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136
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嘿,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又特别实用的东西呢。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在一家小公司上班。
有一天啊,他跑来跟我抱怨,说公司的数据乱得像一团麻。
客户信息、订单详情、员工资料啥的,全都混在一起,每次找个数据都要翻半天,简直要把他逼疯了。
我就跟他说,哎呀,你们这就是缺个好的数据库管理啊。
他一脸懵地问我,数据库?那是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呢,数据库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仓库。
你想啊,假如你开了个杂货店,你是不是得把各种商品分类摆放啊?饼干放一块儿,饮料放一块儿,日用品再放一块儿。
数据库也是这样,它把各种各样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存放起来,这样当你需要某个数据的时候,就像你在杂货店里找饼干一样,一下子就能找到。
数据库里有好多重要的概念。
就说数据表吧,这就好比是仓库里的一个个货架。
每个数据表都有自己的结构,就像货架有不同的层数和格子大小。
比如说有个客户信息表,这个表里面可能就有客户的姓名、年龄、联系方式这些“货物”,也就是数据字段。
你要是把年龄这个数据放在本来该放姓名的地方,那就乱套了,就像你把饼干放到饮料的格子里一样,多奇怪呀。
还有数据类型这个概念呢。
这就像是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不同的包装。
有些数据是数字类型的,就像那些按瓶卖的饮料,数量是明确的数字。
有些是字符类型的,就像商品的名字,是一串文字。
要是你把数字类型的数据当成字符类型来处理,那可就麻烦了。
就好像你想数饮料有多少瓶,结果你把瓶子上的名字当成数量,那肯定是不对的呀。
再说说数据库的查询操作。
这就像是你在仓库里找东西的时候,有个搜索工具。
你告诉这个工具你要找什么,它就能给你找出来。
比如说你想找所有年龄大于30岁的客户,你只要把这个要求告诉数据库的查询语句,它就会像个超级小助手一样,在客户信息表这个“货架”上,把符合条件的客户信息都给你找出来。
这可比你自己一个一个去翻那些纸质记录快多了吧。
我又跟小李讲,数据库管理系统就像是仓库的管理员呢。
《大数据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76903课程名称:大数据技术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Big Data 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管理考核方式:考核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库原理,JA V A/Python 程序设计二、课程简介当前在新基建和数字化革命大潮下,各行各业都在应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并紧密结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可为行业带来巨大价值。
这其中大数据处理与开发框架等大数据技术是进行数字化,数智化应用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只有努力提升大数据处理与开发技术与性能,建立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才能成功。
大数据处理与开发技术是新基建和数字化革命核心与基础。
大数据技术基础课程,为学生搭建起通向“大数据知识空间”的桥梁和纽带,以“构建知识体系、阐明基本原理、引导初级实践、了解相关应用”为原则,为学生在大数据领域“深耕细作”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课程将系统讲授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大数据处理架构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分布式数据库HBase、NoSQL数据库、云数据库、分布式并行编程模型MapReduce、基于内存的大数据处理架构Spark、大数据在互联网、生物医学和物流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在Hadoop、HDFS、HBase、MapReduce、Spark等重要章节,安排了入门级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大数据关键技术。
同时本课程将介绍最前沿的业界大数据处理与开发技术和产品平台,包括阿里大数据服务平台maxcompute,华为大数据云服务平台FusionInsight,华为高性能分布式数据库集群GaussDB等业界最先进技术,以及国家大数据竞赛平台网站和鲸社区。
让学生学以致用,紧跟大数据领域最领先技术水平,同时,面对我国民族企业,头部公司在大数据领域取得的巨大商业成功与前沿技术成果应用产生强烈民族自豪感,为国家数字化经济与技术发展努力奋斗,勇攀知识高峰立下志向。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PDF简介《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PDF》是一本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入门教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本书由柯里斯·李(Morris R. Li)和布鲁斯·斯图尔特(Bruce G. Lindsay)合著,是数据库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内容概述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每章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不同方面。
下面是各章节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引论该章节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对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优势的解释,给读者提供了对数据库系统的初步了解。
第二章:关系数据模型该章节介绍了关系数据模型,包括关系模型的构成要素、关系数据库设计和关系代数。
通过对关系数据模型的详细介绍,读者可以理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数据组织方式。
第三章:SQL语言该章节介绍了SQL语言,包括SQL的基本语法、数据的查询和修改操作。
通过对SQL语言的学习和实践,读者可以掌握数据库操作的基本技巧。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该章节介绍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数据模型的设计、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和数据库的物理组织方式。
通过对数据库设计的学习,读者可以理解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数据库系统。
第五章:数据库编程该章节介绍了数据库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包括存储过程、触发器和函数的编写,以及数据库事务的管理。
通过对数据库编程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如何编写高效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第六章:关系数据库标准化及数据完整性该章节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的标准化和数据完整性保证。
包括关系数据模式的规范化、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的实现。
通过对数据库标准化和数据完整性的学习,读者可以设计出符合标准和完整性要求的数据库系统。
第七章:物理数据库设计和调优该章节介绍了物理数据库设计和调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数据库索引的设计、查询优化和数据存储方式的选择。
通过对物理数据库设计和调优的学习,读者可以设计出高效的数据库系统和查询方案。
初学者必读的SQL数据库基础教程SQL数据库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软件开发和数据管理领域。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SQL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作语言、数据查询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等方面,为初学者提供一份必读的SQL数据库基础教程。
第一章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定义语言(DDL)是SQL数据库中用来定义数据库结构的语言。
它包括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表、列以及其他对象的操作。
在SQL中,创建数据库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表使用CREATE TABLE语句,修改表结构使用ALTER TABLE语句,删除表使用DROP TABLE语句等。
初学者在学习时应该了解这些常用的DDL语句,并能够正确地使用它们。
第二章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操作语言(DML)是SQL数据库中用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的语言。
它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在SQL中,插入数据使用INSERT INTO语句,更新数据使用UPDATE语句,删除数据使用DELETE FROM语句等。
初学者需要熟悉这些基本的DML语句,并能够通过它们来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第三章数据查询语言(DQL)数据查询语言(DQL)是SQL数据库中用来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语言。
它包括SELECT语句和一些用于过滤、排序和聚合数据的函数。
初学者需要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用法,了解如何使用WHERE子句进行条件过滤,如何使用ORDER BY子句进行排序,以及如何使用GROUP BY子句进行数据聚合。
第四章数据控制语言(DCL)数据控制语言(DCL)是SQL数据库中用来控制数据库访问权限和事务处理的语言。
它包括GRANT和REVOKE语句用于授权和撤销权限,以及BEGIN TRANSACTION、COMMIT和ROLLBACK语句用于管理事务。
初学者需要了解如何使用DCL语句来管理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事务一致性。
第五章JDBC数据库编程基础知识数据库开发在当前的Web开发与应用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实际应用基本都是对数据的保存,加工和处理,所以应用软件的开发离不开数据库知识。
鉴于数据库操作的重要性,本章就此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方便大家学习使用。
Java提供的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使得我们在数据库编程中如鱼得水,实现操作平台独立以及供应商独立的目标。
本章中,我们会首先搭建起JSP开发数据库环境,然后对SQL数据库操作语言进行简单介绍,再通过具体的示例,让读者整体了解和掌握此项技术。
5.1 JDBCJDBC是Java数据库编程的总称,是JDK重要组成部分,指java.sql包中提供的所有支持数据库编程的API类。
JDBC同时提供对第三方数据库提供商在编写驱动软件时遵循的协议和规范。
JDBC通过drivers与数据库通讯和交流,驱动软件翻译Java程序中对数据库访问的代码,使之成为数据库语言,同时,当数据库将数据或信息传给Java程序,驱动软件又将其翻译为Java语言的代码和数据。
当前主流的数据库提供商有很多,如IBM的DB2,微软的SQL Server,MySQL,甲骨文的Oracle等。
当要添加数据到数据库时,不同数据库中添加操作使用的程序可能都不尽相同,是否就意味着必须针对不同的数据库编写相应的程序呢?实际上,根本无需如此麻烦,Java提供的驱动软件称为JDBC/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连接协议)桥,通过这个ODBC作为我们存取数据库的接口,可以轻易的存取不同数据库。
ODBC最初是MS公司提供的数据库编程协议模式,现成为JDK中java.sql包的数据库驱动软件。
JDBC包含了“应用程序”(Application)、“驱动管理器”(Driver Manager)、“驱动程序”(Driver)、“数据来源”(Data Sources)4个要素,关系如下图5-1所示。
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选择题B、B、A简答题1.请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P27数据是描述事物的记录符号,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数据库即存储数据的仓库,严格意义上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请简述早数据库管理技术中,与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数据共享性高数据冗余小易于保证数据一致性数据独立性高可以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减少了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3.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含义。
P31答: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工程的,对应了数据的三级抽象。
两层映像是指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即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4.请简述关系模型与网状模型、层次模型的区别。
P35使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概念单一,统一用关系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选择题C、C、D简答题1.请简述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
P48答: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是使用关系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2.请简述什么是参照完整性约束。
P55答:参照完整性约束是指: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 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空值,要么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对应。
3.请简述关系规范化过程。
答:对于存在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问题的关系模式,应采取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的方法进行处理。
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可以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所谓的规范化过程。
第一章信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1. 一个村在512个村民里选举1个人当村长,如果这些村民当选的概率相同,则“李四当选村长”这条信息携带的自信息量是<A)比特A. 9B. 3C. 6D. 122. 信息熵是事件不确定的度量,信息熵越小,说明不确定性<A)A.越小B.不变 C越大 D不能确定3. 以下关于图灵机的说法,正确的是<D)A图灵机是人类历史上生产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B图灵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组成C图灵机的理论是在冯诺依曼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D图灵机是一种抽象计算模型4.二进制数10110.111相当十进制数<A)A.22.875B.22.75C.22.625D.20.555. 下列关于“计算”的说法,错误的是<A)A. 计算就是算法B. 计算学科涉及计算过程的分析以及计算机的设计和使用C. 计算科学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D. 计算就是符号串的变换6. 信源发出的信息共有4种状态,4种状态的发生概率各为1/4,信源传给信宿的信息熵是<D)比特。
A. 3B. 1C. 4D.27. 有一等差数列,共8项,已知相邻两项的差为2,第2项为4,求第3项的值。
答案中含有的信息量是<B)比特b5E2RGbCAPA. 0B. 1C. 2D. 38. 信息技术是一个综合的技术,<A)已成为支持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A.计算机与智能技术B. 网络技术C. 传感技术D. IP技术9. 扔一枚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相等,任一面朝上这一事件所获得的自信息量是<C)比特A.0 B. 1/2C. 1 D. -110. 如果在某个进制下等式5+5=12成立,那么在该进制下等式7+7=<C)也成立A. 13B. 14C. 16D. 1511. 按照信息论的发展,可分为一般信息论和广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的适用范围是< B )领域。
A. 图像识别B. 通信C. 智能技术D. 仿真12. 美国科学家维纳(N.Wiener>是<B)的主要创始人。
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理解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技术1.2 计算机的发展史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1.3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科学、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硬件认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功能2.2 计算机软件理解软件的概念与分类掌握软件的获取与使用方法2.3 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操作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3.1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与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3.2 Internet的基本使用学会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搜索信息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3.3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安全文明上网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4.1 程序设计概述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与方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4.2 简单的编程语句学会使用一种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4.3 算法与算法思维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学会分析问题、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第五章:数据库基础5.1 数据库的概述理解数据库的概念、功能与分类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组成5.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查询、更新等操作5.3 数据库应用实例了解数据库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第六章:多媒体技术基础6.1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理解多媒体的概念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6.2 图像、音频与视频处理学会使用多媒体处理软件进行图像、音频与视频的编辑与处理6.3 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学习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掌握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与技巧第七章:网页设计与制作7.1 网页与网页设计理解网页的概念与构成要素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7.2 HTML与CSS学习HTML与CSS的基本语法与应用能够编写简单的网页代码7.3 网页制作工具与技术学会使用网页制作软件进行网页设计与布局掌握网页中多媒体元素的嵌入与显示第八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8.1 CAD/CAM技术概述理解CAD/CAM技术的概念与作用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应用领域8.2 CAD/CAM软件的基本使用学会使用一种CAD/CAM软件进行设计与制造8.3 3D打印技术简介了解3D打印技术的原理与过程掌握3D打印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第九章:基础9.1 概述理解的概念、目标与方法掌握的基本应用领域9.2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学习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现状9.3 编程实践学会使用编程框架进行简单项目的开发与实现第十章:信息技术伦理与社会问题10.1 信息技术伦理理解信息技术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提高信息技术伦理素养,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10.2 信息技术与社会问题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教育等领域的积极与负面影响学会从信息技术角度思考与解决社会问题10.3 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关注与探索精神重点和难点解析1. 信息技术概述(第一章)重点关注信息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数据库基础1.基本概念:数据: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数据是形成信息的源泉,信息是有价值的数据是数据的内涵。
信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S的核心):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可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相关硬件、软件和各类人员组成。
2.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没有直接存储设备、操作系统、管理软件2.文件系统阶段:把计算机众多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3.数据库系统阶段:一定的格式、统一管理、冗余度小4.分布式数据库阶段:物理上分离、逻辑上统一5.面向对象数据库阶段3. 数据模型:(1)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包括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强调语义表达功能。
实体: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属性:描述实体的特征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主键: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联系(1:1,1:n,m:n):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反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也是主体,也可具有属性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模型。
本质是一张表。
关系、关系模式:1:1关系名(属性1,属性2,……)1:n 将1的主键放入n中学生(班级编号,……)n:m 将实体的主键放入关系的属性中(2)E-R模型:能根据具体问题构建E-R模型、画出E-R图实体集:矩形框属性:椭圆联系:菱形(3)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的性质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修改关系运算:选择(减少个体保留所有属性)、投影(所有个体的部分属性)、联结(4)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5)关系模型的完整性(实体、参照、自定义)实体:主键不能为空参照:外键为空或在其担任主键的实体集中存在自定义:用户自己定义的语义要求第二章A ccess数据库与表的操作1. Access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2. 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表、记录、字段3. 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1)字段名命名规则不能空格开头、不能用.!()[]、最长64个字符(2)字段类型:文本、数字、日期/时间、是/否、查阅向导(备选项中选择)(3)字段属性:字段大小、输入掩码(控制数据的输入)、有效性规则(规范、核查)、有效性文本(提示信息)、默认值、索引(搜索或排序的根据,加快查询速度)、必填字段(4)设置主键4.建立表间关系:关联字段、实施参照完整性5.表的复制、更名、删除6.数据的导入、导出第三章查询1.查询的概念和作用查询是根据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的方法浏览、更新、分析数据2.选择查询使用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然后按所需顺序显示数据3.条件查询(1)查询条件的表示①条件的组合:and、or、not②取值范围的说明: >、<、>=、<=、<>between… and…In③条件不确定: like*(替代零个一个或多个任意字符)、?(任意单一字符)、#(任意一个数字)、[ ](替代方括号内任意字符)、!(替代方括号内字符以外的任意字符)、-(2)函数①统计函数(SUM,AVG,COUNT,MAX,MIN)②字符串函数(LEN,LEFT,RIGHT,MID)③日期函数(DATE,NOW,YEAR,MONTH,DAY)4.交叉表查询、重复项查询、不匹配项查询:特点、何时适用交叉:对数据库中表和查询进行分类统计,使用的字段必须来源于同一个表或查询重复:对某些怒有相同值得记录进行检索和分类,判断信息正确性不匹配:查找可能的遗漏,在一张表中有另一张表中没有4.参数查询在作为参数字段的条件行中,以[ ]括起与字段名不同的内容5.操作查询: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删除查询、追加查询第四章 SQL查询select-from-where、insert、update、delete,要求能读懂select:构成查询结果的属性列from:作查询的表where:查询条件insert:将子查询结果插入到指定的表update:数据更新,需要更新的表delete:删除字段数据定义:用于定义和修改基本表、定义视图和定义索引create(建立) drop (删除) alter(修改)数据操纵:用于表或视图的数据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 insert(插入)delete update数据查询: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select数据控制:用于控制用户对数据的存取权利 grant(授权) revote(回收权限)第五章窗体1.窗体的概念和作用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控件使用构成了用户与数据库的交互界面,从而完成显示、输入和编辑数据等事物作用:可作为浏览、编辑、输入输出表或查询中数据的交互界面可作为组织、控制整个系统中对象的外观界面2.创建窗体的三种方法自动创建、窗体向导、设计视图3.窗体的构成窗体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窗体页脚4.窗体的控件(1)类型:结合型控件、非结合型控件、计算型控件(2)常用控件:文本框,命令按钮,列表框和组合框,标签,选项组,选项按钮,子窗体/子报表(3)常用属性:名称、标题记录源:窗体的数据来源,一般为表或查询控件来源:控件所显示数据的来源,通常是与控件结合的字段行来源:组合框、列表框的列表选项来源5.主/子窗体:主窗体内套有子窗体,便于在同一窗体中显示不同表中相关联的数据第六章报表1.报表的概念和作用:与窗体的功能比较、区别报表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浏览、分析、汇总和输出;窗体用于浏览、编辑、输入、输出2.报表的构成:报表页眉、页面页眉、组页眉、主体、组页脚、页面页脚、报表页脚3.排序和分组报表中的数据(对最多10个字段分组)汇总项:可以添加多个字段的汇总,并且可以对同一字段执行多种类型的汇总分组间隔项:确定记录如何分组在一起,可以自定义标题项:更改汇总字段的标题,可以用于列标题还可用于标记页眉与页脚的汇总字段有/无页眉节选项:用于添加或移除每个组前面的页眉节4.标签报表:特点:在一页中显示多个标签,通过标签报表,用户可以查看到多个且数据格式相一致的标签。
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选择题B、B、A简答题1.请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P27数据是描述事物的记录符号,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数据库即存储数据的仓库,严格意义上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请简述早数据库管理技术中,与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数据共享性高数据冗余小易于保证数据一致性数据独立性高可以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减少了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3.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含义。
P31答: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工程的,对应了数据的三级抽象。
两层映像是指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即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4.请简述关系模型与网状模型、层次模型的区别。
P35使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概念单一,统一用关系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选择题C、C、D简答题1.请简述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
P48答: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是使用关系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2.请简述什么是参照完整性约束。
P55答:参照完整性约束是指: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空值,要么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对应。
3.请简述关系规范化过程。
答:对于存在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问题的关系模式,应采取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的方法进行处理。
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可以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所谓的规范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