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杆菌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动物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动物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是由于食入含有肉毒梭菌毒素的饲料或饮水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疾病。
临床上以出现运动中枢神经麻痹和延脑麻痹为特征,死亡率很高。
一、病原1、病原形态肉毒梭菌又名腊肠中毒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产生剧烈细菌外毒素,即肉毒毒素,这些毒素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肉毒中毒。
菌体成汤匙状或网球拍状,周身有4~8根鞭毛,无荚膜,能产生芽孢,芽胞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
芽孢极其耐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抵抗性,在100℃以上的温度中能够存活4~9小时。
而在室温或37℃缺氧的环境中,肉毒梭菌就可以萌芽。
2、生物学性状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毒素,而细菌本身则是一种腐生菌,各个型的肉毒梭菌分别产生相应的毒素,所以,肉毒毒素也分为A、B、C、D、E、F、G 等七个型,C型包括C1、C2两个亚型。
人类肉毒毒素中毒主要由A、B、E型引起,很少由F型引起。
C和D型则引起动物肉毒毒素中毒。
A型毒素经60℃2分钟加热,差不多能被完全破坏,而B、E二型毒素要经70℃2分钟才能被破坏;C、D二型毒素对热的抵抗更大些;C型毒素要经过90℃2分钟加热才能完全破坏,不论如何,只要煮沸1分钟或75℃加热5-10分钟,毒素都能被完全破坏。
肉毒毒素对酸性反应比较稳定,对碱性反应比较敏感,某些型的肉毒毒素在适宜条件下,毒性能被胰酶激活和加强。
3、致病性肉毒素是由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这种神经毒素能够阻止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释放,使肌肉失去神经控制而无法收缩,从而引起人畜肉毒素中毒。
据称,精制毒素1微克的毒力为200,000小白鼠(20克)致死量,也就是说,1克毒素能杀死400万吨小白鼠,一个人的致死量大概1微克左右。
二、流行特点本病各种畜禽都有易感性,以鸭、鸡、牛、马较为多见,山羊次之,猪、犬、猫少见。
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为其自然居留所在,动物肠道内容物、粪便、腐败的尸体和饲料、蔬菜、水果等都经常含有。
肉毒杆菌培训总结1. 引言肉毒杆菌是一种产生肉毒杆菌毒素的细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领域,用于治疗皱纹和痉挛性疾病。
由于肉毒杆菌的特殊性质,针对其应用的培训变得非常重要。
在本次肉毒杆菌培训中,我们学习了肉毒杆菌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了肉毒杆菌的安全性和效果。
本文将对培训内容进行总结。
2. 肉毒杆菌的基本知识2.1 肉毒杆菌的来源和特点肉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
其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神经肌肉阻滞剂,能够抑制神经信号的传导,进而减轻肌肉的紧张,并产生美容效果。
2.2 肉毒杆菌的分类和功效肉毒杆菌根据毒素类型的不同可分为A、B、C、D、E、F和G七个亚型。
其中,A型肉毒杆菌毒素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领域,用于治疗皱纹和痉挛性疾病。
2.3 肉毒杆菌的使用方法肉毒杆菌用于美容整形主要通过注射的方式进行。
在注射前,需要将肉毒杆菌毒素与无菌生理盐水混合,并通过注射器注入到患者的皮肤表层或肌肉组织中,从而达到减轻皱纹和痉挛的效果。
3. 肉毒杆菌的培训内容3.1 安全使用肉毒杆菌的注意事项在培训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安全使用肉毒杆菌的注意事项。
其中包括:选择合适的注射剂型和剂量、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做好注射后的护理等。
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肉毒杆菌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3.2 肉毒杆菌的效果和副作用肉毒杆菌在医疗美容领域被广泛应用,其主要效果包括:减轻皱纹、改善面部表情、缓解痉挛等。
然而,肉毒杆菌注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短期内出现肿胀、红肿和瘀斑等。
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退。
3.3 肉毒杆菌的应用范围和限制在培训中,我们了解了肉毒杆菌的应用范围和限制。
肉毒杆菌主要用于医疗美容领域,用于治疗面部表情纹、抬头纹等皱纹问题,以及肌肉痉挛等疾病。
然而,肉毒杆菌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存在一些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在使用肉毒杆菌时,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合适的疗程。
肉毒杆菌毒素的生物学机制及应用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有氧无氧环境下都能够生长的兼性厌氧细菌,能够产生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神经毒素,可以导致中毒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肌肉麻痹、呼吸系统衰竭等症状。
肉毒杆菌毒素的生物学机制及应用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由肉毒杆菌分泌的蛋白质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从而破坏神经肌肉信号传递,使得患者失去运动能力。
肉毒杆菌毒素可分为七种不同的亚型,分别被标记为 A、B、C、D、E、F 和G。
其中,A、B、E、F 四种亚型的毒素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
最为广泛应用的是 A 型毒素,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影响神经肌肉信号传递,使得肌肉无法完成收缩运动,引起肌肉麻痹。
对于过度收缩的肌肉,似乎更容易受到 A 型毒素的影响。
B 型毒素主要对周围神经末梢的靶细胞有作用,通过促进肌动蛋白的聚合,导致靶细胞的肌动力活性升高,从而产生麻痹作用。
B 型毒素的作用机制相对于 A型毒素略显复杂,但同样也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E 型毒素主要作用于自主神经末梢,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递质释放,从而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如不正常的心跳、呼吸困难等。
F 型毒素的作用机制与 A 型毒素相似,同样是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递质释放,但其亲和力更强于 A 型毒素。
肉毒杆菌毒素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医疗和美容。
医疗应用主要是针对因各种不同原因而导致的肌肉激活过度症状,如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斜视、肌肉运动障碍等,此时,通过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可以抑制肌肉收缩,减轻相关症状。
美容应用则主要用于皮肤抗衰老、消除皱纹等方面。
通过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可以减少面部肌肉的收缩,从而减少面部皱纹,达到美容效果。
美容用量一般比医疗用量小得多,因而疗效难以保持,需要定期注射,否则疗效会逐渐消失。
总的来说,肉毒杆菌毒素的生物学机制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尽管目前只是在医学和美容领域有所应用,但随着对肉毒杆菌毒素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其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展。
肉毒杆菌有多毒据媒体报道,不久前,四川泸州一家三口因食用了自制臭豆腐而中毒并危及生命。
经诊断,导致这家人中毒的原因,是臭豆腐中含有的肉毒杆菌。
1克肉毒毒素可毒死百万人肉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具有芽孢,因其外形像个梭子,所以又叫肉毒梭菌,全称为“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臭名昭著的致病菌。
肉毒杆菌本身无害,但其在厌氧环境中可产生外毒素,即肉毒梭菌毒素,简称“肉毒毒素”。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即是由肉毒毒素所致。
肉毒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的毒物之一。
它到底有多毒呢?肉毒毒素比氰化钾还要毒1万倍。
如果量化一下,1克肉毒毒素就可以放倒100万人。
肉毒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动物粪便中,其中土壤是重要的污染源,它可借助食品、农作物、水果、海产品、昆虫、禽类等传播到各处。
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亦可被肉毒杆菌污染。
肉毒杆菌中毒,最严重的食物中毒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其发病机制如下:肉毒毒素随食物进入肠道,在小肠内被胰蛋白酶活化并释放出神经毒素,后者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入血液,作用于周围神经与肌肉接头处、自主神经末梢及颅神经核,可阻止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神经冲动的传递受阻,最终导致肌肉麻痹和瘫痪。
当呼吸肌发生麻痹时,即会致人死亡。
肉毒毒素中毒的潜伏期有的可能只有数小时,有的则多达数天。
和其他常见食物中毒一样,患者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但肉毒毒素中毒会让中毒者出现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和复视等现象,这是其他食物中毒所没有的。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严重的一种。
由肉毒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四季均可发生,中毒食品多与饮食习惯有关,主要为家庭自制的豆类制品,如豆豉、豆瓣酱、臭豆腐等,其次是肉类和罐头食品。
家庭预防对策:高温加热虽然肉毒毒素很毒,但肉毒毒素及肉毒杆菌都不耐热,在80℃加热30分钟或100℃加热10分钟即可使各型毒素遭到破坏。
所以,对可疑食品进行彻底加热是破坏肉毒毒素,预防中毒的可靠措施。
肉毒杆菌的原理应用范围肉毒杆菌的简介•肉毒杆菌(Botulinum toxin)是一种强力的神经毒素。
•肉毒杆菌分类为A、B、C、D、E、F、G七个亚型。
•肉毒杆菌主要通过食物中毒或创伤感染等方式进入人体。
肉毒杆菌的工作原理•肉毒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能够阻断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释放,进而抑制神经肌肉通讯。
•这种抑制效果主要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来实现。
肉毒杆菌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肉毒杆菌在美容领域被用于治疗和缓解面部皱纹和肌肉瘫痪相关的疾病。
1.皱纹治疗:肉毒杆菌能够通过注射进入皮肤层,抑制肌肉活动,减少皱纹的形成。
2.痉挛性斜颈治疗:肉毒杆菌注射可以减轻颈部肌肉痉挛,改善斜颈畸形。
3.眼睑痉挛治疗:肉毒杆菌注射可以减少眼睑痉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肉毒杆菌还被用于治疗其他神经性肌肉疾病,如肌张力障碍和痉挛性扭转痉挛等。
肉毒杆菌在临床领域的应用•肉毒杆菌在临床上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1.神经学:肉毒杆菌注射可用于治疗偏头痛等神经性疾病。
2.泌尿学:肉毒杆菌注射可以缓解尿失禁和过度活动膀胱等尿道系统疾病。
3.疼痛科:肉毒杆菌注射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4.眼科:肉毒杆菌注射可以治疗斜视、眼睑下垂等眼科问题。
5.皮肤科:肉毒杆菌注射可用于治疗多汗症和面部肌肉过度收缩等问题。
肉毒杆菌的食品领域应用•肉毒杆菌在食品保鲜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能够抑制食品中细菌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肉毒杆菌毒素对人体是有风险的,因此在食品领域应用时需要谨慎处理。
肉毒杆菌的研究前景•肉毒杆菌作为一种强力神经毒素,其研究前景非常广阔。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对多种疾病的治疗都具有潜在价值。
•对肉毒杆菌的进一步研究,并利用其特性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药物和疗法,有望为人类的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结论肉毒杆菌作为一种强力的神经毒素,在医疗和临床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WPC80)中检出肉毒杆菌,影响包括娃哈哈、多美滋、可口可乐在内多家企业。
肉毒杆菌又叫肉毒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在是自然界广泛存在。
肉毒杆菌家族一共兄弟7个,本身其实没有毒性,但其中有4个能在厌氧环境下(比如肠道、密闭发酵食品)产生肉毒毒素。
[详细]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动物粪便中,极易感染食物肉毒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动物粪便中,其中土壤是重要污染源,它可借助食品、农作物、水果、海产品、昆虫、禽类等传播到各处。
肉毒杆菌本身是无害的,但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被肉毒杆菌污染,并产生肉毒素,食前对带有毒素的食品又未加热或未充分加热,因而引起中毒。
肉毒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的毒物之一,不到1微克就可以置人于死地。
肉毒杆菌在乳品中并不是常见的污染物,正因为如此,几乎还没有国家把它写入标准。
肉毒杆菌的发现,跟19世纪法国拿破仑政府鼓励发明的肉罐头有关系。
经营蜜饯食品的法国人阿贝尔,找到了一个长期贮存食物的好办法:把肉装入宽口玻璃瓶,用木塞塞住瓶口,放入蒸锅加热,再将木塞塞紧,并用蜡封口。
这就是最早的肉罐头。
阿贝尔没有想到,这种受到欢迎的方便食物,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环节,很有可能成为肉毒杆菌的“逍遥国”——肉毒杆菌进入了诸如罐头这种厌氧(缺氧)的环境,很快滋生成肉毒杆菌毒素。
[详细] 肉毒素可用于美容整形但用量极少肉毒毒素能够迅速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通道,可以“叫停”肌肉的收缩,可以抚平“皱纹”,整形医生给女士们打的美容针,里头的主要成分就是肉毒毒素。
在医学界,肉毒毒素除了能美容,还是斜视、脑瘫性肌肉强直、偏头疼等疾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医学界使用肉毒毒素来做美容、治疗,用量都是极其极其微小的,一般仅仅注射几十个单位,一个单位的肉毒毒素是指,1只20克的小白鼠能承受的极限剂量。
[详细]调查1.您知道肉毒杆菌可以产生剧毒肉毒素吗?知道不知道2.您知道婴儿更容易肉毒素中毒吗?知道不知道点击查看结果>>肉毒杆菌对婴儿杀伤力最大1克肉毒毒素足够毒死一百万人肉毒杆菌致病性是其产生的肉毒毒素。
肉毒杆菌中毒诊断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严重的食物中毒疾病,主要由产生肉毒杆菌毒素的细菌引起。
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并且对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肉毒杆菌中毒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快速发展的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系统损伤、呼吸肌麻痹等。
由于其复杂性和危害性,肉毒杆菌中毒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肉毒杆菌中毒诊断标准进行解释说明:定义和分类、核心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和辅助诊断方法。
随后,我们将针对每项诊断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意义、局限性和争议点。
最后,我们将进行肉毒杆菌中毒问题的概述,包括流行病学特征与风险因素、预防与控制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肉毒杆菌中毒诊断标准,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通过对相关标准的详细解读,我们将加深对肉毒杆菌中毒诊断的理解,帮助医生和公共卫生部门更准确地进行早期诊断。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概述肉毒杆菌中毒问题,提高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并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以及新兴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2. 肉毒杆菌中毒诊断标准:2.1 定义和分类: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由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产生的神经毒素引起的疾病。
根据致病菌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神经毒素,肉毒杆菌中毒可以分为七个不同的类型:A、B、C、D、E、F和G型。
其中,A型和B型是最常见的。
2.2 核心症状和体征:肉毒杆菌中毒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肌无力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患者常表现出眼肌麻痹、眼睑下垂、模糊视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以及四肢无力等迟发性对称性麻痹。
此外,还可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如胃肠运动障碍和呕吐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便秘或尿失禁等情况。
2.3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诊断方法:在肉毒杆菌中毒的诊断中,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以下实验室检查和辅助诊断方法协助诊断肉毒杆菌中毒:- 神经传导速度(NCV)测试:通过测量神经冲动传输速度来评估肌肉和神经系统功能。
是一种厌氧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和分泌肉毒毒素。
我国部分地区居民有制作腌肉的习惯。
将肉密封放置形成的无氧环境,很容易导致肉毒杆菌产生毒素。
那么,肉毒杆菌是不是只存在于肉中呢?答案是否定的。
据统计,我国肉毒杆菌中毒患者中有91. 8%食用了植物性食品,其中发酵豆制品占80%以上,发酵面制品占10%左右。
肉毒杆菌有一种特殊结构叫做芽胞,芽胞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帮助细菌在恶劣环境中保持活性。
肉毒杆菌芽胞可以附着在空气中的灰尘表面。
如果这些携带肉毒杆菌的细颗粒物进入生产线,且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程序灭菌,食品就容易被肉毒杆菌芽胞污染。
芽胞会在厌氧环境中发芽、增殖并产生毒素。
婴儿也有可能罹患肉毒毒素中毒。
相较于成人肠道,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较少,肉毒杆菌更易于侵袭、定殖。
再加上肠道内天然的厌氧环境,使得肉毒杆菌容易在婴儿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
因此,婴儿肉毒病属于细菌感染性中毒,与单纯的毒素中毒不同。
婴儿肉毒病的发病年龄通常在2周~8个月。
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婴幼儿不宜食用蜂蜜,因为蜜蜂采集的花粉和花蜜容易污染肉毒杆菌芽胞,从而引起婴儿肉毒毒素中毒。
此外,肉毒杆菌也可以像破伤风一样,在伤口处繁殖、产毒,毒素从伤口处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创伤性肉毒症。
肉毒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其他食物中毒不同,胃肠道症状少见,主要为运动神经末梢麻痹,这是因为肉毒毒素具有嗜神经性。
人食入毒素后,潜伏期为18~72小时,首先表现出脑神经麻痹,如头晕、头痛,继之出现眼部症状,如复视、眼睑下垂、斜视、说起肉毒杆菌,人们可能并不陌生。
2013年,一则新西兰进口奶粉中检出肉毒杆菌的新闻曾令国内消费者闻之色变。
而肉毒毒素——肉毒杆菌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又是无数爱美女性趋之若鹜的医疗美容界明星产品。
那么,肉毒杆菌为什么会有如此迥异的两面性呢?肉毒杆菌与肉毒毒素1897年,一位比利时细菌学家在解剖死于食物中毒的患者尸体时,发现了一种在显微镜下呈汤匙状的革兰阳性粗短杆菌。
认识肉毒梭菌1.肉毒梭状杆菌,又叫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其生长繁殖及产毒的最适温度为18~30℃。
当pH 值低于4.5或大于9.0时,或当环境温度低于15℃或高于55℃时,肉毒梭菌芽孢不能繁殖,也不能产生毒素。
2.肉毒杆菌本身是无害的,但是,肉毒梭菌在厌氧环境中可产生外毒素,即肉毒梭菌毒素(简称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的毒物之一,不到1微克就可以置人于死地。
具有卫生学意义的检验在于是否检出肉毒毒素。
若只检出肉毒梭菌,但未检出肉毒毒素,不能证明此食物会引起肉毒中毒。
3.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动物粪便中,其中土壤是重要污染源,它可借助食品、农作物、水果、海产品、昆虫、禽类等传播到各处。
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被肉毒梭菌污染,并产生毒素,食前对带有毒素的食品又未加热或未充分加热,因而引起中毒。
4.肉毒毒素对热很不稳定,通常75-85℃,加热30分钟或100℃,10分钟可被破坏。
但肉毒杆菌芽孢能耐高温。
5.引起中毒的食品与污染途径: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因饮食习惯、膳食组成和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有差别。
我国引起中毒的食品大多是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如豆瓣酱、豆酱、豆豉、臭豆腐等,有少数发生于各种不新鲜肉、蛋、鱼类食品;日本以鱼制品引起中毒者较多;美国以家庭自制罐头、肉和乳制品引起中毒者为多,欧洲多见于腊肠、火腿和保藏的肉类。
6.中毒症状及发生原因:肉毒中毒是神经型食物中毒,中毒发病机理为:肉毒毒素可抑制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而导致肌肉麻痹,重症者亦可影响颅神经。
其症状主要是神经系统症状,以对称性颅神经损害的症状为特征。
如视力模糊、眼脸下垂、复视、瞳孔散大、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继续发展可由于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严重的一种。
7.肉毒梭菌芽孢抗热性很强,但是有芽孢不意味着有毒,芽孢还没开始生长就不产生肉毒毒素,因此,通常认为对人是无害的。
肉毒杆菌
肉毒杆菌(学名: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在不正确加工、包装、储存的罐装食品或真空包装食品里都能生长。
是目前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
人体的胃肠道很适于肉毒杆菌居住。
而肉毒毒素对酸的抵抗力特别强,胃酸溶液24小时内不能将其破坏,故可被胃肠道吸收,损害身心健康。
所以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
基本简介
肉毒杆菌(学名: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毒素,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
在19世纪有“香肠之毒”恶名的肉毒杆菌(因为经常在肉质类罐头中被发现),经过分离培养后,最早用于病理治疗。
肉毒杆菌A型毒素毒性极强,它能破坏一种名为SNAP-25的蛋白质,从而切断神经细胞间的通信使肌肉麻痹。
肉毒杆菌A型毒素的这一功能已被用于治疗斜视和肌肉痉挛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们发现它在消除皱纹方面有着异乎寻常的功能,其效果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化妆品或整容术。
因此,利用肉毒杆菌毒素消除皱纹的整容手术应运而生。
意大利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肉毒杆菌分泌的A型毒素,就是美容除皱注射剂Botox的主要成分,被注射到皮肤后可能还会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到达脑干。
这一发现使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潜伏期
潜伏期:中毒的潜伏期短则3~6小时,长者8~12天,一般为12~72小时。
[6]
中毒症状
摄食肉毒杆菌的食品可引发食物中毒,如pH>4.6的低酸性罐头食品(含铁罐,玻璃罐) 或香肠、火腿。
人感染肉毒杆菌后会出现视觉模糊、呼吸困难、肌肉乏力等症状,如病情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胃肠道症状不明显,意识始终清醒。
①神经系统症状:开始时出现头晕(视物转动)、头痛、视物模糊,复视,全身无力,尤以颈部无力显著,继之有四肢麻木、舌硬、吞咽困难、呛咳,进而发生各种肌群麻痹。
②消化系统症状:多见便秘及腹胀,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及频繁腹泻等。
③其他:一般不发热或微热,脉搏先慢后快,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
唾液腺、汗腺分泌先多后少。
④婴儿的肉毒中毒:多发生在6个月龄以内的婴儿。
其首发症状为便秘,继之出现神经麻痹,哭声无力,动作困难伴肌张力减退,特别是肢体及颈部,眼肌麻痹,颜面表情呆滞,
肛门括约肌张力减弱,可以突然出现呼吸停止。
治疗方法
(1)尽快排除毒物:催吐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2%碳酸氢钠溶液或活性炭混悬液洗胃,导泻,高位灌肠等。
(2)抗毒素治疗:此为本病的特效疗法,一般在进食污染食物24小时内或肌肉麻痹前给予最为有效。
多价抗毒素(A、B、E型)5万~10万U静注或肌注,或静脉及肌肉各半量注射,必要时于6小时后同量重复1次。
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如出现过敏反应,则需用脱敏方法给药。
对症处理
①吞咽困难时,用鼻饲或胃肠外营养;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②呼吸困难时应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呼吸衰竭时应迅速抢救。
忌用麻醉剂、镇静剂。
③给予青霉素,防止并发感染,禁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以防加重症状。
婴儿肉毒中毒:一般不用抗毒素,而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口服或肌注.以减少肠道内肉毒杆菌的数量,防止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同时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