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一、化工工艺基础1. 请简要介绍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解释化工工艺流程图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 描述化工工艺过程中常见的单元操作,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4. 简述化工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
5. 解释化工工艺过程中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
6. 简要介绍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7. 解释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反应器类型及其特点。
8. 请简述化工工艺过程中的设备选型原则。
9. 描述化工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调节方法。
10. 解释化工工艺过程中的杂质分离和纯化方法。
二、化工工艺设备1. 请列举化工工艺中常见的设备类型,并简要介绍其作用。
2. 描述化工反应釜、塔、换热器等设备的结构特点。
3. 解释化工设备选型时应考虑的因素。
4. 简述化工设备的设计原则。
5. 描述化工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6. 解释化工设备维修和保养的重要性。
7. 请列举化工设备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8. 简述化工设备防腐、耐磨、隔热等防护措施。
9. 描述化工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0. 解释化工设备操作过程中的数据监测和记录。
三、化工工艺控制1. 请简要介绍化工工艺控制的基本概念。
2. 解释化工工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 简述化工工艺控制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4. 描述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参数检测方法。
5. 解释化工工艺过程中的自动控制方法。
6. 简述化工工艺过程中的手动控制方法。
7. 描述化工工艺过程中的故障诊断方法。
8. 解释化工工艺过程中的优化控制方法。
9. 简述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安全联锁控制。
10. 描述化工工艺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四、化工工艺安全1. 请简要介绍化工工艺安全的基本概念。
2. 解释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和评价。
3. 简述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4. 描述化工工艺过程中的个人防护用品。
5. 解释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安全联锁控制。
6. 简述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应急预案。
7. 描述化工工艺过程中的事故调查与处理。
化工工艺流程设计基础知识化工工艺流程设计是指将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操作加工变换,最终得到所需的化工产品的过程。
它包括了化工原料的选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的进行、操作条件的控制和产品的分离纯化等步骤。
下面将从化工工艺流程设计的基础知识、流程设计的步骤以及工艺流程设计的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基础知识:1、物料平衡:不同物料在反应器中输入和输出的质量要保持平衡,即输入物料质量等于输出的物料质量。
2、能量平衡:对于化工反应器,要保持输入热量等于输出热量,确保反应器内部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稳定。
3、反应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制,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温度、压力等条件,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4、传质和传热:反应器内部需要适当的传质和传热,将反应物质从液相或气相传递到反应表面,提高反应速率。
5、设备设计:根据反应物料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反应器和分离设备,确保反应过程高效、稳定和安全。
二、流程设计步骤:1、原料筛选:根据产品要求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料,考虑原料的可获得性、成本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2、反应选择:根据反应动力学研究和反应物料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反应方式和反应条件,保证反应的高效和选择性。
3、传质传热:根据反应物料的特性,选择适当的传质和传热方式,提高反应速率和控制反应温度、压力等条件。
4、分离纯化:根据反应产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分离纯化方法,将目标产物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达到产品纯度和分离效率的要求。
5、设备设计:根据反应过程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反应器、分离设备和辅助设备,确保反应过程高效、稳定和安全。
三、工艺流程设计的要点:1、考虑原料和产品的可获得性和成本,选择合适的原料和反应方法,降低生产成本。
2、考虑环境因素,选择环境友好的反应和分离纯化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进行反应动力学研究,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4、确保反应物料的平衡和能量的平衡,保持反应过程的稳定性。
化工工艺基础知识题库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化工工艺基础知识题库:
1. 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2. 如何控制反应速率?
3. 什么是催化剂,它的作用是什么?
4. 什么是反应平衡,什么是勒夏特列原理?
5. 什么是相变,相变有哪些特征?
6. 什么是热力学,它的作用是什么?
7.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8. 什么是热力学循环,它的作用是什么?
9. 什么是热交换,它的作用是什么?
10. 什么是流体力学,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问题只是化工工艺基础知识的一部分,作为一个题库,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工工艺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涉及到化学、物理、数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因此需要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化工工艺学基础知识化工工艺学是化学工程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化工过程的设计、操作与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化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传热传质、反应器的种类和操作等基础知识。
一、化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化工工艺学是化学工程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将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变化转化为有用的产品的过程。
化工工艺学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反应原理、装置流程和操作条件的研究,从而实现化工生产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化工工艺学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能源消耗、环境影响、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
化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反应原理:研究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
- 工艺流程:研究化工装置的结构和流程,包括物料的流动路径、热量的传递方式等。
- 传热传质:研究热量和物质在装置内的传递方式和规律,包括传热传质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
- 反应器:研究化学反应器的种类、结构和操作条件,包括批式反应器、连续式反应器等。
二、化工工艺流程化工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转化为有用的产品的过程。
在化工工艺流程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反应、分离、纯化和产品收集等。
对于不同的化工产品,其工艺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有机合成反应,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 原料准备:原料的准备包括将原料分离、粉碎、干燥等处理,以满足反应的要求。
2. 反应:反应是将原料转化为有用产品的核心步骤。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通过化学反应发生变化,生成产物。
3. 分离:分离是将反应混合物中的产物与未反应物等杂质分离的过程。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蒸馏、萃取、结晶等。
4. 纯化:纯化是将分离得到的产物进一步提纯的过程。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再结晶、吸附等。
5. 产品收集:最后一步是将得到的产品进行收集和包装。
三、传热传质在化工工艺中,传热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传热传质是指热量和物质在化工设备中的传递过程。
化工工艺设计必备知识1.化工基础知识:作为化工工艺设计的基础,需要掌握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动力学、质量平衡、能量平衡等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材料选择与性能评估:化工工艺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了解不同材料的物化性质,评估其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包括耐受性、热处理性等。
3.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掌握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流体的流动规律、传热机制、传热计算等,以便设计合理的流体流动和传热系统。
4.反应器设计与优化:学习不同类型反应器的设计原理、应用范围和特点,了解反应器操作参数对反应过程的影响,掌握反应器设计和优化的方法。
5.分离与净化技术:熟悉各种常用的分离与净化技术,例如萃取、蒸馏、结晶、吸附等,了解其原理和适用范围,能够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与净化方法。
6.控制技术与仪表自动化:了解化工工艺控制的基本知识,包括控制理论、控制回路设计、自动控制设备及系统等,能够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和选用适当的仪表自动化设备。
7.安全与环保:了解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要求,熟悉化工事故防范、应急处理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能够设计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工艺流程。
8.经济与可行性评估:学习化工工艺设计的经济与可行性评估方法,包括投资估算、成本控制、收益评估等,能够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估,为工艺设计提供可行性建议。
9.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项目进度计划、资源调配和团队协作,有效组织化工工艺设计项目。
10.专业软件应用:熟练掌握化工工艺设计中的专业软件,例如流程模拟软件、计算分析软件、图纸绘制软件等,能够利用软件进行工艺设计和计算。
以上是化工工艺设计的一些必备知识。
化工工艺设计需要多学科综合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工工艺设计师。
《化工工艺基础》读书笔记《化工工艺基础》是一本介绍化工工艺基础知识的书籍,作者朱宝轩。
本书主要介绍了化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备和操作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化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1. 化工工艺是指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最终得到目标产品的生产过程。
化工工艺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2. 化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原理、传质原理、传热原理和流体力学原理等。
这些原理是研究和设计化工工艺的基础。
3. 化学反应原理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目标产品的过程。
反应原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反应动力学、反应平衡和反应过程的控制等方面。
4. 传质原理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物质在气相、液相或固相之间传递的过程。
传质原理的研究主要包括扩散、对流和传质速率等方面。
5. 传热原理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在系统内部传递的过程。
传热原理的研究主要包括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方面。
6. 流体力学原理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流体在管道、容器和设备中流动的过程。
流体力学原理的研究主要包括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和流体输送等方面。
7. 化工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最终得到目标产品的生产过程。
工艺流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原料的性质、产品的要求、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条件等因素。
8. 化工设备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包括反应器、分离器、换热器、储罐和泵等。
设备的选择需要考虑工艺要求、设备性能和经济性等因素。
9. 操作控制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温度、压力、流量和浓度等参数的调节,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操作控制的方法包括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等。
10.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则。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一节化工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一、化工生产过程在化工生产中,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加工处理制成目标产物的过程称为化工生产过程。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是由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物的分离与精制及“三废”治理四个部分组成。
1 原料预处理在化工生产中,当一个反应确定之后,它就必须对原料有一定的要求,原料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其达到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条件。
例如:对固体原料需要进行粉碎、筛选,除去部分杂质;对液体原料一般需要配制成一定的浓度,再进行加热或气化;对气体原料通常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等。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部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原料到产物的转化过程。
1)化学反应的种类及条件◆化学反应种类很多,按反应体系中物料相态的不同分为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按催化剂的使用与否分为催化反应和非催化反应,当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同一相态时称为均相催化反应,处于不同相态时称为非均相催化反应;◆按化学反应的特性分为氧化、还原、加氢或脱氢、聚合、缩合、重排、烃化、酰化、重氮化、硝化、磺化、歧化、异构化反应等。
实现化学反应通常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反应的温度、压力、催化剂、溶剂以及原料投料配比如何、反应的停留时间多少。
所以如何使反应过程进行较为合理,是化工工艺所要讨论的重点内容。
2)化学反应器实现化学反应过程的设备称为化学反应器,它是化工生产的关键设备。
反应器的设计和选型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过程通常比较复杂,在反应的同时还有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
由于各单元反应的特点各异,所以对反应器的要求也不相同,工业生产过程不仅与反应本身的特性有关,而且还与反应设备的特性有关。
反应器的种类繁多,结构各异,既可以按照反应的特性分类,也可以按照设备的特性进行分类。
◆按反应器中物质相态、反应器可分为均相和非均相反应器;◆按反应器的结构可分为釜式(槽式)、管式、塔式、固定床、流化床反应器等;◆按操作方式可分为间歇式、半间歇式和连续式反应器;◆按操作温度分为恒温式(等温式)和非恒温式反应器;◆按反应器与外界有无热量的传递可以分为绝热式和外部换热式反应器等。
化工行业工艺流程设计基础首先,化工行业工艺流程设计基础包括工艺流程图的绘制和分析。
工艺流程图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设备、操作步骤等要素以图形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工具。
在工艺流程图的绘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原料的进出口、各设备的连接方式、操作步骤等因素。
同时,在绘制完工艺流程图后,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定每个步骤的物料流量、能量流量、操作条件等参数。
其次,化工行业工艺流程设计基础还包括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计算。
物料平衡是指通过对工艺流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进出口进行计算,确定各个步骤的物料消耗和产物生成量。
能量平衡是指通过对工艺流程中能量的进出口进行计算,确定各个步骤的能源消耗和产能利用率。
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计算是工艺流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它们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的效率和经济性。
此外,化工行业工艺流程设计基础还包括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
反应器是化工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负责催化物质的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所需的产物。
在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中,需要考虑反应物的性质、反应速率、反应条件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反应物料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反应器类型,并确定反应器的尺寸、形状、加热方式等参数。
最后,化工行业工艺流程设计基础还包括设备的选择和排布。
设备的选择是指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类型和规格。
设备的排布是指将各个设备合理地布置在工厂中,以实现物料的流动和能量的传递。
在设备的选择和排布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成本、维护和安全等因素。
综上所述,化工行业工艺流程设计基础包括工艺流程图的绘制和分析、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计算、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以及设备的选择和排布。
这些基础内容对于化工行业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化工工艺理论基础一、 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1. 基本概念1.1催化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1.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并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1.3烷基化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连在碳、氧和氮上的氢原子被烷基所取代的反应。
1.4烷基转移反应:是指两个不同芳烃分子之间发生烷基转移的过程。
本装置是将多乙苯(主要是二乙苯)重新转化为乙苯,从而降低苯耗,提高乙苯收率。
1.5产品收率:产品的产量占整个原料量的百分数。
1.6加工损失率:加工过程中损失的物料量占整个原料量的百分数。
一般不能大于0.5%。
1.7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原料量占总进料中原料量的百分数。
(以乙烯或者乙苯为例)100%输入反应器的反应物量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量单程转化率%×= 1.8选择性:表示实际所得的产物量与按反应掉原料计算应得产物理论量的百分比。
100%原料量掉反应量选择性%×=的所转化参加原料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1.9收率:收率=转化率×选择性×100%1.10苯烯比:是指反应进料中苯与乙烯的分子比。
苯烯比越大,乙苯的选择性越高。
1.11苯/多乙苯比:是指反应进料中苯与多乙苯的分子比。
1.12 水比:主蒸汽和一次蒸汽的蒸汽综合同乙苯进料量的比值。
1.13原料单耗:每生产一吨目的产品所消耗的原料量。
乙苯装置苯单耗≤0.78t/tEB;苯乙烯装置乙苯单耗≤1.07t/tSM。
2.反应类型3.反应条件4.催化剂5.反应器二、化工单元操作1.1反应基础知识1、催化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2、反应器常用反应器的类型有:(1)、管式反应器。
由长径比较大的空管或填充管构成,可用于实现气相反应和液相反应。
(2)、釜式反应器。
由长径比较小的圆筒形容器构成,常装有机械搅拌或气流搅拌装置。
用于气液相反应过程的称为鼓泡搅拌釜(见鼓泡反应器);用于气液固相反应过程的称为搅拌釜式浆态反应器。
化工工艺识图基础第一节识图基础常识一、图纸幅面基本幅面共有五种,从A0 到A4,其尺寸见下表。
必要时,可以使用加长幅面。
加长幅面的尺寸可根据其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
二、绘图比例比例是指图中的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比例符号以∶表示。
绘图时,可根据所表达实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取不同的比例。
每一图样上都要注出所画图形的比例,一般标注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
不论图形放大或缩小,在图样中所注的尺寸必须按机件的实际大小标注,与比例无关。
三、尺寸标注实物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和绘图的准确度无关,图样中的尺寸以mm为单位,不需要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如采用其它单位,则必须注明。
四、视图形体的投影通常称为视图。
从前向后投射所得形体的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
从上向下投射所得形体的水平投影称为俯视图。
从左向右投射所得形体的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
第二节化工工艺图识别化工工艺图通常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三个方面。
一、工艺流程图化工艺图中,属于工艺流程图性质的图样,有若干种,它们都用来表达工艺生产流程。
由于它们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其内容、重点和深度也不一致,但这些图样之间还是有密切联系的。
工艺流程图一般有如下几种:1.全厂总工艺流程图或物料平衡图为总设计说明提供的全厂总工艺图。
以车间为单位,工艺线只画主要材料,用粗实线表示;流动方向用箭头绘制在流线上。
该图还显示了车间名称、每个车间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名称、平衡数据、来源和目的地等2.物料流程图物料流程图一般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后绘制。
在全厂总工艺流程图的基础上,分别表示各车间的内部工艺流程和物料流程。
标记工艺中每种材料的成分、流量和设备特性数据。
材料流程图不仅可作为审查的数据,也可作为进一步设计的基础,还可作为未来生产操作的参考。
3.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I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是基于物料流程图的详细工艺流程图。
化工工艺基础第三版答案1、挥发油的溶解性难溶于()[单选题] *A水(正确答案)B乙醇C石油醚D乙醚2、适用于队热及化学不稳定的成分、低极性成分的提取()[单选题] * A渗漉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正确答案)3、凡具有()的木脂素,与三氯化铁反应,呈阳性()[单选题] *A酚羟基(正确答案)B羧酸C醇羟基D氨基4、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从中药中水提取液中萃取偏于亲水性的成分的溶剂是()[单选题] *A正丁醇(正确答案)B乙醇C乙醚D三氯甲烷5、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单选题] *A羟基蒽醌类B查耳酮类C香豆素类(正确答案)D二氢黄酮类6、下列方法哪一个不是按照色谱法的分离原理不同进行分类的是()[单选题] *A离子交换色谱B薄层吸附色谱(正确答案)C凝胶色谱D分配色谱7、挥发油常见属于哪类萜类化学物()[单选题] *A半萜与单萜B单贴与倍半萜(正确答案)C倍半萜与二萜D二萜与三萜8、生物碱总碱的三氯甲烷溶液,用酸性不同的PH(由高到低)缓冲溶液萃取,最先萃取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碱性弱的B中等碱性C吡啶类D碱性强的(正确答案)9、结晶法一般是在分离纯化物质的哪个阶段常常使用的()[单选题] *A开始B中期C最后(正确答案)D以上均可10、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成分可以直接由固态加热变为气态的原理()A [单选题] *A升华法(正确答案)B分馏法C沉淀法D透析法11、下列基团在极性吸附色谱中的被吸附作用最强的是()[单选题] * A羧基(正确答案)B羟基C氨基D醛基12、中药紫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单选题] *A苯醌类B萘醌类(正确答案)C蒽醌类D菲醌类13、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苦参碱B莨菪碱C麻黄碱(正确答案)D小檗碱14、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烟碱B咖啡因(正确答案)C槟榔碱D苦参碱15、美花椒内酯属于()[单选题] *A呋喃香豆素B吡喃香豆素(正确答案)C环木脂素D环木脂内酯16、以下哪种分离方法是利用分子筛的原理的()[单选题] * A吸附色谱法B萃取法C沉淀法D透析法(正确答案)17、能影响黄酮类成分的溶解性的因素有(多选)()*A黄酮的类型(正确答案)B苷元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和位置(正确答案)C糖基的数目和位置(正确答案)D分子立体结构(正确答案)18、组成缩合鞣质的基本单元是()[单选题] *A黄烷-3-醇(正确答案)B酚羟基C环戊烷D哌啶环19、很少含有挥发油的植物科为()[单选题] *A菊科B唇形科C茜草科(正确答案)D姜科20、在简单萃取法中,一般萃取几次即可()[单选题] * A3~4次(正确答案)B1~2次C4~5次D3~7次21、木脂素母核结构中的C6-C3单体数目为()[单选题] *A1个B2个(正确答案)C3个D4个22、牛蒡子属于()[单选题] *A香豆素类B木脂内酯(正确答案)C苯丙酸类D黄酮类23、具有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作用的是()[单选题] *A穿心莲内酯B青蒿素C莪术醇D桂皮醛(正确答案)24、木脂素是苯丙素衍生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多为()[单选题] *A二聚体(正确答案)B三聚体C四聚体D五聚体25、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单选题] * A异戊烯基B酮基C内酯环(正确答案)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26、酸碱沉淀法中的酸提碱沉法主要适用于()[单选题] *A黄酮类B香豆素类C醌类D生物碱类(正确答案)27、与明胶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是()[单选题] *A强心苷B皂苷C有机酸D鞣质(正确答案)28、在溶剂提取法中,更换新鲜溶剂可以创造新的(),从而使有效成分能够继续被提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