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力

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目标】

㈠ 知识目标

1. 通过对图景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探讨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

2. 知道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3. 通过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验,感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从而知道力的三要素;

4. 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力的三要素;

5. 通过多个实验现象的归纳,认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㈡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推理的能力;

2. 了解用“科学猜测”和“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实验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1. 结合有关力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的价值,进而将好奇、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

2. 通过观察、实验与分析、归纳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和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 在研究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使社交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力的方法

【教学器材】磁铁,薄铁片,弹簧,塑料尺,滑板,铅笔,磁体小车,两个气球

【教学过程】

一、小魔术引入课题:

演示实验1:老师手抓一塑料碗,手心藏一小强磁铁,将一乒乓(内部粘有铁片)球放在碗里,再将碗提起,嗯?乒乓球不见了!然后揭示谜底,球被吸在碗底了!

生:磁铁对铁片有力的作用

师:“力有很多种,我们还学过哪些力?”

生:“重力、弹力、摩擦力”

师:“重力、弹力、摩擦力都是力,我们本节课一起学习第八章第四节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新授:

1. 什么是力?

(a )请同学们就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举一例

学生举例: 地球

吸引 苹果

手 拉 弹簧

地面 阻碍 足球

结论: 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 (b )强调概念中的“物体与物体”共是两个物体,问:“一个物体能产生力吗?”

作用

学生体验:孤掌难鸣

结论:任何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

过渡:此时老师拿出两个物体(两气球),先不接触,问:“两气球间有力吗?”然后再把两气球挤压,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2.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1)力的作用效果

演示实验2:左手的气球挤压右手的气球

现象:右手的气球发生形变,它受到力的作用了吗?

结论:力使气球发生形变

请学生再举例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课件1:排球运动员扣球,

结论:力使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课件2:小球自由下落,

结论:重力使小球运动变快,

课件3:平抛的小球,

结论:重力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课件4:信息快递:运动状态的改变

归纳由三个课件得出的结论: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请学生再举例说明: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小结: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也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称为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手压弹簧使之缩短,问:弹簧受力了吗?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弹簧弹簧发生了形变。

师小结:(2)判断物体受力的方法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过渡:实验用更大的力压弹簧,与之前的弹簧相比较,观察形变有何不同?

用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门的不同部位,观察哪个关门的效果更明显?

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门的相同部位,思考开门与关门的效果为何不同?

3.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

引导同学们从上述的三个现象思考: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猜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尺的硬度、长度等

出示塑料尺,由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并友情提醒实验的安全性

组织学生归纳并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对于像“尺的硬度、长度”等等猜想可鼓励学生课后研究。

过渡:既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个要素,要表示一个力就应该把它们都表示出来,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文字表达方式,但这种方法太繁琐,用什么方法更简洁方便呢?4.力的示意图

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表示一个力应同时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文字不如图表示得更为直观。

例:重3N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的示意图表示杯子对桌面压力的三要素。

学生练习课本56页的第4题中的(a)图。还有一种表示力的方法是力的图示法,同学们课后自学

过渡:请一个个同学来做一个实验,站在滑板上推墙,而人却向后退,请同学们思考:他为什么后退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

生:说明了人受到了力的作用。

师:人对墙施加力的时候,墙对人有力的作用。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实验:重复两气球互相挤压的实验,看到左手的气球也发生了形变,分析左手的气球为什么形变?

学生实验:a手指压铅笔尖

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如:

课件5:火箭升空

课件6:坐在小船里的人用浆推另一条船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却向前进;

手拉弹簧,弹簧也拉手

那么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是否也吸引地球呢?地面对物体有摩擦力的同时,物体对地面是否也有摩擦力呢?即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呢?

6.小结

教师从知识点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启发学生总结

7.布置作业:1、课本后面的练习题

2、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等因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课后试着探究一下。

教后体会:

力的知识比较抽象,且这部分的知识是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处,关系到以后对力的进一步学习。那么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呢?我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把力具体化。通过学生举例,观看课件及动手实验自己体会到力的存在。

2.降低难度,不要求一步到位。而是分层次逐步完善对力的理解。考虑到本节课容量较大,故对产生力的两个物体间的关系作为课后思考,安排到第二节课,待对力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则放到后序学习里。

3.现在的物理教学更注重对能力的教学。本节课实验贯穿始终,且尽可能由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此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4.关于过渡:引入和过渡是这一课难以把握的问题,课前做一个魔术引人入胜;学了力效果后提出判断力的方法,这样容易过渡到力的三要素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关于总结:我认为学生不但要学习基本知识,更要学习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而物理恰恰是一门很注重方法的科学,所以在总结的时候,我把方法的总结作为本节一个教学内容罗列出来,希望学生能够重视这方面的学习。

6.关于作业: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让探究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