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98 MB
- 文档页数:70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1.内皮: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2.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3.HE染色:又叫苏木精—伊红染色。
苏木精(碱性染料)可将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细胞质内的核糖体染成蓝紫色,伊红(酸性染料)可将多数细胞的细胞质染成粉红色4.组织学:是研究正常畜禽有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5.胚胎学:是研究畜禽机体的发生、发育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6.嗜中性:对酸性染料、碱性染料亲和力均不强的结构为嗜中性7.异染性:有的细胞或组织,用某些碱性染料染色时,其染色结果与原有颜色不同,这种颜色的变异性称为异染性8.胚胎学发展阶段:胚前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9.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和包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结构。
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10.嗜酸性:伊红为酸性染料,能被其染色的结构为嗜酸性(粉红色)11.嗜碱性:苏木精为碱性染料,能被其染色的结构为嗜碱性(蓝紫色)12.嗜铬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又称为嗜铬细胞,经铬盐处理后,胞质内可见黄褐色嗜铬颗粒13.生发中心:发育完善的淋巴小结,在中央有一淡染区域称生发中心14.软骨陷窝:在基质内的椭圆形小腔。
15.滤泡旁细胞(C细胞/亮细胞):常单个嵌在滤泡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或成群的分布在滤泡间结缔组织之中,胞体大,卵圆形,胞质着色淡,胞质内含嗜银颗粒,其功能是分泌降钙素。
16.肠绒毛:小肠上皮和固有层共同突入肠腔形成的指状突起17.足细胞: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管壁外层的上皮细胞即肾小球囊的脏层18.窦周隙(狄氏隙):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微小裂隙,肝细胞的微绒毛侵入其中,是肝细胞与血液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19.原尿虑过膜: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管壁。
它由三层构成,最里层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层为基底膜,外层为上皮细胞(也称足细胞,即肾小球囊的脏层)。
20.门管区:是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内,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所伴行的区域21.黄体:排卵后,血液排空,血管收缩,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分泌孕激素,抑制排卵。
动物组织学及胚胎学第一章绪论⒈动物组织胚胎学的概念:⑴动物组织学概念和研究内容:①概念:第二章细胞1.细胞的形态大小及化学成分:⑴.细胞的形态:圆球形、星形、立方形、长柱形、梭形、扁平和多突起。
⑵细胞的大小:生物有机体内细胞种类繁多,各种细胞的大小相差悬殊形态各异,直径多为10-20um,小的仅数微米,大的达数厘米。
⑶细胞的化学成分:组成基本元素C、H、O、N、S、P、Ca、K、Fe、Na、Cl、Mg等,他们构成细胞结构与功能所需的许多无机化学物和有机化合物.⒉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光镜下: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电镜下:由生物膜系统、遗传信息表达结构系统和细胞骨架系统构成。
电镜下包括膜性结构(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线粒体、过氧化体和核膜)和非膜性型结构(胞基质、核糖体、中心体、微管、微丝、中间丝、核仁、核液和染色质等)。
⑴细胞膜:①结构:由蛋白质、类脂和少量糖类组成。
厚6-10nm,电镜下内外层电子密度高(深暗),中间层电子密度低(明亮),具有此三层结构的膜。
②液态镶嵌模型学说包括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包含磷脂、糖脂、胆固醇)、蛋白质分子(包含镶嵌蛋白、表在蛋白)、糖类(糖脂、糖蛋白构成细胞衣)。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具有可塑性、流动性及不对称性的特点。
③功能A.界膜作用B.物质交换※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由低到高)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依靠载体,由低到高,需要能量。
※胞吞胞吐:摄取或释放大分子或颗粒物质。
C.信息传递D.细胞识别E.参与免疫此外细胞膜还参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
⑵细胞质胞基质:胞质中的半透明均质状胶体物,主要含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水分和可溶性酶体。
内含物:糖原颗粒、脂滴、色素颗粒、分泌颗粒等。
细胞器: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并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成分。
如线粒体等。
①线粒体:结构:光镜下呈杆状或粒状。
电镜下有内外双层单位膜构成,外膜光滑,内膜内褶形成脊,脊间腔内含基质颗粒。
第一单元畜体基本组织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动物体的最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细胞是遗传基本单位,每个细胞都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即基因,它们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由一些起源相同、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动物体有4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由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执行特殊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由若干个功能相关的器官联系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特定的生理功能,则构成系统。
一、细胞的构造由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构成。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质和少量多糖。
目前普遍公认的是液态镶嵌模型学说。
认为:细胞膜是由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可移动的球形蛋白质构成。
2.细胞质细胞质是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
基质内含有蛋白质、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等。
细胞器是包括线粒体(能量工厂)、核蛋白化物酶体(合成蛋白质的的场所)、中心体(细胞分裂)、微丝、微管和中间丝等。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场所,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活动。
在家畜体内除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外,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
多数细胞只有1个核,但也有2个和多个核的(如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
各种家畜的染色体具有特定的数目和形态。
如猪38条,牛60条,马64条,驴62条,绵羊54条,山羊60条,狗78条,兔44条,鸡78条,鸭80条。
正常家畜体细胞的染色体为双倍体、(即染色体成对),而成熟的性细胞其染色体是单倍体,在成对的染色体中有一对为性染色体。
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又可分为X和Y染色体。
雌性动物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动物的则为XY,在家禽中,雌性为ZW,雄性为ZZ.二、细胞的主要生命活动一般来说,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其分裂繁殖的能力较强(如间充质细胞),有些细胞不断地分裂繁殖,同时又不断地进行着分化,如造血干细胞和精原细胞,这些细胞通常在形态上表现出细胞核大、核仁明显、染色浅、细胞质嗜碱性,这种幼稚的细胞(低分化细胞)常称为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