上升,同时胎儿出生后的情况往往不及健康妊娠者,因此应该引起临床对于子宫畸形合并妊娠者的关注,同时加强检测和干预,以期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母儿妊娠结局【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081-02子宫畸形,又称子宫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疾患,也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子宫畸形在妇科临床中较为多见,其畸形的类型包括子宫纵膈、双子宫和残角子宫等;病情发生后可能对孕产妇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可能影响其母儿(母婴)妊娠结局,对于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患者来说,探究其临床特点,将其作为参考依据,分析其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而本次我们积极针对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患者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总结其相关情况,为临床部分研究提供参考,本次研究的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对40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患者和40例健康妊娠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入选者均为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进行本次研究前,我们均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孕妇和家属进行了研究概况的说明,入选者均为知情且同意参加研究者。
对照组中年龄均值为36.32±2.13岁,年龄区间为22.5~34.5岁,16例经产妇、24例初产妇;观察组中年龄均值为36.45±2.05岁,年龄区间为22.0~34.5岁,17例经产妇、23例初产妇;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其中P>0.05,故可比。
子宫畸形妊娠分析及保胎至分娩的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探索子宫畸形妊娠分析及保胎至分娩的护理措施。
方法120例子宫畸形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早期流产2例(3.33%),晚期流产1例(1.67%),保胎成功57例(95.00%)。
对照组:早期流产10例(16.67%),晚期流产9例(15.00%),保胎成功41例(68.33%)。
观察组子宫畸形产妇的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保胎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质护理在子宫畸形产妇中效果确切,其可有效降低产妇流产率,提高产妇保胎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畸形妊娠;保胎;分娩;护理子宫畸形主要是由于胚胎在产妇体内早期分化异常所致,其可威胁产妇和胎儿生命危险[1]。
本文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子宫畸形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子宫畸形妊娠分析及保胎至分娩的护理措施,具体的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子宫畸形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5.14±2.63)岁,其中35例为初产妇,25例为经产妇。
对照组:年龄19~32岁,平均年龄(26.94±2.75)岁,其中36例为初产妇,24例为经产妇。
两组产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其中包括:每日监测胎心频率以及用药护理。
观察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其主要内容如下。
1. 2. 1 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子宫畸形产妇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担心其可危及胎儿生命,导致产妇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向产妇解释,告知产妇子宫畸形的发病因素、预防方式以及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且以成功案例作为导向,帮助产妇树立对治疗的自信心,同时给予产妇多方面关心和爱护,促进护患关系,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
92例畸形子宫妊娠的产科结局
黄顺英;李大慈
【期刊名称】《新医学》
【年(卷),期】1997(000)0S1
【摘要】目的:探讨畸形子宫妊娠的产科结局。
方法:分析我院1985年1月至1996年12月住院分娩92例畸形子宫合并妊娠的孕产期并发症、诊断方法及分娩方式。
结果:畸形子宫合并妊娠发生率为0.36%,孕期合并症有流产、早产、胎位异常,分娩期并发症有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
产前诊断有49例,43例于剖宫产术中确诊。
结论:畸形子宫妊娠早产、流产、胎位异常发生率及难产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妊娠(P<0.05)。
及早诊断拟定正确的分娩方式极为重要。
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应以子宫下段形成是否良好及先露高低来决定。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黄顺英;李大慈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1
【相关文献】
1.子宫畸形妇女的妊娠并发症及产科结局 [J], 吕俊;付金凤
2.畸形子宫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探讨 [J], 柳树芝
3.先天性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J], 盛敏毅;裘佳敏
4.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母儿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J], 牟田;张晓红;王山米
5.畸形子宫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探讨 [J], 熊俊香;贺秀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妊娠结局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畸形子宫不同形态下的妊娠结局。
方法收集2005年~2011
年我院产科55例畸形子宫妊娠患者(畸形子宫组),及同期55例正常分娩的孕妇(对照组),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
结果 55例畸形子宫中鞍状子宫19例,纵隔子宫15例,单角子宫4例,双角子宫15例,双子宫2例。
与对照组比较,畸形子宫组先兆流产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畸形子宫妊娠是高危妊娠,应加强孕前的检测,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如果妊娠,应密切注意妊娠过程,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确保母儿安全。
【关键词】先天性子宫畸形妊娠妊娠结局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由于副中肾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育停滞在不同阶段而形成[1]。
在临床上常常导致患者不孕、自然流产或早产及各种妊娠并发症,难产率、手术产率高,对母婴可造成较大危害。
本文回顾性分析55例先天性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05年~2011年我院产科55例畸形子宫妊娠患者,作为畸形子宫组,年龄22~35岁,年龄(30.2±2.7)岁,另随机选取同期55例正常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29.5±2.8)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 >0.05)。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内外科疾病者;②年龄≥40岁的高龄初产妇;
③发育不良的子宫;④畸形子宫诊断不明确者。
2.方法
2.1畸形子宫分类方法
按照AFS分类方法[2]将子宫畸形分为单角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纵隔子宫(完全纵隔、不全纵隔)、横隔子宫。
2.2畸形子宫的诊断
根据病史、妇科检查、二维/三维超声、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官腔镜、腹腔镜或手术中发现等方法诊断。
2.3参数分析
2.3.1比较畸形子宫组和对照组的先兆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前置胎盘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剖宫产率率及新生儿体重;
2.3.2比较畸形子宫组不同子宫形态的先兆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前置胎盘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体重。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 畸形子宫组和对照组妊娠结局对比分析
与对照组比较,畸形子宫组先兆流产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但是畸形子宫组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各种类型子宫发育异常的妊娠结局比较
纵隔子宫和单角子宫的先兆流产率和早产率较高,双子宫的胎膜早破率和前
置胎盘率较高,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体重在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胚胎期子宫的发育是由两侧苗勒氏管尾部融合而成。
而子宫畸形是女性生殖
器官在胚胎期发育的异常,由于两侧副中肾管融合不全或未融合,或一侧副中肾
管发育正常而另一侧副中肾管发育异常[1]。
子宫畸形的发生率为0.10%~0.98%,其中纵隔子宫最常见,占畸形子宫的35.7l%[3]。
畸形子宫由于内膜发
育不良,进而影响胚胎着床、生长发育,易导致不孕和流产。
由于妊娠后畸形子
宫肌层薄弱,宫缩乏力,宫腔压力不对称,使得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
的发生率明显升高[4],严重威胁母儿安全。
本文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在畸形子
宫组先兆流产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明显降低,虽然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但是畸形子宫组的发
生率相对较高。
关于子宫畸形孕妇的分娩方式,应综合考虑,因为子宫畸形并非剖宫产的绝
对适应症,但由于畸形子宫妊娠期常合并有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等,使剖宫
产率明显提高。
本文结果与此一致,畸形子宫组的剖宫产率是94.5%,另三例经
阴道分娩的子宫分别是双角子宫1例,双子宫1例和鞍状子宫1例,均顺利分娩。
但是子宫畸形孕妇在试产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宫缩乏力、子
宫破裂等并发症,必要时及时转剖宫产,另外应密切注意产后出血。
在行剖宫产
术中,应选择肌肉弹性相对较好的位置打开切口,切口应足够大,以避免不必要
的娩出困难和产后出血,并警惕胎盘残留和胎盘植人。
对于有两个宫腔者,应分
别探至宫颈,要保持两侧宫腔的引流通畅。
对于剖宫产术中是否同时行矫形手术
目前尚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产褥期,应注意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的情况,发现胎盘胎膜残留要及时处理,警惕引流不畅引起的产褥感染等。
综上,畸形子宫妊娠是高危妊娠,应加强孕前的检测,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如果妊娠,应密切注意妊娠过程,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确保母儿安全。
参考文献
[1] Maubon A,de Graef M,Couaieu C,et a1.Imaging of gynecologic malformations.J Radiol,2001,82(12):1 783.
[2] 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assifications of adnexal adhesions, distal tubal occlusion, tubal occlusion secondary to tubal ligation, tubal pregnancies, müllerian anomalies and intrauterine adhesions. Fertil Steril. 1988;49(6):944-55.
[3] Gfimbizis GF,Camus M,Tarlatzis BC,et a1.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uterine malformations and hysteroscopic treatment results.Hum Reprod Update,2001,7(2):161.
[4] 爱兰,胡迎春,陈素华,畸形子宫晚期妊娠28例临床分析.浙江医学,2004,26(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